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名词解释
病原微生物名词解释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
它们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通过感染人体或动物的方式,繁殖和生长,引起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病原微生物可以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方式。
直接传播一般是指通过与病人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血液等直接接触传播的方式,如飞沫传播、空气传播、直接接触传播等。
间接传播一般是指通过接触感染源、污染环境、接触带有病原微生物的物品等方式传播的,如食物、饮水、医疗器械等。
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包括需氧菌、厌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等。
细菌感染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如感冒、肺炎、腹泻等。
病毒是最小的病原微生物,通过感染宿主细胞并使用其内部机制繁殖。
病毒感染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如流感、艾滋病、肝炎等。
真菌是一类通常寄生在皮肤、黏膜等细胞上的微生物,包括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等。
真菌感染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如白色念珠菌感染、铜绿假丝酵母感染等。
原生动物是一类以单细胞形式存在的微生物,如疟原虫、隐孢子虫等。
原生动物感染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如疟疾、阿米巴痢疾等。
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和条件。
温度、湿度、酸碱值、氧气浓度等环境因素都可以影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在适宜的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可以快速繁殖,并释放出大量的毒素和代谢产物,对宿主产生伤害。
为了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疾病的发生,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首先是加强环境卫生,保证食品、水源、空气等的卫生安全。
其次是加强个人卫生,保持清洁、勤洗手等,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接触和传播。
再次是进行疫苗接种,通过免疫接种,提高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此外,还可以使用消毒剂、抗生素等药物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治疗感染疾病。
总之,病原微生物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特点和传播方式,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的健康。
病原微生物的概念
病原微生物的概念病原微生物的概念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它们通常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我们来看看病原微生物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病原菌病原菌是指引起疾病的细菌。
它们生长在人体内、外或其他生物体内、外的组织、器官或体液中,并进行生命活动。
常见的病原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
二、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只有在宿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它们通过感染宿主细胞产生新的病毒,从而引起疾病。
常见的病毒有流感病毒、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三、真菌真菌是一种寄生在植物和动物体内、外的微生物。
它们通过迅速繁殖来引起疾病,常见的病原真菌有白色念珠菌、肺曲霉等。
四、寄生虫寄生虫是指寄生在他人体内,主要通过摄取、吸取和消化对宿主造成损害并引起疾病的生物。
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疟原虫、血吸虫等。
五、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方式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方式有多种,主要有接触传播、经口传播、气溶胶传播等。
其中,接触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皮肤、黏膜接触传播,经口传播是指通过食品、水源传播病原微生物,气溶胶传播则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微生物进入人体引起感染。
六、病原微生物的防治病原微生物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卫生、提高人群免疫力、避免与病原微生物接触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例如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等。
总之,了解病原微生物的概念、种类和传播方式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避免与病原微生物接触,从而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病原微生物的名词解释
病原微生物的名词解释
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进入人体,通过感染破坏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它们可以生存在环境中,也可以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一些细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但另一些细菌是病原菌,会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结膜炎、尿路感染等。
病毒是最小的病原微生物,它们无法自主生长和繁殖,必须寄生在细胞内才能进行复制。
病毒感染可以导致各种疾病,如感冒、流感、艾滋病等。
对于大多数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提高免疫力和缓解症状。
真菌也是一类微生物,它们可以是单细胞的酵母菌,也可以是多细胞的霉菌或子囊菌。
真菌感染通常发生在皮肤、毛发、指甲或黏膜等部位,引起疾病如白色念珠菌感染、头癣、足癣等。
真菌感染的治疗主要通过抗真菌药物,如外用的抗真菌霜或口服的抗真菌药物。
寄生虫是一类依赖于寄主生物体生存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寄生在人体的内部或外部。
寄生虫感染会引起多种疾病,如疟疾、疥疮、蛔虫感染等。
治疗寄生虫感染通常需要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抗疟药物或驱
虫药物。
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特点和致病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由它们引起的疾病至关重要。
