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 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 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是一门重要的历史课程,它讲述了中国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以及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验和教训。

在1949年,中国经历了长达20年的革命战争,最终在人民军队的英勇抗战下,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中国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困难。

毛泽东提出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但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和后果。

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是一门值得学习的历史课程,它帮助我们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认识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剖析过渡时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讨论话题,如过渡时期我国为何采取三大改造,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教师关注讨论过程,给予指导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针对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等。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过渡时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的意义。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新中国成立和过渡时期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的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引发学生对过渡时期的好奇心,为讲授新知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和事例,讲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三大改造等内容。
2.通过比较法,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历史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新中国成立和过渡时期的历史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运用比较法,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高中历史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高中历史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目标】1.能够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能够概括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政治、外交、经济等各方面措施。

3.能够运用相关史料,从新中国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分析各项措施的必要性和对新中国的意义。

4.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及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学习,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追求民主的科学精神和为国家民主制度建设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人民政权巩固措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教学难点】新中国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内容提要】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站起来的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进行土地改革、稳定物价、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承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果,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其后,外交上以“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方针为内容,开创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

在内政上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到1956底前后,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教学过程】时间轴导入: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时间:1949年9月21-30日(2)地点:北平(3)内容:①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作用)等几个重要文件;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2.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1)时间:1949年10月1日(2)内容: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②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职;③周恩来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④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外背景,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掌握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土地改革、国营工商业改造、农村集体化改革等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内容。
3.认识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变化,以及人民群众在过渡时期的生活状况。
1.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可能局限于表面,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历史背后的原因、影响,培养其历史思维。
2.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容易受到个人情感的影响,需要引导他们客观、理性地看待历史,形成自己的观点。
3.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分工不均、讨论效率低下等问题,教师需适时引导,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教师应因材施教,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历史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激发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认识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4.学会分析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历史进程,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学会从史料中提炼有效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共同探讨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历史问题。
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措施,认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认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艰巨性和必然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如何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可以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等,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讲授新课:(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介绍新中国成立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经过和重大历史事件。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

•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如“一五”计划、土地改革等。

•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建设,如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等。

(3)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分析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阐述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意义和作用。

3.巩固练习: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
3.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增强国家认同感,树立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2.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及其历史意义。
2.难点: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重要措施对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国民经济的作用;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示例:请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经济、外交措施及其作用。
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2.强调新中国成立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深远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例如:展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画,让学生了解当时国家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评价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讨论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土地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重要举措,分析它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
4.精选史料,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史料,培养他们的史料分析能力。
-示例:土地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政策对农村和城市经济的恢复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3.讲解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及其历史意义。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导入: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发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兴趣。
-新课内容学习:按照教材结构,逐层递进地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党和政府的应对措施。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明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6.倡导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人生态度。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发展有初步了解。但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理解上,可能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4.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的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党和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
5.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采用案例分析、史料解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历史事件,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直观感受。
5.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如纪录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精品教学设计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精品教学设计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教学理念与目标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在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必备知识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借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在此过程中不断渗透核心价值。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教育部主编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改革开放前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历史,第26课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是这一单元的基础,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讲述,新中国的成立、新政权的巩固、新中国的外交、基本制度的建立等,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本课内容比较多,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知识点也很多,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课标把握好“成立——巩固——建立”这条主线,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设计合适的主题,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本课的知识体系。

三、学情分析学生进入高中后,虽面临着生涯规划和选科的问题,但一般上学期时都还没有选科分班,另外还有合格考的一些学业要求,所有同学都要认真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

学生们经过初中的学习,已对相关史实有了大致了解,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强化时空观念,采用更多的史料实证,加强历史解释、历史理解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主题+问题链”教学方法,以“红日初升、大道其光”为主题,设计四条问题链,初升之光、巩固之光、外交之光和制度之光,层层深入,渐次展开。

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史料,联系社会现实,理解相关历史事件。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措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及意义教学难点: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做的努力六、教学设计思路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说明,基于本课的课程标准“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措施”,“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围绕“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主题,引导学生学习新中国成立的过程、巩固政权的措施、民主政治的内容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法,感受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繁荣联系起来。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

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 26 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学习目标: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掌握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过程和深远意义。

学习重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巩固新生政权的主要举措、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学习难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意义。

