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科学上册《风》知识分享

合集下载

科学风向和风速知识点总结

科学风向和风速知识点总结

科学风向和风速知识点总结一、风的形成原理风是由气压差驱动的空气质量移动所产生的运动。

在地球表面,气压差是由地球的不同地区与不同高度上的温度和湿度差异所造成的。

气压差能够导致风的产生,气压差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二是地表温度差异所引起的气压差。

地面高压区域的空气质量要大于低压区域,所以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会形成气流。

当气流向高压区域流动时,受到地球自转的离心力作用,气流会呈现出螺旋状的流动,最终形成了旋涡状的空气流,这就是风的形成原理。

二、风的影响因素风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气象条件、地形条件和人类活动等方面。

气象条件是指气温、湿度、大气压力等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气温、湿度和气压的差异会导致风的产生。

地形条件是指地形的高度和坡度对风速和风向的影响,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区的风向和风速会有所不同。

人类活动也会对风向和风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城市化程度的增加、工业化和交通运输等活动都会对风向和风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风速的测量方法风速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地面观测和高空观测两种方式。

地面观测是通过安装在地面上的风速计、风向计等设备对地面上的风速和风向进行测量的。

高空观测是通过气象气球、卫星和飞机等设备对大气中的风速和风向进行测量的。

地面观测和高空观测相结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大气中的风速和风向的变化情况。

四、风向和风速的预报技术风向和风速的预报技术主要包括静态方法和动态方法两种。

静态方法是通过分析气象条件和气象要素的变化来进行预测的,主要依靠统计学方法和气象参数的分析。

动态方法是通过数值模型、动力模型和统计模型等手段来进行预测的,主要依靠气象资料和气象模型的应用。

静态方法和动态方法相结合,能够提高风向和风速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风向和风速的应用领域风向和风速在气象预报、航空航海、环境监测、农业生产和能源开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气象预报方面,风向和风速的准确预报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风的成因》优质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风的成因》优质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风的成因》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具体内容为《风的成因》。

本课主要围绕风的成因、风的作用以及风的测量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涉及教材的第三章第三节,重点分析风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风的成因,掌握风的测量方法,理解风对环境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风的成因、风的作用、风的测量方法。

难点:风的形成原理,风的测量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车、气球、风扇、风速仪、教学课件。

学具:纸张、剪刀、胶带、尺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车、气球等物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为什么会动?引出本课主题——风的成因。

2. 新课内容:(1)讲解风的成因:利用课件展示大气压力、地球自转等导致风形成的原理。

(2)介绍风的作用:展示风对环境、生活的影响,如风能发电、风能传播种子等。

(3)学习风的测量:讲解风速仪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测量风速。

3. 实践活动:(1)制作简易风车,观察风吹动风车的现象。

(2)用气球模拟风的作用,了解风对物体的影响。

4. 例题讲解:讲解与风的成因、风的作用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2. 风的作用3. 风的测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风的成因。

(2)举例说明风的作用。

(3)如何测量风速?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风的成因、风的作用及风的测量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风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风的成因》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风的成因》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风的成因》教案一. 教材分析《风的成因》是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风是如何形成的,以及风力与气压的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风力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并且知道气压差是风力产生的原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自然现象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是,对于风的成因和风力与气压的关系这样的抽象概念,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验和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风是如何形成的,以及风力与气压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风的成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增强对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以及风力与气压的关系。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风的成因。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风的成因。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风,从而理解风的成因。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理解风力与气压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风车、气球、塑料袋等。

2.材料:纸张、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风,让学生对风有直观的认识。

提问:“你们知道风是如何形成的吗?”引导学生思考风的成因。

2.呈现(10分钟)介绍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以及风力与气压的关系。

通过图片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风的成因。

每组选择一种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风力的产生。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风力与气压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风的成因。

5.拓展(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利用风力解决实际问题。

每组提出一个方案,并进行展示。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风的成因以及风力与气压的关系。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风的成因》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风的成因》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风的成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四章《天气与生活》第三节《风的成因》。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风的定义与成因,探讨风的产生与空气的关系,学习风的分类和特点,以及风力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风的成因,掌握风的分类和特点,了解风力对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变化,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风的成因、分类和特点。

