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分类-10个目主要特征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植物昆虫重要目分类

植物昆虫重要目分类

蜜蜂
蜜蜂(Bee/Honey bee)属膜翅目、蜜蜂科。 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 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 有毛,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 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 腹部近似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 针。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蝇字从虫从黾,“黾”为“吃食少 而繁殖多”的意思,“蝇”本义是 “吃食少繁殖多的虫子”。双翅目 环裂亚目蝇科昆虫的通称。全世界 已知约3000种,中国已知约500余 种。该科分若干亚科,其中绝大部 分非吸血性,而螫蝇亚科则为吸血 性。两类的主要区别在于口器。
十.膜翅目
膜 质、透明,两对翅质地 相似,后翅前缘有翅钩列与 前翅连锁,翅脉较特化;口 器一般为咀嚼式,但在高等 类群中下唇和下颚形成舌状 构造,为嚼吸式;雌虫产卵 器发达,锯状、刺状或针状, 在高等类群中特化为螫针
生活习性
翅目幼虫食性广而杂,大致分成4类: ①植食性:多为农作物害虫,如潜蝇科潜叶,实蝇 科蛀食果实, ②腐食性或粪食性:取食腐败的动、植物或粪便, 如花蝇科、毛蚊科、蚤蝇科、毛蠓科; ③捕食性:如食蚜蝇科、斑腹蝇科、黄潜蝇科的某 些种类; ④寄生性:如寄蝇科、头蝇科、眼蝇科和网翅虻科 的幼虫均寄生于昆虫体内,如寄蝇幼虫寄生于粘虫、 地老虎、玉米螟、松毛虫等重要农林害虫体内;小 头虻科寄生于蜘蛛。
生物学特性
1.变态类型:完全变态,蛹分为两种类型,在原始的 轭翅亚目、无缘亚目、异蛾亚目和毛顶次目 中为强颚离蛹,其余为无颚被蛹。完成一个生活史循 环通常1~2个月,多则2~3年。 2.幼虫多为植食性,如地老虎、棉铃虫等。虽然没有 鞘翅目多,但从经济价值上讲,造成的危害大于鞘翅 目。 3.成虫一般不为害,取食花蜜或不取食,但有部分害 虫如吸果叶蛾,喙尖,刺破果皮吸取汁液,对果实造 成危害。 4.成虫多具趋光性(蓝紫光-灯诱)、趋化性(如糖 醋液诱杀),有的具迁飞习性(黏虫等)。 5、成虫的一些重要分类特征

动物昆虫知识点总结图

动物昆虫知识点总结图

动物昆虫知识点总结图昆虫是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在地球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昆虫分布广泛,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生物多样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昆虫的分类、生态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昆虫这一群体。

一、昆虫的分类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类生物。

按照国内课本的分类系统,昆虫主要包括鞘翅目、鞘翅亚目、直翅目、长翅亚目、异翅亚目、双翅目、膜翅目、鳞翅目、鳞翅亚目、半翅目、爪蛛目等十余个目。

其中鞘翅目昆虫的种类最多,包括了甲虫、蚁虫、蚤虫等。

而双翅目昆虫的种类也很丰富,如苍蝇、蚊子、蜜蜂等。

昆虫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生物学特点进行划分的。

不同目的昆虫的外观、体型、生态习性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类。

二、昆虫的生态特征1. 外骨骼:昆虫的身体被外骨骼所覆盖,这种外骨骼主要由纤维素和几丁质构成,它不仅能够保护昆虫的内脏器官,还能提供一定的支持作用。

但是,外骨骼的存在也给昆虫的生长和运动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2. 体节:昆虫的身体通常由头、胸部和腹部三部分组成,其中胸部和腹部各分为若干个体节。

这种体节的特殊结构使得昆虫具有较好的运动能力,可以灵活地进行飞行、跳跃、爬行等行为。

3. 气孔呼吸:昆虫没有肺部和呼吸系统,而是通过身体表面上的气孔进行气体交换。

这种气孔呼吸的特殊机制使得昆虫具有更好的生存适应性,可以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存。

