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问卷调查分析总结

合集下载

毛概社会实践—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推荐阅读]

毛概社会实践—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推荐阅读]

毛概社会实践—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推荐阅读]第一篇:毛概社会实践—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以杭城高校为例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不属于我们文化的节日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传统的端午、中秋却渐渐淡出人民的视野。

2005年,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事件引发了中国对传统文化的一系列思考,中国政府不得不做出对传统节假日调整等一系列措施。

我们从这一点出发,想到今天的中国人是否淡忘了传统,是否逐渐被西方同化。

我们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去了解当代大学生这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并尝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基本状况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知识很淡薄,认同程度不高,甚至不知道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很多的头脑中只是把传统文化简单的等价于传统节日。

而事实上,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作为年轻一代,大学生重任在肩,传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责无旁贷。

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大学生都普遍表现出对传统文化认同的缺失,其传统文化认同现状不容乐观。

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一些大学生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扭曲,进一步说明青年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足和自豪感的低落,民族归属感严重淡化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生活在离传统文化越来越远的世界里。

在西洋文化风强势盛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对民族文化淡漠鄙薄,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

具体来说,许多大学生对西方节日、饮食、服装等产生浓厚的兴趣,不管是否有益,统统视为珍宝。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研报告引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来说,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身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密切相关。

为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本文进行了调研并提出相关结果和建议。

第一部分:调研背景1.1 调研目的我们通过此次调研旨在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探讨其原因,并提出对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建议。

这能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文化修养。

1.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邀请了500名大学生填写问卷,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第二部分:调研结果2.1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整体认同程度调研结果显示,74%的大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持有积极认同态度,其中28%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认同,46%的大学生表示比较认同。

另外,16%的大学生持中立态度,仅有10%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表达了不认同的态度。

2.2 影响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因素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亲身体验是影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重要因素。

58%的大学生表示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对他们的认同感有积极影响。

其次,教育环境也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感起到重要影响。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有71%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他们的认同感产生了积极影响。

最后,大众媒体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数据显示,87%的大学生表示通过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能够增强他们的传统文化认同感。

第三部分:对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建议3.1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更多的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

同时,要注重培养师生之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更好地理解、认同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3.2 增强传统文化亲身体验通过组织各类传统文化活动和体验,如传统节日庆祝、手工制作、书法绘画等,让大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调查分析近年来,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本文将以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为研究方向,探讨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首先,本次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受访者认为传统文化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丰富着文化多样性,给人以灵魂的熏陶,是传统文化承载传统的价值观的特殊重要性所在。

另一方面,一部分受访者认为,认识传统文化有助于他们理解过去,为自己的长远发展提供借鉴,并有助于探索人类思想历史。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更好地传播和发扬传统文化,也是当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本次调查中,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态度也反应出不一样的观点: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当下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待加强,宣扬传统故事,利用网络平台,利用当代教育技术和形式,将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并倡导人们要把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

同时,受访者们也持双向浏览的观点,一方面,要看传统文化;一方面,也要将传统文化与新思想结合起来。

大学生们强调,要在激发创新思想的同时,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播,并将传统文化的理念与现代文化的新发展相结合。

总的来说,本次调查显示,受访者对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认可度,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助于形成社会的良好氛围,也有助于全面推进中国的文化建设。

不过,也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当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仍处于起步阶段,深度掌握和深刻理解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理念和精神,还有待推进。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态度既肯定又复杂,他们认为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要看到传。

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的调查与思考

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的调查与思考

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重建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体系
转变思想观念,逐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提升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自觉”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与校园紧密结合起来 用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流行文化
当查询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时,有 20%的人认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会继续发扬光 大;50%的人持中间态度,认为对传统文化 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更有利于社 会的发展;其中占比例较大的一部分人对此 问题持无所谓的态度,表示不关心这方面的 内容;其中坚决否定传统文化内容的人数占 了7%。总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 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各持有不同的观点。
通过调查抽取问题比例显示
男:27人 女:23人
第三题 男 女 A 5 3 B 5 19 C 17 1
从比例可反映出女生能背诵古典诗词的人数比男生要多
第七题 男 女 A 10 3 B 12 13 C 5 7
从比例可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未来大部分人还是看好的
第九题 男 女
A 21 17
B 5 6
C 1 0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阶段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型期 (一)发展期(秦汉~魏晋南北朝) (二)成熟期(隋、唐~ 南宋 ) (三)衰落期(元、明、1840年前的清朝) 四.中国文化的转型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民族、 文明中,为什么只有中华民族、 中华文明能延续五千多年﹖主 要就在于它的文化。中华民族 的文化有这样的特点,就是在 空间上整体地看问题,整体观; 在时间上变化地看问题,发展 观;而且透过现象,寻找本质, 深入地辩证地来看问题,本质 观。当代大学生是中华传统文 化的主要传承人。了解当代大 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有 着重要的意义。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渐复兴,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究竟如何呢?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分析。

