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昆虫的实验报告-范文模板 (9页)
昆虫学的实验报告
昆虫学的实验报告(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报告范文、工作总结、文秘知识、条据书信、行政公文、活动报告、党团范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shop. I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sample essays, work summary, secretarial knowledge, article letters, administrative official documents, activity reports, party group sample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正文内容篇一:昆虫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到野外采集昆虫并制成标本,掌握野外采集昆虫的方法、了解不同昆虫的生存环境。
昆虫实验报告范文
昆虫实验报告范文一直以来,我对昆虫世界充满了好奇。
那些小小的生命,在大自然中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和规律,仿佛是一个个神秘的小宇宙。
于是,我决定亲自进行一次昆虫实验,来探索它们的奥秘。
我选择的实验对象是常见的蚂蚁。
别小看这些小家伙,它们的力量和智慧常常让人惊叹不已。
为了观察蚂蚁的行为,我在自家后院找了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放置了一块平坦的木板,并在上面撒上了一些面包屑。
不一会儿,就有几只蚂蚁闻着香味匆匆赶来。
它们的身体小小的,呈黑褐色,六条纤细的腿快速地移动着,就像上了发条一样。
最先到达的那只蚂蚁,兴奋地围着面包屑转了几圈,然后迅速地跑回蚁巢。
我猜它是去搬救兵了。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一支浩浩荡荡的蚂蚁大军就出现了。
它们沿着刚才那只蚂蚁留下的气味轨迹,整齐有序地向面包屑进发。
只见蚂蚁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把面包屑咬成小块,有的负责搬运。
那些负责搬运的蚂蚁,紧紧地抱住面包屑,艰难地向前移动。
它们的力量真是让人佩服,那么小的身体,居然能搬动比自己大好几倍的食物。
在搬运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一只蚂蚁不小心被绊倒了,面包屑滚落在地。
它赶紧爬起来,再次抱住面包屑,继续前进。
还有几只蚂蚁在运输途中,面包屑被树枝挡住了去路。
它们就一起努力,有的在前面拉,有的在后面推,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面包屑弄出来。
我看着这些勤劳的小蚂蚁,心中不禁感叹:它们虽然没有人类的智慧和工具,但却有着无比强大的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共同的目标,它们齐心协力,永不放弃。
就在这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
我本以为蚂蚁们会惊慌失措,放弃食物。
但没想到,它们的行动更加迅速了。
一些蚂蚁用身体护住面包屑,防止被雨水淋湿;另一些蚂蚁则加快了搬运的速度。
它们在雨中忙碌的身影,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蚂蚁们终于把面包屑全部搬回了蚁巢。
看着空荡荡的木板,我心里既有一丝成就感,又有对蚂蚁的敬佩之情。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蚂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昆虫学实验报告
昆虫学实验报告自从学习昆虫学以来,我对这个神奇的生物群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进一步了解昆虫的行为和生态习性,我进行了一项关于蚂蚁觅食行为的实验。
本实验旨在观察蚂蚁寻找食物的策略以及它们之间的协作方式。
实验设计:实验使用了一块正方形的实验盘,盘内划分成几个区域。
实验盘内放置了几个蚂蚁巢穴,并在盘的边缘放置了食物源。
为了模拟不同食物的情况,我们使用了不同颜色的糖水滴。
每个巢穴中放置了一只蚂蚁。
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蚂蚁的行进路径和觅食时间。
实验过程:在观察期间,蚂蚁们开始觅食。
我们观察到蚂蚁在出巢后会踏上地面,头部会左右摆动,似乎在嗅探食物的气味。
然后,蚂蚁会依靠触角和触脚的感知来寻找食物。
当蚂蚁发现食物后,它会返回巢穴并释放一种信息素,通知其他蚂蚁。
这种信息素可以引导其他蚂蚁迅速找到食物源。
实验结果:我们观察到蚂蚁的觅食路径呈现出一种非常有规律性的走向,形成了一条清晰的通道。
蚂蚁们遵循这条通道来回穿梭运输食物。
而当食物源的颜色不同时,蚂蚁们的觅食时间也存在差异。
蚂蚁对浅色食物源更为敏感,觅食时间更短;而对于深色食物源,觅食时间相对较长。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蚂蚁在觅食行为中表现出了高度的协作和分工。
它们通过信息素的释放和觅食路径的建立,有效地组织和优化了觅食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食物的收集效率。
此外,蚂蚁对不同颜色食物源的敏感程度也可能与其视觉系统的特性有关。
从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蚂蚁在觅食行为中体现出了复杂的社会行为和协作能力。
这种协作方式不仅可以在蚂蚁群体中提高食物的采集效率,也对其他昆虫群体的协作行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此外,对于蚂蚁在不同颜色食物源上的机制和差异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昆虫视觉系统的功能。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蚂蚁的觅食行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蚂蚁通过信息素的释放和觅食路径的建立展示出了高度的协作能力和分工合作。
这些发现对我们理解昆虫行为和社会行为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昆虫记昆虫实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2. 学习掌握昆虫分类的方法与原则。
3. 加深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解。
4. 通过实验,培养观察、分析、记录和总结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昆虫是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具有身体分节、外骨骼、头部、胸部和腹部等基本结构。
昆虫的分类主要依据其形态特征,如触角、翅膀、足、生殖器官等。
通过观察昆虫的形态结构,可以了解昆虫的分类地位和进化关系。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各类昆虫标本(如蝶、蛾、蜻蜓、蚂蚁、蜜蜂等)。
2. 实验工具:放大镜、镊子、解剖刀、解剖盘、酒精、试管、标签纸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昆虫外部形态结构,记录昆虫的基本特征,如体型、颜色、触角、翅膀、足等。
2. 解剖昆虫,观察内部器官结构,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
