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行动研究案例
行动研究法案例
行动研究法案例行动研究法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它强调研究者通过参与和观察来改善实际问题,同时也能够促进知识的产生和实践的改进。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说明行动研究法的应用和效果。
在某高中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一位教师决定运用行动研究法来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
该教师首先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包括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动机、课堂氛围等方面的调查,以便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本质。
通过调研,教师发现学生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兴趣,课堂氛围较为单一,缺乏互动和趣味性。
基于调研结果,教师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包括引入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课外拓展活动等。
在实施新的教学方式后,教师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通过持续的实践和反思,教师逐渐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改进,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课堂氛围也变得更加活跃和积极。
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了提升,成绩和学习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同时,教师自身也通过行动研究法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行动研究法的应用效果。
首先,行动研究法能够帮助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问题的本质,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调整。
其次,行动研究法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创造更好的教学氛围。
最后,行动研究法也能够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实现教育教学的双赢。
总之,行动研究法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我们鼓励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尝试行动研究法,不断改进和完善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行动研究案例分析ppt课件
第二阶段行动研究
结果与反思:这一阶段活动,学生们增加了 词汇学习的时间,对学习词汇充满热情,学 会了自主探究,词汇测试的优秀率上升了 15%. 在这一阶段,我仍坚持检查课后拼读单 词,读书,背书的情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 读写之间的关联及语用,帮助他们提高词汇 记忆效率。
12
第三阶段行动研究
1.设计学生乐于接受的词汇检测形式:我把听写作为一种常规的, 更重要的词汇检测形式,听写分为三个层次,逐一递进,即单词词 组-单句-片段。从单纯拼写到语境中恰当理解和应用,学生对词汇 理解有了完整的体验,进而实实在在的掌握了单词。 2.指导学生记录词汇学习感受:会学习的人首先是个会思考的人,在 整个计划研究过程中,我鼓励学生记录好每一阶段的学习收获和内心 的困惑与喜悦。一方面,学生在做记录的同时,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 养成了做事前思考的好习惯,增强了学习的计划性 3.增加阅读量:《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03)在关于 语言技能的七年级目标中明确要求,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 计达到23万词以上,词汇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和阅读,而巩 固词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4)突出语用行动研究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更喜欢通过 语境来学习和记忆生词,于是,我充分利用教材,在布置词汇记 忆任务时,要求学生熟读课文中生词的所在句,背诵词汇运用生 动的段落。听写时,也强调词块或语块。
9
第一阶段行动研究:
• 数据收集方式:访谈 学生日志 • 结果与反思:经过第一阶段的行动研究,
的兴趣,从而形成积极学习的意向。
6
二.制定行动研究计划
阶段 一 二 三
行动研究计划实施表
任务与内容
历时
具体时间
操作步骤
问题初探 分析研究
行动研究法案例
行动研究法案例行动研究是一种通过实践和反思来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
下面是一个行动研究的案例。
背景:某中学英语口语水平普遍较低,学生在口语表达和交流方面存在许多困难。
问题:该校英语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对于英语口语的练习不够积极,并且在课下的英语交流机会有限。
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行动研究过程:1. 第一阶段(计划):教师组织一个小组,由几位英语教师和学生组成。
小组成员讨论并制定了以下计划:1.1 增加学生的英语口语练习时间。
1.2 创造更多的英语口语交流机会。
1.3 设计具有吸引力和互动性的英语口语练习活动。
2. 第二阶段(实施):2.1 增加英语口语练习时间:学校安排每周一次的口语课,每节课持续30分钟。
此外,英语教师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口语练习。
2.2 创造更多的英语口语交流机会:学校开设了一个英语角,每周一次,学生可以自由参与讨论和交流。
英语教师还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辩论、演讲和戏剧表演等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3 设计具有吸引力和互动性的英语口语练习活动:英语教师组织了一系列有趣的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游戏等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3. 第三阶段(评估):3.1 定期评估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教师使用自制的口语评估表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口语课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3.2 学生反馈:教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课堂活动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以及学生对口语课的学习体验的感受。
4. 第四阶段(反思和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学生反馈,教师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反思和讨论,探讨下一步的改进方向和策略。
效果:经过一学期的行动研究,初步的结果显示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在口语练习中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积极性,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
学生对于口语课程和活动的反馈也是积极的,他们表示在这个课程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英语口语表达技巧和交流技巧。
总结:通过行动研究的过程,学校的英语教师发现了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问题,并通过制定具体的计划和实施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教师行动研究与案例
教师行动研究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集体智慧和经验 共享来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引领教育创新
教师行动研究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动力和支持,有助于引领教育领 域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教师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描述性统计、相关性 分析、回归分析等,以揭示教学问题的影响因素和内在规律。