1.毛泽东曾致信宋庆龄:“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欢迎先生北上。

”毛泽东邀请宋庆龄北上主要是为了()A.商讨抗日救国B.调停国共冲突C.重建国共合作D.共商建国大计2.1951年美国《时代》周刊上登载“在统治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将近两年以来,共产党的经济成就何在?他们最大的成功是制止了通货膨胀,至少暂时做到了。

”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当时美国敌视中国,此报道无史料价值B.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取得了成就C.工业体系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D.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3.《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

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

这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A.独立自主B.“一边倒”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4.1954 年 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该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行,开创了我国人民民主的新阶段。

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是指()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B.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C.人民民主政权建立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宪政基础奠定5.同仁堂是我国中药名牌老店。

1954年,同仁堂经理乐松生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高一历史新教材中外史纲要上同步优质教案

高一历史新教材中外史纲要上同步优质教案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第1课,在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本课有4个子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课程标准】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核心素养培育】1、唯物史观认识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举措的学习,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其必要性及影响。

2、时空观念通过本课教学内容时空要素及其关联性的梳理和研究,培育学生时空观念。

3、史料实证通过探析课件中历史图片,文献史料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领导人文献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研习,培育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和方法。

4、历史解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的领会,培育学生历史解释素养。

5、家国情怀通过新中国成立,新政权的巩固以及社会主义过渡历史的学习,激励学生为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难点】重点:人民政权巩固措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难点:新中国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课前准备】按照学案指引进行课前准备,研究教材图片、史料和完成思考题。

【教学方法】文献材料分析法、自学辅导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导入新课】播放《开国大典》片段,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学案导引:一、新中国成立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奠定基础1949年9月召开。

制定《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规定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选举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3、意义:1、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2、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3、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教学设计3: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教学设计3: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课程标准:1、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3)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做出的努力。

基于此目标,我认为通过新中国成立的教学要让学生感知到这是中国人民千辛万苦奋斗的结果,要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本课内容比较多,可以通过画时间轴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包含: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土地改革、稳定物价、抗美援朝、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及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内容,内容比较多,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抓重难点,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做出的努力作为重点,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做出的努力作为难点。

教材中补充了学思之窗、历史纵横、史料阅读等知识点,都非常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学习过历史,有一定基础,比如对新中国成立、像社会主义过渡等都有一定了解,但是初中学习比较浅,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四、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情景设计、史论结合、启发式谈话法。

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教师: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家领导人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二)新课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情景设计:(1)假如让你以记者的身份介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你会从哪些方面来报道这次会议?(2)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列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所作的准备。

学生发言,教师就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

对媒体展示政协会议内容:制定——《共同纲领》(临时宪法)、国名、国家性质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确定——国旗、国歌、首都、公元纪元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国徽:新中国的国徽以国旗和天安门为主要内容。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
2.分层次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积极性。
3.精讲精练,突破重难点: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结合课本和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针对难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课后拓展,深化学习: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拓展阅读,观看历史纪录片,参加历史讲座等,拓宽知识视野,深化对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历史阶段的认识。
四、教学内容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新中国成立时刻的历史画卷,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过程: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关于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布置以下作业:
1.选择题:设计10道选择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检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简答题:设计2-3道简答题,涉及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事件、人物及影响等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答。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2.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背景、过程、意义等。
(2)强调重点内容,如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等。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知识的掌握。

教学设计1: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教学设计1: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材分析】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统编新教材,由专题史体例回归通史体例,体现了历史教学的务实求真。

同时在历史教学功能定位、学生的培养目标、教材内容的编写等方面呈现出新变化、新体系、新内容,必然对教师教学提出新要求。

如何解决新的教学情境中面临的新问题,是每位中学历史教师无可回避的新挑战。

通史体例必然要求教师从更广阔的视角把握历史进程,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明确阶段性的特征,然后再具体到历史史实中。

本单元的内容,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二十六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主要内容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站起来的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进行土地改革、稳定物价、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承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果,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其后,外交上以“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方针为内容,开创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

