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骨度分寸表

合集下载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骨度分寸法(前面观)骨度分寸法(后面观)部位起止点骨度度量说明头耳后两完骨(乳9寸衡用于量头部的横寸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

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

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

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

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骨度分寸法(侧面观)手指比量法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

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

一般有下列几种:(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1寸。

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

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

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

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手指比量法必须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长短失度,骨度分寸与指寸在临床应用中应该互相结合。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5
腋窝横纹至十一肋
12
背腰部
肩胛骨内缘至背正中线
3
背部直寸以脊椎间隙为取穴根据
上肢பைடு நூலகம்
腋前横纹至肘横纹
9
上肢内外侧同用
肘横纹至腕横纹
12
下肢
股骨大粗隆(大转子)至膝中
19
同用于下肢前、外、后侧
膝中至外踝尖
16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18
同用于下肢内侧
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
13
常用骨度分寸表
部位
起止点
分寸(单位寸)
说明
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
12
如果头发边际不明显,可自眉心量至第七颈椎棘突折作18寸
前发际至眉心
3
后发际至第七颈椎棘突
3
两前发角之间
9
耳后两乳突最高点间亦作9寸
胸腹部
两乳头之间
8
胸部直寸一般以肋骨间隙为取穴根据,每一肋骨大约折作1.6寸
胸骨体下缘至脐中
8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图2骨度分寸法(背面观)寸图3骨度分寸法(侧面观)ehinesem 巨Hiuin 日弓.n 色u骨度分寸法Bone-lenth Measurement图1骨度分寸法(前面观)月俞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

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

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骼;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

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

乂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手指比量法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您情况适当增减比例。

一般有下列几种:(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W的长度为1寸。

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

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气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骨度分寸Array法(前面观)骨度分寸法(后面观)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

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

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

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

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骨度分寸法(侧面观)手指比量法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

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

一般有下列几种:(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1寸。

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

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

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

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The table of standards for部位起止点折量(寸)度量法说明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12 直如前发际不明,从眉心至大椎穴可作18寸,眉心至前发际可作3寸,大椎穴至后发际可作3寸前额两发角之间9 横用于量头部的横寸耳后两完骨(乳突)之间9 横胸腹部天突至歧骨(胸剑联合) 9 直胸部与胁肋部取穴直寸,一般根据肋骨计算,每一肋骨折作1.6寸(天突穴至璇玑穴可作1寸;璇玑穴至中庭穴,各穴间可作1.6寸计算) 歧骨至脐中8 直脐中至横骨上廉(耻骨联合上缘)5直两乳头之间8 横胸腹部取穴横寸,可根据两乳头间的距离折量,女性可用锁骨中线代替背腰部大椎以下至尾骶21椎直背腰部腧穴以脊椎棘突标志作为定位依据肩胛骨内缘至脊椎 3 横身侧部腋以下至季胁12 直季胁指第十一肋端下方季胁以下至髀枢9 直髀枢指股骨大转子高点上肢部腋前纹头(腋前皱襞)至肘横纹9 直用于手三阴、手三阳经骨度分寸肘横纹至腕横纹12 直下肢部横骨上廉至内辅骨上廉18 直内辅骨上指股骨内侧髁内辅骨下廉至内踝尖13 直内辅骨下指胫骨内侧髁髀枢至膝中19 直膝中的水平线,前平膝盖下缘,后平腘横纹,屈膝时可平犊鼻穴臀横纹至膝中14 直膝中至外踝尖16 直内踝尖指内踝向内的凸起处外踝尖至足底 3 直外踝尖指外踝向外的凸起处手太阴肺经腧穴Acupoints on the lungmeridian of穴名国际标准穴名定位主治刺灸法备注中府LU1 在胸前壁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咳嗽,气喘,喉痹,胸中烦闷,胸痛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内脏。

可灸云门LU2 在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咳嗽,气喘,胸中烦热,胸痛,喉痹,瘿气,肋间神经痛,肩臂痛向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可灸天府LU3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腱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咳嗽,气喘,吐血,鼻衄,瘿气,肩及上肢内侧疼痛直刺0.5~1.0寸。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骨度分寸法(前面观)部位起止点骨度度量说明头部耳后两完骨(乳突)之间9寸衡寸用于量头部的横寸背腰肩胛骨内缘至后正3寸衡背部腧穴根据脊椎定穴。

