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资料内部逻辑关系

合集下载

财务和业务数据的逻辑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财务和业务数据的逻辑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财务和业务数据的逻辑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引言在当今社会中,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是企业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财务数据是指与企业财务状况相关的数据,包括资产、负债、利润等方面的信息。

而业务数据则是指与企业业务运营相关的数据,包括销售额、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信息。

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

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数据反映了企业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和财务健康状况,而业务数据则揭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运营效果。

只有当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良好,企业才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

本文将针对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定义和区别,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影响关系展开讨论。

通过深入了解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企业的经营状况,优化财务和业务管理,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接下来的章节将围绕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定义与区别、它们之间的互相影响关系以及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逻辑关系的重要性展开讨论。

最后,我们还将探讨如何优化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的逻辑关系,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们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旨在探讨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于组织的重要性。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在本部分中,我们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我们将解释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定义和区别,以便读者对后续的讨论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2. 正文: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将定义和解释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并强调它们的区别。

然后,我们将详细讨论财务数据如何影响业务数据,以及业务数据如何反过来影响财务数据。

我们将提供实际案例和实证研究来支持我们的论点,并探讨其中的关键因素和机制。

财务报表的三个逻辑

财务报表的三个逻辑

货币资金(二)
审计逻辑 1、现金、票据盘点 2、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函证 3、货币资金增减变化分析 4、货币资金收支合理性分析 商业逻辑 1、销售收现率(或分产品、分客户销售收现率),与上期比,与行业景气度比 2、采购付现率(或分材料、分供应商采购付现率),与上期比,与行业景气度比
应收款项(2)
理清会计逻辑,让数据清起来!
·剥洋葱法
1、以总账或报表科目为起点,从外到里一层层对科目数据按三个或三个 以上维度进行明细分类; 2、分类维度的寻找方法:按附注披露的要求确定维度的要求确定维度
·勾稽关系法
1、根据会计核算,对不同科目的明细分类按勾稽关系列示,包括现金流 量科目;在填制某一张明细表时要形成一种条件反射,联想到所有可能 与此相关的表格或数据是否存在对应关系确定维度
做实审计逻辑,让数据立起来!
实务中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
1、以审计计划为纲,通过梳理和确定风险点树立明确的目标,在 理清会计逻辑的基础上,再以核对、分析、比较、函证、盘点、观 察等手段解决各个科目的各项认定问题
2、审计计划、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实质性底稿四者保持紧密的 联系和衔接,一般通过撰写审计说明、总结的方式体现,并在审计 程序表中完成
3
• 会计逻辑是指科目数据的分类和勾稽关系是否符合会 计准则的规定
会计逻辑
• 审计逻辑是指对科目数据和相关披露信息的核对、分 析、函证、盘点等方法进行的验证能否构成证据链条。
审计逻辑
• 商业逻辑是指会计数据和信息背后的生产经营活动、筹资活 动和投资活动等所对应的商业信息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或符合
商业逻辑 日常常识。
上市公司审计中,三个逻辑的特殊考虑
非上市类国企VS上市公司
理论上来讲,

对财务会计基础理论的逻辑关系解析

对财务会计基础理论的逻辑关系解析

对财务会计基础理论的逻辑关系解析主要从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要素、会计程序、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会计过程的具体要求、会计过程的具体方法等方面阐述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在经济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 会计尤其是财务会计已发展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通用商业语言, 其通用程度远远高于任何一种自然语言。

我国自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 已经整整走过了30 年的历程。

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 一个成熟的管理学科, 也必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内在逻辑规律, 这种内在的逻辑规律就是会计的基础理论。

会计基础理论是会计实务的高度抽象和规律总结, 而会计基础理论又是推动和促进会计实务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指南。

本文拟对会计(主要是财务会计, 下同)的基础理论的逻辑关系进行解析, 也即是对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学习体会。

一、会计基础理论的内容和逻辑关系会计基础理论的内容, 主要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要素、会计程序、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会计过程的具体要求、会计过程的具体方法。

其间的逻辑关系可如下所示: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要素→会计程序→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会计要素核算的具体要求→会计过程的具体方法二、会计目标会计目标就是会计作为管理活动的目的,或者说是会计所要完成的任务。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这些相关的信息的总和我们称为财务报告, 即财务报告应该提供特定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会计目标是会计所有活动的原始动因。

