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目的特征表格
昆虫各目的特征和拉丁文及科的特征
昆虫各目的特征和拉丁文及科的特征原尾目Protura (螈)本目俗称螈。
这个螈字的构造很妙,它既是形声字,又是会意字,表示这是最原始的昆虫。
微小无翅昆虫,体长0.5-2毫米,细长,白色或无色。
没有触角、复眼和单眼,有1对假单眼,是触角退化的遗迹。
口器内藏在头内,适于刺吸。
前足特别长,它常高高举在头部的前面,能代替触角的作用。
腹部12节,没有尾须,第1-3节有腹足的遗迹。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举足原尾目,触角却独无;腹部十二节,前三有腹足。
弹尾目Collembola (跳虫)俗称跳虫,因为它的腹部末端有弹跳器,故名弹尾目。
它的第1腹节有吸盘状的腹管,第4腹节有1个分叉的跳器,平时跳器被吸管吸住,需要时吸盘状腹管一松,通过跳器一弹,即可跳跃。
小型,体长一般仅1-3毫米。
每侧单眼8个,但有些种类无单眼。
触角4节;足无跗节。
凡腹部由6节组成的,叫节腹亚目(一般跳虫);如果腹部6节愈合成一个球形时,就叫愈腹亚目(圆跳虫)。
本目有人提升为弹尾纲。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善跳弹尾目,腹节不过六;基部有腹管,跳器在端部双尾目Diplura (铗尾虫)触角念珠状,内藏的咀嚼式口器;没有复眼和单眼色。
体长2-20毫米,我国西藏有一种铗尾虫,体长竟达49毫米,为世界所罕见。
体白色或黄色。
前胸小,中、后胸相似。
跗节1节,有2-3爪。
腹部11节,前7节有成对的刺突和泡囊。
尾须发达,其中尾须线状的种类叫双尾虫;尾须骨化成钳状的种类叫铗尾虫(仿陈瑞瑾图)。
本目有时被提升为双尾纲。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无眼双尾目,触角如念珠;尾须或尾铗,一七泡刺突。
缨尾目Thysanura (石炳,衣鱼)这类昆虫的尾部除有1对长尾须外,还有1根中尾丝,故名缨尾。
体长4-20毫米,狭长,末端尖细,体表常覆有鳞片。
触角长,丝状,末端尖锐。
口器外生,咀嚼式。
足的基节和腹节上常有刺突,腹板上还有泡囊。
跗节2-3节,爪2-3个。
雌性有产卵器。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前口缨尾目,触角长丝如;尾须有中丝,二九泡刺突。
实验四 昆虫分类检索表及主要
蚁王与蚁后
实验四 昆虫分类检索表的编制 重要目昆虫形态特征识别
卵和幼虫,白色球形物是白蚁自己培育以饲幼的真菌。
制作;王柏泉
实验四 昆虫分类检索表的编制 重要目昆虫形态特征识别
兵蚁:虽有雌雄之分,但不能生殖。兵蚁的头长并高 度骨化,上颚发达,但已失去了取食功能,而成为御 敌的武器,不定期可用上颚堵塞洞口、蚁道或王宫入 口。由于兵蚁失去了取食功能,因而食物由工蚁饲喂。 兵蚁分两型:大颚型兵蚁--上颚形成各种奇异的形状, 好似一把二齿大叉子。象鼻型兵蚁--头延伸成象鼻状, 制作;王柏泉 当它与敌搏斗时,可喷出胶质分泌物,涂抹敌害。
5.后足常特化,一些种类为携粉足,跗节5节 6.腹部第一节与后胸密合,称为并胸腹节为的种类基部成腰束
制作;王柏泉
7.无尾须,产卵器发达或特化成针剌
8.全变态或复变态,幼虫多足或无足型,腹足无趾钩,肉食性或杂食性
实验四 昆虫分类检索表的编制 重要目昆虫形态特征识别 9、双 翅 目 Diptera
1.体小至中型 2.触角丝状、锥状和具芒状 3.复眼发达,有些种类两复眼相接 4.中胸发达 5.前翅膜质.后翅为平稀棍 6.幼虫为无足型 7.全变态或复变态 8.肉食,植食或腐食
制作;王柏泉
实验四 昆虫分类检索表的编制 重要目昆虫形态特征识别
直翅目分科检索表
1(4)触角较身体短;第一腹节两侧具听器;雌虫产卵器呈凿状 (蝗亚目) 2(3)前胸背板极度向后延伸,有时可超过腹末,跗节式2—2— 3……………………菱蝗科 3(2)前胸背板不向后延伸,跗节式3—3—3………………蝗科 4(1)触角较身体长,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基部,虫产卵器矛状或剑 状;或触角短者则产卵器退化(螽蟖亚目) 5(6)产卵器剑状,前足胫节具听器……………………螽蟖科 6(5)产卵器矛状,无听器,若具听则跗节纵扁………蟋蟀科 7(8)前足开掘式,跗节式2—2—1,后足腿节膨大适于跳 跃…………蚤蝼科 8(7)前足亦为开掘式,跗节式3—3—3,后跳不适于跳 跃…………蝼蛄科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摘要:1.昆虫的定义与分类2.八大目的概念3.八大目的分类及特点4.昆虫与八大目的关系5.昆虫八大目检索表的使用方法正文:昆虫是一种具有显著生物多样性的生物类群,已知种类超过100 万种,分布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了解昆虫,昆虫学家们将其分为不同的目、科、属等分类单元。
其中,昆虫的八大目是昆虫纲中最重要的分类单元之一。
八大目是指昆虫纲中八个主要的目,包括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蚤目。
这八大目占据了昆虫纲的大部分种类,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鞘翅目昆虫是昆虫纲中最大的目,包括甲虫、蚂蚁、蜻蜓等,其中许多种类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直翅目昆虫则包括蝗虫、螳螂、蝉等,它们的前翅较硬,后翅膜质,善于飞行。
膜翅目昆虫主要为蜜蜂、黄蜂等,具有重要的传粉和蜜源价值。
鳞翅目昆虫以蝴蝶、飞蛾等为代表,拥有丰富多彩的斑纹和优美的飞翔姿态。
双翅目昆虫包括蚊子、蝇、虻等,是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者。
蚤目昆虫则包括跳蚤、虱子等,寄生于人和动物的体表,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影响。
昆虫与八大目的关系密切,因为八大目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昆虫种类。
研究八大目的昆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昆虫的生态功能、资源利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是一种辅助昆虫分类的工具,通过对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描述,帮助昆虫学者快速准确地鉴定昆虫的种类。
使用昆虫八大目检索表,需要先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如翅膀、触角、足等,然后根据检索表中的描述,逐步缩小分类范围,最终确定昆虫的种类。
总之,昆虫八大目检索表是昆虫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对于昆虫的分类、生态学研究以及害虫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昆虫各目的二项检索表
昆虫各目的二项检索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因为昆虫种类繁多,不同的目之间存在很大的形态和生物学差异。
下面提供一个较为简化的昆虫主要目的二项检索表,供您参考:
1. 有翅,具虹吸式口器。
