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非正式组织探讨
![非正式组织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f253703581b6bd97f19eadf.png)
非正式组织探讨
非正式组织定义: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共同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
非正式组织作用的二重性:主要分为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非正式组织增强了正式组织的有效性。
非正式组织有利于成员的沟通。
非正式组织对增强组织成员的工作满足感和稳定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非正式组织能够帮助成员释放压力。
非正式组织促使管理者做决定时更加谨慎。
消极作用:非正式组织抵制一些变化。
非正式组织具有社会控制功能,会导致成员的从众行为。
非正式组织还容易使成员产生角色冲突。
非正式组织独立于正式组织存在,正式组织的权力无法有效地控制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成员交往非常频繁,信息传递快捷,容易导致小团体主义,而且非正式组织的沟通功能往往会造成谣言和小道消息的流传。
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加强正式组织的团结,形成正式组织的集体凝聚力。
减少对非正式组织的刺激,采取某些行动前考虑对其影响。
对非正式组织领导人的管理应多加关注、合理沟通。
人员设置应避免将相同背景和经历的人安排在利益相关的部门。
日常生活中的非正式组织:我和一些喜欢电子产品的同学组成的非正式组织。
如何对待非正式组织:平时我会主动上网查看最新的关于电子产品的新闻,分享给我们这个非正式组织中的成员,大家有时会聚在一起讨论一下各种电子产品的优缺点,如果有同学需要购买新的电子产品,我们会根据该同学的要求提供他相关信息,帮助他可以购买到物美价廉的电子产品。
非正式群体积极作用的叙述
![非正式群体积极作用的叙述](https://img.taocdn.com/s3/m/6da3b55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e.png)
非正式群体积极作用的叙述在现代社会中,非正式群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以不同的形式和目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与正式组织相比,非正式群体更加灵活,更有创造力,常常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非正式群体为个人提供了交流和共享的平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与亲朋好友组成小团体,通过微信群、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交流。
这些群体能够帮助我们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通过非正式群体的支持和鼓励,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非正式群体能够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传播。
在一些兴趣爱好群体中,人们可以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从而促进成员之间的学习和成长。
比如,在游戏爱好者的群体中,玩家们可以互相交流心得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游戏水平。
这种知识和经验的传播,不仅有助于个人的发展,也有助于整个群体的进步。
非正式群体还能够推动社会变革和公共事务的参与。
一些志愿者组织和社区团体,通过非正式的方式来推动环保、扶贫、教育等公益事业。
他们通过自发组织活动、募捐和宣传等方式,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变。
这些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使得公共事务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非正式群体还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和社交网络。
一个人的情感需求往往不能完全依靠家庭或正式组织来满足,而非正式群体则能够填补这一空缺。
通过与朋友、同事或兴趣爱好者的交流,我们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同时,非正式群体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交网络,拓展了我们的人脉关系,为我们的个人和职业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非正式群体还能够激发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在一些艺术和文化群体中,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激发出更多的灵感和创造力。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我们可以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实现个人的艺术追求。
这种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激发,不仅在个人层面上有所裨益,也为整个社会带来了更多的艺术和文化创作。
非正式群体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他们为个人提供了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促进了知识和经验的传播,推动了社会变革和公共事务的参与,提供了情感支持和社交网络,激发了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简述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的方法
![简述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aecde1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8.png)
标题: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与方法在当今社会,非正式组织以其灵活性和快捷性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的方法,并带领读者深入思考这一主题。
1. 灵活性与创新性非正式组织的灵活性使其能够更加快速地应对社会问题和挑战。
一些NGO组织可以灵活调动资源,及时应对突发事件,解决紧急问题。
非正式组织通常注重创新,他们可以更快地适应社会变革,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
2. 社会维稳和服务非正式组织在社会维稳和服务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一些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团体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庇护流浪动物等方式来维护社会和谐,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3. 文化传承与发展一些非正式组织致力于文化传承与发展,通过自发组织的方式传承和弘扬民间艺术、传统技艺等,为社会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孔明灯节、农耕文化活动等,这些都是非正式组织在传承和发展方面的良好案例。
