北京交通大学地铁车站设计
北京地铁站设计理念理解

北京地铁站设计理念理解
北京地铁站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理念直接影响着乘客的
出行体验和城市形象。
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地铁站设计不仅要满足交通功能,更要考虑到人文关怀和城市美学,让乘客在地铁站内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和文化底蕴。
首先,北京地铁站设计理念应该体现出便捷和高效。
地铁站的布局应该合理,
出入口位置要方便乘客的出行,站厅和月台之间的换乘要设计得简洁明了,让乘客可以快速到达目的地。
此外,地铁站内的标识系统也要清晰明了,让乘客能够轻松找到自己的出行线路。
其次,北京地铁站设计理念还应该注重人文关怀。
在地铁站内设置无障碍设施,为老年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
同时,地铁站内的座椅、休息区等舒适设施也要考虑到乘客的舒适度,让他们在等车或换乘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休息和放松。
最后,北京地铁站设计理念还要体现出城市美学。
地铁站的装饰和艺术品的设
置要与城市的文化和历史相契合,为乘客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同时,地铁站的建筑风格和色彩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为城市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总的来说,北京地铁站设计理念要以便捷高效、人文关怀和城市美学为核心,
为乘客提供舒适愉悦的出行体验,同时也为城市增添一份文化底蕴和美丽风景。
希望未来的北京地铁站设计能够更加贴近人民生活,为城市交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铁换乘站列车接续方案协同优化设计方法

适应 关系。 其中换 乘距离 主要由 换乘设 施的结 构 决定,而换乘时间则与乘客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 以及 换乘的 交通环 境相关 。地铁 车站内 的乘客 行 为尤其受到乘客个体生理、心理因素以及群体之 间交互作用[ 7] 的影响。
乘客的换乘行为可能包括乘降、行走、排队、 候车等多种行为阶段,对应的换乘时间包括换乘 行走时间、换乘延误时间和换乘候车时间。对于 乘客 个体而 言,总 计换乘 时间由 乘客个 体行为 属 性、换乘条件、设施能力、换乘客流量和列车接续 等因素交互作用而最终决定,这种复杂关系无法 通过解析建模方法予以描述和解决[ 8] ,基于乘客 行为微观仿真模型的试验为换乘效率的精确衡量 提供了有效手段。
交通信息与安全2013年4期 第31卷总177期
a) 牟蚋I
图3换乘站换乘关系示意冈 Fi g. 3 Tr ans f er r e l at i onshi p of s t at i ons
f b) 车 站2
调整 换乘站 衔接线 路列车到 达时刻 的差值 , 实施仿真试验,考察换乘站设施条件下乘客平均 换乘时间随列车接续的变化情况。统计结果见图 4、图5。
本文 提出面 向整 体换乘 效率的 路网 列车接 续 协同 优化方 法,引 入乘客 微观仿 真模型 精确刻 画 换乘时间分布,以重点换乘站主要换乘方向最佳 换乘时间对应的列车接续条件为参照,对重点车 站及 其关联 车站衔 接线路 的列车 接续方 案进行 设 计。
1 地铁换乘站换乘效率构成要素
换乘 站换乘 效率 主要考 察指标 为换 乘时间 与 换乘 距离, 其内涵 为广义 换乘成 本与换 乘客流 的
2协同优化设计方法
面向 换乘效 率的 列车接 续协同 设计 基于对 车 站换 乘时效 及其变 化规律 的准确 把握, 包括不 同 客流 规模、 不同换 乘站设 施布局 和不同 列车接 续 方案场景下,换乘站乘客的换乘时效水平及其变 化情况。本文提出换乘行为微观仿真模型用以刻 画换 乘站的 乘客换 乘行为 表现, 并支持 个体粒 度 的换 乘时效 统计。 进一步 以乘客 最佳换 乘时效 为 目标 ,设计换 乘站及 其关联车 站的列 车接续配 合 方案。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1线网规划

第四章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了解:线网规划的意义和目标,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 历史沿革,确定线网合理规模的意义。城市轨道交通 线网方案评价原则、准则。 理解: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基本原理,线网规划 的方法体系,包括确定线网的原则、研究的思路与方 法,线网结构分析,线网构架的一般方法。城市轨道 交通线网方案评价方法;预选方案评价方法,包括评 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结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