a. 咀嚼式口器,翅大而发达,如蝗虫目
b. 虹吸式口器,翅退化变小,如蜻蜓目
2. 足长,后翅变为鞘翅覆盖着前翅。
a. 鞘翅上具金属光泽,如金龟子目
b. 革质或角质,如象甲目
3. 卵生,有外骨骼。
a. 大型昆虫,如蜻蜓目
b. 小型昆虫,如蜉蝣目
c. 大型或小型昆虫,如鞘翅目
4. 幼虫多为咀嚼式口器,有外骨骼和分节。
a. 完全变态昆虫,如鳞翅目
b. 非完全变态或半变态昆虫,如膜翅目
以上只是一个非常简化的二项检索表,实际上昆虫的分类学分类非常复杂,需要更多的特征和细节来区分不同的目。
如果您对具体的昆虫目感兴趣,建议您查阅专业的昆虫分类书籍或请教专业人士。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昆虫的分类学分类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话题,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您对昆虫感兴趣,建议您从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开始学习,并逐渐深入了解昆虫的分类、特征和生态学等方面。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
以下是昆虫界常见的八大目及其特征的简要检索表:
1. 鳞翅目(Lepidoptera)
- 特征:鳞翅目包括蝴蝶和飞蛾,成年个体通常具有大而彩色的翅膀,触角相对较长。
2. 鞘翅目(Coleoptera)
- 特征:鞘翅目包括甲虫,具有前翅特化为硬鞘,覆盖和保护了后翅。
3. 膜翅目(Hymenoptera)
- 特征:膜翅目包括蚂蚁、蜜蜂、黄蜂等,具有两对薄而透明的翅膀,雌性个体一般具有螫针。
4. 鳃鳃目(Diptera)
- 特征:鳃鳃目包括苍蝇、蚊子等昆虫,具有一对前翅,退化为摇摆的平衡器,后翅为纤维状。
5. 鳍翅目(Odonata)
- 特征:鳍翅目包括蜻蜓和蜡蜉,成年个体具有两对均大且类似的独立翅膀。
6. 直翅目(Orthoptera)
- 特征:直翅目包括蝗虫、蚱蜢等,具有直翅,通常用于发出声音。
7. 半翅目(Hemiptera)
- 特征:半翅目包括蚜虫、蝽虫等,前翅的一半形成硬化的保护翅,后翅为薄膜状。
8. 鳖翅目(Neuroptera)
- 特征:鳖翅目包括蚍蜉、蚊蛾等,成年个体具有薄翅膜,通常具有丰富的脉络。
这只是八大目中的一部分,昆虫界非常广泛多样,包含众多目和科。
针对特定的昆虫分类,更加详细的信息,请参考相关的昆虫学资料或者专业著作。
05-昆虫重要的目
昆虫重要的目分类:2亚纲30多目;分类依据变态:有无、类型;腹部运动附肢:有无;翅:有无、数量、质地和类型;口器、触角、胸足:类型,等。
常见昆虫的识别——识别特征野外或实际工作中,若掌握了一些常见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则无须使用检索表逐步一一查对,就能很快判别它们所属的类群,这些特征称之为识别特征。
昆虫之庞杂为动物界之冠,掌握昆虫纲各目的识别特征对分类鉴定工作大有益处。
下面介绍昆虫纲常见各目的主要特征。
亚纲I 无翅亚纲(Apterygota)原始无翅;生活史无变态;腹部具与运动有关的附肢。
多生活于阴湿环境的土壤中。
1. 弹尾目(Collembola)体微、小型,柔软,裸露或覆以鳞片。
触角4节。
腹部第1节腹面有粘管(腹管)——附肢特化而来;大多数种类腹部第2、4节的腹面——附肢特化而来;分别有握弹器、弹器——附肢特化而来;能跳跃。
如跳虫(图11)。
2. 缨尾目(Thysanura)体中、小型,长而柔软,裸露或覆以鳞片。
咀嚼式口器。
触角长丝状。
腹部具成对的刺突——运动附肢;腹部末端具3根细长分节的尾毛(1对尾须和1根中尾丝)。
如石蛃、衣鱼(图12),前者多生活于石块及落叶之下潮湿环境中,后者常见于室内抽屉、衣箱或书籍堆中。
亚纲II 有翅亚纲(Pterygota)通常有翅;生活史有变态;腹部无运动附肢。
生活环境多样化:陆上、空中、土壤、水域等。
不完全变态类(外生翅类)生活史无蛹期;幼体(若虫、稚虫+)具外生翅芽。
古翅类翅基部缺一系列小骨片,或小骨片不发达,故休息时,翅不能向后旋转、平放在身体背面。
3. 蜻蜓目(Odonata)体大、中型。
咀嚼式口器;下口式头型,头大、灵活。
复眼发达;触角刚毛状。
翅2对,膜质,翅脉网状,前翅具翅痣;休息时,翅平置身体两侧(蜻蜓)或直立背方(豆娘)。
腹部细长,尾须极短。
雄性第2腹节腹面具次生性生殖器官。
半变态;稚虫(水虿)水生,具面罩、直肠鳃或3个尾鳃。
如蜻蜓、豆娘(图13)。
实验四-昆虫分类检索表及主要
1.咀嚼式或嚼吸式口器 2 .触角多数为肘状或丝状 2.复眼发达,单眼3枚或无 3.翅膜质,多数具闭室 4.后翅前缘有一排小钩,与前翅后缘的卷褶相连 5.后足常特化,一些种类为携粉足,跗节5节 6.腹部第一节与后胸密合,称为并胸腹节为的种类基部成腰束 7.无尾须,产卵器发达或特化成针剌
制作;王柏泉
8.全变态或复变态,幼虫多足或无足型,腹足无趾钩,肉食性或杂食性
实验四 昆虫分类检索表的编制 重要目昆虫形态特征识别
9、双 翅 目 Diptera
1.体小至中型
2.触角丝状、锥状和具芒状
3.复眼发达,有些种类两复眼相接
4.中胸发达
5.前翅膜质.后翅为平稀棍
6.幼虫为无足型
接 眼
7.全变态或复变态
制作;王柏泉
实验四 昆虫分类检索表的编制 重要目昆虫形态特征识别
(1)单项式(连续式) 将同一内容的两项相对特征,分别在开头
数学行及括号内数字所示行中描述,二行 之一必与待查昆虫特征相符,查表时,先 查开头数字一行特征,如符,便按数字往 下查,相至查出名称止;如不符,则查括 号内数字所示行,直到查出名称止。 例如直翅目分科检索表 见下页
制作;王柏泉
实验四 昆虫分类检索表的编制 重要目昆虫形态特征识别
2 .几个重要目昆虫的分目特征识别 等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鞘翅
目、鳞翅目、膜翅目 、双翅目
制作;王柏泉
实验四 昆虫分类检索表的编制 重要目昆虫形态特征识别
1、等 翅 目(Blattaria)
社会性昆虫,头小或大,极度骨化,咀嚼式口器;触角念珠状。 有翅的个体前后翅的形状、大小略相等,分飞及交配后翅脱落并
内折…………圆春科 BB 无上述特征,小盾片发达程度不一,如小盾片将腹部完全盖住时,则前翅不长于
昆虫分目检索表
昆虫分目检索表附一:昆虫纲分目检索表1、无翅、或有极退化的翅———————————————————————————2有翅2对或1对—————————————————————————————232、无足,似幼虫,头和胸愈合,寄生于膜翅目(蜂、蚁)、半翅目(叶蝉、飞虱)及直翅目等昆虫体内,仅头胸部露出寄主腹节外———————————————拈翅目(雌)有足,头和胸部不愈合,不寄生于昆虫体内——————————————————33、腹部除外生殖器和尾须外有其它附肢—————————————————————4腹部除外生殖器和尾须外无其它附肢—————————————————————74、无触角,腹部共12节,第1~3节各有1对短小的附肢———————————原尾目有触角,腹部最多11节———————————————————————————55、腹部只有6节或更少,第一腹节有一腹管,第3腹节有一握器,第4或第5腹节有一分叉的跳器—————————————————————————————弹尾目腹部多于6节或无上述三对附肢,但有成对的刺突或泡等附肢——————————66、有一对长而分节的尾须或坚硬不分节的尾铗,无复眼———————————双尾目除有一对尾须外,还有一条长而分节的的中尾须,有复眼——————————缨尾目7、口器为咀嚼式———————————————————————————————8口器为刺吸式或舐吸式、虹吸式等