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

合集下载

植物性食物中毒

植物性食物中毒

光过敏性皮炎型
暴露部分出现日光性 皮炎症状

猪嘴蘑
1. 毒蕈中毒
毒粉褶菌 白毒伞Leabharlann 鹿花蕈毒红菇 猪嘴蘑
2. 含氰甙植物中毒
➢有毒成分:氰甙(苦杏仁甙、亚麻苦甙) ➢食物来源:
✓ 苦杏仁甙主要存在于蔷薇科植物的核仁中(苦杏 仁、桃仁、枇杷仁、李子仁、樱桃仁等)
✓ 亚麻苦甙主要存在于亚麻和木薯中。
2. 含氰甙植物中毒
道反应外,主要有精神神经症状,如精神兴奋或抑制,精神错乱, 交感或交感神经受影响等症状,一般潜伏期短,病程短(除少数 严重中毒者死亡外),死亡率低。(阿托品药物治疗,可迅速缓 解)
1. 毒蕈中毒
(三)溶血型
此型中毒常见由鹿花蕈引起。有毒成分为鹿花蕈素, 属甲基联胺化合物,有强烈和溶血作用。此毒素具有 挥发性,对碱不稳定,可溶于热水,烹调时如弃汤汁 可去除大部分毒素。
红菇、毒粉褶菌、虎斑菌、 牛肝菌、橙红毒伞等
神经精神型
胃肠炎+副交感兴奋 10min~6h 症状
重者有精神症状

红毛绣伞、毒红菇、滑锈 菇
溶血型
6~12h
胃肠炎+溶血→多伴 CNS症状
低 鹿花蕈、马鞍毒蕈
多脏器损伤型
胃肠炎→假愈期→内 10~30h 脏损害→精神症状→
恢复期

毒伞七肽、白毒伞、磷柄 毒伞等
➢ 潜伏期:10分钟-6h
➢ 主要症状:剧烈腹泻、腹痛(上腹部和脐部疼痛 为主)。病程2-3天,死亡率低。
1. 毒蕈中毒
(五)光过敏性皮炎型 ➢猪嘴蘑 ➢中毒时颜面肿胀、疼痛 ➢河北、吉林时有报道
1. 毒蕈中毒
➢ 临床表现
中毒分型
潜伏期

幼儿园食堂人员考试及答案

幼儿园食堂人员考试及答案

幼儿园食堂人员考试及答案XXX食堂从业人员培训测试题填空题1、食堂从业人员做到四勤:早勤、晚勤、巡勤、备勤。

2、食堂食品留样不少于200克,置于冷藏设备保存24小时以上。

3、三无食品指的是: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生产许可证。

4、对人体有害的食品添加有:硼砂、铅、色素、甜蜜素等。

5、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有:毒蘑菇、茄子、芸豆、香菜等。

6、留样分哪五步:取样、标识、封存、保存、备案。

单项选择题:1、餐用具煮沸、蒸汽消毒应:A.保持100度10分钟以上。

2、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距离墙壁、地面:C.15CM 以上。

3、各种食品原料在运用前应洗净,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应分别清洗,水产品宜在专用水池清洗,禽蛋在运用前应对外壳进展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A.分别。

4、须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尽快冷却后再冷藏:B.冷藏冷却冷藏。

5、以下哪种厨师的操作做法可能引起细菌污染:B.鱼肉蔬菜同一个砧板切配。

多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人员不得从事接触干脆入口食品的工作:A.痢疾、B.甲型病毒性肝炎、C.活动性肺结核、D.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

2、以下场所中属于食品处理区的是:A.粗加工间、C.餐具洗消间。

3、以下哪些做法符合烹调平安要求:A.烹调前应谨慎检查待加工食品,发觉有腐败变质或者其它感官性状异样的,不得进展烹调加工。

B.不得将回收的食品或辅料经烹调加工后再次供给。

C.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加工时的中心温度不得低于70度。

D.加工后的成品应和半成品、原料分开存放。

判定题:1、食品在冷藏、冷冻柜库内贮藏时,应做到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严格分开:√。

2、备餐间的室内温度应限制在25℃以下:√。

3、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展安康检查,取得安康证明前方可参与工作:√。

4、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5、在餐饮业中,用于加工动物性和植物性食品的工具和可以相互混用,无需区分。

预防食物中毒知识手册

预防食物中毒知识手册

预防食物中毒知识手册来源:| 发布时间:2009-04-19 | 阅读次数:2876一、什么是食物中毒吃了“有毒食物”而引起的以急性中毒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即为食物中毒。

有毒食物有6种: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污染的食物;被致病微生物污染并在繁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毒素的食物;被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本身含有毒物质在加工过程中未被除去的食物;在贮藏过程中产生或增加了有毒成分的食物;外形与无毒食物难以区别的有毒食物。

食物中毒特点:来势凶猛,时间集中,突然发生。

食物中毒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多汗等。

食物中毒如何自救:很多食物中毒的患者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中毒症状,往往在送到医院的时候,症状已经非常严重。

因此,食物中毒后早期的发现和处理十分重要。

食物中毒后第一反应往往是腹部的不适,中毒者首先会感觉到腹胀,一些患者还会腹痛,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

