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题彻悟高考文言文翻译六大原则

合集下载

文言文翻译方法六原则

文言文翻译方法六原则

夫文言文,古人之遗言,言辞简奥,意蕴深远。

然自秦汉以来,语音变迁,文风迥异,后人读之,往往感到晦涩难懂。

故翻译文言文,须讲究方法,遵循原则,方能传神达意。

今吾将文言文翻译之六原则,阐述如下:一、忠实原意,尊重原文翻译文言文,首当其冲者,即为忠实原意。

译者应悉心揣摩原文之意,力求还原作者之旨,不得随意增删,更不可曲解其义。

尊重原文,方能使读者领略古人之风采,体会其精神。

二、字词准确,语境适宜文言文中,字词丰富,用法多样。

翻译时,应准确把握字词含义,结合上下文语境,使之恰当运用。

如遇生僻字词,应注解其意,以便读者理解。

同时,注意避免因语境差异导致的误解。

三、简洁明了,避免冗余文言文表达简练,翻译时亦应遵循此原则。

力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原文之意。

避免冗余,以免影响读者阅读体验。

如遇复杂句式,可适当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四、注重韵律,保持风格文言文具有独特的韵律美和风格,翻译时应尽量保留。

如原文为韵文,可保留其韵律;如原文为散文,则应保持其平仄、对仗等修辞手法。

使译文既有古风,又不失现代感。

五、广征博引,丰富内涵翻译文言文,不仅要注重字词的翻译,还要关注其内涵。

可借助古今文献、成语典故、诗词歌赋等,丰富译文内涵,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领略到更多文化底蕴。

六、注重文采,提高可读性文言文翻译,既要忠实原意,又要注重文采。

译者应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译文可读性。

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领略古人之智慧,又能感受到现代汉语之美。

总之,文言文翻译方法六原则,即:忠实原意、字词准确、简洁明了、注重韵律、广征博引、注重文采。

译者应遵循此原则,用心翻译,方能将文言文之美,传承于后世。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原则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原则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原则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坚持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对译,将原文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使原文的每一个字在译文中都有着落,译文中的每一个词语在原文中都有根据,竭力保留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方式与原文保持一致。

例如原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译文:谢太傅在寒冷的下雪天进行家庭聚会。

所谓意译,就是按照原文的大意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根据原文的句子特点灵活处理。

例如原句: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译文: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文言文翻译要求尽量直译,在直译无法进行或不能准确地传达原意的时候,可以采用意译。

需要意译的地方往往涉及典故、特殊说法、习惯用法、修辞格等,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今人可能不理解其内在含义,因此,要换成今人能懂的方式去表达。

二、文言文翻译方法1.留(原文保留):各类专用名词和各领域中的习惯用语,如:人名、地名、物名、官名、爵名、国名、朝代名、书名、谥号、庙号、年号、职称、器具、度量衡单位等要保留。

【例1】“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一句中,“左将军”为官职名,“王凝之”是人名,可直接保留。

译为: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换(古今词代替):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

【例2】尊君在不?(尊君——你父亲;不通“否”)译为:你的父亲在吗?3.补(成分补充):文言文省略某一词语(如介词“于”等)或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兼语)的现象很常见,翻译时要根据语境补出。

补出成分翻译时用括号括起来。

【例3】友人惭(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译为:(父亲的)朋友感到惭愧。

4.删(删除不译):有些文言文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能也不必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

如:句首的发语词、感叹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作用的词、表提顿的词、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等,均可略去不译。

已改好::::::从高考题领会文言文翻译六要诀

已改好::::::从高考题领会文言文翻译六要诀

文言翻译五要诀一、留(原词保留):像古汉语中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官名、朝代名、度量衡单位等词语,译时均可保留原词,不必翻译。

二、换(古今词代替):换,主要指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讲法,将通假字换成本字。

1、颜回对曰:“以政知之。

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

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扰乃求马不已。

臣以此知之。

”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

吾于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作,马穷则佚。

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公悦。

译文:颜回回答说:“凭治理国家可以知道。

从前帝舜擅长管理百姓,造父擅长驭马。

舜不穷尽百姓的力,造父不穷尽马力。

因此舜没有逃亡的百姓,造父没有逃跑的马。

现在东野毕驭马,登车执辔,正体端坐;急速驾驶,用尽朝礼;经历危险的地方到达远方,马力用尽了,然而还不停的苛求马。

我凭这知道。

”定公说:“对,的确像先生你所说的那样。

先生的话,意义很大啊,希望你再说一些?”颜回说:“我听说,鸟急了就会乱咬,兽急了就会乱抓,人急了就会叛乱,马急了就会逃跑。

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穷困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

