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常见副作用的护理常规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便秘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便秘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便秘不良反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便秘的70例患者,以便利抽样法分组,对照组35例,研究组35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加行综合护理。
组间对比住院时间、护理后的Wexner便秘评分及大便性状、排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
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和大便性状、排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后的Wexner便秘评分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均有差异(P<0.05)。
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致便秘患者,可以显著改善其便秘症状,缩短其住院时间。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便秘;综合护理便秘是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抗胆碱能作用,这种副作用会对肠道分泌功能、蠕动能力产生抑制作用,使患者出现排便困难、大便秘结等便秘表现[1]。
由于患者难以正常排便并因此而感到不适,故患者依从性会受到影响,其抗精神病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本文选择2020年2月~2021年1月期间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便秘的70例患者,试观察综合护理给患者带来的影响。
1方法及资料1.1 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便秘的70例患者,以便利抽样法分组,对照组35例,研究组35例。
研究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32岁~64岁,平均(48.23±10.23)岁;病程1年~5年,平均(3.27±1.13)年。
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31岁~65岁,平均(48.43±10.11)岁;病程2年~4年,平均(3.19±1.25)年。
将年龄、性别、病程纳入组间对比,P>0.05,两组可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为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开展健康宣教,指导患者进行排便训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形成排便反射,做到每日定时排便。
护士如何应对神经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和副作用监测
护士如何应对神经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和副作用监测引言在神经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然而,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因此,作为护士,我们应该了解如何正确应对神经病患者的药物治疗以及监测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1.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在进行药物治疗前,我们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
通过仔细阅读病历、与医生交流等方式,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病情严重程度等信息,有助于我们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2.关注患者的反应和效果:在患者开始服用药物后,我们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治疗效果。
例如,如果患者出现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我们应该及时记录并向医生报告,以便医生进行调整。
3.依从医嘱:护士在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必须严格遵循医嘱。
用药时间、剂量等方面都必须符合医生的要求,切不可随意更改。
副作用监测和处理1.学习药物的副作用:护士需要了解不同药物的各种可能副作用,并学会监测和辨识这些副作用。
可以通过参考药物说明书、相关期刊、医学网站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
2.对患者进行评估: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经常对患者进行身体状况评估。
例如,检查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等指标,观察患者的表情、行为变化等,以便及早发现药物副作用的迹象。
3.根据副作用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果患者出现药物副作用,我们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如果出现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应该立即停药并告诉医生;如果遇到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可以适当调整饮食和药物使用时间等。
结论药物治疗是神经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作为护士,我们应该掌握正确的药物治疗方法,密切监测患者的药物反应和副作用,以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以上是关于护士如何应对神经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和副作用监测的内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精神科护理的常规-2014
精神科护理常规成都市德康医院成都市精神病院精神科护理常规成都市德康医院成都市精神病员二0一四年四月目录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精神科安全护理常规患者饮食护理常规患者心理护理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护理常规多参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护理常规精神科康复训练护理常规患者出院护理常规兴奋躁动状态患者护理常规木僵状态患者护理常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护理常规消极患者护理常规冲动患者护理常规外走患者护理常规拒食患者护理常规进食障碍患者护理常规睡眠障碍患者护理常规痴呆患者护理常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常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常规心境障碍患者护理常规神经症患者护理常规应激相关障碍患者护理常规人格障碍患者护理常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护理常规儿童孤独症患者护理常规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者护理常规青少年品行障碍患者护理常规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患者护理常规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新入院护理1.礼貌接待,根据病情和家属要求安排床位。
检查患者随身携带的物品及日常生活用品的准备情况。
对患者进行卫生处理,更换病员服,检查躯体情况,佩戴身份识别腕带。
2.介绍医院情况、住院规则、探视制度、安全管理要求等。
3.填写体温单、床位卡、饮食通知单。
4.入院前3日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各4次,3日后变更为2次。
血压入院前3日每日测量1次,3日后变更为每周1次。
特殊情况遵照医嘱执行。
5.入院前3日每日进行护理记录,班班病情交接,3日后变更为一般记录、交接,病情有特殊变化随时记录、交接。