4. 参与民主决策非正式组织在社区参与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些社区组织通过居民委员会、环保协会等途径,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促进民主决策,维护居民权益,为政府社区治理提供建设性建议。
总结回顾:非正式组织因其灵活性、创新性,及其对社会维稳、服务、文化传承和发展、参与民主决策的积极作用而备受社会重视。
其发挥作用的方法包括灵活应对、社会维稳和服务、文化传承与发展以及参与民主决策等多个方面。
这些方法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思考的空间。
个人观点与理解:非正式组织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和支持这些组织,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给予他们更多的发展空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阐述,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和方法,以及对其有更多的关注和理解。
结束。
非正式组织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积极作用和方法是需要更加深入探讨和理解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从非正式组织的角度,探讨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方法。
浅谈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浅谈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6258ee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f.png)
浅谈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任何一个行政组织都离不开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非正式组织是指在行政组织内部自发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社会团体,它通常不受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制约,但却在行政组织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非正式组织对于行政组织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往往扮演着“润滑剂”的作用,减少官僚主义的程度,协调内部利益冲突。
在一家公司中,员工可能会因为升职、薪酬、晋升等方面的利益问题产生矛盾,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就会对公司的正常运营产生负面影响。
而非正式组织的出现,可以协调员工之间的矛盾,减少内部纠纷,从而促进公司的有序运行。
非正式组织在行政组织中还具有承上启下的角色。
行政组织往往是分层次、分职能的,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有着控制和要求,下级机构又需要上级的支持和指导。
在这样的体系中,非正式组织可以扮演桥梁的作用,通过它,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资源交流更加顺畅,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非正式组织也可以帮助下级机构更好地理解上级的战略决策,加强对上级工作方向的支持和配合,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
非正式组织在行政组织中还有着重要的凝聚作用。
行政组织面临着多样化的员工群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发展需求。
对于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群体,要想保持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而非正式组织往往能够更好地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为员工提供一个情感交流和共同发展的平台,不仅能够增强员工的组织归属感和自豪感,也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对组织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它们不仅在促进组织运行、承上启下、凝聚员工、监督反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组织内部正式机构的不足,为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力量。
行政组织内部应当正确认识和有效利用非正式组织,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
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的影响及管理
![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的影响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0703f200029bd64793e2c21.png)
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的影响及管理摘要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是客观存在的,它对于企业中的正式组织的功能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管理者应重视它的作用,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使之在企业中能健康的成长,为企业的发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本文根据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的积极与消极的作用分析,并对如何管理非正式组织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字:非正式组织影响管理非正式组织这一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通过被桑实验首次提出来的。
自从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发表以来,组织中发现了非正式组织,在企业中除了存在着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而明确规定各成员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客观的和必要的,只要正式组织的存在就会有非正式组织相伴而生。
那么究竟非正式组织与组织的管理有怎样的关系呢?怎么样才能管理好非正式组织,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将探讨这两个问题。
一、一、非正式组织概念及特征(一)非正式组织的概念非正式组织是指自发形成的,有个体在心理、动机、观点、信仰、爱好、感情等额一致的基础上所组成的一种无形联合体。
[1]非正式组织掺在与组织的任何群体中,只要群体成员对它有需求,随时都可以自发地形成。
非正式组织体现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一般而言,非正式组织可以存在于任何一种群体之中。
(二)非正式组织的特征(1)具有牢固的感情纽带。
