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经济学十大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三:理性人 考虑边际量

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 增量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 动。

假设一架200个座位的飞机飞一次的成本 是10万美元,每个座位的成本是500美元,有 人会说:票价决不应低于500美元。但是当飞 机即将起飞时仍有10个空座,在登机口等退票 的乘客愿意支付300美元买一张票,应该卖给 他吗?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八:一国的生 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 的能力

用什么来解释各国和不同时期中生活水平的 巨大差别呢?
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 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一个工人一小 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的差别。同样, 一国的生产率增长率决定了平均收入增 长率。 生产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 与劳务量。



“看不见的手”通过价格体系来发挥作用。 买者与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市场价格。 每个价格反映了物品对于买者的价值,也反映了 生产物品的成本。 在许多情况下,价格引导自利的家庭与企业做出 使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决策。
价格指引这些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 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 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 资源的经济。
源自文库
例如:学生面临如何分配学习时间的交替,
父母在购物,旅游和储蓄间面临交替,社会面 临效率与平等的交替。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 东西的特性。 公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 的特性。(富人、穷人)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二:某种东西的成 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很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么明 显。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为了得到 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贸易使每个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 的活动。通过与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 较低的价格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经济中每个家庭都与其他所有家庭竞争, 但是把你的家庭与所有其他家庭隔绝开 来并不会过得更好,如果是这样的话, 你的家庭就必须自己种粮食,做衣服, 盖房子。 国家和家庭一样也能从相互交易中获益。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四:人 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东西,诸 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 理性人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例如: 当汽油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会更多地购买 混合动力汽车,更少购买耗油的越野车。 当烟草税上升时,青少年吸烟人数会下 降。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五:贸 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当然应该。如果飞机有空座,多增加一位乘 客的成本微乎其微。虽然一位乘客飞行的平 均成本是500美元,但是边际成本仅仅是这位 额外的乘客将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杯饮料 而已。
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 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小的增量调整。

例如:
当一个大学生考虑是否要多上一年学时,他会 比较学费加上损失的工资和多上一年学所增加的额 外收入。 当一个经理在考虑是否要增加产出时,他会在 增加的原材料与原材料的成本和额外的收益之间进 行比较。
经济学原理
公共管理学院 管理学教研室 保永文
专题一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推荐的参考书:
[美]萨缪尔森等:《经济学》; [美]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美]凯斯与费尔:《经济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美]霍尔、泰勒:《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年。 [美]平狄克等:《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美]邓布希等:《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美]巴罗:《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胡代光主编:《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7年。 蒋中一:《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商务印书馆,2001年。

经济学(economics)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 生活事务的学问,经济学原理可以运用到生活 中的许多方面,它可以帮助你了解你所生活的 世界,可以使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无论你今 后身处何方,你都会为学习过经济学而感到欣 慰。
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比如:人们决定购买什么?工作多长时间?储蓄多

少?消费多少? 企业决定生产多少,雇用多少工人。 社会决定如何在国防、消费物品环境保护和其 他需求之间分配资源。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人 们面临交替关系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为了得到一件东西,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 东西。 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 之间有所取舍。



考虑上大学的决策,成本不是住房和伙食,因为即 使不上大学,也要租房和吃饭。最大的成本是时间, 如果把上大学的时间用于工作,能赚到的工资就是上 大学最大的单项成本。 因此,很多正值上大学年龄的职业运动员如果放 弃运动而上大学,可能每年少赚几百万美元,因此他 们上大学的成本比普通人高得多。这也是为什么许多 职业运动员一定要退役后才去上大学的原因。

国家之间也能从贸易与专业化中受益: 将他们生产的物品出口而得到一个更好的价 格。 从国外进口更便宜的物品而不用在国内自己 生产。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 济活动的一种好办法

在一个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 被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这些企 业和家庭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价格和个人利 益引导着他们的决策,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 见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市场结果。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七:政 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政府可以改变市场结果以促进公平。 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这个词来指市场本身 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如果经济福利的市场分配结果不是合意的, 税收或福利政策能改变经济“蛋糕”的分 配方式。


市场失灵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外部性。 污染的例子:如果一家化工厂不承担排放烟 尘的全部成本,它就会大量排放。 另一个可能原因是市场势力。 假设镇里只有一口井,这口井的所有者对 水的销售就有市场势力。 在这些情况下,公共政策能增进效率。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十:社会面临通 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人们通常认为降低通货膨胀会引起失业暂 时增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这种交替 关系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philips curve)。
菲利普斯曲线
1961-1969美国的通货膨胀与失业


当政府减少货币量时,它就减少了人们支出的 数量。较低的支出与居高不下的价格结合在一 起就减少了企业销售的物品与劳务量。销售量 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就暂时增加了失业。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inflation)与失业 (unemployment)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 样。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动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单个买者或卖者有能显著影响市场价 格的能力。
政府的重要作用:保护产权(通过警察、法 庭) 如果人们的财产存在很大的被侵犯的风险, 那么他们便不愿意工作、生产、投资或购买 物品。

生产率取决于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及可用 的技术。 其他因素(比如工会组织、国外的竞争)对 于生活水平的影响远远小于生产率。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九:当政府 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 上升。 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

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 罪魁祸首结果总是相同的:货币量的增长。 当一个政府创造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 价值下降了。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