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DDS设计
基于fpga的dds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和实现
基于FPGA的DDS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和实现引言在电子领域中,正弦信号是一种重要的基础信号,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音频、视频等各个领域。
而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s)直接数字合成技术则是一种通过数字方式生成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正弦波信号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FPGA的DDS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和实现。
设计目标本次设计旨在实现一个可配置频率范围广泛且精度高的DDS正弦信号发生器。
具体设计目标如下: 1. 实现频率范围可调节,覆盖从几Hz到数十MHz; 2. 提供高精度的频率控制,满足特定应用场景对频率稳定性和相位精度的要求; 3. 支持模数转换器(DAC)输出,并能够通过外部接口控制输出幅值; 4. 使用FPGA作为主要硬件平台,以满足高速计算和灵活配置需求。
系统架构基于FPGA的DDS正弦信号发生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数字控制模块(Digital Control Module):负责接收外部输入的频率、相位和幅值等参数,并将其转换为对DDS核心模块的控制信号; 2. DDS核心模块(DDS Core Module):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通过数学运算生成正弦波形的离散采样值; 3. 数字模拟转换模块(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DAC):将DDS核心模块输出的数字采样值转换为模拟电压信号; 4. 输出放大器(Amplifier):用于放大DAC输出的电压信号,并通过外部接口提供可调节幅值的正弦波输出。
DDS核心模块设计DDS核心模块是整个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它负责根据输入参数生成正弦波的离散采样值。
下面是DDS核心模块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要素:相位累加器相位累加器是DDS核心模块中最基础且重要的组件之一。
它根据输入的频率和时钟信号,在每个时钟周期内累加相位增量,从而实现相位连续变化。
相位累加器可以使用一个定点数或浮点数寄存器来表示,并通过固定步长进行相位递增。
基于FPGA的DDS设计
基于FPGA的DDS设计初始频率设置为7.3682307MHz,系统频率为100MHz,根据DDS输出频率公式能计算出相位累加字:其中f为DDS输出频率;fclk为DDS系统频率;N为相位累加器的位数;DATA为相位累加器的累加值。
要得到7.3682307MHz的输出频率,相位累加值DATA=(100101101110011010111111110101101101111011100)2FPGA采用Xilinx Spartan3E XC3S500E,IP核+VerilogHDL+Sch编程。
下图为整个FPGA的原理框图:DCM_100MHz其中DCM_100MHz用了Spartan3E里面的DCM(时钟管理单元),由于输入的时钟为有正负的正弦波(100MHz 幅值5V 峰峰10V的正弦信号),所以经过DCM后,能得到一个很好的方波。
输出100MHz给DA作为DA的时钟,其中还经过一个BUFG,目的是使ROM的正弦数据输出稳定后,时钟才到来,DA才能读入数字值,这可以参考AD9744的Datasheet其中ts至少为2.0ns,如果少于2.0ns或时钟和DA数据同时甚至提前到达的话,DA 输出的模拟值会出错。
所以要加一个BUFG,但BUFG延时不太确定,.....(方面的我还不懂L)MCU_FPGA51单片机通过串口接受PC机给出的DATA(相位累加值),再通过与FPGA的通信,告诉FPGA相位累加模块(Accumulator)累加值。
MCU_FPGA所做的工作是把收到的数据出入模块内的ROM里,使得改变模块里的ROM地址,就能改变输出的累加值。
FPGA_MCU通信的时序为:DIN:48位累加值串行输入CLK_WR:输入写信号时钟,DIN的数据稳定后,CLK_WR上升沿写入FPGA内部的寄存器,寄存器的数据移位。
DIN_PRO:写保护,DIN_PRO=0时,模块内ROM的输出随地址变化而变化;DIN_PRO=1,模块内ROM的输出锁存,输出保持DIN_PRO=0时ROM地址所对应的ROM 值。
基于FPGA的DDS信号源设计
c l 1 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v i e w
e n d
方式, 对 频 率控制 字进行调 节 , 可实 现给定改 变 , 频率 步进 的改变 和增 减 , 波形 的选 择等 。 此模 块 的Ve r i l o g  ̄ 码如 下 : a l wa y s @( p o s e d g e c l k o r n e g e d g e r s t )
讧 ( 1 e n g t h := 3 2 ’ d 5 7 2 6 6 2 2 ) / / 2 0 o KHZ