非正式组织的个体以感情为纽带,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是一种无形的自发的组织形式。
非正式组织的成员一般都具有共同的利益、兴趣、爱好、价值观和相同的社会背景及生活习惯,因此,他们在感情上比较融洽,关系密切。
(2)权力的实施不具有强制性和稳定性。
非正式组织的权力来自于组织内成员的授予,而不是上级部门的授予。
[2](3)具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并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不是由组织任命的,而是自然形成的,这些领袖人物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强的领导、组织和鼓动能力,他们在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往往超过组织或群体的正式领导和管理者,因此对非正式组织的影响非常大。
非正式社会组织的作用与局限
![非正式社会组织的作用与局限](https://img.taocdn.com/s3/m/858ef00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7.png)
非正式社会组织的作用与局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非正式社会组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那么,非正式社会组织是什么呢?非正式社会组织是指社会中基于群体自发性、非政府性质、独立于政治和经济领域之外的由志愿者组成的社会团体。
这些组织通常基于共同的兴趣、目标、理念或信仰而形成。
本文将探讨非正式社会组织的作用与局限。
一、非正式社会组织的作用1. 桥梁作用非正式社会组织(以下简称“非组织”)作为人们组织起来的形式之一,可以构建社会网络,促进社会关系发展与维系。
在社会网络中,非组织可以扮演一种桥梁的角色,使得不同背景和兴趣的人们可以汇聚在一起,推动共同的目标或利益。
这可以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和活力,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 自由与创新的推动器由于非组织自身不存在官僚惯性和利益固化的问题,它们可以自由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并且往往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和调整。
这使得它们能够在社会中推动一些创新的做法,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增强公民参与意识非组织通常是由公民自愿组织起来的,因此,参与非组织的行动可以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
同时,非组织也可以为公民提供一个表达、互助和共同行动的场所,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信任感。
4. 缓解政府和市场的压力在某些社会领域,政府和市场可能会存在一些局限和问题。
非组织可以在这些领域发挥作用,填补政府和市场的空缺。
这可以理解为,非组织作为社会中“第三极”,可以起到平衡、协调和辅助的作用,为政府和市场提供一些缓解和支持。
二、非正式社会组织的局限1. 资源不足虽然非组织通常依托于志愿者的力量运作,但是,它们在进行长期、规模化和复杂的社会行动时,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在这些方面不足的情况下,非组织可能面临到达利益的限制。
2. 缺乏权威与法律依据非正式社会组织通常没有政府或法律授权,这使得它们在与正式机构和政策制定者的协调、推进和保障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尤其是在涉及到权力和资源调配的时候,非组织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正确看待非正式组织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正确看待非正式组织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1ff465aad02de80d4d840ba.png)
上 图中, “ 安全性 ”和 “ 紧密型 ”的横纵坐标被分 为两 段,表示安全和紧 密的程度 ,从左 下角的原点 向右和 向上递 增, 由此非正式组织可 以被分为四种类型: 消极型 :这 种类型既不安全 ,也不紧密 。内部没有一个 公 认 的 领 导 ,其 成 员分 成 好 几 个 小 团体 , 每 一 个 小 团体 都 有 独 自的领袖 ,同时这些 领袖 中有 的人 并不认同组织 ,他们认 为个人利益 高于组织利益 。 兴趣型 :这种类型 很安全 ,但不紧密 。该非正式组织是 因为有共 同的兴趣 、爱好而形成 的团体 ,成员 之间都是 自娱 白乐 。
正确看待非正式组织 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孙 晋 芳
( 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Hale Waihona Puke 10 1 ) 0 0 5
[ 摘要】随着经济 的发展 、社会 的进 步,非正 式组织逐渐 受到人 们 的重视 。企业 管理 者认 识到 :只 有对非正 式组织有 了更进一 步的 了解 ,才能在 实际的工作 当中,更加 有效地 发挥 非正 式组织的积极作 用 ,使非正 式组织 能够 与正 式组织 完美地结合 ,弥补正 式组织的不足 ,从 而实现 组织的总体 目 。本 标 文从 分析非正 式组织 的概念 入手 ,分析 其产生原 因 ,辨别不 同类型 的非正 式组 织 ,明确 它的积极 、消 极作 用,并对非正 式组织 的管理提 出建 议 。
[ 关键词 】非正 式 组 织 安 全性 紧密度 【 中图分类号 】F 7 . [ 22 9 文献标 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5 4 (0 )0 9 39 2 1 0 0 2一O 1 —0 0 2 8
非正式组织是 “ 正式组织 ”的相对面 。它是人们在共 同 的工作过程中 自然形成 的以感情 、喜好等情绪为基础 的松散 的、没有正式规定 的群体 。典型的非正式组织 ,如单位 内的 同乡、同学、棋友 、牌友 、球友 等形成的小圈子 。人们 在正 式组织所 安排 的共 同工作和相互接触 中,必然会 以感情 、性 格 、爱好 相投 为基础形成若干人群 ,这些群体不受正式组 织 的行政部 门和 管理层次等的 限制 ,也 没有 明确规定的正式 结 构 ,但在其 内部也会形成一些特定 的关系结构, 自然涌现 出 自己的 “ 头头 ”,形成 一些不成文 的行为准则 和规 范。
非正式组织在企业中的积极作用
![非正式组织在企业中的积极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40c51db5fbfc77da269b1fa.png)
。
非 正 式 组 织 的 渊 源 分 析 了 其 存在 的 问 题 进 而 提 出 了 管 理 对 策 : 关 键 词 非 正 式 组 织 存在 的 问 题 管 理 对 策
, ,
非正式组织 理论渊源 非 正 式 组 织 是 相 对 于正 式 组 织 来说 的 顾 名 思 义 正 式 组 织 是 通 过正 式 的渠 道 正 式 的方式 进 行 组 织起来 的 具有 明确 性 等 优点 对正 式 组 织 而 言 组 织 目标 任务 结构 职 能及 权责 关 系 都 比 较 明确 非 正 式 组 织 是 为 了满 足 大家 的共 同利 益 在 此基 础 上 而建 立 起来 的 一 种标 准 这 种标 准没 有 通 过正 式 的方式 非 正 式 组 织 形成 的 原 因有很多 例如 利 益 工 作 关系 兴 趣 爱好 或类似 的观 点等 等 都有 可 能 导 致非 正 式 组 织 的形成 具有 自 发 性 内 聚性 和不稳 定性 的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特征
。
一
天 津 新 东 方学校
, ,
。
。
由 于 非 正 式组 织 本 文主 要 追 溯 了
。
。
,