目标(目的) 不同决定了与活动相关过程的不同。

会计目标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有所变化, 会计活动就要根据目标的变化进行调整。

三、会计基本假设一般而言, 假设是对客观事物合乎情理的推断。

假设对人们的活动是必要的, 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财务分析报告质量考核(3篇)

财务分析报告质量考核(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分析报告是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综合反映,对于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企业内部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确保其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本文将对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进行考核,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财务分析报告质量考核指标体系1. 数据真实性(1)财务数据来源:财务分析报告中的数据应来源于企业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等合法、可靠的渠道。

(2)数据准确性:财务分析报告中的数据应准确无误,避免人为篡改、漏报、误报等现象。

2. 分析方法科学性(1)分析方法:财务分析报告应采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如比率分析、趋势分析、比较分析等。

(2)指标选取:财务分析报告应选取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密切相关的指标进行分析。

3. 内容完整性(1)财务报表分析:财务分析报告应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分析。

(2)经营状况分析:财务分析报告应分析企业的经营成果、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

(3)风险分析:财务分析报告应分析企业面临的风险,如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

4. 逻辑性(1)分析顺序:财务分析报告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分析,如先分析财务报表,再分析经营状况,最后分析风险。

(2)分析结论: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结论应具有逻辑性,避免前后矛盾、自相矛盾等现象。

5. 可读性(1)语言表达:财务分析报告的语言表达应清晰、简洁、准确,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过多、语义模糊等现象。

(2)图表运用:财务分析报告应适当运用图表,使报告内容更加直观、易懂。

三、财务分析报告质量考核方法1. 专家评审邀请财务、审计、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对财务分析报告进行评审,根据专家意见对报告质量进行打分。

2. 比较分析将企业财务分析报告与其他企业或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其优劣势。

3. 内部审核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对财务分析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报告质量。

4. 持续改进根据考核结果,对财务分析报告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报告质量。

财务报告逻辑分析方法(3篇)

财务报告逻辑分析方法(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报告是企业向外界展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财务报告的分析,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风险和盈利能力。

财务报告逻辑分析方法是一种系统、全面、科学的分析方法,旨在通过对财务报表数据的深入挖掘,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内在联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财务报告逻辑分析方法进行探讨。

二、财务报告逻辑分析的基本原则1. 客观性原则:在分析过程中,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 完整性原则:对财务报告进行分析时,应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确保分析结果的完整性。

3. 时效性原则:分析过程中,要关注财务报告所反映的时点信息,以及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

4. 可比性原则:在分析不同企业的财务报告时,要尽量使分析指标具有可比性,以便进行横向比较。

5. 发展性原则:分析过程中,要关注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预测。

三、财务报告逻辑分析的方法1. 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是财务报告逻辑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计算和分析一系列财务比率,可以揭示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

常见的财务比率包括:(1)盈利能力比率:如净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2)偿债能力比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

(3)运营能力比率: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

(4)发展能力比率:如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

2. 财务趋势分析财务趋势分析是通过观察和分析企业财务报表中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变化。

具体方法如下:(1)比较分析法:将企业当前财务报表中的指标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

(2)趋势分析法:通过绘制财务指标的时间序列图,观察指标的变化趋势。

3. 财务结构分析财务结构分析是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各个项目进行分类、排序和分析,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结构特点。

【天职研究】会计准则内在逻辑介绍(50:14-23)五种会计计量基础在实务中的运用(上)

【天职研究】会计准则内在逻辑介绍(50:14-23)五种会计计量基础在实务中的运用(上)

【天职研究】五种会计计量基础在实务中的运用(上)欧阳学文0707 天职专业委员会天职国际会计准则内在逻辑介绍(50/1423)五种会计计量基础在实务中的运用(上)一、概述会计计量,是确定一个项目在财务报表中列报金额的过程。

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报告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是会计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学就是计量学,确认的意义是为了计量,而报告就是计量的结果。

大量交易通过现金或短期应收款来结算,对于主要从事此类交易的企业并不存在计量的难题。

但是,如果企业的交易是一些复杂的活动,则计量问题就变得格外复杂而且也非常重要。

尽管计量如此重要,但关于会计计量及应该采用何种计量方法,现行会计准则中却尚未制定统一的框架基础。

本专题将通过对不同计量基础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出财务报表中典型项目在计量时的规律性,为解决实务问题提供帮助。

