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1

作业1
作业1

排序问题的总结

一插入排序

1思想:将一个新记录插入到一个含有条记录的有序表中,使得新表依然有序。2伪代码;

template

void Insert(const T&e, T*a, int i)

{//Insert e into the ordered sequence[1:i]such that the

//resulting sequence a[1:i+1] is also ordered.

//The array a must have space allocated for at least i+2 elements.

a[0]=e;

While(e

{

a[i+1]=a[i];

i--;

}

a[i+1]=e;

}

template

void InsertionSort(T*a, const int n)

{//Sort a[1:n] into nondecreasing order.

For (int j=2; j<=n;j++){

T temp =a[j];

Insert (temp, a, j-1);

}

3复杂度;

对InsertionSort的分析:最坏情况下,Insert(e, a, i)在插入之前需要进行i+1次比较。因此,Insert的复杂度为O(i)。InsertionSort调用Insert的情况为:

i=j-1=1,2,...n-1.因此,InsertionSort的复杂度为:

n-1

O( (i+1))=O(n*2)

i=1

插入排序最坏情况下的复杂度均为O(n*2);

插入排序的最佳情况:O(n);

二快速排序

1思想:

首先在所有待排序记录中选出一项作为枢轴,然后将所有关键字小于等于枢轴的记录排在枢轴的左边,所有关键字大于等于枢轴的记录排在枢轴的右边,最后,再分别对左右两部分进行排序。(递归调用快速排序)

2伪代码;

template

void QuickSort(T *a, const int left, const int right)

{ // Sort a[left:right] into nondecreasing order.

// a[left] is arbitrarily chosen as the pivot. Variables i and j

// are used to partition the subarray so that at any time a[m] ≤ pivot, m < i,

// and a[m] ≥ pivot, m > j. It is assumed that a[left] ≤ a[right + 1].

if (left < right) {

int i = left,

j = right + 1,

pivot = a[left];

do {

do i++; while (a[i] < pivot);

do j--; while (a[j] > pivot);

if (i < j) swap (a[i], a[j]);

} while (i < j);

swap (a[left], a[j]);

QuickSort(a, left, j - 1);

QuickSort(a, j + 1, right);

}

}

3复杂度;

对QuickSort的分析:快速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的表现为O(n*2);

快速排序的平均情况:O(nlog n);

O(n) time to partition an array of n elements.

T(n) is the time taken to sort a list of n records.

T(n)<=c n +2T(n/2),

<=c n +2( c n/2+ 2T(n/4))

<=2cn + 4T(n/4)

.........

<=c n log n +n T(1) =O(n log n)

三归并排序(迭代归并)

1 思想:

将输入表看作n个有序的长度为1的子表

第一趟,子表两两归并,生成n/2个长度为2的子表(n为奇数,则有一子表长度为1)

第二趟,这n/2个子表再两两归并生成n/4个子表。

每趟归并都将子表数减半。

最终剩下了一个子表,归并自然也就结束了。

2 伪代码;

template

void MergePass(T *initList, T *resultList, const int n, const int s)

{// Adjacent pairs of sublists of size s are merged from

//initList to resultList. n is the number of records in initList.

for (int i = 1; // i is first position in first of the sublists being merged

i <= n-2*s+1; // enough elements for two sublists of length s?

i+ = 2*s)

Merge(initList, resultList, i, i + s -1, i + 2 * s -1);

// merge remaining list of size < 2 * s

if ((i + s -1) < n ) Merge(initList, resultList, i, i + s -1, n);

else copy(initList + i, initList + n + 1, resultList + i);

} (一趟归并)

template

void MergeSort(T *a,const int n)

{// Sort a[1:n] into nondecreasing order.

T *tempList = new T[n+1];

// l is the length of the sublist currently being merged

for (int l =1; l < n; l*= 2)

{

MergePass(a, tempList, n, l);

l*=2;

MergePass(tempList, a, n, l); // interchange the role of a and tempList }

delete [] tempList;

}

3复杂度;

对的分析:函数对初始记录进行了数趟归并。

第一趟:子表长度l=1,

第二趟:l=2,

第i 趟:l= 2*i-1.

则所需趟次:i= log l +1=log n +1每O(n)

所以T(n)= n x (log n +1)→O(n log n)

四堆排序

1 思想:

(1)将待排序的记录序列构造成一个堆;

(2)选出堆中所有记录的最大者即堆顶记录,然后将它从堆中移走(通常将堆顶记录和堆中最后一个记录交换);

(3)将剩余的记录再调整成堆,这样又找出了次大的记录,以此类推,直到堆中只有一个记录为止。

2 伪代码;

template

void Adjust(T *a, const int root, const int n)

{// Adjust binary tree with root root to satisfy heap property. The left and right

//subtrees of root already satisfy the heap property. No node index is > n.