l e n gt h=3 2’ d 2 8 6 3 I l e n gt h= l e ng t h +s i ng l e _ f r c  ̄
石油 地 质 类 型 及 其 区 域特 征
4 . 结 柬语
eg b in
c a s e ( s i n g l e _ s t a t e )
1 : wa v e mo de = 2 b Ol i //s i n
2: wa v e mo de = 2’ bl 0 ; // f a n g bo
3 : wa v e mo d e =2 h l 1 ; / / s a n j i a o b o
eg b in
wa v e mo d e =2’ bO l I
s i n gl e_ s t a t e = Ol
e nd e nd c a s e s i ng l es t a t e = s i ng l e _ s t a t e +1 l
_
计还有许多可以优化的地方 , 如考虐流水线设计做累加模块, 利用波形数据的 对称性 只 存放一 半 的波形数 据 , 节省 R O Mi  ̄件资源 等 。 f 如果 能合 理应 用P I CA 的I P 内核 , 采 用S O P C 技术 定能 做 出性能 更优 越 的D Ⅸ科 言 号源。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分析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分析摘要: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 技术逐渐被广泛使用,DDS 是目前数据调度常用的数据分发技术,此技术能够有效结合数据服务质量要求,完成数据分发操作。
为此提出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以提升信号发生器精度效果。
关键词:FPGA;DDS;信号发生器;设计;1 DDS数据分发模型设计网络层云服务器采用的DDS数据分发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
DDS数据分发模型中,将数据库云平台中的数据发送端看作为发布者,数据写入者为数据采集端,而订阅者与读入者即为云平台中的数据接收端。
DDS数据分发模型的身份主要是通信数据库云平台中,通信网络的中间件,此模型能够为通信数据库云平台提供通信数据分发服务,让通信数据可以快速分发传输,从而避免出现数据拥塞问题。
图 1 基于 DDS 的通信数据库云平台2系统硬件设计2.1硬件整体方案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硬件系统主要包括MCU控制电路,FPGA构成的DDS发生器、DAC转换和低通滤波电路,及一些用于输入输出的器件等。
按键输入和LCD输出显示主要由MCU负责控制,MCU然后将输入的信号运算处理后发送给FPGA,FPGA根据输入的各种参数在ROM表中寻址,同时输出对应控制的波形、频率和幅度的数字信号,最后经过DA转换为对应的模拟电压信号,在经过一个低通滤波器使得模拟电压信号变得平滑。
2.2硬件模块电路系统的硬件电路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系统主控电路,二是DDS信号发生器电路。
系统主控电路包括以STM32F103C8T6为主控的最小系统板、四路用户按键输入、OLED显示屏输出(SPI)、UART通信连接上位机、硬件SPI连接FPGA负责信号数据传输。
DDS信号发生器电路,其中的FPGA模块的核心芯片为LatticeLCMXO2-4000HC-4MG132,其模块上内置8路输出LED指示灯、4路按键输入、4路拨码输入和两位数码管输出灯资源。
基于fpga的dds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和实现
基于fpga的dds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和实现
基于FPGA的DDS正弦信号发生器可以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设计和实现步骤:
1. 确定系统需求:首先,确定所需的输出信号频率范围、分辨率和采样率等系统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来确定。
2. 设计正弦表:根据系统需求,设计一个包含所需频率范围内所有可能的正弦波的正弦表。
可以使用固定小数点表示法来表示正弦表中的采样值。
3. 设计相位累加器:使用一个32位计数器作为相位累加器,其计数速度由所需的输出信号频率和FPGA时钟频率决定。
每个时钟周期,计数器值自动增加到下一个相位值。
4. 选择相位值:使用相位累加器的值在正弦表中查找对应的相位值,并将其作为输出信号的采样值。
5. 数字输出:将采样值经过DAC(数字模拟转换器)转换为模拟信号,并将其输出。
6. 配置FPGA:将设计好的数字电路加载到FPGA芯片中,并配置FPGA内部的寄存器、时钟和IO管脚等。
7. 测试和调试:对设计好的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输出信号的频率、精确度和稳定性符合要求。
这是一个基本的设计和实现步骤,具体的实现方法和细节可能因FPGA型号、工具和应用需求而异。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加入滤波器、幅度控制、相位调制等功能以满足更多需求。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随着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发展,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频率合成器,成为一种高性能的信号发生器。