”定公很高兴。

译文:“自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却能没有危险的君主。

”解说:“穷”,今天作“贫穷”讲,而这儿是“困窘”、“窘迫”的意思,而且是使动用法。

2、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

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中“甚矣,汝之不惠”,应翻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④宾语
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注意运用调序法) 齐晋相与战。平阿①之余子②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 路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①戟亦兵也, 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 高唐③之孤④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 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 也哉?”平阿之余子曰:“嘻!”还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 死。②叔无孙曰:“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 而从之,亦死而不反。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令此处人主之旁, 亦必死义矣。今死矣而无大功,其任小也。
[注] ①平阿:地名。②余子:官名。③高唐:地名。④ 孤:官名。
①关键词语: 去、可以、归 调整句式: 何为不可以归(宾语前置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键词语: 济、患、离、从、反 调整句式: 君子济人于患(状语后置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防范之(二)
该换不换,文白混杂
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僧一行,幼时家贫,邻有王姥,前后济之数十万。及一行开 元中承上敬遇,言无不可,常思报之。寻王姥儿犯杀人罪,狱未 具,姥访一行求救。一行曰:“姥要金帛,当十倍酬也。明君执 法,难以情求,如何?”王姥戟手大骂:“何用识此僧!”一行 从而谢之,终不顾。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文言文翻译一、文言文翻译标准:信、雅、达(具体定义见金版学案)二、文言文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一)直译翻译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原文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一、留: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如:例: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

例: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塟之。

例:罪细且不容,巨滑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

二、换:替换法。

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改变,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如: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例: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游于赤壁之下。

例:履至尊而制六合。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三、删:删除法。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翻译的时候可以删削。

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以及偏义复词中的虚设成分。

如: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例: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例: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例:夫留过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例: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例:噫吁戲,危乎高哉!例:何陋之有?例:其问道也固先乎吾四、补:增补法。

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的词语和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

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单音实词增补成双音实词。

因古人多用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词语多用双音节词,翻译时,应该用与文言词语相同或相近的现代汉语词语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补成双音节词。

例: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例:人不涉难,则智不明。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例: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

文言文翻译的六原则

文言文翻译的六原则

夫文言文,古之语言也,言辞简练,寓意深远。

然时至今日,文言文之阅读已非易事。

故翻译文言文,需遵循六原则,以达准确、流畅、生动之效。

一、忠于原文,求真务实翻译文言文,首当其冲者,便是忠于原文。

翻译者应恪守原文之意,力求还原古人之言。

不可随意增删,更不可凭己意臆测。

真务实之翻译,方能使读者领略古人之智慧,领悟文言之美。

二、准确理解,把握文意文言文词汇丰富,句式多变,翻译时需准确理解文意。

翻译者应具备一定的古汉语功底,对文言文常用词汇、句式、修辞手法等有深入的了解。

在翻译过程中,要把握住原文的主旨,确保翻译内容准确无误。

三、注重文采,传承文化文言文具有独特的文采,翻译时应力求保持其韵味。

翻译者应运用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使译文既有文言文的韵味,又具有现代汉语的流畅性。

同时,要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文言文中的精髓传达给读者。

四、适应语境,灵活变通文言文翻译过程中,需根据语境灵活变通。

翻译者应关注原文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环境,以及人物身份、情感变化等因素。

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语境,使译文既符合原文之意,又具有现代汉语的表达效果。

五、尊重语法,保持逻辑文言文语法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翻译时需尊重语法规则,保持逻辑清晰。

翻译者应熟悉文言文语法特点,如主谓宾结构、修饰成分、关联词等。

在翻译过程中,要确保译文语法正确,逻辑严密,避免出现语义混乱或表达不清的情况。

六、注重风格,保持韵味文言文具有独特的风格,翻译时应力求保持其韵味。

翻译者应关注原文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以及作者的文风。

在翻译过程中,要运用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使译文既具有文言文的韵味,又具有现代汉语的生动性。

总之,翻译文言文需遵循以上六原则,以达准确、流畅、生动之效。

只有这样,才能使文言文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翻译者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古汉语水平,努力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文言文翻译句子的原则

