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集_第10-11章_经济增长理论(宏观_李丽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习题与答案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a2aa0981c758f5f71f675f.png)
一、单选题1、经济增长一般用()指标表示。
A.平均工资B.GDP或人均GDPC.平均预期寿命D.财政收入正确答案:B2、Yt表示t时期的总产出,Yt-1表示(t-1)时期的总产出,则t-1期到t期的经济增长率可以表示为()。
A.Yt / Yt-1B.(Yt - Yt-1)/ YtC.(Yt - Yt-1)/ Yt-1D.Yt - Yt-1正确答案:C3、根据关于经济增长计算的70法则,若人均实际GDP年增长率为1%,则初始的GDP值翻一番的时间大约为()。
A.70年B.50年C.100年D.35年正确答案:A4、在总量生产函数Y=AF(K,L)中,A表示()。
A.资本B.劳动C.技术进步D.劳动力正确答案:C5、根据人均资本生产函数图,随着人均资本水平提高,人均GDP水平将()。
A.随之提高B.随之减少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A6、影响产出变化的实物资本不包括()。
A.机器B.设备C.厂房D.人才正确答案:D7、在总生产函数中,技术进步因素包括()。
A.管理流程的改善B.产品质量提高C.企业结构升级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8、在每名工人的人力资本与技术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1单位的实物资本,带来的产出增长数量()。
A.递增B.递减C.保持不变D.先递减后递增正确答案:B9、除了劳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外,()也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A.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B.政治制度C.地理位置D.国土面积正确答案:A10、在同样的人均资本水平上,()是推动人均产出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
A.自然资源禀赋B.技术进步C.人口总数D.国土面积正确答案:B11、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重要的结论为:()是长期人均实际GDP增长的关键。
A.生产率增长B.国土面积C.人口总数D.自然资源禀赋正确答案:A12、相对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于技术的理解是()。
A.技术水平是不变的B.技术是内生的C.技术是外生的D.没有考虑技术因素正确答案:C13、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保罗.罗默可以作为()的创始人,他认为技术变革速度是受市场体系内在运行决定的,知识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习题
![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d96bf9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5.png)
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习题一、选择题1. 经济增长是指()A.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加快B. 人口增长速度加快C. 物价上涨速度加快D. 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速度加快2. 经济发展是指()A. 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再生产的过程B.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加快C. 人均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加快D. 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速度加快3.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A.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B.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同一概念C.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没有必然联系D.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矛盾统一的关系4. 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是()A. 人口增长B. 投资增加C. 技术进步D. 资本积累5. 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A. 国际间的经济联系B. 社会进步C. 经济结构调整D. 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二、填空题1. 经济增长率是指()。
2. 经济增长的上限是()。
3. 经济发展的目标是()。
4. ()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5.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相互()的关系。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规模扩大,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过程,通常以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经济增长主要由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来推动。
经济发展是指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再生产的过程。
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但其内涵远远不止于此,还包括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发展。
2.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何区别?经济增长侧重于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主要关注经济的数量变化。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经济发展则包含了经济增长,但其内涵更为广泛。
经济发展不仅关注经济的数量变化,还关注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发展,注重经济的质量变化。
3. 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是什么?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深大 宏观 习题答案 第3、4章 经济增长 答案
![深大 宏观 习题答案 第3、4章 经济增长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199a77a417866fb84a8e32.png)
第三、四章经济增长答案一、判断√1、如果一个经济体系要取得经济增长,则要么要素投入数量有所增长,要么要素使用效率有所增加。
()×2、在索洛模型中,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使人均产出的增长率短期内上升。
()√3、在索洛模型中,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增加了总产出的稳态增长率。
()×4、资本自身的不断积累可以长期维持人均产出的增长。
()×5、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该国的总储蓄率。
()√6、内生增长理论认为资本的边际产出不变。
()√7、根据索洛模型,具有相同储蓄率、相同人口增长率并具有相同技术的经济,其增长率最终将相等。
()×8、根据内生增长理论,储蓄率越高,产出增长率越低。