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呕吐的情况。

食物中毒既有个人中毒,也有群体中毒。

其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

吐泻严重的还能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呼救。

在急救车来到之前,可以采取以下自救措施:催吐。

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如经大量温水催吐后,呕吐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可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

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则提示可能出现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应暂时停止催吐。

导泻。

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如超过两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体外。

保留食物样本。

由于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发生食物中毒后,要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以提供给医院进行检测。

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植物性食物中毒

植物性食物中毒

02
植物性食物中毒的分类及病因
胃肠型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属
沙门氏菌是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 主要病原菌,主要存在于家禽、家 畜、鼠类和野鸟等动物肠道中
志贺氏菌属
志贺氏菌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肠道 内,随粪便排出,污染食物和水源
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海洋细菌,主 要存在于海产品中
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主 要存在于食品中
中药灌肠
将中药煎剂灌入直肠内,通过黏膜吸收,达到治 疗目的。
中药外敷
将中药研成粉末,外敷于皮肤表面,以缓解中毒 症状。
预防控制措施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植物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食品 生产和消费行为。
加强监测和预警
建立植物性食物中毒的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置问题。
强化应急处置
加强毒素风险评估的研究和应用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毒素风险评估的研究和应用,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毒 素风险评估体系和方法,为预防和控制植物性食物中毒提供更加科学依据。
相关科研项目介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植物性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植物性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技术研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毒素风险评估
国内对于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毒素风险评估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对不同植物性食物中各种毒素的含量和分布情况进行 调查和分析,建立了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
研究前景展望
加强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更加快速、准确、灵敏的毒素检测方法和技术, 提高植物性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水平。
生。
急救和治疗
催吐治疗
洗胃治疗

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1]

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1]

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1]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食物中毒是指吃了不洁或有毒食物而导致的疾病。

通常在吃了有问题的食物1至72小时内发病,病情严重者可以致命。

食物中毒一般分为化学性、有毒动植物中毒、微生物性(包括细菌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

一、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化学物质,如鼠药、农药、亚硝酸盐等,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

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中毒症状:1.急性中毒有心悸,面颈、四肢肌肉颤动,有手抖甚至不能站立,头晕,乏力,原有心律失常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反应,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电图示S-T段压低与T波倒置。

2.原有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患者,如有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上述症状更易发生。

3.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引起低血钾,从而导致心律失常。

4.反复使用会产生耐受性,对支气管扩张作用减弱及持续时间缩短。

虽然克伦特罗残留的毒作用为轻度的,但美国FDA研究表明,应用拟交感神经药者或对前药过敏者,对克伦特罗的反应要比正常健康个体更为严重。

急救治疗:1.口服后即洗胃、输液,促使毒物排出。

2.在心电图监测及电解质测定下,使用保护心脏药物如6-二磷酸果糖(FDP)及β1-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

识别方法(1)看该猪肉是否具有脂肪(猪油),如该猪肉在皮下就是瘦肉或仅有少量脂肪,则该猪肉就存在含有“瘦肉精”的可能。

(2)喂过“瘦肉精”的瘦肉外观特别鲜红,后臀较大,纤维比较疏松,切成二三指宽的猪肉比较软,不能立于案,瘦肉与脂肪间有黄色液体流出,脂肪特别薄;而一般健康的瘦猪肉是淡红色,肉质弹性好,瘦肉与脂肪间没有任何液体流出。

(3)购买时一定看清该猪肉是否有盖有检疫印章和检疫合格证明。

毒鼠强中毒:毒鼠强毒性极大,对人致死量5—12毫克。

一般在误食10-30分钟后出现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口唇麻木、酒醉感。

重度中毒表现突然晕倒,癫痫样大发作,发作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意识丧失。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六 )胆中毒
• 鱼胆中毒指食用鱼胆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青、草、白 鲢、鲈、鲤鱼胆中含胆汁毒素,能损害人体肝、肾,使其 变性坏死;也可损伤脑细胞和心肌,造成神经系统和心血 管系统的病变。
• 中毒与胆汁中多种胆酸对细胞膜作用有关 • 组织胺类物质的致敏作用。鱼胆进入胃肠道后,毒素首先 达到肝脏,肾脏浓度最高,以肝
(2)胃肠炎期(3)假愈期;(4)内脏损害期;(5)精神症状期;(6) 恢复期。此型中毒的毒蕈是毒伞肽类、毒肽类、鳞柄白毒肽类、非环状肽
的肝肾毒素。剧毒
2 急救和治疗原则:
及时催吐、洗胃、导泻、灌肠,迅速排出毒物。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案:(1)胃肠炎型一般处理; (2)神经精神型用阿托品治疗;(3)溶血型用肾上腺皮质激 素;(4)肝肾损害型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
在于毒伞属的一些毒蕈中;(3)光盖伞素及脱磷酸光盖伞素,存在于裸 盖菇属和花褶伞属蕈类;(4)幻觉原,存在于桔黄裸伞蕈中。用阿托品 治疗,死亡率
溶血毒素:胃肠道症状加溶血性黄疸、肝脏肿大,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很
快控制病情。死亡率不高。毒蕈为鹿花伞,毒物为鹿花伞素,属于甲基联
胺化合物,强烈的溶血作用
肝肾损害型:最严重、死亡率最高。临床表现分为6期:(1)潜伏期;
(七)、毒蕈中毒
1 有毒成分的来源:
胃肠毒素:此型中毒的毒蕈主要为黑伞蕈属和乳菇属的某些蕈种,毒性
成分可能为类树脂物质、苯酚、类甲醛、胍啶或蘑菇酸。主要为胃肠道
症状。恢复快,很少死亡 神经精神毒素:胃肠症状加神经精神症状。此型中毒的毒素有(1)毒
蝇碱,存在于毒蝇伞蕈、丝盖伞蕈等中;(2)蜡子树酸及其衍生物,存
(五)肾上腺中毒
• 由人体分泌出的一种激素。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分泌出这种 化学物质,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为身 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使反应更加快速。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和神经传送体,由肾 上腺释放。 1 常用于抢救过敏性休克,如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由于该品具有兴奋心肌、 升高血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故可缓解过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 呼吸困难等症状。皮下注射或肌注0.5~1mg,也可用于0.1~0.5mg缓慢静注(以等渗 盐水稀释到10ml),如疗效不好,可改用4~8mg静滴(溶于5%葡萄糖液500~1000ml)。 2.抢救心脏骤停;可用于由麻醉和手术中的意外、药物中毒或心脏传导阻滞等原因引 起的心脏骤停,以0.25~0.5mg心内注射,同时作心脏按摩、人工呼吸和纠正酸血症。 对电击引起的心脏骤停,亦可用该品配合电除颤器或利多卡因等进行抢救。

