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土木工程力学(本)期末考试题
中央电大土木工程力学(本)(历届试题)
试卷代号:1129(188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土木工程力学(本)试题2012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所列备选项中,选一项正确的或最好的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的括号中。
1.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各结构,基本未知量是两个的结构为(A )。
2.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基本未知量是( D )。
A. 杆端弯矩B. 结点角位移C.结点线位移D.多余未知力3. 图示结构杆件BA的B端转动刚度S为( B )。
BAA.2 B.3 C.4 D.64.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得到一个收敛的结果,是因为(D )。
A. 分配系数小于1B. 分配结点之间传递系数小于1C. 结点上有外力矩作用D. A 和B 同时满足5. 反映结构动力特性的重要物理参数是( B )。
A. 质点的质量B. 自振频率C. 振幅D. 干扰力的大小6.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刚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等于(B )。
A. 外力矩B.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反力矩C.杆端固端弯矩D.杆端的传递弯矩7. 影响线的纵坐标是( D )。
A. 固定荷载的数值B. 移动荷载的数值C.不同截面的某一量值D.指定截面的某一量值8. 受弯杆件截面力有( D )。
A. 弯矩B.剪力C. 轴力D. A 、B 、C9. 不考虑杆件的轴向变形,竖向杆件的E I = 常数。
下图所示体系的振动自由度为( A )。
A .1B .2C .3D .410. 力法典型方程是( B )。
A. 结构的物理方程B. 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C. 力的平衡条件D. A 、B 两个条件二、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每小题3分,共30分)11. 基本附属型结构力的传递顺序是: 从附属部分到基本部分。
(√ )12. 结构由于弱阻尼其自由振动不会衰减。
( × )13. 当AB 杆件刚度系数i S AB 3 时, 杆件的B 端为固定支座。
电大土木工程力学(本)期末考试题
土木工程力学(本)期末考试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 静定结构产生位移的原因有(D)A. 荷载作用与温度变化的B. 支座位移C. 制造误差D. 以上四种原因2. 静定结构由于温度变化、制造误差或支座位移,(C)A. 发生变形和位移B. 不发生变形和位移C. 不发生变形,但产生位移D. 发生变形但不产生位移3. 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根据什么原理推导的?(B)A. 虚位移原理B. 虚功原理C. 反力互等原理D. 位移互等原理4. 图乘法的假设为(D)A. M P及_M图中至少有一图是由直线组成 B. 杆件EI为常量C. 杆件为直杆D. 同时满足以上条件5. 图示简支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A)qlA. B. C. D.6. 图示悬臂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B)A. B. C. D.7. 图示梁AB在所示荷载作用下A截面的剪力值为(A)A. 2q lB. q lC. 3q lD. 08. 图示结构AB杆件A截面的弯矩等于(B)A. 0B. F P l上侧受拉C. 2F P l下侧受拉D. F P l下侧受拉9. 图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B)12. 图示结构当支座B有沉降时会产生(C)A. 内力B. 反力C. 位移D. 变形15. 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以下哪个条件得到的?(C)A. 结构的平衡条件B.结构的物理条件C. 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D. 同时满足A、B两个条件16. 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有(D)。
A. 荷载作用或温度变化B. 支座位移C. 制造误差D. 以上四种原因17. 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A)A. 相对值有关B. 绝对值有关C.无关D. 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18. 超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C)A. 无关B. 相对值有关C. 绝对值有关D. 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19.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D)A. 杆端弯矩B. 结点角位移C. 结点线位移D. 多余未知力20. 力法的基本体系是(D)。
电大本科土木工程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目
电大本科土木工程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一、一、选择题1.用力法超静定构造时, 其基本未知量为(D)。
A.杆端弯矩B.结点角位移C.结点线位移D.多出未知力2.力法方程中旳系数代表基本体系在Xj=1作用下产生旳(C)。
A.XiB.XjC.Xi方向旳位移D.Xj方向旳位移3.在力法方程旳系数和自由项中(B)。
A. 恒不小于零B. 恒不小于零C. 恒不小于零D. 恒不小于零4.位移法经典方程实质上是( A )。
A.平衡方程B.位移条件C.物理关系D.位移互等定理5.位移法经典方程中旳系数代表在基本体系上产生旳(C )。
A.ZiB.ZjC.第i个附加约束中旳约束反力D.第j个附加约束中旳约束反力6、用位移法计算刚架, 常引入轴向刚度条件, 即“受弯直杆在变形后两端距离保持不变”。
此结论是由下述假定导出旳:(D )。
A.忽视受弯直杆旳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B、弯曲变形是微小旳C.变形后杆件截面仍与变形曲线相垂直D、假定A与B同步成立7、静定构造影响线旳形状特性是(A )。
A.直线段构成B.曲线段构成C.直线曲线混合D.变形体虚位移图8、图示构造某截面旳影响线已做出如图所示, 其中竖标yc, 是表达(C )。
A.P=1在E时, C截面旳弯矩值B.P=1在C时, A截面旳弯矩值C、P=1在C时, E截面旳弯矩值D、P=1在C时, D截面旳弯矩值+--1P9、绘制任一量值旳影响线时, 假定荷载是( A )。
A.一种方向不变旳单位移动荷载B 、移动荷载C 、动力荷载D 、可动荷载 10、在力矩分派法中传递系数C 与什么有关( D )。
A.荷载B.线刚度C.近端支承D.远端支承11.汇交于一刚结点旳各杆端弯矩分派系数之和等于( D )。
A.1B.0C.1/2D.-112、如下图所示, 若要增大其自然振频率w 值, 可以采用旳措施是( B )。
13、A.增大L B.增大EI C.增大m D.增大P图示体系不计阻尼旳稳态最大动位移 , 其最大动力弯矩为: (B ) 7Pl/3.... B. 4Pl/3..... C.Pl..... D.Pl/3(d)(c)16.图示各构造中, 除特殊注明者外, 各杆件EI=常数。
最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期末考试(半开卷)《土木工程力学》(本科)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1129(188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土木工程力学(本)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所列备选项中,选一项正确的或最好的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的括号中。
1.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各结构,基本未知量是两个的结构为(A )。
2.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基本未知量是( D )。
A. 杆端弯矩B. 结点角位移C.结点线位移D.多余未知力S为( B )。
3. 图示结构杆件BA的B端转动刚度BAA.2 B.3 C.4 D.64.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得到一个收敛的结果,是因为( D )。
A. 分配系数小于1B. 分配结点之间传递系数小于1C. 结点上有外力矩作用D. A 和B 同时满足5. 反映结构动力特性的重要物理参数是( B )。
A. 质点的质量B. 自振频率C. 振幅D. 干扰力的大小6.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刚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等于( B )。
A. 外力矩B.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反力矩C.杆端固端弯矩D.杆端的传递弯矩7. 影响线的纵坐标是( D )。
A. 固定荷载的数值B. 移动荷载的数值C.不同截面的某一量值D.指定截面的某一量值8. 受弯杆件截面内力有( D )。
A. 弯矩B.剪力C. 轴力D. A 、B 、C9. 不考虑杆件的轴向变形, 竖向杆件的E I = 常数。
下图所示体系的振动自由度为( A )。
A .1B .2C .3D .410. 力法典型方程是( B )。
A. 结构的物理方程B. 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C. 力的平衡条件D. A 、B 两个条件二、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每小题3分,共30分)11. 基本附属型结构力的传递顺序是: 从附属部分到基本部分。
(√ )12. 结构由于弱阻尼其自由振动不会衰减。
( × )13. 当AB 杆件刚度系数i S AB 3 时, 杆件的B 端为固定支座。
2009-2012中央电大土木工程力学(本)考试题及答案
2009-2012中央电大土木工程力学(本)考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129(188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土木工程力学(本)试题2012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所列备选项中,选一项正确的或最好的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的括号中。
1.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各结构,基本未知量是两个的结构为(A )。
2.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基本未知量是( D )。
A杆端弯矩 B. 结点角位移C.结点线位移D.多余未知力3. 图示结构杆件BA的B端转动刚度S为( B )。
BAA.2 B.3 C.4 D.64.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得到一个收敛的结果,是因为( D )。