()二、单项选择B1、在生产函数中,全要素生产率是指()A.αB.AC.KD.NB2、新古典模型中,产生趋同的原因是()A.规模报酬不变B.要素的边际产出递减C.规模报酬递减D.要素的边际产出递增B 3、当经济处于稳定状态时(索洛模型中),储蓄率上升,则增长率()A.先下降,再升高到原来水平B.先升高,再下降到原来水平C.保持不变D.以上都不是A4、假设不存在技术进步,从长期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资本存量保持不变B.人均消费水平保持不变C.储蓄率保持不变D.人均产出保持不变A5、某国人民突然变得非常节俭,从长期看,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人均生活水平将增加B.人均资本占有将增加C.人均产出将增加D.总资本存量将增加D6、克鲁格曼认为东亚的经济增长是无法持久的,主要是因为()A.东亚国家普遍存在着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等行为B.东亚国家普遍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C.东亚国家人民的教育程度不高D.东亚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中属于技术进步的成分太低C7、如果总量生产函数不再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性质,那么索洛模型中稳定状态将()A.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最终还是能够达到新的稳态B.不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仍然保持原状态C.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是否能达到新的稳态并不能确定D.以上说法都不对D8、在索洛模型中,不属于外生变量的是()A.技术进步速率B.储蓄率C.人口增长率D.资本劳动比率三、计算题1、假设索洛模型所描述的一个经济处于人口增长n为每年1%。
经济增长与发展课程习题详解
![经济增长与发展课程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68c0eb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a.png)
经济增长与发展课程习题详解一、引言经济增长与发展是现代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本文将就经济增长与发展相关的习题进行详解,深入探讨这一话题。
二、习题解析1. 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加。
它可以通过计算GDP增长率来衡量。
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繁荣程度。
2. 什么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指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同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不仅注重经济总量的增加,还强调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
3. 经济增长与发展有何不同?经济增长侧重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而经济发展则涵盖了经济增长的内容,并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可以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但经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
4. 请列举几个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
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技术进步、资本累积、劳动力增加、资源开发利用、市场扩大等。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5. 经济增长对人们生活有何影响?经济增长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它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工资待遇、改善社会福利、提供更多的教育、医疗资源等。
同时,经济增长还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
6. 怎样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需要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应该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7. 请简要说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经济发展不仅仅停留在经济增长上。
经济增长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经济发展还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和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三、结论经济增长与发展是现代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通过解析和理解相关习题,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内涵和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追求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2c976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e.png)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问题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经济中的总体现象和经济运行的规律,包括国民经济的总体规模、增长速度、物价水平、就业水平、物资供求关系等。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系统,即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
问题2:GDP的定义是什么?它的计算方法有哪些?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可以通过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进行计算。
•产出法:根据产品的产出量和售价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产业增加值、商品增值税和净关税三个部分。
产业增加值是国内企业生产商品和服务所增加的价值,商品增值税是销售商品过程中增加的税费,净关税是进口商品关税减去出口商品的关税。
•收入法:根据国民收入的构成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等因素。
•支出法:通过对整体需求的衡量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部分。
问题3:什么是通货膨胀?它有哪些影响因素?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价值的贬值,影响经济体制和社会生活的稳定。
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包括: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求过高导致价格上涨。
当居民收入增加,需求上升,商品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会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成本上升导致价格上涨。
生产成本的上升,如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将推动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3.货币发行过多:当国家通过货币发行扩大经济增长,而没有相应的经济增长,会导致货币供应过剩,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4.供给不足:当出现自然灾害、生产能力下降或政策限制等因素,会导致供给不足,进而推动商品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问题4:什么是经济增长?有哪些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经济总量的扩大。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https://img.taocdn.com/s3/m/a8a016e8ce2f0066f53322d7.png)