6.常规化验检查3日内完成,各类辅助检查一周内完成,心电图检查24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遵医嘱执行。
二、对病情突然变化者应报告医生,并做好详细交接班1.精神症状突然变化:如出现严重药物副反应、自伤和冲动行为等。
2.体温:≥37.5℃以上需连续监测至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常规测量(37.5℃-37.9℃每日测3次,38.0℃-38.9℃每日测4次,≥39℃每日测6次),在体温单上记录并详细交班。
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内容
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内容1. 引言1.1 疾病概述精神科疾病是指一类以异常情绪、行为和认知功能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
这些疾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社会功能下降和自杀行为。
精神科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既包括遗传因素,也包括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
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情绪波动大、感觉异常、思维混乱等症状。
疾病的发生往往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康复,同时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
精神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通过合理的药物管理、心理支持和病人安全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还需要注意评估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
1.2 护理概念护理是指在精神科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心健康照顾和护理。
护理概念是指在精神科疾病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各种护理技术和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
护理概念强调的是对患者的全面关注和照顾,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
在精神科疾病护理中,护理概念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概念还强调护理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在精神科疾病护理中,护理概念的实施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的基础。
2. 正文2.1 疾病的常见症状精神科疾病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疾病,每种疾病都有其特定的表现和症状。
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及其常见症状如下:1. 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常出现情绪低落、消沉、对生活失去兴趣、睡眠障碍、食欲变化等症状。
2. 焦虑症:焦虑症患者常表现为持续不安、紧张、恐惧感、焦虑症状包括心悸、呼吸困难、手脚发冷等。
怎样护理精神病人吃药
怎样护理精神病人吃药——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对话病人拒绝服药,这是所有精神病治疗中最普遍,也是最令人头痛的事。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病人拒绝服药的原因,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有的病人是由于服药以后出现了副作用,身体不舒服,影响了学习和工作。
对这样的病人,一方面要耐心地劝说,摆事实、讲道理,另一方面要请医生酌情调整药物的剂量或品种,以减轻副作用。
有的病人嫌长期服药麻烦,对病情复发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
对这样的病人,更要反复强调再犯病的危害,有时可以用住院来吓唬一下病人。
还有的病人是因为病还没好,缺乏自知力,甚至就是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不吃药。
这种情况最不好办,病人是不会接受任何劝说的,有时就需要连哄带骗,或者拿出家长的威严来迫使病人服药。
有一种方法叫做“暗服药”,即在病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暗中给病人服药。
常用的方法是把药片碾碎,放在饭里、饮料里,让病人服下。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精神病人的服药量比较大,片数多,每天暗服起来非常不方便。
现在有一种,也是唯一的一种口服长效药——“五氟利多”,为白色片剂,无味,药效可维持3天至1周,可作为简便的暗服药。
但它的副作用较大,主要表现为手抖、四肢发僵、坐立不安等反应,因此暗服时要搭配“安坦”。
而安坦是短效药,需要每天服,所以家属仍然需要每天冒着被发现的危险,去为病人准备一道特殊的“小菜”,这确实需要非凡的耐心和高超的技巧。
在我所接触的病人之中,真有这样让人难以置信的例子,家属常年给病人暗服药,病人却始终没有发现,仍然能够坚持工作。
这样的例子,多少能给苦不堪言的家属们带来一点安慰和鼓舞吧!药吃下去了吗? 同样是拒绝服药治疗,有的病人是明火执杖,有的病人却是瞒天过海——做出吃药的样子,而实际上药片根本没有吃进去。
有个术语专门用来描述这种情况,叫做“藏药”。
藏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特别是那些长期病号,藏药手段之高明、技巧之娴熟,真令人拍案叫绝。
有一位病人,出院回家之后,向家属宣称自己住院期间几乎没有吃药。
精神科护理常规
保定新兴精神病医院护理部精神科护理常规目录第一章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第一节精神科入院护理常规第二节精神科出院护理常规第二章精神科分级护理常规第一节精神科特级护理第二节精神科一级护理第三节精神科二级护理第四节精神科三级护理第三章精神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精神疾病一般护理常规第二节精神分裂症护理常规第三节情感性精神障碍护理常规第四节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护理常规第五节癔症护理常规第六节痴呆(AD)护理常规第七节神经症护理常规第八节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护理常规第九节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护理常规第十节精神药物急性中毒护理常规第十一节人格障碍护理常规第十二节精神发育迟滞护理常规第十三节儿童性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常规第十四节老年性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常规第四章特殊精神症状护理常规第一节兴奋躁动状态第二节抑郁状态第三节拒食第四节木僵状态第五节具有暴力倾向护理常规第六节具有自杀倾向护理常规第七节具有出走行为倾向护理常规第八节睡眠障碍患者护理常规第五章精神药物及其他特殊治疗护理常规第一节抗精神病药物常见副作用的护理常规和处理措施第二节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护理常规第三节锂盐治疗护理常规第四节氟哌啶醇治疗护理常规第五节工娱治疗护理常规第六节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护理常规第七节保护性约束的护理常规第六章精神疾病伴躯体症状护理常规第一节高热护理常规第二节惊厥护理常规第三节休克护理常规第四节昏迷护理常规第五节咯血护理常规第七章精神科急救护理常规第一节精神科一般急救护理常规第二节中暑护理常规第三节触电护理常规第四节中毒护理常规第五节溺水和窒息护理常规第六节自缢护理常规第八章康复护理常规第一节一般精神康复护理常规第二节精神科睡眠护理常规第三节精神科心理护理常规第四节精神科的安全护理常规第一章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第一节精神科入院护理常规一、为新入院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后,详细询问病人有关自杀、他伤、毁物、外走等情况。
根据病情安排病室,向家属作住院介绍。
精神科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 五.碳酸锂常见不良反应有哪些?