T e = a[root];

// find proper place for e

for (int j =2*root; j <= n; j *=2) {

if (j < n && a[j] < a[j+1]) j++; // j is max child of its parent

if (e >= a[j]) break; // e may be inserted as parent of j

a[j / 2] = a[j]; // move jth record up its parent node

}

a[j / 2] = e;

}

template

void HeapSort(T *a, const int n)

{// Sort a[1:n] into nondecreasing order.

for (int i = n/2; i >= 1; i--) // heapify

Adjust(a, i, n);

for (i = n-1; i >= 1; i--) // sort

{

swap(a[1], a[i+1]);// swap first and last of current heap

Adjust(a, 1, i); // heapify

}

}

3 复杂度;

对HeapSort的分析:设2*k-1≤n≤2*k,则树有k层,且第k层的结点树≤2*k-1。在第1个循环中,每个孩子的结点都会调用一次Adjust,所需的时间则为每层结点数乘以结点可达的最远距离的和,即如下:

T(n)= ∑2*i-1(k-i)=2*0(k-1) +2*1(k-2) + 2*2(k-3)+....+2*k-1(0)

1<=i<=k

=∑2*k-i-1(i)= 2*k-1∑i/2*i ≤n∑i/2*i=n(1/2+2/2*2+3/2*3...+(k-1)/2*k-1) 1≤i≤k-1 1≤i≤k-1 1≤i≤k-1

<2n =O(n)

Maximum tree depth(第二循环结构)

Time complexity O(n log n)

五关键字排序

1 思想:

待排序记录R1,R2,…,Rn可采用d位r基箱排序,

关键字用基数r进行分解,

每个关键字被分为d位,

每位取值范围0~r-1 (十进制:0~9,二进制:0~1),

r是基,每个进制需要r个箱子,每个箱中的记录将组成一个链。

2 伪代码;

void RadixSort(Element *list, const int d, const int n)

// Records list~=~(list[1],~... ,~list[n]) are sorted on the keys key[0],^... ,^key[d-1]

// The range of each key is 0~(<=~key[i]~<~radix. radix is a constant.

// Sorting within a key is done using a bin sort.

const int radix = 10;

{ int e[radix], f[radix]; // queue pointers

for (int i = 1; i <= n; i++) list[i].link = i+1;

list[n].link = 0; int current = 1;

for (int i = d-1; i >= 0; i--) // sort on key key[i], key[2] key[1] key[0]

{ for (int j = 0; j < radix; j++) f[j] = 0; // initialize bins to empty queues for (;current; current = list[current].link) { // put records into queues

int k = list[current].key[i]; //k=list[1].key(2)=9

if (f[k] == 0) f[k] = current; //if f[9]==0 then f[9]=1

else list[e[k]].link = current;

e[k] = current; //e[9]=1

}

for (int j = 0; f[j] == 0; j++); // find first nonempty queue

current = f[j]; int last = e[j];

for (int k = j+1; k < radix; k++) // concatenate remaining queues

if (f[k]) {

list[last].link = f[k];

last = e[k];

}

list[last].link = 0;

for (int q = current; q; q= list[q].link)

cout << list[q].key[0] << list[q].key[1] << list[q].key[2] << " , "; cout << endl;

}

}

class Element

{

public:

int key[3];

int other;

int link;

Element(){other = 0;};

};

void main()

Element *b = new Element[11];

Element e;

e.key[0] = 1; e.key[1] = 7; e.key[2] = 9; b[1] = e;

e.key[0] = 2; e.key[1] = 0; e.key[2] = 8;b[2] = e;

e.key[0] = 3; e.key[1] = 0; e.key[2] = 6;b[3] = e;

e.key[0] = 0; e.key[1] = 9; e.key[2] = 3;b[4] = e;

e.key[0] = 8; e.key[1] = 5; e.key[2] = 9;b[5] = e;

e.key[0] = 9; e.key[1] = 8; e.key[2] = 4;b[6] = e;

e.key[0] = 0; e.key[1] = 5; e.key[2] = 5;b[7] = e;

e.key[0] = 0; e.key[1] = 0; e.key[2] = 9;b[8] = e;

e.key[0] = 2; e.key[1] = 7; e.key[2] = 1;b[9] = e;

e.key[0] = 0; e.key[1] = 3; e.key[2] = 3;b[10] = e;

RadixSort(b, 3, 10);

}

3 复杂度;

对Radixsort的分析:RadixSort对数据进行d趟操作,每趟用时O(n+r)。因此,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d(n+r))。其中d的大小依赖于r的选取和最大的关键字。选择不同的r会导致不同的时间复杂度。

课本P22

6、考虑下面的算法,回答下列问题:

int Stery(int n) //n为非负整数

{

S=0;

for (i=1;i<=n;i++)

S=S+i*i;

return S;

}

(1)、该算法求的是S=1*1+2*2+3*3+……+n*n,即前n个数的平方和;(2)、该算法的基本语句是S=S+i*i;

(3)、基本语句执行了n次;

(4)、该算法的效率类型是线性;

(5)、

(6)、

7、使用扩展递归技术求解下列递推关系式:

(1)、{41

3(1)1()n T n n T n =->=

解:()3(1)3(2)=3(1)43n n T n T n T n T --=-=-==*……224()n O n ≤=

(2)、{11

2(/3)1()n T n n n T n =+>=

解:假定3k n =,将递推式像下面这样扩展:

