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精选文档
精编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镜子里的数学》教案三篇
![精编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镜子里的数学》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f0d9d525c52cc58ad6be4f.png)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镜子里白勺数学》教案三篇篇一1、使学生了解镜子白勺反射白勺图案有什么特点。
2、能够根据镜子白勺反射画出对称图形。
3、使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白勺一些特征白勺过程,培养并发展学生白勺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白勺能力。
4、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进而培养学生钻研数学白勺能力以及良好白勺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一面小镜子、美术字“王”、收集一些照片。
教学过程一、观察导入事先准备一个小镜子夹在一本书里,然后说:“老师白勺书里夹了几张伟人白勺照片,谁想来看一看?但是看完白勺同学不能够说出来。
”问:你看到了什么?在镜子中看到白勺是谁?你想到什么?揭示课题:镜子中白勺数学。
二、学习新课1、引导谈话:镜子能做什么?镜子里白勺图象和实际中白勺图象有什么关系?镜子中也有很多白勺数学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呢老师演示:把镜子放在“王”字白勺上面,你观察到了什么?放在一半白勺蝴蝶图形上面,你又看到了什么?问:和原来白勺图有什么不同?这是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2、从镜子中看到白勺图象是一个什么图形?哪一条线是它白勺对称轴呢?3、是不是所有在镜子中形成白勺图象都是一个对称图形?观察图3,你发现了什么?在镜子中看到白勺数字和实际中白勺数字是相反白勺,但是形成白勺图形也是对称图形。
4、运用这个原理,你能想到什么?用镜子观察物体时需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讨论:镜子有什么作用?它能帮我们做什么?你能用镜子做哪些事情?在学生白勺讨论白勺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三、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1、完成18页第1题:从镜子中看到白勺是哪一个图形?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正确地进行判断:镜子中白勺图象和实际白勺图象是相反白勺,并是对称白勺。
1、第2题:把镜子放在一个对称图形白勺适当白勺位置,使你仍然能看到图白勺全部。
小组讨论,把镜子放在哪里合适?为什么?实际上镜子放在对称图形白勺对称轴上就可以了,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二)拓展练习:从镜子里反射白勺时间有什么特点?实践操作:从镜子中观察一个钟表白勺时刻:5时整。
数学《镜子中的数学》优秀说课稿
![数学《镜子中的数学》优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5da8d0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5.png)
数学《镜子中的数学》优秀说课稿前言本次教学内容为数学《镜子中的数学》,主要内容是关于镜子的反射性质以及其数学应用。
本说课稿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述。
教学目标1.理解镜子反射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掌握平面镜像图的构造方法,并能够解决与平面镜有关的几何问题。
3.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的特性,掌握与之相关的几何概念和公式。
4.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与镜子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平面镜的反射性质,掌握平面镜像图的构造方法。
2.回顾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相关公式。
3.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平面镜像图的构造方法。
2.凸面镜、凹面镜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本节课程主要采用讲授、画图和解题三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回顾镜子的基础知识,包括光的传播和反射等基本概念,并简要介绍本课要讲的内容。
第二步:教学重点一介绍平面镜的反射性质,通过画图和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平面镜影像的构造方法和形成规律,然后让学生自己画出不同位置物体的平面镜像。
具体操作可以参照以下步骤:1.构造平面镜像图2.观察物体和物体的像3.运用规律解题第三步:教学重点二回顾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讲解凸面镜的焦距、物距、像距等概念及其公式,然后通过画图和解题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凸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应用方法。
第四步:教学难点讲解凸面镜、凹面镜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通过画图和制作模型等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并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步:教学拓展介绍镜子的其他应用,如反光镜、眼镜等,并让学生发散思考,了解相关知识。
第六步:课堂练习请学生们从书上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道练习题,进行解答,并解释解答过程。
第七步:归纳总结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归纳所学的知识。
采用课堂时时评价与考试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具体措施和参考标准如下:课堂时时评价1.认真听讲。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镜子里的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镜子里的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5bb42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13.png)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镜子里的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平面图形的对称性质,运用辅助线正确地绘制对称图形。