因此,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深入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疫苗,以保护人类的健康。
中国病原微生物分类标准
中国病原微生物分类标准
中国病原微生物分类标准是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旨在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分类和命名,以便于疫情监测、病原鉴定和预防控制工作。
根据中国病原微生物分类标准,病原微生物分为五类: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和Ⅴ类。
Ⅰ类病原微生物指对人类具有极高病原性和传染性,且几乎没有有效防治手段的病原微生物,如埃博拉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
Ⅱ类病原微生物指对人类具有较高病原性和传染性,但有一定的防治手段,如流感病毒、百草枯菌等。
Ⅲ类病原微生物指对人类具有一定病原性和传染性,但能够通过实施一定的措施进行防治,如霍乱弧菌、肺结核菌等。
Ⅳ类病原微生物指对人类具有较低病原性和传染性,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严重疾病,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Ⅴ类病原微生物指非常微弱或者没有病原性的微生物,例如常见的酵母菌、大肠杆菌K12株等。
除了以上五类,中国病原微生物分类标准还包括了一些特殊微生物,如变种恶性伤寒杆菌等。
总之,中国病原微生物分类标准对各种病原微生物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命名,便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并能够指导病原鉴定、疫情监测等相关工作。
病原微生物 定义
病原微生物定义
病原微生物是指一类能够引起人、动物或其他生物体发生感染或传染病的微生物,这类微生物进入宿主体内后,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生存、增殖并导致宿主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
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
1.细菌:如肺炎链球菌引发肺炎,结核杆菌引发结核病等。
2.病毒:如流感病毒引发流感,新冠病毒引发COVID-19疾病,乙肝病毒引发肝炎等。
3.真菌:如念珠菌引发鹅口疮和深部真菌感染,曲霉菌引发肺部感染等。
4.支原体:如肺炎支原体引发社区获得性肺炎。
5.衣原体:如沙眼衣原体引起眼部感染和生殖系统感染。
6.立克次体:如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引发斑疹伤寒。
7.螺旋体:如梅毒螺旋体引发梅毒。
8.朊毒体:非典型微生物,蛋白质构象异常引发的疾病,如疯牛病和克雅氏病。
9.寄生虫: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微生物,但也属于病原体范畴,如疟原虫引发疟疾,蛔虫引发肠道寄生虫病等。
病原微生物还包括一部分在特定条件下才会转变为病原体的微生物,它们可能在正常情况下是共生菌或对人体无害,但在特定条件下,如免疫功能下降时,转而成为致病因子。
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对于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和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临床常见的病原微生物
革兰阴性兼性厌氧菌
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伤寒沙门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鼠疫杆菌等)、流感嗜血杆菌等
弧菌科
霍乱弧菌、ElTor弧菌、副溶血弧菌、亲水气单胞菌、河弧菌等
厌氧球菌
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和韦荣球菌等
形成芽抱的细菌
表1临床常见的病原微生物
革兰阳性需氧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a型溶血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型溶血链球菌(A群和B群)、非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属等
革兰阴性需氧球菌
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卡他莫拉菌等
革兰阴性需氧杆菌
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洛菲不动杆菌)、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假单胞菌)、粪产碱杆菌、布鲁菌属、百日咳杆菌、军团菌属等
临床常见的病原微生物见表1
炭疽芽泡杆菌、蜡样芽泡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艰难梭菌等
不形成芽抱的革兰阴性杆菌
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红斑丹毒丝菌等
其他重要致病菌及病原微生物
白喉棒状杆菌、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放线菌属、诺卡菌属、立克次体属、支原体属、衣原体属、各种病毒、某些原虫(疟原虫、弓形虫等)和各种真菌
关于病原微生物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关于病原微生物的风险评估的概念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
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
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真菌、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
某些病原体反复接触某些化学治疗药物后,其反应性不断减弱,以致最后病原体可抵抗该药而不被杀灭或抑制,这就是病原体对药物的耐受性,称为耐药性或抗药性。
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药物剂量不足或长期使用某种药。
许多细菌会发生抗药性。
病原体产生了抗药性,常使疗效减小或完全失效。
抗药菌株具有遗传性,因此,在治疗疾病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防止滥用药物。
风险评估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讲,风险评估是对信息资产(即某事件或事物所具有的信息集)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所带来风险的可能性的评估。
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评估是组织确定信息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属于组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策划的过程。
概念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是自我认知意识的一种表达,形成概念式思维惯性。
在人类所认知的思维体系中最基本的构筑单位。
心理学上认为,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
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
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237.1-2000:“概念”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