内容分析
教师对文本类数据进行词频分析、主题建模等处理,以了解文本内容 的关键信息和主题。
对比分析
教师将不同时间点或不同班级的数据进行对比,以评估教学改进计划 的效果。
行动研究中的反思与改进
特点
教师行动研究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反思性和合作性。它以教师的实际教学环 境为研究场所,教师自主开展研究,通过反思和合作来促进教学实践的改进。
教师行动研究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行动研究能够帮助教 师发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从 而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行动研究鼓励教师对 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探究,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 学能力。
案例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行动研究
总结词
通过行动研究,教师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详细描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教师还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反馈等方式,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 果。
02 教师行动研究的核心概念
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
确定研究问题
教师需明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并将其转化为可研究的问题。
亲师行动研究案例:如何消除师幼间的沟通障碍
们 ,平 时 我 和 他 妈 妈 工 作 都 比 较 忙 ,一 般 都 是 爷 爷奶 奶 带 着他 。我们 回到 家 ,交流 也没
有 很 注 意 ,基 本 都 是 用 方 言 。 所 以 , 我 们 家 孩 子 可 能 还 听 不 懂 普 通 话 。 聊 到 这 里 ,才 知 ”
3 辐教 2 止
[亲 师 匣 二
的 表 现 也 好 了 很 多 。 以 前 吃 饭 总 是 要 奶 奶 追 着 喂 ,现 在 吃 饭 的 时 候 不 乱 跑 了 。 爸 爸 说 这 是 上 幼 儿 园 两 个 星 期 以 来 最 大 的 进 步 ,同 时 。 其 他 的 一 些 行 为 习 惯 也 有 所 转 好 。 但 在 语 言 表 达 方 面 还 没 有 太 大 的进 展 。爸 爸 也 表 示 。 境 的 营 造 ,天 天 基 本 能 听 懂 普 通 话 里 的 日常
习惯 。
单 纯 重 复 几 十 遍 他 也 听 不 懂 。只 是 呆 呆 地 看 着 我 ,过 一 会 儿 错 误 照 犯 。 于 是 , 我 给 他 做
手 势 ,他 好 像 是 懂 了 , 我 很 兴 奋 ,可 是 过 了 没 多 久 ,错 误 又 照 常 犯 了 。但 值 得 欣 慰 的 是 ,
二 晤兰 亲 师 ]
亲 !行动研 究案例 : ; 币 如何消 除师幼阃的沟通障碍
浙 江 省 平 湖 市 长 红 国 学 幼 儿 园 钮 玲 月
一
、
问 题 的 发 现 :天 天 存 在沟 通
道 为 什 么 前 一 周 天 天 基 本 不 听 老 师 的 话 . 因 为 他 不 理 解 老 师 说 的 是 什 么 意 思 。 在 那 次 谈 话 中 , 我 们 和 天 天 的 爸 爸 约 定 ,爸 爸 每 天 晚 上要 陪天天 聊天 至少 1 5分 钟 以 上 , 而 且 必 须 使 用 普 通 话 。 对 爷 爷 奶 奶 也 有 点 小 要 求 , 在
怎样写教师行动研究案例方法
怎样写教师行动研究案例各学校:广佛肇第二届教师校本行动研究评比暨第五届佛山市教师行动研究案例评比在即,相关通知已于7月发到各镇(街道)教育局和区属学校。
现编选以下材料以供参考(见附件)。
撰写教师行动案例不可以凭借想象力,而是描述与解释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真实存在的事实,能围绕一个有实际意义的亲身经历的问题展开,有具体的措施和做法,并且验证、反思这些做法的有效性,提出相关结论和启示。
一个案例要有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发现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原因→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假设→确定干预因素并制定行动方案→输入干预因素实施行动→(初步)总结与反思→(初步)模式及其功能、规律、原则、注意事项→优点、局限、启示(→抛弃无效因素和负效因素→补充新的干预因素→进一步实施行动→进一步总结与反思→......→最终模式及其功能、规律、原则、注意事项→优点、局限、启示)。
也许有的案例不需要循环修正性研究,但是最好要进行“三角验证”。
有创新价值,有普遍意义,系统、规范、科学,这是判断是否获奖的主要依据。
佛山市顺德区教育科研办公室2011年8月16日附件:/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59材料说明:为了方便大家对行动研究有一个比较清晰、明了的认识,这份材料只是介绍了行动研究基本理念和操作模式,对行动研究的各种定义及不同的操作模式没有进行说明,有兴趣的老师可以自己查阅。
另外限于目前掌握的材料,我们只能提供两份台湾行动研究的案例供大家参考,这不是一种统一的研究报告模式,请老师们根据行动研究的基本理念,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研究和撰写研究报告。
一、行动研究的概念1、行动研究的定义教育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
2、行动研究的类型大体上有两种,一是独立进行的行动研究,二是联合性的行动研究。
小学教师行动研究案例教师行动研究案例
小学教师行动研究案例教师行动研究案例案例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背景:某小学三年级班级学生平均学习成绩较低,同时班级中存在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高,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行动研究方案:1. 设计学习任务:教师设计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2. 探究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提供学习资源: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书籍、网络资源等,引导学生积极获取和利用资源进行学习。
4. 知识分享和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分享,通过小组或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5. 持续评估和反馈:教师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积极改进和提高。
行动研究流程:1. 设立研究目标:明确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目标。
2. 数据收集: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感受。
3. 行动实施:根据行动研究方案进行教学实践,在班级中落实相应的教学活动。
4. 结果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改进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5. 调整和改进:根据结果分析,适时调整行动研究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6. 行动展示:将行动研究的成果向同行和学校领导进行展示和分享,争取更多支持和反馈。
通过不断地实施行动研究方案,教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行动研究也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教学发展和专业成长。
行动研究案例
行动研究案例——如何提高识字效率发现问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方面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同时也要求小学低年级就要认识1600—1800个常用汉字,会写字800—1000个。
识字量大,内容也教为枯燥。
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有部分学生对识字没有兴趣,识字能力较差,识字量少。
这些看起来小的问题,实质上却会产生极大的危害,这些问题不解决,可能会让孩子不爱学语文,语文能力差,很可能导致孩子一生的失败。
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我们必须通过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结构和轻松愉快的学习情景,让学生遵循规律,从自身实际出发去探究、摸索一些行之有效的识字写字方法,尽快提高识字写字能力,从而实现大量识字的目的。
我们一二年级语文科组开设《如何提高识字效率》小课题研究,系统的研究可以全面提升识字兴趣、识字方法、识字习惯和识字能力的综合训练课题,即“如何提高识字效率”。