——————————————————————188、腹部末端有一对尾须(或呈尾铗)——————————————————————9腹部末端无尾须—————————————————————————————159、尾须呈坚硬不分节的铗状———————————————————————革翅目尾须不呈铗状——————————————————————————————1010、前足第一附节特别膨大,能纺丝————————————————————纺足目前足第一附节不特别膨大,也不能纺丝———————————————————1111、前足为捕捉足————————————————————————————螳螂目前足非捕捉足——————————————————————————————1212、后足为跳跃足————————————————————————————直翅目后足非跳跃足——————————————————————————————1313、体扁、卵圆形,前胸背板很大,常盖住头的全部—————————————蜚蠊目体非卵圆形,头不为前胸所盖———————————————————————1414、体细长似杆状———————————————————————————竹节虫目体非杆状,为社会性昆虫———————————————————————等翅目15、跗节3节以下——————————————————————————————16跗节4节或5节—————————————————————————————1716、触角3~5节,外寄生于鸟类或兽类体上—————————————————食毛目触角13~15节,非寄生性———————————————————————啮虫目17、腹部第一节并入后胸,第1节和第2节之间紧缩或成柄状—————————膜翅目腹部第一节不并入后胸,也不紧缩———————————————————鞘翅目18、体密被鳞片或密生鳞毛,口器为虹吸式—————————————————鳞翅目体无鳞片,口器为刺吸式、舐吸式或退化——————————————————1919、跗节5节————————————————————————————————20跗节3节以下——————————————————————————————2120、体竖扁(左右扁)———————————————————————————蚤目体不竖扁——————————————————————————————双翅目21、跗节端部有能伸缩的泡,爪很小————————————————————缨翅目跗节端部无能伸缩的泡——————————————————————————2222、足具1爪,适于攀附在毛发上,外寄生于哺乳动物—————————————虱目足具2爪,如果1爪则寄生于植物上,极不活泼或固定不动,体呈球状,介壳状等,常被有蜡质、胶质等分泌物——————————————————————半翅目23、有1对翅————————————————————————————————24有2对翅————————————————————————————————3224、前翅或后翅特化成平衡棍—————————————————————————25无平衡棍————————————————————————————————2725、前翅形成平衡棍,后翅很大————————————————————拈翅目(雄)后翅形成平衡棍,前翅很大————————————————————————2626、跗节5节——————————————————————————————双翅目跗节仅1节(雄介壳虫)———————————————————————同翅目27、腹部末端有一对尾须———————————————————————————28腹部末端无尾须—————————————————————————————3028、尾须细长而分成许多节(或还有一条相似的中尾丝)静止时翅竖立于背上——蜉蝣目尾须不分节,多短小,静止时翅平覆背上——————————————————2929、跗节5节,后足非跳跃足,体细长如杆或扁如叶————————————竹节虫目跗节4节以下,后足为跳跃足—————————————————————直翅目30、前翅角质,口器为咀嚼式———————————————————————鞘翅目翅为膜质,口器非咀嚼式—————————————————————————3131、翅上有鳞片—————————————————————————————鳞翅目翅上无鳞片—————————————————————————————缨翅目32、前翅全部或部分较厚,为角质或革质,后翅为膜质——————————————33前翅与后翅均为膜质———————————————————————————4033、前翅基半部为角质或革质,端半部为膜质————————————————半翅目前翅基部与端部质地相同,或某部分较厚但不如上述—————————————3434、口器为刺吸式————————————————————————————同翅目口器为咀嚼式——————————————————————————————3535、前翅有翅脉———————————————————————————————36前翅无明显翅脉—————————————————————————————3936、跗节4节以下,后足为跳跃足或前足为开掘足——————————————直翅目跗节5节,后足非跳跃足,前足也非开掘足—————————————————3737、前足为捕捉足————————————————————————————螳螂目前足非捕捉足——————————————————————————————3838、前胸很大,常盖住头的全部或大部———————————————————蜚蠊目前胸很小,头部外露,体似杆状或叶片状———————————————竹节虫目39、腹部末端有一对尾铗,前翅短小,不能盖住腹部中部———————————革翅目腹部末端无尾铗,前翅一般较长,盖住大部或全部腹节——————————鞘翅目40、翅面全部或部分有鳞片,口器为虹吸式或退化——————————————鳞翅目翅上无鳞片,口器非虹吸式————————————————————————4141、口器为刺吸式——————————————————————————————42口器为咀嚼式,嚼吸式或退化———————————————————————4342、下唇形成分节的喙,翅缘无长毛————————————————————同翅目无分节的喙,翅极狭长,翅缘有长缘毛—————————————————缨翅目43、触角极短小而不显著,刚毛状———————————————————————44触角长而显著,非刚毛状—————————————————————————4544、腹部末端有一对细长多节的尾须(或还有一条相似的中尾丝),后翅很小——蜉蝣目尾须短而不分节,后翅与前翅大小相似—————————————————蜻蜓目45、头部向下延伸呈喙状—————————————————————————长翅目头部不延伸呈喙状————————————————————————————4646、前足第一跗节特别膨大,能纺丝————————————————————纺足目前足第一跗节不特别膨大,也不能纺丝———————————————————4747、前、后翅几乎相等,翅基部各有一条横的肩缝(翅易沿此缝脱落)—————等翅目前、后翅相似或相差很多,都无肩缝————————————————————4848、后翅前缘有一排小的翅钩列用以和前翅相连———————————————膜翅目后翅前缘无翅钩列————————————————————————————4949、跗节2~3节———————————————————————————————50跗节5节————————————————————————————————5150、前胸很大,腹端有一对尾须——————————————————————襀翅目前胸很小如颈状,无尾须———————————————————————啮虫目51、翅面密被明显的毛,口器(上颚)退化—————————————————毛翅目翅面无明显的毛;有毛则生在翅脉和翅缘上,口器(上颚)发达————————5252、后翅基部宽于前翅,有发达的臀区,休息时后翅臀区折起,头为前口式———广翅目后翅基部不宽于前翅,无发达的臀区,休息时也不折起,头为下口式——————5353、头部长,前胸圆筒形并不很大,前足正常,雌虫有伸向后方的针状产卵器——蛇蛉目头部短,前胸一般不很大,如很长则前足为捕捉足(螳螂),雌虫一般无针状产卵器,如有则弯在背上向前伸————————————————————————脉翅目附二:昆虫幼体分目检索表(一)昆虫幼体分类1、有分节的胸部附肢和明显的头壳,并有作用的口器———————————————31′没有分节的胸部附肢,亦无明显的头壳及有作用的口器—————————————22、口器只上颚存在,不能咀嚼,形成平行的向下弯曲的钩,平时缩在体的前端。
