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在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农民仍然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新的社会力量发展了起来;而工人阶级则代替资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从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当时,欧洲是世界的政治中心。
外国在华侵略势力中,英国占主要地位。
在帝国主义时代,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激烈争夺,引发了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战的后果之一,是欧洲走向衰落(德国战败;英、法虽为战胜国,但受到削弱)和美国、日本的兴起。
当欧洲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时,美国尤其是日本的对华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迅速增加。
大战结束后,英国势力又卷土重来。
其后,日本侵略势力日益构成对中国的主要威胁。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
十月革命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
它积极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编 综述
1917年11月7日下午5时, 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2万名 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包围了资 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 —冬宫。夜间,全俄工兵代表 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 尔尼宫开幕了。会议通过了列 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农 民书》,正式宣布俄国资产阶 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 归苏维埃。人类历史上第一个 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诞生了。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919—1949)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鸦片战争以来, 中华民族的仁人志 士为了挽救民族的 危亡,进行了一次 又一次艰苦卓绝的 斗争,但每一次都 以失败而告终。中 国向何处去?成为 20世纪初年中国人 民一再思考的重大 问题。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背景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 画中的三位皇帝,从 左至右依次是意大利 国王温伯特一世、德 国皇帝威廉一世、奥 匈帝国皇帝法兰西 斯·约瑟夫一世。他们 于1882年签订了三国 同盟条约,结成军事 集团。
农民担架队进行支前
支前民工使用的工具
支前民工举行庆功大会
工人举行罢工,配合人民解放战争
1948年,北平学生为反对国民党政府,举行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大游行
1948年5月,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为主要标志,逐步形成反对国民党统治斗争的第 二条战线,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出现新 的高涨。图为上海中小学教师罢教。
坚强的比利时军队 保卫家园,抗击 德国侵略军
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彼得格 勒的工 人和士兵建立了自己 的政权--苏维埃。在苏维埃领 导机构中,孟什维克和社会革 命党人占据多数。他们认为无 产阶级无力掌握政权。于是让 资产阶级组织政府。临时政府 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镇压 国内人民的革命运动, 进而 制造7月流血事件,夺取全部 政权。图为临时政府军队镇压 群众集会。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1919至1949年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和中国人民受到“三座大山”的重压,了解中国共产党产生以后三种政治力量提出的三种不同建国方案。
二、教学重点:“三座大山”和三种建国方案。
三、教学难点:“三座大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是人民的选择。
四、教学时间:2学时五、教学内容:在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从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在帝国主义时代,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激烈争夺,引发了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战的后果之一,是欧洲走向衰落和美国、日本作为世界大国的兴起。
当欧洲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时,美国尤其是日本对华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迅速增加。
日本侵略势力日益构成对中国的主要威胁。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俄历10月25日)社会主义革命,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1919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就是在这种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下展开的。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德国、日本先后确立法西斯统治,成为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武装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
1919-1949中国.
无产阶级及其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一、民国期间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民国初期 特点
短暂春天
国民政府前期
抗日战争
沉重打击 民资萎缩
解放战争
逐渐萎缩 陷入绝境
较快发展
纺织业、面粉 状况 业发展迅速, 著名实业家张 謇、周学熙, 荣氏兄弟
1、辛扫除 障碍2、群 众性反帝运 原因 动 3、实业 救国4、一 战期间帝忙 于战争
民族工业沉重打 民族工业 击:在沦陷区: 民族工业陷 迅速发展, 被日本所毁或吞 入绝境,工 厂纷纷倒闭 GDP逐年 并,在国统区官 增长 资膨胀、民资萎 缩 1、美国经济 1、全国基 1、沦陷区: 侵略。2、官 本统一 日本经济掠夺 2、政府推 2、国统区: 僚资本垄断挤 政府实行战时 压 3、国民政 行国民经济 体制;官僚资 府的苛捐杂税, 建设运动 本主义压榨 通货膨胀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武装起义 (1)背景: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 重要性。 (2)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 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3)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秘密会议, 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 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4)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10月率工农 革命军上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除 口号 二 外争国 十 权,内 一 惩国贼 条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讲解
第一 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首先进行反法西斯的国家,中国战场是东 方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牵制和削弱了日本的力量,使苏联避免东 西两面作战; 推迟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兵力 不足,无法有效南进,减轻了英美军队的 压力; 抗日战争为二战胜利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第二 “三座大山”的重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 “三座大山”的重
旧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第二 “三座大山”的重
(三) 、封建经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极端贫困,水深火热,挣扎在死亡线上,勉 强糊口。
严重阻碍中国工业的发展。 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
柱和中国官僚军阀推行专制政治的社会基础。 旧社会极端黑暗,必须进行土地制度的改革,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所处的时代和 国际环境,懂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的 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密切关系。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三座 大山”的重压,懂得革命必要性、正义性。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种政治力量和 两个中国的命运,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 中国。