DDS信号发生器通过数字信号直接产生模拟信号,具有频率精度高、可编程性强和快速调频等优点。
本文将通过FPGA实现DDS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DDS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DDS信号发生器的核心是相位累加器、查找表和数模转换器(DAC)。
通过累加器产生相位累积,将相位累积的结果通过查找表得到对应的振幅值,并经过数模转换器输出模拟信号。
1.确定需要生成的信号的参数,包括输出频率、相位步进精度、振幅等。
根据这些参数,计算累加器的增量值,即每个时钟周期累加器需要累加的值。
2.在FPGA中设计相位累加器。
相位累加器的宽度取决于相位步进精度,一般为32位或64位。
通过在每个时钟周期加上增量值,实现相位的累加。
3.设计查找表。
查找表的大小取决于数字信号的分辨率,一般为2^N 位。
通过输入相位值查找对应的振幅值。
4.设计数模转换器(DAC)。
通过DAC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
5.在FPGA中实现控制逻辑,包括控制相位累加器和查找表的读写操作,使其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相位累加和振幅输出。
6.将设计好的FPGA模块进行综合、布局和时序约束,生成比特流文件。
通过以上步骤,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就完成了。
设计好的FPGA模块可以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信号发生器,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医疗设备等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FPGA的资源限制,包括LUT资源的利用、频率分辨率和输出频率的限制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相位累积周期、使用多路查找表和多路DAC等方法进一步优化设计。
综上所述,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对DDS原理有深入的理解,并结合FPGA的特点进行设计。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可以实现高性能的DDS信号发生器。
(完整word版)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摘要:利用FPGA芯片及D/A转换器,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频率、幅值可调的信号发生器,同时阐述了该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及设计思路。
经过电路调试,输出波形达到技术要求,证明了该信号发生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0 引言信号发生器作为一种基本电子设备广泛的应用于教学、科研中,因此从理论到工程对信号的发生进行深入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随着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的不断发展,直接频率合成(DDS)技术应用的愈加成熟,利用DDS原理在FPGA平台上开发高性能的多种波形信号发生器与基于DDS芯片的信号发生器相比,成本更低,操作更加灵活,而且还能根据要求在线更新配置,系统开发趋于软件化、自定义化。
本文研究了基于FPGA 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实现了满足预定指标的多波形输出。
可产生不同频率、幅度的正弦波、三角波、矩形波信号,仿真和实测结果均证实了其灵活性和可靠性。
1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和设计1.1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结构图1为DDS信号发生器系统结构框图.系统以FPGA芯片为信息处理核心,主要完成数字频率合成、D/A转换、选择滤波、功率放大、LCD显示等功能。
频率控制字M送入32位的累加器进行累加运算,截取32位累加器的第24到第30位作为ROM的地址,ROM在累加器的控制下,输出8位的数字波形数据,经过DAC0832转换为模拟量,因为DAC0832输出的是电流的形式,所以通过电压转电流电路转换为电压形式的模拟波形,但其中还含有大量的高频成分,为了输出频率纯净的信号波形,再通过一个二阶的有源低通滤波器。
最后为了调节输出信号的峰峰值,再引入一个幅度调节电路。
根据直接数字频率合成理论将系统的频率分辨率及输出频率写为:其中fclk和N为系统时钟和位宽,M为频率控制字,利用信号相位与时间成线性关系的特性,直接对所需信号进行抽样、量化和映射,输出频率可调的信号波形。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设计与分析・Sheji yu Fenxi基于F P GA 的DDS 信号发生器的设计蒋小军(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1)摘要: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 )广泛应用于航空控制、通信、电子测量及研究等领域。