本身各子系统具有复杂的关系外,各种外界 的影响因素和边界条件对线网规划又产生了 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不能把线网规划作 为一个孤立的系统来进行规划,既要重视其
自身的建设运行机制,又要注重与外部环境
及各影响因素的协调关系。
4.3.1
规划范围与年限
范围:一般是规划的城市建成区范围。 年限: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
作用
2)加强主出行方向上(主要交通走廊)系统的速度 和容量,以便于主城区外围与中心区的联系。 3)串联城市大型客流集散点(交通枢纽、商业服务 中心、行政中心、规划大型居住区、规划工业区、
娱乐中心等),实现客流的合理疏解。
作用
4)加强对外交通与市区的联系,方便卫星城镇与市 区的联系,增强城市的辐射能力。 5)以高品质的供给引导交通方式选择的良性转移 6)节约能源,避免大气污染,改善环境。 7)启动内需,聚集商贸及房地产开发,支持旧城改 造和新区开发,并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其中: L——线网长度(km); Q——城市出行总量; α——公交出行比例; β——轨道交通出行占公交出行的比例; γ——轨道交通线路负荷强度(万人次/公里· 日)。
未来居民出行总量 Q
Q=mτ
τ
——人口出行强度(次/人· 日)
北京交通大学地铁车站毕业设计

北京交通大学地铁车站毕业设计中文题目:北京地铁6号线东大桥站结构设计英文题目:Beijing Subway Line No. 6 East Bridgestation structural design一.毕业设计(论文)基本内容和要求:基本内容:1、车站站位选择;2、车站总平面布置(包括站位选择、出入口布置、通风亭布置等);3、车站结构形式选择;4、车站纵断面设计;5、主体结构各工况内力组合计算;6、截面检算与结构配筋设计;7、施工方案设计。
基本要求:1、设计内容要有依据;2、独立完成上述各项内容;3、论文写作规范化;4、引用规范应注明;5、每项计算应附正规的计算简图和内力图。
二.毕业设计(论文)重点研究的问题:1、车站总平面布置;2、车站主体结构横断面设计;3、车站主体结构纵断面设计;4、结构各工况内力组合计算及配筋设计;3、施工方案设计。
三.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1、中英文摘要;2、开题报告;3、设计正文,包括计算说明书;4、计算分析采用专用软件进行;5、提交图纸:车站总平面布置图、车站主体结构横断面图、、车站主体结构纵剖面图、车站主体结构配筋图、施工方案设计图;6、外文翻译一篇,不少于50000英文字符;7、毕业设计实习报告;8、查阅相关文献不少于20篇。
四.设计详细资料1.站位概况及站位地区总平面图东大桥站位于东大桥路口东侧,朝外大街、工体东路、东大桥路、朝阳北路及朝阳路五条道路交汇与此形成五叉路口,路口西北象限为临街商用建筑群及东草园等居住小区;路口西南象限为蓝岛大厦和昆泰大厦等高层商业建筑;路口东南象限为市政绿化用地和CBD住宅、商业用地;路口东北象限为佰富国际商用高层写字楼;朝阳北路和工人体育场东路之间为公交站场(共5路公交车在此始发)。
该区域是朝阳地区重要的客流集散点,地面交通十分繁忙。
地铁车站设置在公交站场及以东的朝阳北路下,东西走向。
东大桥站为三层岛式车站,有效站台宽13m,长158m,地下一层为地铁站厅层,地下二层为地铁设备层、地下三层为地铁站台层。
北京地铁站设计理念理解

北京地铁站设计理念理解
北京地铁站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理念对于城市的交通运
行和居民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地铁站的设计理念应当体现出人性化、便利性、安全性和美观性四个方面。
首先,人性化是北京地铁站设计理念的重要方面。
地铁站的设计应当考虑到乘
客的舒适感和便利性,例如设置无障碍通道、舒适的候车区域、清晰的导向标识等,以确保乘客能够方便快捷地进出地铁站,并且在站内能够轻松找到目的地。
其次,便利性是北京地铁站设计理念的关键。
地铁站的设计应当考虑到乘客的
出行需求,例如设置便利的换乘通道、合理的站点布局、便捷的票务系统等,以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和舒适度。
安全性是北京地铁站设计理念的重要内容。
地铁站的设计应当考虑到乘客的安
全需求,例如设置有效的紧急疏散通道、安全的站台屏障、完善的监控系统等,以确保乘客在地铁站内能够得到有效的安全保障。
最后,美观性是北京地铁站设计理念的重要方面。