植物性食物中毒

植物性食物中毒

案例三:蘑菇中毒
总结词
蘑菇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植物性食物,但有些种 类的蘑菇含有剧毒物质,误食后会导致严重的中毒症状 。
详细描述
在中国,有几种常见的毒蘑菇,如致命鹅膏、锥盖伞属 真菌等,这些蘑菇含有剧毒物质,误食后可能会导致严 重的中毒症状,甚至死亡。为了避免蘑菇中毒,最好只 食用市场上出售的、经过专业人员鉴定的可食用蘑菇。
鲜黄花菜
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等有毒成分,过量食用或未煮熟食用 也可引起中毒。
其他原因
食品加工不当
食品加工不当可能导致植物性食物中毒,如烹饪过程中未去除有毒部分、加热不 彻底等。
天然毒素
一些植物中含有天然毒素,如蓖麻毒素、乌头碱等,过量食用或未煮熟食用可引 起中毒。
03
植物性食物中毒的症状和 体征
真菌毒素中毒
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是一种致癌物质,主要存在于霉变的食品中,如花生、玉米、大米等 ,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
镰刀菌毒素
镰刀菌毒素是一种真菌毒素,可污染粮食、饲料和水果等,引起人类和动物的 中毒症状。
有毒植物中毒
豆类植物
豆类植物如四季豆、扁豆等,含有皂素、植物血凝素等有毒 成分,过量食用或未煮熟食用可引起中毒。
患者可能感到呼吸急促,严重时可能导致呼 吸困难和喘息。
休克
严重过敏反应可能导致休克,需要立即就医 治疗。
其他症状和体征
01
02
03
高烧
患者可能出现高烧,体温 可能超过38°C。
寒战
患者可能感到寒战,伴随 高烧和发冷。
出汗
患者可能出现出汗,特别 是在头部和上半身。
04
植物性食物中毒的预防和 控制
加强食品卫生监管
提高消费者意识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致 病性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肉毒梭状芽 胞杆菌、韦氏杆菌、志贺菌属 (2)有毒动植物中毒 河豚、有毒鱼贝类、毒蕈、木薯、四季豆、 发芽马铃薯 (3)化学性食物中毒 金属及其化合物、亚硝酸盐、农药 (4)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
二.常见的食物中毒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1.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1)病原体: 革兰氏阴性杆菌 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0oC一37oC 100oC时立即死亡,70oC经5分钟,60oC经l 小时可被杀死 不分解蛋白质,污染食品后无感官性状的 变化 (2)流行特点
食物中毒与防制
一.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一)食物中毒的概念 凡是食用有毒食物而引起的以急性或亚急 性过程为主的疾病,统称为食物中毒。 (二)食物中毒的特征与分类 1.特征 (1)发病突然 (2)病人有类似的临床表现 (3)发病者均与某种食物有明确的关系 (4)病人对健康人无传染性 2.分类
(四)对症治疗 (三)化学性食物中毒 1.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1)中毒原因 (2)中毒机制 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血红蛋白中二价铁 离子被氧化为三价,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 血红蛋白,从而失去携带氧的能力,引起 组织缺氧,以致发生紫绀现象。 (3)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口唇、指甲以及全身皮肤出现 紫绀等组织缺氧表现,并有头晕、头痛、 心率加速、嗜睡、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 症状。 (4)防治措施 洗胃、催吐和导泻 特效解毒剂美蓝。 2.三氧化二砷中毒 (1)中毒原因 (2)中毒机制 中毒量为10-25mg,致死量为50-200mg。
(3)临床特征 (4)催吐、洗胃、导泻排除毒物 解毒剂氢氧化铁,方法是可将20%硫酸亚 铁与20%氧化镁临用前两者等量混合,每5 分钟给一匙。直至呕吐停止,再导泻。 特效解毒剂是二巯基丙醇、二巯基丙磺酸 钠或二巯基丁二酸钠。 3、甲醇中毒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小组成员:
一、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是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食用方 法不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包括以下两种: ①有毒动物组织中毒,如河豚鱼、 贝类、动物甲状腺及肝脏等; ②有毒植物中毒,如毒覃、木薯、 四季豆、发芽马铃薯、山大茴及鲜 黄花菜等。
河豚鱼毒素中毒 毒蕈中毒
贝类中毒 鱼类组胺中毒
河豚鱼毒素中毒
河豚毒素中毒是因进食河豚鱼后发生中毒的一种 急症。河豚又名钝鱼、汽泡鱼、鲅等,产于我国 沿海等地,种类很多,肉味鲜美,但它的某些脏 器及组织中均含有毒素,其毒性稳定,经炒煮、 盐腌和日晒等均不能被破坏。河豚毒素有似箭毒 样的毒性作用,主要使神经中枢和神经末梢发生 麻痹:先是感觉神经麻痹,其次运动神经麻痹, 最后呼吸中枢和血管神经中枢麻痹,出现感觉障 碍,瘫痪,呼吸衰竭等如不积极救治,常可导致 死亡。
预 防 措 施
1.无识别毒蕈经验者,不要自采蘑菇食 用。 2.有毒野生菇(菌)类常具备以下特征: 色泽鲜艳度高;伞形等菇(菌)表面呈 鱼鳞状;菇柄上有环状突起物;菇柄底 部有不规则突起物;野生菇(菌)采下 或受损,其受损部流出乳汁。
贝类中毒
食用含毒素的贝类引起的中毒。太平洋沿岸某些地区, 在3~9月,食用有些贝类后可发生中毒,主要出现麻痹, 故称麻痹性贝类中毒。美国太平洋沿岸、日本、东南亚、 中国的浙江、广东皆有报告。欧洲、非洲也曾有少数报 告。浙江从1967年起已报告40余起织纹螺 (Nas-sarius spp.)中毒,中毒数百人,死亡数十人。 贝类所含毒素主要为神经毒。最早分离提纯的称为石房 蛤毒素,易溶于水,耐热,易被胃肠道吸收。从藻类分 离出的纯毒素与得自贝类的毒物相同。故贝类在某个时 期某些地区之所以有毒与藻类有关,即贝类中毒的发生 与水域中藻类,尤其是膝沟藻科(Conylaceae)的藻类大 量繁殖并形成所谓“红潮”有关。贝类摄入的藻类毒素 在其体内呈结合状态,对贝类无害。人食用贝类后,毒 素迅速释放而使人中毒。