一.填空题1. 根据哈罗德的定义,自然增长率Gn与实际增长率G之间的关系是Gn__大于等于___G。
2. 根据哈罗德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Gw大于自然增长率Gn,经济将长期____萧条__。
3. 当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大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率时,厂商将__减少____投资。
4. 朱格拉周期大约是___8-10__________年。
5.与多玛具有相似的经济增长理论的经济学家是___哈罗德____。
6.在哈罗德模型中,实际增长率小于有保证的增长率,经济将持续____收缩___。
7.在哈罗德模型中,经济增长率等于储蓄率与___资本产出比率____之比。
8.基钦周期一般是___ 2-3 _____年。
9.在乘数加速数模型中,如果国民收入在某时期增加,但增长率趋于下降,则说明其净投资持续___下降_。
10.在哈罗德模型中,如果合意的储蓄率小于实际储蓄率,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等于实际的资本产出碧绿,那么有保证的增长率___小于 ___实际增长率。
二.简答题1.加速理论的不足有哪些?答: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资本设备即投资的增加一般不能在一年半载内完成,从国民收入(或总产量)的变动到增加投资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第二,企业的净投资取决于长期预计利润率的变化,而并非仅依每年国民收入(或总产量)水平的变动而定。
第三,一般厂商都有限制资本、设备,如果销售量的增加是短期的,厂商则会利用现有设备。
因此,销售量的变化对净投资的影响并不大。
第四,技术进步会提高生产力,因此增加生产并不一定需要增加投资。
以上几个方面都是加速理论的假设与事实不符之处。
2.经济周期主要有哪几种?答:主要有以下几种:(1)长周期。
其长度平均约50年左右,由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耶夫提出,故又称康德拉耶夫周期。
(2)“建筑周期”。
其长度平均为15到20年,由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又成为库兹涅茨周期。
(3)中周期。
长度平均为8到10年,由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又称为朱格拉周期。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fbfe9d217fd5360cba1adbb5.png)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编写:经济学课程组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经济学课程组二〇一三年二月第一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GDP2、支出法3、收人法4、部门法5、PDI6、NI7、PI8、GNP9、经济流量10、经济存量11、NNP 12、宏观经济学13、最终产品14、重置投资15、政府转移性支付二、填空题l、国民收入核算中最基本的总量是()。
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一年所生产的()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最终产品是指(),中间产品是指()。
4、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及()。
5、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为标准。
6、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是()()()()()。
7、名义GDP是指(),实际GDP是指()。
8、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所说的储蓄恒等于投资,是指()储蓄恒等于()投资。
9、储蓄是指收人与()的差额,它通过()而成为企业的()。
10、政府向居民户支付但不是为了得到物品与劳务的支付称为()。
11、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最终产品原则不仅核算(),还要核算()。
12、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之所以扣除中间产品价值是因为()。
13、四部门投资-储蓄恒等式为()。
三、单项选择题l、在下列产品中应当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B.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的拖拉机。
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D.收到捐赠的拖拉机2、在下列情况中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B.居民用来自已食用的面粉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D、A、B、C、都不对3、在下列情况中作为最终产品的是:()。
A.公司用于联系业务的小汽车B.工厂用了运送物品的小汽车C.旅游公司用于载客的小汽车D.走私的小汽车4、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A.有形的产品B.无形的产品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D.劳务品5、支出法也称:()。
A.要素支付法B.部门法 C.最终产品法 D.投资法6、按支出法,应计入私人国内总投资的项是()。
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例题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601c18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e.png)
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例题和知识点总结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它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业机会、社会福利等诸多方面。
在经济学中,有许多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和模型,它们为我们理解经济增长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提供了重要的框架和工具。
本文将通过一些例题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理论和模型,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总量的增加,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 GDP)的增长来衡量。
二、主要的经济增长理论1、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强调劳动分工和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例题:假设一个经济体中,劳动力数量不变,资本投入增加 10%,根据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产出会增加多少?答案:由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所以产出的增加会小于 10%。
2、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索洛模型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
例题:在索洛模型中,如果技术进步率为 2%,资本折旧率为 5%,储蓄率为 20%,劳动力增长率为 1%,稳态时的人均资本存量是多少?答案:通过索洛模型的公式计算得出稳态时的人均资本存量。