3. 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将其归类到相应的目、科、属、种。
4. 对所观察到的昆虫进行描述,包括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分布范围等。
5. 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的昆虫基本特征如下:(1)蝶、蛾:体型较大,触角丝状,翅膀膜质,足细长。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呼吸系统为气管式,通过气管进行气体交换。
(2)蜻蜓:体型较小,触角短小,翅膀膜质,足细长。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呼吸系统为气管式,通过气管进行气体交换。
(3)蚂蚁:体型较小,触角长,翅膀退化,足细长。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呼吸系统为气管式,通过气管进行气体交换。
(4)蜜蜂:体型较小,触角长,翅膀膜质,足细长。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呼吸系统为气管式,通过气管进行气体交换。
2. 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将其归类如下:(1)蝶、蛾:鳞翅目。
(2)蜻蜓:蜻蜓目。
(3)蚂蚁:膜翅目。
(4)蜜蜂:膜翅目。
3. 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1)在观察昆虫时,要注意观察昆虫的触角、翅膀、足等特征,以便正确分类。
探究昆虫奥秘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昆虫是地球上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动物群体,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昆虫的奥秘,我们设计并实施了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深入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分类方法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2. 掌握昆虫分类的方法与原则。
3. 增进对昆虫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认识。
4. 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三、实验原理昆虫是节肢动物门中的一个纲,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形态特征,如分节的身体、外骨骼、触角和复眼等。
昆虫的分类主要依据其形态特征,如头部结构、翅膀类型、足部构造等。
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可以识别昆虫的种类,并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
四、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昆虫标本、放大镜、显微镜、分类检索表、记录本等。
2. 实验工具:解剖刀、镊子、剪刀、酒精、显微镜等。
五、实验步骤1. 观察昆虫外部形态: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包括头部、胸部、腹部、翅膀、足等部位,记录下观察到的特征。
2. 昆虫分类:根据昆虫的分类检索表,结合观察到的形态特征,对昆虫进行分类。
3. 解剖昆虫:选取一种昆虫进行解剖,观察其内部结构,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
4. 分析昆虫生态习性:查阅资料,了解所选昆虫的生态习性,如食性、繁殖方式、栖息地等。
5. 记录实验结果:将观察到的特征、分类结果、解剖过程和生态习性等信息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昆虫外部形态观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昆虫具有以下特征:分节的身体、外骨骼、触角和复眼等。
不同种类的昆虫在形态上存在差异,如头部的形状、翅膀的形状、足部的构造等。
2. 昆虫分类:根据观察到的特征,我们将昆虫分为若干类,如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
3. 昆虫解剖:通过解剖,我们了解到昆虫的内部结构,如消化系统的形状、呼吸系统的构造等。
4. 昆虫生态习性分析: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昆虫的生态习性,如食性、繁殖方式、栖息地等。
研究昆虫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掌握昆虫观察和采集的方法;3. 培养学生对昆虫学知识的兴趣。
二、实验材料1. 昆虫标本;2. 实验器材:放大镜、镊子、昆虫网、标本盒、记录本等;3. 实验药品:酒精、甲醛、双氧水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昆虫标本: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颜色、触角、翅膀、足等特征,了解昆虫的基本结构;2. 采集昆虫:在校园内、公园、田野等地采集昆虫,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3. 制作昆虫标本:将采集到的昆虫用酒精、甲醛等药品固定,然后进行压制和干燥,制作成标本;4. 记录观察结果:将观察到的昆虫特征、采集地点、时间等信息记录在记录本上。
四、实验步骤1. 观察昆虫标本:首先,观察昆虫标本的外部形态,注意观察其颜色、触角、翅膀、足等特征。
例如,观察蝴蝶标本时,可以看到其翅膀色彩斑斓,触角细长,足部细长有力。
通过观察,了解昆虫的基本结构。
2. 采集昆虫:在采集昆虫时,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如校园内、公园、田野等。
在采集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被昆虫叮咬。
使用昆虫网、镊子等工具,将昆虫轻轻捕捉,放入标本盒中。
3. 制作昆虫标本:将采集到的昆虫用酒精、甲醛等药品固定,防止其腐烂。
固定后,将昆虫放入标本盒中,进行压制和干燥。
在干燥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昆虫的形态,避免变形。
4. 记录观察结果:在观察和采集昆虫的过程中,将昆虫的特征、采集地点、时间等信息记录在记录本上。
这有助于后续对昆虫的研究和分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通过观察昆虫标本,了解到昆虫的基本结构,如头部、胸部、腹部,以及触角、翅膀、足等器官。
同时,采集到的昆虫种类繁多,包括蝴蝶、蜻蜓、蚂蚁、蜘蛛等。
2. 分析:昆虫是节肢动物门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具有丰富的形态和习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有了初步的认识。
同时,采集到的昆虫种类繁多,反映了昆虫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分布。