常见植物性食物中毒分析及急救措施

常见植物性食物中毒分析及急救措施

常见植物性食物中毒分析及急救措施摘要:文章对引起食物中毒的植物天然毒性成分(如毒苷类、毒蛋白、氨基酸类、生物碱、萜类、酚类等)及其致毒机理进行了分析,简述了几种常见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毒性作用表现,提出了中毒后的急救措施。

同时,阐述了避免植物性食物中毒的对策。

关键词:食物中毒;天然毒性成分;中毒机制;急救措施植物性食物中毒是指食入植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植物中含有各种不同的有毒植物,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中毒。

特别是一些有毒植物的外形和我们日常食用的蔬菜、香料等非常相似,有的野生果子外形极其鲜艳,而内部却含有毒质,很容易被人们,尤其是儿童当作普通蔬菜或水果采食。

因此,应当正确地辩别哪些植物有毒,做好安全防毒工作,避免发生中毒事故。

现将几种有毒植物的性质、用途、简单的鉴别方法和消毒方法、以及不慎中毒后的简易急救措施介绍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1 植物常见的毒性成分[1-4]植物性食物中的有毒物质种类较多,依化学结构可分为:毒苷类、毒蛋白类、氨基酸类、生物碱、萜类和酚类。

1.1 毒苷1.1.1 氰苷类及其致毒机理氰苷主要指一类α-羟氰苷,存在于某些豆类、核果和仁果的果仁中,木薯块根中也少量含有。

常见的含氰苷的果仁有枇杷仁、苦桃仁和苦杏仁,甜杏仁也少量含有。

氰苷中毒会出现口中苦涩、流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及四肢软弱无力等症状。

中毒严重者感到胸闷,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眼球呆滞、对光反射消失、全身性痉挛等症状,最后可因呼吸麻痹或心脏停跳死亡。

氰苷毒性源于其水解后产生的氢氰酸。

氢氰酸解离出的氰离子极易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铁结合,破坏细胞色素氧化酶在生物氧化中传递氧的功能,使机体陷入窒息状态。

1.1.2 致甲状腺肿素及其致毒机理致甲状腺肿素为能引起甲状腺代偿性肿大的物质,属于异硫氰酸化合物的衍生物,如芥子苷。

常食用的十字花科蔬菜,如油菜、甘蓝、芥菜、萝卜等,都含芥子油苷。

Greer 等证明,大豆、油菜籽等十字花科植物中致甲状腺肿素前提物为硫代葡萄糖苷。

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培训内容

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培训内容

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培训(一)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属食源性疾病的范畴,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二)食源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

因此,食源性疾病是指由于摄入食物中含有致病因子引起的以急性病理过程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的疾病。

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经食物和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疾病。