调查对象为来自不同高校的大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

我们首先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采集了1052份有效问卷。

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统计。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水平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58%的人认为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22%的人认为了解很少,20%的人表示对中国传统文化一无所知。

这一结果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知,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

这可能与他们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等因素有关。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程度三、接触传统文化的方式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大学生们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接触:1. 课堂学习:有76%的人表示在专业课或课外选修课中接触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

2. 文化活动:有63%的人表示通过参加传统文化展览、演出等活动来了解传统文化。

3. 网络媒体:有42%的人通过互联网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传统文化信息。

4. 书籍阅读:有28%的人通过阅读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来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大学生们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活动来接触传统文化,同时也借助于网络媒体和书籍进行了解。

四、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和认知差异在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和认知上,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存在一定差异:1. 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价值,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也相对较高。

2. 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普遍对传统文化认知较少,但也有一部分对传统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在性别上,男女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没有明显的差异。

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他们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中国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同度调查报告

中国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同度调查报告

中国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同度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年轻一代的崛起,中国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并从多个角度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调查方法及样本描述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发放问卷,共收集到1000份有效问卷。

样本涵盖了中国各地不同城市和地区的18至35岁的年轻人。

在问卷中,我们通过一系列问题评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认同程度以及相关观念和价值观。

二、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知与了解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其中的内涵和深层次意义尚不甚明确。

7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获得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但只有45%的受访者能准确解释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三、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同度在对传统文化的整体认同度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65%的年轻人表示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认为它代表着中国的根与魂。

而有30%的年轻人表示对传统文化持中立态度,他们认为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发展需更加审慎。

仅有5%的受访者表示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或认为其对个人发展无关紧要。

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原因1. 价值观一致性:年轻一代通过传统文化接受的价值观念与现代社会仍具有一定的契合度。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庭、孝道、尊敬长辈等观念,在快节奏、多变的现代社会中,这些观念对于年轻人仍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2. 自我认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是年轻人自觉身份的一种表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认同成为年轻人维系自身独特性和认同感的一种方式。

3. 传承与保护:部分年轻人认同传统文化是为了传承和保护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

他们意识到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值得珍惜和传承,希望通过自身的认同和实践来守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五、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1. 文化自信心的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有助于增强年轻人的文化自信心和身份认同感。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调查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较为肤浅,对各方面的细节了解不足。

他们普遍认为传统文化重要性不容忽视,但在实际生活中对其态度和理解存在差异。

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脱节,对传承和保护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结论表明,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仍有不足,需要加强相关教育,促进他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这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校大学生、认知、态度、传承、教育、现代社会、保护、发扬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包括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礼仪习俗等传统元素,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和弘扬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高校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代表,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开展对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有助于了解当前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和态度,有助于发现认知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今后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依据和指导,促进高校大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的明确提出,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了解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分析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态度,探讨他们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以及对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看法。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揭示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和现状,为今后加强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促进高校大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文化传承。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的认知程度逐渐减少。

为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并探讨其对其重视程度和传承意愿,本研究进行了一项调查。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大学校园内随机选择了3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问卷设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以及传统文化传承意愿。

二、调查结果1. 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调查结果显示,接近60%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有一定了解。

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学校教育和社会媒体。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还有40%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基本了解,甚至有10%的受访者表示对传统文化完全不了解。

这提示我们目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

2. 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在调查中,大约有50%的大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

另外,约有30%的受访者认为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价值,但并不是特别重要。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还有约20%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并不重视,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脱节,缺乏现实意义。

这表明依然存在一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抱有漠视态度,对其认知和价值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3. 传统文化传承意愿在调查中,约有70%的大学生表示希望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他们认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传承。