德国工业标准2342将概念定义为一个“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映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一、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二、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后制定、调整并予以公布;动物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后制定、调整并予以公布。
三、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二)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三)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四)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采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工作人员在采集过程中应当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并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四、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通过陆路运输;没有陆路通道,必须经水路运输的,可以通过水路运输;五、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运输目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用途和接收单位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二)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应当密封,容器或者包装材料还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低)温、耐高压的要求;(三)容器或者包装材料上应当印有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
病原微生物分类
病原微生物分类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对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如下:一、一类动物病原微生物口蹄疫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猪水泡病病毒、非洲猪瘟病毒、非洲马瘟病毒、牛瘟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丝状支原体、牛海绵状脑病病原、痒病病原。
二、二类动物病原微生物猪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绵羊痘/山羊痘病毒、蓝舌病病毒、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炭疽芽孢杆菌、布氏杆菌。
三、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多种动物共患病病原微生物:低致病性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破伤风梭菌、气肿疽梭菌、结核分支杆菌、副结核分支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致病性链球菌、李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嗜水气单胞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腐败梭菌和其他致病性梭菌、鹦鹉热衣原体、放线菌、钩端螺旋体。
牛病病原微生物:牛恶性卡他热病毒、牛白血病病毒、牛流行热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病毒腹泻/粘膜病病毒、牛生殖器弯曲杆菌、日本血吸虫。
绵羊和山羊病病原微生物:山羊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梅迪/维斯纳病病毒、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
猪病病原微生物:日本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丹毒杆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支原体、猪密螺旋体。
马病病原微生物: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马动脉炎病毒、马病毒性流产病毒、马鼻炎病毒、鼻疽假单胞菌、类鼻疽假单胞菌、假皮疽组织胞浆菌、溃疡性淋巴管炎假结核棒状杆菌。
禽病病原微生物:鸭瘟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小鹅瘟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减蛋综合征病毒、禽痘病毒、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副鸡嗜血杆菌、鸡毒支原体、鸡球虫。
兔病病原微生物:兔粘液瘤病病毒、野兔热土拉杆菌、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兔球虫。
病原微生物的生活史
病原微生物的生活史病原微生物是引发人类疾病的微小生物,它们展示了令人惊叹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在病原微生物的生活史中,它们经历着一系列的生长、传播和感染过程。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病原微生物的生活史,并解释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 细菌的生活史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它们以不同的方式繁殖并传播疾病。
细菌可以通过分裂来繁殖,其中一个细菌细胞会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菌细胞。
这个过程可以非常快速,使得细菌在受害者体内迅速增殖。
一些细菌也能够在环境中形成孢子,这是它们的休眠形式,在有利的条件下可以重新恢复活动。
在细菌的生活史中,感染是至关重要的阶段。
细菌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直接接触、食物和水的污染、空气传播以及昆虫传播等。
当人体暴露在病原细菌中时,它们会粘附在受害者的细胞表面并进入体内。
一旦进入细胞,细菌会释放毒素并破坏宿主细胞,导致感染的症状。
2. 病毒的生活史病毒是一种非常小的微生物,它们不能独立自主地繁殖。
相反,病毒依赖于宿主细胞来复制自己的遗传物质。
病毒生命周期的关键步骤包括感染、复制、组装和释放。
感染是病毒生活史中的第一步。
病毒需要进入宿主细胞才能进行复制。
为此,病毒通常会利用宿主的受体蛋白质和表面结构特征来识别和结合宿主细胞。
一旦进入细胞,病毒会利用宿主的复制机制来合成自己的遗传物质,并利用细胞的机器来生产新的病毒粒子。
这些新的病毒粒子会组装在细胞内,并在最后释放进入宿主体外,以寻找新的宿主细胞进行感染。
3. 真菌的生活史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的微生物,它们通过孢子进行繁殖,并以不同的方式感染人类。
真菌孢子可以经由空气传播,当人们吸入或接触到这些孢子时,它们可以进入人体并引发感染。
一旦真菌进入人体,它们会感染宿主组织并利用其营养资源生长。
真菌可以形成菌丝,在受害者体内形成蔓延式感染。
一些真菌也能够通过释放酶来破坏宿主组织,以获取更多的营养。
4. 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是一类以宿主为生的微生物,它们对宿主造成了许多健康问题。
病原微生物概念