()2(3)T n T n n =+22(2(

3)3)

T n n n =++ =1

12(1)2233k k k n n T n --+++?+…… 032()2k k i i ==∑k 13122312

k +-=?-() 113233()k k k n O n ++=-≤==

8、考虑下面的递归算法,回答下列问题:

int Q(int n) //n 为整数

{

if (n ==1) return 1;

else return Q(n -1)+2*n -1;

}

(1)、该算法求的是前n 个奇数的和

(2)、当n=3时,(3)(2)231(1)221231T T T =+?-=+?-+?-

(211)(2

21)(231)13=?-+?-+?-=++=

(3)、该算法递推关系式为{1

1(1)211()n T n n n T n =-+*->= ()(1)21(2)2(1)121T n T n n T n n n =-+*-=-+*--+*-

1321n =+++*-……22()n O n ==

(4)、转换为非递归算法,其代码为:

int Q(int n) //n 为整数

{

int m =0;

for (int i =1;i <=2*n -1;i =i +2)

m =m +i;

return m;

}

民法学试题及答案(民法学1试卷号2097)

法学专业民法学(1)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按份共有 2.房屋典权 3.民事法律事实 4.监护 5.法定代理 6.法人 二.填空(每空1分,共23分) 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和。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停止的活动。 7.根据代理权产生原因的不同,代理相应分为、委托代理和三类。8.《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或起计算。 9.传统民法将他物权分为和。 10.以占有人主观上是否知道其占有属于非法为标准,可将不法占有分为和。11.在我国共同共有基本形式有和两种。 12.《民法通则》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方便生活、、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不给分) 1.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是()。 A.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B.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C.人身关系 D.财产关系 2.民事权利根据其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实现,可以分为()。

A.既得权和期待权 B.财产权和人身权 C.主权利和从权利 D.绝对权和相对权 3.在对外关系上,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全体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 A.有限清偿责任 B.无限清偿责任 C.无限连带清偿责任 D.按份责任 4.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应为()。 A.物 B.行为 C.智力成果 D.人身内容 5.公民死亡即丧失法律上的人格,随之产生一系列相应的法律后果:()。 A.遗嘱发生效力 B.财产开始继承 C.债权债务消灭 D.婚姻关系消灭 6.法人终止的原因有()。 A.依法被撤销 B.解散 C.违约或侵权 D.依法宣告破产 7.自阿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中,作为行为的附属要件,条件应符合的要求有()。 A.条件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 B.条件是将来必定发生的事实 C.条件是法定而非当事人议定的 D.条件不得与行为的主要内容相矛盾 8.《民法通则》规定,委托书授权不明的,()。 A.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B.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C.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D.代理人与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9.法人机关成员执行职务的行为体现着()。 A.法人机关成员的个人意志 B.法人代理人的意志

最新交大网络教育_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一次作业.

针对数据库SPJ中以上4个表S、P、J、SPJ,用SQL语句进行以下操作: (1找出所有供应商的姓名和所在城市。 Select SNAME,CITY from S; (2找出所有零件的名称、颜色、重量。 Select PNAME,COLOR,WEIGHT from P (3找出使用供应商S1所供应零件的工程号码。 Select JNO from SPJ where SNO='S1'; (4找出工程项目J2使用的各种零件的名称及其数量。 Select p.PNAME,s.QTY from SPJ s,P p where s.JNO='J2' and s.PNO=p.PNO; (5找出上海厂商供应的所有零件号码。 Select s.PNO from SPJ s,S s1 where s1.CITY='上海' and s.SNO=s1.SNO; (6找出使用上海产的零件的工程名称。 select JNAME from j where JNO in(Select s.JNO from SPJ s,S s1 where s1.CITY='上海' and s.SNO=s1.SNO; (7找出没有使用天津产的零件的工程号码。 SELECT DISTINCT JNO FROM J WHERE NOT EXISTS(SELECT * FROM SPJ,S WHERE SPJ.JNO=J.JNO AND SPJ.SNO=S.SNO AND S.CITY='天津'; (8把全部红色零件的颜色改成蓝色。

Update P set COLOR='蓝' where COLOR='红'; commit; (9由S5供给J4的零件P6改为由S3供应,请作必要的修改。 Update SPJ set SNO='S3' where SNO='S5' and JNO='J4' and PNO='P6'; commit; (10从供应商关系中删除S2的记录,并从供应情况关系中删除相应的记录。DELETE from SPJ where SNO='S2'; commit; DELETE from S where SNO='S2'; commit; (11 请将(S2,J6,P4,200插入供应情况关系。 INSERT INTO SPJ(SNO, PNO, JNO, QTY VALUES('S2','J6','P4',200