另外,约有20%的受访者表示对传统文化传承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只有那些对自己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才值得传承。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还有约10%的受访者对传统文化传承不感兴趣,他们认为传统文化并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这显示出一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意愿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引导。

三、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且对其重视程度和传承意愿存在一定差异。

调研中国对传统文化意识报告优秀范文

调研中国对传统文化意识报告优秀范文

调研中国对传统文化意识报告优秀范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调研中国对传统文化意识报告优秀范文篇1一、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渐渐统一化,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而注重外来节日,像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4月1日的“愚人节”12月25日的“圣诞节”等西方国家节日在中国变得相当流行,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像五月初五的“端午”等节日却被我们中国人淡化了。

就此问题,我对西安部分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做了关于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二、现状(一)、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

(二)、当代大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部分大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

(三)、大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原因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调查研究报告一、引言中国拥有悠久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传统文化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困境。

因此,本报告旨在调查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程度,以及关注的原因和方式。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300名大学生参与,调查时间为一个月。

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2.大学生是否关注传统文化传承;3.大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的原因;4.大学生通过何种方式关注传统文化;5.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期望。

三、调查结果分析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80%的大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其中4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了解较多,40%的大学生则认为自己了解一般。

只有20%的大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了解较少或者几乎不了解。

2.大学生是否关注传统文化传承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90%)表示关注传统文化传承。

这说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有着清晰的认识。

3.大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a.文化认同感:60%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特色的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是对自身文化认同感的体现。

b.思想启迪:40%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智慧,通过关注传统文化可以启迪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

c.艺术欣赏:30%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中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通过关注传统文化可以丰富自己的艺术欣赏。

4.大学生通过何种方式关注传统文化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a.阅读相关书籍:75%的大学生表示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传统文化;b.参加相关活动:60%的大学生表示通过参加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音乐会、文化节等来进行亲身体验;c.网络平台:40%的大学生表示通过互联网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获取传统文化信息和知识。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引言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思想和价值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和影响。

尤其是在高校大学生中,由于接受的教育内容以及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调查方法及样本情况本次调查选择了某985高校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81份,回收率为90.5%。

问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包括受访者的性别、年龄、专业等;第二部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包括文化经典、传统节日、历史人物等;第三部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看法,包括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程度等。

二、调查结果分析1. 受访者基本信息在受访者的基本信息中,男性占55%,女性占45%;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22岁,占79%,23岁以上的占21%;专业分布中,人文社会科学类占60%,理工科类占40%。

通过基本信息的分析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受访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性别、年龄、专业分布比较均衡。

2.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方面,调查结果显示,63%的受访者表示能够说出《论语》、《大学》等经典名著的作者和部分内容;89%的受访者能够说出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一些习俗;72%的受访者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如孔子、孟子等有一定的了解。

大部分受访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知识还是比较了解的,但对于更深层次的内容或者传统文化的内涵了解还不够全面。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看法方面,调查结果显示,68%的受访者表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有积极影响;92%的受访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示很感兴趣;但令人担忧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只有39%的受访者会主动去关注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大部分受访者对传统文化的参与程度相对较低。

(完整版)大学生发扬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报告

(完整版)大学生发扬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报告

(完整版)大学生发扬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报告大学生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报告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二、问卷调查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西方文化大规模入侵,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

圣诞节、情人节在国流行起来,大家听的已不再是民乐戏曲,看的也不再是四书五经。

我们喜欢那音韵优雅的钢琴,喜欢那激情澎湃的歌剧。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被许多人淡忘,民族文化遗产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为此,我们对大理大学部分在校大学生做了关于大学生发扬中华传统的问卷调查。

三、大学生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及分析此次调查共分发问卷100份,回收100份。

问卷涉及9题,具体调查问卷结果如下:1.专业类别中调查显示有30%的同学专业性质为文史类,69%的同学专业性质为理工类,1%的为艺术类。

2.对于外国和中华的传统文化哪个更感兴趣中,12%的同学表示外国文化更具吸引力,66%的同学表示中华文化底蕴深厚,22%的同学表示无所谓,只要值得学习。

3.现代社会传统文化是否值得学习。

53%的同学表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现代有巨大意义,应继承发展,46%的同学表示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接受时应有所弃扬,1%的同学表示对其没什么概念,无所谓。