(三)、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直接援助 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促进和加强了中国革命与世界各国人民 革命斗争的国际联合,使中国革命有了 前所未有的国际援助。
第一 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第一 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二战爆发及胜利 1939年9月1日,二战全面开始,至1945年
殖民主义体系瓦解。 欧洲均势打破,苏美对峙的两极格局逐渐形
中国历史--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二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一)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二) 延安整风运动及其意义 (三)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原因和经验
失败的原因:
(1)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量比革命力量强大得多 , 并 且有更多的政治经验。
(2) 革命阵营内部掌握了相当大的领导权(特别是军 权)的民族资产阶级右翼背叛革命。
(3) 工农群众动员和组织的程度还很不充分 , 力量发 展也很不平衡。
(4) 中共还处在幼年阶段 ,对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 状况 、 中国革命的特点 、 中国革命的规律等都懂得不 多。
第三 ,遵义会议纠正了过去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 的局面 ,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四 , 自遵义会议开始 ,逐步形成了以毛泽东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 。(胡绳)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 、本章的编写结构
第一节讲日本侵华的经过和暴行 第二节讲中国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讲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日 第四节讲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讲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2) 五四后的新文化运动有力地推进了反封建 的思想启蒙运动
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唯物史观为武器 , 从反对封建思 想入手 , 进而提出必须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制度; 把反封建思想的斗争的立足点 , 从争取个人的个性解放, 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高度; 把反封建的斗 争方式 , 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批判 , 逐步地发展为人民 群众的革命实践。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 、本章的编写结构
• 第一节讲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 • 第二节讲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过程 • 第三节讲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
命的新局面
二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 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基本口号和历史作用 (二)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中编综述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孔祥熙( ),山 孔祥熙(1880—1967),山 ), 西太谷人,曾留学美国。 西太谷人,曾留学美国。历任 国民政府财政部长、 国民政府财政部长、行政院院 长、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 中央银行总裁、 总裁。长期掌管财政。 总裁。长期掌管财政。
•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中国是一个工业落后的国家, 中国是一个工业落后的国家,民族资产阶级代 表先进的生产力, 表先进的生产力,对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很有贡 他们深受外国资本、 献。他们深受外国资本、封建权势和官僚资本 的压迫,因而具有一定的革命性, 的压迫,因而具有一定的革命性,是民主革命 的一种政治力量,但他们通常反对暴力革命, 的一种政治力量,但他们通常反对暴力革命, 而倾向于温和改良。 而倾向于温和改良。 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力量弱小,缺乏独立性, 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力量弱小,缺乏独立性,与 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又具有妥 协性的一面。 协性的一面。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三种政治力量, 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 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军事独 裁和法西斯主义的建国方案 民族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人民共和国方案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两种基本的选择,
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三座大山”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反对帝国主义, 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对中国的 控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 控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 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 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 主义国家所有, 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 要任务。 要任务。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
上页 下页 返回
3.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调整 (1)1935年瓦窑堡会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 针。
(2)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促成了第二次国共两 党合作。 (3)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战场。 (4) 抗战胜利前夕,召开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 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全走向成熟。 (5)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重庆谈判并签署了 《双十协定》,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为争取和平与民主 取得了主动权。 (6)三大战役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基本胜利。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7年)中国的航空业起 社会生活 步;报刊业获得发展;影视业发展。中国近代社会 生活和风俗发生重大变化 (1)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 合作的政治基础 思想领域 (2)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成熟和发展。毛泽东 的新成果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成为中国革命 胜利的保证;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为新中国的成立 奠定了理论基础
上页 下页 返回
3.从时代特点来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 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4.从革命前途来看,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
界,更是为了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世界。
知识速览
高考突破
归纳拓展
上页 下页 返回
方法通关
■ 历史选择题解答出错的主要原因
1.忽视题干所给时间(时期),忽略题干中的关键词语而
上页 下页 返回
考向二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抗争与探索的历程
典题例证
【典例2】 (2012· 江苏历史,9)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 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 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中国共产党斗争史1919-1949.