如果生病需要吃药,那么针对孩子识字中的“病变”,我们科组的小课题研究就是强有效的“祛病良药”。
提出假设:1.教材难度加大,识字量增多,内容枯燥,学生觉得乏味,对学习就越来越不感兴趣。
2.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识字能力差,识字量少,不愿意动脑筋,对一些比较难的字不愿意动脑筋想办法记住,学习越来越感到困难,就越来越不喜欢学。
初步调查: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综合评价大概确定一个班中识字能力强和识字能力差的学生。
调查结果:1、每个班识字能力强的学生的比例大约是占40%,识字能力差的学生大约占30%,识字能力一般的学生大约占30%。
2、80%的识字能力差的学生对识字还是感兴趣的,这对我们开展这个课题相当有利。
3、识字能力差的学生认为识字量很大,生字枯燥乏味,遗忘快,这是他们学习识字的一个大的障碍。
重新认识问题:教师需要调整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和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愉悦的情境中,轻松的气氛中,自信的心态下愉快地识字。
教师行动研究报告案例
教师行动研究报告案例引言教师行动研究是教师根据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实践探究的一种方式。
本文以我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问题为例,介绍了我进行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方法和结果。
问题描述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于加法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
他们往往会把加法视为一种简单的“合并”操作,而没有考虑到其中的数学本质。
因此,我提出了以下研究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加法的本质和运算过程?研究过程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采用了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确定研究目标我希望通过教学实践来改善学生对于加法概念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设计实施方案根据研究目标,我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包括教师讲解、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辅导等。
在其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中,学生将通过操作物品和绘制图形等方式来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第三步:实施教学活动我将上述设计的教学活动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仅是一个传输知识的角色,更是一个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导师。
第四步:观察和记录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我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记录相关数据来了解学生们对于加法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的思考和解决策略。
第五步:分析和总结根据观察和记录的数据,我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通过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比较和总结,我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发现。
结果和讨论通过教师行动研究的实践,我发现以下一些结果和讨论:- 学生们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操作物品和绘制图形等方式深入理解了加法的本质。
他们不再简单地将加法视为一种“合并”操作,而是通过具象化操作抽象概念,建立起了对加法的深入认识。
- 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及个别辅导等方式,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 由于学生们对于加法概念的理解程度提高,他们在数学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
教师的行动研究与案例
教师行动研究的意义
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教师的反思能力
教师通过行动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和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 学习成果。
行动研究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 进行深入反思,从而提高教师的反思 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行动研究能够帮助教师深入了解自己 的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教 师的专业成长。
1 2
总结词
通过行动研究,教师对学校管理体制进行反思和 改进,从而提高学校整体运行效率。
确定研究问题
如何改善学校管理体制?
3
数据收集
收集学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教师和学生的反 馈等。
案例三:改善学校管理体制的行动研究
分析数据
找出影响学校管理体制的因素 。
实施改进措施
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付诸实践。
制定改进措施
制定改进措施
调整教学方法、优化课 堂管理、增加互动环节
等。
实施改进措施
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改进 措施。
评估效果
通过再次观察和数据分 析,评估改进措施的效
果。
案例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
总结词
通过行动研究,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提 高自身专业水平。
确定研究问题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优化管理流程、加强内部沟通 、提高决策效率等。
评估效果
通过观察和数据分析,评估改 进措施的效果。
05
教师行动研究的挑战与展望
教师行动研究的挑战
时间与精力的投入
专业知识的局限
行动研究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从观察、反思到实践改进,都需要教师 持续地关注和努力。
教师的行动研究往往基于自身的实践经验 ,可能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和专业知识, 导致研究深度和广度有限。
幼儿教育行动研究案例
幼儿教育行动研究案例一、发现问题东东哭着向老师说:“小朋友们都不和我玩,我不想上幼儿园了”二、分析界定如何引导引导幼儿正确与人交往?三、计划1:措施——在游戏活动中观察东东的特质——内向型。
行动——引导鼓励东东主动参与各种活动或设置情景活动让他参与,并个别关注,引导。
观察反思——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下,能参与活动,与人交往,但仍缺乏主动性。
计划2:措施——在活动中委以重任,担任角色,促使东东主动交往。
行动——例如请东东担任值日生工作,东东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主动去执行值日生工作,要求小朋友收拾玩具、喝水排队等,能与小朋友友好合作。
观察反思——教师层层递进的引到和鼓励,让他有自我认可,感到自己也能为小朋友和老师做事情,和小朋友做好玩伴,给东东了自信心,促使东东乐于主动与他人交往。
四、其他1、在每个计划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老师都会考虑到家园沟通,了解造成东东性格特征形成的可能因素,并在行动不同时期保持家园互通,步调一致。
2、在班级活动中,多创设情景模拟,让东东参与角色,引导启发东东学会与他人交往的技能技巧。
3、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其他幼儿找冬冬游戏,让冬冬感到集体的温暖,与集体自然融合。
4、老师及时鼓励和表扬,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小班幼儿尚未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语言区里的图书容易破损,一些反复修补的破图书对幼儿再也没有吸引力了,放着多余,扔了又可惜。
我引导幼儿把破图书里完好的插图剪下,可小班幼儿手的精细动作还没发育完善,不会沿弯曲的边缘剪插图,做精细动作很累也不感兴趣。
于是我请大班幼儿帮忙剪下插图装在盒子里投放在语言区,看看小朋友会怎么玩,于是就衍生了“大带小”故事墙排图讲述活动。
活动目标:1。
激发排图讲述的兴趣,发展语言表达力。
2。