4.对于近年兴起的传统文化热,如“百家讲坛”,“汉字英雄”,“风华国乐”等,10%的同学认为只是一时的新潮,不能长久提高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83%的同学则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可以引起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7%的同学没关注这些,没什么看法。

5.对于大学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如书法,篆刻,曲艺,传统武术等,56%的同学表示肯定会去,积极参与,弘扬传统文化,29%的同学表示看情况,根据教学要求或时下潮流而定,13%的同学表示有点兴趣,看能否带来金钱上或学习上等的利益而定,2%的同学表示没兴趣。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它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并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和影响,尤其是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备受关注。

一方面,当前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呈现出一定的积极趋势。

随着历史学科的普及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加强,许多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校园中,一些高校会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也促进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一些高校还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深入体验传统文化,并且通过文化节庆、书法绘画、古代服饰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知。

这些举措使得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逐渐增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调查显示,部分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片面性和浅薄性的情况。

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水准,缺乏深入挖掘和详尽了解。

有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漠视甚至排斥,认为其与现代社会风格格格不入,从而导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

一些高校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也存在问题,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片面、教学方法单一等情况,给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带来一定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对象为来自不同高校的大学生,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对相关课程和活动的评价等方面。

通过对这份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知。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学生表示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基本内涵和特色。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摘要】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详细描述了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存在问题探讨和对策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也存在一些认知偏差和缺乏深入了解的情况。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教育背景、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等。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调查结论,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了相关的结语。

本研究为进一步推广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调查分析、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存在问题探讨、对策建议、调查结论、研究展望、结语。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哲学、艺术和价值观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一些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逐渐淡化,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

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背景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兴事物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

对于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有助于了解当前青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

同时也有助于引发社会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关注,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当今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探讨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看法。

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调查,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从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探究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2. 分析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看法;3. 探讨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和学习意愿;4. 发现影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因素及其原因。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高校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认知状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有助于了解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一、调查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尤其是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

他们面临着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传统文化认知的淡化,因此对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二、调查方式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从数量上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一般认知水平,访谈则更多地从个体经验和观点出发,深入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深度。

三、调查结果分析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遍认知程度通过问卷调查得知,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遍认知程度并不高。

有超过60%的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了解较少,只限于一些表面的知识,比如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

而对于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思想理念等了解较少的比例更是高达80%以上。

这说明高校大学生在传统文化认知上存在着较大的缺失,需要加强相关教育和引导。

2.传统文化认知的来源和途径在访谈中,许多学生表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主要来自于学校的相关课程和一些节日活动。

这些途径往往只是传统文化的皮毛,很难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少数学生表示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参与社会实践等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但这部分学生占比较少,说明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还有待加强。

3.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在访谈中,有一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持有比较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应该珍惜和传承。

但是更多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持比较冷漠的态度,认为传统文化过时陈旧,与现代生活脱节,缺乏吸引力。

这种态度的存在说明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和偏见,需要引导和教育。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内容,对于培养国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变革和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认知不足、被忽视的现状。

特别是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由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分析,了解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探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度、认同感,以及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受到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了解,可以为加强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提供参考,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客观的数据和案例分析为基础,全面探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调查分析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探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兴趣度、认同感以及学习方式,了解影响其对传统文化态度和行为的因素。

此次研究旨在为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提供参考,帮助高校教育部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与推广。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的全面了解,可以为相关教育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推进,培养更多的爱国主义者和文化自信的传承者,构建更加文明和和谐的社会氛围。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关键环节,它将直接影响最终的调查结果和结论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在进行本研究时,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设计问卷并面对面访问高校大学生,收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

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我们对问卷进行了认真的设计,确保问题清晰明了、内容全面具体、回答选项合理丰富,以便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化的趋势,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地位逐渐受到挑战。

本报告旨在调查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从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1.对象选择:在全国范围内随机选择了10所不同地区的大学,每所大学抽取300名大学生作为参与者。

2.调查问卷:采用面对面调查方式,通过精心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参与者的意见。

3.调查内容:问卷包括了关于传统文化认知程度、传统文化价值观、传统文化在个人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等方面的问题。

三、调查结果1.传统文化认知程度在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进行调查时,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相对了解较少。

其中,有65%的大学生表示只对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概念有所了解,仅有20%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较深入的研究。