文言文翻译句子的原则

夫文言文,古人之言也,其言简而意赅,其义深而含蓄。

翻译文言文,非易事也。

然欲求其真,达其意,传其神,则必遵循一定之原则。

今试述文言文翻译句子之原则如下:一、忠实原文,尊重原意翻译文言文,首当其冲者,即忠实原文,尊重原意。

所谓忠实原文,即力求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原文之原貌,不随意增删。

尊重原意,即不曲解原文之意,不臆测,不妄加解释。

唯如此,方能准确传达原文之意。

二、注重语境,把握文脉文言文翻译,必须注重语境,把握文脉。

语境者,即文章之上下文,文脉者,即文章之脉络。

翻译时,应充分考虑语境,理解文脉,使翻译内容与原文相符,达到传神的效果。

三、字词翻译,讲究准确文言文中,字词运用灵活多变,翻译时需字斟句酌。

对于字词的翻译,应追求准确,力求还原原词之意。

若遇生僻字词,可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阅其确切含义。

四、句式翻译,注意结构文言文句式严谨,翻译时需注意句式结构。

翻译时,应尽量保持原文句式,使译文具有文言文特色。

若遇特殊句式,如倒装、省略等,应准确还原其结构,使译文通顺易懂。

五、修辞翻译,追求神韵文言文中,修辞手法丰富多样,翻译时需追求神韵。

对于修辞手法的翻译,应注重表达效果,力求使译文具有与原文相似的神韵。

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可适当运用现代汉语中的修辞手法,以传达原文之美。

六、文化翻译,注重传承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翻译时需注重传承。

对于文化负载词、典故等,应尽可能保留其原意,使译文具有文化韵味。

若遇难以直译的文化现象,可适当注释,以帮助读者理解。

七、润色翻译,提升美感翻译文言文,除忠实原文、注重语境、讲究准确等原则外,还需注重润色,提升美感。

润色翻译,即对译文进行加工,使之更加优美、生动。

如运用现代汉语中的修辞手法,调整句子结构等。

总之,翻译文言文句子,需遵循以上原则,方能达到传神、准确、优美的效果。

然翻译之道,非一日之功,需不断学习、实践、总结,方能不断提高翻译水平。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文言文是指汉语中的古代文学语言。

对于学习文言文的人来说,熟练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一、翻译原则1. 信、达原则文言文翻译需要遵循信、达原则。

即在保证译文准确、通顺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持原文意思和风格的完整性和质感。

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原文语境、背景和文化背景,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2. 知行合一原则文言文的翻译需要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

即翻译者需要在深入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使译文准确、流畅、通顺、文雅。

译文应该符合古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习惯,达到表意和表达方式上的最佳组合。

3. 立意平衡原则文言文翻译还需要遵循立意平衡原则。

即翻译作品的意象、主题、节奏等方面应与原作达到相对的平衡,使译作在传达原作思想的同时,保持语言的美感和准确性。

二、翻译方法1. 理解文意,准确表达首先,翻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文的意思和背景,理解原文的语法特点、语义、修辞等方面。

根据原文的情境、主题和语言表达习惯等,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和词汇,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和情感。

2. 辩证处理对于一些翻译困难的句子,翻译者需要辩证处理,根据上下文、文化背景、修辞手法和语法结构等,进行合理的翻译。

如“夫”、“则”、“乃”等助词的处理,需要注意上下文的语境,合理理解原文的意思。

3. 考虑文化背景文言文作为古代语言,涉及到许多文化和历史背景。

因此,在翻译文言文作品时,需要考虑文化背景,考虑到原文所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习惯,尽可能还原原文的文化内涵。

4. 重点突出在文言文翻译中,有些文言句子比较复杂,其中的重点可能没有在句首或者句中体现。

这时候,翻译者需要将重点突出,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文的含义。

5. 注意修辞手法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学语言,修辞手法在其表达中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在翻译文言文作品时,要注意原文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反语等,合情合理地运用对应的语言修辞手法来表达。

文言文翻译六原则

文言文翻译六原则

以故,以……故 所以,因为……缘故
认为……是……,把……当作,……让……作……,任用……为……;用……作……, 以……为……
把……作(为)……
以为
认为他(它)是认为;用它来
……之谓 叫作,就是,才算;这就叫作;就是,说的就是
至于
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终究,到……结局,到……时候
解题步骤
答题步骤
翻译: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遣 部队。
【参考译文】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 为先遣部队。诸葛诞被铲平,鲁芝升官大尚书,掌管刑狱审理。
3.补——补什么? ①省略了主语、谓语、宾语成分的省略句;②省略了介词“于”;③判断句补上判 断词。
【2018全国卷Ⅱ,节选】把下面文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 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翻译点】 ① 重点实词:“民”,百姓;“思”,思念;“德”,恩德;“立”, 建立;“食”,进食;“弦歌”,奏乐歌咏;“荐”,祭祀。 ② 重要虚词:“其”,指王涣;“为”,给;“每”,每当;“辄”, 就;“怎么这样
既……又…… 又……又……
且夫
再说,而且
是故
所以,因此
是以
所以,因此,因而
所谓
所说的,所认为的
未尝
从来没有,不曾
何则
为什么
何者
为什么,哪一个
谓之
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作
翻译格式
固定结构
翻译格式
所以
……的原因,之所以……,是因为……;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 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人(事),靠它来……的