昆虫记昆虫分类 表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昆虫记昆虫分类表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之一。
它们广泛分布于各个地区,数量庞大,种类繁多。
昆虫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分解者和传播者。
昆虫的研究和分类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对昆虫进行系统科学研究和分类,科学家们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遗传关系等方面,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分类系统。
这个分类系统将昆虫分为不同的属、科、目、纲等等级别,以便更好地研究和理解昆虫的多样性。
昆虫的分类系统基于昆虫体表的形态特征,例如昆虫的体形、触角、翅膀、足等特征。
同时,也考虑到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位,比如昆虫的食性、栖息地以及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等。
此外,现代分类学还运用了生物化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方法,通过DNA序列等信息,对昆虫的分类进行研究。
总的来说,昆虫的分类体系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昆虫的物种多样性和演化历史,也为昆虫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通过对昆虫分类的深入研究,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这个神奇多样的昆虫世界。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用于清晰地呈现出文章的逻辑顺序和内容安排。
本文主要介绍昆虫记昆虫分类的内容,下面将详细说明文章的结构。
文章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旨在引导读者对本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首先,我们会对昆虫记昆虫分类的重要性进行概述,强调昆虫分类对于了解昆虫群体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简要介绍本文的结构,明确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最后,我们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深入研究昆虫分类,提高读者对昆虫的认知和理解。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主要介绍昆虫分类的要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介绍两个昆虫分类的要点。
首先,我们会详细介绍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以及其在分类中的重要性,如昆虫的体节结构、触角形态、翅膀类型等。
九大类昆虫分目特征表
3对
体内发育
2对
无特化(伪产 卵器)
无
缨翅目
锉吸式
步行足
3对
前:缨翅 后:缨翅
前:毛质 后:膜质
体外发育
2对
锯状
无
过渐变 态
2014/6/16
直翅目
双翅目
刺吸式 舐吸式
栉齿状 丝状 锯齿状 丝状
步行足
步行足
步行足
3对
前:膜翅 后:平衡棒
前:膜质 后:平衡 棒 前:半鞘 翅 后:膜质 前:膜质 后:膜质
体内发育
2对
无
完全变 态
刺吸式 半翅目
步行足 捕捉足 开掘足 步行足 跳跃足
步行足 捕捉足 开掘足 步行足 跳跃足
步行足 捕捉足 开掘足 步行足 跳跃足
针状
1对 较短 无
不完全 变态 完全变 态 完全变 态
白蚁
膜翅目
咀嚼式 嚼吸式 咀嚼式
丝状 棒状 栉状 丝状 锯齿状 念珠状 丝状 念珠状
步行足
步行足
步行足
3对
体内发育
2对
针状、锯状
蚂蚁 蜂 天牛、金 龟子、瓢 虫 蓟马
鞘翅目
步行足 开掘足
步行足 游泳足 跳跃足 步行足
步行足 游泳足 跳跃足 步行足
九大类昆虫分目特征表:
分目 口器 咀嚼式 单复眼 复眼发达 单眼 2—3 个 少数缺单眼 复眼大 单眼 3 或无 蟓科、蝇科 复眼发达 单眼 2,少数 无单眼 复眼发达 单眼 2—3 个 触角 剑状 丝状 足 前 开掘足 中 开掘足 后 跳跃足 数量 3对 类型 前:覆翅 后:扇形翅 翅 质地 前:革质 后:膜质 发育形式 体外发育 数量 2对 外生殖器 产卵器形状 剑状、刀状 锥状、针状 瓣状(蝗虫) 无特化(伪产 卵器) 尾须 1对 变态 类型 不完全 变态 常见 昆虫 蝗虫 蝼蛄 蟋蟀 蚊 虻 蝇 蝽蟓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被广泛分布在陆地、水域以及空中。
它们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既是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又是自然界中的清道夫。
昆虫被划分为八大目,分别是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半翅目、鞘翅目、蜻蛉目、双翅目和鳃足目。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八大目的特点及代表性物种。
鳞翅目昆虫是昆虫纲中最大的一个目,包括了蝴蝶、蛾子等物种。
它们的前翅和后翅被覆盖着鳞片,因此得名鳞翅目。
鳞翅目昆虫的特点是触角丝状,口器完善,以花蜜和果汁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蝴蝶,蝴蝶是鳞翅目昆虫中最为美丽的一类,它们的翅膀上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和色彩,非常漂亮。
膜翅目昆虫的特点是翅膀薄如薄膜,因此得名膜翅目。
膜翅目昆虫的前翅和后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常常呈现出连续的翅膀。
膜翅目昆虫的口器多样,有的以花蜜为食,有的以其他昆虫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蜜蜂,蜜蜂是膜翅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以花蜜为食,并通过传粉起到了重要的生态作用。