这一结果可能与现代教育体系的变革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有关。

2.传统文化价值观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而言,调查结果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约有40%的大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持有积极态度,他们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然而,也有将近30%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价值观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传统文化过于保守和僵化,无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3.传统文化在个人生活中的地位在调查中,我们询问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接触传统文化,并对其地位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有超过80%的大学生表示在大学期间较少接触传统文化,仅有个别的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活动。

这主要受到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娱乐方式多样化的影响。

4.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调查结果还表明,超过60%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仍然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可以为人们提供思想启示和精神寄托。

但同时,也有近30%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不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应该以现代化的方式进行创新和转化。

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问卷(大全五篇)

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问卷(大全五篇)

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问卷(大全五篇)第一篇: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问卷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们: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你们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传统文化要靠你们来传承,为了了解你们对名族文化的态度,我们特展开这次调查活动,望同学们认真做答。

注:本问卷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单项选择题1.您的性别:()(请选择);请填写您的年级您的专业:①男②女2、您一般是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的?()①网络、电视、传媒② 课外书本③课堂老师传授④旅游、参观、展览等3、您认为在当今多种文化交织成的社会中,名族文化是否还存在着()①依然存在② 似乎还在③似乎再慢慢消失④ 看不到身影4、名族传统文化是积累多年的文化,那么你怎样看待名族传统文化()①传统文化有其积极意义②不是所有都值得学习③大多都不值得学习④不知道5、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样?()①很乐观②不太乐观③不乐观④可能会消失6、对于传统文化中经史子集,你()①爱不释手② 偶尔翻阅③敬而远之④ 深恶痛绝7、如果有一项旨在保护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您会参加吗?()①不论什么时候举办只要有空都会参加② 如果是周末休息时间可能参加③ 不会参加,但是支持这样的活动④不参加也不支持8、您是否有兴趣去深入了解本地的民族文化技艺?()①有兴趣②没有兴趣③视情况而定④.说不清9、您认为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①保持传统文化的纯粹性,复兴传统文化②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选择性地学习发扬传统文化③.加以变通,使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④.完全摒弃传统文化10、你更喜欢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①中国的②外国的③差不多11、你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哪些方面传承得好?多选题()①中国传统节日,方言② 中国古典文学③ 中国传统手工艺④中国传统美食⑥ 中国历史古迹和旅游⑦中国书法字画○8中医⑤古代学派思想,春秋诸子百家○9其他○12、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去加强继承与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多选题()①学校应加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教育②多开展呼吁大家去继承和保护的活动,从意识上去加强③ 国家应出台更多这方面保护的政策④应在每个专业插入一些传统文化的课程⑤从自身出发,多与传统文化接触,并多宣传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13、您认为在当今的社会,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有用吗,对这个问题您有何想法?调查到此结束,再次向您表示感谢!祝您快乐!第二篇: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问卷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问卷尊敬的同学: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一、引言二、调查内容和方法本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了多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

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专业等;第二部分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包括中国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传统文学、传统建筑等内容。

问卷调查采用匿名方式,以保证被调查者的真实回答。

三、调查结果分析1. 性别、年龄、专业分布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高校大学生中,男性和女性比例基本相当;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8-22岁之间;专业分布较为广泛,包括文学、历史、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

2. 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情况普遍较好,其中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知晓率较高,且对这些节日的意义和传统习俗也有一定的了解。

也有部分大学生对一些传统节日的认知缺乏,甚至存在误解。

在对传统文化习俗的认知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婚俗礼仪等方面的认知并不够深入,部分传统文化习俗的认知仍停留在表面层面,对其深层次的内涵理解较为薄弱。

4. 传统文学和传统建筑的认知情况在对传统文学和传统建筑的认知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传统建筑的了解并不够深入,很多学生只能说出一些名人名句,对中国传统文学和传统建筑的历史、特点和意义了解较为有限。

四、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1. 教育和宣传不足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不足的问题,与当前社会教育和传媒宣传普及的不足有关,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渠道较为单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和形式相对滞后。

2. 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文化的交融,一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有所下降,特别是在当下崇尚个性和消费主义导向的情况下。

3. 自身认知意识形态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片面和浅薄的情况,这与他们本身的认知意识形态有关,保守、陈旧和束缚等观念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有一定消极影响。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也越来越重要。

本调查旨在了解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以及对其意义和保护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约80%的受访者能够正确地回答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他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传统节日等方面的内容,并且能够列举出一些代表性的作品和人物。