语言区活动中乐于合作,体验“大带小”的乐趣,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第一阶段活动观察:我将大班幼儿剪好的图片用大月饼盒盛着,投放到语言区,语言区顿时热闹起来。
孩子们争先恐后涌入语言区,都挤在月饼盒前,七手八脚地翻找自己喜欢的图片随意在地面上、桌子上、椅子上摆放。
小学语文教师行动研究报告
• 研究结果需要更多的实证支持
05
小学语文教师行动研究的推广与借鉴
行动研究成果的推广途径
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和推广
• 将研究成果纳入教育政策制定和教育改革
• 为其他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培训和指导
学校层面的推广和实施
•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
• 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和交流
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 通过教研活动和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合作
小学语文教师行动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对教学过程和学生表现进行观察记录
• 了解教学现状和学生需求
• 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改进点
访谈法:与学生、同事和家长进行访谈
• 收集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 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期望
文本分析:分析教材、教参和其他相关文献
• 了解教育教学的理论依据和背景
• 寻找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成果总结与反思
• 总结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
• 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
03
小学语文教师行动研究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提高小学生
阅读理解能力的行动
研究
• 研究问题: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文本分析
• 研究步骤:
• 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
• 文献综述
• 制定行动计划
• 数据收集与分析
• 成果总结与反思
案例二: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的行动研究
• 研究问题: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 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文本分析
• 研究步骤:
• 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
• 文献综述
• 制定行动计划
• 数据收集与分析
• 成果总结与反思
案例三:提高小学生
教师成长行动研究案例
教师成长行动研究案例
谭玉梅是某职业高中的教学工作者,今年47岁,以前担任助教,后任教主任。
谭玉
梅拥有优秀的教育背景,尤其擅长管理组织,让全校的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提升。
作为一
名在职老师,谭玉梅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教师成长。
为了增进教师的成长,谭玉梅不仅致力于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同时也把教育工作者的
个人成长引入到他们的专业课程中。
他要求学校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把老师们带到实践场所,让他们能够学习到具体的社会相关的实际经验,以及一些技能培训,使他们充分意识
到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谭玉梅还鼓励老师们积极参加一些培训班和学术会议,以
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从而改善教育效果。
为了更好的展示老师的学习动态,谭玉梅特别向学校组建了教师成长行动平台(TP)。
这个平台汇集了不同领域的教育学者及专家,不仅可以分享一些教育理论知识,也可以交
流彼此更具体的学习经历。
每个学期,谭玉梅会要求所有教师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老师本
学期参加过的课程、讲座、培训等活动情况,并“评价“自己在这个活动后所学到的知识。
这有助于勾勒出老师们的教育发展轨迹,也有利于谭玉梅和学校同志们制定出更科学有效
的教师成长计划,帮助老师得到更好的专业成长。
谭玉梅的尝试在校园内外都获得了一定的认可,成功推动了教师成长行动研究,为老
师们营造了积极的学习环境。
同时,谭玉梅也为后辈教师树立了良好的典范,表明了本着
尊重、关怀的原则,教育工作者也可以不断发展完善,把职业能力发挥到更高的层次。
行动研究案例
在兴趣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行动研究案例一.问题的提出今年,我负责一年级新生数学教学工作。
教学这些年来,第一次上一年级的课程,本以为自己凭着这些年积累的经验,可以驾驭这班小孩。
可是一上课就发现,他们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乖巧,听话。
我板书时,他们就经常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手舞足动;我提问个别同学,其他的学生总是不自觉地“抢台词”;有时学生还提出上厕所,肚子疼……偶尔为了一点儿小事你争我抢,各式各样的情况都有,我感觉无法控制课堂。
我计算过,一节课下来,就只有开始的几分钟能讲课,其他时间都是管纪律。
学生总是屡教不改,实在忍不住的话,我会在他们面前大喊大骂,安静了不久,很快便又吵起来了。
刚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一年级孩子,他们要告别无忧无虑的以游戏为主的幼年时代,开始正式跨入以学习为主的学生时代,难免还幻想身处于幼儿园的环境当中。
因此,一切都变成了他们的新开始。
如何让孩子适应过来,适应新的课堂,我顿时感到彷徨和苦恼!二.实施计划方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以往的“灌输式”教学不适宜小学生,必须要改变教学模式,研究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说过,一年级学生好动,好表达,他们喜欢模仿,爱听有趣的故事,爱表扬,凭兴趣认识事物,感兴趣的会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则心不在焉。
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就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容易感觉疲倦,往往从小产生厌学情绪。
结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我从俩方面制定了“以兴趣为主,激励为辅,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行动研究方案:1.教师方面:我改变了以往惯用的“一张嘴、一枝粉笔、一块黑板”的“灌输式”的简单教学方式组织数学教学,多借助教具,学具﹑实物投影进行教学,利用电脑播放有趣的童话动物情景引入课题,创设情境,营造浓郁的学习气氛,把孩子的灵魂吸引进课堂中去,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一切以提高学习兴趣为主,一切为学生服务,迎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征。
行动研究法案例
行动研究法案例行动研究法是一种以实际行动为基础,通过反复实践、观察和反思,不断改进和完善的研究方法。
它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旨在解决实际问题并改进实践。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行动研究法的应用。
在某中学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学校领导和教师们意识到,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决定采用行动研究法来改进教学质量。
在实施行动研究法之前,教师们首先进行了调研,了解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困难。
通过调研,教师们发现学生们对于课堂上的抽象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缺乏学习动力,因此决定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法”之后,教师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反复观察和记录。
他们发现,学生们在参与各种任务型教学活动后,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上的互动和合作也增加了。