现提出一种DDS 信号发生器,釆用EDA 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在Q-artus 3集成开发环境中利用原理图和调用PLM 宏功能模块完成软件设计,并通过FPGA 进行硬件测试。
关键词:FPGA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 ; PLM引言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 一种 的频率合成技术和信号生方法,的频率 率, 实现频率的快速切换,并且在变能 ,实现频率、 和 的数控调制。
,在现代电子 及设的频率源设计中,在通信领域,DDS 的应用 广泛。
1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设计的一个DDS 信号发生器,如图1所示,它器、 调制器、 ROM 和D/A 换模块 成。
1ROM 中的mif 数件, 生 、方、 等 信号。
器 DDS 的核心,完成 的功能, 器的量!又由于!与输出频率血的B3=2g 血,器的频率字输入。
当系忌2$时等于尤频率字 在图1中 :过了一 器, 频率字改变加器的。
系统时钟图1 DDS 信号发生器结构调制器接 器的 出,在 一, 用于信号的 调制,如PSK (相移键控)等,在 用 , 一个固定的字数 S 字 最好也用步 器 步。
注意,字输入的数 宽 &与频率字$往往 不相等的,波数字储ROMG表)完成仏(凤)的换,也 理解成 到 的换,的 调制器的输出,事实上就是ROM 的地址出送往D/A ,转化模拟信号。
于 调制器的出数 宽&也ROM 的地址宽,因此在实际的DDS 结构中$往往很大,而&为10位左右。
2电路设计DDS 信号发生器电路原理图图2所示,法器ADDER32、 器REG32、数据波形ROM 三大功能子模块组成。
图2电路原理图(1) 32位加法器ADDER32。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信号发生器(DDS)已成为各种电子设备中常用的一种功能模块。
使用DDS技术可以生成高质量、高稳定性的各种频率和波形的信号。
而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作为一种可编程逻辑器件,具有高集成度、高速度和灵活性等优势,逐渐成为了实现DDS信号发生器的主要选择之一一、DDS技术概述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s)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直接合成的方法,通过计算机算法精确地合成期望的波形。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时钟信号分频得到一系列的离散相位值,再通过查表和插值的方法得到对应的幅值,最后通过一个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
二、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步骤1.系统架构设计根据DDS信号发生器的要求,确定所需的系统架构。
一般包括时钟模块、相位累加器、查找表、插值器、DAC和控制逻辑等模块。
2.时钟模块使用FPGA内部的资源或外部时钟源生成所需的系统时钟信号。
可以通过时钟分频和PLL(Phase-Locked Loop)锁相环技术来实现对系统时钟的精确控制。
3.相位累加器利用FPGA的寄存器或分频模块实现相位累加功能。
通过周期性地累加相位增量,可以得到DDS信号的相位。
4.查找表利用FPGA内部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存储相位对应的幅值。
根据相位的大小来查找对应的幅值,存储在RAM中。
5.插值器可以通过线性插值或差值的方法对相位查找表的输出进行插值,以提高输出信号的精度和稳定性。
6.DAC将插值器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通过FPGA的IO端口或专用的DAC芯片输出到外部电路。
7.控制逻辑设计合适的控制逻辑,可以通过外部接口或FPGA内部的控制模块来控制DDS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幅值、相位偏移等参数。
基于FPGA的DDS信号源设计培训
基于FPGA的DDS信号源设计培训基于FPGA的DDS信号源设计是一种使用数字直接合成技术(DDS)在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上实现信号源的方法。
DDS是一种通过数字计算方式生成任意频率和相位的信号的技术。
在传统信号源设计中,通常使用锁相环(PLL)或震荡器电路来生成特定频率的信号。
而DDS信号源通过数字计算的方式,可以实现更高的频率分辨率和频率稳定性。
在基于FPGA的DDS信号源设计中,首先需要将输入的参考时钟进行数字化。
通常使用的是外部时钟源,如晶振或GPS同步时钟等。
然后,通过时钟分频和相位累加器等数字逻辑电路,将参考时钟转换为所需的频率和相位。
接下来,使用数字幅度调制电路对信号进行幅度调制,以实现所需的信号形式,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FPGA作为可编程逻辑器件,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可重配置性。