(三)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的区别。

食源性疾病包含了食物中毒的内容,是比食物中毒更广泛的概念,与食物中毒不同之处:有些食源性疾病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染过程,如甲肝、痢疾;潜伏期较长,如旋毛虫病;不一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部分寄生虫病、甲肝等。

食源性疾病有暴发和散发两种形式,群体性食物中毒属于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形式。

(四)、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2)潜伏期短,发病急骤,短时间内可能有多人同时发病;(3)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类似,病程短;(4)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5)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6)有一定的季节性。

例如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夏秋季节高发。

(五)、食物中毒分类及中毒表现根据导致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通常将食物中毒分为以下五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1。

(2)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2。

(3)真菌毒素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3。

(4)有毒动物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4。

(5)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5。

(六)食物中毒事故报告表(七)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八)报告:发现食源性疾病后,24小时内填卡上报医务科和感控科。

附件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

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培训内容

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培训内容

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培训(一)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属食源性疾病的范畴,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二)食源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

因此,食源性疾病是指由于摄入食物中含有致病因子引起的以急性病理过程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的疾病。

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经食物和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疾病。

(三)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的区别。

食源性疾病包含了食物中毒的内容,是比食物中毒更广泛的概念,与食物中毒不同之处:有些食源性疾病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染过程,如甲肝、痢疾;潜伏期较长,如旋毛虫病;不一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部分寄生虫病、甲肝等。

食源性疾病有暴发和散发两种形式,群体性食物中毒属于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形式。

(四)、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2)潜伏期短,发病急骤,短时间内可能有多人同时发病;(3)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类似,病程短;(4)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5)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6)有一定的季节性。

例如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夏秋季节高发。

(五)、食物中毒分类及中毒表现根据导致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通常将食物中毒分为以下五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1。

(2)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2。

(3)真菌毒素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3。

(4)有毒动物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4。

(5)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见附件5。

(六)食物中毒事故报告表(七)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八)报告:发现食源性疾病后,24小时内填卡上报医务科和感控科。

附件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

植物性食物中毒

植物性食物中毒

中毒表现:
出现咽干、口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严重者还可出现血便、血尿甚至导致死亡。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有季节性、地区性,多散在发生,发病率较高。 预防措施: 1、是每次食用的量不要太多,一般不要超过50克; 2、是利用秋水仙碱易溶于水的特性,吃前必须经水 浸泡两小时以上,或用开水烫,以出去汁液中的秋水仙 碱,烹调时必须彻底炒熟后再食用。
4、豆浆应煮沸10min以上至无豆腥味时方可饮用。
5、皂苷、皂素、抑肽酶和凝血素等有毒物质均不耐
高温,在100℃以上数分钟即大部分被破坏。
10
预防
1、充分加热,烧熟煮透
2、注意豆浆的“假沸”, “假沸”后持续加热不少 于5min。
11
二、桐油、油桐籽中毒

一种工业用油; 外观与一般食用植物油相似, 容易误食
16
临床表现
1、桐油含桐油酸,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可
出现头晕、头痛、四肢及口唇麻木、瞳孔散大、视 力模糊、四肢抽搐、喉肌痉挛、嗜睡,甚至昏迷。 2、重者可有发热、呕血、便血、呼吸短促、脉快、 心肌损害,甚至虚脱。
17
急救方法
1、急性中毒病情轻者,可大量饮服糖开水或淡 盐水。中毒较重者,应立即催吐、洗胃、导泻,洗 胃可用温开水,导泻可用硫酸镁。洗胃后给鸡蛋清 或牛奶、米汤内服,以保护胃粘膜。严重者应尽快 送医院抢救。
20
3、100g马铃薯含龙葵甙5~10mg
4、未成熟、青紫皮的马铃薯或发芽马铃薯含龙葵 甙增至25~60mg,甚至高达430mg。 5、人摄入龙葵碱200-400mg就引起中毒。
21
防制原则
1、贮存时:低温贮藏,避免阳光照射,防止生芽。
2、不吃生芽过多、黑绿色皮的马铃薯。

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及化学性)

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及化学性)
考试时间:11月14日 9-10节
地点:本教室 开卷考试
食源性疾病 --食物中毒
韩 蓓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 陕西省营养与食品安全工程研究中心
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真毒素及霉变食品食物中毒 有毒动物植物食物中毒 化学性性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 物中毒
是指一些动植物本身 含有某种天然有毒成 分或由于贮存条件不 当形成某种有毒物质, 被人食用后所引起的 中毒。
有过敏性疾患者,应避免食用青皮红肉鱼类。
三、麻痹性贝类中毒
(一)有毒成分的来源 “赤潮”即海水中出现变色的红斑,伴有海洋动物的死亡,是某些 单细胞微藻类在海水中迅速繁殖,大量集结而成。贝类摄食有毒 藻类后,富积和蓄积藻类毒素,人们食用含毒素的贝类后可引起 中毒。 我国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曾多次发生有赤潮引发的贝类中毒,导 致中毒的贝类有蚶子、花蛤、香螺、织纹螺等常食用的贝类
三、麻痹性贝类中毒