二、会计计量与财务报告目标的关系如之前文章所述,财务报告目标是会计准则的基石,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均以财务报告目标为基础。

选择适当的会计计量基础,有助于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作出决策相关的信息,同时也能如实反映企业的受托责任。

财务报告的关键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其决策相关的信息。

理论上,为了提供最具相关性的信息,所有资产和负债均应采用相同的计量基础。

也就是说,要么采用现行市场价格(如公允价值)计量所有资产和负债,要么以成本为基础计量所有资产和负债。

按统一的计量基础计量所有资产和负债,优点是财务报表中列报的所有金额所表达的含义相同,总计金额和小计金额的含义均比现行财务报表更易理解。

例如,现行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总额”并没有太多的信息含量,因为影响“净资产总额”的各项目采用了不同的计量基础。

但是,统一计量基础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以成本基础计量所有资产和负债无法提供相关的信息,例如用成本来计量衍生金融资产,就不可能提供相关的信息。

二是对于某些资产和负债,部分使用者认为现行市场价格所提供的信息相关性较低,他们更加关注因过去交易而产生的毛利和贡献。

财务抛帐逻辑分析报告(3篇)

财务抛帐逻辑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抛帐,又称财务造假,是指企业通过虚构交易、隐瞒事实、篡改数据等手段,人为地夸大或缩小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达到误导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目的。

财务抛帐行为严重损害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本报告旨在分析财务抛帐的逻辑,揭示其常见手段和特征,为相关监管和防范提供参考。

二、财务抛帐的逻辑分析1. 抛帐动机(1)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通过抛帐,虚增收入、利润和资产,提高企业的市场估值,吸引投资者和债权人,从而获得更多的融资和投资。

(2)规避监管:企业为了逃避税务、环保、安全生产等监管,通过抛帐虚增成本、虚减利润,降低企业的纳税额和罚款风险。

(3)满足业绩压力:企业为了达到市场预期,通过抛帐虚增业绩,掩盖实际经营困境,避免被市场淘汰。

2. 抛帐手段(1)虚构交易:企业通过虚构交易,如虚构销售、采购、投资等业务,虚增收入、利润和资产。

(2)隐瞒事实:企业故意隐瞒实际经营状况,如隐瞒亏损、坏账、投资损失等,虚增企业的盈利能力。

(3)篡改数据:企业通过篡改财务报表数据,如调整收入、成本、费用等,虚增或虚减企业的财务指标。

(4)关联交易:企业通过关联交易,如关联方借款、担保、投资等,虚增企业的收入和利润。

(5)资产重组: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如收购、合并、分拆等,虚增企业的资产和利润。

3. 抛帐特征(1)财务指标异常: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收入、利润、资产等指标与实际经营状况不符,存在异常波动。

(2)现金流异常:企业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不符,存在大额现金流入或流出。

(3)关联交易频繁:企业关联交易频繁,交易价格不合理,存在利益输送。

(4)信息披露不透明:企业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及时,存在误导性陈述。

三、案例分析以下为一起财务抛帐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上市公司A,为了达到市场预期,虚构了一笔大额销售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

该公司在财务报表中隐瞒了这笔交易,导致财务指标失真。

财务报表逻辑关系分析

财务报表逻辑关系分析
财务报表逻辑关系分析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演讲人姓名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现金流量表
表内及表间逻辑关系分析
授课大纲
Part 01.
添加标题
Part 02.
添加标题
财务报表准则分析
财务报表概述
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至少包括四加一,部分企业还提供财务状况说明书
基本要素 派生要素
留存收益
股东股本
资本公积
五种编制方法
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
方法一
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方法二
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方法三
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其备抵科目计算填列。
方法四
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填列。
方法五
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
编制方法二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其他应收款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
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处于高速发展的扩张时期,生产销售能力强,经营活动货币回笼,大量追加投资,筹集外部资金作补充,这时应着重分析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利息费用的列支。
(三)现金流量表
情况
4
情况判断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其他应付款
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往来款项
应收借方+预收借方
应付贷方+预付贷方
编制方法三
长期资产列示为一年内即将到期非流动资产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负债项目
长期应付款