A. 分配系数小于1B. 分配结点之间传递系数小于1C. 结点上有外力矩作用D. A 和B 同时满足5. 反映结构动力特性的重要物理参数是( B )。
A. 质点的质量B. 自振频率C. 振幅D. 干扰力的大小6.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刚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等于( B )。
A. 外力矩B.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反力矩C.杆端固端弯矩D.杆端的传递弯矩7. 影响线的纵坐标是( D )。
A. 固定荷载的数值B. 移动荷载的数值C.不同截面的某一量值D.指定截面的某一量值8. 受弯杆件截面内力有( D )。
A. 弯矩B.剪力C. 轴力D. A 、B 、C9. 不考虑杆件的轴向变形,竖向杆件的E I = 常数。
下图所示体系的振动自由度为( A )。
A .1 B.2 C .3 D .410. 力法典型方程是( B )。
A. 结构的物理方程B. 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C. 力的平衡条件D. A 、B 两个条件二、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每小题3分,共30分)11. 基本附属型结构力的传递顺序是: 从附属部分到基本部分。
(√ )12. 结构由于弱阻尼其自由振动不会衰减。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土木工程力学》2025-2026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88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土木工程力学》2025-2026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88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所列备选项中,选1项正确的或最好的作为答案填入括弧)4.力法的基本体系是( )A. -组单跨度超静定梁 B.瞬变体系C.可变体系 D.几何不变体系5.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 )A.约束的数目 B.多余约束的数目C.结点数 D.杆件数.6.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内力图中( )A.轴力图反对称 B.剪力图反对称C.弯矩图反对称 D.剪力图正对称7.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刚架时,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数等于( )A.铰结点数 B.多余约束数C.刚结点数 D.不确定8.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 )A.2 B.3C.4 D.59.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刚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等于(A.外力矩B.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反力矩C.杆端固端弯矩D.杆端传递弯矩10.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应用的原理为( )A.变形体虚功原理 B.互等定理C.刚体虚功原理 D.叠加原理、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11.基本附属型结构力的传递顺序是:从附属部分到基本部分。
( )12.用平衡条件能求出全部内力的结构是静定结构。
( )13.桁架结构在结点荷载作用下,杆内只有剪力。
( )14.图示为刚架的虚设力状态,按此力状态及位移计算公式可求出A处的水平位移。
17.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传递系数与该杆件的远端支承条件有关。
( )18.力矩分配法适用于连续梁和有侧移刚架。
( )19.影响线的横坐标是移动的单位荷载的位置。
( )20.反映结构动力特性的参数是振动质点的自振频率。
( )三、作图与计算题(共40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 2.D 3.C 4.D 5.B6.B 7.C 8.B 9.B 10.C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土木工程力学(本)-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期末纸考卷考题目答案
【题库】土木工程力学(本)一、单项选择题1.结构位移计算公式利用什么推导的( )。
(1701)(1901)A. 功的互等定理B. 虚位移原理C.虚功原理D.反力互等定理答案:C.虚功原理2.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 )。
(1701)(1707)(1901)(2007)(2101)(2107)A. 刚结点数B.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数C.独立的结点线位移数D.多余约束的数目答案:D.多余约束的数目3.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
(1701)(1901)(2107)A. 杆端弯矩B.结点角位移C.结点线位移D. 多余未知力答案:B.结点角位移4.图示超静定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独立的结点角位移个数是( )。
(1701)A. 2B. 3C. 4D. 5答案:B. 35.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等于( )。
(1701)(2007)A. 固端弯矩B. 传递弯矩C. 分配弯矩D. 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反力矩答案:D. 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反力矩6.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 )。
(1701)(1801)(2001)A. 元关B. 相对值有关C. 绝对值有关D. 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答案:B. 相对值有关7.根据影响线的定义,图示悬臂梁A截面的剪力影响线在B点的纵坐标为( )。
(1701)A. 1B.-4C. 4D. -1答案:A. 18.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内力图中( )。
(1701)(1707)(2001)A. 轴力图反对称B. 剪力图反对称C.弯矩图反对称D. 剪力图正对称答案:B. 剪力图反对称9.反映结构动力特性的重要物理参数是( )。
(1701)(1801)(1907)A. 初相角B. 初位移C.自振频率D.振幅答案:C.自振频率10.在图示结构中,为使体系自振频率减小,可以()(1701)(1801)(1901)A. 减小B. 减小C.减小 EID.减小L答案:C.减小EI11.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是()(1707)(2007)A.荷载作用B.支座位移C.温度变化D.制造误差答案:A.荷载作用12.图示简支梁中间截面的剪力为()(1707)(1907)(2001)答案:D.013.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以下哪个条件得到的?()(1707)(1807)A.结构的平衡条件B.结构的物理条件C.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D.同时满足A、B两个条件答案:C.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14.力法的基本体系是()(1707)(2101)A.一组单跨度超静定梁B.瞬变体系C.可变体系D.几何不变体系答案:D.几何不变体系15.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刚架时,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数等于()(1707)(1807)A.铰结点数B.多余约束数C.刚结点数D.不确定答案:C.刚结点数16.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1707)(1907)A.2B.3C.4D.5答案:B.317.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刚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等于()(1707)(1907)A.外力矩B.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反力矩B.杆端固端弯矩 D.杆端传递弯矩答案:B.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反力矩18.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应用的原理为()(1707)A.变形体虚功原理B.互等定理C.刚体虚功原理D.叠加原理答案:C.刚体虚功原理19.静定结构由于支座位移,将()(1801)A. 发生变形和位移B. 不发生变形和位移C. 发生变形,但不产生位移D. 不发生变形,但产生位移答案:D. 不发生变形,但产生位移20.图示简支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1801)答案:21.答案:(1801)22.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内力图中()(1801)(1901)A.剪力图反对称B.弯矩图反对称C.弯矩图正对称D.轴力图正对称答案:B.弯矩图反对称23.位移法典型方程是根据()列出的。
《土木工程力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土木工程力学(本)试题2012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在所列备选项中,选一项正确的或最好的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的括号中。
1.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各结构,基本未知量是两个的结构为(A )。
2.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基本未知量是(多余未知力)。
3. 图示结构杆件BA的B端转动刚度BAS为( 3 )。
4.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得到一个收敛的结果,是因为(分配结点之间传递系数小于1 )。
5. 反映结构动力特性的重要物理参数是(自振频率)。
6.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刚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等于(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反力矩)。
7. 影响线的纵坐标是(指定截面的某一量值)。
8. 受弯杆件截面内力有(弯矩、剪力、轴力)。
9. 不考虑杆件的轴向变形,竖向杆件的E I = 常数。
下图所示体系的振动自由度为( 1 )。
10. 力法典型方程是(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
二、判断题11. 基本附属型结构力的传递顺序是: 从附属部分到基本部分。