地铁站的设计应当考虑到城
市形象和乘客的舒适感,例如设置美观的装饰元素、合理的灯光设计、清新的空气环境等,以提升地铁站的整体形象和乘客的出行体验。
总的来说,北京地铁站的设计理念应当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乘客的出行需求和
安全保障,同时注重美观性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只有这样,北京地铁站才能成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出行提供更加便利、舒适和安全的服务。
地铁车站出入口设施优化设置研究

2 2 优 化 目标 .
闸机设 置优 化 研究 的 目的 是提 高 运 营效 率 及 效
。 掰 ‘ 一 磐 薅嚣%穗
UA 。 - s0 RN l B - T
都市快轨交通 ・第 2 5卷 第 1期 2 1 0 2年 2月
益 , 用 的思想 理 念 是 “ 率一 时 问一 费用 ” 采 效 的转 转化为服 务成本
两 面均应 留设 6m以上的排队等候 空间。 西直 门地 铁 枢 纽 的 1号 站 厅 ( 图 1 , 积 为 见 )面
D。其 中, A口最为繁忙 , 下面对其闸机设置进行研究 。
力, 且作 用 于乘客等 待 时间 来影 响社 会 效 益。 为此 , 从 系统优 化 的 角度 出发 , 以稳 态条 件 下单 位 时 间总 费用
为 目标 函数 , 过研 究北 京 西 直 门地 铁 枢 纽 A 口客 流 通
出入 站 的过 程 , 析 影 响 闸机 设 置 的 因素 , 分 以客 流 需 求 、 间限制 、 本投入 、 空 成 疏散要 求等 为 约束 条 件 , 用 采
l 地铁枢纽概况
北京西直 门地铁枢 纽 _J 于二 环节点 位置 , 北 l位 是 京西部最重要 的交通 转换 中心 ; 它是地铁 2号 线 、 4号 线 、3 1 号线 的换 乘站 , 与铁路 、 公交 、 出租 车 以及 自行
车 等 多种 交通 方式 衔 接 , 成 大 型 的换 乘 枢纽 ; 紧 形 它 邻北 京北 站 , 附近共 有近 5 0条公交 线路 , 邻北 京展 毗
进 站 检票 口距 售 票处 和 出人 口通 道 的距离 不 宜小 于 51, I出站检票 口距梯 口的距 离不宜小 于 8 J T m 。
北京地铁站点设计空间传达效果研究

北京地铁站点设计空间传达效果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和出行方式的变化,广大都市居民对交通出行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地铁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而对于地铁的站点设计来说,除了运输功能,空间传达效果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站点建筑的外观设计应该包括有吸引力的外立面、标志性地标和长久耐用的结构等特点,从而使其在视觉上产生瞬间反应。
通过充分地利用自然光线和照明设计可以实现更好的传达效果。
幽暗和狭小的空间经常会使人会产生恐惧心理,反之更宽阔和明亮的空间则会给人以积极的感受。
因此,在地铁站点的空间设计方面需要注意站点建筑的统一性可读性和美观性,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美好的使用体验。
其次,站点内部应该是结构清晰,容易辨识,方便出行。
空间布局应该合理,可以满足车站出入的高峰期及非高峰期的需求,为广大乘客提供便利和舒适的使用体验。
站点还应该有良好的人流移动流线,以及顺畅的换乘通道。
车站内部的设计应该易于维护和保修,并且材料选用应该经济实用,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要求高。
第三,地铁站点的设计应该根据当地文化和地域特点来设计,将地方精神和文化特色融入其中。
例如,北京环球度假区地铁站的墙面运用了典型的北京元素,如胡同,四合院和紫禁城等,合理地展现了北京文化的各种元素。
同理,在平遥古城地铁站的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木头元素和夯土墙,这些元素与平遥古城的宁静特色相符合,使乘客在出行之余也能文化体验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增加乘客在车站安全感和归属感。
除此之外,站点设计中还可以结合地铁线路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群体的需求,选择合理的视觉语言和装饰元素,从而达到更好的传达效果。
例如,学术水平较高的大学城地铁站建筑内,可以发挥校园特色,采用大学文化文化元素,以及科技元素等,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出行环境。