高考文言文翻译——揭开翻译的秘诀

高考文言文翻译——揭开翻译的秘诀

(二)高考评分标准
请思考:命题者是根据什么拟定评分细则的?
(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3分)
参考答案: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
评分细则:句意对、句子通顺1分;“下”、“以”译对,各1分。
够通顺,也可得1分;若句意不对,即使句子通顺,也不能得分。 为:下面、下方、下来、下落、冲下、滑下、流下,或:从上冲下、至上而 下、从上往下,或飞下、飞流而下、飞流直下等,因没有体现名词作状语的 用法,不得分。 照抄“以”字,不得分。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揭开翻译的秘诀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一、 知识重温 ——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 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 信(准确,句意对) 达(通顺,句 子通顺) 雅(有文采),高考只要求做到信和达。 • 第二: 遵循逐字翻译的原则,以 直 译 为主,以 意 译 为辅,句 意对,语句通顺 。
• ①句意对(实词理解基本到位,句子结构基本完整),若句意基本对,但不
• ②“下”在本句中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下、往下、朝下;若未译出或译
• ③“以”本句中为表目的的连词,译为:来、用来、用于;若无对应译文或
(三)思考:命题者是根据什么拟定评分细则的? 即怎么考查考生的 ?
明确: ①以直译为基本原则,句意对。(1分) ②句中的重点词语(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 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特殊句式(省略句、被动 句、倒装句、判断句,包括固定句式)的翻译准确(有几个 就几分,如2个2分)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句意:你估计我回到了军营,你才进去,1分。蒙 后省略主语“公”,你;抓关键字“度”:估计、猜测;“乃”,才,3分; 共4分。) 3、项伯杀人,臣活之。(句意: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下来,1分。关键 字“活”,使动用法,救了他,保全了他的性命 ,1分;共2分。)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原则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原则

夫文言文,古之遗言也,载道之文,寓意深远。

欲究其义,非翻译不可。

然翻译之道,非一日之功,须遵循一定的方法与原则,方能准确传达原文之意。

以下便是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与原则:一、尊重原文,忠实传达翻译文言文,首要原则即为尊重原文,忠实传达。

所谓“忠实”,即要求翻译者不随意增删原文内容,不曲解原意。

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原文的句式、用词和语气,力求还原古文之韵味。

二、理解文意,把握语境翻译文言文,需先理解文意,把握语境。

文意即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观点;语境即文章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只有准确把握文意和语境,才能将文言文翻译得生动、准确。

三、注重词义,把握词性文言文中,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现象较为普遍。

翻译时,应注重词义,把握词性。

对于一词多义的情况,要结合上下文语境,确定其确切含义;对于词性活用,要遵循词性活用的规律,准确翻译。

四、注意修辞,体现韵味文言文在修辞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翻译时,应注重修辞,体现韵味。

如比喻、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翻译中要力求还原,使译文具有古文之美。

五、遵循语法,调整语序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语法、语序上存在差异。

翻译时,应遵循白话文的语法规则,调整语序,使译文通顺、易懂。

同时,要注意文言文中省略主语、宾语等现象,在翻译时适当补充。

六、博采众长,灵活运用翻译文言文,要博采众长,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

如直译、意译、注释、增译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使译文既忠实原文,又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七、校对润色,精益求精翻译完成后,要反复校对,润色文字。

一方面,检查译文是否忠实原文,有无误解、误译之处;另一方面,对译文进行润色,使语言更加精炼、生动。

总之,文言文翻译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遵循以上方法与原则,方能准确、生动地翻译文言文,让古文之美得以传承。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六字诀是:留、换、补、删、调、变。

具体解释如下: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把单音词变为双音词等。

补,就是增补。

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或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或补出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用现代语的表达方式补齐。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如发语词、“之”、“者”、“也”、“以”等。

调,就是调整句式。

需要调整的句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特殊句式,如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一是固定句式,如“不亦……乎”、“无乃……乎”、“……孰与……”等。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为相关文字。