2.熟记1~9的九九乘法口诀,通过口算解决简单的乘除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数量与对称性质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图形的特征第二课时数和图形的分组第三课时桥的造型(一)第四课时桥的造型(二)知识点:1.通过观察及感受图形进行归纳总结分组2.熟练掌握对称线的概念及作图方法3.运用对称性质绘制对称图形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对称线的概念及作图方法2.运用对称性质绘制对称图形教学难点:1.对称性质的初步理解2.对称图形的正确绘制2. 乘法的口诀和应用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内容第五课时乘法口诀第六课时两位数的乘法第七课时两位数的除法知识点:1.熟练掌握1~9的九九乘法口诀2.掌握两位数的乘法应用和简单计算3.认识两位数的除法,掌握简单除法运算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1~9的九九乘法口诀,并且能够应用2.掌握两位数的乘除法的应用教学难点:1.两位数的乘法和简单计算2.两位数的除法的初步理解和简单应用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的教学方法为线下教授,采用讲授、示范、巩固、练习、回顾等多种教学手段,通过掌握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本学习方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同时注重学生的集体评价和个人评价,在每节课后,教师通过复习和巩固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并通过家庭作业检测学生掌握的程度,及时补充、强化难点,促进教与学的双向交流。
同时应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价。
每周结合单元内容,对学生进行小测验,并将结果以图表的形式进行汇总和分析,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觉性和自学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 镜子中的数学|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 镜子中的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b6552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10.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镜子中的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镜子中的图像和实物的关系;2.学习图像的左右对称性、上下对称性;3.学习如何绘制对称图形。
1.2 教学重点1.理解镜像和实物的关系;2.掌握对称图形的绘制方法。
1.3 教学难点1.学生需要体会镜像和实物之间的对应关系;2.学生需要掌握对称图形的绘制方法。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新课1.老师向学生展示几张图像和实物的对比图,引导学生思考镜子中的图像与实物有何不同;2.老师引导学生互相观察,发现自己的左右对称性和上下对称性;3.老师帮助学生了解镜中图像的左右对称性和上下对称性。
2.2 学习对称图形1.老师引导学生进入课题,让学生观察几个常见的对称图形,如正方形、矩形、圆形等,并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对称轴;2.老师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对称图形的绘制,在绘制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对称轴的作用;3.老师让学生充分练习对称图形的绘制,巩固掌握对称图形的绘制方法。
2.3 拓展应用1.老师让学生听一个故事:小狗的影子,并让学生思考如果让小狗通过一个由两面镜子搭成的迷宫,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反射了几次,为什么;2.老师带领学生通过实验,探讨光线在镜子中的反射特点,如反射角等;3.老师让学生自主设计一幅对称图形,让学生在创造性思维中巩固对称图形的绘制方法。
三、教学评价3.1 自我评估教师要认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验自己的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法是否得当、讲解是否清晰、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突出、学生学习效果是否优秀等。
3.2 学生评估学生们通过听讲、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来理解掌握对称图形的知识,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否良好,对于学生是否掌握本课的学习内容,并给予反馈和建议,以帮助教师不断改进和提高。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们掌握了对称图形的知识并学会了对称图形的绘制方法,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对称图形的时候,部分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对称轴的作用,这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引导。
《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一)(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一)(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6a75ed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6.png)
《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一)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案例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镜子的反射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2、能够根据镜子的反射画出对称图形。
能力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培养并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2、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进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多观察、多思考,意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存在。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子中形成的图案是对称的、并且和实际的图形的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美术字“王”、对称图片;教师:机灵狗图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的我们的老朋友机灵狗吗?(板贴)。
它昨天下午要去看一场五点半的电影,可是每看成,你知道为什么吗?原来,机灵狗为了晚上看电影精力充沛,下午就睡了个懒觉,一觉醒来,估计时间差不多了,赶紧到家中的镜子前化妆,巧的很,它家的时钟在镜子对面的墙上,机灵狗从镜子中一看,时针刚好指到5,吆,路上用半个小时,现在出发正好。
就在它兴高采烈地赶到电影院时,电影院却已经关门了。
售票员阿姨说:“现在是7点半,电影早就散场了。
”咦,我明明从镜子中看到的是5点半,怎么一下子7点多了呢?2、小组讨论,为什么晚了?生1:路上太慢了。
生2:时间看的不对。