4. 变态发育:昆虫的生命史中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这种变态发育使得昆虫能够在不同的生活阶段中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生存。

5. 群居现象:昆虫中有很多种类是以群居方式进行生活的。

蚂蚁、蜜蜂、蚁狮等昆虫都是典型的群居动物,它们具有一定的分工合作,能够更好地完成某些复杂的生活活动。

6. 食性多样性:不同种类的昆虫在饮食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是植食性的,如蝗虫、甲虫;有的是肉食性的,如捕食性的蝇类;还有的是腐食性的,如苍蝇。

昆虫的种类与分类

昆虫的种类与分类
移动方式:昆虫的移动方式包括飞行、爬行等,不同种类的昆虫具有不同的移动方式。
昆虫的分类方法
形态分类法
细胞分类法
细胞分类法:根据昆虫细胞的数量 和结构进行分类,如膜翅目、鳞翅 目等。
分子分类法:通过分析昆虫的基因 序列进行分类,可以更准确地确定 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蜻蜓目
蜻蜓目是昆虫纲中的一个目,包括了许多种蜻蜓。 蜻蜓目的昆虫具有独特的翅膀和飞行能力,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 蜻蜓目昆虫的幼虫称为水虿,生活在水中,以捕食其他小虫为生。
蜻蜓目昆虫的成虫则以飞行为主,捕食其他飞行昆虫。
昆虫的分类特征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征
形态特征:昆虫的身体结构、 颜色、大小等特征
富的生物资源
实例:蜜蜂、蚕、黄粉虫等
THANK YOU
汇报人:XX
昆虫分类系统的依据:主要依据昆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等方面进行分类。
昆虫分类系统的层级:从属、科、目、纲、门等层级进行分类,每个层级都有相应的特征 和分类标准。
昆虫分类系统的重要性:通过对昆虫的分类,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昆虫的种类、分布、进 化历程等,为昆虫生态学、昆虫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生理特征:昆虫的呼吸、消化、 排泄等生理机能
行为特征:昆虫的繁殖、迁徙、 觅食等行为习性
生态特征:昆虫与环境之间的 关系,如共生、寄生等
Hale Waihona Puke 生态学特征栖息环境:昆虫栖息于各种环境中,如土壤、水域、植被等。 食性:昆虫的食性多样,包括植食、肉食、腐食等。 繁殖方式:昆虫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孤雌生殖、两性生殖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
昆虫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保护昆虫的多样性有助于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 平衡与稳定。

昆虫的分类

昆虫的分类

(1)鳃金龟亚科Melolonthinae
• 后足跗节一对爪大小相等, 均 2 分叉;

金龟 幼虫叫蛴螬grubs
• 成虫常夜间活动,危害作物、果树、林 木的叶、花或果实;幼虫取食幼根。 • 全世界已记载9000种,我国已知约500种, 有很多重要害虫。
•华北大黑鳃金龟 Holotrichia oblita (Fald.)
1、蝽科Pentatomidae :
体中-大型 触角多5节,少数4节,喙
4节;
单眼一对。中胸小盾片发
达,三角形。
前翅膜区上有多数纵脉,
从一基横脉上伸出。
菜蝽
岱蝽 Dalpada oculata
斑须蝽 Dolycoris baccarum
浩蝽 Okeanos quelpartensis
5、长蝽科 Lygaeoidea 小至中形,体狭长。
大多数种类植食性。
6、黾蝽科
体小型至大型,长形或椭圆形。背面多为暗色而无光泽。头 平伸,单眼无。触角4节,明显伸出。喙4节,粗壮,直,但 不紧贴于头部腹面。前胸背板极为发达,向后延伸,将中胸 背板全部遮盖,外观不能看见;在无翅类型中尤其如此。前 胸背板前端不具领圈。中胸小盾片不发达。中、后足极细长 向侧方伸开,腿节与胫节约等长
• 7.吉丁甲科Buprestidae