这主要是指文言文中比喻、借代、引用等意义及夸张的说法、委婉地说法、互文地说法等,直译时会不明确。

文言文翻译原则

文言文翻译原则

文言文翻译原则第一篇:文言文翻译原则一、文言翻译遵循原则“信、达、雅” 是文言文翻译要遵循的原则,“信”就是准确,“达”就是通顺,“雅”就是讲究文采。

二、文言翻译讲究方法。

“直译”和“意译”是文言文翻译的两种主要方法。

(一)、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的翻译方法。

直译应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文法和原文一致。

直译的方法一般归纳为“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1、对——对译,强调“不衍不脱,字字落实”,即在翻译的语句里,不随便增加内容(不衍),也不随便减少内容(不脱),凡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虚词都要一一对应地翻译出来,之后,如果有词序不当的地方,再加以调整。

如:天下事有难易乎?译为“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2、换——替换,强调“合成词语,以词换词”,即在已有的单音实词、虚词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或两个以上)词素,构建一个表义和原单音词意义完全一样的合成词,用这个词替换原来的单音词;或者,用一个意义与原词语相同的词,替换语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茅庐之中。

翻译为“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茅庐来探望我。

”3、留——保留,强调“古书留名,留今用词”,即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器物名等,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以及今天仍在使用的词语,如“兢兢业业”等,都按原文保留下来。

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翻译为“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

”4、删——删略,强调“分析结构,删略虚词”,即对词语结构、句子结构进行分析之后,将那些表发语、调音节、变结构的“夫、盖,之”等虚词删除不译。

如:夫战,勇气也。

翻译为“作战,(是靠)勇气的。

”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翻译为“在长勺(这个地方与齐军)交战,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将士前进)。

”5、补——补充,强调“省略成分,补充完整”,即将被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兼语、介词、介词宾语等内容,完整、准确地补充出来。

【语文】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详解

【语文】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详解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所以,它又是检查考生书面表达水平的一种好方式。

自从2002年文言文翻译这个考点由客观题变成主观题后,已基本稳定,今后应该也不会有大的变化。

翻译文言文仅靠做大量的练习并不可取,如果掌握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再辅以适量的强化练习,定会事半功倍。

一、高考文言翻译的两条原则(一)原则之一:译文的“信”、“达”、“雅”翻译文言文,首先要理解原文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改用现代汉语表述。

翻译的基本原则是“信”、“达”、“雅”。

信,即要准确,尽量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达,即要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不生搬硬套,没有语病;雅,即要优美,争取做到遣词用语生动传神,富有韵味。

这是文言翻译的最高境界,这需要对古今语言有较深的造诣和对文学有较高的修养,作为考生,我们只要向这个目标努力,在翻译时做到“信”和“达”就行了。

(二)原则之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译文里。

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表达方式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取意译的方式作为辅助手段,所以,高考时尽量用直译去翻译文言文。

二、高考文言文翻译的五种方法(一)留即对文言文中的古代专有名词和古今词义相同的普通名词,能够直接抄录,不必翻译。

①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

(《观巴黎油画记》)[译文]光绪十六年闰二月二十四日,我游览了巴黎蜡人馆。

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过秦论》)[译文]长远的谋略,行军用兵的本事,不及过去的那些将领。

(二)调即把古文中的倒装句式调整语序,如使动式、意动式、为动式、特殊动宾关系、互文见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使之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①吾终当有以活汝。

(《中山狼传》)[译文]我终究理应想办法让你活下去。

②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出师表》)[译文]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为节操而死的臣子。

一道题悟高考文言文翻译六大原则

一道题悟高考文言文翻译六大原则

高考语文名师课堂:一道题彻悟高考文言文翻译六大原则文言文翻译,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难点之一。

而方法失当,是考生失分的原因之一。

考生如能掌握方法,即使储备的知识已经固定,仍然可能多得1至5分。

【翻译示例】原文: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新唐书·王方翼传》)译文:(王方翼)于是拿出自己的钱建造水磨,记录水磨的赢利,来赈济饥饿困顿的百姓,修建数百座房屋让百姓们居住,保全救活的人很多。

文言文翻译,注意六大原则: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单音双音,活用句式,省略补充,现汉习惯。

下面就上述翻译试题,结合六大翻译原则逐一解说。

(一)原则一:直译为主请比较原文及译文黑色字提示的“直译为主”表现。

原文: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新唐书·王方翼传》)译文:(王方翼)于是拿出自己的钱建造水磨,记录水磨的赢利,来赈济饥饿困顿的百姓,修建数百座房屋让百姓们居住,保全救活的人很多。