总之,地铁站点的设计空间传达效果研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外形、内部空间、人流量控制、文化特色等方面。
站点的空间传达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乘客在使用中的感受,并对地铁的形象和整个城市的美誉度产生影响。
北京交通大学 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试题

北京交通大学考试试题(开卷)班级姓名学号课程名称: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出题教师:许红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主要形式。
2.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子系统构成。
3.线网规划层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定线网实施顺序受3个根本因素制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研究路由方案时线路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我国地铁规范规定的设置缓和曲线的正线最小曲线半径为_________________米。
7.轨道交通车站与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线路车站的衔接可分为3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对画√,错画⨯,并加以改正 (每小题2分,共10分)1.线路非直线系数指标从施工角度评价轨道交通线网的实施难易程度。
( )2.通道换乘方式预留工程少,甚至可以不预留。
( )3.在隧道的设计中,一般情况下应使隧道位于平坡上。
( )4.一般情况下,在线路设计中高架线的占地面积要大于地面线。
( )5.具有相同覆盖面的线网,也具有相同的规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交通大学地铁车站毕业设计中文题目:北京地铁6号线东大桥站结构设计英文题目:Beijing Subway Line No. 6 East Bridgestation structural design一.毕业设计(论文)基本内容和要求:基本内容:1、车站站位选择;2、车站总平面布置(包括站位选择、出入口布置、通风亭布置等);3、车站结构形式选择;4、车站纵断面设计;5、主体结构各工况内力组合计算;6、截面检算与结构配筋设计;7、施工方案设计。
基本要求:1、设计内容要有依据;2、独立完成上述各项内容;3、论文写作规范化;4、引用规范应注明;5、每项计算应附正规的计算简图和内力图。
二.毕业设计(论文)重点研究的问题:1、车站总平面布置;2、车站主体结构横断面设计;3、车站主体结构纵断面设计;4、结构各工况内力组合计算及配筋设计;3、施工方案设计。
三.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1、中英文摘要;2、开题报告;3、设计正文,包括计算说明书;4、计算分析采用专用软件进行;5、提交图纸:车站总平面布置图、车站主体结构横断面图、、车站主体结构纵剖面图、车站主体结构配筋图、施工方案设计图;6、外文翻译一篇,不少于50000英文字符;7、毕业设计实习报告;8、查阅相关文献不少于20篇。
四.设计详细资料1.站位概况及站位地区总平面图东大桥站位于东大桥路口东侧,朝外大街、工体东路、东大桥路、朝阳北路及朝阳路五条道路交汇与此形成五叉路口,路口西北象限为临街商用建筑群及东草园等居住小区;路口西南象限为蓝岛大厦和昆泰大厦等高层商业建筑;路口东南象限为市政绿化用地和CBD住宅、商业用地;路口东北象限为佰富国际商用高层写字楼;朝阳北路和工人体育场东路之间为公交站场(共5路公交车在此始发)。
该区域是朝阳地区重要的客流集散点,地面交通十分繁忙。
地铁车站设置在公交站场及以东的朝阳北路下,东西走向。
东大桥站为三层岛式车站,有效站台宽13m,长158m,地下一层为地铁站厅层,地下二层为地铁设备层、地下三层为地铁站台层。
主体结构采用双柱三跨结构,车站总长175m。
车站标准段结构宽22.1m,高19.4m,覆土2.5~3.0m。
车站主体结构基本位于现况公交站场下,采用明挖法施工。
车站共设5个出入口,其中2个出入口共用通道,出入口均连至地下一层站厅层;设备层设两个安全口;车站共设2个风道,分别设于车站西北和东南;车站还设置1个垂直电梯口。
除4号出入口穿越道路及控制性管线段采用暗挖法施工外,其他风道、出入口、安全口和垂直电梯口均采用明挖法施工。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段线路土层分布较为稳定,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新近沉积土层、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地层。