在内政上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到1956底前后,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课程标准】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教学重点】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三大改造【教学难点】1.新中国巩固政权的举措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那么新中国成立时如何巩固政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
2.教学过程:
(1)发放练习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的练习题;
(2)学生答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答案解析: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强调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主要标志: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如农业集体化、手工业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等,及其历史意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组织学生就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性贡献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2.教学过程: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讨论主题进行交流;
2.教学过程:
(1)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从解放战争胜利、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开国大典等方面,阐述新中国成立的历程;
(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分析新中国成立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深远影响,强调它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
(3)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讲解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强调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性贡献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5)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回顾,强调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讨论情况等,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技能层面: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述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分析、解读、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 教学设计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 教学设计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
课程标准: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基本立场,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对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的理解认识。

着力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最终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追求民主的科学精神和为国家民主制度建设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介绍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本课是本单元第一课,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

从地位上看本课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篇,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

从内容上看,时间跨度为1949年至1957年,涉及政治制度,外交,经济建设,军事等等,内容广泛,史料充足多样。

从体系上看本课的阶段特征明显,事件脉络清晰。

学情分析:本课适用于高一上学期后一个月的教学。

高一学生处在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知的过渡时期,对历史知识尤其是现代史的知识充满好奇,但是由于已有的知识属于碎片化的事件,不能形成科学合理全面的认识。

针对学生这样的特点,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史观,学会科学的分析史料是重要的教学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括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基于对教学内容的解读,在教学设计中我确立了一个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历史意义;三个子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教学方式:讲授法、师生谈话法、问题探究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PPT
技术准备:多媒体设备 PPT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在认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基础上,面对内忧外患,党和政府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举措,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随着人民的政权的巩固,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新中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20世纪50年中期社会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学生情况: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又有初中的历史学习为基础,在加上中国现代史内容与今天距离较近,一些历史史实会有所了解,所以本课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分析和深度,以及学科素养的渗透,如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尤其是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新中国,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决策下,在人民群众创造下,一步步取得的。
结合教材归纳,并回答。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之政治对经济也有一定的反作用。建国初严峻的经济形势影响着政权的稳定
土地改革、稳定物价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抗美援朝为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提问:新中国在怎样的背景下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方针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唯物史观对于本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建设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抗美援朝和新中国进行的积极外交活动为国家建设争取到有利的国际环境;反之,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又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有利于我国与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

主要举措,并可以说明上述举措对想社会主义过渡的作用。

3.在材料分析、图表解读的基础上,加之教师的解读,能论述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概述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之间的关系。

4.基于小组讨论、教师讲解,尝试说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难点】向社会主义的过渡5.学习评价设计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复习导入教师活动 1呈现不完整的时间轴(1945-1978)学生活动1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补充并要求学生回顾所学进行完善。

待学生回答后,结合单元导言简要说明1949-1978年的时代划分;点出本堂课学习内容所在时期(是伟大七年),导入本课,提出问题,这一时期发生了哪些事情?1945-1949年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完善时间轴,并将教材翻至第九单元的单元导言页,在课本上做好笔记。

学生认真倾听、思考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时间轴的梳理,能帮助学生厘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并且也可以回顾到上节课的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

通过教师的进一步解说,点明本课学习所在的时期1949-1956,有利于学生对时间的把握;同时,也引出本课的主题,进而导入本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开国:过渡的前提教师活动2(一)筹建教师呈现出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知识梳理表,请学生补充完整。

出示《共同纲领》中关于国家性质的表述,提问当时的国家性质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性质?待学生回答后,出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政治和经济特征的概括,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情况的简要分析,得出结论。

讲述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具有怎样的意义?(二)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呈现两幅漫画请学生赏析,并结合教材第一子目最后一段的内容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学生作答后,进一步解读、点拨(意义:国内、国外;现实、深远)。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教学设计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教学理念】“史料实证”素养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进行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关键能力与方法。

本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的素养【教材分析】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新编版本内容,逻辑更清晰,内容更系统全面,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同时又是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标志,它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程中具有综合扩展和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这一课学好了,会给以后的中国现代史部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新中国的成立部分学生对此知识点较为熟悉,而关于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和新政权性质的过渡部分较为陌生,相关知识点概念把握不准确、历史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概况归纳能力差,对史实分析不透。

【教学设计思路】通过讲述中国现代史的历史跨度,引导学生认识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作用。

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三大块:新政权的建立---新政权的巩固---新政权的过渡,逐一进行讲解,让学生去感知教材,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学过程说明】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着重讲解土改运动和建国初期城市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的内容和影响。

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

【学习目标】1、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的内容2、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了解开国大典的过程。