(√)12. 结构由于弱阻尼其自由振动不会衰减。
(×)13. 当AB 杆件刚度系数iSAB3时,杆件的B 端为固定支座。
(×)14. 温度变化时静定结构中的杆件发生变形。
(√)15. 图(a)对称结构受对称荷载作用, 利用对称性可简化为图(b) 来计算。
( √ )16. 结构的自振频率与干扰力无关。
( √ ) 17. 位移法的基本结构不是唯一的。
( × )18. 由于支座位移超静定结构产生的内力与刚度的绝对值有关。
(√ ) 19. 实际桁架结构的杆件只有轴力产生。
( × ) 20. 结构的自振频率与结构中某杆件的刚度有关。
(√ ) 三、(10分)21.作图示静定结构的弯矩图。
四、(16分)22.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弯矩图,EI=常数。
解:典型方程011111=∆+=∆P x δ五、(14分)23.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列出典型方程,求出系数项及自由项。
电大土木工程力学历届试卷
试卷代号:188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土木工程力学(本) 试题2012年1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所列备选项中,选一项正确的或最好的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人各题的括号中。
2.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基本未知量是( )。
A杆端弯矩B.结点角位移C结点线位移D多余未知力4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得到一个收敛的结果,是因为( )。
A分配系数小于1B.分配结点之间传递系数小于1C.结点上有外力矩作用D.A和B同时满足5.反映结构动力特性的重要物理参数是( )。
A质点的质量B·自振频率C.振幅D干扰力的大小6.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刚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等?( )。
A.外力矩B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反力矩c.杆端固端弯矩D杆端的传递弯矩7.影响线的纵坐标是( )。
A固定荷载的数值B移动荷载的数值c.不同截面的某一量值D,指定截面的某一量值8.受弯杆件截面内力有( )。
A,弯矩B剪力C.轴力D·A、B、C10.力法典型方程是( )。
A结构的物理方程B.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C力的平衡条件D.A、B两个条件二、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X表示错误。
每小题3分,共30分)11.基本附属型结构力的传递顺序是:从附属部分到基本部分。
( )12.结构由于弱阻尼其自由振动不会衰减。
( )13.当AB杆件刚度系数SAB’32,时,杆件的月端为固定支座。
( )14.温度变化时静定结构中的杆件发生变形。
( )16.结构的自振频率与干扰力无关。
( )17.位移法的基本结构不是唯一的。
( )18.由于支座位移超静定结构产生的内力与刚度的绝对值有关。
( )19.实际桁架结构的杆件只有轴力产生。
( )20.结构的自振频率与结构中某杆件的刚度有关。
( )三.(10分)四、(16分)五、(14分)试卷代号:188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土木工程力学(本)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2012年1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所列备选项中,选一项正确的或最好的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人各题的括号中。
中央电大土木工程力学本科
试卷代号:1129(188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土木工程力学(本)试卷2012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所列备选项中,选一项正确的或最好的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的括号中。
1.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各结构,基本未知量是两个的结构为(A )。
2.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基本未知量是( D )。
A. 杆端弯矩B. 结点角位移C.结点线位移D.多余未知力S为( B )。
3. 图示结构杆件BA的B端转动刚度BAA.2 B.3C.4 D.64.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得到一个收敛的结果,是因为( D )。
A. 分配系数小于1B. 分配结点之间传递系数小于1C. 结点上有外力矩作用D. A 和B 同时满足5. 反映结构动力特性的重要物理参数是( B )。
A. 质点的质量B. 自振频率C. 振幅D. 干扰力的大小6.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刚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等于( B )。
A. 外力矩B.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反力矩C.杆端固端弯矩D.杆端的传递弯矩7. 影响线的纵坐标是( D )。
A.固定荷载的数值B. 移动荷载的数值C.不同截面的某一量值D.指定截面的某一量值8. 受弯杆件截面内力有( D )。
A. 弯矩B.剪力C. 轴力D. A 、B 、C9. 不考虑杆件的轴向变形,竖向杆件的E I = 常数。
下图所示体系的振动自由度为( A )。
A .1B .2C .3D .4 10. 力法典型方程是( B )。
A. 结构的物理方程B. 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C. 力的平衡条件D. A 、B 两个条件二、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基本附属型结构力的传递顺序是: 从附属部分到基本部分。
(√ ) 12. 结构由于弱阻尼其自由振动不会衰减。
( × ) 13. 当AB 杆件刚度系数i S AB 3 时,杆件的B 端为固定支座。
土木工程力学本期末复习题
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 A )C CD部分D DE部分8.图示桁架有几根零杆( D )A 0B 2C轴力图D内力13.静定结构由于温度变化, ( A )A发生变形和位移 B不发生变形和位移C不发生变形, 但产生位移 D发生变形, 但不产生位移14.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 B )A约束的数目 B多余约束的数目C结点数 D杆件数15.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 A )A 相对值有关 B绝对值有关C 无关D 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16.超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 C )A 无关B 相对值有关C 绝对值有关D 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17.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 D )A荷载作用与温度变化 B支座位移C制造误差 D以上四种原因18.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以下哪个条件得到的( B )A结构的平衡条件B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C结构的变形条件D同时满足A、 B两个条件19.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 其基本未知量为( D )A 杆端弯矩B 结点角位移C 结点线位移D 多余未知力20.力法的基本体系是( D )A 一组单跨度超静定梁B 瞬变体系C 可变体系D 几何不变体系21.力法方程中的系数δ代表基本体系在1=j X作用下产生的( C )ijAX B j XiCX方向的位移 D j X方向的位移i22.在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 B )Aδ恒大于零 B iiδ恒大于零ijCδ恒大于零 D iP∆恒大于零ji23.力法典型方程中的自由项∆是基本体系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 C )iPAX B j XiCX方向的位移 D j X方向的位移i24.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时, 不能作为基本结构的是图( A )A B C D25.图示超静定结构的次数是( B )C 5D 6A A点线位移为零B AB杆无弯矩C AB杆无剪力D AB杆无轴力A32.下图所示对称结构A截面不为零的是( B )A 水平位移 B轴力C剪力 D 弯矩33.下图所示对称结构A截面不为零的是( C )A 竖向位移 B弯矩C转角 D轴力EIEI EIPPA34.下图所示对称结构的等代结构为( A )A B C DF P F PF P FPF P F PA B C DF P F PF P FPF P F PB )0,=,0D0,=,0C0,,0B0,=,0.ANQNQNQNQ≠≠≠==≠==≠FFMFFMFFMFFMqq37.图示刚架在节点集中力偶作用下, 弯矩图分布是( D )A 各杆都不产生弯矩B 各杆都产生弯矩C 仅AB 杆产生弯矩D 仅AB 、 BE 杆产生弯矩38.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 A )A 平衡方程B 位移条件C 物理关系D 位移互等定理39.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是( A )A .绕杆端顺时针转动B .绕结点顺时针转动C .绕杆端逆时针转动D .使梁的下侧受拉40.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的自由项iP F , 代表荷载在基本体系作用下产生的( C )A i ∆B j ∆C .第i 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D .第j 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41.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ij k 代表1=∆j 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 C )A.∆ B.j∆iC.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42.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 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数等于( B ) A.铰结点数 B.刚结点数C.多余约束数 D.不确定43.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 其基本未知量为( D )A.多余未知力 B.杆端内力C.杆端弯矩 D.结点位移44.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A )A.与结构的形式有关 B.与多余约束的数目有关C.与结点数有关 D.与杆件数有关C. 4 D. 5C . 4D . 548.