3、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是经济内生的结果,而不是外生给定的。
例题: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假设研发投入增加 10%,长期经济增长率会如何变化?答案:由于技术进步内生,研发投入增加会导致长期经济增长率上升。
三、经济增长模型的关键知识点1、生产函数反映了投入(资本、劳动等)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生产函数形式如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 =A K^α L^(1 α) ,其中 Y 是产出,K 是资本,L 是劳动,A 是技术水平,α 是资本的产出弹性。
2、资本积累储蓄转化为投资,导致资本存量的增加。
资本积累方程:ΔK =sY δK ,其中ΔK 是资本存量的变化,s 是储蓄率,Y 是产出,δ 是资本折旧率。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f794c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7.png)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册(第五版)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教研室2011年2月目录第十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1)第十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9)第十三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7) 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24)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31)第十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7)第十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43)第十八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49)参考答案 (51)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单项选择题(在题前括号中填写答案)()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2.当煤炭有多种用途时,作为最终产品的是A、家庭用于做饭和取暖B、餐厅用于做饭C、供热公司用于供应暖气D、化工厂作为原料()3.“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全对()4.下列那一项计入GDP?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十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5.在由家庭,企业,政府、国外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Σ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6.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的是A、地方政府办学校的支出B、政府购买一批军火C、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的一笔住房补贴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工资()8.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一笔资金的使用,下列哪一项可以被视为投资:A. 购买公司股票B.存入国外银行C. 购买企业债券D. 以上都不对()9.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10.中国的资本品存量2008年年初约为80万亿元,本年度资本形成总额可达12万亿元,资本消耗是8万亿元,则中国2008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20万亿元和8亿元B、20万亿元和4万亿元C、12万亿元和4万亿元D、12万亿元和8万亿元()11.如果本国居民的国外净要素收入大于零,则有A. GNP=GDPB. GNP=NIC. GNP>GDPD. GDP>GNP()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对项有影响A、GDPB、NDPC、NID、PI()13.下列各命题中,正确的是A、NDP+企业间接税=GDPB、NDP-资本折旧=GDPC、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D、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14.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美元,消费等于43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美元,个人储蓄为4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A、500 美元B、480美元C、470 美元D、400美元()15.已知:消费额为6亿元,投资额为1亿元,资本折旧为1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为亿元,出口为2亿元,进口为亿元,则A、GDP=亿元B、GDP=亿元C、NDP=亿元D、NDP=亿元()16.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A、直接税B、折旧C、间接税D、净出口()17. 属于转移支付的是A、退伍军人的津贴B、退休人员的退休金C、贫困家庭补贴D、以上答案都对()18. 下列第项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A、租金B、银行存款利息C、红利D、养老金()19.忽略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下列投资—储蓄恒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 两部门经济:I=SB. 三部门经济:I=S+(T-G)C. 四部门经济:I=S+(T-G)+(X-M)D. 四部门经济:I=S+(T-G)+(M-X)()20.今年的名义GDP比去年的名义GDP高,说明A. 今年的物价水平比去年高B. 今年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比去年多C. 今年的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都比去年高D. 以上说法都有可能二、判断题(在题前括号中填写答案,正确写T,错误写F)()1. 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运用个量分析方法.()2. 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NEW)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35c4a56aef8941ea66e050c.png)
目 录第1章 西方经济学概述上篇 微观经济学第2章 供求与局部均衡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第4章 生产理论第5章 成本理论第6章 厂商均衡第7章 博弈论第8章 生产要素定价理论第9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第10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下篇 宏观经济学第11章 宏观经济理论发展概述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第13章 产品市场均衡第14章 产品—货币市场均衡和总需求曲线第15章 劳动市场均衡与总供给曲线第16章 一般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第17章 宏观经济政策第18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第19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第20章 经济增长理论第21章 非均衡理论的发展第1章 西方经济学概述1西方经济学有哪些基本假设,怎样看待这些基本假设?答: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包括:(1)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包括以下内容:①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居民户、厂商或政府)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优化。