而且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和扎实,考试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些数据的反馈让教师们更加坚定了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决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也有了显著的改善。
通过不断地实践、观察和反思,学校的教师们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学校的行动研究法实施方案,并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行动研究法的应用过程。
首先是实践,教师们通过实践发现了问题,并意识到了需要改进的地方。
然后是观察和记录,教师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反复观察和记录,从中得出了一些结论。
最后是反思和改进,教师们根据观察和记录的结果,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总的来说,行动研究法是一种以实际行动为基础,通过反复实践、观察和反思,不断改进和完善的研究方法。
它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行动研究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教育工作者们深入研究和应用。
行动研究案例
行动研究案例行动研究案例一研究背景:某所普通中学高中二年级的一个教学班,学生共45名。
执教者为该班的任课教师。
项目时间:2004年3月至2004年11月发现问题:学生在英语阅读课上表现不积极,不太愿意参与课堂活动。
提出假设:1. 学生对英语阅读缺乏兴趣。
2. 学生的现有语言能力有限,无法回答老师的提问。
3. 学生担心答错了丢面子。
4. 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单调,学生参与机会少。
5. 课堂气氛过于严肃,没有轻松的环境,学生不敢发言。
6. 阅读材料过于陈旧、单调或远离现实生活。
初步调查: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原因。
调查结果:1) 89%的同学表示对英语阅读有兴趣。
2)在自我评价中,仅有5名同学认为自己能比较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与我们所观察和感受到的比较一致,占全班总人数的11%。
3) 认为阅读材料过于陈旧、单调或远离现实生活的有7人。
害怕答错问题丢面子的有15人。
认为自己现有的语言能力有限,无法回答老师的提问的6人。
4) 半数以上同学表示他们不主动发言的原因是阅读课堂气氛太严肃,不敢发言。
重新认识问题:大部分同学不积极参与阅读课堂活动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课堂气氛的沉闷。
教师需要调整自己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
行动方案设计:1. 改变阅读课以课堂做练习和教师讲解答案为主的教学方式。
设计具体的任务,采用合作阅读方式、先行组织方式、自选阅读方式和小组讨论方式,突出学生的课堂中心地位,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2. 采用合作阅读方式(Collaborative Strategic Reading),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可以减少学习压力,活跃课堂气氛。
具体步骤如下:教师先提出阅读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主要意思,然后检查小组活动情况,请一个小组宣读自己所总结的中心大意,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评论,发表不同见解。
3. 采用先行组织方式(Head Start),即阅读前,选择与阅读材料类似的话题讨论。
(完整版)教学行动研究案例
教学行动研究案例案例1:自然课老师的行动研究某小学五年级自然课王老师,自开学以来,经过两次月考后,发现其班上学习效果不佳,因此他运用行动研究法来了解问题所在,并改善学生学习情况。
其实施步骤如下:(1)发现问题----王老师发现其班上学生两次月考下来,自然科成绩的表现不佳,因此想从研究中了解问题,并加以解决。
(2)确定问题----他开始分析有关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请教同年级其他自然科老师,并经仔细观察,确定了“如何增进学生学习自然兴趣”为最重要问题。
(3)文献探讨----确定研究主题后,便开始深入和广泛地搜集与增进学生兴趣有关的文献。
(4)拟定计划----根据文献及问题分析,王老师决定以调查研究法来进行对班上学习兴趣的研究。
他想自编一套评量学生的“自然科兴趣量表”。
(5)搜集资料----王老师根据研究设计,对其学生进行测验。
最后将此资料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对自然科兴趣低落的原因,主要是上课缺乏实验、讨论、同时户外观察活动也太少。
(6)设立假设----根据研究结果,王老师推出行动假设----即每周进行两节实验,一节讨论,每二周有一次户外活动。
(7)实施行动方案----根据假设,王老师便开始进行新的自然科学教学活动。
(8)评鉴实施结果----实施新教学活动后,再实施测验,以了解实验的成效是否有增进。
(9)修正方案与再实施----如果评鉴结果有效,则继续原实施的行动方案,否则必须再分析与诊断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修正行动方案。
案例2:a、b两套教学方案的比较研究一所小学的领导认为,究竟怎样的课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课,许多教师模糊不清。
认识上的模糊必然导致素质教育教学行为的缺失,进而阻碍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
因此,开展“语文课堂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他们设想,通过对一篇课文的不同教学行动的解剖,让教师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过程中,把握语文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轨迹,以达到澄清教师认识上的模糊性,转变教学观念,自觉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校本教研实践的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教研成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案例以小学语文《夏日田园》一课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校本教研实践,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夏日田园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夏日田园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夏日田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看到的美景。
2. 学生分享自己熟悉的夏日田园景色,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字形的掌握。
2.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字音、字形错误。
3.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感受夏日田园的美丽景色。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如“稻田里一片金黄,菜地里绿油油的,花儿开得正艳丽。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语句表达了怎样的景色和情感。
3.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拓展延伸,提升能力1.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夏日田园的景色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夏日田园的景色,提高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夏日田园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
五、校本教研实践1. 教师在课前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亲师行动研究案例:增加晨晨早餐的食欲
第 四 ,亲师 双 方 是 平等 的合 作 者 。家 长 并 非 教 师 教 育 孩 子 的 助 手 ,教 师 也 并 非 传 统
意 义 上 的 指 导 者 ,居 高 临 下 地 对 家 庭 教 育 指
身对 于 转 变这 种 状况 的责 任 和作 用 。作 为教
师 ,我 们 应 该 积 极 地 行 动 起 来 。 第七 ,亲 师行 动 研 究 关 注 的对 象是 全体
某 周 四 下 午 , 和 晨 晨 父 母 闲 聊 了 几 句 以
后 ,我抛 出了 问题 : “ 晨 身 体 瘦 弱 是 怎样 晨 形 成 的 ? 有 没 有 采 取 过 什 么 措 施 ? ” 晨 晨 妈 妈 : “ 晨 刚 出 生 时 ,体 重 就 达 41 晨 .
