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探讨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探讨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探讨1.人为因素:会计信息的编制与记录是由人员完成的,如果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信息时存在疏忽、错误或者故意操纵等行为,就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比如,会计人员可能会将应计收入提前确认、将费用支出减少、虚报或漏报成本等。

2.管理层意图:有些公司的管理层可能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故意操纵会计信息来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与经营绩效的评价。

这种行为通常会违背会计准则和规定,但很难察觉和发现。

3.非经营因素:会计信息失真也可能来自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财务风险、法律法规变化等。

这可能会导致会计信息的调整和变动,进而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为了预防和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和对策:1.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度和账务管理流程,对业务发生进行严格规定和控制,防止错误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2.独立审计机构的参与:公司应该委托独立的审计机构对会计信息进行审计,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独立审计机构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对会计准则和规定的遵守情况进行评估和验证。

3.强化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公司应该及时、准确、全面地披露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使投资者能够全面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

同时,加强与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沟通和合作,接受市场的监督和约束。

4.教育与培训: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会计准则和规定,并且具备正确、合法地处理会计信息的能力和意识。

5.引入科技支持: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对会计信息进行自动化处理和分析,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发现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之,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公司和投资者都带来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独立审计机构的参与、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教育与培训以及引入科技支持等多种对策,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会计信息失真与对策研究

会计信息失真与对策研究

会计信息失真与对策研究在当今经济社会中,会计信息作为企业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然而,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却时有发生,这不仅给企业自身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因此,深入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数据不实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失真形式,包括虚构交易、夸大或缩小收入和费用、篡改会计凭证和账簿等,导致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

2、会计政策和方法选用不当企业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有一定的会计政策和方法选择空间。

但有些企业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故意选用不恰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如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存货计价方法不合理等,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披露不充分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未能充分披露重要的会计信息,如关联交易、或有负债、重大资产减值等,导致投资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无法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4、审计失误审计机构未能严格按照审计准则进行审计,未能发现企业会计信息中的错误和舞弊,从而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使失真的会计信息得以传播。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1、利益驱动企业为了获取融资、避税、提高业绩等目的,可能会故意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

例如,一些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被退市,可能会粉饰财务报表,虚增利润。

2、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一些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混乱,董事会、监事会等监督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管理层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的制衡,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3、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部分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下,缺乏职业道德,为了迎合管理层的要求或谋取个人私利,故意编制虚假会计信息。

4、会计准则和制度的不完善会计准则和制度存在一定的灵活性和模糊性,给企业留下了操纵会计信息的空间。

同时,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更新往往滞后于经济业务的发展,也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5、外部监管不力政府监管部门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管存在漏洞,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企业违法成本较低,从而助长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气。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研究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研究

外部原因
法规制度不完善
若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存在漏洞或不明确,可能导致企业在处理会计业务时产生歧义, 进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监管力度不足
政府监管部门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负有监督责任。当监管力度不够,或监管部门存在疏 漏、腐败等问题时,可能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
社会诚信缺失
社会环境中的诚信氛围对会计信息质量也有一定影响。在社会诚信缺失的情况下,企业可 能更容易选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以获取不当利益。
研究展望
深化对会计信息失 真原因的研究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会计信 息失真的深层次原因,如企业 文化、管理层激励等因素对会 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拓展应对措施的研 究领域
在现有应对措施的基础上,未 来研究可以关注新技术、新方 法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 应用,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技术手段。
跨国比较研究
研究目的
探讨原因
深入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原因,从源头上理解这一问题 的本质。
提出措施
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不同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 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丰富和完善会计信息失真领域的理论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实践意义
为企业、政府监管部门等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 有序发展。
02
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与类型
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
•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经济 活动和财务状况,导致信息使用者无法做出正确决策的现象。 这种失真可能源于故意行为或非故意行为,严重影响了会计信 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
01
02
03
04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摘要】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会计信息失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误导投资者、影响财务决策等。

本文旨在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定义、影响因素、解决方法、案例分析和预防措施等方面来全面探讨该问题。

研究发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通常是由于管理层的欺诈行为、会计政策选择和财务报表调整等原因导致,而解决方法则包括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审计制度等途径。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的成果,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探讨和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定义、影响因素、解决方法、案例分析、预防措施、总结、展望、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议题。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市场竞争的激烈,会计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给企业经营决策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引起了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

研究背景部分将探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分析其在当今经济环境下的重要性以及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会计学问题,更是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法律等多个领域的交叉问题。

深入研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对于完善会计规范和强化企业信息披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2 研究意义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会计领域的热点问题,对于公司和投资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信息的失真会对公司的经营决策产生影响,导致不准确的财务报告可能会误导公司管理层的判断,进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经营发展。

对于投资者来说,准确的会计信息是他们进行投资决策的基础,而一旦会计信息存在失真,投资者将面临风险和损失。

研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意义在于帮助公司和投资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并识别会计信息失真的症结所在,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和预防措施来减少失真的发生,保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及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及对策

现代经济信息230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及对策李轶冰 贵州财经大学摘要:会计工作作为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以信息系统的表现形式参与经济管理。