• 1、神经系统: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缺
乏主动性;手指细颤,粗大震颤提醒血锂浓度靠近中毒水 平;意识障碍。
• 2、肾:多尿、烦渴。 • 3、胃肠道反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
精神科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为出院维持治疗做好准备。
精神科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第8页
• 碳酸锂治疗护理办法
• (1)宜小量分次给药,以降低血药浓度波动和减低峰血
浓度,从而降低不良反应。
• (2)告诉患者及家眷按计划服药主要性和服药计划。 • (3)告诉患者及家眷服用锂盐后早期和后期不良反应及
预防方法,方便及时发觉不良反应和处理。
• (4)勉励患者家眷监督患者服药,也勉励患者按计划服
药。
• (5)其余参考抗精神病药治疗护理。
• 抗抑郁药治疗护理
• (1)药品不良反应:与用量大小相关,全部抗抑郁药宜
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量,直到抑郁症状得到控制。
精神科常见药物的不良应及处理措施
第9页
• (2)慢性病人在用药同时,应注意社会心理康复,以提
• 坚持服药意义:
•
精神疾病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了,疾病难以根治,长
久以来治疗经验告诉我们,这类疾病唯有坚持遵医嘱服药
,主动配合治疗,才能维持健康,不然极易造成疾病复发
,病情加重。所以坚持服药,含有至关主要意义。
精神科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第16页
精神科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第17页
• 2、内分泌:可使催乳素升高、泌乳、性功效障碍、女性
月经紊乱等。
精神科常见并发症的预防规范、风险防范预案与流程
精神科常见并发症的预防规范、风险防范预案及流程一、常见并发症的预防规范精神科疾病多为反复发作、慢性迁延,每一次复发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大脑的永久性损伤,认知功能进一步受损,社会功能进一步下降,对于患者及家属而言,复发意味着病情的恶化和多次强制性的住院治疗,必须承担更大的经济负担和情感压力;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复发会增加治疗的难度,以及最终预后的不理想。
精神科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到来,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精神健康。
因此,应注意对精神科疾病及早的治疗,有效预防精神疾病的复发已经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常见的精神科的并发症有:一、并发肺结核因为精神科的病人具有生活懒散、行为退缩,饮食不主动,孤僻、少动等症状,常常导致营养状况下降及机体抵抗力差,所以容易导致并发结核病,如肺结核及肠结核等,这样的病人一定要送由有经验的医师给予治疗。
如并发肺结核,首先应该请精神科医师和结核科医师会诊,看看两个病的各自严重程度如何,如精神科病情已趋近稳定,而肺结核正处于活动期,则应到结核病医院住院治疗,并由精神科医师提供精神科治疗的具体方案;如果相反,则应到精神病医院治疗;如果两种病都很重,则应由两个科的医师通过会诊进行协商。
一般来说,当两种病都很严重时,在治疗上甚为棘手,而且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如肺结核需要充分休息,而精神疾病患者往往兴奋躁动或受幻觉妄想支配而到处乱跑,从而促使结核病病情的恶化;严重的肺结核患者躯体衰弱使精神病的治疗用药又受到很大限制,因此这样的病人一定要及时送医院,并由有经验的医师给予治疗。
目前我国较大的精神病医院都设有结核病区,可收治这一类病人。
在50年代以前,精神病患者的结核患病率很高,而近20年来随着精神科医疗水平的提高及精神医学的发展吗,精神病并发肺结核的患病率正逐年下降。
二、合并肝脏疾病肝脏是人体代谢的异物的重要器官,也是药物和毒物损害的主要靶器官。
由药物引起肝脏组织和功能的改变称为药源性肝病,这在精神科疾病治疗过程中比较常见。
精神科治疗观察与护理
精神科治疗观察与护理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抗精神病药物常见副作用和处理措施一、椎体外系反应的护理常规(一)、观察症状:锥体外系的副反应有流涎、震颤、肌张力增高、面具样脸、静坐不能、扭转痉挛、口齿不清、吞咽困难、运动不能等表现。
(二)护理1、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按医嘱给抗震颤麻痹药对症处理。
2、若有吞咽困难,轻者宜进软食,进食进水勿催促患者,以免发生呛咳现象,吞咽明显困难者,应绝对禁止喂食,可采用鼻饲或静脉输液来保证入量,以免发生意外。
二、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常规(一)观察症状:大多在迅速改变体位时发生,患者突然眼前发黑、头晕、面色苍白、冷汗、直立晕倒及外伤、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老年人及伴有心血管疾病者可导致不可逆性低血压发生猝死。
(二)、护理1、在治疗初期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特别是老年体弱,伴有心血管疾病、进食不好的患者,注意观察有无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趋势。
2、注射给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当感到头晕时立即坐下或躺下。
3、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立即让患者就地平卧或抬高下肢30度并通知医生,给患者测血压,观察生命体征;准备好抢救用品和药物,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三、肝功能异常的护理常规(一)、观察症状:有些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无黄疸性肝功能异常,病人无明显自觉症状,仅有单项谷丙转氨酶升高,这种药源性肝损害可能是一种过敏反应,轻者不停止用药,加服保肝药并密切观察。
(二)护理:患者有乏力、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
在停药或减量时,密切观察巩膜、皮肤有无黄疸,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给予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保障充分休息。
四、粒细胞减少的护理常规(一)、观察症状:多见于氯氮平、氯丙嗪等药物治疗的最初三个月内,主要表现为感染症状,若伴有药物性肝炎及剥脱性皮炎称三联症,提示预后不佳。
(二)护理1、将患者安置在单间病室,施行保护性隔离,避免发生感染。
精神疾病患者服用氯氮平引起麻痹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
精神疾病患者服用氯氮平引起麻痹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目的:探讨氯氮平引起精神疾病患者麻痹性肠梗阻的观察方法及护理措施。
方法:对产生麻痹性肠梗阻的住院精神疾病患者,通过护士对精神疾病患者服用氯氮平的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患者的躯体症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结果:有效地避免了精神疾病患者因缺乏自知力及精神症状影响而掩盖了躯体症状使病情加重,防止发生肠坏死等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后果。
结论:密切的观察与有效的护理能够减轻甚至预防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不良后果发生。
标签:精神病;麻痹性肠梗阻;护理氯氮平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控制精神疾病患者的幻觉、妄想和兴奋躁动具有理想的效果[1]。
在其他精神疾病的治疗中也常合用氯氮平,现已广泛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等的临床治疗。
因氯氮平不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而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欢迎。
但在临床用药过程中也常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便秘、流涎、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胃肠反应等等。
而胃肠反应在精神症状未缓解期间较难观察到,患者因受精神症状控制,缺乏自知力而不能明确提供主诉,反而受幻觉妄想的支配而掩盖了躯体症状。
所以护士细心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早期发现麻痹性肠梗阻,防止症状加重的关键。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9~56岁,精神分裂症4例,急性精神障碍1例。
药物使用情况:单独使用氯氮平3例,氯氮平合并氯丙嗪2例。
首次发病住院3例,2次住院1例,5次住院1例。
服用氯氮平剂量50~500 mg/d不等。
精神症状稳定,有部分自知力,能正确主诉1例,精神症状未得到较好控制,缺乏自知力,无明确主诉4例。
入院1周内发生麻痹性肠梗阻4例,住院3个月发生1例。
1.2诊断依据经过腹部检查,X线摄片和体温变化。
1.3方法对麻痹性肠梗阻患者采取密切观察及有效的护理。
1.3.1 观察认真细致,掌握相关知识1.3.1.1精神症状稳定者,应经常接触患者,耐心倾听,每天询问患者的大便情况并认真记录,便秘3 d者应立即报告医师给予处理,以早期发现麻痹性肠梗阻,并采取相应措施使病情缓解。
氯氮平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08 , . % 1年半后为 0 9 % 。粒 细胞缺 乏 通常 在治 疗 头 6个 .2
月 内发 生 , 4—1 的危 险性最 高 , 第 8周 尽管确 切的发 病机 制
不清, 但与直接药物 中毒 或毒 性代 谢物 蓄积 机制 相 比, 某些 资料更倾 向于免疫 中介 机制 。因此 , 应认 真 观察 , 做好 合 理
4 高热 发生率为 3 3 , . % 机制不 明。高热往 往见于用药第一周 ,
1 1 观察 要点 .