带子/扇贝的内部构造 — 消化腺和生殖腺最容易 引致麻痹性贝类中毒
三、麻痹性贝类中毒
(三)中毒症状及治疗 中毒症状 在人们进食受污染双贝类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 出现,主要与神经系统有关,包括刺痛、麻痹、口部四周 出现灼热感觉、发烧、出疹和踉跄等,并有肠胃病症状。 患者 通常在数天内康复,严重者可能出现瘫痪、呼吸停 顿,甚或死亡。 尽快催吐洗胃等 (四)预防措施 主要应进行预防性监测,当发现贝类生长的海水中有大量 海藻存在时,应测定当时捕捞的贝类所含的毒素量。
毒红菇(Russula emetica)
鹿花菌 ( Gyromitra esculenta )
四、毒蕈中毒(毒蘑菇)
(一)有毒成分的作用器官、中毒临床表现 1.胃肠毒素--胃肠型 剧烈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 2.神经、精神毒素--神经精神型

植物性食物中毒

植物性食物中毒

植物性食物中毒
植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有3种:
①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当作食品,如桐油、
大麻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②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将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作
食品食用,如木薯、苦杏仁等;
③在一定条件下,不当食用大量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品,食用鲜
黄花菜、发芽马铃薯、未腌制好的咸菜或未烧熟的扁豆等造成中毒。

一般因误食有毒植物或有毒的植物种子,或烹调加工方法不当,
没有把植物中的有毒物质去掉而引起。

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菜
豆中毒、毒蘑菇中毒、木薯中毒;可引起死亡的有毒蘑菇、马铃薯、
曼陀罗、银杏、苦杏仁、桐油等。

植物性中毒多数没有特效疗法,对
一些能引起死亡的严重中毒,尽早排除毒物对中毒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常见植物性食物中毒及急救措施

常见植物性食物中毒及急救措施

不论 成 人 或s bJ L 均可 因食 白果 过量 或 生食 而 发
C ONTI NUIN G M EDIC AL EDUC ATI ON Vo1. 21. NO. 24
维普资讯
≯ 国内讲堂 薯
生 中毒 。年 龄愈 幼 ,体质 愈差 ,越易 发 生 中毒 ,或 时进 行 其 他 对 症 处理 。
妻 ¨中 毒 原 因
学教研室主任 擅长成 马 铃 薯 又 称 土 豆 、地 瓜 蛋 或 洋 山 芋 、洋 番 薯
在 马 铃薯 发 芽 部位 切开 ,加浓 硫 酸数 滴 ,遇 龙
人 与 J L 科 心 血 管 疾 病-
等 ,含 有 丰 富的淀 粉 、营 养价 值 较 高 ,为人 们 喜爱 葵 素 则呈 现 红 色 。 或取 中毒 者 胃 内容 物加 浓 硫 酸 3 的食 品之一 。在 春 天 或保 存不 当容 易发 芽 ,称 为发 ml 和 冷饱 和 水 3 滴 ,摇 匀 后 呈 黄 紫色 ,提示 龙 葵 素
者予大量输液 , 促 进 毒 物排 泄 , 并 纠正 水 、电解 质
成 熟 马 铃 薯 中龙 葵 素 的一 般 含 量 为 2 ~1 0 mg 和酸碱平衡 。 /1 O 0 g,但 未 成 熟 、青 紫 、 发 绿及 发 芽 马 铃 薯 1 . 4 . 4 剧 烈 呕 吐 、腹痛 和 腹 泻 时 ,可 应 用 阿 托 品 。 . 4 . 5 如 出现 肠 源 性 青 紫 病 的 症状 ,可 应 用 葡 萄 中 ,龙 葵 素 含量 可 达 3 5 ~4 0 mg/1 0 0 g,特 别 集 1
以防 止 发 芽 。 1 . 5 . 2 发 芽 多 的或 皮 肉变 紫 绿 的马 铃 薯 不 能食 用 。 1 . 5 . 3 发 芽 不多 的 马 铃 薯 , 可剔 除生 芽 及 芽 周 围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关键词:蛋白酶抑制剂维生素红细胞维生素D 4-二甲氨基吡啶北京标准物质网1.豆类(扁豆、大豆)毒素中毒豆科植物中存在蛋白酶抑制剂、植物红细胞凝集素、致甲状腺肿素、抗维生素因子、多种苷类和酮类物质等物质,可直接或潜在地对人类产生危害。

如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胃蛋白酶等某些蛋白质水解酶;植物红细胞凝集素能凝集人和动物红细胞,影响动物的生长;致甲状腺肿素能导致甲状腺肿大;大豆中有抗维生素D,扁豆中有抗维生素E等因子;豆类中的氰苷水解时可产生氢化氰。

造成这些危害唯一的原因是加热不彻底,毒素未被破坏。

食用未熟透豆类的中毒症状为:发病快,潜伏期 0.5~1h,最快3~5min,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头晕和乏力等症状。

解决办法就是,不论大豆、扁豆,还是四季豆、荷兰豆都须熟透后方可食用。

2.发芽马铃薯毒素中毒马铃薯块茎一般含有少量的龙葵素,不会引起食物中毒。

但因储藏不当导致马铃薯发芽时,薯皮颜色变成青紫,龙葵素的含量就大大增加。

吃了这种马铃薯,就会引起中毒。

潜伏期多为2~4h。

开始为咽喉抓痒感及灼烧感,并伴有上腹部灼烧感或疼痛,其后出现胃肠炎症状,如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急促,伴随全身虚弱和衰竭,腹泻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血压下降。