财务基本概念和逻辑解析

财务基本概念和逻辑解析

财务基本概念和逻辑解析财务基本概念和逻辑解析引言:财务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涵盖了公司和个人的资金管理、投资决策和财务报告等方面。

理解财务基本概念是学习和实践财务管理的起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财务基本概念,并解析其逻辑和重要性。

第一部分:财务基本概念的定义和涵义财务基本概念是指财务领域中的核心概念和原则,它们构成了财务管理和决策的基础。

常见的财务基本概念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

资产代表企业拥有的资源和权益,负债代表企业应付的债务和义务,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归属于业主的利益部分。

收入是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利益,费用是企业为获得收入所支出的成本。

第二部分:财务基本概念的逻辑关系财务基本概念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理解这些关系对于正确分析和评估企业财务状况至关重要。

资产和负债是相互影响的,企业通过使用资产融资来承担负债,而负债则用于购买和建立资产。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满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等式,反映了企业资金的平衡状况。

收入和费用影响着企业利润和现金流量,收入大于费用时企业产生盈利,反之则产生亏损。

第三部分:财务基本概念的重要性和应用财务基本概念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决策至关重要。

了解和运用财务基本概念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和评估,从而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

财务基本概念为企业的资金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企业可以通过分析资产和负债的结构来制定债务管理策略,通过分析收入和费用的状况来制定成本控制和利润增长策略。

结论:财务基本概念是财务管理和决策的基础,它们的定义、逻辑关系和应用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理解财务基本概念,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财务分析、资金管理和投资决策,从而实现长期稳健的发展。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的观点中,财务基本概念是任何想要学习和实践财务管理的人都不能忽视的基础知识。

通过深入研究财务基本概念,我意识到它们在财务分析和决策中的重要性。

财务报表逻辑关系分析.ppt

财务报表逻辑关系分析.ppt

(三)五种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三 ▪ 方法四 ▪ 方法五
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 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其备抵科目计算填列。 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填列。
2.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应收借方+预收借方
(五)财务报告分类
编制时间
财务报告
编制主体
中期 财务 报告
年度 财务 报告
资 利 现会
产 润 金计
负 表 流报

量表

表附













二、利润表概述
大清真寺里的利润表
收入(捐款xx+法物流通xx)-成本(法物成本 xx)-管理费用(行政费用xx+接待费用xx)
=余额x
财务报表的内容包括这一个月来收到的信徒捐款,出售 法物礼品的收入(“流通”收入),法物的成本,还有所花 销的各种费用明细,例如浴室的燃料费、洗脚水的水费、寺 内的电费和接待阿联酋国代表团的外事费等。收入减去成本 再减去费用,就是当月的余额即利润。这实际上就是一张典 型的利润表。
五、资产负债表概述
一个等式

五种方法
资产负债 表精髓


三种要素
(一)一个会计等式
资 产
=
负 债
+
所有 者权

马克思韦伯: “人类历史上 最伟大的发明
之一”
每个人都在别人的心里开设了一个情感账户,你的诚 信、热情、正直和爱是存入情感账户的资产,你的自私、 失信、贪婪等是情感账户的负债。在他人心目中,衡量你 的个人价值可以用权益的概念,即资产减去负债。如果权 益值是负数,说明你在别人心目中已经破产。一个在情感 上破产的人是不值得投资的。

财务报表数据审核中的逻辑关系与平衡原理

财务报表数据审核中的逻辑关系与平衡原理

财务报表数据审核中的逻辑关系与平衡原理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财务报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然而,要确保这些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就需要进行严格的数据审核。

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和运用逻辑关系与平衡原理是关键所在。

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这三张报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在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利润表展示的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成本和利润等;现金流量表则体现了企业在相同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

先来看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逻辑关系。

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会最终影响到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

具体来说,净利润会增加所有者权益,而净亏损则会减少所有者权益。

例如,如果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实现了盈利,那么这部分利润在扣除分配给股东的股利后,会留存下来增加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也存在着重要的联系。

现金流量表中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应该与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相等。

这是因为现金流量表详细记录了企业现金的收支情况,而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反映的就是企业在特定时点所拥有的现金数额。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虽然利润表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编制,而现金流量表是按照收付实现制编制,但两者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比如,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在利润表中体现为营业收入,而在现金流量表中,如果这些收入已经实际收到现金,就会反映在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中。