解说:“全活甚众”,如果译成“让很多人保全而活了下来”,或者“很多人因此保全、活下来”,从意思上是正确的,但不是“直译”。

唯有译成“保全救活的人很多”,才是“直译”。

只有当直译无法表达,或者直译会违情背理,甚至啼笑皆非之时,方可意译。

(二)原则二:字字落实请比较原文词语与译文词语的“一一对应”表现。

原文: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新唐书·王方翼传》)译文:(王方翼)于是拿出自己的钱建造水磨,记录水磨的赢利,来赈济饥饿困顿的百姓,修建数百座房屋让百姓们居住,保全救活的人很多。

解说:原文中的每个词,绝大多数情况下,在译文中都要有对应的词语。

如上例中,译文的“自己的”对应“私”,“来”对应“以”,“百姓们”对应“之”等等。

(三)原则三:单音双音请比较原文词语与译文词语的“单音双音”表现。

原文: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文言文翻译技巧:1、原则: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

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

2、标准: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

达: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

雅:要求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3、方法:增、删、调、留、换。

增:增加内容,保持句子顺畅。

删:去掉多余、累赘的成分,使句子简洁。

调:在遇到特殊句式时,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留:对于人名、地名、时间名词以及专有名词,一般保留原词。

换:某些内容损及到整个句子的“雅”时,调换其中冲突的内容。

[例]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要注意到“物喜”“己悲”的意思,需要添加一些成分,还要注意“以”字的意思。

答案应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加字法:古文一般都是单字词,用加字法改成双字词。

如:名余曰正则兮,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其中“名余”加字为把我的名字取为改字法:古文中有古今异议词如上面例句的“余”在现代汉语中是“我”改变顺序法:注意改变倒装句语序重要一点就是多练,练多了自己也会总结出方法,改写得更加得心应手一、录“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抄录下来。

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日期等;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不必翻译的词,如:山、石、高、远等。

例句①:“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梦溪笔谈》)句中“元丰”是年号,“庆州”是地名,“子方虫”是害虫名,“秋田”与现代语意思相同,均不必翻译,抄录即可。

二、释“释”,就是把需要翻译的词加以解释。

文言文翻译六字要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要诀

夫文言文,古人之言也,深奥难懂,然欲探其奥秘,必先得其法。

余阅古今文献,考究诸多名家之翻译心得,总结出六字要诀,以助学者一窥文言文之奥妙。

一、析析者,分析也。

翻译文言文,首当其冲者,乃析其字义。

文言文之字,往往一字多义,或一义多字,故需仔细辨析。

学者须详查字典,参详注疏,方得字义之真谛。

如《左传》云:“子路率师,有功。

”其中“率”字,若不解其义,便无法准确翻译。

二、译译者,翻译也。

字义既明,便当着手翻译。

翻译文言文,须注意以下几点:1. 逐字翻译:文言文之字,往往有特定的语法功能,故翻译时,应逐字进行,不可随意增减。

2. 翻译准确:翻译文言文,应力求准确,避免曲解原文之意。

3. 语句通顺:翻译后的文言文,应保持语句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4. 保留古风:在确保准确通顺的基础上,适当保留文言文的古风,以体现原文之美。

三、补补者,补充也。

文言文中,往往有省略或隐晦之处,需学者根据上下文进行补充。

如《论语》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中“学而时习之”四字,若不补充,便无法理解其意。

四、删删者,删减也。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或句子,在现代汉语中已无实际意义,可适当删减。

如《史记》中:“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其中“尝”字,在现代汉语中已无实际意义,可删去。

五、调调者,调整也。

文言文中,句子结构较为复杂,翻译时需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调整。

如《诗经》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翻译时,可将“青青子衿”调整为“青衿青青”,以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六、融融者,融合也。

翻译文言文,不仅要准确表达原文之意,还要将文言文的韵味融入其中。

如《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翻译时,可将“路漫漫其修远兮”调整为“路漫漫兮修远”,以体现文言文的韵味。