他们还能描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如中庸之道、孝道、礼仪之邦等。

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细节和深层次的理解有限。

只有少数受访者能够详细解释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演变和影响。

很多受访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有误解或片面的认识。

有些人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简单地等同于古代文化,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和多样性。

调查还发现,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保护持积极态度。

他们认为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个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他们也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时尚文化的冲击和传统艺术形式的日渐衰退等。

他们希望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问卷调查分析总结本次我们小组本着让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对本校的各年级学生展开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成功收回96份,下面对此次调查结果作出数据统计及具体分析。

问卷调查试题:1.你所在的年级是()A.大一 B.大二 C.大三2.你的性别是()A.男B.女3.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怎样()A.非常喜欢B.一般C.讨厌D.没感觉4.你觉得采用什么方式最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中国传统节日呢(多选)()A.利用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加大宣传B.开展有关活动重拾古人过节传统,如中秋赏月,清明祭祖,七夕等C.开展有关商业活动,如节日促销等D.其他5.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你的感觉是()A.反感B.无所谓6.您更乐于参加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还是圣诞,情人节等西洋节日活动()A.更乐于传统节日B.更乐于西方节日C.无所谓7.您觉得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何在(多选)( )A.修养身心B.传承文化C.拓宽知识面D.增强民族凝聚力8.您认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更加重视哪方面( )A.文化遗产的主权保护B.优良的道德、精神的继承与发扬C.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如剪纸、皮影等D.其他9、对于中国四大名著,你:A.都没有看过 B.没有看过并且也不打算看C.多次看过D.都看过E.部分看过10、对于古代经史子集,你A.爱不释手B.偶尔翻阅C.敬而远之D.深恶痛绝11、你能背诵课外的中国古典诗词有多少?A.很多 B.不是很多 C.很少12、你喜欢中国戏曲吗?A.喜欢 B.不喜欢 C.一般13、你能说出五个以上中国的世界文化或自然遗产吗?A.能 B.不能14、对某一门传统艺术,如书法、国画、民族乐器(二胡、古筝等),你A.精通B.有所掌握C.学过点皮毛D.一点不懂15、对传统文化的未来,你觉得:A.很乐观B.比较乐观C.很难说D.不乐观E.很悲观16、如果你在空闲时间,手边只有两本书,一本是英文书,一本是中国古文,你会选择A.英文书B.中国古文17、你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A.很重要B.有一些作用C.可有可无D.有消极作用E.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18、对于传统文化的现状,你认为:A.势力仍然很强大B.还有影响C.很难判断D.正在消逝E.已荡然无存19、你们学校有中国古代先哲思想的教育课程吗?(非在校人士可不填)A.有B.无20、你认为有必要学习中国古代先哲思想吗?A.有 B.无(如果你认为有必要,你_____(会/不会)主动去学习)21、你认为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去继承么?A.值得B.不值得22、你是否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衰与自己毫不相干?A.是B.否23、曾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失而感到担忧吗?A.是,无比担忧B.是,曾经有过C.从不数据统计:4题:当今社会,能够是更多的人交解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方式有很多,52%的人更乐于接受电视,网络,报纸媒体等宣传,其中也有部分人希望通过参加一些古人的过节传统,如中秋赏月,清明祭祖,还有少部分人希望开展商业活动,节日促销,开影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注:1-4题是杨万顺所做的绘图分析与文字分析)第五题——第八题:(此为杨婉君同学做的文字分析)5.对于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26%的人的看法是无所谓,而74%的人会觉得反感。

由此可见,大部分人还是很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的根在中华大地。

6.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等等,而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也进入人们的世界.比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据调查,65%的人更乐于传统节日,15.6%的人更乐于西方节日,19.7%的人觉得无所谓.根据这一结果,我们不难看出人们更喜欢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喜欢属于自己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而西方节日只是一种娱乐而已,关注西方文化固然无上大雅,但我们却不应该将西方节日看得比我国的传统文化更重要,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人的想法想必也如此。

7.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对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也是多方面的,小到修身养性,传承文化,拓展知识面,大到增强民族凝聚力。

70%的人觉得以上四点都很重要,20%的人觉得传承文化,拓展知识面增强凝聚力重要,10%的人觉得修身养性,传承文化比较重要,依此看来,不论是小方面还是大方面,大部分人还是很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