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考虑自身的非经济利益;②经济主体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的或随机的决策,因此,经济人又被称为理性人。
(2)产权明确产权是指由法律和伦理所确定的个人或厂商对财产的权利。
产权不是无限的。
西方经济学认为,在理想化的市场经济中,一切市场行为都必须以明确的产权为前提。
不同的产权界定会带来资源配置的不同效率。
(3)完全信息经济活动的所有当事人都拥有充分的和相同的信息,而且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活动的所有当事人都清楚地了解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和后果。
因而经济活动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
(4)厂商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的整体厂商是指运用生产要素、生产产品与劳务的私人经济单位。
在西方经济学中,不仅工商企业是厂商,而且个体户和农户也都是厂商。
利润最大化是厂商的唯一目标,不仅个体户和农户是如此,而且内部存在着不同利益集团的工商企业也是如此。
2微观经济学是如何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答: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主体为考察的出发点,研究单个消费者、单个厂商、单个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经济行为,并通过单个经济主体行为的叠加,研究单个行业、单个市场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变化。
《经济增长理论 》课件
![《经济增长理论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d9fc5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8.png)
政府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政府的干预
政府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手段干预经济,以促进经济增长。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有着紧密的关系,政府需要在市场失灵时进行干预和调控。
政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科研投资等方面对经济增长有积极贡献。
全球经济增长的趋势
1
欧美地区的经济增长
2
欧美地区的经济增长相对稳定,注重
创新和高技术产业。
3
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景及挑战
4
全球经济增长面临资源有限、环境污 染和贫富分化等挑战,需要共同应对。
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
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中 国和印度等国家经济增长迅速。
非洲地区的经济增长
非洲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但面 临贫困、疾病和政治不稳定等挑战。
经济增长的形式
经济增长可以是由劳动力增加、资本积累或技术进步等引起的。
经济增长的理论
1
扩张性经济模型
2
扩张性经济模型认为经济增长是由投
资增长、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等因
素驱动的。
3
全要素生产率
4
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了劳动力、资本和 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经济增长,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 社会的转变。
《经济增长理论 》PPT课 件
经济增长理论PPT课件,探讨经济增长的概述、理论、制度和政府对经济增长 的作用,以及全球经济增长的趋势和未来的应用。
经济增长概述
经济增长定义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就业率、降低贫困率,并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结语
1 经济增长理论的应用
经济增长练习题
![经济增长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d2d9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0.png)
经济增长练习题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衡量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总产出的增长速度。
经济增长的速度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非常关键。
在这个练习题中,我们将探讨几个与经济增长相关的问题。
1. 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总产出(GDP)的增加。
这意味着经济中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数量增加了,表明了整个经济的扩张。
2. 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哪些?经济增长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重要影响。
它可以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经济增长意味着人民可以消费更多的物品和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 创造就业机会:经济增长能够促进企业的扩张和新的企业的成立,为人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
- 增加税收收入:经济增长带来了增加的税收,政府可以利用这些额外的收入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例如教育和医疗。
- 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增长可以减少贫困和社会不平等,提高社会稳定性。
3. 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有哪些?经济增长是由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推动因素:- 投资: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投资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
- 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可以提高生产力和创新能力,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例如新产品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进。
- 政府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和提供资金支持来推动经济增长。
- 人力资源:充足的劳动力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 外部需求:国际贸易和外国对本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4. 经济增长可能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尽管经济增长对发展非常重要,但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 资源限制:经济增长需要大量的资源,例如能源和原材料。
资源有限可能限制经济增长的速度。