在审核财务报表数据时,平衡原理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

资产负债表遵循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基本平衡原理。

这意味着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必定是由负债和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所形成的。

如果资产负债表的左右两边不相等,那就说明存在数据错误或者遗漏。

利润表则遵循“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的平衡关系。

这个公式清晰地反映了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获取利润的过程。

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关系研究分析

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关系研究分析

(三)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的勾稽关系
• 资产负债表 同现金流量 表之间的关 系,主要是 资产负债表 的现金,银 行存款及其 他货币资金 等项目的期 末数减去期 初数,应该 等于现金流 量表最后的 现金及现金 等价物净流 量。
1、公司经营现金 流的各个组成部 分反映了现金流 量的质量,以现 金纯收入和非现 金收入表费用 (如折旧)调整 为基础的现金流 通常是最受到欢 迎的,而延长应 付账款,或者大 量提前吸收预付 账款,或税收优 惠增加的现金流 量最终会损害上 下游产业链关系, 从投资者面前不 是一种可持续发 展的表现。
2、资产负债表中应 付职工薪酬期初期 末余额数字为企业 已计提尚未支付给 职工的现金,现金 流量表中的数字为 企业本期支付给职 工薪酬总额,单纯 从资产负债表中看 不出两者的钩稽关 系,但是目前企业 财务报表附注中都 要求对应付职工薪 酬科目进行详细披 露本年发生额,本 年计提额。资产负 债表中应付职工薪 酬本年发生额除了 支付与企业经营活 动有关人员的现金 外,还包含本年支 付给在建工程人员 的工资。
三、勾稽关系举例
• • 1、资产负债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损益表中“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 “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 2、资产负债表中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增 值税)+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各项税费)+应交所得 税(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这几项还必须与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 各项税费项目相等。 3、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资产负责表中“货币资金” 期末金额-期初金额 4、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损益表中“主营业务 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按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计算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参照前面计算方法得来))+资 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期初数-“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票据” 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预收账款”期末数-“预收账款”期初 数)-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 5、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损益表中“主营业务 成本”+“其他支出支出”+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末价值-“存货”期初价 值)+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参照前面计算方法得来))+ (“应付账款”期初数-“应付账款”期末数)+(“应付票据”期初数- “应付票据”期末数)+(“预付账款”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

对我国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关系的探讨

对我国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关系的探讨

对我国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关系的探讨了解财务报表内在的逻辑关系,对于会计工作人员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对我国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探讨。

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关系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文件,对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投资者决策和加强内部管理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财务报表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新增加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个财务报表相互勾稽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所需信息。

一、财务报表的概念、作用及构成财务报表是一种商业交流工具,企业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总结性文件,它所反映的是企业一定时点或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财务报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中。

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企业基本活动为对象、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以综合分析为主要方法来认识企业的过程。

其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以帮助报表使用者进行决策。

目前公认的财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四大报表组成,附注为补充,即所谓的“四表一注”。

二、我国财务报表间逻辑关系概述资产负债表是财务报表的核心,是反映一个自然人或法人等组织拥有的经济资源以及对这些经济资源的最终求偿权的报表。

资产负债表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平衡关系,能够通过揭示企业的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及企业资本结构来反映企业的清偿债务和分配股利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财务状况”,因此资产负债表也被称为“财务状况表”。

利润表是财务人员以“收入-费用=利润”为平衡关系,编制了一张报表。

会计信息使用者通过分析利润表可以深入解释企业净资产变化的原因,从而对未来的经营状况作出预测。

由此看来,利润表又可以理解为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进一步说明,或看做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一张附表。

早期利益相关者十分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因此在利润表之外,还需要一张报表来反映影响企业期初与期末财务状况变动的具体原因及其影响数量,以把握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某些规律与趋势,更好地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进而作出决策,此表即称为“财务状况变动表”。

财务报告记忆方法分析(3篇)

财务报告记忆方法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展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重要文件。

对于从事财务、审计、投资等领域的人来说,掌握财务报告的记忆方法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几种常见的财务报告记忆方法,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财务报告记忆方法分析1. 概念记忆法概念记忆法是指通过记忆财务报告中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从而加深对报告内容的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概念记忆方法:(1)联想记忆:将财务报告中的概念与生活中的事物或场景联系起来,形成生动的记忆图像。