六、实验结论1. 昆虫具有丰富的形态和习性,是自然界中一个重要的类群;2. 通过观察昆虫标本和采集昆虫,我们可以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3. 培养学生对昆虫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昆虫主题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名称昆虫形态特征观察与分类实验二、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了解昆虫的基本结构特点。
2. 学习昆虫的分类方法,提高对昆虫种类的识别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三、实验原理昆虫是节肢动物门中的一类动物,具有分节的身体和一对触角。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三对足。
昆虫的翅膀一般位于胸部,可分为前翅和后翅。
本实验通过对昆虫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了解昆虫的分类特征,从而对昆虫进行分类。
四、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昆虫标本、昆虫活体、放大镜、显微镜、镊子、解剖刀、解剖盘、解剖镜等。
2. 实验工具:实验记录表、铅笔、实验报告纸等。
五、实验步骤1. 观察昆虫外部形态:观察昆虫的头部、胸部、腹部,注意触角、复眼、口器、足、翅等部位的结构特点。
2. 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细微结构,如翅脉、足节等。
3. 使用解剖刀和解剖镜对昆虫进行解剖,观察其内部结构,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
4. 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将其分类,记录分类结果。
5. 完成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 昆虫头部具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口器。
- 昆虫胸部具有三对足和一对或两对翅。
- 昆虫腹部具有生殖器官和呼吸器官。
- 通过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翅脉、足节等结构清晰可见。
2. 分类结果:- 观察到的昆虫可分为:甲虫、蝶蛾、蜻蜓、蜈蚣、蜘蛛等。
- 通过对比分类特征,将昆虫分为以下类别:(1)甲虫:具有坚硬的外骨骼、触角呈棒状、前翅为鞘翅,后翅膜质。
(2)蝶蛾:触角呈羽毛状,前翅为硬质,后翅膜质。
(3)蜻蜓:触角呈丝状,前翅和后翅均膜质,足细长。
(4)蜈蚣:多足,触角呈丝状,无翅。
(5)蜘蛛:八足,触角呈丝状,无翅。
3. 分析:- 本实验通过观察昆虫的形态特征,了解了昆虫的基本结构特点,提高了对昆虫种类的识别能力。
- 实验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使用放大镜、解剖刀等工具,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昆虫的各种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昆虫作为地球上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的一类生物,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昆虫的形态、生理、生态和分类等特征,本实验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昆虫进行实验研究。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结构;2. 掌握昆虫分类的方法与原则;3. 加深对昆虫与植物病虫害关系的认识;4. 掌握野外采集昆虫的方法;5.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三、实验内容1. 昆虫形态特征观察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昆虫的形态特征,了解其外部结构。
(2)实验材料:昆虫标本、显微镜、解剖镜等。
(3)实验步骤:①观察昆虫的整体结构,如头部、胸部、腹部等;②观察昆虫的足、触角、翅等器官;③使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的内部结构,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
2. 昆虫分类实验(1)实验目的:学习昆虫分类的方法与原则,掌握昆虫分类的基本技能。
(2)实验材料:昆虫标本、分类鉴定手册、显微镜等。
(3)实验步骤:①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将昆虫标本进行初步分类;②查阅分类鉴定手册,对昆虫进行详细鉴定;③对比不同昆虫的分类特征,加深对昆虫分类的理解。
3. 昆虫与植物病虫害关系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昆虫与植物病虫害的关系,掌握病虫害防治方法。
(2)实验材料:植物、昆虫标本、农药等。
(3)实验步骤:①观察昆虫对植物的危害程度;②分析昆虫与植物病虫害的关系;③学习病虫害防治方法,如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
4. 野外采集昆虫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野外采集昆虫的方法,了解昆虫的生存环境。
(2)实验材料:捕虫网、毒瓶、采集管、手套等。
(3)实验步骤:①选择合适的采集地点,如树林、草地、农田等;②使用捕虫网、毒瓶等工具采集昆虫;③将采集到的昆虫进行整理、保存。
5. 昆虫生理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昆虫的生理特征,掌握昆虫生理实验方法。
(2)实验材料:昆虫、生理仪器、实验试剂等。
(3)实验步骤:①观察昆虫的运动、摄食、繁殖等生理现象;②使用生理仪器测定昆虫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频率等;③分析昆虫的生理特征与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探索昆虫报告范文
探索昆虫报告范文一、引言在我们周围的世界里,昆虫是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之一。
它们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生态行为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注意。
本次报告旨在通过对昆虫的探索研究,了解昆虫的特点、分类、生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昆虫的特点和分类昆虫是一类由复眼、触角、三对体节和六条腿构成的节肢动物。
它们在地球上广泛分布,数量众多。
根据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其分类也十分丰富多样。
常见的昆虫类群包括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等。
三、昆虫的生态昆虫在地球上占据了重要的生态地位。
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获取能量和食物,并参与到大量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
昆虫的生态功能主要包括传粉、食草、食肉等,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物种多样性的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们也是许多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如鸟类、鱼类等。