直翅目昆虫的特点是前翅有硬化的前缘,因此得名直翅目。
直翅目昆虫的前翅和后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前翅常常比后翅大。
直翅目昆虫的口器为咀嚼式,以植物的茎、叶和果实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蚂蚁,蚂蚁是直翅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以植物的茎、叶和果实为食,并以社会性生活方式而闻名。
半翅目昆虫的特点是前翅的基部硬化,后翅薄膜状,因此得名半翅目。
半翅目昆虫的口器多样,有的以花蜜为食,有的以其他昆虫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蝉,蝉是半翅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以植物的汁液为食,并以其独特的鸣叫声而闻名。
鞘翅目昆虫的特点是前翅硬化,后翅薄膜状,可以折叠在前翅下面,因此得名鞘翅目。
鞘翅目昆虫的口器多样,有的以花蜜为食,有的以其他昆虫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甲虫,甲虫是鞘翅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以腐烂的植物和动物为食,并以其独特的外形而闻名。
蜻蛉目昆虫的特点是翅膀长而狭窄,因此得名蜻蛉目。
蜻蛉目昆虫的口器为咀嚼式,以其他昆虫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蜻蜓,蜻蜓是蜻蛉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以其他昆虫为食,并以其快速而敏捷的飞行能力而闻名。
昆虫各个目的特征
(1)增节变态类原尾目为昆虫纲中最原始的类群。
体微小,不过2mm。
头小且无眼无触角无翅,分布广,全世界约六十余种,我国于1956年首次发现。
性喜湿,栖泥炭地或草地、石下及树皮内。
无经济意义。
鉴于这类虫子在昆虫与多足纲之间,过去亦有人称蚣虫纲。
(2)表变态类弹尾目属小型无翅类型昆虫,长在5mm以下。
栖土中、积水水面、腐败植物间、草丛及树皮下等富有腐败物质之处。
分布极广,约有二千余种,其中植食性种类对农作物有害。
这类昆虫体第四处有一叉状弹器,能跳跃,所以有时也称“跳虫目”。
缨尾目昆虫体有鳞片,触角多节,复眼发达或退化,无翅。
腹部有11节,腹下有腹刺若干对,末端有长尾须,尾须间生一丝状中尾丝。
分布甚广,一般栖于古旧房屋及书籍、衣服中。
双尾目昆虫通称双尾虫。
体细长,一般长在10mm以内。
白或灰白色,缺眼无翅,腹部十一节,末端有长尾须,也有变形为钳状器,无中尾丝。
栖地下,分布甚广。
(3)原变态类蜉蝣目(Ephemerida)原变态类昆虫,小型至中型昆虫,体软弱;触角短,刚毛状,不甚明显。
翅半透明,前翅发达,后翅甚小;腹部末端有长尾须两条,中尾丝或有或无。
不完全变态。
成虫寿命不长,短的数小时或一二日,长的约一周,一般均朝生暮死。
常在日落后大群飞舞,发生盛时,坠落地面,集成厚层。
(4)不全变态类蜻蜓目(Odonat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可分为蜻蜓类的差翅亚目和豆娘类的束翅亚目,另有将日本大绿和在印度发现的一种蜻蜓等仅二种划为间翅亚目的。
大型昆虫,也是有翅亚纲里的最原始的昆虫。
两对膜质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脉序多而密;头部可灵活转动,触角短,复眼发达,有三个单眼,咀嚼式口器强大有力。
雄虫交配器位于腹部二、三节腹板上。
幼虫“水虿”生活在水中,用极发达的脸盖捕食。
无论成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多食害虫。
约有4500余种。
蜚蠊目(Blattari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中到大型昆虫。
体扁平,褐或灰色。
头小能活动。
复眼发达。
任选昆虫纲七个目编写二项式检索表
一、选取昆虫纲七个目的介绍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纲,其中包含了众多种类繁多的昆虫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选择了七个具有代表性的昆虫目进行介绍,分别是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和鳃翅目。
这些目在昆虫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昆虫生物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鳞翅目鳞翅目是昆虫纲中最大的一个目,包括了蝴蝶、飞蛾等昆虫。
其特点是具有粉末状的鳞片覆盖在翅膀表面,形成华丽多彩的翅膀图案,因此也被称为鳞翅昆虫。
鳞翅目昆虫有着丰富多样的生态习性,包括食性、繁殖习性等,对于植物的传粉传播有着重要作用。
三、鞘翅目鞘翅目昆虫身体细长,前翅硬化,后翅膜质。
其中的金龟子、天牛等昆虫在农林业生产中对植物的危害很大,而一些种类如飞虱则是益虫,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四、直翅目直翅目昆虫包括了蝗虫、稻蝗等大大小小的昆虫。
直翅目昆虫在农业生产中对作物有着严重的危害,给粮食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此也被称为农业害虫。
五、鞘翅目鞘翅目的昆虫以寄生生活为主,在农业害虫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蚜蚁等昆虫在农业生产中对植物有害,而寄生在蚜虫身上的瓢虫等则是天敌,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
六、半翅目半翅目昆虫包括了蜻蜓、蝉等昆虫,体形修长,前后翅相似。
蜻蜓在农业生产中是益虫,可以食用害虫,对于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七、膜翅目膜翅目昆虫包括了蚜虫等昆虫,体形细长,翅膜质薄。
蚜虫是农业害虫,可以通过掠食、寄生等方式对植物造成危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八、鳃翅目鳃翅目昆虫包括了水面上的浮游昆虫,如蜻蜓等。
这些昆虫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在水上或者水边,对于湿地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总结昆虫纲七个目中的昆虫在农业生产、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于昆虫生物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了解这些昆虫的生态习性、繁殖习性、食性等方面的信息,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昆虫资源,促进生态平衡的稳定。
昆虫各个目的特征
(1)增节变态类原尾目为昆虫纲中最原始的类群。
体微小,不过2mm。