轻者1~2d自愈,重症者可因心脏衰竭、呼吸麻痹而致死。

3mg/kg体重的摄入量可嗜睡、颈部瘙痒、敏感性提高和潮式呼吸,更大剂量可导致腹痛、呕吐、腹泻等胃肠炎症状。

预防及救治措施:将马铃薯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处或辐照处理,以防止马铃薯发芽。

发芽较多或皮肉变黑绿色者不能食用,发芽少者可剔除芽与芽基都,去皮后浸泡30~60min,烹调时加少许醋煮透,以破坏残余的毒素。

目前,对发芽马铃薯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发现病人后须立即采用吐根糖浆催吐,用4%鞣酸溶液、浓茶水或0-02%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停止食用并销毁剩余的有毒食品。

对重症病人积极采取输液等对症治疗措施。

3.木薯亚麻仁苦苷毒素中毒木薯在一些国家是膳食中摄取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之一,热带神经性共济失调症在西非一些以木薯为主食的地区多有发现,该病表现为视力萎缩、共济失调和思维紊乱。

热带性弱视疾病也流行于以木薯为主食的人群中,该病病症为视神经萎缩并导致失明。

长期以致死剂量的氰化物喂饲动物,也可使这些动物的视神经组织受损。

木薯中毒原因是生食或食人未煮熟透的木薯或喝煮木薯的汤,一般食用150~300g生木薯即能引起严重中毒或死亡。

尽管木薯的块根富含淀粉,但其全株各部位,包括根、茎、叶都含有毒物质,且新鲜块根毒性较大:因此,在食用木薯块根时一定要注意:木薯含有的有毒物质为亚麻仁苦苷,亚麻仁苦苷经胃酸水解后产生游离的氢氰酸,从而使人体中毒。

早期症状为胃肠炎,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躁动不安、瞳孔散大,甚至昏迷,最后可因抽搐、缺氧、休克或呼吸衰竭而死亡。

预防及救治措施:要防止木薯中毒,可在食用木薯前去皮,用清水浸薯肉,使氰苷溶解。

一般泡6d左右就可去除70%的氰苷,再加热煮熟,即可食用。

生氰糖苷有较好的水溶性,水浸可去除产生氢氰酸食物的大部分毒性。

将木薯切片,用流水研磨可除去大部分的生氰糖苷和氢氰酸。

理论上讲,加热可灭活糖苷酶,使之不能将生氰糖苷转化为有毒的氢氰酸。

但事实上,经高温处理过的木薯粉对人和动物仍有不同程度的毒性,而且生氰糖苷在人的唾液和胃液中很稳定,另外食用煮熟的利马豆和木薯仍可造成急性氰化物中毒,说明人的胃肠道中存在某种微生物,可分解生氰糖苷并产生氢氰酸。

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避免慢性氰化物产毒。

如膳食中有足够的碘,由氰化物引起的甲状腺肿大就不会出现;食物中的含硫化合物可将氰化物转化为硫氰化物,若膳食中缺乏硫可导致动物对氰化物去毒能力的下降。

具体措施如下:(1)选用产量高而含亚麻仁苦苷低的木薯品种,并改良种植方法。

木薯必须加工去毒后方可食用。

在加工木薯时应去皮(亚麻仁苦苷90%存在于皮内)。

(2)水浸木薯肉,可溶解亚麻仁苦苷。

如将其浸泡6d可去除70%以上的亚麻仁苦苷,再经加热煮熟时,将锅盖打开,使氢氰酸逸出,方可食用。

(3)木薯加工方法有切片水浸晒干法(鲜薯去皮、切片、水浸3~6d、沥干、晒干)、熟薯水浸法(去皮、切片、水浸.48h、沥于、蒸熟),以及于片水浸法(术薯片水浸3d、沥干、蒸熟),去毒效果较好。

(4)除严禁生食木薯外,应注意勿喝煮木薯的汤,不空腹食木薯,一次也不宜多食,否则均有中毒的危险。

4.苦杏仁苷毒素中毒生食含有苦杏仁苷的水果核仁,特别是苦杏仁和苦桃仁可引起中毒。

儿童吃6粒苦杏仁即可中毒,也有自用苦杏仁治疗小儿咳嗽(祛痰止咳)引起中毒的例子。

有报道有些地区的居民死于苦杏仁苷中毒,原因是食用了高梁糖浆和野生黑樱桃的叶子或其他部位。

中毒症状主要是口中苦涩、流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脉频及四肢乏力等,重症者旁闷、呼吸困难,严重者意识不清、昏迷、四肢冰冷,最后因呼吸麻痹或心跳停止而死亡。

预防及控制措施:不要让儿童生食各种核仁,尤其是苦杏仁与苦桃仁。

用杏仁加工食品时,应反复用水浸泡,炒熟或煮透,充分加热,并敞开锅盖充分挥发而除去毒性。

切勿食用干炒的苦杏仁,否则会引起中毒。

杏仁茶是将杏仁磨成浆煮熟而制成的,因其加热可使食物中的氢氰酸充分蒸发掉,故杏仁茶不会引起中毒。

一旦出现食物中毒,应采取以下措施。

(1)急救治疗发现病例应进行抢救,可用5%硫代硫酸钠、0.05%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洗胃的同时,立即使用4-二甲氨基吡啶(4-DMAP)或对氨基苯丙酮(PAPP)等高铁血红蛋白生成剂,应用此类药品者严禁再使用亚硝酸类药物,防止高铁血红蛋白过度形成出现紫绀症。