8.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人所重视的方面不同。

61.5%的人重视优良的道德,精神的继承与发扬.22.9%的人重视文化遗传的保护.13.5%人重视传承文化技艺的传承,如剪纸,皮影等。

2.1%的人则重视其他方面,可以看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良道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修养。

第九题——第十二题:(此为王惠同学所做分析)中国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国家,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

不管是任何种类的文化,中国都发展的特别棒,在世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然,也被其他许多国家效仿。

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有更深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种类繁多,例如书籍,戏曲等都有悠久的历史,从古代到如今,依旧保持着风韵。

9题.比方说书籍吧,中国四大名著大学生都了解。

通过调查,4%的大学生竟然都没有看过,还有5%的也没看过而且也不打算看。

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了解,不尊重!然而也有15%的人多次看过,这是对文化的深刻理解,值得我们学习;也有33%的人都看过,部分看过的占多数,占43%!这严重体现出来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还是缺乏发扬和学习!10题.对古代经史子集,从古流传至今,仍然得到学者的支持,这表明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颇深。

通过调查,占74%的大多数人只是偶尔翻阅,这就需要发扬对古代经史子集的主要作用;还有5%的少数人爱不释手,这些大学生都是具有很高的文化精神啊!但是还是有四分之一的大学生敬而远之,毕竟古代经史子难懂,但是它表达的意义是深远的!这需要我们大力发扬古诗子集的魅力!11题.还有古典诗词也一样,79%的大多数人看的不是很多,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体会这诗词中的奥妙!但还是有6%的人看过很少,这些人需要了解诗词中流露出来的蕴意;即使这样,还是有15%的学生背过很多,即使是学习中需要的,但我们还是应该学习这其中的意义,体会这文化的深刻作用!12题.对于中国戏曲呢,我们也做了调查!很多大学生还是不感兴趣的。

41%的人不喜欢这个,但32%的人处于中立;仅有少数27%的你喜欢戏曲。

这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很有影响的部分,戏曲所体现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在戏曲中,很多故事都发挥的淋漓尽致,更具有形象化和吸引力,是我们学习也学不完的,要永远学习发扬下去!13题.在调查关于"能否说出五个以上中国的世界文化或自然遗产"题目中,能与不能的比例接近二比一。

这表明,大学生正在进一步地了解和关注这一现实问题。

不论是网络还是电视报纸中,文化遗产的申遗和被申遗时常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而对于一些原属于中国的文化遗产被其它国家抢先申遗的事件总是屡有发生。

这更加需要国家以及新一代舆论参与主体的大学生们重视起来,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14题.在第14中,表示对中国传统艺术一点都不懂的学生只占到三成多。

这表明,中国的传统文化依旧活跃在年轻一代的人群中。

而作为大学生,可以通过社团承办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传播和提升某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技艺,从而将这种中国印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15题.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可谓绝大多数人还是持明显的乐观态度的。

这说明这一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喜爱和重视的,并认为自己会是推动其更好发扬下去的一员。

从这一问题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希望。

16题.不到八成的学生选择中国古文书是一个明确指向,这表明在多元文化交汇碰撞的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依旧能够坚守住它的阵地。

也说明,中国古文即使难学难懂,也是被大多数大学生所了解和掌握的。

第七题:传统文化对当下中国社会的作用70%25%可有可无有消极作用格格不入第十八题:传统文化的现状势力仍然很强19%还有影响60%很难判断18%正在消逝3%已荡然无存0%19题.关于学校对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立,60%的同学认为自己有此类课程,40%的学生则认为并未设有,从我自己来看,选修课中有些课程是设立的,我个人认为传统文化课程还是有必要设立的,并应该大力弘扬,当然以上观点是我个人意见,与此调查无关。

20题.对当代先哲思想的态度,根据调查95%的同学认为是有必要学习的,这是让人很欣慰的。

21题.根据调查分析,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我们应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其人数占到进92%,而绝少部分人觉得中国传统文化不值得发扬。

22题.而在此题中,72%的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衰与自己息息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已经成为他们的一部分,而28%的人认为与其毫无相关。

23题.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失对于我们来说,的确令人担忧,其中67%的同学持有相同的观点,而29%的同学较为激进,对传统文化的流失无比担忧,但是剩余的学生从未为此担忧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