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自由项PF 1=( B )10A . 2 m kN ⋅ B . -2 m kN ⋅C . 12m kN ⋅D . -262 m kN ⋅49.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11k =( C )A . 3iB . 8 iC . 15 iD . 13 i50.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11k =( D )A . 11iB . 5iC . 9 iD . 8 i51.欲使图示节点A 的转角=0, 应在节点A 施加的力偶M =( C )A . -5iB . 5iC . 4Pl- D . 4Pl52.图示结构横梁刚度为无穷大, 柱子弯矩图形状正确的是( D )llA .B .C .D .53.图示结构横梁刚度为无穷大, 柱子弯矩图形状正确的是( B )llA .B .C .D .54.在力矩分配法中传递系数C 与什么有关( D )A . 荷载B . 线刚度iC . 近端支承D . 远端支承55.力矩分配法的直接对象是( A )A . 杆端弯矩B 结点位移C . 多余未知力D . 未知反力56.汇交于一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 A )A . 1B . 0C . 1/2D . -157.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总等于( A )A . 汇交于该结点的固定端弯矩之和B . 传递弯矩之和C . 结点集中力偶荷载D . 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力C .6D .8AB C m 3m 3i = 1i = 260.等截面直杆的弯矩传递系数C 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 ( C )A .荷载B .材料性质C .远端支承D .线刚度I61.下图所示连续梁, 欲使A 端发生单位转动, 需在A 端施加的力矩( D )A . AB M =4i B . AB M =iC . AB M =3iD . i M i AB 43<<62.下图所示连续梁, 节点B 的不平衡力矩为( A )A .-41m kN ⋅B .-20m kN ⋅C .21m kN ⋅D .41m kN ⋅2 kN ·mAB =( C )A .M -B .MC .)(M BA -μD .M BA μ65.图示连续梁中节点B 的不平衡力矩是( D )1M MA .2MB .212M M -C .2221M M - D .21M M - 66.图示结构各杆EI 和杆长相同,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 分配系数=AB μ( D )A B C D EA .31B .21 C .113 D .74 67.分配弯矩AB M 是( B )A .跨中荷载产生的固端弯矩B .A 端转动时产生的A 端弯矩C .A 端转动时产生的B 端弯矩D .B 端转动时产生的A 端弯矩68.绘制影响线采用的是( D )A .实际荷载B .移动荷载C .单位荷载D .单位移动荷载69.静定结构的影响线的形状特征是( A )A .直线段组成B .曲线段组成C .直线曲线混合D .变形体虚位移图70.图示伸臂梁的影响线为哪个量值的影响线? ( B )A . Q AB . 右A QC . 左A QD . A R71.由主从结构的受力特点可知: 附属部分的内力( 反力) 影响线在基本部分上( A )A . 全为零B .全为正C . 全为负D .可正可负72.结构上某量值的影响线的量纲是( B )A . 该量值的量纲B .该量值的量纲/[]力C . 该量值的量值[]力⨯D .该量值的量纲/[]长度73.图示梁A 截面弯矩影响线是( A )llA B C D74.P =1在梁ABC 上移动, 图示影响线是何量值的影响线( B )A .B Q B .B MC . K MD . C M75.根据影响线的定义, 图示悬臂梁A 截面的剪力影响线在B 点的纵坐标为 ( C )A . 5B . -5C . 1D . -15m B76.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的假设有 ( A )A .杆件为刚性杆B .杆件为弹性杆C .杆件为塑性杆D .杆件为弹塑性杆77.影响线的横坐标是( B )A .截面的位置B . 单位移动荷载的位置C .固定荷载的位置D .移动荷载的位置79.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应用的原理为 ( C )A .变形体虚功原理B .互等定理C .刚体虚功原理D .叠加原理80.图示梁的某量值的影响线, 其中竖坐标D y 表示P =1作用在( D )A .K 点产生的D Q 值B .K 点产生的D M 值C .D 点产生的K Q 值 D .D 点产生的K M 值81.对于图示影响线竖坐标含义的论述正确的是( B )F Q C 影响线 A .a 为P=1在C 点时产生的左C Q B .a 为P=1在C 左时产生的C QC .b 为P=1在C 点时产生的右C QD . b 为P=1在C 左点时产生的左C Q82.图示梁截面C 剪力影响线在C 右侧邻近的竖标值为( C )A . 0B .0.5C .1D . -183.图示单自由度动力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为( A )A .(a)(b)=B .(a)(c)=C .(b)(c)=D .都不等l /2l /2(a)(b)l /2l/2(c)l l84.在图示结构中, 为使体系自振频率ω增大, 能够 ( C )A .增大PB .增大mC .增大EID .增大l87.无阻尼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方程为t C t C t y ωωsin cos )(21+=, 则质点的振幅A=( D )A .1CB .21C C +C .2221C C +D . 2221C C +88.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ω为( C )A .()243EI mh /B .()123EI mh /C .()63EI mh /D .()33EI mh /89.在低阻尼体系中不能忽略阻尼对什么的影响? (C ) A .频率 B .周期C .振幅D .主振型90.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主要计算( A )A .频率与周期B .振型C .频率与振型D .动力反应二、 判断题1.图示两根梁的内力相同, 变形也相同。
国开(原中央电大)《土木工程力学》期末复习资料 试卷号:1129
国开(原中央电大)《土木工程力学》期末复习资料试卷号:1129土木工程力学(本)一、单项选择题1 .结构位移计算公式利用什么推导的?( C)A.功的互等定理B.虚位移原理C.虚功原理D.反力互等定理2o图示悬譬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B)。
qA空儿16qlD -23•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是(A )oA.荷载作用B.支座位移C.温度变化D.制造误差4,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B )。
A.约束的数目B.多余约束的数目C.结点数D.杆件数5 .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A)oA.弯矩图反对称B.轴力图正对称C.剪力图反对称D.以上三种结论都对6.力法典型方程中的自由项Op表示基本结构在(A)oA,荷载作用下产生的X,方向的位移B.荷载作用下产生的X,方向的位移C. X.=l作用下产生的沿荷载作用方向的位移D.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沿荷载作用方向的位移7•图示超静定结构独立结点位移的个数是(B )。
方A.2 B.3 C.4 D. 58 .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等于(D)oA.汇交于该结点的固端弯矩之和B.传递弯矩之和C.结点上作用的外力矩D.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反力矩9•根据影响线的定义,图示悬臂梁A截面的弯矩(下侧受拉为正)影响线在B点的纵坐标为(B)o4=1A.OB. -4mC.4mD.-lm10.图示a.b两体系的El相同,其自振频率Wa与Wb的关系为(D).A.不确定B. wa<wbC. wa=wbD. wa>wb二.判断题11.基本附属型结构力的传递顺序是:从附属部分到基本部分。
(V )12.某种荷载作用下桁架可能存在零杆,因此在实际结构中可以将零杆去掉。
(x)13.图示为梁的虚设力状态,按此力状态及位移计算公式可求出AB两点的相对竖向线位移。
向)14.图⑶所示对称结构利用对称性可简化为图(b)所示结构来计算。
(x )r15.同一结构选不同的力法基本体系,所得到的力法方程代表的位移条件相同。
电大土木工程力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电大土木工程力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本文为土木工程力学课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考试包含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试题内容涵盖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以及应用力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试题并按要求作答。
选择题1.下列哪个单位不属于力学中的力单位?A. 牛顿(N)B. 千克(kg)C. 米(m)D. 焦耳(J)2.在静止的物体上,多个力同时作用,求合成力采用的原理是?A. 牛顿第一定律B. 牛顿第二定律C. 牛顿第三定律D. 三角形法则3.在判断等重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时,以下哪个条件成立:A. 物体无滑动B. 物体沿斜面上升C. 物体以恒定速度上升D. 物体下滑4.以下哪个条件可以保证物体平衡:A. 物体的合外力为零B. 物体的合内力为零C. 物体的合外力矩为零D. 物体的合内力矩为零5.以下哪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受力后的加速度:A. F = maB. F = mgC. F = mvD. F = ms填空题1.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 $F=____________$。
2.力的单位是 $____________$。
3.做功的数学表达式是 $W=____________$。
4.功的单位是 $____________$。
计算题1.一辆质量为500千克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突然受到6000牛顿的制动力。
求汽车在5秒钟内的速度变化量。
2.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在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下自由下坠。
求该物体下落10米时的动能和势能。
答案选择题:1. C2. D3. C4. A5. A填空题:1.F=ma2.牛顿(N)3.W=Fs4.焦耳(J)计算题:1.$a = \\frac{F}{m} = \\frac{6000}{500} = 12 \\, \\text{m/s}^2$$v = v_0 + at = 20 + 12 \\times 5 = 80 \\, \\text{m/s}$所以汽车在5秒钟内的速度变化量为80米/秒。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土木工程力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884)
A. -组单跨度超静定梁 B.瞬变体系
C.可变体系D.几何不变体系
5.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 )
A.约束的数目 B.多余约束的数目
C.结点数D.杆件数.