难点:风力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风车、气球、吹风机、空气流动演示装置等。

学生准备:纸张、剪刀、胶棒、气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风车、气球等物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与风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享生活经验,谈论自己对风的了解。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空气流动演示装置,讲解风的成因。

学生观看演示,理解空气流动形成风的过程。

3. 随堂练习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风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4. 探讨风的分类和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风力大小,将风分为微风、中等风、大风等。

5. 课堂小结学生跟随教师回顾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空气流动形成风2. 风的分类及特点微风、中等风、大风风速、风向、风力3. 风对环境的影响降温、降水、影响植物生长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生活经验,描述你所了解的风,并说明其特点。

论述风力对环境的影响。

2. 答案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具有不同风速、风向和风力等特点。

风力对环境有降温、降水、影响植物生长等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风的成因、分类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提出疑问和改进建议。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天气变化,观察风对环境的影响。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风的成因》优质优质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风的成因》优质优质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风成因》优质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第四章《多样自然现象》第二节《风成因》。

具体内容包括风形成原理、风种类、以及风对环境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风成因,掌握风基本分类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风形成原理,风对环境影响。

2. 教学重点:风成因,风分类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风扇、气球、风车、水盆、纸张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单、画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风吹动树叶、纸张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风是从哪里来,风是如何形成。

2. 新课导入:讲解风形成原理,引导学生学习风分类和特点。

(1)风是空气流动产生现象,当空气流动时,就会形成风。

(3)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不同类型风特点。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观察和描述风,如何根据风特点进行分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教室里风向和风力,并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

六、板书设计1. 风成因空气流动产生风2. 风分类地热风、海陆风、山谷风、冰川风等3. 风特点风向、风力、温度、湿度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你所在地区风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举例说明风对环境影响。

2. 答案:(1)地热风:由于地热作用,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减小,上升形成风。

海陆风:白天,陆地比海洋温度高,空气上升形成风;夜间,陆地比海洋温度低,空气下沉形成风。

(2)风对环境影响:风能促进空气流通,降低气温,使气候宜人;风能传播种子,帮助植物繁殖;风能引起沙尘暴,影响空气质量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风成因、分类和特点掌握较好,但在描述风特点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024年三年级科学上册《风的成因》优秀课件

2024年三年级科学上册《风的成因》优秀课件

2024年三年级科学上册《风的成因》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第四章《大气现象》中的第三节《风的成因》。

详细内容包括:风的定义、风的成因、风的作用以及风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风的定义,掌握风的成因。

2. 使学生了解风的作用,认识到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风的成因及其作用。

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实践,深入理解风的成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扇、气球、风车、气象图等。

学具:纸张、吸管、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风扇向学生展示风吹动纸张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风?风是如何产生的?2. 例题讲解(1)介绍风的定义,讲解风的成因。

(2)通过气象图,让学生了解风的方向和速度。

(3)讲解风的作用,如:风能发电、风可以促进水分蒸发等。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吸管吹动气球,观察气球的运动,理解风的成因。

(2)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风的作用。

4. 小组展示与讨论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风的定义、成因、作用。

2. 风的方向、速度、力量。

3. 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风,记录风的方向、速度和影响。

2. 答案:根据观察,如实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对风的成因和作用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实验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风力发电等环保领域,了解风能的利用。

鼓励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探索风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2. 例题讲解中对风的成因和作用的阐述。

3. 小组讨论与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4. 作业设计中的观察记录和答案。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入引导。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重点在于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风的存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风的成因》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风的成因》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风的成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风儿的秘密》单元中的《风的成因》。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风的定义,探究风的成因,掌握风的分类及风向的辨别,以及了解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风的成因,掌握风的分类及风向的辨别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风的成因、分类及风向的辨别。

难点:理解风的形成原理,掌握风向的辨别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风扇、气球、风向仪、地图、多媒体课件。

学具:气球、彩纸、胶带、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的现象,如吹气球、飘落彩纸等,引导学生思考风的成因。

2. 新课:(1)探究风的成因:引导学生观察电风扇工作原理,理解空气流动形成风。

(2)风的分类:介绍热带风、温带风、寒带风等,并举例说明。

(3)风向的辨别:使用风向仪,结合地图,讲解风向的辨别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巩固学生对风的成因、分类及风向辨别的理解。

4.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空气流动2. 风的分类:热带风、温带风、寒带风3. 风向的辨别:风向仪、地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风的成因。