它可以通过编程方式实现不同的信号生成算法和信号处理功能。
通过使用FPGA实现DDS信号源,可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中对信号源的复杂要求,如通信系统、雷达系统、医疗设备、音频设备等。
在基于FPGA的DDS信号源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时钟频率选择:选择合适的时钟频率对于实现高分辨率和频率稳定性至关重要。
较高的时钟频率可以提供更高的频率分辨率,但也会增加硬件复杂度和功耗。
较低的时钟频率可能导致频率稳定性下降。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权衡和选择。
2.相位累加器设计:相位累加器是DDS信号源的核心部件,负责将参考时钟转换为所需的相位。
设计相位累加器时需要考虑相位分辨率和相位误差。
相位分辨率取决于相位累加器的位宽,而相位误差受到时钟抖动和积累误差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需要合理设计相位累加器的位宽和时钟抖动控制电路。
3.数字幅度调制:数字幅度调制(AM)可以实现信号的幅度调制,例如调制成正弦波、方波等。
常用的数字幅度调制技术包括加权输出和查找表法。
加权输出法通过在幅度控制寄存器中存储不同幅度值,并按照权重进行输出。
DDS原理及基于FPGA的实现
DDS原理及基于FPGA的实现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s)全称直接数字合成,是一种数字合成功能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它是通过根据一些固定的参考信号,加上一个可控的数字增量,形成一个频率可调的数字信号。
DDS工作原理及路线图:DDS的核心是一个数字控制的累加器和一个查找表。
其具体实现如下所示:1.预先存储波形表:首先,需要在DSP处理器或FPGA中事先存储好波形表(一般是一个周期的波形值),该波形表由特定的设计方法生成,例如正弦函数合成、加窗等。
2.相位累加器:DDS在每个时钟周期内累加相位增量。
具体来说,它将前一周期的相位值与当前周期的相位增量相加,并将结果存储在一个相位累加器中。
3.相位查找:相位查找操作通过查找表来实现。
在每个时钟周期中,DDS从查找表中根据相位累加器的值来获取对应的波形数值。
4.数字输出:DDS将查找表中获取的波形数值直接转换为模拟输出信号的幅度。
基于FPGA的DDS实现:DDS在FPGA上实现具有以下优点:灵活性高、资源利用率高、功耗低、随机存取等。
基于FPGA的DDS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数字波形表生成:使用FPGA的片上RAM(BRAM)或外部存储器存储一个周期的数字波形表。
2.相位累加器:DDS的核心是一个相位累加器,可以使用FPGA的片上计数器或者DSP48E资源实现,实现相位的累加。
3.查找表选择:DDS使用查找表来获取波形数值,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查找表,如ROM、LUT等,FPGA提供了不同的资源来实现查找表。
4.数字输出:DDS通过数字转模拟转换器(DAC)将输出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FPGA通常具有丰富的IO资源,可直接与DAC连接。
5.控制接口:DDS通常需要提供一些控制接口,允许外部调整频率、相位、振幅等参数。
FPGA可以提供适当的接口,如基于UART或SPI的串行接口、基于GPIO的并行接口等。
总结:DDS是一种基于数字合成的信号发生器原理,通过累加器和查找表实现信号的频率可调。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一种常见的应用是通过数字直接合成(Digital Direct Synthesis,简称DDS)来生成各种信号。
DDS信号发生器能够快速准确地产生高质量的信号,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子测量、医疗器械等领域。
本文将阐述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
二、FPGA的简介FPGA是一种可编程的逻辑器件,其内部包含了大量可编程的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
FPGA具有灵活性高、可重构性强等特点,可以根据设计者的需求,灵活地实现各种数字电路。
因此,FPGA成为DDS信号发生器设计的理想平台。
三、DDS技术原理DDS技术通过数字控制相位累加器和振荡器来实现信号的直接合成。
其中,相位累加器用于控制振荡器输出频率的连续调节,振荡器则根据相位累加器的输出产生正弦波。
DDS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步骤如下:1. 初始化相位累加器:将初始相位值存入相位累加器。
2. 累加相位值:相位累加器根据设定的增量值不断累加,得到一个新的相位值。
3. 查表获得振荡器的输出值:通过查表法,根据相位值获得振荡器的输出幅度。
4. 输出信号:根据振荡器的输出幅度,形成DDS信号。
四、1. 系统架构设计:本设计采用基于FPGA的硬件逻辑实现DDS信号发生器。
系统由相位累加器、振荡器、幅度调节模块和输出模块组成。
其中,相位累加器使用FPGA中的计数器实现,振荡器采用三角函数计算逼近的方式实现,幅度调节模块用于调节振荡器的输出幅度,输出模块将DDS信号输出到外部。