①重 点观 察对象 : 老体弱 , 有血 液病 、 年 患
白细胞计数 偏低 及具 有过敏 体 质 的患者 。② 血象 监测 。③
感染监测 : 发现体温升高 、 咽痛 、 痛 、 胸 咳嗽等 感染征象 , 都应
3 癫 痫 发 作
( 收稿 日期 :0 0— 8— 3 21 0 0 )
29 9 2
大量顿服。⑥出现意识障碍时, 应将患者安置在单间病房
内, 为特护 ; 作 保持 安静 , 认真 观察 T P R、 P及 意识状 态变 、、 B
化, 做好基 础护理 , 防止 并发症发生 。 综上所述 , 氯氮平还有其它副反应 , 应该认 真观察 、 都 对
症护理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惧 心理 , 合治 疗 。可 以建 议 患者 夜 间 在枕 边 垫一 块 小毛 配 巾, 以防将枕头弄湿 。对 于严 重流涎患 者 , 试用 电针 治疗 , 可 或给予普 鲁苯辛等药物治疗 。
氯 氮 平 副 反 应 的 观 察 与 护 理
汪 庆 利
( 黄石市精神病 院, 湖北 黄石 4 50 30 0)
【 关键词 】 氯 氮平 ; 应 副反
di1 .9 9 ji n 17 0 6 . 00 2 .8 o:0 3 6/.s .6 2— 39 2 1 .2 02 s
精神科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为什么会出现口干?
抗精神病药物具有中枢和外周抗胆碱、抗肾上腺作用,可 表现出抑制腺体分泌、散大瞳孔、加速心率、松弛支气管 和胃肠道平滑肌等。其中的抑制腺体分泌作用可至口干。 抗精神病药的抗肾上腺作用可阻断a-受体效应,使皮肤黏 膜血管收缩也可导致口干.
坚持服药的意义:
精神疾病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了,疾病难以根治, 长期以来治疗经验告诉我们,此类疾病唯有坚持遵医嘱服 药,积极配合治疗,才能维持健康,否则极易造成疾病复 发,病情加重。因此坚持服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病人定期复查心电图的意义
药物对心脏的影响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人员发 现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可引起心电图的改变: (1)心电图异常比例增高。 (2)心电图改变与性别、年龄及病程无关,而与躯体状 况和原有心血管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有关。 这些病人异常心电图的发生比例较高。 (3)所用的药物中以氯丙嗪、舒必利、氟奋乃静引起心 电图改变较多见。 (4)主要改变为ST-T段的改变,QT间期延长,左心室变 电压,对心脏传导系统影响较小,未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 有的病人还可出现心动过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为何定期复查血常规?
几乎所有抗精神病药对白细胞都有一定的抑制,但仅 极少数出现粒细胞缺乏症。以氯氮平、氯丙嗪较多见。多 在治疗头6-12周出现,与剂量无明显关系,多数意见认为 是一种变态-免疫反应,也有认为系药物对骨髓造血机能 的毒性作用。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治疗中均应遵医嘱 检查血常规,发现异常,如处理及时可完全恢复。
四.维思通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1、ESP,与剂量有关,小剂量时ESP症状少。 2、TD(迟发型运动障碍),较少发生。 3、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主要副作用为失眠、焦虑、 激越、静坐不能、头晕、低血压、反射性心动过速等。
抗精神病药物常识
抗精神病药物常识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首先要强调的是精神分裂症的第一次发病是治疗的关键,因为这时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疗效最好、所需剂量也小,如果能获得有效治疗,病人复原的机会最大,长期的预后也最好.所以对于初发病人的治疗需引起大家的重视。
其次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要强调尽早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并做到足量足疗程治疗。
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疗程:1。
急性期治疗:急性治疗,在用药治疗的头2周内达到有效剂量,直到症状控制,一般需要6~8周。
本期的治疗目标是尽力减轻和缓解急性症状,重建和恢复病人的社会功能。
2.恢复期治疗:巩固治疗,继续急性期治疗的有效剂量,巩固治疗一般要3~6月,本期的治疗目的是减少对病人的应激,降低复发可能性和增强病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3。
稳定期治疗:即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的剂量通常比有效剂量低,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的维持剂量可减至有效剂量的1/2左右,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除外)通常采用有效治疗剂量或略低于有效剂量维持。
维持治疗的时间在当前尚没有公认的标准,但需要维持治疗却是大家所公认的.--John Kane主张,首发病人5年,复发病人终生。
--Csernansky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终生治疗。
--Ben(1981年)提出,维持治疗的时间因人而异:对于急性发病、症状持续短暂(不足三个月)、经及时系统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无波动者,6~12月左右;首次发病应维持2~3年;第二次发病者应维持5年;3次或3次以上者或经各种治疗症状始终不能完全消除者应考虑终生维持治疗.--美国《综合精神病学教科书第七版》:首次发作者药物维持1~2年;多次发作者药物维持至少5年;具有自杀、暴力或攻击行为者药物维持更长.药物维持治疗的目的:预防复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阴性症状的治疗)、减轻或减少副作用。
4。
停药:缓慢逐渐减量,直至停用。
妊娠妇女的精神药物使用鉴于许多药物可以自由地通过胎盘,所以在用药前应考虑以下几点:1.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对胎儿的发育是绝对安全的。
精神药物治疗护理常规