• 体形与叩头甲相似,但前胸后侧角 无刺,前胸与鞘翅相接处不凹入, 前胸腹板突扁平状,嵌入中胸腹板, 不能活动。体常有鲜艳的金属光泽。 触角锯齿状。
7、锹甲科(Lucanidae)
体多为黑色或褐色的大形甲虫,有光泽,体壁坚硬,头 大而强。触角膝状,11节,末端3节呈叶状。雄虫上颚特别 发达,而突出成鹿角状。跗节5节。以第5节最长。一般生 活在朽木或腐植质中。

各类昆虫的知识点总结

各类昆虫的知识点总结

各类昆虫的知识点总结一、昆虫的分类昆虫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一类动物,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大类动物。

按照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的不同,昆虫可以分为很多亚纲、目、科、属和种。

中国境内已知昆虫约有70多万种,占世界昆虫种类的1/5左右。

根据外部形态特征,昆虫可以分为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和膜翅目等。

1. 鞘翅目:鞘翅目昆虫的前翅硬化成鞘状,后翅薄软。

这类昆虫大多数甲虫,如龙甲、蚁科、吉丁科等。

2. 鳞翅目:鳞翅目昆虫的前翅和后翅表面镶有鳞片,这个特征明显,大部分蝴蝶和飞蛾都属于这一类。

3. 直翅目:直翅目昆虫前、后翅大小、结构相似,是昆虫中的一类比较原始的群体,其中包括蟋蟀、螽斯、蝗虫等。

4. 半翅目:半翅目昆虫的前翅基部硬化,翅膜部分硬化不全,看起来像是前硬后软。

半翅目中的蜡蝉、蜻蜓等种类都属于这一分类。

5. 膜翅目:这类昆虫的前、后翅均膜状,平整紧密叠合,像蝽、螳螂、叶蝉等都属于这一类。

以上只是昆虫分类中的一小部分,昆虫的种类繁多,分类十分复杂。

二、昆虫的生态特性昆虫是典型的种群密度大、种类多、分布广泛的动物群体,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昆虫的食性比较广泛,有的是食草昆虫,如蚜虫、甲虫等,有的是食肉昆虫,如蝽、螳螂等,有的是杂食性昆虫,如蝗虫、蜘蛛等。

在生活史方面,昆虫也有很多特殊的生活习性。

有的在外生活时间很长,比如蝴蝶的幼虫期和成虫期差异很大,有的是在短时间内完成幼虫期的生长发育,比如蚊子的幼虫期仅仅只有几天。

昆虫还是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它们在食物链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对维持生态平衡和自然界的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昆虫还是化石的重要指标,它们在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昆虫对人类的影响尽管昆虫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们也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昆虫中有一些是害虫,它们给农业生产、林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1. 农业害虫:农业害虫是指危害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等植物的昆虫。

昆虫的分类与特征

昆虫的分类与特征

昆虫的分类与特征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动物类群之一,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昆虫的分类和特征,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神秘而令人着迷的昆虫世界。

一、昆虫的分类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的昆虫纲,下分为数个级别的分类单元。

以下是昆虫分类的主要级别:1. 目:昆虫纲下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根据昆虫的生活方式和形态特征进行划分。

常见的昆虫目包括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

2. 科:目下的下一级分类单位,反映了昆虫的亲缘关系。

科的划分通常基于昆虫的形态、食性和生活习性等。

3. 属:科下的分类单位,包括了形态和遗传特征相似的昆虫。

每个属可以包含一到多个物种。

4. 种:属下的分类单位,指的是形态、遗传和生态特征相似的个体群体。

种是昆虫分类学中最基本的单位。

二、昆虫的特征除了上述的分类体系外,昆虫还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是昆虫与其他生物的区分标志。