- 环境问题:经济增长可能会导致环境问题,例如污染和资源过度消耗,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经济增长理论习题,考研必备,非常好
![经济增长理论习题,考研必备,非常好](https://img.taocdn.com/s3/m/a55d72c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b.png)
经济增长理论习题,考研必备,⾮常好1、、已知社会的平均储蓄倾向为0.12,资本产量⽐等于3,求有保证的增长率。
答: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社会储蓄倾向与资本产量⽐的⽐率,即2、已知平均储蓄倾向为0.2,增长速度为每年4%,求均衡的资本产量⽐。
答:由于增长速度,所以资本产量⽐3、已知资本产出⽐率为4,假设某国某年的国民收⼊为1000亿美元,消费为800亿美元。
按照哈罗德增长模型,要使该年的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第⼆年的增长率应该为多少?答:由题意,国民收⼊Y=1000亿美元,消费C=800亿美元,则储蓄S=1000-800=200亿美元储蓄量为使该年200亿美元的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第⼆年的有保证增长率应为此时,如果第⼆年的增长率达到5%,由v=4,则投资即该年200亿美元的储蓄正好在第2年全部转化为投资,经济实现均衡增长。
4、如果要使⼀国的产出年增长率G从5%提⾼到7%,在资本-产出⽐率v等于4的前提下,根据哈罗德增长模型,储蓄率应相应有何变化?答:哈罗德增长模型,为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其中v 相对稳定,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由题意,当产出年增长率为5%时,当年产出增长率为7%时,即为使年增长率从5%提⾼到7%,在资本产出⽐率不变的条件下,储蓄量s应相应从20%提⾼到28%。
5、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集约化⽣产函数为,⼈均储蓄率为0.3,设⼈⼝增长率为3%,求:(1)使经济均衡增长的k的值;(2)黄⾦分割率所要求的⼈均资本量。
答:(1)经济均衡增长时,,将s=0.3,n=3%代⼊得:所以得k=3.8(2)按黄⾦分割率要求,对每个⼈的资本量的选择应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即于是有2-k=0.03得k=1.976、如果某国经济中连续5年的国民收⼊分别是,,,,,t 年的净投资It为400亿元,当年的国民收⼊⽐上年增加了200亿元,求(t+1)到(t+4)年该国的净投资额分别为多少?答:加速原理,收⼊变动对净投资的影响可以⽤加速系数V来表⽰由题意,t年的收⼊变动,则由于加速系数取决于该国⽣产的技术条件,在⼀定时期保持稳定,则可知由此可见,在⼀定时期,经济中,净投资随收⼊的增加⽽增加,随收⼊的减少⽽减少。
经济增长与发展课程习题
![经济增长与发展课程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093fef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10.png)
经济增长与发展课程习题1. 什么是经济增长?请简要描述其特征和影响。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加。
它通常通过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率来衡量。
经济增长的特征包括:1) 量的增加: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活动的总量在一段时间内有所增加,如GDP或GNP的增加。
2) 持续性:经济增长应该是持久的,而不是一时的短暂现象。
3) 结构变化: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
经济增长对社会和个人有着深远的影响:1) 就业机会增加:经济增长可以刺激企业扩展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
2) 收入增加:经济增长通常伴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提高生活水平和物质生活条件。
3) 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促进科技和创新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善。
2. 什么是经济发展?请简要描述其意义和实现的条件。
经济发展是相对于经济增长来说的,它强调的是经济的质的提升,而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
经济发展的意义在于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实现经济发展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 政治稳定: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在政治稳定的环境下,才能实施相应的经济政策和改革。
2) 充分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自然资源等,充足的资源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3) 良好的市场环境:自由、开放和公平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激发创新和竞争。
4) 适应时代需求的政策和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的政策和制度,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
3. 经济增长与发展之间有何区别?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紧密相关但不同的概念。
经济增长强调的是经济总量的增加,通常通过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率来衡量。
经济增长注重经济的数量变化,追求经济的扩大和规模效应。
经济发展则强调经济的质的提升,关注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革,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的提高。
《宏观经济学》习题与解答
![《宏观经济学》习题与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2be3752059eef8c75fbfb3b8.png)
《宏观经济学》习题与解答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流量存量瓦拉斯均衡凯恩斯均衡短缺均衡非均衡短期与长期事前与事后二.判断题(T、F)1.产出水平和产出水平的变化是宏观经济研究的主要问题2.新剑桥派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的格局是越来越不利于工人。
事实也确实如此。
3.经济政策是指用以达到经济目标的方法。
4.借鉴宏观经济学应注意对本国经济的深刻理解。
5.资源如何在不同的用途之间分配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6.宏观经济学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收入差距的原因7.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一国的国民经济,只不过研究角度不同而已。
三.在下列各项选择中,挑选出一个合适的答案1.宏观经济的研究包括下列哪些课题A.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的根源B.经济总表现的微观基础C.一些经济取得成功而另一些经济则归于失败的原因D.为实现经济目标,可以制定经济政策以增加取得成功的可能性E.上述答案都正确2.需求与满足需求的手段之间的矛盾意味着:A.对于社会的有限需求只有有限的手段B.因为资源稀缺,不是社会的所有需求都能予以满足C.在经济学中选择并不重要D.即使资源不稀缺,而且需求也是有限的,社会仍将面临着一个难以满足所有欲望的困境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3.新古典经济学的定义指A.效率是非常必要的B.需求是不能全部满足的C.消费是经济行为的首要目的D.资源的最佳配置是必要的E.以上说法全都正确。