精神药物治疗护理常规使用精神药物治疗者,均按精神药物治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一、适应症:各类精神疾病及心理因素所致的失眠、紧张、焦虑等症。
二、禁忌症:镇静和安眠药物中毒,各种原因所致的昏迷状态,消耗性疾病导致的恶病质,各种严重躯体疾病,均应禁用精神药物。
三、精神药物临床应用原则:1、药物的选择:根据诊断和靶症状,选择最适宜的药物。
1)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幻觉、妄想等症状。
2)三环类、四环类及其他抗抑郁剂治疗各类抑郁症,以控制或消除抑郁、焦虑和运动抑制等症状。
3)抗躁狂药治疗躁狂症并预防双相情感性疾病的复发。
4)抗焦虑药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和肌肉松弛的作用。
2、剂量调节1)治疗剂量: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到能控制症状、但无明显副反应的最佳治疗量。
2)维持治疗量:病员自知力恢复且病情稳定后应采用维持治疗量,以防止病情复发,维持治疗量一般为治疗剂量的1/3-1/2或视病情而定。
3)主张单一用药。
个别病例治疗后效果不佳者,可考虑更换或采用联合用药治疗。
4)剂量个体化。
因个体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及耐受性不同,故药物剂量应个体化。
5)儿童及老年人因年龄的关系,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有差异,药物疗效及副反应亦随之有差异。
儿童用药应按体重计算剂量,老年人因各脏器功能普遍减退,药物的排泄率降低,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容易蓄积而产生严重副反应。
因此,剂量均应相应降低,大约为青壮年剂量的1/3-1/2。
四、精神药物治疗护理要点1、服药治疗中观察病员的进食、睡眠、日常活动情况、主诉和精神症状变化。
定时测血压、脉搏,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及排尿性晕厥。
一旦发生应将病人平卧或呈头低足高位,必要时给予升压药物,但禁用肾上腺素(副肾素)。
2、发药时应严密检查病员的口腔、水杯,以免吐药、藏药,防止储药自杀。
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3、丁酰苯类、吩噻嗪类及长效药物制剂,易发生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痉挛性扭转、吞咽困难和动眼危象等锥体外系副反应,应密切观察及时报告主管医师,以便及时处理,对吞咽困难者做好饮食护理。
精神科护理常规
【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一、精神科入院护理常规1、病房护士接到患者住院通知后,应立即准备好床位及治疗用物,并通知医师。
2、新入院患者到病区后,由主班护士负责接待患者并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重点观察极度兴奋、衰竭、谵妄、明显消瘦、伴有严重外伤、高热等情况,如有上述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急救准备。
3、护士给患者更衣时观察有无躯体外伤和女患者月经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安全检查,防止将危险品带入病室,如有贵重物品以及患者多余的衣物一并交给护送人或家属带回,并告知家属(1一2人)向医生介绍病史。
4、协助新入院患者做好卫生处理,包括沐浴、更衣、理发、剪指甲等。
观察全身情况,如有伤痕、压疮、头虱、体虱或牙齿缺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5、进行入院常规检查,测T、P、R、BP及体重。
如有异常变化时立即通知医生。
6、患者进入病房后,向患者介绍病房情况,包括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科主任、护士长、病室环境、作息制度等内容(意识不清、不合作者可暂缓),注意态度要平和、耐心。
7、主班护士向护送人或家属讲介绍探视制度及要求。
入院当日作入院评估,并根据病情需要作好护理记录。
8、新入院患者测BP、T、P、R、每日四次,连测一周,一周后每日下午测体温一次。
(第一周护理同分级护理制度的特级护理内容)二、精神疾病护理常规1、保持病区整洁,空气流通和舒适安静,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息环境,并根据病情进行分级护理。
2、进行各种操作前应向患者做好告知、解释工作,并认真观察病情和治疗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详细记录和交接班。
3、坚守工作岗位,加强巡回,对意识不清、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郁状态等重点患者加强护理,以防自杀、伤人、逃跑、毁物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4、注意患者饮食及排便,对生活不能自理者应按时协助喂水、喂饭,三日内无大便应通知医生给予处理,对拒食和拒服药者应设法劝导,或报告医师处理。
5、做好晚间护理,每晚督促患者洗脚、女患者洗会阴、生活不能自理者护士应协助定期洗澡、更衣、剪指甲、理发、饭前便后应洗手,保证患者做到六洁(脸、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清洁),四无(无褥疮、坠床、烫伤、交叉感染的发生)。
精神科分级护理常规
精神科分级护理常规一. 特级护理(一)护理对象1.因各种药物中毒而导致意识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2.因精神药物引起的严重副反应(如急性粒细胞减少,恶性症状群,严重药物过敏等),出现危重,危及生命者.3.各种严重外伤后自缢后复苏不全等.(二)护理要点1.专人重点护理,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意识情况,并每1-2小时记录于护理单上.2.准确迅速执行各种抢救治疗护理措施,并及时记录.每班书写护理记录一次,特殊病情变化随时记录.3.注意保持各种导管的通畅,措施落实.4.保持床铺整洁与保暖,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对意识障碍,躁动不安病人应有预防护措施,防止烫伤与坠床.5.按时喂药,喂水,喂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准确记录出入量,出入量24小时总结,于次日上午7AM以同色线为标志二. 一级护理(一)护理对象1.有严重自伤自杀,冲动伤人,逃跑及剧烈兴奋躁动者.2.伴有严重躯体疾患,生活不能自理者.3.各种治疗,手术后需休息者.4.严重的症状性和器质性精神病患者.5.木僵病人6.