(2)请举例说明三种不同的风。

(3)如何使用风向仪辨别风向?2. 答案:(1)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2)例如:热带风、温带风、寒带风。

(3)使用风向仪,观察箭头指向,结合地图,确定风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学生对风的成因、分类及风向的辨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拓展延伸:(1)了解风能资源及其利用。

(2)探讨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3)研究风与气候的关系。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风的成因》教案(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风的成因》教案(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风的成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天气与生活》中的第二课时《风的成因》。

本节课将详细讲解风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大气的运动、气压差异、地球自转与公转对风的影响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成因,理解大气运动与风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风的成因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大气运动与风的关系。

教学重点:风的成因、气压差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漏斗、纸条、风车、地球仪等。

学具:剪刀、胶带、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吹气球,让学生观察气球的运动。

(2)提问:为什么气球会动?这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风的成因有什么关系?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地球仪、气压图等教具,讲解大气运动、气压差异、地球自转与公转对风的影响。

(2)讲解风的分类:按方向分为东风、南风、西风、北风;按强度分为和风、劲风、大风等。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剪裁纸条,用纸条模拟风的运动。

(2)观察漏斗中纸条的运动,探讨气压差异对风的影响。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哪些现象与风有关?(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大气运动气压差异地球自转与公转2. 风的分类按方向:东风、南风、西风、北风按强度:和风、劲风、大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风的成因。

(2)举例说明生活中与风有关的现象。

2. 答案:(1)风的成因:大气运动、气压差异、地球自转与公转。

(2)生活中与风有关的现象:如风吹树叶、帆船行驶、风筝飞行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学生对风的成因、气压差异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

(3)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关注天气变化,了解不同季节的风的特点。

(2)鼓励学生参加户外活动,感受风的力量。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7课 《风的成因》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7课  《风的成因》课件
7 风的成因
教科版科学 三年级上
新知导入
猜谜语
水皱眉, 树摇头, 花弯腰, 云逃走。 ——猜一自然现象

你们是用什么方式观察到风的存在呢?
新知导入

起大风时感觉到风的推 力、呼啸的风声、花草 摆来摆去,海水起浪、 树被吹弯了腰……
新知导入
风力资源
新知导入
风箱
新知讲解
聚焦
在生活中,根据需要我们会想办法制造“风”。
板书设计
流到热的地方的空气受热又上升,在高空受冷后下降,下沉到低处的冷空气受 热又上升,如此循环往复。日常说的风是指大气的流动。
新知讲解
温暖的地面加热 它上面的空气。
研 讨2 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 。 冷空气补充 到暖空气上 升后留下的 空间里。
太阳的辐射,阳光把地面烤热,地面再把附近的空气烤热。地球是个球体,各纬度 地区受阳光的照射不同,温带比热带冷,又比寒带热。即使在同一纬度,由于地理条件的 不同,冷热也不同。如白天陆地上空比水面上空热,无树林遮掩的地方比树林里热等。
选择
1.冬天厨房里热气腾腾的,热气在( C )聚集最多。
A.门上 B.窗户上 C.天花板上
2.下列关于大自然中风的成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
B.与不同地区的温度不同无关
C.热空气与冷空气对流
课堂总结
风的成因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当热空气上升时,空出 来的区域将由附近的冷空气填补,形成我们平时感受到的 风。
新知讲解
探索
做风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蜡烛盒、透明塑料膜、无盖的长方体纸盒、蚊香、双面胶和纸条。 实验步骤:(1)准备好一个蜡烛盒、一张透明塑料膜、一个纸盒、一卷双面胶和一 束纸条。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风速与风向》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风速与风向》

风有两个指标,一个是风速,一个是风向。 1.那么在生活中,用什么来测量风速呢? 答:风旗。(P51)蒲福风力等级表。(P52) 2.在生活中,用什么来测量风向呢? 答:风向袋。(P51)风向标。(P52) 3.气象专家用什么测量风速和风向呢? 答:风速风向仪。
知识点归纳: 1.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风由高气压地区流向低气压 地区。从而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 就形成了现实中的风。 2.相对较冷的地区就形成高气压。相对较热的地区就形成 了低气压。所以有一句话叫“热低压、冷高压”。 3.风有两个指标,一个是风速,一个是风向。 4.生活中,用风旗和蒲福风力等级表测量风速。 5.生活中,用风向袋和风向标测量风向。 6.气象专家用风速风向仪测量风速和风向。 7.气象学家把风力分为13个等级。
风速与风向
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风由高气压地区流向低 气压地区。从而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地球的地转偏 向力的作用下,就形成了 答:相对较冷的地区就形成高气压。
那么低气压地区是怎么形成的低气压? 答:相对较热的地区就形成了低气压。
所以有一句话叫“热低压、冷高压”。