本次计算选用XDD11钻孔的数据,XDD11钻孔位于主体范围内西北侧,基本能代表车站范围的地质基本情况,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见下表1.表1 XDD11钻孔地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土层厚度(m)容重(kN/m3) C(kP) φ(°) K0 基床系数(MPa/m)水平垂直①1 杂填土 1.1 16.5 0 10①粉土填土 2.8 19.9 10 5③1 粉质粘土 1.9 19.7 31 14 0.42 33 30③粉土 2.5 19.9 18 27 0.5 35 33④4 中粗砂 2.9 20.8 0 35 0.28 55 40⑤圆砾卵石 4.6 21.5 0 40 0.22 80 90⑥粉质粘土 1.7 19.9 29 14 0.45 55 40⑥2 粉土 0.4 20.5 14 27 0.30 55 45⑥粉质粘土 2.5 19.9 29 14 0.45 55 40⑥2 粉土 0.4 20.5 14 27 0.30 55 45⑥粉质粘土 2.2 19.9 29 14 0.45 55 40⑦1 中粗砂 1.5 21.5 0 35 0.28 65 55⑦圆砾卵石 2.1 21.5 0 50 0.23 90 100现况地下水位标高22.68~23.62m,位于地表下14.48~15.88m,位于圆砾卵石⑤层中。
抗浮设防水位按标高33m,地面标高取38.4m。
3.客流预测:预测单向高峰小时客流量:初期16800人次/小时,近期22800人次/小时,远期25800人次/小时。
4.车辆及编组车辆采用地铁B型车,3动3拖编组。
参考资料推荐:1、施仲衡,张弥主编。
《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6、《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2005)7、《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题目:北京地铁6号线东大桥站结构设计学院:土建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文献综述:关于地铁车站设计的文献综述1、地铁工程的发展现状地铁与城市中的其他交通工具相比的优点是:运量大、速度快、无污染。
地铁的运输能力要比地面公共汽车大7倍-10倍,时速可超过100km,地铁列车以电力作为能源,不存在空气污染问题。
19世纪末,世界上只有伦敦、纽约、伊斯坦布尔、芝加哥、维也纳、布达佩斯、波士顿等8座城市有了地铁,从20世纪初到1945年,全世界又有13座城市先后兴建了地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地铁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备受大城市的青睐,许多国家十分重视地铁的发展,本来有的国家规定只有当人口达到1百万以上的城市才能修建地铁,现在国外很多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城市也都在修建或计划修建地铁,现在全世界已有100多座城市开通了300多条地铁线路,总长度超过6000km。
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的地下,己构成一个上下数层、四通八达的地铁线路网,有的还在地下设有商业建筑群和娱乐场所,与地铁一起形成了一个地下城。
还有很多城市的地铁与地面铁路、高架铁路等联合构成高凉铁路网,以解决城市紧张的交通运输问题。
地铁现代化的发展,已成为城市交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现代化地铁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还设有灭火救灾的自动监测系统;另外,地铁列车还装有自动停车设备,当行车中遇见红灯或其他有关情况没有停车时,它将强迫列车自动停车。
列车还能根据地面信号规定的速度,进行自动调整。
法国和加拿大等国已采用无人驾驶地铁列车的最先进技术,这种高度自动化的先进地铁系统是由地铁控制中心用大型电子计算机监控的,整个线路网的站际联系、信息系统、列车运行、车辆调度等也完全实现了自动化。
目前我国100万以上人口城市已达35座,这些城市不同程度存在着“乘车难”的问题,发展地铁将是城市交通建设中的必然趋势。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动工新建地铁城市最多的国家之一。
除香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地铁已先后通车外,现在还有10多座城市正在扩建、兴建或计划修建地铁。
综观世界城市交通动向,地铁发展前景令人瞩目。