3、师:时间到底对不对呢?镜子中有什么数学问题吗?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好吗?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二、展开活动,探究新知1、活动一: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对称图片(美术字“王”、Α、8、喜喜),把镜子放在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上,看一看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指名汇报。
2、活动二:A、将镜子放置物体的一侧,摆一摆,发现了什么?B、让学生用右手遮住自己的右眼,照着镜子看一看,说说镜子中的你是用哪只手遮着自己的一只眼睛?它在镜子中是左眼还是右眼?3、你发现镜子中有什么数学学问?A、小组交流B、汇报总结:镜子中看到的物体与原物体是对称的,但左右对称。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镜子中的数学〉教案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镜子中的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291057852458fb760b5613.png)
《镜子中的数学》学校:姓名: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21页。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活动,使学生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经历探究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掌握对称现象的基本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丰富对称图形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
2、经历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活动,感知镜子中形成的图案是对称的、并且和实际的图形的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四、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素材。
学生的空间观念要在他们自己的观察、试验、操作等的体验活动中才能不断生成和发展,因而要挖掘和利用身边的实例,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空间观念,既起到巩固旧知识的作用,又为学习其他图形奠定基础。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的我们的老朋友机灵狗吗?它昨天下午要去看一场五点多的电影,可是没看成,你知道为什么吗?原来,机灵狗出发时,从家里的镜子里看到的时间刚好指着5。
在它兴高采烈地赶到电影院时,电影院却已经关门了。
机灵狗纳闷了,为什么晚了?生1:路上太慢了。
生2:时间看的不对。
师:时间到底对不对呢?镜子中隐藏着什么样的数学秘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下镜子中的数学?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二)组织活动活动一:玩镜子1、教师示范(1)在实物投影上放一个大的黑体字——“王”的一半;(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对称轴上),让全班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王(3)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A、看到了整个的“王”字B、镜子里的图形是镜子外的图形的对称图形。
引导学生归纳:镜子内外,互相对称,利用镜子能看到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变学数学为做数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镜面对称现象)2、试一试拿出学具袋中的学具——一面小镜子,做一下第(1)题(1)让学生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2)说一说,看到了什么(3)在书上画出对称图形。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镜子中的数学_北师大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镜子中的数学_北师大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55cf80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6.png)
科学睡眠健康成长——在国旗下的发言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预备二班的***。
今天,我非常的荣幸,能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这一重要节日即将来临的时刻,和大家共同学习、分享《科学睡眠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内容。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人的一生几乎有3分之1的时间在睡觉中度过。
睡眠是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本届冬奥会的18岁天才少女谷爱凌在赛后回答夺冠秘诀时,她说:“从8 岁到14 岁,我一直都只有周末才滑雪。
而我能比那些年纪更大、更专业的运动员做的更好的秘密武器,就是每天睡十小时,真的每天睡十小时。
”可是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竟有27%的人存在着睡眠问题,而其中我国在30%以上,高达50%的学生存在睡眠不足的问题。
而“世界睡眠日”的目的便是要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的关注,提醒人们要重视睡眠健康。
如今,随着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加,失眠已成为人们常见的健康问题。
失眠不仅会影响人的情绪,甚至能影响人的免疫系统,更重要的是,失眠往往是身体潜在某种疾病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
那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该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留出更多的时间来保障睡眠呢?首先,要明确当天晚上学习的目标。
学习之前,一定要列个清单出来,这样更便于安排时间,不致于手忙脚乱。
其次,减少学习时的干扰。
学习之前不要上网、看电视、玩游戏等;手机要放在不被打扰的地方。
再次,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建议每天运动半小时。
适当的运动,对调节睡眠有很大的作用,同时让一整天的精力充沛,保持高效学习状态。
最后,我们应当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周围的温度、湿度和声音,都应保持在恰当的状态。
至少在睡前三十分钟,远离手机和任何发光的屏幕。
亲爱的同学们:睡眠给我们一个清醒的头脑睡眠给我们一个健康的身体睡眠给我们一个幸福的生活睡眠给我们一个精彩的世界让我们做一个聪明的人,养成高效率学习习惯,为充足睡眠保驾护航。
最后借此机会想对全体预备班的同学们说,愿你们拥有良好健康的体魄,稳健坚实的步伐,从容不迫的心态,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镜子中的数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镜子中的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ad451b6258fafab069dc0262.png)