2. 相位累加器设计:相位累加器是DDS信号发生器的核心模块。
本设计采用基于FPGA的计数器实现相位累加器,通过控制计数器的计数速度来调节信号的频率。
基于FPGA的DDS设计实验
基于FPGA的DDS设计实验1.1 DDS的基本原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s,即DDFS,一般简称DDS)是从相位概念出发直接合成所需波形的一种新的频率合成技术。
近年来,技术和器件水平不断发展,这使DDS 合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它在相对带宽、频率转换时间、相位连续性、正交输出、高分辨力以及集成化等一系列性能指标方面已远远超过了传统的频率合成技术所能达到的水平,完成了频率合成技术的又一次飞跃,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频率合成技术。
1.1.1DDS的基本原理和优化构想DDS的主要思想是从相位的概念出发合成所需的波形,其结构由相位累加器,正弦ROM查找表, D/A转换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
它的基本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DDS原理图图1.1中, fc为时钟频率, K为频率控制字, N为相位累加器的字长, m为ROM地址线位数, n为ROM的数据线宽度(一般也为D/A转换器的位数) , fo为输出频率, 输出频率fo由fC和K共同决定: fo = fC×K/2N。
又因为DDS遵循奈奎斯特(Nyquist)取样定律:即最高的输出频率是时钟频率的一半,即fo = fC/2。
实际中DDS的最高输出频率由允许输出的杂散水平决定,一般取值为fo≤40% fC。
对DDS进行优化设计,目的是在保持DDS原有优点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硬件复杂性,降低芯片面积和功耗,提高芯片速度等。
为了减小DDS的设计成本, 对其结构进行优化,优化后DDS的核心结构框图如下所示。
图1.2优化后的DDS核心框图其中的地址转换器是根据adri[14]的数值判断数值是增长(0~π/2)或减少(π/2~π) ,数据转换器是根据adri[15]的数值判断生成波形的前半个周期(0~π)或者后半个周期(π~2π) 。
1.1.2 DDS的工作原理图1.3所示是一个基本的DDS电路工作原理框图。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器的设计与实现⼀、实现环境 软件:Quartus II 13.0 硬件:MP801⼆、DDS基本原理 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即数字合成器,是⼀种新型的频率合成技术,具有相对带宽⼤,频率转换时间短,分辨率⾼和相位连续性好等优点。
较容易实现频率、相位及幅度的数控调制,⼴泛应⽤于通信领域。
DDS的实现⽰意图如下图所⽰: 1、将需要合成的信号的数据存储在rom中,合成待输出信号的⽅法请参考: 2、dds_control实现的功能是将存储在rom中的待合成的信号的数据按照⼀定的规则取出来: dds_control主要由相位累加和频率累加来实现,简单的说,通过控制相位累加和频率累加来实现从rom中取出不同时刻的数据。
(1)相位累加器位数为N位(24~32),相位累加器把正弦信号在相位上的精度定义为N位,其分辨率位1/2N ,决定⼀个波形的起始时刻在哪个点; (2)频率累加器⽤来控制每隔⼏个点从rom中取⼀个数据,决定⼀个波形的频率; (3)若DDS的时钟频率为F clk ,频率控制字fword = 1,则输出频率为 F out = F clk/2N,这个频率相当于“基频”,若fword = B,则输出频率 F out = B * F clk/2N。
因此理论上由以上三个参数就可以得出任意的 f o 输出频率,且可以得出频率分辨率由时钟频率和累加器的位数决定的结论。
当参考时钟频率越⾼,累加器位数越⾼,输出频率分辨率就越⾼。
3、从FPGA中出来的信号都是数字信号(dds_control输出的信号都为数字信号),需要通过dac芯⽚来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这样将dac芯⽚输出的信号接⼊到⽰波器中,才能看到波形; 4、举例说明频率控制和相位控制: 如上图所⽰,这个是⼀个由33个点构成的正弦波信号,(rom_addr,rom_data),纵坐标为存储在rom中的正弦波信号,横坐标为dds_control ⽣成的地址信号。
基于fpga的dds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和实现
基于fpga的dds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和实现
基于FPGA的DDS正弦信号发生器可以使用两种常见的实现
方法:Look-Up Table (LUT) 方法和相位累积器方法。
1. LUT方法:
- 首先,定义一个存储正弦波样本值的LUT (Look-Up Table),LUT的大小取决于所需的精度和波形频率范围。
- 使用一个计数器来生成一个相位值,该相位值是一个0到LUT大小之间的数字。
- 将该相位值作为索引,通过查找LUT来获取对应的正弦波
样本值。
- 将该正弦波样本值通过数字-模拟转换器(DAC)转换为模拟
信号输出。
2. 相位累积器方法:
- 使用一个固定频率的时钟作为参考信号输入,例如50 MHz。
- 使用一个相位累积器累积每个时钟周期的相位值。
- 计算相位值对应的正弦波样本值,并通过DAC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