(2)给中毒病人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可用数次,然后用3%亚硝酸钠液静脉缓慢生射,再静脉注射新配制的50%硫代硫酸钠。

两种药用完后,如中毒症状仍未减轻,可在30~60min后再按上述减量重复给药一次。

(3)对症及支持治疗吸氧,当呼吸极度困难或完全停止时,必须不断地进行人工呼吸,直至呼吸恢复为止。

肌肉注射或缓慢静脉注射洛贝林,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

重症病人可用细胞色素c、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

5.霉变甘蔗神经毒素中毒霉变甘蔗中毒主要是霉菌,如甘蔗节菱孢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甘蔗霉变,并产生3-硝基丙酸毒素,它是一种神经毒素,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霉变的甘蔗质地较软,外皮失去光泽,并可见各种霉菌生长,内瓤呈浅色或深褐色,闻有霉味或酒糟味,人食用这种甘蔗可导致中毒。

霉变甘蔗中毒表现为中毒潜伏期短的 10min长的十几个小时,一般潜伏期越短其症状越重。

中毒轻者有头晕、头疼、恶心、呕吐、腹泻,重症者常留有后遗症,如痉挛性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眼睛同向偏视、身体蜷曲状、四肢强直等,恢复较慢。

6.霉变甘薯黑斑病毒素中毒甘薯又称白薯、地瓜,甘薯中毒是由于甘薯黑斑病引起的,在甘薯的伤口、破皮、裂口处有甘薯长缘壳菌或茄病镰刀菌,被侵染部位呈淡黄色,与空气接触变为褐色或黑色,病变部位较坚硬,表面有凹陷,食用味苦,食用后可引起中毒。

霉变甘薯中毒表现为潜伏期1~24h,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重者除上述症状外,同时会有肌肉震颤及痉挛、瞳孔散大、嗜睡、昏迷,最后死亡。

7.鲜黄花菜秋水仙碱毒素中毒黄花菜又称萱草、金针菇,采用未经处理的鲜黄花菜煮汤或大锅炒食,虽然其味道鲜美,但食后极易引起中毒。

鲜黄花菜中毒大多发生在六七月份黄花菜成熟的季节。

中毒原因是由于鲜黄花菜中含有有毒成分秋水仙碱,人口服致死量按体重计为8~65mg/kg,食用100g鲜黄花菜即可引起中毒,食用烹调不当的鲜黄花菜,未经水焯、浸泡,且急火快炒,会造成食后中毒。

鲜黄花菜在干制过程中其所含的秋水仙碱已被破坏,因此食用于黄花菜不会引起中毒。

进食鲜黄花菜后,一般在4h内出现中毒症状,轻者口渴、喉干、心慌、胸闷、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重者出现血尿、血便、尿闭与昏迷等。

预防及控制措施:①不吃腐烂变质的鲜黄花菜,最好食用干制品,用水浸泡发胀后食用,以保证安全。

②食用鲜黄花菜时需做烹调前的处理。

先去掉长柄,用沸水烫,再用清水浸泡2~3h(中间需换一次水)。

制作鲜黄花菜必须加热至熟透再食用。

烫泡过鲜黄花菜的水不能做汤,必须弃掉。

③烹调时与其他蔬菜或肉食搭配制作,且要控制摄入量,避免食入过多引起中毒。

④一旦发生鲜黄花菜中毒,立即用4%鞣酸或浓茶水洗胃,口服蛋清牛乳,并对症治疗。

8.白果氢氰酸毒素中毒白果又称银杏果,是去除外皮的于燥种子。

白果的肉质外皮含白果酸,核仁含有白果二酚和白果酸(氢氰酸毒素)。

生食或食用未经加工熟透的白果就会引起中毒,一般中毒剂量为10~50粒。

当人体皮肤接触种仁或肉质外皮后可引起皮炎、皮肤红肿。

经皮肤吸收或食人白果的有毒部位后,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其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继有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

9.毒蘑菇中毒蘑菇又称蕈类,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有的还能药用,在我国资源很丰富,属于真菌植物。

但也有些蘑菇,尤其是野生蘑菇,含有毒素,误食易引起中毒。

全世界已知的毒蘑菇有百余种,目前在我国已发现80余种,各种毒蘑菇所含的毒素不尽相同,其中含有剧毒可致死的不到10种,分别是:褐鳞环柄菇、肉褐麟环柄菇、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伞、秋生盔孢伞、鹿花菌、包脚黑褶伞、毒粉褶菌、残托斑毒伞等。

毒蘑菇所含有的有毒成分很复杂,一种毒蘑菇可含有几种毒素,而一种毒素又可存在于数种毒蘑菇之中。

毒蘑菇引起中毒的临床表现也各异,但起病时多有吐泻症状,常易被误诊为肠胃炎、菌痢或一般食物中毒等,故遇到此类症状的病人时,尤其在夏秋季节呈一户或数户同时发病时,应考虑到毒蘑菇中毒的可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