病原微生物概念病原微生物概念定义•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病原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有些可以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引起感染和疾病。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具有多样的形态和代谢方式。
•有些细菌可以引起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痢疾等。
•细菌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接触传播。
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型的微生物,依赖于寄生于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
•病毒引起的疾病种类繁多,包括流感、艾滋病等。
•病毒通过空气飞沫、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
真菌•真菌是一类真核生物,包括酵母菌和菌丝菌等。
•某些真菌可以感染人体,引起真菌性感染,如念珠菌感染等。
•真菌通过接触传播,尤其在潮湿、潮湿环境中易感染。
寄生虫•寄生虫是一类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的生物,依赖于寄生宿主的营养来生存。
•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种类繁多,如疟疾、血吸虫病等。
•寄生虫通过摄取受污染的食物、饮水或昆虫叮咬等方式传播。
防治•预防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是保持卫生,如勤洗手、饮食卫生等。
•支持病原微生物的快速和准确检测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关键。
•疫苗和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能够预防和治疗一些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以上是关于病原微生物概念及相关内容的简述。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特点和传播途径,掌握预防控制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分类方法•病原微生物可以根据其特征和病原性进行分类。
•一种常见的分类方式是依据它们对人类的感染系数,分为四类:甲、乙、丙、丁类。
甲类病原微生物•甲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对人类有极高传染性和高致病性的病原微生物。
•甲类病原微生物包括致病性极强的病毒、细菌和寄生虫。
•甲类病原微生物能引起严重疾病和大规模传播,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乙类病原微生物•乙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对人类有较高传染性和低致病性的病原微生物。
•乙类病原微生物包括一些较常见的细菌、病毒和真菌,如大肠杆菌、乙型肝炎病毒等。
病原微生物与人类
病原微生物与人类疾病的关系病原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它们可以在人体内繁殖,破坏人体的正常功能,引起一系列的疾病。
而人类作为病原微生物的宿主,也会通过接触病原微生物或其传播途径感染疾病。
病原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一种天敌与宿主的关系。
病原微生物通过侵袭人体,利用人体的营养和环境来繁殖,从而实现自身的生存和传播。
而人类则会通过免疫系统、生活习惯和医学手段等方式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这种天敌与宿主的关系在人类长期的进化和生存过程中不断演化,形成了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病原微生物通过不同的传播途径感染人体。
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和食物水源传播等。
在人类中,感染疾病的风险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人口密度、个人卫生习惯、生活环境等。
一些病原微生物具有高传染性,在人群之间迅速传播,引起疫情。
例如,2002年至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就是由一种名为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灵长类动物是其天然宿主,但通过野生动物市场的传播,最终造成全球范围内的流行。
这种传染性的病原微生物需要通过集中隔离、治疗和预防控制措施来遏制其传播。
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种类繁多,涉及到各个器官和系统。
例如,细菌感染可以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和结核病;病毒感染可以引起呼吸道感染,如流感和感冒;真菌感染常见于皮肤和黏膜,如念珠菌感染和白色念珠菌感染等。
人类对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不仅取决于宿主本身的免疫系统,还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和侵袭能力。
一些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遗传物质来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从而导致慢性感染,如艾滋病病毒(HIV)和结核杆菌。
病原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即一些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具有良好的益生作用。
例如,人体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益生菌,它们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还可以抵制一些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病原微生物名录
病原微生物名录在生物界中,病原微生物是那些能够引起动植物及人类疾病的微生物。
它们是生物界中的一大类,且对人类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特点、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这些微生物有的可以引起人类疾病,有的则可以引起动物疾病。
根据其寄生的宿主不同,病原微生物可以分为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和特定宿主病原微生物。
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是指那些既可以感染人类,又可以感染动物的病原微生物,如结核分枝杆菌;特定宿主病原微生物则是指那些只能感染特定宿主的病原微生物,如引起禽流感的禽流感病毒。
病原微生物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它们都具有致病性,能够对宿主造成损害。
它们都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宿主之间传播。
病原微生物还具有潜伏期,在潜伏期内,病原体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但具有传染性。
病原微生物的防治难度较大,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其传播。
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它们可以引起人类和动物的传染病,导致大量的病例和死亡。
病原微生物还可以引起人类和动物的慢性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产生长期的影响。
