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

绪论一、文化的界说(一)中国“文化”概念的演变“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物相杂,故曰文。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易经〃系辞下》“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变化,二是生成,三是教化。

‚(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贲卦〃象传》‚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刘向《说苑》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

——冯天瑜文化即人化。

——庞朴(二)西方“文化”概念的演变‚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到一切的能力与习惯。

‛——泰勒(1871)‚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人类生产或创造的,而后传给其他人,特别是传给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亨廷顿(1945年)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和外显的模式之中。

借助符号的运用和学习得以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

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克罗伯和克拉克洪《文化的概念》二、文化的构成(1)物质文化(2)制度文化(3)精神文化文化的构成:‚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文化是包含人类物质精神两面的业种业果而言‛。

——梁启超《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狭义文化:‚文化是对军事、政治、产业而言‛,‚文化底内容,是包含着科学、宗教、道德、美术、文学、音乐这几种‛。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文化是一种‚总合体‛,‚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之历史、艺术、哲学……之总合体;除此之外,并没有别的东西,可以单独叫中国文化。

‛——冯友兰三、文化的属性1.民族性2.时代性四、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一)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美学或哲学观点与思维模式,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与民族自身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特色。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文化”界说二、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一、“文化”界说(一)“文”的释义及扩展1、“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1)《易·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

”(2)《礼记·乐记》曰:“五色成文而不乱。

”(3)《说文解字》曰:“文,错画也,象交文。

”2、“文”的多重引申义(1)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

如《尚书·序》所载:伏羲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

(2)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如:《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在以上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

《礼记·乐记》所谓:“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

”(二)“化”的释义及其扩展化的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礼记·中庸》曰:“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

“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并由此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中文的文化西文中的文化:结论2:广义与狭义(一)广义的“文化”1、广义文化的定义: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

包括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众多领域。

2、广义文化的结构广义文化的结构,可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个层次。

(1)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2)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传统文化简介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自然养生、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农家、农民起义、锄头;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诸子百家1.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2.道家(老子、庄子、列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南华经》《道德经》3.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4.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桓团《公孙龙子》)6.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8.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9.小说家(虞初《虞初周说》)10.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自此书。

强调作战前一定要做好准备)11.医家(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王冰、张从正、朱震亨、李时珍、张景岳)12.社会人道主义(谢周勇《论新时代》)琴棋书画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

《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太极)。

传统文学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文化概说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文化概说
• 上古时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自认为居天下 之中央,故称中国,而将周边地区称为四方。 《诗经·大雅·生民之计》曰:“惠此中国,以 绥四方。”《庄子·田子方》曰:“吾闻中国之 君子,明乎礼仪而陋于知人心。”
• 我们所讲述的中国文化的地域范围,以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疆域为界。
(二)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
(3)在以上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礼 记·乐记》所谓:“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玄注: “文犹美也,善也。”
影印《周易系辞精义》
清刻本《礼记》
清刻本《说文解字》
清刻本《古文尚书》
曲阜“崇礼轩”丝质论语
(二)“化”的释义及其扩展
• 化的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 《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 鹏”;《礼记·中庸》曰:“可以赞天地 之化育”等等。“化”指事物形态或性 质的改变,并由此引申为“教行迁善” 之义。
2、广义文化的结构
• 广义文化的结构,可分为物质、制度、 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个层次。
• (1)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 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 物态文化层。
• (2)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 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 文化层。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 (3)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 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 的行为文化层。
(3)文化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
的活动,它同时也改造“改造者” 自身,即实践着的人。
• (4)举例说明:一块天然岩石不具备文 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 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 ”范畴。人在打磨岩石过程中,知识水平 和技能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结成的相 互关系,均属“文化”范畴。因此,文化 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