《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制作人:邵祥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镜面对称是相对于一个平面形成的对称;常见的镜面对称有两种,一种是相对竖直镜面的对称,如人照镜子;一种是相对水平镜面的对称,如水中倒影。
难点: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师用的示范镜子,学生每人一面小镜子
教学过程:
一、操作导入:
①出示镜子,引导学生照身边的物体,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二、探究验证:
①用镜子完成书中“试一试”第(1)题看看整个图形是什么,看和你的发现是不是一样。
②同桌互相合作,完成第(2)题,摆一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镜子中的物体与实际物体的大小,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与实际情况一致,但是左右方向完全相反﹚
③带学生分析书中的例题:
三、巩固应用:﹙镜面对称与轴对称没有明显区别,如果把镜子看做对称轴,那么镜子内外所组成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1、完成书中“练一练”第1题
先想想,再用镜子验证一下你的选择是否正确
四、实践活动
利用周末的时间,收集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在全班交流展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镜子中的数学|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镜子中的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43261a5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9.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镜子中的数学|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镜子中的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镜子中的数学。
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镜子观察和理解数学问题。
我们将探讨镜子的对称性质,并解决与镜子对称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镜子的对称性质,并能够应用这一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镜子的对称性质。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将镜子的对称性质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能够独立解决与镜子对称相关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观察镜子的对称性质,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包括一些小物件如积木块、小卡片等,以及一面镜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图片,如一些对称的图形和物体,并引导学生们观察和描述这些对称性质。
3. 练习:在讲解之后,我会给出一些与镜子对称相关的练习题。
我会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思考,运用镜子的对称性质来解决这些问题。
4. 应用:我会让学生们自己尝试解决一些与镜子对称相关的实际问题。
我会鼓励学生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用大字写出本节课的主题:“镜子中的数学”。
然后,我会用图示和文字结合的方式,展示镜子的对称性质,并标注一些关键的概念和公式。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镜子的对称性质,并给出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应用这一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镜子的对称性质是指镜子能够将物体对称地反射。
例如,如果我们有一张纸条,我们可以在镜子前将其折叠,然后观察镜子中的反射。
我们会发现镜子中的反射与实际纸条的位置是对称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镜子的对称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一性质,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解释。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轴对称(一)2.2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轴对称(一)2.2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60abe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4.png)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轴对称(一)2.2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找出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2.能够在镜子中观察,发现一些数学特征。
二、教学重点1.轴对称的概念和判断条件;2.在镜子中观察图形,发现一些数学特征。
三、教学难点1.理解轴对称的复杂图形;2.在镜子中观察发现图形的数学特征。
四、教学过程1.导入与启发出示一幅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向全班解释轴对称的概念,并通过尝试将图形对折来查证轴对称的存在或不存在。
为了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图形是否具有轴对称性质?2.学习与巩固1.引导学生寻找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并结合实例分析轴对称的判断条件。
2.学生拿一个是有轴对称的图形在镜子前观察,让学生关注图形在镜子中的变化,再引导学生发现一些数学特征,如镜像后的图形的位置、大小等等。
3.掌握了镜子中的基本特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来巩固所学知识。
3.运用与拓展1.设计几道题目,在板书上写出轴对称的判断条件,并让学生分组互动。
2.通过图形的拼图活动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3.自己设计产生出一些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并在课下自己口述描述构成规律并写下相关公式,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老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个人发言、课堂互动等方法来考察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进行现场评价。
六、课后拓展1.扩大学生的视野,教师应该多为学生提供数学实例,利用现实中的教学资源来拓宽学生数学想象以及教学知识。
2.老师可以借助网络教育资源,如数学课程辅助教学工具等等,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镜子中的数学》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镜子中的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c9fa1d8bdd3383c4bb4cd2bb.png)
师:这是为什么呢?