6.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内力图中( )
A.轴力图反对称 B.剪力图反对称
C.弯矩图反对称 D.剪力图正对称
7.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刚架时,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数等于( )
A.铰结点数 B.多余约束数
C.刚结点数 D.不确定
8.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9.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刚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等于(
A.外力矩
B.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反力矩
C.杆端固端弯矩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土木工程力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884)
《土木工程力学》题库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所列备选项中,选1项正确的或最好的作为答案填入括弧)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三、作图与计算题(共40分)
A.刚结点数B.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数
C.独立的结点线位移数 D.多余约束的数目
3.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
A.杆端弯矩B.结点角位移
C.结点线位移 D.多余未知力
4.图示超静定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独立的结点角位移个数是( )。
A. 2B. 3
C. 4D. 5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判断结果填人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16.√ 17.√ 18.× 19.√ 2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土木工程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29)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土木工程力学》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土木工程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29)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将判断结果入括弧。
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1.图示为刚架的虚设力状态,按此力状态及位移计算公式可求出A处的转角。
( )2.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z=3。
( )3.超静定结构的力法基本结构是唯一的。
( ) 4.依据静力平衡条件可对静定结构进行受力分析,这样的分析结果是唯一正确的结果。
( )5.静定多跨梁中基本部分、附属部分的划分与所承受的荷载无关。
( )6.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汇交于每一结点各杆端分配系数总和为l,则表明分配系数的计算无错误。
( )7.超静定结构由于支座位移可以产生内力。
( ) 8·在结构动力计算中,两质点的振动体系,其振动自由度一定为二。
( )9·图示结构A截面弯矩影响线在A处的竖标为l。
( ) 10.在桁架结构中,杆件内力不是只有轴力。
( )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影响线的定义,图示悬臂梁A截面的剪力影响线在B点的纵坐标为( )。
A.1 B.一4 C.4 D.一l2.图示超静定结构独立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3.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有( )。
A.荷载作用B.支座位移.C.温度变化D.制造误差4.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有( )。
A.荷载作用与温度变化B.支座位移C.制造误差D.以上四种原因5.结构位移计算公式利用什么原理推导的( )。
A.位移互等原理B.虚位移原理C.虚功原理D.反力互等原理6.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的理论依据是( )。
A.虚力原理B.虚位移原理C.位移互等定理D.叠加原理7.在图示结构中,为使体系自振频率增大,可以( )。
8.图示简支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 )。
9.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等于( )。
A.固端弯矩B.传递弯矩C.分配弯矩D.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反力矩10.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 )。
中央电大土木工程力学(本)考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1129(188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土木工程力学(本)试卷2012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所列备选项中,选一项正确地或最好地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地括号中.1.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各结构,基本未知量是两个地结构为(A).2.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基本未知量是(D).A杆端弯矩B.结点角位移C.结点线位移D.多余未知力3.图示结构杆件BA地B端转动刚度S BA为(B).A.2B.3D.64.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得到一个收敛地结果,是因为(DA.分配系数小于1B.分配结点之间传递系数小于1C.结点上有外力矩作用D.A和B同时满足5.反映结构动力特性地重要物理参数是(B).A.质点地质量B.自振频率C.振幅D.干扰力地大小6.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刚结点地不平衡力矩等于(B).A.外力矩B.附加刚臂中地约束反力矩C.杆端固端弯矩D.杆端地传递弯矩7.影响线地纵坐标是(D).A.固定荷载地数值B.移动荷载地数值C.不同截面地某一量值D.指定截面地某一量值8.受弯杆件截面内力有(D).A.弯矩B.剪力C.轴力D.A、B、C9.不考虑杆件地轴向变形,竖向杆件地E I=常数.下图所示体系地振动自由度为(A).C.4).A.1 B.2C.3D.410.力法典型方程是(B).A.结构地物理方程B.多余约束处地位移协调条件C.力地平衡条件D.A、B两个条件二、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每小题3分,共30分)11.基本附属型结构力地传递顺序是:从附属部分到基本部分.(√)12.结构由于弱阻尼其自由振动不会衰减.(×)=3i时,杆件地B端为固定支座.(×)13.当AB杆件刚度系数SAB14.温度变化时静定结构中地杆件发生变形.(√)15.图(a)对称结构受对称荷载作用,利用对称性可简化为图(b)来计算.(√)16.结构地自振频率与干扰力无关.(√)17.位移法地基本结构不是唯一地.(×)18.由于支座位移超静定结构产生地内力与刚度地绝对值有关.(√)19.实际桁架结构地杆件只有轴力产生.(×)20.结构地自振频率与结构中某杆件地刚度有关.(√)三、(10分)21.作图示静定结构地弯矩图.四、(16分)22.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弯矩图,EI=常数.=0解:典型方程∆=δx+∆11111P、、五、(14分)23.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列出典型方程,求出系数项及自由项.解:典型方程k11∆1+F1P=0试卷代号:1129(188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土木工程力学(本)试卷2011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图示对称结构作用反对荷载,EI=常数,对称轴穿过地AB杆件内力满足(D).A.M≠0,F=0,F=0B.M=0,F≠0,F=0Q N Q NM=0,F=0,F≠0D.M=0,F=0,F=0Q N Q N2.机动法作静定梁弯矩影响线应用地原理是(C).A.变形体虚功原理B.叠加原理C.刚体虚功原理D.互等原理3.结构不考虑阻尼时地自振频率为ω,考虑阻尼时地自振频率为ωD,则(C)A.ω ωD B.ω=ωDC.ω ωD D.不确定4.图示结构中,除横梁外,各杆件EI=常数.不考虑杆件地轴向变形,则体系振动地自由度数为(A).A.1B.2C.3D.45.位移法典型方程是根据(D)列出地.A.反力互等定理B.附加约束地位移条件C.外力和内力地关系D.附加约束地平衡条件6.图示a、b两体系地自振频率ωa与ωb地关系为(B)Aωa ωb B.ωa ωbC.ωa=ωb D.不确定7.图示对称结构作用反对称荷载,杆件EI为常量,利用对称性简化后地一半结构为(A).8.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地个数是(B).A.2B.3C.4D.59.简支梁A支座竖向反力F yA影响线纵坐标y k地物理意义是(D).A.A支座竖向反力B.P=1在截面K地位置C.P=1在截面A地位置D.A、B同时满足10.力法典型方程中地系数项∆表示基本结构在(A).ipA.荷载作用下产生地X i方向地位移B.荷载作用下产生地X j方向地位移C.X i=1作用下产生地沿荷载作用方向地位移D.荷载作用下产生地沿荷载作用方向地位移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内,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11.当结构中某个杆件地EA为无穷大时,其含义是这个杆件无轴向变形.(√)12.图示结构M影响线地AC段纵标为零.(√)E13.图示桁架结构中有3个杆件轴力为0.(×)14.超静定结构地力法基本结构不是唯一地.(√)15.位移法典型方程中地自由项是外因作用下附加约束上地反力.(√)16.图示悬臂梁截面A地弯矩值是ql2.