为了防治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我们应该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环境,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存在。
我们应该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原体在人体内的传播。
我们还应该加强疫苗接种计划,提高人群的免疫力。
对于特定宿主病原微生物的防治,我们应该加强对特定宿主的监测和管理,防止病原体在特定宿主中的传播。
病原微生物是一大类对人类和动物健康产生巨大危害的微生物。
我们需要加强对它们的认识和防治,采取综合措施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存在和在人体内的传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在微生物世界中,一些特定的病原微生物会引发人体感染,形成疾病。
这些微生物被称为“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危险等级划分依据
病原微生物危险等级划分依据一般来说,病原微生物的危险等级划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致病性,包括微生物对宿主的致病能力、毒力因子等,通常
通过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来评估。
2. 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食物水源
传播等,不同的传播途径会影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3. 传播能力,包括微生物的传染性、潜伏期、感染率等,这些
因素直接影响了病原微生物在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程度。
基于以上因素,通常将病原微生物划分为不同的危险等级,例
如高危、中危、低危等级。
对于高危病原微生物,通常需要采取更
严格的防控措施,包括隔离、消毒、个人防护等措施,以防止其传
播和流行。
而对于低危病原微生物,则可能只需要一些基本的卫生
措施即可进行有效的控制。
病原微生物危险等级的划分依据不仅对于疾病防控工作具有指
导意义,也对于科研、医疗、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科学准确地评估和划分病原微生物的危险等级,可以更好地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一、基本概念1、微生物:是一大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微小生物。
2、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
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
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真菌、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
3、细菌:是属于原核细胞型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各种细菌有相对恒定的形态与结构。
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
4、质粒:为细菌染色体外能自主复制的遗传物质,一般为超螺旋体,如DNA链中一条被切开,则成为环状,两条被切开则成为线状。
5、芽孢: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环境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一个小体,称为芽孢。
6、菌落: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结构等特征的子细胞的群落。
7、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细菌的繁殖体和芽孢。
8、无菌:是指我踢或环境中没有任何获得微生物存在。
9、防腐:通过采取各种手段,保护容易锈蚀的金属物品的,来达到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目的,通常采用物理防腐,化学防腐,电化学防腐等方法。
10、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真菌和螺旋体等微生物细胞中得病毒。
其体积微小、只能在一定种类的或微生物细胞内复制增值、是一类转型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
11、S-R变异:细菌菌落由光滑型变为粗糙型的变异成为S-R变异,细菌的毒力、生化反应及抗原性等也同时发生改变。
12、感染:细菌侵入宿主机体内生长繁殖,与宿主相互作用,导致宿主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称为细菌的感染。
13、毒力:是指细菌治病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侵袭力和毒素。
14、医院内感染:原无感染又不在传染病潜伏期的病人入院后在医院内受到的感染。
简称院内感染。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有哪些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有哪些引起传染病的微小生物--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真菌及衣原体。
1.病毒病毒一般以病毒颗粒或病毒粒子的形式存在,其直径从十几纳米到几百纳米不等且形态多样,多为圆形。
病毒复制有别于其他微生物繁殖,只能在活细胞内进行,经过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和释放等步骤完成。
病毒在自然界无法繁殖,但可存活数天至数百天之久,当条件适宜,病毒侵入生物机体内,又可在细胞内繁殖,引发疾病。
病毒具有耐冷怕热的特点,低温下,病毒存活时间更长,高温环境中病毒存活时间很短。
不同病毒对酸、碱、紫外线及各种消毒剂有不同的耐受力,大多数病毒不耐受碱和长时间日光直射。
2.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需经过染色,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细菌有球状、杆状、螺旋状3种基本形态,也有其他形态。
细菌以简单的裂殖方式繁殖,不同细菌裂殖后其菌体排列方式不同。
通常细菌20分钟就能繁殖一代,在适宜的环境下,在适合生长的培养基上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的菌落或菌苔。
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等基本结构,根据细胞壁的不同,可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
用革兰染色法可将两者区分开,革兰染色后呈蓝紫色的为革兰阳性菌,染色后呈红色的为革兰阴性菌。
有的细菌除基本结构外还能形成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具有特殊功能的结构。
这些特殊结构有些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也有助于细菌鉴定。
例如,有些细菌在外界环境不利时能形成圆形或卵圆形的休眠体,称为芽孢,芽孢能大大提高细菌对不良环境、消毒剂的抵抗力。
能否形成芽孢及芽孢呈现什么形态是菌种的特征之一,因而可据此鉴别细菌。
3.支原体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
支原体可在鸡胚的卵黄囊或绒毛尿囊膜上生长,有些菌株可致鸡胚死亡。
禽支原体有很多种,如鸡毒支原体、鸡滑液支原体、火鸡支原体、惰性支原体、鸭支原体、鸽支原体等,均可经蛋传播。