师:在生活中,你们还有没有发现类似的现象?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些倒映的影子,看一看“镜子中的数学”。(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
学生倾听。
生: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喊,同伴扛来长长的网兜。众猴子怎么也捞不出“月亮”。
Ppt课件
个别学生不理解镜子中的事物和实物的方向是相对的,应加强练习。
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反思回顾
二、组织活动
1、教师示范
(1)在实物投影上放一个大的黑体字——“王”的一半;
E
(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对称轴上),让全班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王
(3)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2、试一试
拿出学具袋中的学具——一面小镜子,做一下第(1)题
(1)让学生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2)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A 8
第(2)题
(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镜子,按本题图示的情境,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在镜面前摆一摆,对比镜面中的图形和桌面上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课题
镜子中的数学
课堂类型
农远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结合活动内容作实例,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
2、通过实际操作,让全体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
3、逐步发展学生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重点
结合实例和具体的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并了解它的一些特征。
难点
判断镜面对称现象。
(完整版)北师版三年级数学镜子中的数学3
![(完整版)北师版三年级数学镜子中的数学3](https://img.taocdn.com/s3/m/e7f4787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2.png)
第三课时镜子中的数学教课目标1、经过详尽活动,让学生联合活动内容和详尽实例,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经过实质操作,让全体学生经历探究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色的过程。
3、逐渐发展学生空间知觉和空间看法。
教课要点镜面对称的特色。
教课难点探究镜面对称的一些特色。
教具准备镜子、一些文字、图形、时钟等。
教课过程一、讲故事,引入新课1、讲《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
猴子在路边漫步,看到天空高悬一轮圆月;猴子走到井边,发现井边有一轮圆月,猴子认为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声叫唤,伙伴扛来长长的网兜。
众猴子怎么也捞不出“月亮”。
问题:“这是什么原由?”(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在生活中,你们好有没有发现近似的现象?”(照镜子时,出现的现象;圆滑的地板也会出现倒影等。
)2、揭露课题。
(1)总结,说明以上几种现象的特色。
(2)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
二、组织活动1、教师示范。
(1)在黑板上贴一个大的黑体字——“王”的一半。
(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对称轴),让全班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3)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看到“王”字,镜子里的图形是镜子外图形的对称图形。
)( 4)让学生试一试。
2、试一试。
第( 1)题:(1)让学生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2)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3)在书上画出对称图形。
(4)说一说,这条虚线在对称图形中称什么?第( 2)题:(1)让学生取出课前准备的小镜子,按本题图示的情境,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在镜眼前摆一摆,并仔细观察,比较镜面中的图形和桌子上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第( 3)题:(1)观察课文插图。
(灵巧狗的判断对吗?)(2)猜猜此刻是几时?(3)实例考据:取一时钟,将其调至 7 时正,时钟背对学生举起,取一面镜子,对准钟面。
镜子自然朝向学生,让学生观察,比较课文里的钟面图形,后将时钟反转,让学生看清钟面时间是 7 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镜子里的数学》教案范例3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镜子里的数学》教案范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9561e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65.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镜子里的数学》教案范例3篇小学三年级数学《镜子里的数学》教案范例1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掌握镜子内外图形对称、左右错位的规律,能利用镜子寻找对称轴(特别是不能对折的物体)。
2.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交流,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特征的过程,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解释生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探索镜面对称的一些特征。
教学难点:感知镜面对称现象,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镜子。
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引入新课1. 讲《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
猴子在路边散步,看到天空高挂一轮圆月;猴子走到井边,发现井边有一轮圆月,猴子以为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声叫喊,同伴扛来长长的网兜。
众猴子怎么也捞不出“月亮”。
问题:“这是什么原因?”(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 “在生活中,你们好有没有发现类似的现象?”(照镜子时,出现的现象;光滑的地板也会出现倒影等。
)2. 揭示课题。