科技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科技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科技论文它是科学技术人员在科学实验(或试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里的现象(或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综合和阐述,从而揭示现象(或问题)的本质与规律的科技论文。按照写作目的不同,科技论文可分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两类,学术论文是为了在学术会议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位论文是为了申请相应学位,以表达作者的研究成果,体现作者的科研能力。撰写一篇好的科技论文,在写科技论文之前我们应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科技论文写作包括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和论文的撰写。读者在研读一篇文献时首先关注的是文献的摘要,因此摘要在论文写作中占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多学者在任何撰写论文摘要方面作了很多工作【1,2】。一篇论文的引言起着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的作用,如何撰写引言也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3】。 科技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步骤:调研,选题,查资料,制定研究方案,论证,开始实施。 首先对拟开展研究的领域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有无价值,等等。 然后在调研的基础上正确选题,选题时我们要考虑如下原则:要注重创新性,社会效益,前沿性,可操作性,要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或者感兴趣的题目,要避免与他人重复,同时要考虑自己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确定选题后,要进一步查阅资料,分析实验或者理论方法,学习相关知识,借鉴别人的思想和方法,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并列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详细研究计划。查找资料时已知作者、杂志名称、卷(年份)、页码,可以从杂志中查找想查阅的文章。也可从杂志作者索引或者主题中查找,通常学术杂志在每一期都按主题和作者列出目录;在年终一期按主题或者作者列出总的目录,可以从中查找相关文献。 科技论文是我们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书面表达形式。其结构包括:1论文标题,2作者及其单位,3内容摘要,4关键词或分类代码,5正文(a引言,b实验描述或者理论描述,c结果与讨论,d结论),6 参考文献. 标题应该尽可能具体一些,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而定,覆盖主要内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2013年春民法学在线作业答案

1. 合伙负责人的经营活动,由()承担民事责任 A 全体合伙人 B 合伙负责人 C 全体合伙人和合伙负责人分别承担责任 D 合伙负责人对外承担责任 2. 下列有价证券中代表一定货币的是() A 支票 B 提单 C 股票 D 仓单 3. 下列行为中,属于实践行为的是() A 买卖行为 B 租赁行为 C 借用行为 D 赠与行为 4. 下列属于不可分物的是() A 100公斤大米 B 一辆自行车 C .1000公斤钢材 D 四间房屋 5. 根据物使用后形态的变化性,物可以分为() A 动产与不动产 B 主物与从物 C 原物与孳息 D 消耗物与非消耗物 6. 自然人取得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A 出生 B 户口登记 C 1岁以上 D 半岁以上 7. 区分主物与从物的法律意义主要在于() A 主物、从物独立存在 B 从物不能离开主物而独立存在 C 从物须辅助主物而使用 D 在交易时,如无另外的约定,从物随主物转移而转移 8. 下列事物中,不属于民法上的物的是()

A 黄金 B 月球 C 货币 D 石油 9.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有() A 民事主体 B 民事权利 C 民事义务 D 民事客体 10.合伙人可以用于出资的财产包括() A 货币 B 土地使用权 C 知识产权 D 房屋 11.下列属于现代民法的有() A 1912年1月1日起生效的《瑞士民法典》 B 1942年的《意大利民法典》 C 1922年的《苏俄民法典》 D 1900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德国民法典》 12.合伙解散的原因包括() ? A 合伙协议约定的经营期限届满 ? B 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 C 合伙协议约定的目的已经实现 ? D 合伙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13.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 A 排除妨碍请求权 ? B 停止侵害请求权 ? C 消除危险请求权 ? D 支付违约金请求权 14.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有()

东财论文写作指导在线作业

东财《论文写作指导》在线作业一(随机)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毕业论文选题要能敏锐地发现学科领域内有价值的但未被充分挖掘研究的领域,这属于遵循 了选题的()原则。B. 创新性原则 2. 作者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必须系统梳理研究问题的起源、发展和现状,具体地说就是必须采用 历史方法按照“由远到近”、“有大到小”和“由宽到窄”,这是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则。 B. “文献树”原则 3. ()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 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D. 文献综述 4. 下列关于内容摘要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摘要是毕业论文内容的高度浓缩,因此不必保持论文中的信息量不变 5. 正文的核心部分是:()。B. 主体 6. 抄袭的含义:()。B. 指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 7. 下面关于正文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B. 引论部分要有一定量的文字叙述,但不能单独编成一章 8. 下面哪一描述最好的概括了毕业论文的含义?() A.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在教师指导下按学术论文标准独立完成的具有一定学术 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文章 9. 需要插入脚注时,找到Word编辑界面工具栏中“插入”下拉式菜单,选择(),里面有“脚注 和尾注”。 C. “引用” 10. 引论中最主要、所占篇幅最长的部分是()。C. 文献综述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论文的构成项目包括以下内容:()。A. 封面 B. 内容摘要及关键词 C. 目录 D. 参考文献 2. 调查报告型毕业论文的一般特征有:()。A. 告知性 C. 真实性 D. 时效性 3. 以下哪些资料不能用作毕业论文的参考资料()。A. 地方小报、小网站的资料 B. 非正规出版物、内部刊物或工作总结等资料 C. 领导人讲话资料 4. 初稿的拟定方法有:()。A. 按提纲顺序分段进行 B. 按思考的成熟程度分部分进行 5. 构思论文提纲时一般根据()进行。A. 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C. 写作意图