司法鉴定病人.(二)护理要点1.专人重点护理,严格交接班,严密观察病情,严禁病人单独外出,病人的各种活动应始终在工作人员看护下进行.保证安全,防止跌倒或其他意外发生.2.置于易观察的病史内.3.传染病人必须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并做好消毒隔离工作.4.经常检查病人有无受伤,是否收藏伤人或自伤的危险物品等.5.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温暖,定时给便器.如有尿潴留,报告医生处理.6.按病情需要为卧床或保护约束的病人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必要时加垫汽圈,防止压疮发生.7.做好晨晚间生活护理(西口,脸,脚,会阴),夏季每日洗澡或擦澡一次,冬季每周一次并定期更衣,修剪指(趾)甲.8.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饮食或特别饮食,不能自行进食者给予喂食或鼻饲,或按医嘱静脉补充营养及能量.9.高热病人按高热护理常规.按医嘱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体温超过39摄氏度(腋)时,应给予物理降温,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每日补充水分不得少于3000毫升.体温超过37摄氏度(腋)每班常规测体温一次.10.详细准确地书写一级护理记录.11.严密观察病情,如发现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并报告医生.三. 二级护理(一)护理对象1.表现懒散,孤僻,淡漠,兴奋多动,思想行为怪异者.2.有幻觉,妄想者.3.一般生活自理者.(二)护理要点1.白天除接受特别治疗,午休外,均应起床,按病区作息时间进行活动.2.建立规律的作息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工娱活动,促进康复.3.做好生活护理,保证营养和水分的摄入.4.交接班时应点清病人,经常巡视,了解病人心理活动防止意外发生(自伤自杀,伤人,逃跑等),病人离开病区应有人陪伴.5.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每周记一次护理记录,有特殊情况随时记.6.若病情稳定,条件许可时,可根据医嘱安排假出院.7.结合病情开展健康教育.四.三级护理(一)护理对象康复期病人.(二)护理要点1.深入了解病人的心里状况,针对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防止复发,做好出院前的思想准备工作.2.根据病人的能力及具体情况,可担任病区工休组织的领导,协助做好病员管理工作.3.发动病人参加病区内简单,力所能及的工作,协助照顾重病员.参加并带领其他病人开展学习及文体活动,有利病人生活及工作能力的恢复.4.观察病情变化,每半月记录一次护理记录,有特殊情况随时记录.5.根据医嘱可安排假出院,参加郊游,娱乐等活动.各类精神科疾病及症状护理常规一. 神经症护理常规1.尊重病人人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积极配合心理治疗2.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促进患者正确认识病情,以积极地态度努力克服自己性格缺陷.3.组织病员参加集体心理治疗,并维持治疗秩序.4.鼓励病人积极参加工娱活动,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5.严密观察患者睡眠情况和病情变化,并做好生活护理.二. 精神分裂症护理常规1.尊重病人人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了解病人的认知能力,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针对各种症状进行不同的护理并认真记录.3.为患者安排好住院休养生活,开展适宜的工娱疗活动.4.做好精神药物治疗中的护理,按医嘱用药,确保用药安全,观察药物疗效及对副作用处理.5.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对不能自理的患者给予协助料理.6.加强康复期的心理护理,使之较快适应出院后的生活.三. 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护理常规1.做好基础护理.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不同的躯体症状给予对症处理.3.根据医嘱,做好病人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4.昏迷病人注意观察其意识障碍程度,做好特护记录.5.做好心理护理,鼓励病人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四. 慢性酒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护理常规1.对酒精中毒后卧床者,应保持皮肤清洁,定时更换体位防压疮,做好基础护理(口腔,皮肤,饮食,大小便).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保证营养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确保病人的安全,对步态不稳者,专人保护.4.对冲动伤人的病人需避免激惹,以免发生意外.5.加强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坚定戒酒的决心.五. 精神药物急性中毒护理常规1.病人出现急性精神药物中毒及时,应争分多秒地进行救治,并立即报告医生.2.患者惹大量服药在12小时以内,立即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并建立静脉通道.3.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瞳孔等,并做好记录.4.准确执行医嘱留取标本.5.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床单清洁,整齐,必要时设专人护理,做好记录.1.对待一般性兴奋躁动病人态度要和蔼,避免言语刺激,加强观察.在可能情况下,诱导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使其安静.2.对兴奋躁动的病人,如伤人,毁物者应尽量安置于静室隔离保护.3.凡极度兴奋躁动的病人,必须及时隔离保护,卧床休息,避免体力消耗和衰竭性病变.及时汇报医师,对症处理.4.对兴奋躁动病人,要加强基础护理,保证液体和营养摄入,保证各项治疗的落实.七. 抑郁状态病人护理常规1.将病人安置于易观察的病室休息,保持环境优美,以利改善病人的情绪.2.工作人员态度和蔼,用积极地语言鼓励病人多参加集体活动,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3.