在昆虫的生态中,我们还可以探索它们的季节迁徙、种群动态等方面。
四、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复杂。
首先,在农业方面,昆虫既是农作物的重要害虫,也是农作物的重要传粉者。
昆虫为害农作物会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农业防治昆虫害虫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其次,在医学上,昆虫是人类传染疾病的媒介之一,如蚊子传播的疟疾、寨卡病毒等。
然而,昆虫也有一些积极的作用,如在蜜蜂饲养和蜜蜂产品的生产等方面对人类有利。
五、昆虫探索的方法和工具昆虫的探索研究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
首先,昆虫分类学是昆虫研究的基础,通过观察昆虫的形态特点、生活习性等来进行分类。
其次,昆虫的野外调查和样本采集是获取昆虫信息的主要途径,可以通过户外野外实地观察和标本收集来获得昆虫的样本资料。
此外,昆虫的实验室饲养和养殖也为研究者提供了进行昆虫行为和生理生态学实验的机会。
六、研究案例1. 由于近年来天气异常,温度升高,某地农作物遭受大量害虫侵害,研究人员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观察发现,某种天敌昆虫能够有效控制害虫数量,并通过引入一定数量的天敌昆虫来进行生物防治。
2. 在某地的沙漠生态系统中,研究者通过对土壤中昆虫的群落结构和物种丰富度的研究,发现某种昆虫对土壤的固定和改良起着重要作用,并能促进其他植物物种的生长。
普通昆虫学实习报告
普通昆虫学实习报告普通昆虫学实习报告2019年5月15日至6月30日,我参加了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组织的普通昆虫学实习。
通过此次实习,我对昆虫的多样性、分类、生态习性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
以下是我实习的一些经历和收获。
实习的第一周,我参与了昆虫采集和分类的基础培训。
我们学习了昆虫的分类学原理和方法,并熟悉了常见昆虫的外部特征。
随后,我们实地采集昆虫标本,并根据昆虫的特征进行分类。
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我们观察仔细,还需要我们耐心和细致,因为一点小错误可能会导致昆虫标本分类错误。
通过反复的实践,我逐渐熟悉了昆虫分类的方法,并能够准确判断昆虫的属种。
在随后的几周中,我参与了一些实地调查。
我们选择了不同的生态环境,如山地、湖泊和森林等,对昆虫多样性进行了调查。
在山地环境中,我发现了许多珍稀的昆虫,如巴西繁星蛾和云南蓬莱蛾。
在湖泊附近,我观察到了大量的龙虱和浮萍象等水生昆虫。
在森林中,我注意到了许多蚂蚁和蝴蝶。
这些经历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不同生态环境对昆虫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此外,我还参与了一些实验室工作。
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了昆虫的微观结构,如昆虫的口器、触角和翅膀等。
通过观察和比较,我对昆虫的形态特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实验室中,我还学习了昆虫的行为学,通过观察和记录昆虫的活动,我深入了解了昆虫的交配、觅食和保护行为等。
在实习的最后两周,我们参与了昆虫展览的筹备工作。
我和其他同学一起设计了展览的内容和形式,并负责采集些许展品。
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合理地展示昆虫的特点和价值,以及如何用简洁的语言向观众介绍昆虫的知识。
通过此次实习,我不仅提高了昆虫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在团队合作中,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同时也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与导师和同学的交流中,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研究的意义。
总的来说,这次普通昆虫学的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2018-2019】昆虫的实验报告-范文模板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昆虫的实验报告篇一:昆虫分类实验报告昆虫重要的目与分类特征一、实验目的1、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结构2、学习掌握昆虫分类的方法与原则3、加深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解二、实验原理1、意义:将客观事物分门别类,是昆虫学研究的基础。
2、依据:昆虫分类学的物质基础是昆虫各部位的不同特征,主要有:形态学特征、生态学特征、生理学生物化学特征、地理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等。
3、方法:遵循1999年修订的《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4版)。
一个物种的学名由属名+种名+亚种名组成,是“三名法”。
命名分类单元遵循“优先律”,即为最早给予它的可用名称。
4、分类检索表:检索表是生物分类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级分类阶元的鉴定。
编制时采用对比分析和抽象归纳的方法,要求选取各阶元重要、突出、明显、稳定的特征。
常见形式有:双项式、单项式、包孕式等。
基本原则为将标本特征不断“一分为二”、尽量选取绝对特征、两组的数量特征不能重叠、不使用含糊词句。
三、动物与器材1、实验材料:昆虫永久装片2、实验器材:显微镜、体视镜四、方法与步骤依次逐个观察各装片,结合资料图解,观察思考各类装片的形态差异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仅举一对,作为例子六、实验结果蝼蛄前足为开掘足,各节均粗短有力,适应挖掘;其胫节扁平强大,端部 4个发达的齿;跗节有3 节,较小。
螳螂前足为捕捉足,能有效挟持猎物;其基节长而大;股节发达,腹面有凹槽,两侧缘具刺;胫节腹面亦呈凹槽状,两侧缘具刺。
弯折时嵌合在股节凹槽内。
两种昆虫前足不同的形态分别与它们挖掘、捕猎的功能相适应,体现了形态与功能的相互联系。
对以下昆虫分类到目:蚊子、蚱蜢、蟑螂、菜粉蝶、黄蜂、蜻蜓、螳螂、蝉、金龟子、体虱昆虫分类检索表(目)(1)无翅或极退化---------------------------------(2)有翅-----------------------------------------(3)(2)刺吸式口器----------------------------------- 虱目——体虱(3)有一对翅-------------------------------------(4)有两对翅-------------------------------------(5)(4)刺吸式口器----------------------------------- 双翅目——蚊子(5)前翅为膜质-----------------------------------(6)前翅为革质-----------------------------------(8)前翅为鞘质,且为咀嚼式口器------------------- 鞘翅目——金龟子(6)翅为鳞翅------------------------------------- 鳞翅目——菜粉蝶翅不为鳞翅,刺吸式口器----------------------- 同翅目——蝉翅不为鳞翅,咀嚼式口器-----------------------(7)(7)休息时翅膀平置在身体两侧--------------------- 