4.下列说法中哪一个不是经济理论的特点A.经济理论能解释一些现象B.经济理论建立因果关系C.经济理论只与一组给定数据有关D.经济理论可以在所有条件下应用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5.存款单上的存量为A.收入额B.支出额C.收支额D.余额6.宏观经济学包括这样的内容A.总产出是如何决定的B.什么决定就业和失业总量C.什么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速度D.什么引起总价格水平的上升和下降E.以上说法全都正确7.宏观经济学包括这样的内容A.什么决定了产出的构成B.资源如何在不同用途之间进行分配C.什么决定收入在社会各集团之间的分配D.一个特定厂商中工资是如何决定的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8.“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之间的相同点与区别点在于, A.都必须由模型中不包括的关系决定B.外生变量值由模型外部决定而内生变量的值由模型内部决定C.外生变量由模型内部决定,内生变量由模型外部决定D.内生变量是确定的,而外生变量则不是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9.宏观经济学A.研究所有重要的社会问题B.研究经济学中所有与政治有关的方面C.寻求解释通货膨胀的原因D.研究价格决定的学说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10.宏观经济学A.探讨与失业有关的所有问题B.力求分析失业的社会影响.C.涉及失业给家庭生活带来的问题D.探索失业率波动的原因E.以上说法全都正确11.宏观经济学A.分析决定国民收入的因素B.研究为什么从事农业和渔业生产的人的工资要比工人的工资低C.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收入差距的原因D.分析对企业征收的环境污染特别税对整个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12.宏观经济学A.解释为什么家庭消费者为他们的抵押品偿付的利率要高于政府所偿付的利率B.探讨利率平均水平波动的决定因素C.指出利息超过15%是不公平的D.指出通货膨胀时借入者会剥削借出者,获得不公平的利息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13.实际买的量在经济学中,下列情况不具有均衡意义A.实际买的量等于实际卖的量B.稳定的状态C.愿意买的量等于愿意卖的量D.长期过剩或短缺14.在宏观经济学创立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一部著作是A.亚当·斯密的《国富论》B.大卫·李嘉图的《赋税原理》C.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D.凯恩斯的《通论》E.萨缪尔森的《经济学》15.西方经济学以微观宏观并立的形式出现,主要由于A.凯恩斯《通论》的影响B.巴廷金《货币、银行与利息》的影响C.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的影响D.希克斯的《资本与价值》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经济增长理论一、名词解释1.经济增长2.实际增长率3.有保证的增长率4.自然增长率5.不稳定原理6.资本广化7.人力资本8.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9.技术进步 10.剑桥经济增长模型11.资本深化 12.经济发展13. 内生经济增长 14.索洛剩余二.单项选择1.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B.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C.城市化步伐的加快D.工资水平的提高2.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B.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C.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D.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一点3.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的经济增长。
A.没有过度的技术进步B.没有过度的人口增长C.没有过度的资本投资D.没有过度地使用自然资源4.资本深化是指()。
A.增加每单位资本的工人数B.增加人均资本量C.减少人均资本量D.将资本从低效部门重新配置到高效部门5.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刻画投资需求效应的是()。
A.乘数B.资本边际效率C.加速数D.以上都不对6.已知资本---产量比是5,储蓄率是20%,按照哈罗德增长模型,要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增长率应该是()A.4%B.6%C.5%D.8%7.按照哈罗德的看法,要想使资本主义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稳定地增长下去,其条件是()A.G A= G W = G nB.G A= G WC.G A= G nD.G A> G n8.经济增长很难保持稳定,呈现出剧烈的波动状态,这是()A.哈罗德增长模型的结论B.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结论C.哈罗德增长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共同结论D.既不是哈罗德增长模型的结论,也不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结论9.在长期内最有可能实现的是()。
A.实际的增长率B.有保证的增长率C.自然增长率D.以上都不对。
10. 在生产函数F=AK a N(1-a)中,全要素生产率是指()A.aB.AC.KD.N11.资本与劳动在生产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是()A.哈罗德模型的假设条件B.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C.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D.哈罗德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共同的假设条件12.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均衡点是指()A.实际增长率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B.整个社会的积累正好用于装备新增加的人口C.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D.实际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13.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若资本增长1%,劳动投入不变,则经济增长()1%。
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确定14.根据丹尼森的研究,经济增长的最大的可衡量的源泉是()。
A.物质资本的积累B.工时的缩短C.资源的重新配置D.人力资本的积累15.罗伯特·索洛在对生产率增长的研究中,将注意力集中在()。
A.减少人口增长B.对物质资本的投资C.技术革新D.人力资本的投资16.托马斯·马尔萨斯曾经预测人口将以超出生产能力增长所能支撑的速度扩张。
他的预言之所以没有兑现可以归因于()。
A.劳动力的增长B.收益递减规律C.乘数-加速原理D.技术进步17.经济增长理论主要论述的是()A.投资对潜在的实际国民收入的影响B.投资在短期内对总需求的影响C.实际国民收入围绕潜在国贸收入周期性的波动D.某段时期结构性失业的减少18.经济增长的程度可以用()来表示A.产量B.增长率C.人均产量;D.收入19.根据索洛模型,劳动投入增加对经济影响是()A.经济不增长B.经济倒退C.经济增长D.无关20.根据索洛模型,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是由于()A.持续高增长的储蓄率B.技术进步C.较的高人口增长率D.以上都对21.下面哪些不是贫穷国家经济发展的障碍()A.人口增长B.跨国公司存在C.低储蓄率D.技术进步22.提高经济增长率的重要途径是()A.建立多项税收B.削减就业人数C.提高投资产出比率D.增加人口23.下面哪种情况属于资本深化()A.人口增长5%,资本存量增加4%B. 人口增长5%,资本存量增加10%C.人口增长5%,资本存量增加5%D. 人口增长5%,资本存量不增长24. 下列哪一项体现了过度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A.气候变暖B.森林被过度砍伐C. 物种灭绝D.以上都是25.假设要把产量的年增长率从5%提高到7%,在资本-产量比率等于4的前提下,根据哈德罗增长模型,储蓄率应达到()A.28%B.30%C.32%D.20%26.