三年级科学上册《风的成因》课件

三年级科学上册《风的成因》课件

三年级科学上册《风的成因》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科学上册,主要围绕第四章《天气与气候》中的第三节“风的成因”展开。

详细内容涉及:风的定义、风的成因、风的种类以及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风的成因,掌握风的基本分类及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风的成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风的成因及作用。

教学重点:风的基本分类及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车、气球、吹风机、气象站模型等。

学具:纸、笔、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车旋转、树叶飘动的现象,引发学生对风的兴趣。

2. 新课:讲解风的定义、成因、种类及作用。

a. 风的定义:大气运动产生的气流。

b. 风的成因:空气密度不均匀,导致气压差异,产生气流。

c. 风的种类:按方向分为东风、南风、西风、北风;按强度分为和风、疾风、大风、暴风。

d. 风的作用:调节气候、传播种子、促进水分循环等。

3. 实践活动:制作简易风向仪,观察不同方向的风。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气象站数据判断风向和风力。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天气图,判断风向和风力。

六、板书设计1. 风的定义2. 风的成因3. 风的种类4. 风的作用5. 简易风向仪制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气象站数据,判断下列风向和风力。

a. 气象站显示:东风3级。

答案:风向:东风,风力:3级。

b. 气象站显示:南风5级。

答案:风向:南风,风力:5级。

2.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简易风向仪,观察并记录一天内不同时间段的风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风的成因、种类及作用。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风能利用的相关知识,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风》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风》

思考:怎么知道风往哪 儿吹呢? 1、手指沾水 2、看比较轻的物品飞的 方向。例如:红旗、纸 片、丝巾、烟雾、泡泡 等等。
你知道吗? 测量风的仪器 我们要知道温度,可以适用温 度表,想知道下雨量,可以用 量雨桶、量雨器,那测量风有 没有仪器呢? 1、风向标 2、风力计
如果没有专业的测量风的仪 器,怎么办?
听得见, 看不着, 只见花草随它摇, 谁想抓它抓不到。
谜底:风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
关于风,你想知道什么?
1、我想知道今天刮什么风 向的风,风力有多大,你 有什么观测方法吗? 2、风向指什么,风力指什 么?怎么观测?
怎么分清东西南北呢? 1、指南针 2、看太阳 3、看北极星 4、看树桩上的年轮,或 树枝茂盛情况 5、看石头上苔藓的位置
6(西南风 ) 5(南风 )
4( ) 东南风
思考:大自然中的风 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 好处和坏处?
好处:风车的应用:风车发电、磨面、提水等
总结:风力是一种能 源,风车就是利用风 的力量工作的,它是 利用风力能源的好方 法。
风力的其它应用:帆船、帆板
坏处:
结论: 风是大自然中的一 种现象,是由空气 流动形成的。
没有专业的仪器,我们也 可以知道今天的风力,只 要你记住了“风级歌”
风力:是风的大小。风 力分十二个等级。
考考你
九级 一级 屋顶飞瓦片 青烟随风偏 风吹树枝断 路上很少见
八级 十一二
三级
叶动红旗展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1(北风 ) 8(西北风 ) 2( ) 东北风
7(
西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观测风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观测风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观测风知识点汇总
1、观测风的时候,我们主要观测它的大小和风向。

2、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风旗、风向袋等知道风的大小与方向。

3、制作简易风旗时,我们要选择薄而轻的布,这样制作出的风旗才能更准确的进行测量。

制作简易风向标时,要注意风向标能够灵活转动。

4、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8个方位描述。

如北风是由北面吹过来的风。

5、我们可以对照蒲福风力等级表记录风速。

记录时,要注明“蒲福风力等级”。

6、气象站使用业的风向标和风速仪进行测量风速和风量。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7《风的成因》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7《风的成因》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7《风的成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27课《风的成因》。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天气与气候”中的第三节“风的成因”,详细内容为介绍风的形成原理,风的方向和速度,以及风的利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风的形成原理,知道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