北京地铁是中国第一条地下铁道,1969年10月北京地铁第一期工程投入试运营,目前,北京地下铁道现总长41.6公里,30个运营车站,客运量日平均125万人次,北京地铁的满载率和单车运行均居世界第一。
北京市还提出规划,到2015年实现“三环、四横、五纵、七放射”总长561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1950年代末期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恶化后,中国开始规划在北京、沈阳、上海三座重要城市修建地铁,以作为平战结合的战备防御手段。
北京地铁首先开工,一期工程于1965年7月1日开工建设,其线路沿长安街与北京城墙南缘自西向东贯穿北京市区,连接西山的卫戍部队驻地和北京站,采用明挖填埋法施工。
全长23.6公里,设17座车站和一座车辆段(古城车辆段),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
根据预计,北京地铁在战时可以每天运送5个陆军整编师的兵力自西山运至北京市区。
由于属于战备工程,北京地铁在通车后很长时间内不对公众开放,需凭介绍信参观及乘坐。
1971年1月15日公主坟至北京站段开始试运行,1971年8月5日延长为玉泉路至北京站,1971年11月7日延长为古城路至北京站,1973年4月23日延长为苹果园至北京站。
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始于1969年,其线路沿北京内城城墙自建国门至复兴门,呈倒U字型,设12座车站及太平湖车辆段,线路长度为17.2公里。
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
北京地铁复八线于1992年6月24日开工建设,1999年9月28日通车试运营,2000年6月28日与一线全线贯通。
截至2007年,北京地铁已开通的线路包括1号线、2号线、13号线、八通线和5号线,运营线路总里程142公里,共有93座运营车站。
其中,1号线全长31.04公里,23座运营车站;2号线全长23.61公里,18座运营车站;13号线全长40.85公里,16座运营车站;八通线全长18.9公里,13座运营车站;5号线全长27.6公里,23座运营车站。
北京地铁目前日客运量150万人次左右。
最近,北京地铁实行了全程2元票制,成为国内票价最低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2、地铁车站发展趋势地铁是一种规模宏大的交通性公共建筑。
根据其功能、使用要求、设置位置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车站、区间、车辆段三个部分,它们构成了一条完整的地铁线路运营系统。
图2 地铁线路及车站设置示意图车站是地铁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地铁乘客乘坐地铁必须经过车站,它与乘客的关系极为密切;同时它又集中设置了地铁运营中很大一部分技术设备和运营管理系统,因此,它对保证地铁安全运行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所以车站位置的选择、环境条件的好坏、设计的合理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地铁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影响到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现代修建的地铁车站中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车站组成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迅猛增加,对城市交通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矛盾和压力,同时,由于地面建筑物的修建,城市用地更加紧张,为了节约城市用地,建设立体化的城市受到普遍重视,且得到迅速的发展。
在以往修建的地铁车站中,绝大多数是为解决城市客运交通而修建的。
现在,由于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乘客对交通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铁车站的功能为适应这一变化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斯德哥尔摩地铁车站站厅通常划分成地铁使用区及城市公用区两部分。
在公用区内设有小商店、自动售货机,个别车站还设有理发室、照相馆、物件寄存等设施。
巴黎某地铁车站在站厅内设置了小休息区,为了与站内乘客人流分开,设计者将休息区的地面加高,其上设有休息椅、酒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