- 相位累积器的更新频率由所需的输出频率确定,可以通过
增加或减小相位值的增量来调节输出频率。
需要注意的是,FPGA上实现DDS正弦信号发生器时,需要
一个高速的DAC来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
同时,
为了提高性能和减少功耗,可以采用流水线技术,通过并行处理来提高输出频率的精度和速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相位调制、振幅调制等功能来进一步扩展DDS正弦信号发生器的
功能。
要设计和实现基于FPGA的DDS正弦信号发生器,可以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如Verilog或VHDL编写相应的代码,并使用FPGA开发工具进行综合、布局以及生成比特流文件。
最后,将比特流文件加载到目标FPGA芯片上,就可以实现DDS正弦信号发生器的功能。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电工电子实验报告课程名称EDA技术基础实验名称综合实验总结选题性质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基于FPGA 的DDS 信号发生器的设计1 DDS 的基本原理DDS 技术是一种把一系列数字量形式的信号通过DAC 转换成模拟量形式的信号的合成技术,它是将输出波形的一个完整的周期、幅度值都顺序地存放在波形存储器中,通过控制相位增量产生频率、相位可控制的波形。
DDS 电路一般包括基准时钟、相位增量寄存器、相位累加器、波形存储器、D/A 转换器和低通滤波器(LPF )等模块,如图1.1所示。
相位增量寄存器寄存频率控制数据,相位累加器完成相位累加的功能,波形存储器存储波形数据的单周期幅值数据,D/A 转换器将数字量形式的波形幅值数据转化为所要求合成频率的模拟量形式信号,低通滤波器滤除谐波分量。
整个系统在统一的时钟下工作,从而保证所合成信号的精确。
每来一个时钟脉冲,相位增量寄存器频率控制数据与累加寄存器的累加相位数据相加,把相加后的结果送至累加寄存器的数据输出端。
这样,相位累加器在参考时钟的作用下,进行线性相位累加,当相位累加器累加满量时就会产生一次溢出,完成一个周期性的动作,这个周期就是DDS 合成信号的一个频率周期,累加器的溢出频率就是DDS 输出的信号频率。
相位累加器输出的数据的高位地址作为波形存储器的地址,从而进行相位到幅值的转换,即可在给定的时间上确定输出的波形幅值。
波形输出图1-1:DDS 原理图波形存储器产生的所需波形的幅值的数字数据通过D/A 转换器转换成模拟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滤除不需要的分量以便输出频谱纯净的所需信号。
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fo 可表示为:Ns f M f M f 2..0=∆= ( 1.1)式中s f 为系统时钟,f∆为系统分辨率,N 为相位累加器位数,M 为相位累加器的增量。
参数确定及误差分析.2 参数确定首先确定系统的分辨率f ∆,最高频率m ax f ,及最高频率m ax f 下的最少采样点数min N根据需要产生的最高频率m ax f 以及该频率下的最少采样点数min N ,由公式minmax .N f f s ≥(1.2)确定系统时钟s f 的下限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名称:基于F P G A的D D S信号源设计
二、技术规范:
1.实验目标:
设计一个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s),DDS是一种新型的频率合成技术。
DDS 技术是一种把一系列数字形式的信号通过DAC 转换成模拟信号的合成技术。
DDS 技术具有频率切换时间短,频率分辨率高,频率稳定度高,输出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可以快速切换,输出相位可连续,并且在改变时能够保持相位的连续,很容易实现频率、相位和幅度的数字控制。
它在相对带宽、频率转换时间、相位连续性、高分辨率以及集成化等一系列性能指标方面远远超过了传统频率合成技术。
因此在现代电子系统及设备的频率源设计中,尤其在通信领域,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实现功能:
本实验最后将设计出一个具有频率控制和相位移控制功能的DDS。
3.引脚:
本实验有三个输入端口,8位的频率控制字端口,分别接8个开关按键,8位的相位控制字端口,分别接另外的8个开关按键,系统时钟输入端口;一个8位输出端口,接D/A的输入端口。
FPGA板上的时钟频率为50MHz,本实验将其10分频后得到5MHz再使用。
三.总体设计方案;
原理:
实验采用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DDS 方式是利用高速存储器作查找表,然后通过高速DAC 输出已经用数字形式存储的波形。
图1:DDS 系统的基本原理图
图1中虚方框部分是DDS 的核心单元,它可以采用CPLD/FPGA 来实现。
图中的相位累加器由N位全加器和N位累加寄存器级联而成,可对频率控制字的二进制码进行累加运算,是典型的反馈电路。
频率控制字M和相位控制字分别控制DDS 输出正(余)弦波的频率和相位。
每来一个时钟脉冲,相位寄存器以步长M递增。
相位寄存器的输出与相位控制字相加,其结果作为正(余)弦查找表的地址。
正(余)弦查找表的数据存放在ROM中,内部存有一个周期的正弦波信号的数字幅度信息,每个查找表的地址对应于正弦波中0°~360°范围内的一个相位点。