(1)总结,说明以上几种现象的特征。
(2)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
二、组织活动1. 教师示范。
(1)在黑板上贴一个大的黑体字——“王”的一半。
(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对称轴),让全班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3)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看到“王”字,镜子里的图形是镜子外图形的对称图形。
)(4)让学生试一试。
2. 试一试。
第(1)题:让学生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在书上画出对称图形。
说一说,这条虚线在对称图形中称什么?第(2)题(1)镜子中的小女孩是举起了左手,小女孩其实举起的是哪只手?(2)从镜子你能知道现在是几点吗?(3)小组讨论:你发现了镜子中有什么数学学问?究竟小女孩照镜子时是几时?(4)小组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的成果。
镜子中的数学优质教学设计
![镜子中的数学优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65529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3.png)
镜子中的数学优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镜子中的数学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镜像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数学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思维运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镜子中的几何图形2.镜像对称性质3.镜像几何运算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发学生的思考:揭示一个用镜子摆放在桌面上的图形,并要求学生说出摆放在桌面的实际图形。
2.提问:当我们将镜子翻过来时,我们看到的图形有什么不同之处?二、探究镜像特性(30分钟)1.展示正反面镜和平面镜,并解释其原理。
2.引导学生观察镜面中图形的特点和规律,例如镜面上方的物体会在镜面中下方出现。
3.让学生互相作为“镜子”和“观察者”,并描述彼此之间的图形关系。
学生需要使用数学语言和术语来描述关系。
三、镜像对称性质和性质的探索(30分钟)1.指导学生探索镜像图形的对称特性。
2.提供一些具体的图形示例进行探索,例如正方形、长方形、圆等。
3.引导学生提出镜像对称的性质,并总结规律。
四、镜像几何运算(30分钟)1.引导学生通过镜像性质和几何图形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例如判断镜像是否与原图形相似,计算二维图形的面积等。
2.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镜像几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五、巩固和拓展(20分钟)1.给学生一些练习题和问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合作解决。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方法和策略。
六、归纳和总结(10分钟)1.让学生自主总结并归纳镜像特性和使用方法。
2.与学生共同讨论,总结课程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学生对课堂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2.检查学生的练习题和问题解答,评估他们对镜像几何运算的掌握程度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材料和资源:1.正反面镜和光滑平面镜2.贴满黑色纸片的框架3.数学练习题和问题4.活动和实验记录表教学延伸:1.将镜子中的数学继续延伸至三维几何图形,例如立体镜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数学《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7页镜子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掌握镜子内外图形对称、左右错位的规律。
2.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交流,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特征的过程,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解释生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难点: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师用的示范镜子,图片、胶带、钟表,学生每人一面小镜子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设趣导入
1.故事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的我们的老朋友机灵狗吗?它昨天下午要
去看一场五点半的电影,可是没看成,你知道为什么吗?原来,机灵狗为了晚上看电影精力充沛,下午就睡了一阵,一觉醒来,估计时间差不多了,赶紧起床到镜子前梳妆,巧的很,它家的钟表在镜子对面的墙上,机灵狗从镜子中一看,刚好是5点,正好,路上用半个小时,现在出发正好。
就在它兴高采烈地赶到电影院时,电影院却已经关门了。
售票员阿姨说:现在是7点半,电影早就散场了。
咦,我明明从镜子中看到的是5点,怎么一下子变成7点多了呢?为什么晚了?同学们想知道吗?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会明白的。
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
二、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整个图形是什么?
2通过观察图片中小女孩照镜子及你亲自照镜子,你发现了什么?.
三、交流反馈、得出规律
1.通过反馈,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镜子内外,形状相同、互相对称,方向相反。
这种现象称为镜面对称现象。
2.即时练习:(课件7-10)
四、联系生活,拓展知识
师:镜面对称现象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我们一起去欣赏祖
国美丽的山水!感受生活中有趣的镜面对称现象。
课件演示:(11-17)介绍水镜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热爱祖国的品德教育,使学生再次体验镜面对称现象)
五、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课件(18-24)
六、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现在同学们知道机灵狗为什么去晚而没看到电影了吗?谁能给机灵狗解释一下?
七、归纳小结,提升认识
师: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你的心情怎样?
其实生活中处处是数学,让我们走进数学,学好数学,体验数学的奥秘。
八、作业
怎样保证机灵狗在镜子中看时间不耽误看电影,请同学们下课后研究解决。
附板书:镜子中的数学
镜子内外形状相同
镜面对称水镜
互相对称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