2. 能够描述风的方向和速度,并学会使用简单工具测量风速。

3. 掌握风的基本特性,了解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风的形成原理和风的测量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风的方向、速度特性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向标、风速计、气球、吹风机、地球仪等。

学具:纸风车、直尺、彩笔、气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风车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风是如何让风车旋转的。

2. 讲解风的形成原理:教师用地球仪和气球演示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

3. 介绍风向和风速:教师展示风向标和风速计,讲解如何测量风向和风速。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天气图判断风向和风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天气图,判断风向和风速,并进行实际操作。

6. 风的利用:介绍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风力发电、帆船等。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空气流动形成风。

2. 风向:风向标测量。

3. 风速:风速计测量。

4. 风的应用:风力发电、帆船等。

七、作业设计答案:根据天气图,完成判断。

2. 课后实践:制作一个简单的风向标,观察并记录家里的风向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风的成因、风向和风速的测量以及风的应用。

课后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风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同时,可拓展延伸至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领域的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风的形成原理的理解;2. 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的掌握;3. 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 作业设计中的实践环节;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风的成因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风的成因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风的成因知识点汇总
1、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点燃蜡烛前,蚊香的烟雾流动方向是向上的。

点燃蜡烛后,蚊香的烟雾从纸盒左边圆洞横向流入纸盒中,再从纸盒上面圆洞向上垂直流出,纸盒上面圆洞处的纸条会飘动。

2、以上现象说明什么?
点燃蜡烛会使空气受热,空气就会流动。

3、模拟实验中的风如何形成:
空气受热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进盒子,流动的空气就形成了风。

4、实验中的蜡烛代表大自然中的是什么?大自然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蜡烛代表大自然中的是太阳。

太阳的热量使空气冷热发生变化,冷热不同气流动形成了风。

5、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风的成因》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风的成因》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风的成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风的成因》,涉及教材第二单元“气象万千”中的第三章“风和雨”,具体内容为第7节“风的成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风的形成原理,认识风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风的成因,知道风的方向和速度的表示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研究风的成因和特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关注气候变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风的成因、风的方向和速度。

教学难点:理解风的形成原理,以及风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风向计、风速计、气球、吹风机等。

2. 学具:纸张、气球、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风车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风的作用。

2. 新课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风的成因。

3. 知识讲解:(1)介绍风的成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大气层的不均匀加热,产生气压差,进而形成风。

(2)讲解风的方向:介绍风向的概念,展示风向计的使用方法。

(3)讲解风速:介绍风速的概念,展示风速计的使用方法。

4. 例题讲解:(1)如何判断风向?(2)如何计算风速?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风向和风速。

6. 小组讨论:讨论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风害。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地球自转和公转,大气层不均匀加热,气压差。

2. 风向:风向计表示方法。

3. 风速:风速计表示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风的成因。

(2)如何判断风向和风速?2. 答案:(1)风的成因:地球自转和公转,大气层不均匀加热,气压差。

(2)风向:观察风向计,箭头所指方向即为风向。

风速:观察风速计,数字表示风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宜安小学:梁俊艳
小诗欣赏
怎样才能知道有风呢?
让我们来感受风的力量
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小游戏
规则是:不允许用身体的任何部位 接触鸡毛。只许用嘴吹气,看看谁 能把鸡毛吹得最高。
“是什么让鸡毛在空中会持续一 会不掉下来”?
是风的力量
你用什么方法使它在空中呆的 时间最长?
• 空气流动的越快, • 风就越大。 • 空气流动的越慢, • 风就越小。
1、夏天的时候,为了使自 己凉快些,,大家要扇扇子、 开电扇,扇叶扇动了 , 使空气 起来流,动从而产
生了风。 2、风吹动了树枝,树枝摇 动,说明风有 力量 。
试用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原 理说一说谜语中的几个现象
• 云儿见它让路, • 小树见它招手。 • 禾苗见它弯腰, • 花儿见它点头。
制作风车模型
本课小结
谈一谈:通过本节课 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制作风车模型Leabharlann ·思考:怎样让风车转的快?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