❖(二)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 形态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狭 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又称 “小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
❖ 特性: ❖ 1、“协和外邦”、“和而不同”的整体和谐
观。 ❖ 2、“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
观。 ❖ 3、强调人自身修养的人本观。 ❖ 4、系统的整体思维方式及实践理性精神。
❖ 1、原始群居时期: ❖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前) ❖ 婚姻状态是杂婚
❖ 2、血缘家族时期: ❖ 中国文化的曙光是从这时开始的 ❖ 三大成就: ❖ 一是石器的出现: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反映了人类创造文化能力的提高 ❖ 二是火的使用: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迅速发展 ❖ 三是出现了弓箭:扩大了人类杀伤的范围和
产生的原因:生产力不发达;认识能力低下。
功能:维系人们的社会性;维系集体和个人的精神、 宣泄不安情绪。
2、神话的保存: 《山海经》、《楚辞》、《淮南子》、《庄子》
《山海经》是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战国末期或西 汉初期;作者不定;性质不定(地理书或巫书)
二、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 1、创世神话: 盘古开天辟地
2、始祖神话: 女娲造人 女娲补天
3、洪水神话: 大禹治水
4、战争神话: 黄帝战蚩尤
5、英雄神话: 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 后羿射日
6、传奇神话: 嫦娥奔月
三、古代希腊神话
1、古代希腊神话的背景
古代希腊神话是古希腊时期的口头传说,希腊
神话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学和艺 术的源泉,至今仍然被无数作家和艺术家当作题材 和灵感的宝库。
❖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 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 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 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 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 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 时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件 第7章 中国传统文学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件 第7章 中国传统文学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第七章 中国传统文学
第七章 中国传统文学
主要章节: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性格与基本特色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学的现代意义
第七章 中国传统文学
中国传统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 传统文化历经了3000多年从未断裂的积淀,中国传统文学所形成的 辉煌成就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块光芒四射的瑰宝。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元明清时期
明代的长篇章回小说达到了高潮。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长篇 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除此之外还有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西游 记》、曹雪芹的《红楼梦》、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
明代戏剧有汤显祖的《牡丹亭》、周朝俊的《红梅记》,高濂的《玉簪 记》,李开先的《宝剑记》,粱辰鱼的《浣纱记》等。
还体现在佛家思想对文学创作的渗透与影响上。如著名诗人王维 ,不仅本人信奉禅宗,而且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淡、空、寂这三 种境界正是禅宗的追求。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性格与基 本特色
一、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性格
(二)中国传统文学是注重理趣的文学
中国传统文学注重理趣的文化性格,也还因其深受道家自然主义 思想的影响。在道家看来,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化,都有其自身的原 因.非人力所能左右。因此,自然天道是宇宙天地的基本规律,也 是人必须遵循的最高生存原则。
第七章 中国传统文学
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性格主要包括诗化的文学、注重理趣的文 学和强调意境的营造;基本特色包括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关注现 实的理性精神,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另外,中国传统文学还具有 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凝聚、审美教育等具有现代意义的功能。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中国传统文化: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2.妇女的头饰:笄、簪、步摇、钗3.体衣:衣指上衣,裳指下裙。

短上衣叫襦,其中仅及腰部的叫腰襦。

长襦称褂,长衣叫深衣,长及脚踝。

衣有内外之分。

内衣又称亵衣、中衣、衷衣、私、泽等。

外衣叫裼,是一种罩在狐裘之外的衣服,它外边还可以再加一层外衣,叫正服。

衫出现较晚,一般指长衫。

4.古人的饮食习惯: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上午九时左右食用。

第二顿饭叫餔食,又叫飱,下午四时左右进食。

“饔飧不继”5.秦汉的三公制:秦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中央政府最高官员,并称三公,位同后世的宰相。

丞相之职,“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最高的行政长官。

太尉是最高的军事长官。

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既是皇帝的机要秘书长,又掌管朝廷内外监察,是全国最高的监察长官。