以下是昆虫的主要特征:1. 身体结构:昆虫的身体由头、胸和腹三部分组成,呈现出明显的节段和分节。

它们有六只脚和一对触角,可以帮助昆虫感知周围环境。

2. 外骨骼:昆虫的身体被坚硬的外骨骼覆盖,提供了对身体的保护。

外骨骼还起到支持肌肉和保持身体形状的作用。

3. 双对翅:大多数昆虫都有两对翅膀,其中前翅常常比后翅坚硬。

这对翅膀使得昆虫能够在空中飞行,拓宽了它们的活动范围。

4. 气管系统:昆虫呼吸通过气管系统完成,气管网络穿梭在昆虫体内,使氧气能够直接传递到细胞。

5. 变态发育:昆虫经历了由幼虫到蛹再到成虫的变态发育过程。

这种发育方式使昆虫能够在不同的生活阶段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

6. 生殖方式:昆虫的繁殖方式多样,常见的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等。

有些昆虫还表现出社会性行为,组成复杂的社会结构。

总结:昆虫作为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动物类群之一,其分类和特征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好奇和研究价值。

通过对昆虫的分类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进化和生态适应。

小升初科学知识点总结昆虫的分类与特点

小升初科学知识点总结昆虫的分类与特点

小升初科学知识点总结昆虫的分类与特点昆虫,作为动物界中最庞大的一类,具有极其丰富的种类和多样的特点。

了解昆虫的分类与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和生存方式。

本文将对小升初科学知识点中关于昆虫的分类和特点进行总结。

一、昆虫的分类昆虫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目前已知的昆虫种类超过一百万种。

按照昆虫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可以将昆虫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别:1. 鞘翅目(甲虫类):鞘翅目昆虫的前翅变成颜色鲜艳的硬壳,后翅膜状,无法飞行。

甲虫、金龟子等都属于鞘翅目昆虫。

2. 鳞翅目(鳞翅类):鳞翅目昆虫的翅膀表面覆盖有细鳞片,其中包含有丰富的颜色和花纹。

蝴蝶、飞蛾等都属于鳞翅目昆虫。

3. 直翅目(蝗虫类):直翅目昆虫的前后翅基本相同,也称为半膜翅。

蝗虫、蚂蚁等都属于直翅目昆虫。

4. 膜翅目(蜻蜓类):膜翅目昆虫的前翅和后翅都薄如膜,可以自由摆动。

蜻蜓、蚊子等都属于膜翅目昆虫。

5. 双翅目(苍蝇类):双翅目昆虫只有一对翅膀,前后翅大小相同。

苍蝇、蚊子等都属于双翅目昆虫。

6. 半翅目(蝉类):半翅目昆虫的前翅基部是厚的,后翅是薄的,呈半膜状。

蝉、叶蝉等都属于半翅目昆虫。

7. 蛛形纲(蜘蛛类):蛛形纲动物虽然名称中带有"蛛"字,但它们并非昆虫,而是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蛛形纲。

蜘蛛、螳螂等都属于蛛形纲动物。

二、昆虫的特点昆虫作为一类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具有明显的特点与其他生物区别开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骨骼:昆虫的体表由硬的外骨骼覆盖,保护内脏器官,提供肌肉的附着点,并且使昆虫在环境变化中能够靠外骨骼的变化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2. 六足:昆虫具有三对足,每只足上具有爪子,用于行走、抓握和捕食。

3. 双翅:大多数昆虫生来就具有两对翅膀,这是昆虫能够飞行的重要特征之一。

翅膀的变化和适应不同环境的飞行方式也是昆虫多样性的结果。

4. 须和触角:昆虫的头部具有须和触角,它们是感知外界刺激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