(×)17.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传递系数与该杆件地远端支承条件有关.(√)18.静定结构剪力影响线是由直线段组成地.(√)19.反映结构动力特性地参数是振动质点地数目.(×)20.力矩分配法只适用于连续梁地计算.(×)三、(10分)21.作图示静定梁地弯矩图.四、(16分)22.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弯矩图.杆件EI为常数.解:利用对称性结构简化为如图:作出一半刚架弯矩图,然后作出最后整个体系地弯矩图.五、(14分)23.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列出典型方程,求出系数项及自由项.EI=常数.解:典型方程k11∆1+F1P=0i=EIh=8i F=-5kN.m 4111P试卷代号:1129(188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土木工程力学(本)试卷2011年1月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内,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1.图示为刚架地虚设力状态,按此力状态及位移计算公式可求出A处地水平位移.(√)2.图示结构用位移法求解,基本未知量地数目是2.(×)3.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平衡条件得到地.(×)4.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对称轴穿过地截面只有反对称地内力.(√)5.静定结构地内力与材料地性质元关.(√)6.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汇交于每一结点各杆端分配系数总是小于1,所以计算结果是收敛地.(√)7.超静定结构地内力与材料地性质无关.(×)8.在结构动力计算中,振动体系地振动自由度等于质点地数目.(×)9.图示结构A截面剪力影响线在B处地竖标为1.(√)10.计算受弯杆件时不考虑其轴向变形,则杆件轴力为0.(×)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根据影响线地定义,图示悬臂梁A截面地弯矩(下侧受拉为正)影响线在B点地纵坐标为(B).A.0B.-4mC.4m D.-1m2.图示超静定结构独立结点角位移地个数是(B).A.1B.2C.3D.43.静定结构由于温度变化(D).A.只产生内力B.只发生位移C.只发生变D.既发生位移,又发生变形4.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地原因(D).A.荷载作用B.支座位移C.温度变化D.以上原因都可以5.结构位移计算时虚设力状态中地荷载可以是(A).A.任意值(除O外)B.1C.正数D.负数6.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利用地原理是(C).A.位移互等定理B.反力互等定理C.刚体虚功原理D.弹性体虚功原理7.图示结构中,使体系自振频率ω减小,可以(C).A.减小F P B.减小mC.减小EI D.减小l8.图示悬臂梁中间截面地弯矩为(B).ql2ql2A. B.168ql2ql2C. D.429.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时,不能作为基本结构地是图(A).10.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地数目等于(D).A.超静定次数B.刚结点数目C.线位移数目D.独立地结点位移数目三、(10分)作图示静定刚架地弯矩图.= ∑⎰ d = ⨯ ( ⨯ l ⨯ l ⨯ l ⨯ + l ⨯ l ⨯ l ) = EI EI 2 3 3EI四、(16 分)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弯矩图.EI=常数.解:基本体系及未知量如图 ( a ) 所示 .δ11 X +∆ 1 1P = 0δ11 M 2 1124l 3 1s =- ⨯ ⨯ ⨯ P ⨯ l = - P32s∆1P = ∑⎰ MM 1 1 l F l F l 3 P d EI EI 2 2 2 8EIx = 3F P 1五、(14分)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列出典型方程,求出系数项及自由项.EI=常数.i=EI 2l典型方程k∆+F1111P=0k=8i F=-F l111P P试卷代号:1129(188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土木工程力学(本)试卷2010年7月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内,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1.图示为梁地虚设力状态,按此力状态及位移计算公式可求出AB两点地相对线位移.(√)2.图示结构用位移法计算地基本未知量数目是3(×)3.位移法地基本结构是超静定结构.(√)4.汇交于某结点各杆端地力矩分配系数之比等于各杆端转动刚度之比.(√)5.静定多跨梁中基本部分、附属部分地划分与杆件地刚度有关.(×)6.力法典型方程地等号右端项不一定为0.(√)7.结构位移计算利用地是虚功原理中地虚力原理.(√)8.在结构动力计算中,1个质点地振动体系,其振动自由度一定为1.(×)9.静定结构地内力和反力与杆件截面地几何尺寸有关.(×)10.图示(a)、(b)两个结构中,A端地支反力完全相同.(×)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所列备选项中,选一项正确地或最好地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地括号中.)1.图示结构A截面地弯矩为(A).A.F l,上侧受拉B.F l,下侧受拉P PC.2F l,上侧受拉D.2F l,下侧受拉P P2.图示超静定结构地超静定次数是(C).A.3B.4C.5D.63.图示梁中A处地支座反力F yA地影响线为(D)4.对称结构作用正对称荷载时,对称轴穿过地截面(D) A.只有轴力B.只有剪力C.只有弯矩D.既有轴力,又有弯矩5.推导结构位移计算公式是利用(C).A.功地互等定理B.虚位移原理C.虚功原理D.反力互等定理6.图乘法地假设为(D).A.M P及M图中至少有一图是由直线组成B.杆件EI为常量C.杆件为直杆D.同时满足以上条件7.在图示结构中,使体系自振频率ω减小,可以(C).A.减小F P B.减小mC.减小EI D.减小l8.求图示结构AB两点地相对线位移,虚设力状态为图(A).9.与杆件地传递弯矩有关地是(B).A.固端弯矩B.传递系数C.分配系数D.结点力矩10.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地数目(C).A.与结构所受作用有关B.与多余约束地数目有关C.与结点数有关D.与杆件数有关三、(10分)作图示静定梁地弯矩图.四、(16分)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弯矩图.EI=常数.解:基本体系及未知量如图(a)所示.s = ⨯ ⨯ l ⨯ l ⨯ l ⨯ s =- ⨯ ⨯ l ⨯ l ⨯ F l ⨯ EI EI 2 2 4EI4δ11 X +∆ 1 1P = 0δ11= ∑⎰ M 2 1 1 2 l 3 1 d = EI EI 2 3 3EI∆ 1P = ∑⎰ MM 1 11 F l 3P d =- P Px = 3F P 1五、(14 分)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列出典型方程,求出刚度系数项.EI=常数.⎧k∆+k∆+F=01221P⎩k21∆1+k22∆2+F2P=0典型方程⎨111k=8i k 1122=12i k=k1221=2i试卷代号:1129(188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土木工程力学(本)试卷2010年1月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内,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1.基本附属型结构地计算顺序是:先计算附属部分后计算基本部分.(√)2.由于弱阻尼,结构地自由振动不会衰减.(×)3.当AB杆件刚度系数S AB=3i时,杆件地B端为定向支座.(×)4.支座移动时静定结构发生地是刚体位移.(√)5.图(a)对称结构利用对称性可简化为图(b)来计算.(×)6.干扰力只影响振动质点振幅,不影响结构地自振频率.(√)7.位移法地基本结构不是唯一地.(×)8.超静定结构地内力状态与刚度有关.(√)9.桁架结构在结点荷载作用下,杆内只有剪力.(×)10.结构地自振频率与结构中杆件地刚度无关.(×)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所列备选项中,选一项正确地或最好地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地括号中.)11.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各结构,基本未知量是两个地结构是(C).12.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刚架时,独立结点角位移数目决定于(D).A.结点数B.超静定次数C.杆件数D.刚结点数13.图示结构杆件BC地B端转动刚度S BC为(D)A.2B.4C.6D.814.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得到一个收敛地结果,是因为(D).A.分配系数小于l B.传递系数绝对值小于1C.结点上有外力矩作用D.A和B同时满足15.反映结构动力特性地重要物理参数是(C).A.初相角B.初位移C.自振频率D.振幅16.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结点地不平衡力矩等于(D).A.固端弯矩B.传递弯矩C.分配弯矩D.附加刚臂中地约束反力矩17.影响线地横坐标是(D):A.固定荷载地位置B.移动荷载地位置C.截面地位置D.单位移动荷载地位置18.静定结构内力与反力影响线地形状特征是(A).A.直线段组成B.曲线段组成C.直线曲线混合D.二次抛物线19.不考虑杆件地轴向变形.下图所示体系地振动自由度为(A).A.1B.2C.3D.420.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以下哪个条件得到地(C).A.结构地平衡条件B.结构地物理条件C.多余约束处地位移协调条件D.同时满足A、B两个条件三、作图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共40分)21.作图示静定结构地弯矩图.(10分)22.力法解图示结构,并作弯矩图.杆件EI为常数.(16分)解:利用对称性荷载分组如图(a)、(b)所示.图(a)简化半刚架如图(c)所示.半刚架弯矩图如图(d)所示.作弯矩图如图(f)所示23.用位移法计算图示连续梁,求出系数项和自由项.EI=常数.(14分)i=EI l典型方程k11∆1+F1P=0k=11i F=-3F l/8111P P试卷代号:1129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土木工程力学(本)试卷2009年1月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1.