论文写作格式模板1

导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问题提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选题价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文献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文章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研究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创新与不足.....................................................................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涵义及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含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理论基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的差异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体系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财务报告体系的比较和分析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项目涵盖范围的比较错误!未 定义书签。 三、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财务报告体系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 错 误!未定义书签。 四、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差异的主要表现错误!未定义 书签。 (一)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不同..................................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企业合并的范围和会计处理方法有差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披露范围有区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不一致..............................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有差距..............................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资本与资本保全的处理未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具体差异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历程和影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历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改革初期市场经济会计的探索阶段1978年—1992年错误!未定义 书签。

科技论文写作A第一次作业

科技论文写作A第一次作业 姓名:毛岸青学号:12933120 班级:建筑工程技术(工民建)2012-82班 二、主观题(共26道小题) 10. 《科技论文写作A》与《科技论文写作B》是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科技论文写作分为《科技论文写作A》和《科技论文写作B 》两门课程。其中《科技论文写作A》着重讲解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和专科毕业报告,《科技论文写作B 》主要介绍除毕业设计(论文)、毕业报告之外的其他各种科技论文的写作知识。 11.学习科技论文写作应采取什么方法? 参考答案: 应采取知行结合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练习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科技论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思考、实践、练习,我们的科技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12.什么是科技论文? 参考答案: 科技论文主要是指对科学技术领域的新见解、新成果、新知识、新进展进行论述的文章。 13.科技论文可分为那几种类型? 参考答案: 理论型:如《对“媒介即信息”理论的再思考》 实证型:如《厌氧氨氧化处理养殖废水启动试验研究》 设计型:如《网络虚拟校园系统设计》

描述型:如《试论转轨以来俄罗斯总统制的特点及其影响》 14.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和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是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学位论文的一种,学位论文(包括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 15.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有何重要价值? 参考答案: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去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体现,是检验教学质量、进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16.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从开始到完成,主要包括哪些环节? 参考答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从开始到完成,主要包括选题、开题、填写任务书、研究与设计、撰写初稿、修改、定稿等七个环节。 17.开题报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如下期方面内容: 选题理由:选题的必要性、选题的可行性 研究方法:实验法?调研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文本阐释法? 基本结构:论文有那几部分构成?各部分内容? 主要结论:主要观点 进度安排:完成设计(论文)的时间表 参考文献:对本设计(论文)有参考价值的专著、论文 18.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草稿的修改主要应注意哪些问题?

2017年电大《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本法的地位。 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3、宣告失踪:指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宣告其为失踪人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民事法律制度。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二、填空 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的三要素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的活动。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 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规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约定期限。 三、选择题(每小题3份,共24分。每小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不给分。) 1. 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 A C )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 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 A ) A. 二年 B. 四年 C.五年 3. 在民法上房屋属于( A ) A. 不动产 B. 流通物 C. 限制流通物 4. 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方救张某,张某无奈同意付钱,杨某将张某救上岸,其要求付钱行为是( B ) A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B 无效的民事行为 C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5. 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 ABC ) A 身体收到上海要求赔偿的 B 出售治疗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C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6. 民法通则规定( B C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A.1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 B.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

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第一次离线作业答案

《数据库应用技术》作业 第六章 6、系统DSN 用户DSN 文档DSN 系统DSN 7、基于BDE的两层数据库应用程序、基于ADO的两层数据库应用程序、基于dbExpress 的两层数据库应用程序、基于InterBase的两层数据库应用程序 8、三层开发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程序方法主要有三种:基于DataSnap技术开发的多层结构数据库应用程序、基于Bussiness Broker Server技术开发的多层数据库应用程序和基于逻辑三层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程序。 9、ODBC各部件及层次关系图