对非 正 式 组 织 的 导 向 非 正 式 组 织 与 正 式 组 织共 生 存 是 组 织 的 天 然 属 性 从 本 质 上 讲 正 式 组 织 及 其规定 是按 照 组 织 的 目标 和 任务理 性 设计 并 为这 一 理 性 服务 的 而 非 正 式 组 织 是 因成员 情 感 和 心理 需 要 的感性 而 产生 并为之服务 的 我 们 需 要 通 过 特定 的方式 和 途径 发挥 后 者 对 前 者 的 积 极 功能 抑 制 其消极 功能 而 达到 组 织交融 整 合的 过程 1 正视 非 正 式 组 织 的存 在 非 正 式 组 织 是一 种普 遍 存在 的人 群 结 合方式 是人 类 社 会 关系总 和 中不 可 分 割 的一 部分 非 正 式 组 织作 为 一 种 客 观 的社 会存在 是不 以 人 的意志 为转移 的 管理 层 必 须 承认并 接 受 它 然 后 对 他 进 行研究分析 2 限 制非 正 式 组 织 的 消极 因 素 非 正 式 组 织 不愿 变革 他们更 愿 意维 持 现 状 现 在好 的被 认为将来 也不 会 差 如 果过去 在专制 式管 理 下 需 要 限 制 生 产力 那 么 群 体会 认为 现 在依 然 需 要 即便管 理 已 变 为 参与式 的 因此 成 为 正 式 组 织变革 的拦路 石 即使这样 管理 层 也不 能简单斥责 而 应 引 导 其看 到改革 的前景 对 整 个 组 织 的 利益 及 非 正 式 组 织所 得到 的 收 益 3 发挥非 正 式 组 织 的积极 因 素 非 正 式 组 织能够缓解管理 负担 正 规 的 计划 和 政策都 是 预 先制定 的 其灵 活 性 较 差 所 以 在 动 态发 展 的 环 境 中不是 每 一 个 问题都能 迎 刃 而 解 然 而 自 发 而 又灵 活 的非 正 式 关系 却可 以 更好 地 满 足这些 要 求 非 正 式 组 织 还 可填 补 管理 者能力 的 空 白 如 果 管理者拙 于 计划 员工 可 以 非 正 式 形 式 帮助 策划 这 样 即 便管理者并 不 擅 长 计划 也 能完 成 对 于 正 式 组 织来说 设 计满 足 组 织 成员 情 感 心 理 要 求 的机 构 和 活 动 设 置 特定 的场所 和机 构 如 联 谊 组 织 沙龙等 以 满 足 组 织 成员 发 泄 心理 不 满 实 现 心理交 流 的 要 求 正 式 组 织与非 正 式 组 织 最 理 想 的结 合是 占有统治 地 位 的正 式 系 统 伴 随着健康发 展 的 非 正 式 系 统 前者 用 以 保证 目标统 一 后 者 则用 于 维 持凝 聚 力 和 团队 精神 因此 管理 层 在 既 不 能创 建非 正 式 组 织 也 不 能废 除 它 们 同 时也不 想 这样 做 的 时 候 就 要 学 会 影 响非 正 式 组 : 织 ( 1 ) 接受并 且 理解非 正 式 组 织 ; ( 2 ) 辨 明其 中不 同程 度 的态 度 和 行动 ; ( 3 ) 采取行动 时 要 考虑 对 非 正 式 系 统 的可 能影 响 ; ( 4 ) 尽 可 能将非 正 式 组 织 的利 益 与 正 式 组 织 的 利 益 结 合在 一 起 ; ( 5 ) 避 免 正 式 组 织 的 行动毫无 必 要 地 危 及 非 正 式 组 织 ; ( 6 ) 构 建和 宣 传 正 确 的 组 织文 化 三 企 业 中的 非 正 式 组 织 的 积 极 与 消 极作 用 在 企 业 中 企 业 中员工 比较 多 关 系复 杂 员 工 与 员 工 相 互 交 往 的 过程 中 容易受 周 围环 境 及 思 想 的影 响 进 而容易产 生 非 正式 组 织 其 中非 正 式 组 织 的形成 对企 业来说 既有 积极 的作 用 也有 消 极 的 作 用 积极 的 作 用 主 要 表 现 在有 助 于缓解 企 业 员工 的 心理 压力 ; 有 助 于 弥 补企 业 员工 之 间沟 通 的不足 消极 的作 用 主要 表 现 在 容易 破 坏 组 织 团 结 和 内聚 力 ; 容易 造成员工 与 组 织之 间 的关 系 ; 影 响 员工 的 工 作效率 进 而 影 响 企业 的 发 展 1 非 正 式 组 织 的 积极影 响 1 1 有 助 于 员工 缓 解 心 理压力 非 正 式 组 织能够缓解 员工 的心 理 压力 具有 积极 的 影 响 在 工 作 中 企 业 的员工 难免会 遇 到工 作带 来 的 压力 如 果这些 压力 不 能够 及 时 的得 到缓解 那 么将会 影 响 员工 的 工 作效率 影 响工 作 的质 量 长 期 下 去 对员工 的身体也 会 造 成一 定 的 影 响 在 生 活 中 企 业 的员工 会 遇 到 各种 问题 各种烦恼 企业 是 一 个大家庭 环 境与 思 想 影 响很大 员工 与 员工 之 间 的 沟通 交 流 的 积极作 用
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的影响及管理
![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的影响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0238a973169a4517623a33c.png)
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的影响及管理摘要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是客观存在的,它对于企业中的正式组织的功能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管理者应重视它的作用,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使之在企业中能健康的成长,为企业的发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本文根据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的积极与消极的作用分析,并对如何管理非正式组织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字:非正式组织影响管理非正式组织这一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通过被桑实验首次提出来的。
自从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发表以来,组织中发现了非正式组织,在企业中除了存在着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而明确规定各成员相互关系和职责围的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客观的和必要的,只要正式组织的存在就会有非正式组织相伴而生。
那么究竟非正式组织与组织的管理有怎样的关系呢?怎么样才能管理好非正式组织,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将探讨这两个问题。
一、一、非正式组织概念及特征(一)非正式组织的概念非正式组织是指自发形成的,有个体在心理、动机、观点、信仰、爱好、感情等额一致的基础上所组成的一种无形联合体。
[1]非正式组织掺在与组织的任何群体中,只要群体成员对它有需求,随时都可以自发地形成。
非正式组织体现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一般而言,非正式组织可以存在于任何一种群体之中。
(二)非正式组织的特征(1)具有牢固的感情纽带。
非正式组织的个体以感情为纽带,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是一种无形的自发的组织形式。
非正式组织的成员一般都具有共同的利益、兴趣、爱好、价值观和相同的社会背景及生活习惯,因此,他们在感情上比较融洽,关系密切。
(2)权力的实施不具有强制性和稳定性。
非正式组织的权力来自于组织成员的授予,而不是上级部门的授予。
[2](3)具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并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不是由组织任命的,而是自然形成的,这些领袖人物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强的领导、组织和鼓动能力,他们在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往往超过组织或群体的正式领导和管理者,因此对非正式组织的影响非常大。
第三章 组织[学习重点]1.掌握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以及对...