6.隋唐三省六部制:隋唐建立以三省六部为主体结构的中央管制。

三省:尚书省(尚书令)——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门下省(侍中)——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中书令)——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六部: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兵部掌管武官的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户部掌管土地、户籍、赋税、财政;刑部掌管司法、刑狱;礼部掌管朝廷礼仪、祭享、贡举、学校;工部掌管工程、水利、屯田、交通;尚书省作为执行政令的机构,其具体事务由六部分理。

“六部”的名称,一直沿用到清末。

7.中书舍人有“文人之极任,朝廷之盛选”之说。

8.唐朝为避免决策失误,于中书、门下二省设讽谏之官,包括散骑常侍、谏议大夫、拾遗、补阙,他们各分左右,“左”属门下省,“右”属中书省,其职责为议论朝政得失,要求有失辄谏。

9.官僚的政治人格:(1)强烈的参政意识与企盼知遇意识。

第一讲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绪论

第一讲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绪论

教化功能
• 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受文化的熏陶,形 成特定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审美情趣的过程。
• 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包括价值整合、规范整合和 结构整合三个方面。价值整合是整合功能中最重 要的一种功能,只有价值,才有结构和行为的协 调。一个社会中的人们,价值会有差异,但经由 统一文化的熏陶,必然在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达 成大体一致的观念。规范因增加值需要而产生, 由文化的整合使之系统化和协调化,并使规范内 容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进而把社会成员的行为 纳入一定的轨道和模式,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 社会是一个多元结构,社会的异质性越强,分化 的程度越高,多元结构越复杂,从而功能整合的 作用愈加重要。
• 所谓的规范性文化,是以儒家经典为经,以历代 官修史志为纬,在长期流迁演化中广泛吸收了道, 法,阴阳,纵横,玄,佛诸家学说而形成的经史 文化,是中国小农社会的具有最高权威的规范性 文化。
• 与此相应的,则是普遍存在于一般民众中的生产 方式、生活方式、人与人的种种关系、风俗、习 惯、信仰、追求、日常心理、潜在意识及形形色 色的成文或不成文制度中的非规范性文化。
• “化”之本义,为“改易”、“变化”、“生 成”、“教化”。
• 例如
• “化而为鸟,其名曰鹏” (《庄子·逍遥游》)
• “化不可代,时不可违”(《黄帝内经·素 问》),
•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易经·系辞 下》)。
• 文”与“化”并联使用,迄今为止,最早 见诸文字的是《易经》:“观乎天文,以 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 易·贲卦·彖传》),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关于 文化的最早的提法。对此,孔颖达释为: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 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 下也。”孔颖达“以诗书礼乐来教化天下” (即“以文教化”)来解释“文化”的意 思十分明显。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引言中国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传承。

它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涵盖了许多领域,如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概述。

历史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逐渐发展演变。

早期的中国文化主要以祭祀和追溯祖先的传统仪式为主,后来逐渐形成了文字、礼仪、音乐、艺术等多个方面的文化特征。

古代中国的各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标志,如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礼乐制度等。

中国传统文化在秦汉时期达到了顶峰,由此形成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等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主要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尊重家族和社会的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家族和社会的价值观,强调孝道、忠诚、友谊等。

家庭被视为传承和发展文化的基本单位。

中国人相信,一个和睦的家庭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

关注道德和伦理观念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道德和伦理观念。

儒家思想强调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仁爱他人等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现代社会中仍然保持着重要地位。

尊重传统艺术中国传统艺术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多个方面,这些艺术形式通过几千年的发展积淀出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审美和精神追求,通过艺术表现传递情感和思想。

尊重自然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中国古代文人常借助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和思考人生。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哲学思想,如道家的“自然无为”,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观念。

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对社会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塑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依然是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参考和源泉。

再次,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对环保、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方法。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某些价值观可能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变革,需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

这种文化包含了各种哲学思想、道德规范、艺术形式、科学发展,以及丰富的生活习俗。

它们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瑰宝,也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智慧结晶。