头小且无眼无触角无翅,分布广,全世界约六十余种,我国于1956年首次发现。
性喜湿,栖泥炭地或草地、石下及树皮内。
无经济意义。
鉴于这类虫子在昆虫与多足纲之间,过去亦有人称蚣虫纲。
(2)表变态类弹尾目属小型无翅类型昆虫,长在5mm以下。
栖土中、积水水面、腐败植物间、草丛及树皮下等富有腐败物质之处。
分布极广,约有二千余种,其中植食性种类对农作物有害。
这类昆虫体第四处有一叉状弹器,能跳跃,所以有时也称“跳虫目”。
缨尾目昆虫体有鳞片,触角多节,复眼发达或退化,无翅。
腹部有11节,腹下有腹刺若干对,末端有长尾须,尾须间生一丝状中尾丝。
分布甚广,一般栖于古旧房屋及书籍、衣服中。
双尾目昆虫通称双尾虫。
体细长,一般长在10mm以内。
白或灰白色,缺眼无翅,腹部十一节,末端有长尾须,也有变形为钳状器,无中尾丝。
栖地下,分布甚广。
(3)原变态类蜉蝣目(Ephemerida)原变态类昆虫,小型至中型昆虫,体软弱;触角短,刚毛状,不甚明显。
翅半透明,前翅发达,后翅甚小;腹部末端有长尾须两条,中尾丝或有或无。
不完全变态。
成虫寿命不长,短的数小时或一二日,长的约一周,一般均朝生暮死。
常在日落后大群飞舞,发生盛时,坠落地面,集成厚层。
(4)不全变态类蜻蜓目(Odonat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可分为蜻蜓类的差翅亚目和豆娘类的束翅亚目,另有将日本大绿和在印度发现的一种蜻蜓等仅二种划为间翅亚目的。
大型昆虫,也是有翅亚纲里的最原始的昆虫。
两对膜质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脉序多而密;头部可灵活转动,触角短,复眼发达,有三个单眼,咀嚼式口器强大有力。
雄虫交配器位于腹部二、三节腹板上。
幼虫“水虿”生活在水中,用极发达的脸盖捕食。
无论成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多食害虫。
约有4500余种。
蜚蠊目(Blattari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中到大型昆虫。
体扁平,褐或灰色。
头小能活动。
复眼发达。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摘要:一、昆虫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二、昆虫八大目的简介1.鞘翅目2.鳞翅目3.膜翅目4.直翅目5.半翅目6.蜻蜓目7.螳螂目8.革翅目三、昆虫八大目的特点与代表昆虫四、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正文:一、昆虫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昆虫,作为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一个类群,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据统计,全球已知的昆虫种类超过100 万种,约占整个动物界的2/3。
昆虫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可以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如陆地、水中、空中等。
为了对昆虫进行有效的分类和研究,昆虫学家们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遗传关系等,将昆虫分为不同的目、科、属和种。
二、昆虫八大目的简介昆虫八大目是昆虫分类中的八大类别,包括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半翅目、蜻蜓目、螳螂目和革翅目。
下面我们来逐一了解这八大目的特点和代表昆虫。
1.鞘翅目:鞘翅目昆虫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硬壳状的前翅,称为鞘翅,通常用于保护身体。
代表昆虫有甲虫、虫草等。
2.鳞翅目:鳞翅目昆虫拥有两对膜质翅膀,通常具有鲜艳的颜色和斑纹。
代表昆虫有蝴蝶、飞蛾等。
3.膜翅目:膜翅目昆虫的特点是翅膀膜质,薄而透明。
代表昆虫有蜜蜂、黄蜂等。
4.直翅目:直翅目昆虫的前翅和后翅相似,均呈直角展开。
代表昆虫有蝗虫、螳螂等。
5.半翅目:半翅目昆虫的前翅发育不全,通常呈小盾状。
代表昆虫有蝉、螽斯等。
6.蜻蜓目:蜻蜓目昆虫具有细长的身体和长长的翅膀,善于在空中飞行。
代表昆虫有蜻蜓、豆娘等。
7.螳螂目:螳螂目昆虫的前翅特化为镰刀状,具有捕食猎物的功能。
代表昆虫有螳螂、蝗虫等。
8.革翅目:革翅目昆虫的前翅特化为硬壳状,有保护作用。
代表昆虫有蝉、螽斯等。
三、昆虫八大目的特点与代表昆虫(详见第二部分)四、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昆虫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昆虫作为消费者,参与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将植物转化为自身和其他生物可利用的物质和能量。
其次,昆虫作为食物链的一环,为其他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如鸟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等。
农业昆虫主要目的区别(表格形式)
全变态
脉翅目
小至大型,柔软
咀嚼式
细长,丝状或念珠状
翅膜质,脉多如网
成虫、幼虫都是捕食性的,以蚜虫、介壳虫、木虱、叶蝉及蚁类等为食
前翅为鞘翅,后翅膜质
跗节5节
全变态
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
鳞翅目
虹吸式
丝状、羽毛状、棒状
身体、翅及附器均被有鳞片,组成不同颜色的斑纹
全变态
膜翅目
微小至大型
咀嚼式或虹吸式
丝状或膝状
两对翅均为膜质,前后翅以翅钩相连
幼虫多足型或无足型
双翅目
小到中型
刺吸式或舔吸式
丝状、具芒状或其他形状
前翅膜质,翅脉简单,后翅退化为平衡棒
腹面中后足间多有臭腺
植食性或捕食性
同翅目
小型至中型
刺吸式
复眼发达
刚毛状或丝状
前翅膜质或革质,后翅膜质少数种类无翅
长略扁,褐色
锉吸式
翅狭长,翅脉退化,翅缘具缨状缘毛
足短小而末端有泡
过渐变态
植食性
鞘翅目
小至大型,体壁坚硬
咀嚼式
无单眼,复眼发达
触角10~11节,形状多样
农业昆虫主要目的区别
目名
体型
口器
复眼
触角
胸、翅
足
产卵器
其他
变态类型
食性
直翅目
大型或中型
咀嚼式
前胸大而明显、前翅革质,后翅膜质纵折
后足跳跃足或前足开掘足
发达,呈剑状、刀状或凿状
具听器
渐变态
多为植食性
半翅目
小至中型,个别大型,多扁平坚硬
刺吸式
丝状或棒状
前胸大型,中胸小盾片发达,呈三角形,前翅基部革质,端部膜质,称半鞘翅
昆虫目的特征表格
三点盲蝽/绿盲蝽/苜蓿盲蝽
网蝽科(群集叶背)
梨网蝽/香蕉网蝽
猎蝽科(捕食益虫)
黑红猎蝽/黄足猎蝽
同翅目
刺吸式,喙出自头后方
丝状或刚毛状
1.前翅膜质或革质,静止时斜置背上.
2.常有蜡腺;
3..产卵在植物组织中(叶蝉、飞虱等)或植物表面(蚜虫)
全部植食性
叶蝉科(有较强趋光性,产卵植物组织或叶鞘中)
象甲科(喙向前伸成象鼻状,幼虫身体C字形,无足.植食性,多钻蛀性)
鳞翅目(包括蝶和蛾类)
口器虹吸式,有些种类退化
丝状、羽毛状、球杆状等
翅膜质,翅面、身体及附肢等密被鳞片,翅上常有斑纹和横线.休息时或做屋脊状(蛾)或树立体背两侧(蝶)
幼虫多足型,咀嚼式口器,腹足腹面有趾钩.