![第三章 组织[学习重点]1.掌握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以及对...](https://img.taocdn.com/s3/m/5ce99427aaea998fcc220e3f.png)
第二节 组织的运行
• 一、集权与分权的含义 • 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 集权 的一定程度的集中; • 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层次 分权 的一定程度的分散。 • 集权与分权是组织结构特别是纵向管 理系统内的职权划分问题, 理系统内的职权划分问题,即上级如何 授权予下级。 授权予下级。
• 三、组织结构的类型 • 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从传统管理到现代 管理,有多种模式。传统的组织结构模 式主要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 直线制、 直线制 职能制、直线职能制、 直线职能参谋制。 直线职能参谋制。现代组织结构模式主 要有事业部制、矩阵制、多维立体制等。 要有事业部制、矩阵制、多维立体制 • 虽然组织结构的模式多种多样,但其中 最主要的是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两种, 最主要的是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两种 其他的结构模式都与前两种有密切关系。
• • • • • •
二、影响组织选择集权还是分权的因素 1.决策的代价; 2.政策的一致性; 性的影响; 5.控制技术与手段。
• 三、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志
• 1.决策的数量; 决策的数量; • 2.决策的范围; 决策的范围; • 3.决策的重要性; 决策的重要性; • 4.决策的审核。 决策的审核。
• 第一节 组织结构设计 • 一、组织的含义和类型 • 组织的含义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去理解。从 组织 静态方面,是指组织结构,反映人、职位、各 自任务职责、相互关系的网络。从动态的方面 讲,是指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目 标的过程。 • 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企业中 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 系。正式组织具有目的性、正规性、稳定性的 特征。而非正式组织是指在共同的工作中自发 产生的,具有共同情感的团体。非正式组织不 一定有明确的共同目标,但有着共同的利益、 观点、习惯或兴趣。
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4440ac84028915f804dc28c.png)
非 正 式组 概 是由 过 的官兵 ,又 到同一基 层部 队工 作 , 织的 念 社 会 系统 理 论 创 始 人 切 斯 特 ・ 纳 德 巴
( h s r・ a r ) 出的。他所说 的 C et lB mad 提 e
二是 区分 “ 小圈子 ” 和正常 的战友关系
他 们 之 间就 容 易 产 生 工 作 环 境 下 的界 限。“ 圈子” 为了个体利益 而 小 是
、
非 正 式 组 织 纳 入 思 想 工作 之 中。
发訇 武 编 积 作 挥瞳 缉 的 极 用 厘
●杨 延峰
而来 自同一地域 的官兵 因地域关 系 、i过 去我 们 往往 对基 层 部 队非 正 式组
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式组 织 和非 正 式 组织 有 明显 的区
别 , 它们之间又是互相联 系的。 但 正式
非 正式组 织 在 部 队基 层 的表 现 设 服 务 。
一
指 为“ 头兵 ” 刺 。因此 “ 关系兵 ” 不一定
改变 观念 , 基层 部 队非 就 是后 进战士 。 对 形式 主要有 : 一是 因地域 产生 的老 乡 关 系。部队基层 官兵来 自五 湖 四海 , 正 式 组 织 有 一 个 科 学 的 认 识 。 二 、 长 避 短 , 基 层 部 队 扬 把
的 和 其 他 单 位 官 兵 关 系 有 区 别 的 形成 的以个人 感情 为基础 的小 团体 ,
一
非 正 式组 织是 指 :不 属 于正 式组 织 的一部 分 ,且 不受 其 管辖 的个人 联
系 和互 相作 用 以及 有 关 的人 们集 团
种 特 殊关 系。 五是 因对 自 己影 响 “ 圈子 ” 往表 现为 江湖 义气 重 、 小 往 帮
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6d2da727fd5360cba1adb72.png)
非正式组织的作用(1)弥补不足——任意一个正式组织无论其政策与规章寂得如何严密,总难巨细无遗,非正式组织可与正式组织相辅相成,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
(2)协助管理——正式组织若能得到非正式组织的支持,则可提高工作效率而促进任务的完成。
(3)加强沟通——非正式组织可使员工在受到挫折或遭遇困难时,有一个发泄的通道,而获得社会的安慰民满足。
(4)纠正管理——非正式组织可促使管理者,对某些问题做合理的处置,发生制衡的作用。
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一个人总是处于这样或那样的群体中。
这个固定的群体其实就是一种组织,一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组织。
一个群体中,伴随着正式组织的存在,往往同时会有各种各样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非正式组织”也称为组织中的小团体,是个人、社会关系的网络,并非由正式组织建立和要求,而是在人际交往中自发而生。
非正式组织的团体特点较强的内生凝聚力。
非正式组织的凝聚力往往超过正式组织的凝聚力。
在非正式组织里,共同的情感是维系群体的纽带,人们彼此的情感较密切,互相依靠,互相信任,有时甚至出现不讲原则的现象。
这种凝聚力是内生的和自然的。
群体的心理相容性。
由于有自愿的结合基础,非正式组织成员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因而情绪共振,感情融洽,行为协调,行动一致,归属感强。
非正式组织在满足成员的心理和情感需要上,比正式组织更具有优越性,有时甚至比正式组织更具凝聚力。
通过口啤传递,信息沟通顺畅。
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感情密切、交往频繁、知无不言,信息传播迅速,成员对信息反应往往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非正式组织形式灵活,稳定性弱,但覆盖面广,可以这么说几乎所有正式组织成员都会介入某个或某几个非正式组织之中。
自然形成“领军”人物,具有广泛民意基础。
每个群体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突出人物”,他们似乎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因此在他们身边总会簇拥着一帮人,形成一个个非正式的小团伙或者说“小圈子”。
他们在这个小圈子中属于“进化”得较快的人。
浅谈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浅谈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bd8595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9.png)
浅谈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指的是那些没有在组织结构图中明确规定的组织形式。
虽然非正式组织在行政管理中并无法律地位,但它们在实际运作中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非正式组织的定义、作用、特点和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浅谈,以便更好地理解非正式组织在行政组织中的作用。
一、非正式组织的定义非正式组织是指那些在形式上不被明确规定在组织结构中,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发挥了一定作用的组织形式。
这些组织形式可能是由员工自发组织而成的,也可能是由某些特定的项目或任务所形成的。
非正式组织通常不受正式规章制度所约束,而是以某种特定的目的或利益为动力,通过人际关系和合作来发挥作用。
在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可以是由员工形成的小团体,也可以是由某个部门或项目组所形成的。
在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发挥着丰富多样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传递和沟通非正式组织在行政组织中扮演着信息传递和沟通的重要角色。
由于非正式组织通常以小团体或特定项目组的形式存在,成员之间的交流更加直接和有效。