一般临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

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

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

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

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手指比量法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

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

一般有下列几种:(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1寸。

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

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

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考点必背:常用骨度分寸表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考点必背:常用骨度分寸表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考点必背:常用骨度分寸表常用骨度分寸表
手阳明大肠经穴
1.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2.主治概要
本經穴位主治头面、五官、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証。

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 骨度分寸法(前面观)骨度分寸法(后面观)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

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 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

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

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骨度分寸法(侧面观)手指比量法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

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

一般有下列几种:(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1寸。

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

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

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 2 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 3 寸。

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手指比量法必须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长短失度,骨度分寸与指寸在临床应用中应该互相结合。

中医骨度分寸法表格

中医骨度分寸法表格
8寸
膝关节内侧间隙至外踝尖
13寸
内踝尖至足底(踵)前缘
3寸
这个表格可以帮助您了解人体不同部位骨度分寸法的测量方法和对应数值。在中医中,骨度分寸法是一种常用的穴位定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穴位的位置和深度。
中医骨度分寸法表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中医骨度分寸法表格。
部位
骨度分寸
说明
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
12寸
眉心至后发际
16寸
颈项部至后发际
3寸
前发际至百会
5寸半
耳后两完骨(乳突)间
9寸
两肩胛骨下角之间
16寸
上肢
腋前皱襞至肘横纹
12寸

18寸
股骨内上髁上缘至膝关节内侧间隙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骨度分寸法(前面观)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

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

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

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

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手指比量法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

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

一般有下列几种:(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1寸。

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

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

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

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手指比量法必须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长短失度,骨度分寸与指寸在临床应用中应该互相结合。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骨度分寸法(前面观)骨度分寸法(后面观)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

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

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

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

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骨度分寸法(侧面观)手指比量法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

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

一般有下列几种:(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1寸。

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

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

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

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

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

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

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

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手指比量法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

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

一般有下列几种:(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1寸。

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

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

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

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手指比量法必须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长短失度,骨度分寸与指寸在临床应用中应该互相结合。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

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

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

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

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1
第一节横度为一寸”。

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

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手指比量法必须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长短失度,骨度分寸与指寸在临床应用中应该互相结合。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骨度分寸法(前面观)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

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

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

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

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手指比量法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

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

一般有下列几种:(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1寸。

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

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

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

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手指比量法必须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长短失度,骨度分寸与指寸在临床应用中应该互相结合。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捉升口我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竽地捉升口我图2骨度分寸法(背面观)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竽地捉升口我图3脅度分寸法(侧面观)thine serfiedieiHe^.net骨度分寸法Bone-lenth Measurement骨度分寸法(后面观)脸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

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

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骼;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

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

乂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骨度分寸法(侧面观)手指比量法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

因人的手指与身体貝他部分有一立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想者身材的高镂情况适当增减比例。

一般有下列几种:(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右的长度为1寸。

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

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 ''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左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

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骨度分寸法(前面观)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

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

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

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

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手指比量法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

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

一般有下列几种:(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1寸。

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

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

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

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手指比量法必须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长短失度,骨度分寸与指寸在临床应用中应该互相结合。

取穴:骨度分寸法

取穴:骨度分寸法

取穴:骨度分寸法
时间:2016-09-29 22:32:21
《灵枢·骨度》篇记载了人体各部的骨骼尺寸,经后人补充修改后,被用作量取穴位的折算长度,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均可按这一标准进行测量,这就叫做“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也叫“骨度法”,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人体各部位的长短、大小,按比例折算尺寸,以确定穴位。

骨度分寸图:
骨度分寸表:
针灸骨度分寸法归类:
一、3寸:
1、眉间(印堂)——前发际。

2、第7颈椎(大椎)——后发际。

3、肩胛内缘——后正中线。

二、5寸:
脐——耻骨联合上缘(曲骨)。

三、8寸:
1、脐——胸剑联合中点(歧骨)。

2、肩峰缘——后正中线。

四、9寸:
1、左前额发骨(头维)——右前额发骨(头维)。

2、左乳突(完骨)——右乳突(完骨)。

3、胸骨上窝(天突)——胸剑联合中点(歧骨)。

4、腋纹头——肘横纹。

五、12寸:
1、前发际——后发际。

2、腋窝顶——第11肋(章门)。

3、肘横纹——腕横纹。

六、13寸:
胫骨内侧髁下缘——内踝尖。

七、16寸:
腘横纹——外踝尖医学|教育网。

八、18寸:
1、眉间(印堂)——第7颈椎(大椎)。

2、耻骨联合上缘——胫骨内上髁上缘。

九、19寸:
股骨大转子——腘横纹。

常用骨度折量寸表

常用骨度折量寸表
腘横纹→外踝尖
16
直寸
用于确定小腿外后侧足三阳经腧穴的纵向距离
耳后两完骨(乳突)之间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后部腧穴的横向距离