查找表把输入的址信息映射成正(余)弦波的数字幅度信号,同时输出到数模转换器DAC 的输入端,DAC输出的模拟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LPF),可得到一个频谱纯净的正(余)弦波。
DDS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每来一个时钟脉冲clk,N 位全加器将频率控制数据M 与累加寄存器输出的累加相位数据N 相加,把相加后的结果送至累加寄存器的输入端。
累加寄存器一方面将上一时钟周期作用后所产生的新的数据反馈到加法器的输入端,以使加法器在下一时钟的作用下继续与频率控制数据M 相加;另一方
面将这个值作为取样地址值送入幅度/相位转换电路,此电路根据取样地址输出相应的波形数据。
最后经D/A 转换器和低通滤波器将波形数据转换成所需要的模拟波形。
DDS 输出信号的频率由下式决定:q=(N M 2/2)×clk (M 2代表取样点数,M 为频率控制字、N 2代表存储器中存储数据的多少,N 代表累加器的位数,clk 代表基准时钟频率) 。
调节M 可以改变取样的点数,从而改变频率。
假定基准时钟为70MHz ,累加器为16 位,则clk=70MHz ,Y=162=65536 (N =16),设M =12 则X=122=4096,所以q=(4096/65536) ×70=。
可见,通过设定相位累加器位数N 、频率控制字M 和基准时钟的值,就可以产生任一频率的输出。
DDS 的频率分辨率定义为:q=clk/N 2 由于基准时钟一般是固定的,因此相位累加器的位数就决定了频率的分辨率。
2.功能实现:
如果利用AT29C010芯片实验接线图如下:
图2:DDS 试验连线图
顶层模块图:
图3:DDS 顶层设计电路图
3.系统总体框图:
图4:总体框图
4.模块描述及功能实现(这里采用的是自己编的rom,没有用falsh芯片):
①顶层模块:顶层模块主要用于分频,定义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端口。
由于实验箱采用系统时钟位50MHz,本实验才有时钟频率为5MHz,所以本模块主要负责将时钟进行10分频。
模块将调用相位累加模块和rom模块。
模块端口有:系统时钟输入端口(接系统时钟),8位频率控制字输入端口和8位相位控制输入端口(接16个开关按键),8位数据输出端口(接D/A的8位输入端口),复位输入端(接一个按键),分频后的时钟输出(接D/A的时钟输入)。
②相位累加模块:相位累加主要是利用频率控制字和相位控制字来累加出寻址地址,N=N+M;address=N+P;其中N位累加寄存器,初期为0;M位频率控制字;address 为寻址地址。
模块端口有:时钟输入端口(接顶层模块5MHz时钟),复位输入端口(接顶层模块复位端),8位频率控制字输入端口和8位相位控制输入端口(分别接顶层模块的8位频率控制字输入端口和8位相位控制输入端口),地址输出端口(将地址通过顶层模块传送给rom模块,8位)。
③rom模块:首先利用MATLAB生成一个.HEX文件,.HEX文件存储的是一个深度为8192,宽度为8的正弦波形数字信号(数据不能超过255)。
代码为:
depth=8192; %存储单元数;
widths=8; %数据宽度为8位;
N=0:1:8192;
s=sin(pi*N/125); %计算0~pi/2的Sin值;
fidc=fopen('','wt'); %以"wt"的形式打开,\n为换行
% 写入%
fprintf(fidc,'depth=%d;\n',depth);
fprintf(fidc,'width=%d;\n',widths);
fprintf(fidc,'address_radix=uns;\n');
fprintf(fidc,'data_radix = uns;\n');
fprintf(fidc,'Content Begin\n');
for(x=1:depth)
fprintf(fidc,'%d\n', round(125*sin(pi*(x-1)/4096)+125));
end
fprintf(fidc,'end;');
fclose(fidc);
然后在quartus下利用MATLAB生成的数据编写一个单口rom,并且生成对应的.V 文件,即rom模块。
本模块的功能是通过传送过来的地址,查找地址所对应的数据,并将数据输出。
生成的模块端口:地址输入端口(接相位累加模块传送过来的地址,13位),时钟输入端口(接分频后的5MHz时钟),数据输出端口(8位)。
实验结果及分析:
板子下载:
将数字输出接到DA转换芯片的8个输入脚,用示波器检测DA的模拟输出信号。
改变频率控制字和相位控制字(由于滤波器原因,改变相位控制字没有实际效果),观察波形的改变。
频率控制字为0
频率控制字为128
理论值:q=(128/16384)×500k=(500k为分频后的时钟)
频率控制字为64
理论值:q=(64/16384)×500k=
频率控制字为32
理论值:q=(32/16384)×500k=
频率控制字为16
理论值:q=(16/16384)×500k=
频率控制字为8
理论值:q=(8/16384)×500k=
频率控制字为4
理论值:q=(4/16384)×500k=
频率控制字为1
理论值:q=(1/16384)×500k=
总结:效果还不是很好,有点失真。
实际数据与理论有点偏差而且频率大偏差也有所增加,但是频率越高波形效果越好。
由于没有滤波器,毛刺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五.综合布局布线
顶层模块“DDS”:
地址累加器:
ROM:
综合布线:
注:其实实验最后得到的效果比上面的波形好些,只是当时找不到小容量U盘所以没有把波形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