他们能够迅速传递和分享信息,帮助管理层更好地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心声,从而更好地指导和管理整个组织。
2. 心理支持和团队建设非正式组织可以为员工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团队建设。
在工作中,员工往往会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非正式组织能够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使员工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和帮助,从而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3. 信息反馈和意见汇聚非正式组织可以作为员工的一个信息反馈和意见汇聚的平台,帮助管理层更及时地了解员工的想法和需求。
员工往往更愿意在非正式的情境下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而非正式组织正是他们进行这一类表达的一个重要平台。
4. 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传递非正式组织可以扮演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传递者的角色。
在这些非正式的小团体或项目组中,员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递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和认同感。
简述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简答题
![简述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87ab7d1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8.png)
简述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简答题
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包括:
1. 满足成员的某些心理需要。
2. 强化成员间的合作精神。
3. 关注成员的工作状况,有助于提高正式组织的工作效率。
4. 维护成员的品德和自尊心,抵制正式组织的不利影响,保持个人人格完整。
5. 化解矛盾,提高凝聚力。
当个人与正式组织发生矛盾冲突时,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可出面协调,化解矛盾。
6. 通过非正式组织的规范行为,可使其成员更积极地响应正式组织的行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7. 作为信息通道,非正式组织的信息传播速度快,有助于成员间传递信息。
请注意,非正式组织也存在一些消极作用,如可能对正式组织的工作产生不利影响、限制成员个人发展以及影响组织的变革等。
简述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自考
![简述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自考](https://img.taocdn.com/s3/m/99c5450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7.png)
简述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自考非正式群体指的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自愿组成的群体,通常没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人,以及具体的行动计划和目标,但是却能够通过共同的爱好、兴趣、信仰、价值观等因素,形成一个紧密的社交网络,为个人和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在自考中,非正式群体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首先,非正式群体可以提高自考学习效率。
自考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一个人独自一人面对自学,很容易遇到学习吃力、无聊、孤独等问题,容易导致学习放弃或进展缓慢。
而如果能够加入一个非正式群体,就可以与其他成员共同分享学习心得、资源、答题技巧等,互相激励鼓励,在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非正式群体可以丰富自考学习内容。
在一个非正式群体中,有着各式各样的不同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背景知识的各类成员。
学员可以利用其他成员的知识,了解与自己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信息,如文学、历史、音乐等等,从而达到跨学科学习的效果,开拓眼界,丰富学习内容,这些内容在学习上可能也会发现帮助。
第三,非正式群体可以提高自考学员的自信心。
自考对于考生的心理素质要求极高,但由于自考学习是一件比较孤独的事情,有时自考学员易产生自卑、无助、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自考学习的效率与效果。
在非正式群体中,同学们不但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还可以彼此鼓励、互相扶持;同时,自律、责任感、学业表现的成长,都是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来源。
这样的分享与支持,能够鼓舞自考学员的士气,增强自信心,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非正式群体可以帮助自考学员构建社交网络。
自考学习使考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管理技能,但这背后也需要考生应对更加广阔及复杂的社交关系。
通过加入非正式群体,自考学员可以拓展社交圈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结识一些有特色的人群,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既可以帮助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的朋友,同时也可以收获更多人际交往的经验和技巧,回馈同学成绩我们也更能够帮助别人。
浅谈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浅谈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142f1d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2.png)
浅谈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是指在官方授权下,由员工自发形成的组织形式。
这些组织可能并不在组织结构图上列明,但确实对组织的运转和员工的工作效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篇文章将从不同视角分析非正式组织在行政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
1.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和凝聚力一个组织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组织成员的忠诚度和凝聚力。
在这方面,非正式组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非正式组织是由员工自发组成的,他们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强,往往更容易形成内部凝聚力,以此带动整个组织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例如,在一个公司中,由于员工之间互相认识和信任,可能会形成一些社交圈子,他们可能会相互帮助、分享信息和资源,并且在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这会提高组织的运转效率,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和凝聚力。
相反,如果员工之间缺乏密切联系和合作,他们的能力可能会被削弱,组织的稳定性和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
2.传递知识和技能非正式组织中的成员通常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他们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可以提高整个组织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由此,非正式组织向组织中其他员工传递信息和知识,有助于提升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因此,非正式组织在组织中扮演了知识转移和创新的角色。