中国共产党斗争史(1919-1949年) (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919—1923
(一)五四运动
③中国内战不断,为日本侵略提供了有利条件。
2.侵略情况: ①1937年7月7日制造了卢沟桥事变,进占北平、天津; 同年8月13日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12月攻陷南京。 此后先后攻占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②在占领区制造南京大屠杀,成立“七三一部队”,用活 人做细菌实验,研究细菌战,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 荡”。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合作的条件: (1)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2)抗日救亡成为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国共 两党的共同目标; (3)中共从民族大义出发,放弃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 方针。
3.发动秋收起义 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①实践斗争: 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领导经济建设。 ②理论研究: 撰写《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 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了包括武装斗争、土 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要素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③意义: 从实践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问题,创 造性的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 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1.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 利》等文章,号召向俄国学习,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 了社会主义大旗。
中篇: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05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经济有千丝万缕
的联系。
30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1946年,民盟主席张澜拒绝参加伪国大
民族资产阶级,受压迫的 时候会起来进行革命,自己 的利益受损害时候会反对革 命。所以民族资产阶级具有 革命的两重性,是革命的力 量之一 。
31
三
两个中国之命运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1.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 级及其建国方案
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是中国 社会的反动势力(有时称顽固势力)、民主革 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以后主 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他们主张继续实行地主 买办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坚持走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33
2.民族资产阶级及其建国方案
民族资产阶级是指同帝国主义和 封建势力联系较少的中等资产阶级和 上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 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
其基本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名副 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 主义得到自由的和充分的发展,使中 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苏联红军和盟军易北河会师
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 攻占柏林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美国国家档案馆珍藏的纳粹 德国在兰斯投降书原件
德军约德尔上将在兰斯签 署投降书
1945年5月7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场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结束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基本状况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24
(三)官僚资本的 急剧膨胀
01
什么是中国的 官僚资本呢?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在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农民仍然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新的社会力量发展了起来;而工人阶级则代替资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从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当时,欧洲是世界的政治中心。
外国在华侵略势力中,英国占主要地位。
在帝国主义时代,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激烈争夺,引发了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战的后果之一,是欧洲走向衰落(德国战败;英、法虽为战胜国,但受到削弱)和美国、日本的兴起。
当欧洲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时,美国尤其是日本的对华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迅速增加。
大战结束后,英国势力又卷土重来。
其后,日本侵略势力日益构成对中国的主要威胁。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
十月革命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
它积极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1923年12月,北京大学投票选举世界第
一伟人的民意测验中,列宁在全部497 票中得227票,高居榜首,获得约46%的 得票率,比得票数第二(当时在世界享 有盛誉的美国总统威尔逊)还多176票。
•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字守常。河北乐亭县人。 1913年留学日本。开始接触 马克思主义,参加反对袁世 凯的斗争。
2.战后逐步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
在此基础上,并逐步形成了分别以美、
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 的对立。
1946年春,美国等日益加紧反苏、反共、
反人民的活动,鼓吹“美苏必战”、 “第三次世界大战必然爆发”,从而在 全世界范围内挑起持续多年的“冷战”。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有人过高估计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
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 的大事变。
嘉兴 南湖红船
南湖红船
上海 “中共一大”会址
随着这一事变的发生,中国革 命面貌逐步地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
“引出了阶级关系的新调度, 农民革命的大发动,反帝国主义和 反封建主义的革命彻底性,由民主 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 等等。”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15页)
一、中国所处的 时代和国际环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 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概况
1914年8月爆发,1918年11月结束。 战争主要在同盟国(德国、奥匈帝 国、意大利)和协约国(英国、法国、 俄罗斯和塞尔维亚)之间展开。 但是,它席卷了世界上的30多个国 家,卷入人口15亿,伤亡总人数超过 2800多万。
(1)它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 直接援助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1919——1949的中国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919——1949)一、五四运动:1919、5、41、原因:(1)根本原因——北洋政府的腐败统治。
(2)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2、过程:(1)第一阶段: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反帝反封)。
(2)第二阶段:6月初,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工人阶级由此登上政治舞台)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毫不妥协(含义?)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各阶层人民直接参与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的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①创办各类刊物。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刊物除《新青年》外,还有《每周评论》等。
②翻译和撰写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文章。
李大钊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李大钊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标志李大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92010年:《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组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会和早期共产党组织。
④有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大力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导致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准备工作。
②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1、条件:(1)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工人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干部和组织条件: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4)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共的诞生):1921年7月23日、上海、嘉兴2、内容:(1)党的最终任务——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1、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