例如,将“资产负债表”与“一个人的财产”相联系,将“利润表”与“一个人的收入与支出”相联系。

(2)口诀记忆:将财务报告中的概念编成口诀,便于记忆。

例如,“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等,所有者权益,借方贷方分;利润表,收入减费用,利润得计算;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分,经营活动、投资、筹资,三个部分列。

”(3)图表记忆:将财务报告中的概念用图表的形式展现,便于记忆。

例如,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用表格的形式列出,并标注各项目之间的关系。

2. 结构记忆法结构记忆法是指通过记忆财务报告的整体结构,从而加深对报告内容的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结构记忆方法:(1)层次分析法:将财务报告分为总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注等层次,逐层分析,形成整体记忆。

(2)逻辑分析法:根据财务报告的逻辑关系,将各个部分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记忆链条。

(3)框架记忆法:将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用框架的形式展现,便于记忆。

例如,将资产负债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部分,利润表分为收入、费用、利润三个部分,现金流量表分为经营活动、投资、筹资三个部分。

3. 举例记忆法举例记忆法是指通过列举具体实例,加深对财务报告内容的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举例记忆方法:(1)案例分析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报告案例,分析其中的关键数据和指标,加深对财务报告的理解。

SAP财务介绍及业务逻辑架构

SAP财务介绍及业务逻辑架构
CO
会计科目表
初级成本要素
初级成本要素一定有一个对应的会计科目
内部费用分配的应用
1
1
2
2
成本中心
部门之间的费用重组
使用内部订单
业务
事件 1
业务
事件 2
外部会计
内部分配
外部成本
内部分配
外部会计
内部分配
外部成本
内部分配
结算
订单 1
外部成本
内部分配
订单 2
外部成本
内部分配
l
成本要素
l
_____________
财务会计概览财务组织结构财务管理会计成本管理会计
财务成本管理模块中的组织结构
公司代码 (Company Code)业务范围 (Business Area)控制区域 (Controlling Area)经营范围 (Operation Concern)成本中心 (Cost Center)利润中心 (Profit Center)
财务会计凭证与物料凭证的集成
通过不断点击得到相应的原始交易信息数据
财务到业务的实时查询
财务凭证层层溯源追踪(审计线索)
业务凭证的逐级追踪
总账科目余额表
双击数据,便可以显示相应的会计凭证(如右图)
财务报表
系统标准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科目余额表客户、供应商余额和行项目表帐龄分析表主数据列表自定义报表报表书写器自定义查询ABAP 报表
分 配
应用范围:按照一定规律对一项初级成本要素进行分配系统记录发送方和接受方的关系例如:按照百分比分配相应的费用。
分 配
水费4月
分配规则固定百分比
Production 1
Production 2

财务报告反映的内容

财务报告反映的内容

财务报告反映的内容1.引言1.1 概述财务报告是一种用于展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文件,它是企业向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债权人、经营管理人员等)提供财务信息的重要渠道。

财务报告通过全面、准确地呈现企业的盈利能力、财务风险、资产负债情况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数据,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客观的基础,以便他们能够做出理性的决策。

财务报告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投资决策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财务报告所反映的内容,以及其作用、意义和局限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当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布局进行说明。

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内容:1. 文章的整体框架:介绍文章的总体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过渡。

2. 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简单介绍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例如引言部分是对财务报告反映内容的概述,正文部分包括定义、主要内容和编制要求等,结论部分总结了财务报告反映的核心信息、作用和意义以及局限性。

3. 各部分的关联性:说明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让读者对整篇文章的逻辑链条有清晰的认识。

4. 文章的阅读指引:提供给读者一个大致的预期,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有条不紊地跟随着作者的思路进行阅读。

文章结构部分的目的在于引导读者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有清晰的了解,帮助他们更容易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财务报告所反映的内容,以及对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影响。

通过对财务报告的定义、主要内容和编制要求的分析,以及财务报告所反映的核心信息、作用和意义的探讨,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财务报告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决策和投资中的应用价值。

同时,也需要对财务报告的局限性进行深入的思考,以便更全面地认识财务报告的作用和限制,并提出对应的改进建议,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进而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形象。