10、 1)打开ODBC数据源管理器:执行【开始】->【控制面板】命令,在控制面板窗口中双击【性能维护】图标,再双击【管理工具】图标,然后再双击【数据源(ODBC)】图标,将会展示【ODBC数据源管理器】对话框 2)选择数据源类型并添加数据源:在【ODBC数据源管理器】对话框中单击【系统DSN】,再单“添加”按钮,出现【创建新数据源】对话框 3)选择驱动数据源的驱动程序:在【创建新数据源】对话框中,选择【Microsoft Access Driver (*.mdb)】后单击【完成】按钮,出现【ODBC Microsoft Access安装】对话框 4)设置数据源参数:在【数据源名】文本框中输入数据源名,在【说明】文本框中抒发说明信息。单击【选择】按钮,出现【选择数据库】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选择对应的数据库名后单击【确定】按钮 5)在【ODBC Microsoft Access安装】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数据源的配置。 11、 1)打开ODBC数据源管理器:执行【开始】->【控制面板】命令,在控制面板窗口中双击【性能维护】图标,再双击【管理工具】图标,然后再双击【数据源(ODBC)】图标,将会展示【ODBC数据源管理器】对话框 2)选择数据源类型并添加数据源:在【ODBC数据源管理器】对话框中单击【系统DSN】,再单“添加”按钮,出现【创建新数据源】对话框 3)选择驱动数据源的驱动程序:在【创建新数据源】对话框中,选择【SQL Server】后单击【完成】按钮,出现【创建到SQL Server的新数据源】对话框 4)为数据源命名并选择SQL 服务器:在【创建到SQL Server的新数据源】对话框的【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数据源名,在【描述】文本框中输入数据源的描述,在【服务器列表框中选择或输入SQL服务器的名称。设置好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创建到SQL Server 的新数据源】对话框(二) 5)设置登录ID和密码:在【创建到SQL Server的新数据源】对话框(二)中,选择【使用用户输入登录ID和密码的SQL Server验证】,然后在【登录ID】文本框中输入用户名,如系统管理员名为“sa”,在【密码】文本框中输入登录密码,如系统管理员的口令为tongaihong。登录ID和密码输入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创建到SQL Server的新数据源】对话框(三) 6)选择数据库:在【创建到SQL Server的新数据源】对话框(三),选择【更改默认的数据库】,然后在其后的列表框中选择需要的数据库,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创建SQL Server的新数据源】对话框(四)。通常该对话框不需要设置,单击【完成】按钮,出现【ODBC Microsoft SQL Server安装】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列出了建立的数据源的所有相关信息。7)测试数据源:单击【测试数据源】按钮,出现【SQL Server数据源测试】对话框,如果测试成功经给出测试成功的信息 8)完成:单击【确定】按钮,退出【SQL Server数据源测试】对话框,出现【ODBC Microsoft SQL Server 安装】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退出该对话框,出现【ODBC数据源管理器】对话框,可以看到系统数据源已经建立。单击【确定】按钮,退出该对话框,数据源名建立完毕。 12、 1)在Database Desktop应用程序中执行【Tools】->【Alias Manager】命令,出现【Alias Manager】对话框

对科技论文写作的认识

科技论文写作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反应,生产实践是科技论文写作产生并赖于发展的源泉。学完这门课程以后,了解到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史。就是科技大发展史,也是科技论文的发展史,因其能培养读者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提高读者科学素质而开设看的一门学科。 虽然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看,但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贯彻科教兴国之策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意识日趋深入人心,科技的发展,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数量的增加,科技队伍也随之扩大,科技写作的发展的今天已有规律可循。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民众的科学素质不断提高,创新发明活动越来越普及,科技论文写作也成为一种必要。掌握科技写作的知识,可以更好的促进科学技术的交流。以此,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的要求。同样对学术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科技论文是对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的科技写作文体。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它是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来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的。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是培养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帮助大学生掌握即将面临的毕业论文写作规范,进一步引导学生梳理本专业的理论体系,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学会如何阅读消化文献、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结果分析,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帮助学生提高科技论文写作的专业素质。科技论文写作课,主要是针对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语言工具课程,主要讲授科技论文的特点、作用,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选题、资料检索、表达方式及语言的运用、科技创新思维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学位论文的写作与答辩等内容。 当然科技论文的写作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撮和,还要掌握必要的写作理论知识。科技论文正文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包括:题目、作者(含作者地址和通讯方式)、前言(或称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分析和讨论。作为科技论文,目的是报道新成果和新发现,希望有更多的同行了解和引用,为达此目的,除正文外,科技论文还要提供其它几项可供快速阅读、浏览、检索的档目,分别为摘要(中英文两种)、关键词、检索号(或称分类号,由编辑部提供)。为尊重他人劳动,科技论文的最后,往往还有一个致谢。 课上老师从科技论文写作的含义,科学性,专业性,实用性,规范性,可续性这几方面来讲解。让我映像最深的莫过于科技论文写作的,科学性。在学术界中,抄袭论文是时有发生的,这不仅仅是对学术的亵渎,更是写作人员的对待写作的一种不负责的态度。学术是严谨的,严肃的,严密的严格的。因此,抄袭,剽窃他人的科研成果是无耻的,这就要求从事科技写作时,一方面要根据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来写作,不能想当然,另一方面不能高“;包装艺术”。不能为写文章而写文章,不能没有新观点而强行拼凑,写作时尤其要严谨,不能草草下定论,对新的现象要考虑周到,如若缺乏这种态度,很可能会有违背科学性的事情发生,甚至会在某个领域造成不可弥补损失。科技论文是科研结果客观、如实的报告。由于要保护知识产权,科技论文严禁抄袭和重复已有成果。又由于科学要求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因此论文所提供的实验数据必须真实和详实。但是,又由于版面所限,故论文的行文又必须尽可能简洁。可以说,创新、真实、详尽和简洁是科技论文的基本要求。这其中,创新是灵魂,真实是底线。 但我们也应懂得,错误和缺点也是机会,要善于发现他人研究中的缺点、错误,因为这种发现意味着创新,意味着超越。在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不要怕出现缺点和错误。要善于发现自己学习,研究乃至论文准备中的缺点、错误,因为这种发现便是进步,便是提高。 更重要的是,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分析自己的文章如何如何好,而是从读者角度分析:要有自己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如同准备做报告的思维方法一样:做报告之前,重要的不仅仅是想清楚自己要讲什么重要思想,而且还是要想清楚听众是哪些人?他们来听报告,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怎样讲才是对听众来说有价值的?怎样建立起自己的报告和听众的联系?正如一位科学工作者所说:"我们为什么需要在写作上如此认真努力原因很简单.一个研究结果只有在被别人使用时才有意义.而想被别人使用,文章必须能引起其他科学家的兴趣,而且得保证其他人能看懂并可以重复和再现你的结果.只有可以被理解的研究才会被重复,也只有可以被再现的工作才能导致别人的引用和跟踪.而你的论文被引用的数量常常用来衡量研究的影响力.从某种角度看,,写作就像是把你的工作成果推销给其他的科学家."科技的专业性,实用性规范性,可读性这方面还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不仅仅有利于学术的交流而且也是从事科技的要求。科技论文的写作是科技研究的重要做成部分,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科学技术的重要标志),有利于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是科学技术的研究的一种重要标志),有利于进行学术交流和人才的发现。这就是科技论文的写作意义。 科技论文写作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科技工作的进展。譬如一篇写得好的科研选题报告或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可以促进一个有价值的科研项目或建设项目尽快上马;反之,一篇写得不好、表达不规范的论文,也将