总之,翻译文言文,需遵循析、译、补、删、调、融六字要诀。

学者若能熟谙此法,自能游刃有余,领略文言文之魅力。

然文言文博大精深,非一日之功,学者需持之以恒,方能登堂入室。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2018/12/24 38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 何也? 译文:常人有点小的善行,很少不自我称扬,您 的功劳这样卓著,却不说一句,为什么呢? /别人有点小的长处,很少不自夸。您的功劳这样显 赫,却怎么一句话都不说呢? 译对“鲜”字1分,译对大意给2分。鲜:少。 “鲜”为形容词作状语,意思是“少”。译为“很 少”、“极少”、“特别少”也算对。 译为“不少人”算错。译文中没有“少”的意思, 算错。译文中直抄“鲜”,未加翻译,也算错。
比喻
④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 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2018/12/24 27
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①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译文:希望趁着我还没有死的时候把 他托付了。 婉指长辈去世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 岁,舅夺母志。 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 译文: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 就离我而去;到了四岁,舅父强行 改变了母亲原想守节的志向。
注意“之乎者也”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
履,膝之所踦, 臣之所好者,道也 依乎天理,批大卻 ,导大窾,
2018/12/24
11
3、换(替换法)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单音双音
2018/12/24
12
注意古今异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 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行李:使者
2018/12/24 28
5、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 〔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 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 后置、状语后置)等 〕
(威)?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省略句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比,谁更 厉害?

2022高考文言文:文言文翻译原则

2022高考文言文:文言文翻译原则

2022高考文言文:文言文翻译原则翻译原则是翻译的根本,文言文翻译也不例外。

2022年高考中,文言文作为语文科目的一部分,考生必须对其有所掌握,同时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信达雅美所谓信达雅美,即保证翻译的准确性(信)、表达的流畅性(达)和语言的美感(雅)。

文言文的翻译也必须遵循此原则,不仅要表达原文的含义,还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优美。

二、意译与字面翻译的平衡在翻译文言文时,有些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如果纯粹按照字面翻译的方式来翻译,会影响原意的表达。

因此,文言文翻译要注意意译和字面翻译的平衡,既要保留原文的含义,又要保证语言的通俗易懂。

三、考虑受众在翻译文言文时,必须考虑受众的背景和文化常识。

因为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对于不懂文言文的读者来说,理解可能较为困难。

因此,要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原文。

四、把握微妙差异文言文中有许多文化典故、成语和词语,在翻译时必须注意它们在文化和语言环境中的微妙差异。

这些差异对于表达原意至关重要,必须在翻译时仔细加以考虑。

五、避免生硬翻译有些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常用的,直接翻译可能会造成生硬且不自然的感觉。

因此,在翻译时应该避免生硬翻译,采用通俗易懂、流畅自然的表达方式。

六、准确把握词性和语法结构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词性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别,在翻译时必须准确把握其词性和语法结构。

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

综上所述,文言文的翻译需要注意信达雅美、意译与字面翻译的平衡、考虑受众、把握微妙差异、避免生硬翻译以及准确把握词性和语法结构等原则。

希望广大高考生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原则,为文言文的翻译打好基础。

七、注重修辞表达文言文的修辞表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所以在翻译时要注重修辞的表达。

要尽量保留原文的修辞特色,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翻译的语言更生动、优美。

八、注意时代背景文言文的创作历经多个时代,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词语含义也会发生变化。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一.逐字进行翻译文言文习惯单字表意,这是文言文最鲜明的特征。

故我们理解文言文语句最基本的方法便是:逐字进行理解,将每字的含义组合起来,进而形成整句的翻译结果。

以2021年全国1卷中的“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为例子:上即皇上;患即忧患(替换为担忧更符合词与词的常规搭配);吏即官吏、官员;多即大多;受即收受;赇即贿赂。

故“上患吏多受赇”翻译为:皇上担忧官吏大多收受贿赂。

密即暗中;使即派遣;左右(合成词)是近臣、随从、侍卫等人的统称,一般都可以翻译为侍从;试即尝试;赂即贿赂;之代指上文提到的官吏,用他们代替即可。

故“密使左右试赂之”翻译为:暗中派遣侍从尝试贿赂他们。

二.依照原文语序,遇倒装句才调整语序文言文的翻译结果一般要严格依照原句中的语言顺序,只有当原句中存在倒装句才需要调整原句的语言顺序,再按照调整后的语言顺序进行翻译。

(原句中存在倒装句详见“文言文的表达习惯:倒装句”)以2018年全国1卷中的“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为例子:前两个分句按照“逐字进行翻译”便能完美解决。

帝即皇帝;以即因为(前后文呈现出因果关系);芝即传主鲁芝;清即清廉,忠即忠诚,履即行为(联系词语“履行”),正即端正。

故“帝以芝清忠履正”翻译为:皇帝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

素即一向、向来;无即没有;居宅(合成词)即宅第、住宅。

故“素无居宅”翻译为:向来没有住宅。

第三个分句是定语后置句,故要先调整原句的语言顺序(调整为“使军兵为作五十间屋”),再按照调整后的语言顺序进行翻译。

使即派遣;军兵(合成词)即士兵;为即给;作理解为建造更贴合语境。

故“使军兵为作五十间屋”翻译为:派遣士兵给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三.该保留则保留,该补充则补充文言文的语句中存在不能翻译或者不必翻译的字、词,在翻译结果中可以保留。