蜻蜓目——蜻蜓休息时,翅膀收于背后------------------------- 膜翅目——黄蜂(8)第一对足为捕捉足----------------------------- 螳螂目——螳螂第三对足为跳跃足----------------------------- 直翅目——蚱蜢三对足均为步行足----------------------------- 蜚蠊目——蟑螂篇二:昆虫采集、分类实验报告格式浙江农林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201X-201X-2)常见昆虫采集、分类识别与标本制作姓名沈杰学号201X18020220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专业地信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一、实验目的昆虫种类众多,形态多样,是动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昆虫的形态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昆虫的基本形态结构,掌握昆虫的识别方法,加深对昆虫分类学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昆虫是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一类,具有分节的身体、外骨骼、触角、眼、口器、胸足和翅等特征。
昆虫的形态结构是昆虫分类学的基础,通过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可以初步识别昆虫的种类。
三、实验材料1. 实验昆虫:蝗虫、蜜蜂、蝉、蝼蛄、家蝇、蝶类、蛾类、螳螂、椿象、龙虱、草蛉、金龟甲、步行虫、蚜虫、蓟马等。
2. 实验工具:放大镜、显微镜、解剖刀、挑针、镊子、浆糊(或胶水)、昆虫外部形态挂图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昆虫整体形态(1)观察昆虫的体躯: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体躯,注意体外包被的外骨骼,体躯的分节、头、胸、腹三个体段的划分,触角、眼、口器、胸足和翅等部位。
(2)观察昆虫的头部: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头部,注意触角、眼、口器的形态和位置。
(3)观察昆虫的胸部: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胸部,注意胸足的形态和位置。
(4)观察昆虫的腹部: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腹部,注意翅的形态和位置。
2. 分析昆虫形态结构(1)触角:观察昆虫触角的形态、长度、节数和感觉器官的分布。
(2)眼:观察昆虫眼的形态、数量和分布。
(3)口器:观察昆虫口器的类型、构造和功能。
(4)胸足:观察昆虫胸足的形态、节数、爪和功能。
(5)翅:观察昆虫翅的形态、质地、脉序和功能。
3. 制作昆虫标本(1)挑选昆虫:选择形态完整、无损伤的昆虫。
(2)制作标本:用解剖刀将昆虫的体躯、头部、胸部和腹部分别切下,用挑针将各部位固定在标本板上,用浆糊(或胶水)粘合。
(3)标注:在标本板上标注昆虫的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等信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通过观察,发现昆虫具有以下特征:(1)体躯分节:昆虫的体躯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各体段之间有明显的分界。
(2)外骨骼:昆虫具有外骨骼,保护和支持内部器官,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3)触角:昆虫的触角具有感觉器官,用于嗅觉、触觉和味觉等。
昆虫实验报告
昆虫实验报告一、实验昆虫的选择哎呀,我们这次昆虫实验呢,那得先选昆虫呀。
我就挑了小蚂蚁。
为啥是小蚂蚁呢?因为小蚂蚁到处都是,很容易找到。
而且它们小小的,看起来特别可爱,不过可别小瞧它们,它们可有大能量呢。
我在校园的花坛边就发现了好多小蚂蚁的窝,就从那里捉了几只小蚂蚁来做实验。
二、实验环境的准备我给小蚂蚁们准备了一个小小的玻璃盒子,就像它们的小房子一样。
在盒子里呢,我放了一些土,模拟它们平时的生活环境。
还放了一点点小饼干屑,这就是它们的食物啦。
我把这个小盒子放在了我的书桌上,那里光线比较好,也比较安静,我觉得这样小蚂蚁们会比较自在。
三、实验过程我先观察小蚂蚁们怎么找食物。
我发现小蚂蚁们可机灵了,它们一看到饼干屑,就开始用触角互相碰来碰去,就像是在互相传递信息呢。
然后有一只小蚂蚁就开始往饼干屑那里爬过去,其他的小蚂蚁就跟在它后面,排成了一小队,就像小小的军队一样。
小蚂蚁们用它们的小嘴巴咬住饼干屑,然后开始往回拖。
可是饼干屑有点大,它们拖得可费劲了。
我就有点好奇,它们会怎么办呢?结果呀,小蚂蚁们就开始分工合作了。
有些小蚂蚁在前面拉,有些小蚂蚁在后面推,还有些小蚂蚁在旁边好像是在指挥一样,动来动去的。
最后,它们成功地把饼干屑拖回了它们在盒子里的小角落。
四、实验结果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来,小蚂蚁是非常团结的昆虫。
它们虽然个体很小,但是通过互相合作,就能够完成对于它们来说比较困难的任务。
而且小蚂蚁们还会用触角来交流信息,这是它们独特的沟通方式呢。
五、实验的收获与感想通过这个昆虫实验,我对小蚂蚁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前我只知道小蚂蚁到处爬来爬去,现在我知道它们有这么聪明的合作方式和沟通方式。
这让我觉得,在大自然中,即使是像小蚂蚁这么小的生物,都有它们独特的生存智慧。
我们人类有时候在团队合作的时候,还不如小蚂蚁呢。
我们应该向小蚂蚁学习,学会更好地合作,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和别人沟通。
这个小小的昆虫实验真的让我收获满满,也让我对昆虫世界更加充满了好奇。
昆虫实习报告(共8篇)
昆虫实习报告(共 8 篇)第1 篇:昆虫实习报告封面《普通昆虫学》实习报告总结姓名:学号:年级:班级:小组:指导老师:第 2 篇:昆虫实习总结(1)按天敌的作用方式分类:可分为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
(2)按天敌类别分类:可分为天敌昆虫、农田蜘蛛、昆虫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捕食性天敌等。
(3)天敌昆虫按分类系统分类:寄生蜂类、寄生蝇类、瓢虫类、草蛉类、食蚜蝇类、蚜茧蜂类、捕食螨类等。
(4)昆虫病原微生物按分类系统分类。
细菌、真菌、病毒、线虫。
(记者佚名)1.黄刺蛾•(2)识别特征成虫体橙黄色。
触角丝状。
前翅黄褐色,基半部黄色,端半部褐色,有两条暗褐色斜线,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呈倒“V”字形,内面一条伸到中室下角,为黄色与褐色的分界线,后翅灰黄色。
老熟幼虫体长16~25mm,黄绿色。
体背面有一块紫褐色“哑铃”形大斑。
蛹黄褐色,茧灰白色,茧壳上有黑褐色纵条纹,形似雀蛋。
•2.扁刺蛾\\\\•(2)识别特征成虫体翅灰褐色。
前翅灰褐稍带紫色,有 1 条明显的暗褐色线,从前缘近顶角斜伸至后缘。
后翅暗灰褐色。
触角褐色,雌虫丝状,雄虫基部数十节呈栉齿状。
前足具白斑。
老熟幼虫体长 21~26mm,体绿色或黄绿色。
椭圆形,各节背面横向着生 4 个刺突,两侧的较长,第4 节背面两侧各有1小红点。
茧椭圆形,黑褐色,坚硬。
3/、美国白蛾:又名秋幕毛虫,国际国内检疫对象该虫以其幼虫在寄主吐丝结网,取食叶片,危害果树、行道路和观赏木。
食性杂,传播快,易猖獗。
成虫中型白蛾 9-15mm。
♀纯白,触角锯齿状;♂翅面散布褐斑,触角双栉齿状。
前足基腿节橘黄色卵圆球形,绿至黑褐,块产叶背,覆盖盖色鳞片。
4、舞毒蛾(秋千毛虫形态特征成虫♀污白,前翅 4 条锯齿状横线,中室端具“•\n5、赤眼蜂,顾名思义是红眼睛的蜂,不论单眼都是红色的,属于膜翅目赤眼蜂属的一种寄生性昆虫。