去 精 神 欠佳 ,活 动 时 有 气 无 力 。 我 问她 是 不 是
意志。
第 六 , 由 于 家 长 的 情 况 各 不 相 同 ,需 要
教 师 根 据 实 际 情 况 提 出 不 同 的 要 求 ,循 序 渐
进 ,进 行 恰 切 的 合 作 。 需 要 注 意 的 是 ,不 要
埋怨 家 长 的 素质 ,也 不要 抱 怨 家 长教 育观 念 的 落 后 和 教 育 方 法 的 失 当 , 而 要 明 白 教 师 自
病 了 ,她 摇 摇 头 。 我 再 问 她 ,是 不 是 早 饭 没
公 斤 ,身体 一 直 都 不错 。 只 是 在 9个 月 大 的 时 候 ,一 次 外 出 赴 宴 ,吃 坏 了肚 子 ,拉 肚 子 持 续
了 差 不 多 一 个 月 才好 。 自那 以 后 ,晨 展 的 胃 口 就 没 有 以 前 那 么 好 了 ,体 重 也 低 于 同龄 幼 儿 的 水 平 。 为 了 让 她 的肠 胃 好 起 来 ,我 们 在 医 生 的
教育进阶: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案例
教育进阶: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案例引言教师是社会中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承担着培养下一代人的责任。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专业发展。
本文将分享一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案例,旨在为其他教师提供启发和参考。
案例一:继续学习以增加知识深度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教师需要持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一个实践案例是,在某位小学教师掌握了基础知识后,他决定自主学习更高级别、深入领域的知识。
他利用网络资源、参加研讨会以及与同行合作,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这样他不仅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也提高了自己在该领域的专业水平。
案例二:参与职业培训和研修许多学校和机构都提供专门为教师设计的职业培训和研修活动。
一个实践案例是,在某位中学教师参加了一次关于教育技术的培训班。
通过这次培训,他学习了各种教育技术工具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这不仅丰富了他的教学内容,还使他能更好地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挑战。
案例三:进行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通过规划、执行、评估和调整来改进自身教学实践的方法。
一个实践案例是,在某位高中教师发现他的课堂管理存在问题后,他选择进行行动研究。
他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活动,尝试不同策略并记录观察结果。
通过不断反思和调整实践,他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有效课堂管理方法。
案例四:与同行合作和互助相互交流和合作对于专业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实践案例是,在某个小学团队中,一位老师主动与其他老师分享自己在阅读指导方面的经验,并积极参与同行互助活动。
通过与其他教师的讨论和合作,她从中获得了新的想法和方法,并改进了自己的教学技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案例五:拓展教育领域之外的知识除了专业知识,教师还可以从其他领域获得启发和灵感。
一个实践案例是,在某位幼儿园老师工作之余,她参加了艺术展览、音乐会和文化交流活动。
这些经历丰富了她的视野,并将这些非教育领域中的元素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使幼儿们能够多元化地感知和理解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行动研究的案例一、文献探讨[强迫症定义]强迫性神经症(简称强迫症)是以反复的持久的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
这种症状出于病人内心的,但不被体验和自愿产生,是病人不愿意想的。
明知是不合理的,但不能摆脱,使病人感到痛苦,与其本人的人格格格不入。
[强迫症状]强迫思维,强迫意向,强迫行为等,有的与精神因素有联系,内容不荒诞离奇,病人自知力存在,无其他精神病和明显精神衰弱性格特征。
患有强迫症的患者内心都有焦虑不安的情绪反应,一方面,他们明知这些动作和观念毫无意义,不必要,想努力加以控制,但又无法消除这些行为,甚至引起更为严重的紧张和不安。