电大2014年《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1-作业4))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本法的地位。 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3、宣告失踪指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宣告其为失踪人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民事法律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二、填空: 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得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行自愿(公平)、等值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的活动。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约定期限)。 三、选择题: 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二年)。 3、在民法上房屋属于(不动产)。 4、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救张某,张无奈同意付钱,杨遂将张就起,其要求付钱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 5、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6、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数据库技术》第一次作业答案

首页- 我的作业列表- 《数据库技术》第一次作业答案 欢迎你, 你的得分:60.0 完成日期:2014年01月09日21点14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3月13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1( C ) 计算机硬件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 用户 为了防止一个用户的工作不适当地影响另一个用户,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2( C ) 完整性控制 安全性控制 并发控制 访问控制 下列实体类型的联系中,属于多对多联系的是() A、 3( A ) 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联系 学校与教师之间的联系 商品条形码与商品之间的联系 班级与班长之间的联系 专门的关系运算中,投影运算是() 4( B ) 在基本表中选择满足条件的记录和属性组成一个新的关系 在基本表中选择字段组成一个新的关系 在基本表中选择满足条件的记录组成一个新的关系 上述说法都是正确的。 SQL SELECT语句的功能是() 5( B ) 定义 查询

修改 控制 数据库文件的扩展名是() 6( A ) DBF DBC DBT FPT 主索引字段() 7( A ) 不能出现重复值或空值 能出现重复值 能出现空值 不能出现重复值,但能出现空值 查询的数据源可以是() 8( D ) 自由表 数据库表 视图 以上均可 在Foxpro6.0中,打开数据库使用的命令为() 9( A ) USE SELECT OPEN CREATE 有SQL语句:SELECT AVG(工资)FROM 职工的执行结果是()。 10( C ) 工资的最大值 工资的最小值 工资的平均值 工资的合计 在浏览窗口中,不能将一条记录逻辑删除的操作是() 11( B ) 将光标定位于该记录,按Ctrl+T键 将光标定位于该记录,按DELECT键 将光标定位于该记录,单击表菜单中的“切换删除标志”选项 单击该记录前的白色小方块,使其变黑。 要为当前表所有商品价格上调8%,正确的SQL命令是命令()。

20春东财《论文写作指导》单元作业一答案2664

(单选题)1: 案例设计型毕业论文的含义:()。 A: 是对某些领域(如:企业、政府部门、社会公众)特定管理情境的真实、客观的描述和介绍,是管理情境的真实再现 B: 是指用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来说明某些经济管理问题的论文 C: 包括案例正文和案例分析两部分 D: 是反映社会实践中具有一定典型性的经验,以介绍先进的典型经验为主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2: 获取一手资料与事实资料的常用方法是()。 A: 纸质报刊媒体的报道 B: 年鉴、史料 C: 实地调查 D: 政策文件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3: 下列关于标题句式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 《我国汽车工业必须确立五大发展战略》是陈述句式标题 B: 《中国面临输入型通货膨胀》是陈述句式标题 C: 《浅析我国石油与化工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几个误区》是判断句式标题 D: 《CPI上涨不会引发全面通货膨胀》是判断句式标题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间接引用的含义:()。 A: 对他人的观点或结论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提练 B: 直接使用作者的原话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C: 应包括文章中所引用的每一篇资料 D: 将他人作品的精华部分作为自己的主要部分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5: 毕业论文中的下述表述,“一个广为流传但未经证实的说法是,在中国,生活被房贷按揭所改变的青年,有2600万。”此类表述违背了毕业论文写作的哪一原则()。A: 创新性原则 B: 学术性原则 C: 科学性原则 D: 平易性原则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6: 朗读草稿,发现问题进行修改的方法是:()。 A: 念读修改法 B: 热加工法 C: 冷却修改法 D: “集体会诊”法 正确答案: A