根据索洛模型,n表示人口增长,&表示折旧率,每个工人资本的变化等于()A. Sf(k)+(&+n)kB. Sf(k)+(&-n)kC. Sf(k)-(&+n)kD. Sf(k)-(&-n)k27.根据索洛模型,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将()A.提高每个工人资本的稳定状态水平B.降低每个工人资本的稳定状态水平C.对每个工人没影响D.无法判断28.随着技术进步和知识更新()A.投资的收益递减将导致资本产出比率下降B.资本边际收益曲线呈一水平线C.资本边际收益曲线向左移动D.资本边际收益曲线向上移动29. 在没有技术变故的情况下,资本的深化最终会()A.提高资本-产出比率B.降低资本-产出比率C.使产出数量增加,而且增加的比例大于资本增加的比例D. 使产出数量增加,而且增加的比例小于资本增加的比例30.资本与劳动在生产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这是()A.哈罗德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B.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C.哈罗德增长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共同的假设条件D.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31.多马模型意味着()A.为了维持充分就业,投资不仅必须在整个时期内增长,而且必须以一种递增的速度增长B.如果净投资保持不变,则生产能力、总需求都不会增长C.总需求将毫无困难地跟上生产能力D.技术因素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2.哈罗德的自然增长率()A.使企业家满意于他们已经做出来最优的决策,并将在未来继续做出类似的决策B.确保没有过剩的生产能力C.往往是经济自发的经历的D.考虑到了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33.如果劳动和其他的投入基本固定,生产中使用的资本数量增加了,且资本-产出比率为常量,那么()A.资本-劳动比率一定下降了B.资本价格一定下降了C.收益递减规律一定在起作用D.一定有技术进步三.简答题1.简述哈罗德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
2.简述哈罗德模型与多马模型的联系和区别。
3.简述哈罗德—多马模型与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论的异同点。
4.简述哈罗德增长—多马模型的主要贡献和主要缺陷。
5.简述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
6.简述新古典增长模型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主要区别。
7.简述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黄金分割律。
8.简述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观点。
9.简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
10.政府可以影响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11.简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储蓄率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计算题1.假设资本—产出率为3,一国的国民收入为1000亿美元,消费为700亿美元,而该年的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按照哈罗德增长模型,第二年的增长率应该为多少?2.假如一国的产出要实现年增长率G从4%提高到6%,在资本-产出比率V等于2的情况下,根据哈罗德增长模型,储蓄率S应怎样变化?3.一国国民收入中资本的份额K为0.7,劳动的份额L为0.3,若劳动供给增加了5%,而资本供给减少了8%,对产出的影响会怎样?4.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人均生产函数为y=f(k)=2k-0.5k2,人均储蓄率为0.2,人口增长率为2%,求:(1)使经济均衡增长的k值;(2)黄金分割律所要求的人均资本量。
5.假设某经济中的利润收入者的储蓄率为15%,工资收入者的储蓄率为5%,利润收入占总收入的30%,工资收入占总收入的70%。
(1)求社会储蓄率;(2)如果劳动增长率为2.5%,资本生产率为0.25,一致性条件是否满足?若不满足,怎样调节?(3)若劳动增长率为1.5%,又如何?6.假设在某一时期,资本的增长率k为4%,劳动的增长率n为2%,实际产出的增长率y 为5%。
由统计资料得知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a为0.3,劳动的国民收入份额b为0.7。
(1)计算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2)假定一项减少预算赤字的政策使投资增加,资本的增长率k上升到1%,产出的增长率将上升多少?(3)假定实行一项减税政策,使劳动供给增长1%,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将如何变动?五.论述题1.评述哈罗德模型。
2.评述新古典增长模型。
3.评述哈罗德中性技术进步、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和索洛中性技术进步理论。
4.根据库兹涅茨关于经济增长的定义,论述经济增长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5.为什么说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是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的?第11章经济周期理论一、名词解释1.经济周期 2.朱格拉周期 3.基钦周期 4.康德拉耶夫周期 5.库兹涅茨周期6.加速原理7.加速数8.长期增长趋势二、单项选择1.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A.繁荣衰退萧条复苏B.繁荣萧条衰退复苏C.复苏衰退繁荣萧条D.萧条衰退繁荣复苏2.按照萨缪尔森的理论,经济发生周期性的波动,是因为()A.乘数作用B.加速数作用C.乘数和加速数的共同作用D.外部因素3.经济周期的中心是()A.价格的波动B.利率的波动C.收入的波动D.工资的波动4.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的联系在于()A.前者说明投资的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后者说明国民收入的变化对投资产生的影响B.两种都说明了投资怎样产生的C.前者说明了经济如何走向繁荣,后者说明经济怎样走入萧条D.前者说了经济怎样陷入萧条,后者说明经济如何走向繁荣5.下面哪项不属于内生因素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A.产生经济周期是由于创新过程的阶段性B.产生经济周期是由于乐观与悲观预期的交替C.产生经济周期是由于信用的扩张和收缩D.产生经济周期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循环变动6.在经济周期里,波动最大的一般是()A.资本产品B.农产品C.日用消费品的生产D.没有规律7.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投资主要是()A.投资存货B.固定资产的投资C.意愿投资D.重置投资8.朱格拉周期是一种()A.短周期 B.中周期 C.长周期 D.不能确定9.基钦周期是一种()A.短周期 B.中周期 C.长周期 D.不能确定10.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是一种()A.短周期 B.中周期 C.长周期 D.不能确定11. 库兹涅茨周期是一种()A.短周期 B.中周期 C.长周期 D.不能确定12.当国民收入在乘数和加速数的作用下趋于增加的时候,它的增加将因下述哪一因素限制而放慢()A.失业的存在B.充分就业C.边际消费倾向提高D.边际消费倾向降低13.当国民收入在乘数和加速数的作用下趋于下降的时候,它的下降将因下述哪一因素限制而放慢()A.总投资降为零B.失业增加 C.边际消费倾向下降 D.以上都不对14.中周期的每一个周期为()A.5—6年B.9—10年C.25年左右D.40个月左右15.50年左右一次的周期为()A.朱格拉周期B.基钦周期C.康德拉耶夫周期D.库滋涅茨周期16.加速数原理认为()A.消费增加导致GDP数倍增加B.GDP增加会引起投资数倍增加C.GDP增加会导致消费数倍增加D.投资增加会引起GDP数倍增加三、简答题1.简述经济周期的几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