许多患者同时伴有头痛、头昏、失眠等神经衰弱的症状,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强迫症患者一般都胆小,敏感,害羞,做事情怕难为情。
常因此不能显示他们的口才和表演才能。
这种难以控制的心理矛盾常使患者坐立不安、易激怒、紧张、虚弱、疲乏。
二、研究设计[研究框架]问题描述——→问题分析——→实情探究——→拟定策略——→运用实践——→评估效果——→纠正改善——→期待解决[个案描述]1.基本资料姓名:萧何(化名)性别:女年龄:17岁家中成员:3人父亲、母亲、萧何2.成长经历萧何在家中是独生女,父母对她宠爱有加,但是也正因为就这一个女儿,因此父母对她的期望也很高。
上幼儿园期间,年年是“好孩子”;上小学和初中期间,年年是“三好生”,初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班”。
在高一第二学期之前,似乎一切都很正常。
[研究地点]萧何就读的重点班有52位同学,是该所学校的一个特色班。
它由年级的前54名同学所组成的,这是一个班风踏实的集体,也是一个充满着竞争的集体。
就周记的情况来看,除了萧何一人受强迫干扰,其他各个都正常地运转着。
对第一个矛盾,我们打算把重点放在教室,通过对她的观察、对周记的再了解、动用集体教师的智慧,来对她进行引导,尽可能地消除她的强迫感;对第二个矛盾,我们认为这是无中生有,或者说是数学课情况的延续,它应该是由第一个矛盾决定的,我们决定用意志去塑造她。
三、行动研究历程日期:2004年5月7日(一)背景简述:高一重点班学生萧何,刚踏入高中时,成绩优秀(除了数学稍稍有些逊色)。
然而,第二个学期的学习,已经迫使这位本该充满朝气的女生显示出了从未有过的疲乏,在她的周记中,赫然写着:“各位老师,帮帮我,上数学课时,我总是在重复中煎熬,下课后,我总在弥补我的浪费,我快要被这种状况吞没了。
”场景描述:(在周记中,她反应的是数学课,因此,我们决定把研究的时间就安排在数学课上,而听课时我们就坐在教室的前面,而萧何的位子就在第三张)第一次关注到萧何,发现她确实在这样的班级中格格不入。
整个一堂数学课,其他人都聚精会神地随着教师的步伐在前进,且一脸的自信,包括做练习题都是如此;而她,时而紧锁双眉若有所思,时而看看同桌,时而低头疾书与他人无关,时而盯着黑板的某一处神情沮丧,似乎整个人就处于浮躁状态。
实情简析:课下面谈后,得知:数学课上,本来是萧何的思路跟着老师在走,突然之间,发现旁边的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于是有个念头在想,自己第一题可能没有弄懂,虽然她明白,她完全弄懂了,但是有了这个念头以后,她根本无心去听下个题目,又知道时间的宝贵,但是为了证明什么,她却拿起笔把第一题在纸上写了一遍,这才了事。
但又错过了后几题的听讲,结果,一堂课下来,丢失了好几个题目的听讲时间。
而数学课一下课,她说自己肯定不会出教室,因为要补那不懂的题目,很多时候,课间十分钟是不够的,常常会影响下一堂课。
处理方式:了解、安慰并告诉她,不要再在课间的时候去做数学题目,我们会联系数学老师,利用中午的时间为她讲解另外几个题目。
处理结果:虽然利用中午的时间为她讲解题目,是弥补了她上课时的漏洞,但是下一堂数学课呢,难道经常这样上课听不完整,下课再来补吗?我们感到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日期:2004年5月14日(二)背景简述:一个星期内,据数学教师称,有五个中午自习的时间,萧何都在办公室问问题,而且比上个星期的问题还要多,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在萧何的周记本上有这样几句话:“现在的我,比起上个星期,要有负罪感。
因为现在课上,我经常跟着强迫走,而且还走得心安理得,因为有个声音告诉我,即使听不懂或者未听见也没有关系,老师也会帮我补习的,似乎我花在反复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了。
”场景描述:一堂课,四十分钟,我们帮她计算了一下,抬头的时候没有超过15分钟,不管数学教师是否要求自己动笔做题,总之,她的一支笔都攥在手里,经常在纸上重重地写,似乎一直在运算,时不时地看看同桌的稿纸,还叹一口气。
在上课即将到一半时,我们趁问她借稿纸的时候,看了一下她的纸,发现上面写了好几遍第一个题目的做法。
上课仍在继续,萧何也仍在忙碌。
实情简析:一堂课,数学教师共讲了六个题目。
下课后,我们带走了萧何,并带走了她上课时一直在用的草稿纸,那上面只有两个题目的做法。
当我们询问她,现在的那种反复思维和反复行动发展到什么程度时,萧何说,比以前厉害,如果课上突然出现某种反复的东西,她就顺着那反复,直到心理舒坦为止,以前还有些顾虑,怕落下课程,现在没了这个顾虑,好像自己更堕落了。
处理方式:告诫她不要过于急躁,这需要一个过程,并鼓励她要在数学课上要有毅力。
数学的题目尽量要在课上过关,不要让自己屈服在强迫思维和行为中。
我们商量对策,并联系数学教师,请求教师在以后一个星期的数学课上多让萧何上黑板练习,以提高她的注意力。
处理结果:预期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情况朝着我们的相反方向发展。
本来就认定请数学教师为萧何讲解未懂的题目就不是一个根本的解决办法,现在,我们更加认定这种观点的准确性。
我们决定,必要的时候要使用以强制强法来对待她的强迫症。