蛹为被蛹
完全变态,多植食性,以幼虫在植物表面取食成缺刻孔洞或卷叶、潜叶、钻柱种食、枝干或在土中危害根
潜蝇科
多潜叶危害。豌豆潜叶蝇、小麦潜叶蝇、水稻潜叶蝇
秆蝇科
麦秆蝇、稻秆蝇
缨翅目
锉吸式口器
丝状略念珠状
翅狭长,翅缘有长而整齐缘毛,为缨翅
多植食性,少数肉食性
体小细长,多黑色或褐色
稻蓟马、烟蓟马
脉翅目
咀嚼式口器,下口式
丝状、念珠状、棒状
前胸短小,脉纹相似,翅脉成复杂网状,边缘多分小叉,静止时呈屋脊状至于体背或平放于体侧。腹部无尾须
大青叶蝉/黑尾叶蝉
飞虱科(多危害禾本科,有长翅型短翅型之分,迁飞习性)
稻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
蚜科(分有翅型无翅型,世代交替/转主寄生和多型现象)
麦蚜/桃蚜/棉蚜
粉虱科(体及翅上被覆白色蜡粉)
白粉虱/柑桔粉虱/黑刺粉虱
昆虫主要目 protura
1 原尾目protura⏹该目因非常原始而得名,中文俗称原尾虫,英文为proturans⏹形态特征:体极小,0.5~2.5mm,细长,淡白或黄色。
头锥形,口器退化,前足特别长,代替触角功能,腹部12节,前3个腹节各有1对小型腹足(刺突)。
⏹生物学特征:增节变态,1龄若虫仅9节,第4龄增至12节。
生活在潮湿环境中,如土壤、泥炭、树皮内或者落叶层、苔藓附近。
食腐木、腐败有机质、菌类等。
全世界已记录650余种,我国160余种。
2 弹尾目Collembola⏹该目因腹部具有粘管而得名,中文俗称跳虫或弹尾虫,英文为springtails⏹形态特征:体小,0.2~10mm,长形或近球形触角丝状,腹部6节,第1、3及4节上生有腹管(粘管)、握弹器和弹器三种特化的附肢。
⏹生物学特征:表变态,成虫期继续蜕皮,最多达50次,1年发生数代,有孤雌生殖。
生活在潮湿环境中,如土壤、腐殖质、粪便、洞穴等,夜间活动。
腐食性或植食性。
食腐木、腐败有机质、菌类等。
全世界已记录6000余种,我国190余种。
3 双尾目Diplura⏹该目因腹末有1对显著的尾须而得名,中文俗称双尾虫或铗尾虫,英文为diplurans⏹形态特征:体小,1.9~4.7mm,细长,触角长而多节,胸足发达,腹部11节,有1对显著的尾须,线状或钳状。
⏹生物学特征:表变态,可生存2~3年,每年蜕皮多达20次,取食活的植物、腐殖质、菌类或捕食小动物等。
全世界已记录600余种,我国30余种。
4 石蛃目Microcoryphia⏹该目因具有原始的上颚而得名,中文俗称石蛃,英文为Bristletails⏹形态特征:体小到中型,体被鳞片,复眼大,触角长,丝状;腹部2~9节有成对的刺突;尾须长、多节,有长的中尾丝。
⏹生物学特征:表变态,生活在草原或林地的树叶中、树皮下、枯木中、石头缝隙中,活泼、善跳,取食藻类、地衣、苔藓、植物碎屑等。
全世界已记录350种,我国已知13种5 缨尾目Thysanura●该目因腹末具有缨状尾须及中尾丝得名,中文俗称衣鱼、家衣鱼,英文为silverfish,firebrats●形态特征:体小到中型,4~20mm,狭长,背腹扁平,常多鳞片和毛,触角长,丝状;腹部11节,第7~9节有成对的刺突和囊泡,第11节有1对尾须和中尾丝。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1. 引言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之一,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昆虫,科学家们将其按照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进行分类。
本文将介绍昆虫分类中的八大目,并提供一个简要的检索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目。
2. 昆虫八大目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科学家将其分为八大目,分别是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双翅目、鞘翅目、蜚蠊目和鳖甲目。
下面将逐个介绍这些目的特点。
2.1 鳞翅目鳞翅目是昆虫中最大的一类,包括了蝴蝶、飞蛾等物种。
它们的前后翅都被覆盖着鳞片,这些鳞片可以散发出美丽的色彩。
鳞翅目昆虫通常具有完全变态的生命周期,从幼虫到蛹再到成虫。
它们以花蜜和植物汁液为食,同时也是重要的传粉者。
2.2 膜翅目膜翅目昆虫的前翅发育为硬化的鞘翅,后翅则呈现出透明的薄膜状。
这类昆虫通常具有较长的触角和吸管式口器,以花蜜、水果汁液等为食。
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物种是蚊子和苍蝇。
2.3 直翅目直翅目昆虫的前后翅基本相似,并且都呈现出透明或半透明的纹理。
这类昆虫通常具有强壮的后腿,用于捕食和跳跃。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物种是蚂蚱和飞蝗。
2.4 半翅目半翅目昆虫的前翅基部硬化成鞘状,后部则呈现出透明或半透明的纹理。
这类昆虫通常生活在水边或湿地环境中,以小型昆虫、水生动物等为食。
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物种是蜻蜓和蜉蝣。
2.5 双翅目双翅目昆虫的前翅发育成硬化的鞘翅,后翅则退化为平衡器。
这类昆虫通常具有良好的飞行能力,其中最典型的代表物种是苍蝇和蚜虫。
2.6 鞘翅目鞘翅目昆虫的前翅变成了硬壳,后翅则呈现出透明或半透明的纹理。
这类昆虫通常以木材、树皮、植物茎等为食,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物种是甲虫和天牛。
2.7 蜚蠊目蜚蠊目昆虫体形扁平,触角细长,通常生活在暗湿的环境中。
它们以各种有机物质为食,包括死亡动植物、粪便等。
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物种是蟑螂。
2.8 鳖甲目鳖甲目昆虫体形扁平,背部覆盖着坚硬的甲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蝗科
飞蝗/稻蝗/土蝗
蝼蛄科
华北蝼蛄/东方蝼蛄
蟋蟀科
油葫芦/大蟋蟀
半翅目
刺吸式口器,喙分节,基部着生在头前方,不用时贴在头胸下面
丝状或棒状
1.前胸背板发达,呈不规则六边形。中胸小盾片发达多呈三角形
2.前翅半鞘翅,基部革质,端部膜质
3.多具臭腺
多植食性,少数肉食性
蝽科
梨蝽/菜蝽/麦根蝽/荔枝蝽
3.雌虫有明显产卵器,针状或锯状或特化为蛰刺
幼虫肉食性的多为无足型,少数植食性的为多足型.蛹为裸蛹
完全变态
2.肉食性或植食性
广腰亚目:.腹与胸部连接处宽阔而不缩小后翅至少有3个基室。幼虫植食性,食叶蛀茎或呈虫瘿
叶蜂科
小麦叶锋/梨实蜂芜菁蜂锋
茎蜂科
麦茎蜂梨茎蜂
细腰亚目:翅脉少,少数危害植物.腹部基部紧束成细腰状。或延伸成柄状,后翅最多只有2个基室。幼虫无足.
麦蛾科(前翅狭长似柳叶,后翅呈菜刀型,翅后缘有较长缘毛)
麦蛾/棉红铃虫/马铃薯块块茎蛾
其他:菜蛾科/卷蛾科/刺蛾科/尺蛾科/灯蛾科/毒蛾科
膜翅目(包括蜂和蚁)
咀嚼式或嚼吸式口器
膝状、丝状或念珠状
翅膜质,后翅有小钩裂可钩连在前翅后缘中部的折上;前翅前缘近中央处常有明显翅痣
2.腹部第一节与胸部愈合,称并胸腹节,第二节变细成为腹柄
姬蜜科(寄生于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幼虫和蛹内)
棉铃虫齿唇姬蜂/玉米螟厚唇姬蜂/夜蛾姬蜂
茧蜂科(多寄生于鳞翅目幼虫)
稻纵卷叶螟绒茧蜂
小蜂科
广大腿小蜂
赤眼蜂科全部为卵寄生蜂,寄生鳞翅目卵
玉米螟赤眼蜂
胡蜂科成虫捕捉其他幼虫
统称黄蜂或马蜂
主要分科及特征
代表昆虫
口器
触角
胸腹部
幼虫蛹
双翅目
刺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
丝状具芒状
念珠状
仅有一对膜质的前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
,幼虫无足
植食性或肉食性或腐食性
完全变态
长角亚目(蚊类)
触角丝状,一般长于胸部,6节以上
/刺吸式口器/裸蛹/幼虫全头型
瘿蚊科
触角念珠状,雄虫触角具环毛。前翅仅3-5条纵脉,其间无横脉。幼虫纺锤形,头退化。足细长。该科许多种类的幼虫在植物上形成虫瘿,故通称为瘿蚊
盲蝽科
三点盲蝽/绿盲蝽/苜蓿盲蝽
网蝽科(群集叶背)
梨网蝽/香蕉网蝽
猎蝽科(捕食益虫)
黑红猎蝽/黄足猎蝽
同翅目
刺吸式,喙出自头后方
丝状或刚毛状
1.前翅膜质或革质,静止时斜置背上.