有明显致病性的鸡支原体有鸡毒支原体、鸡滑液支原体、火鸡支原体。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病原微生物概述•免疫学基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免疫应答目录•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的应用•未来展望与挑战01病原微生物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动植物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分类根据病原微生物的性质和致病机制,可将其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几大类。
病原微生物的特点病原微生物体积微小,一般需要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病原微生物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缺乏细胞结构。
病原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迅速繁殖,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病原微生物容易发生变异,产生新的毒株或变种,导致疾病的流行和传播。
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易变异空气传播水传播接触传播昆虫媒介传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01020304通过飞沫、尘埃等空气传播方式,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呼吸道引起感染。
病原微生物污染水源或食物后,通过饮水或食物进入人体消化道引起感染。
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如共用注射器、毛巾等)传播病原微生物。
通过蚊子、苍蝇等昆虫叮咬或机械携带传播病原微生物。
02免疫学基础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如胸腺、骨髓)和外周免疫器官(如淋巴结、脾脏),是免疫细胞发生、发育、分化及成熟的场所。
免疫器官包括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具有识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清除病原体等功能。
免疫细胞如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和效应机制。
免疫分子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应答的类型与过程固有免疫应答是机体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防御屏障,包括皮肤黏膜屏障、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适应性免疫应答由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介导,具有特异性、记忆性和可调控性,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
免疫应答的过程包括抗原识别、免疫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效应分子产生及清除病原体等步骤。
免疫调节与免疫耐受免疫调节机体通过一系列机制维持免疫系统的稳态,防止过度免疫反应对机体造成损伤,包括抗原呈递、细胞因子网络、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等。
病原微生物的研究
病原微生物的研究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
对病原微生物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还能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
本文将就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进行探讨,包括研究方法、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病原微生物研究的方法病原微生物研究是一个系统性的课题,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与技术进行探索。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1.1 微生物培养与分离微生物培养是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
通过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可将病原微生物培养至足够数量,方便进行后续的实验和分析。
分离则是将微生物从样本中分离出来,以单独研究其特性和功能。
1.2 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研究病原微生物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例如,PCR技术可以通过扩增微生物的DNA或RNA,从而快速检测其存在。
序列分析则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1.3 电镜观察电镜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研究者观察和分析微生物的细节结构。
通过电镜技术,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系列研究得以展开。
二、病原微生物研究的应用病原微生物的研究为医学领域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应用,以下对其中的几个应用进行简要介绍:2.1 疫苗研发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而对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是疫苗的关键。
通过深入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特性,研究者可以开发出能够引起免疫反应的疫苗,从而提高人群的免疫力。
2.2 抗菌药物研发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抵抗性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医疗难题。
研究病原微生物,可以帮助发现新的靶点,并提供用于开发新型抗菌药物的理论依据,以应对耐药菌引发的感染问题。
2.3 传染病监测与预警及早发现和控制传染病对公共卫生至关重要。
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我们可以建立有效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控制传染源的传播,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
三、病原微生物研究的发展趋势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将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以下是其未来的发展趋势:3.1 综合性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病原微生物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个微生物的研究层面,而应该进行更多维度和综合性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微生物:1、病原微生物检查的标本种类。
血液、脑脊液与其他无菌体液、尿液、呼吸道标本、粪便、泌尿生殖道标本、创伤、组织和脓肿标本。
2、医院感染的定义及常见病原体。
定义:患者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亦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通常医院感染相关症状或体征出现在患者入院48h之后。
细菌为最常见病原体,如G-b、MRSA、MRSCON、厌氧菌、真菌等正常菌群亦常引起医院感染3、重要的耐药菌及耐药机理。