2.正文2.1 财务报告的定义财务报告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的文件,是企业向外部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投资者、管理层、政府监管部门等)提供财务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财务报表内部逻辑关系

财务报表内部逻辑关系

财务报表的逻辑关系:在财务报表中,有些勾稽关系是准确的,即各个工程之间可以构成等式。

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①资产流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收补贴款+存货+待摊费用+其他流动资产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净值+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其他长期资产资产合计=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递延税款借项“预付账款〞工程,反映企业预付给供给单位的款项。

本工程应根据“预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填列。

如“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有贷方余额的,应在本表“应付账款〞工程填列。

如“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有借方余额的,也应包括在本工程。

“固定资产清理〞工程,反映企业因出售、毁损、报废等原因转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变价收入等各项金额的差额。

关注该科目应结合“营业外支出〞科目,它们之间存在勾稽关系。

“应收账款〞工程,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应向购置单位收取的各种款项,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

如“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有贷方余额,表示是“预收账款〞工程。

分析公式:〔a〕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归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通常有以下几个:⒈流动比率。

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流动比率大于1,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企业归还短期负债不必动能用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流动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企业归还短期负债需要动用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企业的归还能力有一定困难。

天职国际-会计准则内在逻辑研究

天职国际-会计准则内在逻辑研究

前言会计,不仅是一门账务处理技术,更是一门逻辑的艺术。

会计准则,不仅是一套“字典式”的规范性文件,更是一套具有相关目标和基础、合乎逻辑的系统。

会计准则的逻辑体现在若干会计理论中,它们为复杂的经济事项构建了统一的会计处理基础。

美国著名会计学者埃尔登 S 亨德理克森(Eldon S. Hendriksen, 1917-2001)在其著作《会计理论》(Accounting Theory 4th edition, 1982)中,将理论定义为:“一套合乎逻辑,具有假设性、概念化和实务性的原则,能够为某个探索领域提供一般性参考的框架。

”在此基础上,会计理论,“是一套以原则为形式的逻辑推理。

”由此可见,逻辑,是会计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

现行国内、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不再是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而是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

在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下,对特定的经济事项不再提供或较少提供具体的解释与会计处理指引。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合理运用职业判断,分析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再根据会计准则规定的基本原理,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

此时,掌握会计准则背后的会计理论,可以帮助会计人员选择或发展适当的会计处理政策,并复核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处理的合理性。

因此,在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下,掌握若干重要会计理论、了解具体会计处理深层次的逻辑,不再是学院派、理论家的专利,而是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提高会计实务工作有效性和准确性的必要能力。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实质趋同,并部分借鉴了美国公认会计原则。

国际两大准则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套以概念框架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本系列文章以两大准则体系为基础,通过探寻相关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及理论内涵,讨论其对具体会计处理的影响,进而尝试为现行会计准则梳理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

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在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之间做出倾向性选择,关系到财务报告应向其使用者提供何种信息、会计要素应当如何进行定义、具体会计处理政策应当如何选择等问题,它们是会计理论框架的核心基础,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具有战略导向的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报表的逻辑关系在财务报表中,有些勾稽关系是精确的,即各个项目之间可以构成等式。

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①资产流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收补贴款+存货+待摊费用+其他流动资产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净值+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其他长期资产资产合计=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递延税款借项“预付账款”项目,反映企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本项目应根据“预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填列。

如“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有贷方余额的,应在本表“应付账款”项目内填列。

如“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有借方余额的,也应包括在本项目内。

“固定资产清理”项目,反映企业因出售、毁损、报废等原因转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变价收入等各项金额的差额。

关注该科目应结合“营业外支出”科目,它们之间存在勾稽关系。

“应收账款”项目,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各种款项,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

如“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有贷方余额,表示是“预收账款”项目。

分析公式:(a)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通常有以下几个:⒈流动比率。

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流动比率大于1,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企业偿还短期负债不必动能用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流动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企业偿还短期负债需要动用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企业的偿还能力有一定困难。

⒉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又称酸性实验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同流动负债的比率,它反映企业短期内可变现资产偿还短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

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

计算公式如下: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来说,速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速动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速动比率大于1,说明企业速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说明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偿还短期债务,但同时也说明企业拥有过多的不能获利的现款和应收账款;速动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速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企业偿还短期负债需要动用存货、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或举新债偿还到期债务,这就可能造成急需售出存货带来的削价损失或举新债形成的利息负担,表明企业的偿还能力有一定困难。