胸骨上窝(天突)→歧骨(剑胸结合中点)
9
直寸
用于定胸部任脉腧穴的纵向距离
歧骨(剑胸结合中点)→脐中
8
直寸
用于确定上腹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脐中→曲骨(耻骨联合上缘)
5
直寸
用于确定下腹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两乳头之间
8
横寸
用于确定胸腹部腧穴的横向距离
腋窝顶点→第11肋游离端(章门)
12
直寸
用于确定胁肋部腧穴的纵向距离(胸部直寸,以肋骨计算,每条肋骨为1.6寸)



肩胛骨内缘(近脊柱侧)→后正中线
3
横寸
用于确定背腰部腧穴的横向距离
肩峰缘→后正中线
8
横寸
用于确定肩背部腧穴的横向距离



腋前、后纹头→肘横纹(平肘尖)
9
直寸
用于确定上臂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常用骨度折量寸表
部位
起止点
折量寸
度量法
说明



前发际正中→后发际正中
12
直寸
用于确定头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眉间(印堂)→前发际正中
3
直寸
用于确定前或后发际及其头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后发际正中
3
直寸
眉间(印堂)→后发际正中→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
18
直寸
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
9
横寸

常用骨度分寸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骨度分寸法(前面观)图2需度分寸法(背面观)亡hinesemediCinesnet图3骨度分寸法(镐面观)■uteasM则骨度分吋'法B<me-lenth Measurement图1腎度分寸法[前面观)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

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

①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

②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

手指比量法:参见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

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就是本穴。

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 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 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

一般有下列几种:(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 1寸。

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 之间作为1寸。

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⑵拇指同身寸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 ”。

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 1寸。

⑶横指同身寸又称 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 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 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 3寸。

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歧骨至脐中
8寸
脐中至横骨上廉(耻骨联合上缘)
5寸
两乳头之间
8寸
横寸
胸腹部取穴的横寸,可根据两乳头之间
的距离折量。
女性可用左右缺盆穴之间的宽度来代替
两乳头之间的横寸.
背腰部
大椎以下至尾骶
21椎
直寸
背部腧穴根据脊椎定穴。一般临床取穴,
肩胛骨下角相当第七(胸)椎,
髂嵴相当第16椎(第4腰椎棘突)
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
13寸
直寸
髀枢至膝中
19寸
直寸
1.用于足三阳的骨度分寸
2.“膝中”的水平线:前面相当于犊鼻穴,
后面相当于委中穴
臀横纹至膝中
14寸
膝中至外踝高点
16寸
外踝高点至足底
3寸
常见骨度分寸表
分部
部位起止点
常用骨度
度量法
说明
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
12寸
直寸
如前后发际不明,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
眉心至前发际3寸,
大椎穴至后发际3寸
耳后两完骨(乳突)之间
9寸
横寸
用于量头部的横寸Βιβλιοθήκη 胸腹部天突至歧骨(胸剑联合)
9寸
直寸
胸部与胁肋部取穴直寸,一般根据肋骨计算,
每一肋骨折作1寸6分
2.“天突”指穴名的部位
6寸
横寸
上肢部
腋前纹头(腋前皱襞)至肘横纹
9寸
直寸
用于手三阴、手三阳经的肌度分寸
肘横纹至腕横纹
12寸
直寸
侧胸部
腋以下至季胁
12寸
直寸
“季胁”指11肋端
侧腹部
季胁以下至髀枢
9寸
直寸
“髀枢”指股骨大转子
下肢部
横骨上廉至内辅骨上廉(股骨内髁上缘)
18寸
直寸
用于足三阴经的骨度分寸
内辅骨下廉(胫骨内髁下缘)至内踝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