选择营养丰富,色泽鲜明,易消化的事物,以增进食欲,保证病人营养摄入.4.督促病人服药到胃,防止藏药,蓄药自杀.5.加强巡视,特别是夜间和清晨,要严防病人消极自杀.6.有严重自杀观念的病人,应向家属说明病情.7.观察病人睡眠情况,防止其因睡眠不足恶化情绪,对不能入睡者应适当用安眠药促进睡眠.八. 木僵状态病人护理常规1.木僵病人因神智清楚,故工作人员在病人面前必须注意言语动作,避免不良刺激.2.做好基础护理,定时翻身,保持衣,被,床,褥,防压疮.3.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每天至少两次.4.拒食者耐心劝慰,必要时给予鼻饲或补液,对执拗者可将饭菜留在病房离开,并观察病人是否会自行进食.5.保持大小便通畅,必要时导尿或灌肠.6.注意防止病人突然冲动行为,或因无防卫能力而被其他病人伤害.九. 拒食病人护理常规1.根据病人的症状特点,诱导,鼓励,督促病人进食或喂食,必要时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2.当病人拒食时应先注意检查病人有否发热,腹泻等现象,如有应及时向医生反应,处理及时.3.对拒食病人的宗教习惯和饮食习惯应尽量照顾,但对挑食者则不可过分迁就.4.给拒食病人喂饭时,应先用小碗以小量饭菜试喂,即便于计量又避免浪费.十.高热病人护理常规1.多饮开水,每日液体摄入量至少3000毫升,必要时记录出入量.2.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并记录,体温在39摄氏度以上者遵医嘱予以头部冷敷或酒精擦浴.3.注意口腔卫生,每日早晚应进行口腔护理,饮食前后均应漱口,如见口唇干燥应涂润滑油.4.注意身体清洁,按时擦浴更换衣服及被单.5.病人出汗较多或退热时,注意有无虚脱现象.6.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不注意避免使病人受凉.7.所用的精神药物及特殊治疗应根据医嘱处理.1.病人平卧于床,使用床栏或约束带予以保护以防止跌倒.2.病人头侧向一边,以免口腔内黏液,痰液,呕吐物吸入气管内.分泌物多时,应及时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3.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4.为了有效地防止压疮及肺部并发症,经常为病人翻身,按摩,保持床褥,被单,干燥平时.5.遇有病情突然变化,尿潴留及便秘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6.及时修剪指甲,以防抓伤.7.注意保暖,如使用热水袋(带套)水温不得超过50摄氏度,防止烫伤.8.鼻饲时按操作规程,注意鼻饲管清洁.9.如眼不能自己闭合时,应盖以纱布.10.每班按时记录病人一切情况,详细交班.11.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械以免延误抢救.十二. 癫痫大发作病人护理常规(一)大发作的护理.1.发作时应立即用裹好纱布的压舌板放于上下臼齿间,以免咬伤唇舌,用手托住下颌,防止脱臼,适当保护抽搐的肢体,免受损伤,有假牙者应设法取出,床边应加护栏,以防跌伤.2.松解衣服,除去被服压迫,以减少呼吸困难,有窒息迹象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给氧.3.头偏向一侧,用吸引器吸取分泌物及呕吐物,以防吸入性肺炎或窒息.4.抽畜停止后,意识恢复过程中,可能有精神异常或昏迷.应保持安静,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防止意外发生.5.向目睹者了解病人发作时的情况,抽搐开始部位,发作顺序,抽搐形式,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有无呼吸停止,面色改变及大小便失禁,做好详细的记录并报告医生.(二)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连续多次抽搐,且间隔时间很短,以至不能恢复清醒状态的癫痫连续发作应按昏迷或癫痫大发作常规护理.(三)发作间歇期的护理1.避免单独离开病区活动,如发作较频者,应限制在病室内,必要时嘱病人卧床休息并加床栏,防跌伤.2.禁止烟,酒,茶及辣椒等刺激物摄取,避免精神刺激.3.限制饮食量,宜进软,流质饮食.24小时内摄入液体量不超过1500毫升.(天热可酌情增加少许摄入量).4.生活有规律,鼓励参加集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四)精神性发作的护理发作时间较长,按精神科一级护理进行.十三. 强迫状态病人护理常规.1.按精神科常规护理2.对强迫状态的病人,要加强心理治疗与护理.3.有意识地组织病人参加集体性的工娱活动,从紧凑而有兴趣的活动中,转移其注意力,使病人从强迫状态中解脱出来.4.对顽固性的强迫动作,如反复洗手,洗脸,以致损伤皮肤,应控制其活动范围.5.有的病人由于难以克制其强迫状态,深感痛苦,可能产生悲观情绪,对此要加强防范.6.对病情好转的病人,应鼓励病人勇于接纳自己,对自己个性缺点进行适当纠正和锻炼.。
精神科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主要副作用及其护理:
• 锥体外系反应:类帕金森症状、急性肌张 力增高、震颤、静坐不能、迟发性运动障 碍(节律性刻板重复的不自主运动)。
• 过度镇静:乏力 、头晕、困倦。
• 心血管反面不良反应:体位性 低血压、心动过速。
• 内分泌改变:性激素分泌减退、催乳素分 泌增加。
• 7出现吞咽困难的病人,暂缓进食或者 在监护下进食软质半流质。
心境稳定剂
• 碳酸锂 • 丙戊酸钠 卡马西平 (阻断电压敏感的钠通道) • 主要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和预防
复发。 • 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副作用:
共济失调:走路步履不稳,肢体摇晃。动作 反应迟钝及准确性差。严重者科出现构音 困难。
• 体重增加和糖代谢异常:向心性肥胖、高 血脂、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
• 胆碱能有关的副反应:口干、便秘、视力 模糊、尿潴留等。
• 癫痫发作:氯氮平较容易诱发癫痫。(严 重)
• 恶性综合征:患者出现高热、肌紧张、意 识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出汗、心动 过速、尿潴留等。
• 粒细胞缺乏症:多由氯氮平引起,生化检 查白细胞计数低于4.0x10 9 /L。多因其他感 染时被发现,也因此造成感染难易控制。
过度镇静:表现为嗜睡,头晕乏力。 口干 恶心 呕吐 腹泻 视力模糊、良性
白细胞减少及皮疹等。 卡马西平可诱发精神病性症状、躁狂或癫痫,
内分泌失调。
• 丙戊酸钠:腹痛、腹泻、食欲降低、便秘、 消化不良、体重增加、秃头(罕见)等
处置措施
• 补充钠离子。(口服盐水) • 血药浓度监测。不宜超过1.6mmol/L当血清
(上述两种均属于严重的药物副作用)
处置