赤眼蜂的成虫体长 0.3-1.0 毫米,黄色或黄褐色,大多数雌蜂和雄蜂的交配活动是在寄主体内完成的。
昆虫实训报告范文
一、实训背景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昆虫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应用领域日益广泛。
为了提高学生对昆虫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学校特组织开展了昆虫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地观察、标本制作、实验操作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昆虫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生活习性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二、实训内容1. 实地观察实训第一天,我们前往学校附近的昆虫公园进行实地观察。
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蝴蝶馆、甲虫馆、蜘蛛馆等,了解了不同昆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标本制作实训第二天,我们学习了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
首先,我们收集了各种昆虫,包括蝴蝶、甲虫、蜻蜓等。
然后,按照标本制作流程,进行压制、干燥、固定、上色等步骤,最终制作出精美的昆虫标本。
3. 实验操作实训第三天,我们进行了昆虫实验操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昆虫触角感应实验:通过观察昆虫触角对不同气味的反应,了解昆虫的嗅觉感受器官。
(2)昆虫视觉实验:通过模拟昆虫的视野,了解昆虫的视觉特点。
(3)昆虫呼吸实验:通过观察昆虫的呼吸器官,了解昆虫的呼吸方式。
三、实训过程1. 实地观察阶段在昆虫公园,我们看到了五彩斑斓的蝴蝶、威武的甲虫、灵巧的蜻蜓等。
通过专业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不同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
例如,蝴蝶的翅膀色彩斑斓,是为了吸引异性;甲虫的甲壳坚硬,是为了保护自己;蜻蜓的翅膀轻薄,是为了快速飞行。
2. 标本制作阶段在标本制作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收集、压制、干燥、固定昆虫。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标本制作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实验操作阶段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亲身体验了昆虫触角感应、视觉、呼吸等实验。
通过观察、记录、分析,我们了解了昆虫的生理特性,加深了对昆虫学的认识。
四、实训成果1.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昆虫的基本知识,提高了自己的昆虫学素养。
2. 学会了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昆虫设计观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3.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昆虫研究的兴趣。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昆虫标本、活昆虫、观察显微镜、培养皿、镊子、解剖针、放大镜等。
2. 实验工具:记录本、笔、相机、实验报告模板等。
三、实验内容1.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观察(1)观察昆虫的头部、胸部、腹部等部位的形态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2)观察昆虫的触角、复眼、口器等器官的形态与功能。
(3)观察昆虫的翅膀、足等运动器官的形态与功能。
2. 昆虫内部器官观察(1)观察昆虫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等器官的形态与功能。
(2)观察昆虫的生殖系统,了解昆虫的繁殖方式。
3. 昆虫行为观察(1)观察昆虫的觅食、交配、产卵等行为。
(2)观察昆虫的防御、攻击等行为。
4. 昆虫生态观察(1)观察昆虫的生存环境,了解其生活习性。
(2)观察昆虫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如捕食、共生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了解实验目的、材料与工具,熟悉实验操作方法。
2. 观察昆虫外部形态特征:通过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昆虫的形态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3. 观察昆虫内部器官:通过解剖昆虫,观察其内部器官的形态与功能,记录观察结果。
4. 观察昆虫行为:在自然环境中观察昆虫的行为,记录观察结果。
5. 观察昆虫生态:在昆虫的生存环境中观察其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记录观察结果。
6. 数据整理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通过观察,发现昆虫的头部、胸部、腹部等部位具有明显的形态结构差异,如触角、复眼、口器等器官的形态与功能各异。
2. 昆虫内部器官:通过解剖观察,发现昆虫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等器官的形态与功能与人体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3. 昆虫行为:通过观察,发现昆虫的觅食、交配、产卵等行为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如雄虫追逐雌虫、雌虫选择产卵地点等。
制作昆虫观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昆虫的基本结构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通过观察昆虫,提高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实验材料1. 昆虫标本:甲虫、蝴蝶、蚂蚁等。
2. 显微镜、放大镜、解剖针、镊子等实验器材。
3. 记录本、笔等。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观察昆虫标本,了解其基本结构和生活习性。
(2)准备实验器材,检查显微镜、放大镜等是否正常。
2. 实验操作(1)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记录其颜色、体型、触角、翅膀等特征。
(2)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眼睛,了解其视觉器官。
(3)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的内部结构,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4)解剖昆虫,观察其内部器官。
3. 实验记录(1)记录观察到的昆虫特征,包括颜色、体型、触角、翅膀等。