不能翻译或者不必翻译的字、词有两种情况:1.现代汉语仍然使用的字、词、成语等。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中的“劳苦而功高如此”便可以翻译为“像这样劳苦功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道题彻悟高考文言文翻译六大原则
【视频】
文言文翻译,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难点之一。

而方法失当,是考生失分的原因之一。

考生如能掌握方法,即使储备的知识已经固定,仍然可能多得1至5分。

【翻译示例】
原文: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新唐书·王方翼传》)
译文:(王方翼)于是拿出自己的钱建造水磨,记录水磨的赢利,来赈济饥饿困顿的百姓,修建数百座房屋让百姓们居住,保全救活的人很多。

文言文翻译,注意六大原则: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单音双音,活用句式,省略补充,现汉习惯。

下面就上述翻译试题,结合六大翻译原则逐一解说。

(一)原则一:直译为主
请比较原文及译文黑色字提示的“直译为主”表现。

原文: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新唐书·王方翼传》)
译文:(王方翼)于是拿出自己的钱建造水磨,记录水磨的赢利,来赈济饥饿困顿的百姓,修建数百座房屋让百姓们居住,保全救活的人很多。

解说:“全活甚众”,如果译成“让很多人保全而活了下来”,或者“很多人因此保全、活下来”,从意思上是正确的,但不是“直译”。

唯有译成“保全救活的人很多”,才是“直译”。

只有当直译无法表达,或者直译会违情背理,甚至啼笑皆非之时,方可意译。

(二)原则二:字字落实
请比较原文词语与译文词语的“一一对应”表现。

原文: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新唐书·王方翼传》)
译文:(王方翼)于是拿出自己的钱建造水磨,记录水磨的赢利,来赈济饥饿困顿的百姓,修建数百座房屋让百姓们居住,保全救活的人很多。

解说:原文中的每个词,绝大多数情况下,在译文中都要有对应的词语。

如上例中,译文的“自己的”对应“私”,“来”对应“以”,“百姓们”对应“之”等等。

(三)原则三:单音双音
请比较原文词语与译文词语的“单音双音”表现。

原文: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新唐书·王方翼传》)
译文:(王方翼)于是拿出自己的钱建造水磨,记录水磨的赢利,来赈济饥饿困顿的百姓,修建数百座房屋让百姓们居住,保全救活的人很多。

解说: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

所以,一般情况下,文言文的一个字(单音词),在译文中对应的是两个字(双音词)。

如上例中,原文的“乃”对应译文的“于是”,“构”对应“修建”,“全”对应“保全”。

等等。

(四)原则四:活用句式
请比较原文活用词语与译文的对应关系,比较原文特殊句式在译文中的翻译。

原文: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新唐书·王方翼传》)
译文:(王方翼)于是拿出自己的钱建造水磨,记录水磨的赢利,来赈济饥饿困顿的百姓,修建数百座房屋让百姓们居住,保全救活的人很多。

解说:文言文如有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必须在译文中明确地表现出来,让人一望即知。

如原文中的“饥”,是形容词活用做名词,所以译成“饥饿疾苦的百姓”。

“居之”的“居”,是“使动”,故译成“让……居住”。

“舍数十百楹”是定语后置,所以要译成“数百座房屋”。

(五)原则五:省略补充
请注意译文开头补充的主语(王方翼),同时注意后面四句的主语皆承前省略,都是“王方翼”。

原文: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新唐书·王方翼传》)
译文:(王方翼)于是拿出自己的钱建造水磨,记录水磨的赢利,来赈济饥饿困顿的百姓,修建数百座房屋让百姓们居住,保全救活的人很多。

解说:文言文中的省略,包括常见的主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省略等,在翻译时都要补充出来。

因为,译文是给读者看的,将省略的补充出来,读者才更好懂。

(六)原则六:现汉习惯
请注意,译文因是现代文,故必须符合现代汉语通用的语言习惯。

原文: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新唐书·王方翼传》)
译文:(王方翼)于是拿出自己的钱建造水磨,记录水磨的赢利,来赈济饥饿困顿的百姓,修建数百座房屋让百姓们居住,保全救活的人很多。

解说:因译文是给读者看的,故在用词、句式等方面,需要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也即符合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习惯。

如“构舍数十百楹”,若译成“修建房屋数百座”就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而应该改成“修建数百座房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