例如,在一个学校中,从教育专业背景出发,可能会形成一些教学研究小组。
这些小组会定期开会,讨论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分享教学经验和课程设计。
这些讨论和分享主要发生在非正式组织中,最终,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得到传递,并帮助学校提升教学质量。
3.解决问题和改进服务质量对于行政机构,为了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服务,问题和改进是不可避免的。
在这方面,非正式组织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非正式组织成员可以更容易地感知问题和局限性,并且由于他们不受组织结构的束缚,更容易与其他部门和人员沟通和协调。
例如,在一个医院中,非正式组织可能由医生和护士等医疗团队组成。
他们可能会就改善医院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医疗风险等问题进行讨论。
关于非正式群体积极作用的叙述
![关于非正式群体积极作用的叙述](https://img.taocdn.com/s3/m/9f959f7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a.png)
关于非正式群体积极作用的叙述在我们的生活中,非正式群体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这些群体可以是家庭、朋友圈、兴趣小组等等。
虽然它们没有形式上的组织,但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非正式群体为人们提供了情感支持。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朋友圈里,我们都可以找到人们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这些群体会给予我们鼓励和安慰。
他们会听我们倾诉,给予我们建议,帮助我们走出困境。
这种情感支持使我们感到被关爱和重视,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和幸福感。
非正式群体为人们提供了社交机会。
在这些群体中,我们可以结识新朋友,扩大社交圈子。
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聚会,我们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人们交流和互动。
这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获取新的信息和知识。
这种社交机会有助于我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非正式群体还为人们提供了学习和分享的平台。
在这些群体中,我们可以与他人共同学习和成长。
无论是学习新的技能或探讨感兴趣的话题,这些群体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和包容的环境。
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也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取新的见解和观点。
这种学习和分享的过程不仅培养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还促进了群体的凝聚力和共同进步。
非正式群体还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放松和娱乐的方式。
在这些群体中,我们可以参与各种有趣的活动和游戏。
这些活动和游戏不仅能够增加我们的娱乐和休闲时间,还可以增强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友谊。
通过一起玩乐和享受快乐的时刻,我们可以减轻压力,放松身心,提高生活质量。
非正式群体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实践和实现目标的平台。
在这些群体中,我们可以共同制定目标,合作解决问题,实现个人和群体的发展。
通过集思广益和团队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取得更大的成就。
这种实践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不仅锻炼了我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为我们提供了成长和成功的机会。
非正式群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于非正式群体积极作用的叙述
![关于非正式群体积极作用的叙述](https://img.taocdn.com/s3/m/172a469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0.png)
关于非正式群体积极作用的叙述非正式群体是指由一群志同道合、没有明确组织结构的个体组成的群体。
虽然它们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但是非正式群体在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以下将从凝聚力、社交支持和创新激励三个方面来阐述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
非正式群体具有凝聚力。
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通过共享相似的兴趣、价值观和经验,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和互动。
这种凝聚力使得群体成员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相互之间产生了信任和归属感。
凝聚力的存在使得非正式群体能够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助和协作合作。
例如,一群志同道合的摄影爱好者组成一个非正式摄影团队,他们通过分享技巧、互相激励,不断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
非正式群体提供了社交支持。
社交支持是指在个体面临困难、压力或挑战时,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的交流、支持和帮助来缓解压力和解决问题。
非正式群体中的成员经常通过交谈、倾诉和分享经验来获得情感支持和实质性的帮助。
这种社交支持有助于个体提高应对挑战和压力的能力,增强心理健康。
比如,一个由年轻父母组成的非正式育儿群体,他们可以相互倾诉育儿的困惑和挑战,分享经验和解决方案,从而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实质性的帮助。
非正式群体激发了创新和激情。
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不受传统规则和限制的束缚。
这种自由的氛围和开放的交流环境有助于激发创新思维和激情。
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碰撞,常常会产生新的想法、新的解决方案和新的创意。
例如,一群年轻的创业者组成了一个非正式创业团队,他们通过自由讨论、头脑风暴和创意分享,不断激发创新思维,为解决问题找到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非正式群体在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它们通过凝聚力的形成,加强了成员之间的联系和合作;通过提供社交支持,帮助个体应对困难和压力;通过激发创新和激情,促进了新思维和创意的产生。