⑴帝国主义不允许。 ⑵它的力量过于软弱。
其一,经济力量的软弱。 其二,政治力量的软弱。
2、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 益,遭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唾弃。
3、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国方案,逐步地 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 至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 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 择。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从1927年国民党政府成立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 之前的十年间,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牢牢地掌握 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日满经济 一体化”的口号下,中国东北的经济完全为日本 的垄断资本所统治。在关内,沦陷区的经济也完 全殖民地化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取代了日本在中国的地位。 美国资本迅速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生活中占据 了支配的地位。大量美国剩余物资如潮水般地涌 入中的新情况:
第一,在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德、意、日三个法西斯 国家被彻底打败;战胜国英、法也被严重削弱;美国则成 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第二,苏联经过战争考验,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 流强国。欧洲东部、中南部和亚洲东部、东南部出现一系 列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冲破一国范围 在多国赢得胜利。 第三,占世界陆地面积2/3、人口3/4的亚洲、非洲、拉 丁美洲及南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许多原 殖民地、附属国争得了或正在争取政治上的独立,殖民主 义体系急剧瓦解。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一场世界 性的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 矛盾,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 矛盾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导致国际格局的重大 变化。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德国、日本先后确立 法西斯统治,成为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
• •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奥地利王储菲迪南大公在萨 拉热窝被刺杀引发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欧洲是世界的政治
中心。外国在华侵略势力中,英国占主要 地位。 大战的后果之一,是欧洲走向衰落(德国战 败;英、法虽为战胜国,但受到削弱)和美 国、日本作为世界大国的兴起。当欧洲国 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时, 美国尤其是日本的对华商品倾销和资本输 出迅速增加。大战结束后,英国势力又卷 土重来。 其后,日本侵略势力日益构成对中国的主 要威胁。
2、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
⑴首先和主要的是在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⑵发行“法币”,是四大银行完成其金融垄 断的有决定意义的步骤。 ⑶发行内债,是官僚资本扩张的又一个重要 手段。 ⑷官僚资本集团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从事 大规模的商业投机活动。 ⑸官僚资本集团还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对工 业实行垄断性的掠夺。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希特勒
墨索里尼
东条英机
1945年5月7日、8日,德国代表先后 在西方盟军司令部和苏军司令部签署无条 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结束。 中国军民是在亚洲大陆上抵抗日本侵 略的主力。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和大 本营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人民抗日 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三)“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十月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十月革命发生于 1917年11月7日(俄历 10月25日),经列宁和 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 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 革命推翻了俄罗斯克伦 斯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 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 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
列宁宣布苏维埃成立
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 成立,它积极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 家的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亚洲、非洲、 拉丁美洲人民逐步觉醒,开始进行反对帝 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帝国主义 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 了国际政治生活。”“在当代革命中,东 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人发财的对 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1919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 共产党的创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 展的历史,就是在上述时代条件和国际环 境下展开的。
(二)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1、超强的封建剥削 2、繁多的赋税压榨
(三)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1、官僚资本的形成 • 1927年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以后,官僚买办 资本急剧地膨胀起来,买办资产阶级发展成为官 僚资产阶级,控制了全国政权。 • 官僚资本是中国的垄断资本,它垄断了全国的经 济命脉。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 成为国家垄断资本。这个垄断资本,同外国帝国 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 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这就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 经济基础。除国家垄断资本外,官僚的私人资本 也属于官僚资本。而掌握着官僚资本的阶级,就 是官僚资产阶级,即中国的大资产阶级。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 (1919-1949)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编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1919年五四运动至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明 确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弄清在 新的历史时期为什么要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本主义;了解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和中国的两种命 运、两个前途的较量,懂得中国只有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的领导下才能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必要性。 2、中国的两种命运和两个前途。 3、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2学时
2、美国扶蒋反共的政策是中国革命 一个严重障碍
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近 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 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在此基础上,逐 步形成分别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两个阵营的对立。美国一手拿着金元,一手拿着 原子弹,竭力向全世界扩张。控制中国,成为战 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美国政 府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这对于中国革命的发 展,是一个严重的障碍。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1927年后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 他们是反动势力(有时称顽固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先 是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在长时间里,地主阶级与 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力 量。他们同广大人民处于尖锐对立的地位,因而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 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道路。 •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 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它们的基本 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 得到自由的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 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 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主张中国人民应当在工 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 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 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