一、哲学与道德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它的哲学和道德观。

儒家思想,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主张仁爱、忠诚、礼敬、智慧和信实。

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佛教也在中国传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深远。

这些哲学和道德理念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影响了中国社会的结构和运行。

二、艺术与文学中国的艺术和文学传统同样丰富多彩。

诗词、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等都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无比的魅力。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仅是技艺展示,更是情感表达、思想交流的媒介。

同时,中国的传统建筑,如庙宇、宫殿、园林,体现了和谐之美和对自然的尊重。

三、科学与技术中国的科学技术也有深远的历史。

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对全世界的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

另外,中医、天文、算术等领域的研究也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科学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生活习俗与节庆中国的生活习俗和节庆体现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充满了家庭和社区的团聚与欢乐。

婚丧嫁娶等重要事件,也有一整套的习俗和仪式。

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代表着多元、精致、和谐的生活哲学。

中国的传统文化,像一条历史的长河,流淌着古老而深沉的智慧。

它包含了中国人民在长期历史演进中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创造,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然而,面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全球化的冲击,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使其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发挥出新的活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和理解传统文化,提取其中的有价值元素,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构建新时代的中国文化贡献力量。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第三节 文化的广阔性、复杂性
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既广阔又复杂。因为人类所触及的一切皆为文化。诸如历史的、 文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制度的、行为的、科学的、工业的等无一例外地都包 含在文化之中,这种广阔与复杂,人们是无法用有目的的语言技术简洁、扼要的 方式来表达。在这种难题面前,我们只有对文化的内容进行总体的把握和概括。
“文”与“化”合成一词是在西汉以后,刘向的《说苑·指武篇》:“圣人之治 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这里的“文化”取其文明、文雅、文治、教化的意义,也是指以文化人用文来教 化人。我们看到“文”的内容包括了道德、风尚、习俗、教育等人文形态,文是 用来教化人、教育人的手段和工具;“化”成为了动词,包含了教育、影响、变 化等发展的动态表现。
二、文化具有民族性的特征
民族性也称为国度性,民族性的特征是文化的基本属性。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色,反映出了不同民族的 个性。比如中国人过的中秋节、除夕、元宵节、春节、端午节等,西方 人过的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这些不同民族的节日习俗里,蕴含 着浓厚的民族情结,它能使几十亿的人们在同一时间,怀着相同的观念 和情感,去做同样一件事情,实现同一个目的。
三、文化具有时代性的特征
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每一个时代都有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文化,并随 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在历史进程中,有的文明逐渐消失,有的文明被另一 种更高的文明取代。
例如19世纪中叶,中国的国门被打开,于是封建文明逐渐被淘汰。到了20 世纪80年代,中国已经成了经济繁荣、独立自主的国家,现代文明正在不断地、 迅速地发展。
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一体化
文化内容是广阔的,也是复杂的,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简单 和粗俗的。文化是人创造的,人创造的一切都具有“精神”的成分和色彩。哲学、 宗教、科技等所表现的现象是不能简单来划分物质或精神。桑田、宫殿建筑、万 里长城等不能分清是精神文化还是物质文化。物质精神化、精神物质化,是文化 内容复杂与宽阔的体现。在学习和研究文化的实践中对物质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不 能脱离精神文化,对精神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同样不能脱离物质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 (8)明朝:全国分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