⒊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指企业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这里所说的现金,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这项比率可显示企业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一般来说,现金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同时表明企业持有大量不能产生收益的现金,可能会使企业获利能力降低;现金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⒋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也称负债比率、举债经营比率,是指负债总额对全部资产总额之比,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一般来说,负债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越强,而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负债比率越低,说明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越弱,而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高,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⒌有形资产负债率。

是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资产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有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无形资产-商誉)*100% 一般来说,有形资产负债率越高。

说明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有形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债负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高,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⒍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也称负债对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

产权比率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一般来说,产权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产权比率越低,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⒎已获利息倍数。

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一般来说,已获利息倍数至少应等于 1.这项指标越大,说明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强;这项指标越小,说明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弱。

(b)反映营运能力的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有两种表示方法:⒈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平均变现的次数,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高;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少,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弱,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低。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平均发现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或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同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一样,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少,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高;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多,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少,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弱,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低。

⒉ⅰ.存货周转率。

是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比率,也有两种表示方法:存货周转次数。

反映年度内存货平均周转的次数,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存货周转越快,企业实现的利润会相应增加,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越高;存货周转次数越少,说明企业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越多,存货的管理水平越低。

ⅱ.存货周转天数。

反映年度内存货平均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或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360/销货成本与存货周转次数相同,存货周转天数越少,存货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存货周转快,企业实现的利润会相应增加,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越高;存货周转天数越多,存货周转次数越少,说明企业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越多,存货管理水平越低。

②负债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预计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预提费用”项目,反映企业所有已经预提计入成本费用而尚未支付的各项费用。

如“预提费用”科目为借方余额,应合并在“待摊费用”项目内反映,不包括在本项目内。

“应付账款”项目,反映企业购买原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如“应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有借方余额,应在本表“预付账款”项目内填列。

“短期借款”项目,反映企业借入尚未归还的一年期以内(含一年)的借款。

应结合“财务费用”项目之间存在的勾稽关系。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恰当。

注意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累计数”栏的数额应等于“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年数”栏的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初数。

“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尚未分配的利润。

本项目应根据“本年利润”科目和“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未弥补的亏损,在本项目内以“-”号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负债合计=流动负债+长期负债+递延税款贷项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2)收入-费用=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净收益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投资收益”是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获得的净收益,包括从联营企业分得的投资利润、认购股票应得的股利、债券投资应得的利息、出售所持投资的损益等。

关注投资收益科目时应与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股利”及“应收利息”相结合起来,它们之间存在勾稽关系。

分析公式:(c)反映获利能力的比率⒈销售(营业)净利润率。

是企业净利润与销售(营业)收入净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销售(营业)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营业)收入净额*100% 销售(营业)净利润率是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这项指标越高,说明企业从销售(营业)收入中获取净利润的能力越强;该指标越低,说明企业从销售收入中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弱。

⒉资产净利润率。

是企业净利润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资产净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越强;资产净利润率越低,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越弱。

⒊实收资本利润率。

是企业净利润与实收资本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实收资本利润率=净利润/实收资本*100%实收资本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实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越强;实收资本利润率越低,说明企业实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越弱。

⒋净资产利润率。

也称所有者权益利润率或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之比,它反映所有者全部投资的获利能力。

其计算公式如下:净资产利润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 净资产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获利能力越强;净资产利润率越低,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获利能力越弱。

⒌基本获利率。

也称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是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平均余额之比,反映企业总体的获利能力。

计算公式如下:基本获利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由于息税前利润是由债权人、国家和所有者三方分配的,息税前利润越大,说明企业创造新价值的能力越强,为债权人、国家和投资者创造的财富越多。

⒍每股收益。

是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企业利润或承担企业亏损的业绩评价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基本每股收益=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每股收益越高,说明每股获利能力越强,投资者的回报越多;每股收益越低,说明每股获利能力越弱。

⒎每股股利。

是股份制企业普通股股利总额与普通股股数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每股股利=普通股股利总额/普通股股数每股股利时影响企业股票价格的重要指标,每股股利越多,说明给投资者的回报越多,企业股票价格越高;每股股利越少,说明给投资者的回报越少,企业股票价格越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