(2)记录昆虫的内部结构,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3)记录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昆虫的外部形态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昆虫具有以下特征:(1)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2)头部有一对触角,用于感知外界信息。
(3)胸部有三对足,有的昆虫有翅膀。
2. 昆虫的内部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解剖,我们发现昆虫具有以下内部结构:(1)消化系统:昆虫的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中肠、后肠和肛门组成。
(2)呼吸系统:昆虫的呼吸系统由气管和气门组成,气体交换在气管中进行。
(3)循环系统:昆虫的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在血管中循环。
3.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昆虫的基本结构和生活习性。
昆虫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生物类群,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昆虫的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昆虫的基本结构和生活习性。
2. 提高了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增强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4. 为今后进行相关实验奠定了基础。
校内昆虫观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昆虫,了解昆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学习昆虫的分类方法和原则。
3. 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1.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观察2. 昆虫分类实验3. 昆虫生活习性观察三、实验方法1. 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如体型、颜色、翅膀、触角等。
2. 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3. 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如食性、繁殖方式、栖息地等。
四、实验步骤1. 采集昆虫标本,注意保持标本的完整性。
2. 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并记录下来。
3. 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并记录分类结果。
4. 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并记录下来。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观察结果:- 昆虫体型大小不一,有微小昆虫,也有体型较大的昆虫。
- 昆虫颜色多样,有红色、绿色、黄色、黑色等。
- 昆虫翅膀有膜质和鳞片两种,部分昆虫无翅膀。
- 昆虫触角形状各异,有丝状、锤状、棒状等。
2. 昆虫分类结果:- 鞘翅目:甲虫类,如蚂蚁、甲虫等。
- 鳞翅目:蝴蝶、蛾类,如蝴蝶、蛾、蚊等。
- 双翅目:蚊、蝇类,如蚊、蝇、蜻蜓等。
- 膜翅目:蜜蜂、蚂蚁类,如蜜蜂、蚂蚁等。
3. 昆虫生活习性观察结果:- 食性:昆虫食性多样,有植食性、肉食性、杂食性等。
- 繁殖方式:昆虫繁殖方式多样,有卵生、幼虫生、蛹生等。
- 栖息地:昆虫栖息地广泛,有陆地、水域、空中等。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昆虫观察实验,我们了解了昆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掌握了昆虫的分类方法和原则。
同时,培养了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七、实验心得1. 观察昆虫时,要注意细节,如昆虫的体型、颜色、翅膀、触角等。
2. 分类昆虫时,要熟悉昆虫的分类特征,以便准确分类。
3. 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全面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第2篇一、实验背景昆虫是自然界中数量众多、种类繁多的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提高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我们开展了校内昆虫观察实验。
昆虫报告模板
昆虫报告模板
1. 背景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研究了XX昆虫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 实验设计与方法
2.1 实验设计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采用了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昆虫分成处理组和对照组。
处理
组昆虫在XX条件下进行观测和记录,对照组昆虫则在普通条件下观测和记录。
2.2 方法
2.2.1 数据采集
我们采用了昆虫专用的观察仪来对昆虫进行观察,观察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昆虫体表颜色、形态、大小等
•昆虫活动习性和生活习性的观测
我们在观察时尽量减小干扰,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2.2.2 数据处理
在记录观测数据时,我们采用了Excel表格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我们对观测
到的数据进行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统计分析,并采用图表的方式呈现出来。
3. 实验结果
3.1 形态特征
处理组昆虫的体表颜色更加鲜艳,而对照组昆虫则颜色较为暗淡。
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处理组昆虫的平均颜色值比对照组昆虫的平均颜色值高了15%。
3.2 生活习性特征
经过观测,我们发现,处理组昆虫活动范围较小,而对照组昆虫的活动范围比
较广泛。
在MTV值的统计分析中发现,处理组昆虫的MTV值为2.5,而对照组昆
虫的MTV值为5.8。
4.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外部条件对昆虫的体表颜色有着直接影响
•对昆虫的生活方式和习性的调控可以影响其活动范围和MTV值
5. 展望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开展更加深入的昆虫研究,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昆虫的生命活动规律,为保护和利用昆虫资源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做虫子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2. 掌握昆虫的饲养方法;3. 观察昆虫的行为特点;4. 分析昆虫的生活习性。