❖ (9)清朝:分省府县三级,全国有十八个省、 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和内外蒙古旗 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3、民族 ❖ 华夏族 ❖ 汉族 ❖ 中华民族 ❖ 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不断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 4、人口 ❖ 历史上中国人口变化的三个特点: ❖ (1)人口众多 ❖ (2)人口分布不均衡 ❖ (3)人口迁徙频繁
❖ (2)周:分封制——“封邦建国”,“受民 受疆土”
❖ (3)秦:郡县制 ❖ (3)西汉:汉初是“郡国并行制”,汉武帝
时实行“州郡二级制”
❖ (4)魏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制
❖ (5)隋唐:隋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实行道 州县三级制,唐后期设节度使
❖ (6)宋:路府州县四级制
❖ (7)元朝:行省制度
中国传统文 化概论
主讲:宋曲霞
冯骥才,当代著名作家、画家,《啊》、《雕花烟斗》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 《俗世奇人》等均获全国文学奖,
著名文化学者 余秋雨
姚淦铭,苏州吴江人,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文献 研究所所长。姚淦铭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 的主讲人之一
❖ 将“文化”合为一词使用是西汉刘向:“凡 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 古人对文化理解:“以文教化”
4、西人”文化“一词的含义: 拉丁文“culture”——耕种、培育、 教育、发展、尊重
❖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文化或文明,就其广 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行仰、 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 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 体”
❖ 简言之,文化的本质:自然的人化(或人化自 然)
❖ 6、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 广义文化:文化就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成果 ❖ 文化的结构(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一讲 中国传统文化引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一讲 中国传统文化引论
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 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 是”。
• 孟子在<公孙丑>篇里把大商人呼作 “贱丈夫”。 • 秦汉时期,实行市籍制。工商业者另立 户籍,被打入另册。凡在籍者,身份低 于一般编户齐民。一代有市籍,三代失 去自由。 • 晋朝时,将羞辱商人的方法抬到极至, 商人必需头上缠巾,将自己的姓名题写 在额头上,穿鞋不能一色,一脚穿白, 另一脚着黑。
• 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表现 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 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
• 第二,以人为本,重人伦,重道德,尊 君重民 • 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 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 人本主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 子曾教导他的弟子说:“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又说:“未知生,焉知 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它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 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 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 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 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 中国传统社会独有的特点是中国传统 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生长点 • A、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和发展缓慢性 • B、具有自大性和封闭性 • C、农业性和宗法性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第一讲:中国传统文化引论
• • • • 一、文化概念界说 二、文化的要素、分类与基本特征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一、文化概念界说
•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 理。
• 对“文”作解释较早的是《易经· 系辞下》中 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牺氏 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 情。”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文化概念: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联系,着眼于人类自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