耐药菌:ESBLs、MRS耐药机理:1.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使抗生素不能或很少透入细菌体内到达作用靶位,如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灭活酶或钝化酶的产生,如产生β-内酰胺酶,使抗生素失效3.与抗生素结合靶位(亲和力)的改变,使抗生素的作用下降,如MRSA,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4.其他,如主动外排系统(泵出机制)等,如四环素耐药葡萄球菌4、ESBL的定义及临床意义。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主要由克雷伯菌属和大肠挨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产生在体外试验中可使三代头孢和氨曲南抑菌圈缩小,但并不一定在耐药范围,加入克拉维酸可使其抑菌圈扩大临床对β-内酰胺类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耐药,但对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素类药物敏感由质粒介导,往往由普通的β-内酰胺酶基因(TEM1,TEM2,SHV1)突变而来临床意义:ESBLs阳性,表明该菌耐所有 -内酰胺酶类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而不管体外药敏结果为耐药或敏感。
5、MRSA的定义及临床意义。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苯唑西林的葡萄球菌应同时认为耐所有青霉素类,复合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亚胺硫霉素。
6、细菌耐药性检查的主要方法。
K-B法药敏试验尿液及肾功能:1、尿液理化检查的主要指标及临床意义。
pH(5.5~6.5):尿pH降低:酸中毒、高热、糖尿病、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
尿pH增高:碱中毒、膀胱炎、肾小管性酸中毒。
比重(1.015~1.025):肾脏稀释-浓缩功能。
比重增高:肾前性少尿、糖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
比重降低:大量饮水、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尿崩症。
尿蛋白(<0.12g/24h):蛋白尿(>0.12g/24h):主要见于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管中毒性损伤、高血压、DM、SLE。
尿微量清蛋白(<30 mg/24h):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指标。
肾小球疾病、狼仓性肾炎、小管间质病。
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吸烟。
尿葡萄糖测定(-):血糖增高性疾病:DM、内分泌功能亢进:如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应急状态(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血糖不增高性疾病(肾性糖尿):家族性糖尿、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妊娠。
酮体测定(-):酮体血症(血中KET↑性疾病)。
尿胆红素测定(-):阻塞性黄疸:胆囊癌;肝原性黄疸: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病毒性性肝炎。
尿胆原测定(-/弱阳性):增高: 溶血性黄疸、肝源性黄疸;下降:阻塞性黄疸。
硝酸盐(-):阳性:尿路感染。
RBC(0~3/HP): >3/HP :Rbc尿。
肾性Rbc尿(肾性血尿):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非肾性Rbc尿(非肾性血尿):泌尿道肿瘤,如肾、膀胱肿瘤;泌尿道结石,如肾结石。
尿路感染。
WBC(0~3/HP或0~5/HP):中性粒细胞增多:尿路感染、肾结石、急性肾小球肾炎(轻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淋巴细胞增多:肾移植排斥反应、急性间质性肾炎(药物);单核细胞增多:急性间质性肾炎;浆细胞增多:多发型骨髓瘤(肾病型).2、肾小球性蛋白尿与肾小管性蛋白尿的鉴别。
3、尿蛋白电泳的意义。
中分子及高分子量蛋白尿主要反映肾小球的病变低分子蛋白尿可以是肾小管及间质的病变,或是溢出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往往是病变波及肾小球、肾小管及间质4、尿沉渣检查的主要指标RBC、WBC、上皮细胞、管型、结晶5、肾性血尿与非肾性血尿的鉴别。
6、管型的形成机制及主要类型。
形成条件:①原尿中蛋白增多(白蛋白和T-H蛋白)②肾小管的浓缩和酸化(蛋白浓度升高变性沉淀酸化)③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形成机制:尿液在肾小管中停留很长时间,原尿中的蛋白在肾小管中浓缩酸化凝胶化形成管型,通过肾小管排出体外颗粒、RBC、WBC7、肾功能检查的主要指标有哪些肾小球:GFR、清除率、血清尿素、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
8、肾小球滤过率和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定义及临床意义。
GFR定义: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原尿量Ccr定义:肾在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ml/min).即为内生肌酐清除率。
临床意义:用以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是否受损及受损程度。
9、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检查的意义。
血清肌酐:如果机体肌肉的容积无明显变化,内源性肌酐的生成量是相对恒定的,每天每20g肌肉代谢产生1g肌酐。
血液中的肌酐主要是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肾小管很少分泌也基本上不吸收,故通常忽略不计。
因此在外源性肌酐稳定的情况下,血液中的肌酐浓度可作为检出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之一。
血肌酐测定对晚期肾脏病临床意义较大。
尿素氮:肾脏疾病引起非蛋白氮升高时,以尿素氮升高最为明显;尿素由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体外,当肾实质损害,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尿素氮升高,故临床上作为肾脏功能检查的常规项目。
10、肾小管功能的检查指标。
近端小管功能:β2-微球蛋白测定、 1微球蛋白测定(功能损害早期指标)远端小管功能:肾脏稀释-浓缩功能试验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检查:1、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要求。
腰椎穿刺①细菌学检查②化学或免疫学检查③细胞学检查2、脑脊液检查的主要理化指标及其变化。
颜色红色:CSF中有血液•黄色:除脑及蛛网膜下腔陈旧性出血外,在脑脊髓肿瘤所致脑脊液滞留、黄疸病人CSF也可呈黄色。