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不仅体现在个体层面,也对整个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非正式群体的发展,为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以进一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非正式组织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1e81b1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1.png)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心肌脂肪浸润的CT表现毛翠平;杨全新;米勤;孙泓泓;张秋娟;张晓娜【摘要】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心肌脂肪浸润的双源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60例,分析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心肌脂肪浸润的分布特征,并评估部分病例的左心室首过灌注功能.结果 160例患者中,有心肌脂肪浸润者24例;有8例患者多支血管置入了支架;16例患者单支血管置入支架,包括左前降支11例,右冠状动脉1例,回旋支4例.支架置入年限为0.8~15(5.4±3.4)年.心肌脂肪浸润主要位于支架远端心肌,表现为局部心肌强化减低、心室壁变薄,而且心肌脂肪浸润区域出现灌注减低.选取6例心肌脂肪浸润患者和27例无脂肪浸润患者进行左心室首过灌注功能比较,发现支架植入后心肌脂肪浸润患者心搏出量、舒张末期容积明显高于无脂肪浸润者(P均<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心肌脂肪浸润一般好发于支架远端心肌,同时伴有心脏功能异常.双源CT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心脏可同时提供形态学和功能学信息.【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7(057)033【总页数】3页(P65-67)【关键词】心肌脂肪浸润;心肌梗死;双源CT;支架;冠状动脉【作者】毛翠平;杨全新;米勤;孙泓泓;张秋娟;张晓娜【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7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病理性心肌脂肪浸润是指脂肪组织浸润到心内膜下或心外膜下[1, 2],有时以脂滴形式存在,使心肌纤维萎缩而致心脏功能不全,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3~6]。
病理性心肌脂肪浸润常见于陈旧性心肌梗死、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全、心肌脂肪瘤等疾病,也见于病毒性心肌炎、房间隔脂肪瘤样肥厚、结节性硬化症等[1,7,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一些不适于通过正式组织解决的问题,通过非正式组织比较容易解决利用非正式组织的情感交流渠道,维持人员的稳定与团结
尊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使员工有表达思想的机会,工作中减少厌烦感,加强协作关系。
组织工作的原则
目标任务原则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分工协作原则及精干高效原则
统一指挥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1、目标任务原则:这是组织结构全部设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管理组织结构及其每一部分的构成,都应当有特定的任务和目
标,并且这些任务和目标应当服从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要
求;---目标至上“所有的食物都是为着一个目的而具有某种秩
序”
以事为中心,因事设机构、岗位、职务,配备适宜的管理人员,
做到人和事的高度配合,--因事设职、因职定人
当企业目标任务发生重大变化时,组织机构(人员)必须作相
应的调整和变革
组织的变革
组织结构(人员)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
卡那定理一个组织不是一台静止的机器,二是以个演变着的社会系统。
(法国组织学家N.D.卡娜)
案例—杜邦公司组织变革---事业不制
组织中的“烂苹果”—“螃蟹文化”,酒与污水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责权利三者之间不可分割,是协调、平衡和统一的。
权力是责任的基础;责任是权力的约束,有多大的去哪里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利益的大小决定了管理者石头愿意担负责任以及接受权力的程度,对额外的责任必须给予额外的利益。
管理名言
【法约尔原则】凡权力行使的地方,就有责任。
【启示】责任一旦等于零,权力就会成为负数。
【阿什定律】徒有责任而没有权力,会摧残一个人的自尊
(美国企业家M.K.阿什)
【启示】有权无责,权易滥用;有责无权,责易落空
【管理寓言】七人分粥
■七人轮流----一天饱,六天饥
■推选好人---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委员会制度-- 公平了,粥凉了
■真正好制度—仍然轮流分,分者最后取
【讨论】七人分粥的启示
【分析】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一个象“轮流分粥,分着后取”那样合理的游戏规则,让每个员工按照游戏规则自我管理。
游戏规则要兼顾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并且让个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统一起来,责任、权力和利益是管理平台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
缺乏责任,组织就会产腐败,进而衰退;缺乏权力,管理者的执行就变成废纸;缺乏利益,员工就会积极性下降,消极怠工。
只有管理者把“责、权、利”的平台搭建好,员工才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组织工作为管理奠定制度基础,组织由于明确的制度才生存下来,应张大眼睛防备产生谁也不负责人的情形。
组织制度是人选择的,是交易的结果。
制度失效-管理失效。
好的制度浑然天成,清晰而精妙,既简洁又高效,令人感叹。
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对非正式组织定期评估以调整管理行为,是优秀管理者必做常做的功课。
一个总总是处于这样或那样的群体中,这个固定的群体其实就是一种组织,一种正式的或飞正式的组织。
一个群体中,伴随着正式组织的存在,往往同时会有各种各样非正式组织的存在,“非正式组织”也称为组织中的小团体,是个人、社会关系的网络,并非由正式组织建立和要求,而是在人际交往中自发而生。
非正式组织的团体特点
较强的内生凝聚力,非正式组织的凝聚力往往超过正式组织的凝聚力。
在非正式组织里,共同的情感是维系全体的纽带,人们彼此的情感较密切,相互依赖,互相信任,有时甚至出现不讲原则的现象。
这种凝聚力是内生的和自然的。
群体的心理相容性。
由于有自愿的结合基础,非正式组织成员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因而情绪共振,感情融洽,行为协调,行动一致,归属感强。
非正式组织在满足成员的心理和情感需要上,比正式组织更具有优越性,有时甚至比正式组织更具有凝聚力。
通过口碑传递,信息沟通顺畅。
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感情密切、交往频繁、知无不言,信息传播迅速,成员对信息反应往往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非正式组织形式灵活,稳定性弱,但覆
盖面广,可以这么说几乎所有正式组织成员都会介入某个或某几个非正式组织之中。
自然形成“领军”人物,具有广泛民意基础。
每个群体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突出人物”,他们似乎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因此在他们身边总报告会簇拥着一帮人,形成以一个个非正式的小团伙或者说“小圈子”。
他们在这个小圈子中属于“领导”的形成,是在发展过程中自然涌现出来的,成员的拥戴程度比正式组织高,号召力强。
小团体的松散性。
现实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大都是松散型的,在正常的状态下,对企业的管理并不是显示出很大的影响,往往容易被忽视。
当企业出现变化和转折的时候,这类非正式组织的力量突然壮大,利益的驱动和立场的相似使这种松散的非正式组织迅速紧密化,如果管理者不能迅速察觉到这类非正式组织的紧密化现象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必将导致管理变革的危机,甚至让企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应对策略
对非正式组织的情况进行经常性的了解和阶段性的评估。
为发挥非正式组织的正面,经理人员首先应多接触群众,了解各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情况。
非正式组织是在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旦形成,只能去接受它的存在,不大可能拆散这个小团体,强硬的改变只能适得其反。
当然,这种接纳不是无原则的附和,也不仅是对“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现实的接纳,还
应是对“非正式”群体成员对组织管理者和管理过程不满和抱怨的容忍和接纳。
“非正式组织”是组织成员敞开胸怀、抒发意志与情感的场所,因此倾听人们在这种场所发出的声音,对“非正式组织”管理的改善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般来说小团体的形成主要有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