“狭义文化”排除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之为“小文化”。

文化结构:关于文化结构,有多种的划分方法,这里仅以“四层次”说展开论述。

1)物态文化层。

该文化层是由人类所加工于自然而创制的各种器物所构成,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

2)制度文化层。

该文化层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立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所构成。

3)行为文化层。

该文化层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行为所构成。

4)心态文化层。

该文化层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所构成。

文化的作用:1.传递功能:文化作为社会约定的符号系统,形成社会的遗传密码,遗传基因,不断的复制,使社会得以进化,并形成一个民族特有的风貌2.教化功能: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受文化的熏陶,形成特定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的过程。

3.社会功能: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包括价值整合、规范整合和结构整合三个方面。

文化的社会功能:(1)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内燃机。

(2)文化是社会常态的调控器。

(3)文化是凝聚社会的粘合剂。

(4)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文化的特征:1、同一性(为社会成员共同接受和理解)2、时代性(历史性)3、民族性4、地域性(地域文化)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的影响:1)使得中国文化延绵不绝、体系完备;2)使得中国文化具有个性突出和兼容并包相结合的特点;3)中国文化具有务实的精神和崇尚中庸的特征宗法:宗法,即宗族之法,是宗族内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的祖先,区分尊卑长幼,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员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

(完整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完整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有系统的思想理论被称为观念文化,这是各种文化 形态的理论基础。。
在古代中国,思想文化通常包含儒家思想、道家思 想、法家思想还有佛教,以及历史和文化遗迹。
6
1 2 34
The ethos of humanism
The ethos of naturalism
The ethos of “odd and even principle”
The ethos of “communication” or
“absorption and assimilation”
8
The ethos of humanism
9
The ethos of naturalism
古代中国,物 质文化、社会文化、 精神文化都是在农业 的基础上产生的。由 于农业需要,人与自 然之间的关系理论很 早产生。
10
The ethos of “odd and even principle”
11
The ethos of “communication” or “absorption and assimilation”
12
传统文化在 现代文化中的价值
13
THANK
YOU!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中国传统文化
1
前人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 文化的总和就是传统文化。
21世纪的文明冲突将影响 世界政治
影响
西方文明、东方的儒学文明、伊斯兰文明、 印度文明、斯拉夫——东正教文明、拉美文 明,还有非洲文明。
人与自然关系 的最有力表现就是道 家思想。道家经典名 著是《老子》,也叫 《道德经》,认为 “道”是天地万物的 根源,是世界一切物 质的本体。
另一部道家经 典《庄子》,强调人 们应该尊敬、热爱、 保护自然。这包括了 对自然生态平衡的保 护。以一种探索和理 解其组成和性质的方 式来认识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第一讲 文化概说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第一讲 文化概说

• (2)这段话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 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 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 当止。 • (3)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 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 明确。
2、西汉后,“文”与“化”合成 一词
• (1)《说苑· 指武》曰:“文化不改, 然后加诛。” • (2)《曲水诗序》曰:“设神理以景俗, 敷文化以柔远”。 • 这里的“文化”与无教化的“野蛮”、 “质朴”对举,已明确具有“以文教化” 的含义。
(四)中西语文系统中,“文化” 释义的异同
• 1、相同点: • (1)拉丁文Culture,原形为动词,含有 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多重意义。 • (2)与拉丁语同属印欧语系的英文、法 文,也用Culture来表示栽培、种植之意, 并由此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 的教养,这就与中国古代“文化”一词 的“以文教化”内涵比较接近。
2、广义文化的结构
• 广义文化的结构,可分为物质、制度、 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个层次。
• (1)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 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 物态文化层。 • (2)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 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 文化层。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 (3)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 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 的行为文化层。 • (4)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 期氤氲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 趣、审美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 •
(2)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 “质”、“实”对称,如:《论语· 雍也》称:“质胜 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在以上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礼 记· 乐记》所谓:“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玄注: “文犹美也,善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丰富文化遗产,包括思想、哲学、文学、艺术、礼仪等方面的传统。

下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论:
思想和哲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和哲学思想,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等。

这些思想注重个人修养、家庭伦理、社会秩序和治理原则,强调和谐、忍耐、平衡和中庸之道。

文学和诗词:中国的文学作品源远流长,包括诗词、小说、戏剧等形式。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诗人通过诗歌表达情感、抒发思想,如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广为传诵。

经典和典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重要的经典和典籍,如《论语》、《道德经》、《史记》等,这些著作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学和艺术: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美学和艺术的培养,包括绘画、音乐、舞蹈、剧院等艺术形式。

中国绘画以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闻名于世,中国音乐注重和谐与平衡。

礼仪和道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道德观念对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孝道、礼貌、忠诚、诚信等价值观念被广泛传承和弘扬。

中医和养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中医理论和养生观念被广泛应用和传承。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平衡和和谐,通过调
理身体的阴阳、气血、经络等来维护健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它不仅为中国人民提供了道德准则和生活指南,也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

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

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师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文化特征: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

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1.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

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

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

2.什么是道家?所谓道家,最初见于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司马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知变,因变,应变”可谓道家之特长。

3.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佛教是一种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

佛教以人生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形成了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

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必会带来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长治久安,可持续地发展也就得以平稳实现。

这难道不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吗?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她能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挽救社会的作用?显著特点:1,世代相传。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

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

“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

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

“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

《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

”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

“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

”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

与一般的宗教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

所以,它与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于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说服力的。

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只有通过虔诚地相信,才能感到神的存在,不能问、不要问为什么,是什么道理。

可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各种色象的诱惑下,很多人是经不起引诱的,他们都会对自己的信仰发生动摇的。