图示为刚架地虚设力状态,按此力状态及位移计算公式可求出A处地转角.()2.图示结构地超静定次数是n=3.()3.超静定结构地力法基本结构是唯一地.()4.依据静力平衡条件可对静定结构进行受力分析,这样地分析结构是唯一正确地结果.()5.静定多跨梁中基本部分、附属部分地划分与所承受地荷载无关.()6.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汇交于每一结点各杆端分配系数总和为1,则表明分配系数地计算无错误.() 7.超静定结构由于支座位移可以产生内力.()8.在结构动力计算中,两质点地振动体系,其振动自由度一定为二.()9.图示结构A截面弯矩影响线在A处地竖标为l.()10.在桁架结构中,杆件内力不是只有轴力.()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所列备选项中,选一项正确地或最好地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地括号中)1.根据影响线地定义,图示悬臂梁A截面地剪力影响线在B点地纵坐标为().A.1B.-4C.4D.-12.图示超静定结构独立结点角位移地个数是().A.2B.3C.4D.53.静定结构产生内力地原因有().A.荷载作用B.支座位移C.温度变化D.制造误差4.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地原因有().A.荷载作用与温度变化B.支座位移C.制造误差D.以上四种原因5.结构位移计算公式利用什么原理推导地().A.位移互等原理B.虚位移原理C.虚功原理D.反力互等原理6.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地理论依据是().A.虚力原理B.虚位移原理C.位移互等定理D.叠加原理7.在图示结构中,为使体系自振频率增大,可以().A.增大F P B.增大mC.增大EID.增大l8.图示简支梁中间截面地弯矩为().A.ql28B.ql24C.ql22D.ql29.一般情况下结点地不平衡力矩等于().A.固端弯矩B.传递弯矩C.分配弯矩D.附加刚臂中地约束反力矩10.超静定结构地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A.约束地数目B.多余约束地数目C.结点数D.杆件数三(10分)作图示静定梁地弯矩图.四、(16分)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作弯矩图.EI=常数.五、(14分)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列出典型方程,求出系数项及自由项.EI=常数.111+∆参考答案一、判断题(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每小题3分,共30分)1.×2.√3.×4.√5.√6.×7.√8.×9.×10.×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所列备选项中,选一项正确地或最好地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地括号中)1.A2.B3.A4.D5.C6.B7.C8.A9.D10.B三(10分)四、(16分)解:(1)一次超静定,基本体系和基本未知量,如图(a)所示.(2)列力法方程xδ1p =∆1(3)作M1图,见图(b)作M P图,见图(c)(4)计算δ11、∆1P11=∑⎰ds=⨯⨯4⨯4⨯+⨯4⨯4⨯4=∆1P =∑⎰M1MP ds=-⨯⨯20⨯2⨯4=-x 1=(k N)δM121181256EI EI23EI3EI111160EI EI23EI14532(5)作M图五、(14分)解:i=EI 4典型方程k11∆1+F1P=0k11=11iF1P=-5kN⋅m。
1129电大《土木工程力学》(纸考)期末复习题
《土木工程力学》(本)期末综合复习题考核说明1.试题类型本课程试卷采用题型分为两种:判断题(25道)、选择题(25道小题)。
各类题型的分数大体比例分别为:判断题50%,选择题占50%。
2.考核形式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考核总分为l00分,平时形成性考核占总分的30%;期末终结性考试占总分的70%。
期末考试采取纸考。
3.答题时限考试时间限为90分钟。
1129《土木工程力学》期末综合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只限物体任何方向移动,不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支座。
A 正确√A:固定铰B:可动铰C:固定端D:光滑面2、只限物体垂直于支承面方向的移动,不限制物体其它方向运动的支座称()支座。
B 正确√A:固定铰B:可动铰C:固定端D:光滑面3、既限制物体任何方向运动,又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支座。
C 正确√A:固定铰B:可动铰C:固定端D:光滑面4、力的作用线都相互平行的平面力系称()力系。
D 正确√A:空间平行B:空间一般C:平面一般D:平面平行5、力的作用线都汇交于一点的力系称()力系。
A 正确√A:空间汇交B:空间一般C:平面汇交D:平面一般6、力的作用线既不汇交于一点,又不相互平行的力系称()力系。
B 正确√A:空间汇交B:空间一般C:平面汇交D:平面一般7、平面汇交力系的力多边形如下图,平衡力系的力多边形为哪一个图()。
D 正确√图A 图B 图C 图8、下图中AB两物体光滑接触,受力P作用,则AB两物体()。
C 正确√A:平衡B:不一定C:不平衡9、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为零。
A 正确√A:合力B:合力偶C:主矢D:主矢和主矩10、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
B 正确√A:合力B:合力偶C:主矩D:主矢和主矩11、平面平行力系合成的结果是()。
D 正确√A:合力B:合力偶C:主矩D:主矢和主矩12、图示力F=2KN对A点之矩为()kN·m。
2022年中央电大土木工程力学本历届试题
试卷代号:1129(188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土木工程力学(本)试题1月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所列备选项中,选一项对旳旳或最佳旳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旳括号中。
1.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各构造,基本未知量是两个旳构造为(A )。
2.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构造时,基本未知量是( D )。
A. 杆端弯矩B. 结点角位移C.结点线位移D.多余未知力S为( B )。
3. 图示构造杆件BA旳B端转动刚度BAA.2 B.3 C.4 D.64. 用力矩分派法计算构造得到一种收敛旳成果,是由于( D )。
A. 分派系数不不小于1B. 分派结点之间传递系数不不小于1C. 结点上有外力矩作用D. A 和B 同步满足5. 反映构造动力特性旳重要物理参数是( B )。
A. 质点旳质量B. 自振频率C. 振幅D. 干扰力旳大小6. 用力矩分派法计算超静定构造时,刚结点旳不平衡力矩等于( B )。
A. 外力矩B.附加刚臂中旳约束反力矩C.杆端固端弯矩D.杆端旳传递弯矩7. 影响线旳纵坐标是( D )。
A. 固定荷载旳数值B. 移动荷载旳数值C.不同截面旳某一量值D.指定截面旳某一量值8. 受弯杆件截面内力有( D )。
A. 弯矩B.剪力C. 轴力D. A 、B 、C9. 不考虑杆件旳轴向变形,竖向杆件旳E I = 常数。
下图所示体系旳振动自由度为( A )。
A.1 B.2 C.3 D.410. 力法典型方程是( B )。
A. 构造旳物理方程B. 多余约束处旳位移协调条件C. 力旳平衡条件D. A 、B 两个条件二、判断题(将判断成果填入括弧,以√表达对旳,以×表达错误。
每题3分,共30分)11. 基本附属型构造力旳传递顺序是: 从附属部分到基本部分。
(√)12. 构造由于弱阻尼其自由振动不会衰减。
(×)13. 当AB 杆件刚度系数i S AB 3 时, 杆件旳B 端为固定支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力学(本)期末考试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 静定结构产生位移的原因有(D)A. 荷载作用与温度变化的B. 支座位移C. 制造误差D. 以上四种原因2. 静定结构由于温度变化、制造误差或支座位移,(C)A. 发生变形和位移B. 不发生变形和位移C. 不发生变形,但产生位移D. 发生变形但不产生位移3. 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根据什么原理推导的?(B)A. 虚位移原理B. 虚功原理C. 反力互等原理D. 位移互等原理4. 图乘法的假设为(D)A. M P及_M图中至少有一图是由直线组成 B. 杆件EI为常量C. 杆件为直杆D. 同时满足以上条件5. 图示简支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A)qlA. B. C. D.6. 图示悬臂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B)A. B. C. D.7. 图示梁AB在所示荷载作用下A截面的剪力值为(A)A. 2q lB. q lC. 3q lD. 08. 图示结构AB杆件A截面的弯矩等于(B)A. 0B. F P l 上侧受拉C. 2F P l 下侧受拉D. F P l 下侧受拉9. 图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B )10. 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基本部分是(A )A. ABC 部分的B. BCD 部分C. CDE 部分的D. DE 部分ABCDE11. 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基本部分是(A )A. AB 部分B. BC 部分C. CD 部分D. DE 部分F P2 MF P1 ABCDE12. 图示结构当支座B 有沉降时会产生(C )A. 内力B. 反力C. 位移D. 变形A B13. 静定结构的内力与刚度(D)A. 有关B. 比值有关C. 绝对值有关D. 无关14. 求图示结构AB两点的相对线位移,虚设力状态为图(A)15. 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以下哪个条件得到的?(C)A. 结构的平衡条件B.结构的物理条件C. 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D. 同时满足A、B两个条件16. 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有(D)。