3、理解土地改革和国民经济的调整的重要意义。

4、了解抗美援朝,新中国的外交成就5、理解三大改造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土地改革和国民经济的调整以及三大改造【学习难点】国民经济的调整、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

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新教材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本课是第九单元第一课,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为一个重大的划时代的事件,具体分析了在此时空背景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本课上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启了中国现代史的学习,因此在教材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本课呈现出了人教版新教材的典型特征,将新中国成立到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7年过渡时期进行整合,涉及到政治建设、外交建设、经济建设、思想建设各个方面,内容并不复杂、难度不是特别高,但是范围全面,零碎的知识点相对较多。

在进行课程设计中需要关注其特征。

【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我校高一学生,初中时期使用新教材已经学习过新中国成立和过渡时期的相关内容,因此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又经过了高一上半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已经基本得掌握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得使用学校的交互式电子设备,利用平板电脑完善学习历程。

但面对新的教材中复杂的知识内容,要求同学们能对既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更高的学习要求之下,学生在历史学习上还是遇到了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及时做出点拨与引导。

总体来看高一学生目前思维比较活跃,求知欲强,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但在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构建等方面还不够成熟。

我校实行的学院制分班基础上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不同学院的学生呈现出不同特点,理工学院、经济学院对初中部分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充分;人文学院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呈现出思维略僵化的问题,本课例中为人文学院学生,根据学生特点教学中适时作出部分调整。

【教学目标】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3、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本课是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九单元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本课通过四个子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程。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概括归纳新中国初期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实践,分析其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概述新中国初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分析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民主法制原则,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概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内容、地位和性质,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1.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2.难点: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毛泽东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国旗和第一个国徽。

大家思考一下,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是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筹备工作有哪些?自主学习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时间、地点: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2)主要内容①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

②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③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

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主要内容①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②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过程与历史意义?自主学习1.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盛大的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2.历史意义(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2)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图片情境视频情境播放视频——新中国成立。

人民政权的巩固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面临怎样的国内、国际环境?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自主学习(一)历史背景1.国内: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

2.国际:美国发动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安全危害。

(二)重要措施1.土地改革(1)背景: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2)概况①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②到1952年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3)意义①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

②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全国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2.稳定物价(1)背景①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

②为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巩固人民政权。

(2)举措:“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3)影响①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②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③到1952年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3.抗美援朝(1)背景: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到中国国家安全。

(2)概况①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把美军赶回“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3)结果: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图片情境视频情境播放视频——抗美援朝。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有哪些表现?成就如何?自主学习1.外交方针(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1)按照“一边倒”方针,先后与苏联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2)按照“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先谈判再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一次建交高潮。

(3)参加日内瓦会议①参加:1954 年 4 月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这次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

②成果:由于中国所作的努力,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显示了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4)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确认:1954年6月,中印、中缅联合声明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5)参加亚非会议①参加:1955 年 4 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这是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②成果:会议上,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

③影响:为中国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推动中国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等国建交及同英国、荷兰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图片情境合作探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史料一新中国确立了“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的外交目标,并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投入到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事业中去。

为了与旧中国屈辱外交划清界限,新中国政府决定“另起炉灶”,采取“谈判建交”政策……而对于西方在中国的种种特权,新中国则根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政策,按国籍、行业逐步彻底清除西方列强在中国所攫取和拥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权以实现彻底的独立,揭开了新中国独立自主办外交的新篇章。

——张胜军《比较视角下的新中国外交:独立、平等和责任》史料二为保障新生国家的主权安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坚定地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积极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共同提出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国还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用来指导和平解决包括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在内的所有国际矛盾和争端。

——卢静《中国和平外交的风格与气派》(1)据史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基本目标和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基本目标: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影响: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维护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为国家建设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

(2)据史料二,概括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的突出特征。

特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具有包容性和平等性。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如何提出和实践的?自主学习1.提出: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2.内容(1)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实践(1)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2)“一五”计划建设: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法制、思想建设有何成果?自主学习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颁布:1954 年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性质及原则: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政治制度体系的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它们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3.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4.毛泽东思想的作用和地位(1)作用: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2)地位: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图片情境合作探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史料一下面是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

(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史料二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5年内,投入总额为766.4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总额的55.8%,工业是重点,苏联援建的156项大中型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