特别是一些宗教不能正确科学地解释自身,而且往往与科学思想是有抵触的(这不是说科学是正确的,科学也是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而科学的道理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认识的是物质,是事物直观的可见的表象。

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宇宙飞船上天,原子弹爆炸,互联网技术,生物技术上的成就,科学观念是很易被人们接受的。

由于以上原因,人们对信仰发生动摇也是很正常的,这也正是这种原因,有些基督教的牧师、天主教的神甫都背判了自己的信仰,成为上帝的罪人。

更头甚者,有些神甫和牧师还染上了艾滋病,有媒体报道,他们之所以染上艾滋病是由于不正当的性行为造成的,这说明他们已经远离自己的信仰,沦为上帝的罪人了。

用现代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使人们真正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并不是我有什么能耐,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包涵的本质。

再者,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的产物,因为大家都有文化了,语言也表述能力也加强了;第三、科学已经很发达了,我可以借助科学上的发现和科学语言,对其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细致地表述,这样就更有说服力与感染力。

以上各点,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还有语言和文字上的优势。

编辑本段国际影响1、简介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农家、农民起义、锄头;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2、诸子百家1.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2.道家(老子、庄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3.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4.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6.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8.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9.小说家(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10.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思想:强调作战前一定要做好准备)11.医家(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王冰、张从正、朱震亨、李时珍、张景岳)3、琴棋书画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

《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太极)。

4、传统文学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5、传统节日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

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

如下是15个主要节日: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花神节)、上巳节(女儿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

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6、中华诗词古诗、律诗、绝句、近体诗、无题诗、自度曲(词)、传统诗词等。

7、中国戏剧昆曲、湘剧、京剧、豫剧、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 京戏脸谱。

中国传统文化之昆曲8、中国建筑长城、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井、石狮、民宅、秦砖汉瓦、兵马俑、故宫······9、汉字汉语汉字、汉语、对联、谜语(灯谜)、歇后语、熟语、成语、射覆、酒令等……10、传统中医中医、中药、《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脉经》、《本草纲目》、《千金方》《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11、宗教哲学佛、道、儒、阴阳、五行、罗盘、八卦、司南、法宝、算命、禅宗、佛教、观音,太上老君;烧香、拜佛、蜡烛。

12、民间工艺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泥人面塑、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凤眼、千层底、檐、鹫。

13、中华武术太极拳、咏春拳、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峨嵋、崆峒、昆仑、点苍、华山、青城、嵩山。

14、地域文化中土文化、江南文化、江南水乡、塞北岭南、大漠风情、蒙古草原、天涯海角、中原、巴陵文化……15、民风民俗礼节、婚嫁(红娘、月老)、丧葬(孝服、纸钱)、祭祀(祖);门神、年画、鞭炮、饺子。

中国传统文化16、衣冠服饰汉服(汉族)、藏袍(藏族)、苗服(苗族)、蒙古袍(蒙古族)、旗袍(满族)、中山装、其他少数民族服饰、木屐、绣花鞋、翘头履。

唐装(汉族盘领袍)、维服(维吾尔族)、绣花鞋、虎头鞋、伪唐装(满族马褂)、肚兜(满族)、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丝绸。

中国传统服饰汉服17、四大雅戏花鸟虫鱼、牡丹、梅花、桂花、莲花、鸟笼、盆景、鲤鱼。

18、动物植物龙、凤、狼、麒麟、虎、豹、鹤、龟、大熊猫...;梅兰竹菊:梅花,兰花,竹子,菊花。

松、柏。

19、古玩器物玉(玉佩、玉雕……)瓷器、景泰蓝、中国漆器、彩陶、紫砂壶、蜡染、古代兵器(盔甲、大刀、宝剑等)、青铜器、古玩(铜钱等)、鼎、金元宝、如意、烛台、红灯笼(宫灯、纱灯)、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芭蕉扇、桃花扇、裹脚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