2.常有蜡腺;
3..产卵在植物组织中(叶蝉、飞虱等)或植物表面(蚜虫)
全部植食性
叶蝉科(有较强趋光性,产卵植物组织或叶鞘中)
大青叶蝉/黑尾叶蝉
飞虱科(多危害禾本科,有长翅型短翅型之分,迁飞习性)
稻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
蚜科(分有翅型无翅型,世代交替/转主寄生和多型现象)
麦蚜/桃蚜/棉蚜
粉虱科(体及翅上被覆白色蜡粉)
白粉虱/柑桔粉虱/黑刺粉虱
蚧科(常固定在寄主植物上)
红蜡蚧/褐软蚧/苹果球蚧
完全变态昆虫
名称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及其他
前口式,捕吸式
捕食性天敌
草蛉科
多草绿色,少数白色,卵有长柄。幼虫俗名蚜虱,体两侧生有带毛瘤突,捕食蚜虫、介壳虫、蛾幼虫及卵。为天敌
昆虫纲三大目(完全变态)
名称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亚目
分科
代表昆虫
口器
触角
胸腹
幼虫蛹
鞘翅目
咀嚼式
丝状、
棒状、
锯齿状、鳃叶状等
前翅角质,鞘翅。后翅膜质平时纵横折叠于前翅之下
幼虫:
潜蝇科
多潜叶危害。豌豆潜叶蝇、小麦潜叶蝇、水稻潜叶蝇
秆蝇科
麦秆蝇、稻秆蝇
缨翅目
锉吸式口器
丝状略念珠状
翅狭长,翅缘有长而整齐缘毛,为缨翅
多植食性,少数肉食性
体小细长,多黑色或褐色
稻蓟马、烟蓟马
脉翅目
咀嚼式口器,下口式
丝状、念珠状、棒状
前胸短小,脉纹相似,翅脉成复杂网状,边缘多分小叉,静止时呈屋脊状至于体背或平放于体侧。腹部无尾须
短角亚目(虻类)
触角短于胸部,3节,无触角芒
/舐吸式口器//被蛹/幼虫半头式
盗虻科(食虫虻)
身体细长多毛,头顶在两复眼间下凹。足很长。捕食性益虫
芒角亚目(蝇类)
触角3节,第三节背面有触角
/舐吸式口器/围蛹/幼虫无头型
食蚜蝇科
大灰食蚜蝇、黑带食蚜蝇
寄蝇科
稻苞虫寄蝇、地老虎寄蝇、粘虫寄蝇
花蝇科
俗称地蛆。葱蝇、萝卜蝇
稻铁甲虫/甘薯甲虫/黄条跳甲
瓢甲科(鞘翅上多有红黄黑等斑点斑纹,触角短棒状,多肉食性,食蚜虫/介壳虫,,少植食性
肉食性:七星瓢虫/异色瓢虫.植食性:二十八星瓢虫
芜菁科(幼虫寄生蜂巢或取食蝗卵,成虫植食性)
豆(红头)芜菁
豆象科(触角锯齿状/梳状/棒状.均为害豆子,为钻蛀性害虫,产卵与豆荚上)
豌豆象/蚕豆象/绿豆象
金龟甲科(触角鳃叶状,前足开掘足,幼虫寡足型为地下害虫)
大黑金龟子/铜绿丽金龟子/黑绒鳃金龟子
叩头甲科(前胸与中胸之间形成关节能叩头,幼虫三对胸足,统称金针虫
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
天牛科(触角鞭状或锯齿状,幼虫为钻蛀性生活)
桑天牛/红颈天牛/星天牛
叶甲科(统称金花虫,触角丝状,体有强烈金属光泽及花纹.植食性)
不全变态昆虫名称
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分科及代表昆虫
口器
触角
胸腹部
生物学特性
直翅目
多数种类为下口式,典型咀嚼式。
多为丝状
前胸特别发达1.前翅狭长、革质,覆翅;后翅膜质,停息时呈折扇状纵褶于前翅下2.前足开掘足(如蝼蛄),或后足跳跃足(如蝗虫、蟋蟀、螽斯)3.有听器,位于前足胫节或腹部第一节/多数种类雄虫常具发音器4.雌虫产卵器一般都很发达
象甲科(喙向前伸成象鼻状,幼虫身体C字形,无足.植食性,多钻蛀性)
鳞翅目(包括蝶和蛾类)
口器虹吸式,有些种类退化
丝状、羽毛状、球杆状等
翅膜质,翅面、身体及附肢等密被鳞片,翅上常有斑纹和横线.休息时或做屋脊状(蛾)或树立体背两侧(蝶)
幼虫多足型,咀嚼式口器,腹足腹面有趾钩.
蛹为被蛹完全变态,Fra bibliotek植食性,以幼虫在植物表面取食成缺刻孔洞或卷叶、潜叶、钻柱种食、枝干或在土中危害根
稻苞虫
异角亚目,统称蛾类
1.触角丝状、枳齿状、羽毛状,
2.静止时翅成屋脊状覆于背上或平展与身体两侧3.成虫多夜间活动
夜蛾科(鳞翅目中最大的一个科,多植食性)
粘虫/棉铃虫/菜青虫/小地老虎
天蛾科(幼虫光滑无毛,在第八腹节背面有一个尾角)
豆天蛾/甘薯天蛾/桃天蛾
螟蛾科(有卷叶类如稻纵卷叶螟/钻蛀茎杆类如玉米螟/蛀食果实种子类如梨大食心虫/取食贮藏食物的如紫斑螟
寡足型
.蛹:裸蛹
食性复杂,多为植食性,部分有腐食性/肉食性/杂食性
肉食亚目(第一腹节腹板被后足基节窝分割为左右两部分)
步甲科(多肉食性,捕食粘虫/地老虎/蝼蛄等.少数植食性.)
植食性:谷步甲/麦穗甲.肉食性:金星步甲/中华广肩步甲
虎甲科(多是捕食性昆虫)
中华虎甲/曲纹虎甲
多食亚目
(第一腹节腹板不被后足基节窝分开.)
锤角亚目:统称蝶类.
1.触角棒状或球杆状2.翅面鲜艳.前后翅无特殊连锁构造,后翅肩角扩大,飞行时前翅贴接在后翅上3.均在白天活动,静止时翅树立背上
凤蝶科
金凤蝶/玉带凤蝶
蛱蝶科(前足退化短小,又称四足蝶,翅缘有缺刻或成锯齿状)
大红蛱蝶/黄蛱蝶
粉蝶科
菜粉蝶(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
弄蝶科(触角棍棒状,末端呈钩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