二、实验材料1. 实验昆虫:红蚂蚁、蝴蝶、蚊子、蜻蜓等;2. 实验器材:培养皿、镊子、放大镜、温度计、湿度计、食物、水等;3. 实验场所:实验室、户外。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收集实验昆虫,将它们分别放入培养皿中;(2)记录昆虫的种类、数量、性别等基本信息;(3)调整培养皿的温度和湿度,使昆虫生活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
2. 观察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1)每天观察昆虫的行为特点,如进食、休息、繁殖等;(2)记录昆虫的生长变化,如体型、颜色、翅膀等;(3)观察昆虫的变态过程,如卵、幼虫、蛹、成虫等。
3. 饲养昆虫(1)根据昆虫的生活习性,提供相应的食物;(2)定期更换食物和清水,保持培养皿的清洁;(3)观察昆虫对食物的喜好,调整食物种类。
4. 分析昆虫的生活习性(1)观察昆虫的活动时间、活动范围等;(2)分析昆虫的繁殖方式、繁殖季节等;(3)探讨昆虫的生态习性、生态环境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红蚂蚁(1)生长发育过程:红蚂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2)生活习性:红蚂蚁喜欢群居生活,有明显的分工,如工蚁、兵蚁、蚁后等;(3)繁殖方式:红蚂蚁的繁殖方式为卵生,繁殖季节为春季。
2. 蝴蝶(1)生长发育过程:蝴蝶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2)生活习性:蝴蝶喜欢在花丛中觅食,有较强的趋光性;(3)繁殖方式:蝴蝶的繁殖方式为卵生,繁殖季节为夏季。
3. 蚊子(1)生长发育过程:蚊子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2)生活习性:蚊子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繁殖,以吸血为生;(3)繁殖方式:蚊子的繁殖方式为卵生,繁殖季节为夏季。
4. 蜻蜓(1)生长发育过程:蜻蜓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2)生活习性:蜻蜓喜欢在水中捕食,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3)繁殖方式:蜻蜓的繁殖方式为卵生,繁殖季节为夏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昆虫的实验报告
篇一:昆虫分类实验报告
昆虫重要的目与分类特征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2、学习掌握昆虫分类的方法与原则
3、加深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1、意义:将客观事物分门别类,是昆虫学研究的基础。
2、依据:昆虫分类学的物质基础是昆虫各部位的不同特征,主要有:形态学特征、生态学特征、生理学生物化学特征、地理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等。
3、方法:遵循1999年修订的《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4版)。
一个物种的
学名由属名
+种名
+亚种名组成,是“三名法”。
命名分类单元遵循“优先律”,即为最早给予它的可用名称。
4、分类检索表:检索表是生物分类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级分类阶元
的鉴定。
编制时采用对比分析和抽象归纳的方法,要求选取各阶元重要、突出、明显、稳定的特征。
常见形式有:双项式、单项式、包孕式等。
基本原则为将
标本特征不断“一分为二”、尽量选取绝对特征、两组的数量特征不能重叠、
不使用含糊词句。
三、动物与器材
1、实验材料:昆虫永久装片
2、实验器材:显微镜、体视镜四、方法与步骤
依次逐个观察各装片,结合资料图解,观察思考各类装片的形态差异与其功能
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
*仅举一对,作为例子
六、实验结果
蝼蛄前足为开掘足,各节均粗短有力,适应挖掘;其胫节扁平强大,端部 4个
发达的齿;跗节有3 节,较小。
螳螂前足为捕捉足,能有效挟持猎物;其基节长而大;股节发达,腹面有凹槽,两侧缘具刺;胫节腹面亦呈凹槽状,两侧缘具刺。
弯折时嵌合在股节凹槽内。
两种昆虫前足不同的形态分别与它们挖掘、捕猎的功能相适应,体现了形态与
功能的相互联系。
对以下昆虫分类到目:蚊子、蚱蜢、蟑螂、菜粉蝶、黄蜂、蜻蜓、螳螂、蝉、
金龟子、体虱
昆虫分类检索表(目)
(1)无翅或极退化---------------------------------(2)有翅-----------------------------------------(3)
(2)刺吸式口器----------------------------------- 虱目——体虱(3)有一对翅-------------------------------------(4)有两对翅-------------------------------------(5)
(4)刺吸式口器----------------------------------- 双翅目——蚊子(5)前翅为膜质-----------------------------------(6)前翅为革质-----------------------------------(8)
前翅为鞘质,且为咀嚼式口器------------------- 鞘翅目——金龟子(6)
翅为鳞翅------------------------------------- 鳞翅目——菜粉蝶翅不为
鳞翅,刺吸式口器----------------------- 同翅目——蝉翅不为鳞翅,咀嚼式口器-----------------------(7)
(7)休息时翅膀平置在身体两侧--------------------- 蜻蜓目——蜻蜓休
息时,翅膀收于背后------------------------- 膜翅目——黄蜂(8)第一对足为捕捉足----------------------------- 螳螂目——螳螂第三对足为跳跃足----------------------------- 直翅目——蚱蜢三对足均为步行足----------------------------- 蜚蠊目——蟑螂
篇二:昆虫采集、分类实验报告格式
浙江农林大学
实验室开放项目(201X-201X-2)
常见昆虫采集、分类识别与标本制作
姓名沈杰学号201X18020220
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专业地信
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一、实验目的
昆虫种类众多,形态多样,是动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
重要的意义。
通过采集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不同区域、不同植被环境分布的
不同昆虫类群,在实验室内利用生物解剖镜、显微镜进行分类鉴定,识别不同
类群的昆虫种类,了解植物园昆虫多样性的分布;同时通过利用采集的标本来
学习常见观赏昆虫标本制作方法和技巧,达到锻炼实验操作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
1、仪器
生物显微镜(NIKON)、生物解剖镜(上海长方)、不同型号昆虫针、昆虫标本盒、大头针、展翅板、昆虫标签、毒瓶、捕虫网、硫酸纸、还软器、镊子、刀片、酒精、乙酸乙酯、脱脂棉、三角袋、三级台、指形管、相机、投影仪、笔
记本电脑
2、材料
采集的各种类群昆虫成虫及幼虫、蛹、卵,拍摄的图片;各种昆虫成虫的干制
针插标本或浸制标本;
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
(一)昆虫的采集
1、昆虫采集方法
观察法:
微小昆虫刷取法:
搜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