民法学(1)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doc

民法学(1)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 同学们:大家好! 完成此次作业首先需要大家对教材第五至第八章内容进行学习,之后才能作以下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宣告死亡:是指公民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又人民法院宣告该公民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 2、表见代理:指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其代理权的情况,且相对人主观上为善意且无过失,因而可以向被代理人主张代理的效力。 3、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若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可能性的制度。 4、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5、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 6、相邻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与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提示:名词解释是比较容易的题型,通常大家不会有什么问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 2.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终止。4.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属于具有特殊作用的种类物。 5.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6.《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7.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有:(1) 不可抗力 (2) 其他障碍。 8.传统民法将他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9.财产所有权合法取得的方式可以分为原始取得、继受取得。 10.房屋典权是典权人支付典价,占有出典人的房屋,并对其进行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提示:填空题答案是唯一的,以上答案都可在教材中找到。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 AC )。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一次作业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设关系数据库中一个表S的结构为:S(SN,CN,grade),其中SN为学生名,CN为课程名,二者均为字符型;grade为成绩,数值型,取值范围0-100。若要更正王二的化学成绩为85分,则可用()。 A、UPDATE S SET grade=85 WHERE SN=’王二’ AND CN=’化学’ B、 UPDATE S SET grade=’85’ WHERE SN=’王二’ AND CN=’化学’ C、UPDATE grade=85 WHERE SN=’王二’ AND CN=’化学’ D、UPDATE grade=’85’ WHERE SN=’王二’ AND CN=’化学’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2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I.人工管理阶段 II.文件系统阶段III.数据库阶段 A、I 和 II B、只有 II C、II 和 III D、只有 I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2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2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在数据库系统中,负责监控数据库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处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是( )人员的职责。 A、数据库管理员 B、系统分析员 C、数据库设计员 D、应用程序员

课题一:论文写作的意义、性质、种类及作用

论文写作的作用、种类及意义论文写作能力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撰写教育论文既是教师教科研能力的一种具体的展示,又是不断提升教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然而,不可忽视的现实状况是部分中青年教师对撰写教育论文认识不够、信心不足。 一、对教育论文界定的认识 论文是指系统地讨论或研究某个问题的文章。讨论或研究就是论,论者,分析问题、说明道理也。通俗一点讲,你写的文章是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并说明为什么有这样的认识,这就是论文。如果研究的问题在教育教学的范畴内就称为教育论文。或者说论文(或称学术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和描述学科研究成果的文章。也就是说,论文既是科研人员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部分教师之所以不敢写或懒得写论文,不敢写无非是把论文看得太神秘,太玄乎,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懒得写是“懒”字在作怪,对教育论文的意义、作用认识不足。其实,现在教育界对论文的要求并不很高,论文的内涵被缩小了,外延被扩大了,报刊上常见的教材分析、教法研究、学法研究、解题研究、课例评点、教学一得、育人一得等等,均看成是教育教学。 二、性质 教学论文是用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描述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文章,它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 现在通常的做法,除了严格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论文外,是把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课堂教学设计或评点、教育教学的实验总结、报告和设想以及有关各科教与学的科普理论文章等,也纳入了教育教学论文的范畴。教育教学论文之所以称为论文,又必须有它自身的质的规定性。这最主要的是指论文的学术性。学术性既是教育教学论文的主要特点,也是它的起码条件,没有学术性,也就失去了论文的资格。教育教学论文的学术性主要指它的专门性、普遍性和系统性。 专门性:它是专门用来探讨研究教育教学科学领域里的现象和问题的。 普遍性:它所研究的现象和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它的研究成果应当揭示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体现出普遍的指导意义。 系统性:它材料丰富、议论广阔、系统全面。

科技论文写作期末作业

科技论文写作期末作业 摘要:不知不觉,为期10周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结束了。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是啊,只有通过不断的总结,才能及时将所学知识整合到已经掌握的知识体系里,使其真正成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作者从词汇、语法、专业知识以及在科技论文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四个层面对这10周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以期达到有所收获的目标。 1.论文写作方面的收获 1.1概述 在这10周里,教员系统并详细的对科技论文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及其作用进行了讲解和分析。现将收获总结如下。 1.1.1 写科技论文的步骤 1)Choose a topic。选定题目; 2)Gather information。搜集信息; 3)make an outline. 列提纲; 4)Write the paper. 开始写论文。 1.1.2 题目的作用 1)Generalizing the text; 总结全文; 2)Attract the reader; 吸引读者; 3)Facilitating the retrieval; 使文章容易被检索。 注意事项: 科技论文的题目应该符合ABC原则;A is Accuracy, B is Brevity, C is Clarity. 也即准确,简洁,清楚。 在科技论文写作时,论文的题目可以:以目的为主,以对象为主,以方法为主,以结果为主,以论点为主。 为了表示强调,论文的题目可以全部大写;或者首字母大写。但是对于单词长度小于3-4字母的单词,则应小写。 1.1.3 摘要的作用 摘要是作者用简练的语言将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因此在读科技论文时,应该先读摘要来确定文章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这样会避免浪费时间。 摘要的结构:一般摘要有三大部分,topic sentence,supporting sentence,conclusion sentence. Topic sentence的作用是挑明文章的主题,作者往往在这个句子中讲明在此文中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