日期:2004年5月19日(三)背景简述:萧何的周记本上显示,她的强迫症仍在继续。
我们立刻决定使用新的方法——增加负荷法,这种方法其实就是缩小萧何的强迫空间,减少萧何数学问题的数量,但又不能让她为此而在数学课上感到焦虑,所以我们要用我们的强迫方式来抑制她的强迫方式,即每一节数学课给萧何设置一个上黑板做题的机会,强迫她做题,使她能够多集中注意力,尽可能地珍惜上课的时间,以保证萧何上课的效率。
场景描述:整个课堂,数学教师讲了三个例题,并由这三个例题中的每一个向外延伸了两个题目,这延伸的六个题目是要求学生上黑板做的。
这节课,数学教师在讲完第一个例题之后,就让萧何上黑板做了第一题的一个延伸题,萧何写得非常流利,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欣慰,这说明她这时是认真听讲的。
当数学教师讲到第二题及其延伸题时,萧何的表情很自然,步骤也和教师一致。
教师讲到第三题时,她的双眼似乎还是停留在黑板上第二题的延伸题方向,看看黑板,动动手中的笔,似乎教师讲的第三题与她毫无关系。
实情简析:萧何说,今天的数学课就缺了第三题及其延伸题的听讲,其他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听第一和第二题时,都是很认真的,也没有出现什么杂念,特别是当上黑板的那个题目做对了,她很兴奋,黑板上的对题,让她不用再在强迫的意念下再在纸上写一遍了,所以,她有时间听第二题,但是,刚听完第二题时,她又被逼迫性地拿起笔,自行自素起来。
所以,第三题压根儿就没有听进去。
处理方式:表扬她这次比上次有进步,是一个很不错的信息,告诉她要坚持,努力战胜胡乱思维的干扰。
联系数学教师,告诉他实际情况,希望他能够让萧何上黑板做最后一题的延伸题,以帮助这位非常学生。
处理结果:这一次的小小成功,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鼓舞,也让我们有了这么一个向前的动力。
既然萧何能够在做完第一题的情况下认真地去听第二题,那么我们在考虑,如果先前的题目只让她听,而叫她去做最后的一个题目,是不是情况会更好呢?日期:2004年5月21日(四)背景简述:在周记中,萧何告诉我们,现在每一节数学课她都能有所收获,而且感觉到强迫自己的时间有所减少了,因为知道数学老师要叫自己去黑板上做题,所以数学课的前半节课是不敢放松的,不过这后半节课问题又卷土重来了。
萧何说,这学期的一次大型考试——五月份的月考就要来临了,她这几天很担心,就怕这样的考试考不好,她不想再让父母失望了。
她说,自己也一直在祈祷能够有好的成绩。
父母对自己的问题还是不完全知情,只知道自己的数学退步了。
场景描述:数学试卷的容量不大,看看周围的同学答题的速度,试题的难度也不大,除了在萧何的脸上看到一些紧张和焦虑外,其他的同学都在孜孜不倦地进行着。
整个过程中,萧何似乎始终都没有沉入到卷子中。
等到交卷的时候,发现她的试卷上有几个空白的题目,她则一脸苍白地看着同桌的试卷。
实情简析:萧何说,她非常希望这一次能够考得稍微好一些,因为,她有种预感,只要数学的成绩提高了,她的强迫症就会减轻了。
我问她测试时,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萧何说,会做的题目,都是上课时认真听讲而来的,她都做完了,但她也不能保证对,所以她花了好多时间把这些题目反复重做了几遍,测试时,耳边总有个声音在告诉她要考好一点,而她又一直听得见别人的做题声,所以,注意力也没有完全集中起来,最后,时间也不够了。
大概这次又考砸了。
处理方式:鼓励她看事情要看积极的一面,要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要有坚定的信念。
测试时,遇到的问题,老师会帮助她解决的,不要太过在意这类问题,并让她设想,如果数学课的时间都把握住了,数学题目都会做了,测试还会不会出现以上的一些问题了。
处理结果:课堂强迫症,我们一直觉得这是有原因的,是源自萧何的性格,还是源自学习的压力,或者是另外的原因,我们目前还没有能够确定。
我们让数学教师在今后的一周中,经常让萧何上黑板做最后的题目,而不是在课堂的前半节就让她上黑板做题。
日期:2004年5月24日(五)背景简述:萧何在周记中写到,父母对她的成绩很失望,她自己也很伤心。
不过对我问她的问题,她已经仔细考虑过了,她承认,通过对她的数学试卷的分析,发现,只要上课时认真听的,一般都考了出来,所以她说如果上课的时候能够抓住所有的时间的话,测试的时候应该不存在那么多的顾虑,她觉得,治好了课堂强迫症,这考试强迫症就自然而然地也会好的。
我在周记的下面告诉了她,她的分析是十分准确的,并让她做好思想准备,数学课,将会有一种新的方式,而且,希望她自己积极配合,效果好的话,她不久就会和强迫症说再见了。
场景描述:(我们商量决定,从这个星期开始,在数学课上,要让萧何做最后的延伸题,而不是做开始的延伸题,我们要尝试这样的做法,是不是比以前的更有效。
)讲着,做着,我们也看不清萧何是什么样的表情,认真或不认真,也看不太清楚,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最后一题,数学教师让萧何上黑板做最后一个延伸题,她慢吞吞地上去了,在黑板的前面环顾了一下,看着前面的几个题目,勉强把最后一个延伸题的第一个步骤写了出来,就再也进行不下去了,她低着头,坐到了位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