1观察患者行为表现。 2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及其耐受程度。 3出现药物副作用及时告知医生对症处理。 4 必要时停药。严重副作用是立即停药。 5做好脉搏的监测。
精神药物及抗抑郁药物中毒的护理常规
精神药物及抗抑郁药物中毒的护理常规【概念】精神药物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精神活动的药物。
而精神病治疗药分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抗躁狂药和抗焦虑药等几大类。
抗精神药物是治疗精神病性症状的药物,又称神经阻滞剂或强安定剂、抗精神病药物中毒往往与用药剂量偏大有关,但也可发生于一般治疗剂量时。
【临床表现】早期呈嗜睡状态,表情淡漠、缄默少动或兴奋不安、无力、眩晕、恶心、呕吐、心悸、血压轻度下降、尿潴留、共济失调、震颤、肌张力增高等;有的可有急性锥体外系反应,如静坐不能、动眼危象和角弓反张等。
严重中毒时,呈昏迷状态,腱反射消失、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达40℃,大汗淋漓、脱水、血压下降、周围循环衰竭,有的可有癫痫发作,呼吸抑制,体温降低、血压持续下降、四肢远端冰冷、皮肤苍白或发绀、尿量减少,进一步可有肾衰、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心肌损害和肝功能损害而导致死亡。
1、急救原则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防止毒物继续吸收,排毒解毒,对症处理,维持生理功能,预防并发症。
2、急救及护理措施(1)应将病人安置在单间病室,设专人护理,加强基础护理。
立即停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遵医嘱给予洗胃、吸附与导泻。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和意识障碍的程度,针对不同症状对症处置,注意观察药物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3)遵医嘱给予利尿、解毒保肝药物静脉滴注,必然时给予留置导尿。
(4)低血压的处理:补液,纠正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仍未回升,可给予升压药,禁用盐酸肾上腺素。
(5)中毒引起的高热应用一般的解热药多不见效,应给予物理降温,体温在36℃以下时应注意保暖,使用热水袋时防烫伤,保持床铺干燥、平整和清洁,定时翻身,防褥疮发生。
(6)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护理,随时吸痰,间歇或持续吸氧,做好二便护理,预防并发症。
(7)意识不清病人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能量代谢平衡,给予鼻饲饮食,保证营养的摄入。
昏迷病人给予抗感染治疗,可用抗生素和肾上腺素以控制或预防感染。
精神药物的副反应及其处理
精神药物的副反应及其处理席巧真;刘小翠;王心蕊;陈海支;李新胜;林敬华;赵惜辉;吴金凤;胡力沙;李晶;韩凤金;姜宇河;罗瑜;董问天;孙萍;李晓青;李净;安震;杨翔鸽;曾会群;黄玉芳;朱相华;李翔;郭沈昌;杨秋琴;刘安劳;赵长江【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年(卷),期】2001(011)003【摘要】本刊编辑部综合rn 编辑:精神药物副反应多种多样,有些个案还是过去未曾报道过的,本刊相当时间以来,每期均有刊出,本期又对14篇来稿进行综合,是由16个单位27位作者所撰写。
1 恶性综合征rn 席巧真、刘小翠、王心蕊:药源性恶性综合征(DMS)发生率似已降低,但难以完全避免。
我院1994年10月~2000年9月间发生12例。
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23~53岁,平均(36±6)岁。
除1例有心肌缺血,左肾结石及轻度萎缩外,余11例无严重躯体疾患。
DMS典型发作10例,不典型发作2例(早期)。
误诊为痴呆有2例在住院过程中有2次发作,余均发作1次。
DMS发生前1周精神症状有兴奋冲动5例,食欲差及失眠各7例。
各种抗精神病药(多为中、小剂量)均可引起。
DMS发生时体温升高(>37.2℃),其中有2例超过39℃;肌肉强直,肌张力增高;意识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心动过速(均>100次/分),血压不稳,呼吸急促,有2例致面色青紫、多汗、皮肤湿冷。
肌酸激酶(CPK)值增高(400~1 450U/L),白细胞增高,多为12.4~15.6×109/L。
rn 经停用一切抗精神病药物;大量补液,适当给予能量合剂或林格氏液加速药物代谢,有的给予速尿促进其排泄;给多巴胺激动剂金刚烷胺、溴隐停或左旋多巴,以及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处理后均获抢救成功。
DMS多发生于长期或一次应用大量高效价抗精神病药物之后,或多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应用后。
因此应尽量单一用药,加药应缓慢,如病情需要加快加大用量时应注意病情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副作用的护理常规
1、锥体外系副反应的护理常规
(1)观察症状
锥体外系的副反应有流涎、震颤、肌张力增高、面具样脸、静坐不能、扭转痉挛、口齿不清、吞咽困难、运动不能等表现。
(2)护理
A.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按医嘱给抗震颤麻痹药对症处理。
B.若有吞咽困难,轻者宜进软食,进食进水勿催促患者,以免发生呛咳现象,吞咽明显困难者,应绝对禁止喂食,可采用鼻饲或静脉输液来保证入量,以免发生意外。
2、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常规
(1)观察症状
大多在迅速改变体位时发生,患者突然眼前发黑、头晕、面色苍白、冷汗、直立晕倒及外伤、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老年人及伴有心血管疾病者可导致不可逆性低血压发生猝死。
(2)护理
A.在治疗初期应严密观察血压变化,特别是老年体弱,伴有心血管疾病,进食不好的患者,注意观察有无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趋势。
B.注射给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当感到头晕时立即坐下或躺下。
C.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立即让患者就地平卧或抬高下肢三十度并通知医生,给患者测血压,观察生命体征,准备好抢救用品和药物,配合医生进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