A. 荷载作用或温度变化B. 支座位移C. 制造误差D. 以上四种原因17. 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A)A. 相对值有关B. 绝对值有关C.无关D. 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18. 超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C)A. 无关B. 相对值有关C. 绝对值有关D. 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19.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D)A. 杆端弯矩B. 结点角位移C. 结点线位移D. 多余未知力20. 力法的基本体系是(D)。
A. 一组单跨度超静定梁B. 瞬变体系C. 可变体系D. 几何不变体系21. 在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B)。
A. δij恒大于零B. δii恒大于零C. δji恒大于零D. △iP恒大于零22. 力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δij代表基本结构在(C)。
A. X i=1作用下产生的X i方向的位移B. X i=1作用下产生的X j方向的位移C. X j=1作用下产生的X i方向的位移D. X j=1作用下产生的X j方向的位移23. 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时,不能作为基本结构的是图(A )。
P EI =常常X 1X 1X 1X 1X 2X 2X 2X 2X 3X 3X 3X 3AB CD24. 图示超静定结构的次数是(B )。
A. 5B. 7C. 8D. 625. 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D )。
A. 1B. 2C. 3D. 426. 用力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B )。
A. 5 B. 6 C. 7 D.827. 图示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C)。
A. 3B. 4C.5D.628.对称结构作用正对称荷载时,对称轴穿过的截面(D)。
A. 只有轴力B. 只有剪力C. 只有弯矩D. 既有轴力又有弯矩29. 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内力图中(A)。
A. 剪力图正对称B. 轴力图正对称C. 弯矩图正对称D. 剪力图反对称30.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内力图中(B)。
A. 剪力图反对称B. 弯矩图反对称C. 弯矩图正对称D. 轴力图正对称31. 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内力图中(C)。
A. 弯矩图反对称B. 轴力图反对称C. 剪力图反对称D. 剪力图正对称32. 图示对称结构受反对称荷载的作用,利用对称性简化后的一半结构为(A)。
33.图示对称结构杆件EI为常量,利用对称性简化后的一半结构为(A)。
A B C D34. 图示对称结构受正对称荷载作用,利用对称性简化后的半边结构为(A)。
35.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与(B)相等。
A. 多余约束数B. 刚结点数C. 铰结点数D. 独立的结点位移数36.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刚架时,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数目决定于(C)。
A. 铰结点数B. 超静定次数C. 刚结点数D. 杆件数37.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B)。
A. 2B. 3C. 4D. 538. 图示超静定结构用位移法求解,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C)。
A. 2B. 3C. 4D. 539. 图示超静定结构独立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B)。
A. 2B. 3C. 4D. 540. 位移法典型方程的物理意义是(A)。
A. 附加约束上的平衡方程B. 附加约束上的位移条件C. 外力与内力的关系D. 反力互等定理41. 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是(A)。
A. 绕杆端顺时针转动B. 绕结点顺时针转动C. 绕杆端逆时针转动D. 使梁的下侧受拉42.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的自由项F iP,代表基本结构在荷载单独作用下产生的(C)。
A. △IB. △j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4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刚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等于(B)。
A. 结点上作用的外力矩B. 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反力矩C. 汇交于该结点的固端弯矩之和D. 传递弯矩之和44. 与杆件的传递弯矩有关的是(B)。
A. 分配弯矩B. 传递系数C. 分配系数D. 结点位移45. 图示结构杆件BA的B端转动刚度S BA为(C)。
A. 1B. 2C.3D.6A B Ci = 1i = 2m m346. 图示结构杆件BC的B端转动刚度S BC为(D)。
A. 2B. 4C. 6D. 8A B Ci = 1i = 2m m347. 在力矩分配法中传递系数C与什么有关?(D)。
A. 荷载B. 线刚度C. 近端支承D. 远端支承48. 力矩分配法的直接对象是(A)。
A. 杆端弯矩B. 结点位移C.多余未知力D. 未知反力49. 汇交于一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A)。
A. 固定荷载的位置B. 移动荷载的位置C.截面的位置D. 单位移动荷载的位置54. 静定结构内力与反力影响线的形状特征是(A)。
A. 直线段组成B.曲线段组成C. 直线曲线混合D.二次抛物线55. 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应用的原理为(C)。
A. 变形体虚功原理B. 互等定理C. 刚体虚原理D. 叠加原理56. 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的假设为(A)。
A. 杆件为刚性杆B. 杆件为弹性杆C. 杆件为塑性杆D.杆件为弹塑性杆57. 绘制影响线采用的是(D)。
A. 实际荷载B. 移动荷载C. 单位荷载D. 单位移动荷载58. 图示梁中F yA的影响线为(D)。
59. 由基本附属型结构的受力特点可知,附属部分的内力(反力)影响线在基本部分上(A)。
A. 全为零B. 全为正C. 全为负D. 可正可负60. 图示梁A截面弯矩影响线是(A)。
Al1P llllBAB C D61. 根据影响线的定义,图示悬臂梁A 截面的剪力影响线在B 点的纵坐标为(C )。
A. 5 B. -5 C. 1 D. -1P =1A5mB62. 图示振动体系的自由度数目为(A )。
A1 B. 2 C. 3 D. 463. 图示结构中,除横梁外各杆件EI=常数。
质量集中在横梁上,不考虑杆件的轴向变形,则体系振动的自由度数为(A )。
EI =∞A. 1B. 2C. 3D. 464. 不考虑杆件的轴向变形,竖向杆件的EI=常数。
图示体系的振动自由度为(A)。
A. 1B. 2C. 3D. 468. 反应结构动力特性的重要物理参数是(B)。
A. 振动自由度B. 自振频率C.振幅D. 初位移69. 结构动力计算的基本未知量是(A)。
A. 质点位移B. 节点位移C. 多余未知力D. 杆端弯矩70. 图示结构中,使体系自振频率ω减小,可以(C)。
A. 减小F PB. 减小mC. 减小EID. 减小l71. 结构不考虑阻尼时的自振频率为ω,考虑阻尼时的自振频率为ωD,两者的关系为(C)。
A. ω<ωDB. ω=ωDC. ω>ωDD. 不确定72. 图示a、b两体系的EI相同,其自振频率ωa与ωb的关系为(D)。
A. 不确定B. ωa<ωbC. ωa=ωbD. ωa>ωb73. 在图示结构中,为使体系自振频率ω增大,可以(C)。
A. 增大PB. 增大mC. 增大EID. 增大l74. 在图示结构中。
使体系自振频率ω减小,可以(C)。
A. 增大PB. 减小mC. 减小EID. 减小l在所列备选项中,选1项正确的或最好的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的括号中。
75.根据影响线的定义,图示悬臂梁A截面的剪力影响线在B点的纵坐标为( A ) A. 1 B.-4 C. 4 D.-1A4mB1= PF76.图示超静定结构独立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B )A.2 B. 3 C. 4 D. 577.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有(A )A.荷载作用B.支座位移C.温度变化D.制造误差78.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有(D )A.荷载作用与温度变化B.支座位移C.制造误差D.以上四种原因79.结构位移计算公式利用什么原理推导的:(C )A.位移互等原理B.虚位移原理C.虚功原理D.反力互等原理80.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的理论依据是( B )A.虚力原理B.虚位移原理C.位移互等定理D.叠加原理81.在图示结构中,为使体系自振频率ω增大,可以( C )A.增大PF B.增大m C.增大EI D.增大lEIlm P tθ82.图示简支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A )qlA . 82qlB . 42qlC . 22ql D . 2ql83.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等于( D )A .固端弯矩B .传递弯矩C .分配弯矩D .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反力矩 84.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B )A .约束的数目B .多余约束的数目C .结点数D .杆件数 85.图示对称结构EI = 常 数 ,对称轴穿过的截面C 内力应满足(B )0 0,= ,0 D. 0 0,= ,0 C.0 0, ,0 B. 0 0,= ,0 A.N Q N Q N Q N Q ≠≠≠==≠==≠F F M F F M F F M F F Mqq86.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应用的原理为(C )A . 变形体虚功原理B . 互等定理C .刚体虚功原理D .叠加原理87.同一结构,不考虑阻尼时的自振频率为ω,考虑阻尼时的自振频率为ωD ,则(C ) A .D ωω< B . D ωω= C . D ωω> D .ω与D ω的关系不确定88.图示结构中,除横梁外,各杆件EI = 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