昆虫分目

昆虫分目
物种是自然界能够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并于其 他物种存在着生殖隔离的群体。
昆虫的学名
昆虫种的学名由两个拉丁词构成,第一个词为属 名,第二个为种名。(双名法(binomen) )
菜粉蝶 Pieris rapae L.
属名 种名 名的词尾:-oidea 科级名称:模式属的属名词干+idae
二、有翅亚纲
有翅亚纲包括昆虫纲中的绝大多数种类。其中 大多数具翅,少数种类因适应生活环境而翅发生 次生性退化。口器类型多样化,有咀嚼式、刺吸 式、锉吸式、虹吸式、舐吸式等类型。成虫期腹 部除外生殖器和少数种类具尾须外,无其它附器。 变态类型可分为3大类,即原变态、不全变态和全 变态。按翅的发育形式,原变态和不全变态属外 生翅类,全变态属内生翅类。其中许多种类为农 林或牧、医重要害虫,有的则为益虫,因而与人 类关系密切。该亚纲可分为29个目。
昆虫分类学的意义
昆虫分类学是昆虫学和动物分类学的一个重要分 支学科,它是昆虫学和其它动物学分支学科的基 础。
是认识昆虫的重要手段。
预测某种未知昆虫的生活习性
二、昆虫分目
分类是以翅的有无及其特征、变态类型、口器构造、 触角类型和化石昆虫等为依据。昆虫纲的分目系统,随着 分类学研究的深入和分类知识的积累而有很大改变,同时 由于各个分类学者对主要类群在演化上的亲缘关系的见解 不同,而提出了不同的系统。
[夜蛾科Noctuidae,模式属(type genus):夜蛾属Noctua]
亚科级名称:模式属的属名词干+inae 族名的词尾:+-ini
昆虫检索表
分类检索表(identification key)是鉴定昆虫种类 的工具,它广泛应用于各分类阶元的鉴定。检索 表的编制是用对比分析和归纳的方法,从不同阶 元(目、科、属或种)的特征中选出比较重要、突 出、明显而稳定的特征,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绝 对性状,作成简短的条文,按一定的格式排列而 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分类-10个目主
要特征
昆虫10个目主要特征和常见种类
2对,膜质,翅脉网状,多横脉,各翅均有一翅痣。

腹部细长;尾须小,1节。

半变态。

蜻蜓、豆娘
捉足;翅2对,前翅覆翅,后翅膜质。

尾须不长,多节。

渐变态。

2对,前翅革质称覆翅,后翅膜质;后足为跳跃足。

大多尾须短,1节;常具听器;雄虫一般有发声器,雌虫多具发达的产卵器。

渐变态。

蝗虫;蚱蜢-头尖,呈圆锥形,触角短;蟋蟀(蛐蛐)-黄褐色至黑褐色,腹部有2根细长的尾须,触角长于身体;螽斯(蝈蝈)-外形似蝗虫,草绿色,触角长于身体;蝼蛄
3-5节,通常4节;口器刺吸式。

翅2对,前翅半鞘翅,后翅膜质,少数种类翅完全退化;小盾片发达;后胸常有臭腺。

无尾须。

渐变态。

黾蝽(水黾)-两栖,触角外露,无臭腺,胫节有特化毛,能在水面行走;负子蝽-水生,触角隐藏,有臭腺,后足游泳足;龟蝽、盾蝽、长蝽、缘蝽、猎蝽、盲蝽-陆生,触角发达,通常有臭腺
2对,前翅质地相同,革质或膜质,后翅膜质,静止时翅置于腹部背面上方呈屋脊状。

无尾须。

渐变态。

斑衣蜡蝉、蝉(知了)、沫蝉、叶蝉、角蝉、蚜虫
10-11节;口器咀嚼式。

前胸发达,背板宽大;翅2对,前翅角质化称鞘翅,无明显翅脉,静止时不相叠,中间有一鞘缝,后翅膜质。

无尾须。

全变态。

天牛、金龟、瓢虫、象甲、步甲、叶甲、扣头虫
2对,前后翅相似,膜质,无臀叶,翅脉呈网状,翅脉在近翅缘处多分叉。

尾须1节或无。

全变态。

草蛉
式,幼虫口器为咀嚼式。

翅2对,被鳞片,翅脉稀少。

有退化的尾须。

全变态。

蝶-触角球杆状,多白天活动,静止时翅多直立或平置;蛾-触角丝状或羽毛状,多夜间活动,静止时翅多呈屋脊状
3节(具芒状或不具芒);复眼发达;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

翅2对,前翅膜质,后翅特化成平衡棒。

尾须无或有。

全变态。

蚊、蝇、虻
13节,雄虫12节;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

翅2对,膜质透明,翅脉少,后翅前缘有翅钩列。

无尾须;雌虫产卵器发达,有的特化为螫针。

全变态。

蜂、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