•米汤样:由于白(脓)细胞增多,见于各种化脓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绿色:铜绿、肺链、甲链感染所致脑膜炎•褐色或黑色:见于脑膜的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肉瘤透明度水样透明• 混浊、微混 •毛玻璃样混浊凝固物 正常CSF 静置24h 不凝 • 化脓性脑膜炎时,CSF 静置1-2h 可有凝块 •结核性脑膜炎时,12-24h 液面可形成纤细的薄膜CSF 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①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化脓性脑膜炎时显著增高;结核性脑膜炎时中度增高;病毒性脑膜炎时轻度增高 ②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轻度增高 ③脑部肿瘤:明显增加葡萄糖测定 ①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化脓性脑膜炎时,因细菌分解葡萄糖,CSF 葡萄糖显著减少;结核性脑膜炎时亦可减少,但无前者显著;病毒感染及脑脓肿时无显著变化 ② 颅内肿瘤 ③低血糖氯化物测定 ① 结核性脑膜炎时明显减少,可降至102mmol/L 以下 ② 化脓性脑膜炎时轻度减少③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属正常3、 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
4、 精液、前列腺液、白带检查的主要指标。
精液:记录精液量、颜色、透明度、粘稠度和是否液化。
显微镜检查包括精子计数、活动力、活动率、形态 前列腺液:WBC 个数/HP 、RBC 个数/HP 、卵磷脂小体、精子、上皮细胞 白带:外观、pH5、 粪便颜色改变的意义。
白:完全梗阻性黄疸 黑:上消化道出血6、 粪便显微镜检查的主要指标。
细胞(WBC 、RBC 、巨噬细胞、肿瘤细胞)、食物残渣、寄生虫卵及原虫、结晶7、 粪隐血的临床意义。
正常人为阴性各种消化道有出血时阳性消化性溃疡时呈间断性阳性,阳性率为40-70% 消化道肿瘤(如胃癌)呈持续性阳性,阳性率达95% 8、 粪便病原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分离培养细菌,找到病原体。
血常规检查1、 红细胞检查的主要参数及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RBC )、血红蛋白测定(Hb )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参考范围鉴别要点 漏出液 渗出液 原因 非炎性积液 炎性、肿瘤、化学或物理性刺激外观 淡黄,浆液性 不定,可为血性、脓性、乳糜性等透明度 透明或微混 多混浊比重 低于1.018 高于1.018 凝固 不自凝 能自凝 粘蛋白定性 阴性 阳性蛋白定量 <25g/L >30g/L葡萄糖定量 与血糖相近 常低于血糖水平细胞计数 常<100×106/L 常>500×106/L细胞分类 以淋巴细胞、间皮细胞为主 根据不同病因,可以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为主RBC、Hb相对性增多:严重呕吐、频繁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尿崩症绝对性增多:生理性:高原居民、运动。
病理性:肺气肿、肺心病、紫绀型先心、真红RBC、Hb生理性减少:妊娠中、后期、婴幼儿、青少年、老年人病理性减少:造血原料不足→缺铁性贫血、巨幼贫造血功能障碍→再障、MDS、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RBC破坏增多→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RBC丢失过多→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RBC数、Hb量及红细胞比积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贫血。
2、白细胞主要检测参数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分类3群5类:中性、嗜酸、嗜碱、淋巴、单核3、白细胞分类及与疾病的关系p73-79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50-70%增多:生理性:初生儿、妊娠、分娩、饭后、运动、疼痛、恐惧等各种应激反应病理性:急性感染或炎症:化脓性感染常见严重组织损伤:手术、心肌梗死急性失血、溶血急性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粒细胞白血病、恶性肿瘤减少:白细胞减少< 4 ×109 /L粒细胞减少症< 1.5 ×109 /L粒细胞缺乏症< 0.5 ×109 /L某些感染:流感、麻疹、风疹、伤寒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缺理化损伤:射线、氯霉素、抗肿瘤药自身免疫性疾病:SLE脾功能亢进:各种脾肿大⏹核象分析:核左移、核右移核左移:外周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晚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称为核左移。
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类白血病核右移:正常人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者为主,若中性粒细胞核5叶以上者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
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贫,应用抗代谢药,炎症恢复期,疾病进行期突然核右移提示预后不良⏹形态分析:正常、异常(中毒、分叶过多、遗传)正常形态:细胞体呈圆形,直径为10-13um。
胞质丰富,染粉红色,含较多细小均匀的淡粉红色中性颗粒。
核形弯曲呈杆状的称杆状核。
核呈分叶核的称分叶核。
形态异常:1)中毒性改变:严重传染性疾病,如猩红热、各种化脓性感染、败血症、恶性肿瘤、中毒及大面积烧伤等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形成、杜勒小体、核变性2)分叶过多:巨幼贫、应用抗代谢药物后3)与遗传有关的异常形态变化:派-赫畸形、切-希综合征、奥-赖畸形、May-Hegglin畸形2)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0.5-5%增多: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寄生虫病某些传染病:猩红热急性期皮肤病:银屑病、湿疹、天庖疮某些恶性肿瘤及血液病:何杰金病、实体瘤、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减少:伤寒、应用激素、应激状态3)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0-1%增多:过敏性疾病血液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慢性溶血、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肿瘤转移癌4)淋巴细胞(lymphocyte)20-40%生理性增多:儿童,出生4-6天淋巴细胞在白细胞的比例可高达50%,6-7岁后逐渐降低病理性增多: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风疹细菌感染:结核、百日咳血液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异型淋巴细胞增多见于:传单减少:放射线、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缺陷病5)单核细胞(Monocyte)3-8%增多:某些感染亚急性心内膜炎、疟疾、活动性结核某些血液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减少:再障、肿瘤浸润骨髓以及由于其他血细胞增多引起的相对性减少骨髓细胞学检查复习重点1、骨髓检查的适应征及禁忌症适应证:①造血系统疾病②某些血液病及其相关疾病③某些寄生虫感染性疾病④恶性肿瘤骨髓转移(协助诊断)⑤某些类脂质沉积病(协助诊断)⑥不明原因的贫血、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痛等患者2、骨髓标本采集先做凝血时间,血友病禁做取材部位:髂后、髂前上棘骨髓液采集:一般不超过0.2ml骨髓涂片:迅速推片3-5张3、骨髓的五级增生4、骨髓象结合血象分析的意义1)辅助诊断鉴别诊断判断疗效5、正常骨髓象的意义1)增生活跃2)粒系占总有核40-60%,其中原粒<2%,早幼粒<5%,中幼粒、晚幼粒各<15%,杆状核>分叶核,嗜酸<5%,嗜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