在市场经济高速运转的今天,会计工作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

会计信息以各种方式渗透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经济决策的基础。

然而当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秩序和会计职能的发挥。

本文从会计失真及其分类开始介绍,针对会计信息失真提出了加强诚信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完善公司制度、着力外部监管、完善会计准则等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失真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230-01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概述1.会计信息失真一个企业的管理阶层需要向他的股东,债权人,政府,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就要定期的进行账务记录,在此基础上出具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附注。

这就是会计信息产生的整个过程。

当这其中的那个环节发生了问题,将会造成数据错误的蝴蝶效应,我们称之为会计信息失真。

它是衡量财务工作可信度的主要的指标之一。

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原始凭证的录入与最后产生的财务报表存在差异,这种输入与输出之间的不匹配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最后财务报告的提供形式或者是最终的数据并没有反应除了企业或者说会计主体的经济实质。

2.会计信息的无意失真会计信息的无意失真是指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发生了财务信息的错误,然而这种错误是无意的,非主观决定的。

很多时候,它也被人们称之为会计信息错误。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会计信息的无意失真:首先是抄写错误,在原始凭证的填列和会计数据的计算上。

其次是财务人员的大意和不理解。

最后是对会计准则及相关政策法规的错误使用。

3.会计信息的故意失真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舞弊行为,是有组织,有预谋的造假行为。

财务人员或者其实际控制人只为局部或者企业的利益,不顾财务信息的相关使用者的利益,有意篡改财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以及相关资料,导致会计信息的报告与真实发生的经济业务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差异。

王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王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王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学生姓名:王娟指导教师:康雯学科专业:会计学学号:200951756100 03学习中心:辽宁教育人才培训中心奥鹏学习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22年3月摘要会计原始凭证是一种关键的会计凭证。

任何经济业务都有与其配对的会计原始凭证,这是财务费用报销的关键根据,影响财务信息的质量。

殊不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产品会计的原始会计凭证存有一系列产品失真问题,如未通过原始缴税、谎报原始会计凭证、未用心填好原始会计凭证或填好方法不合理等。

全部这些问题都是会造成原始会计凭证体现的会计信息与经济购置状况不一致。

如何处理会计原始凭证的失真问题一直是会计工作中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通过经典案例和论文参考文献调研,讨论了会计原始凭证的失真问题。

实际来说,本文以一些企业为例,剖析了会计原始凭证失真的缘故,并在此基本上,建立并确立明确提出了加强对会计原始凭证失真的惩罚,提升会计工作中工作人员的水准和素养,加强审计控制的提议。

关键词:原始凭证;失真;解决方法前言会计原始凭证是一种关键的会计凭证。

任何经济业务都有与其配对的会计原始凭证,这是财务费用报销的关键根据,影响财务信息的质量。

殊不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产品会计的原始会计凭证存有一系列产品失真问题,如未通过原始缴税、谎报原始会计凭证、未用心填好原始会计凭证或填好方法不合理等。

全部这些问题都是会造成原始会计凭证体现的会计信息与经济购置状况不一致。

如何处理会计原始凭证的失真问题一直是会计工作中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通过经典案例和论文参考文献调研,讨论了会计原始凭证的失真问题。

实际来说,本文以一些企业为例,剖析了会计原始凭证失真的缘故,并在此基本上,建立并确立明确提出了加强对会计原始凭证失真的惩罚,提升会计工作中工作人员的水准和素养,加强审计控制的提议。

1文献综述1.1国内文献综述1.1.1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会计信息失真在我国常常产生。

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会计信息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内部管理、对外披露、风险控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的主观意识、经济利益诉求、信息技术不足等原因,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时有发生。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导致企业管理错误决策,还会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影响市场的公正和流动性。

因此,深入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和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防范和解决措施,对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透明化,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和类型,包括财务造假、财务舞弊、账目不实、虚假披露等。

2.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包括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松散、员工诚信意识淡漠等。

3. 会计信息失真的监管机制,包括政府监管、内部监管、第三方监管等。

4. 防范和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员工诚信意识等。

方法上,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深入分析国内外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借助统计学分析工具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索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和防范策略。

三、预期结果及意义本研究预计能够深入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对于对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透明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监管机制,为提高市场公正程度、保护投资者利益提供参考;同时,提出防范和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和诚信体系,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实践指导。

总之,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在对社会资源进行引导配置的过程当中,会计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信号,国家在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以及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经济活动决策的时候会计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依据。

如果会计信息出现比较严重的失真现象,那么就不能够有效的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同时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也会出现很多的失误,在进行经济交易活动的时候费用可能会逐渐的增加,最终可能会导致一些更加严重的后果。

本文主要就对会计信息的失真的原因、危害以及解决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标签: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危害;解决措施会计信息主要就是指会计人员在分析和处理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之后所提取到的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信息。

会计信息的使用人员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会计信息是主要的数据基础,在企业的投资人进行投资决策以及债权人在信贷决策的过程当中都与会计信息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在国家的经济系统当中,会计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会计信息的质量好坏除了会对企业的内部管理结构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之外,还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会计信息还会对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1.内在的一些原因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首先会计信息会失真的主要内在原因就是在会计信息和生产会计信息的人员之间存在着一些利益方面的关系。

这些利益主要就包括了企业的利益和相关人员的个人利益;有直接的利益也有间接的利益。

企业的利益是和会计信息有关的利益当中比较主要的利益,为了能够骗取国家相关政府部门以及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任,企业可能就会采用失真的会计信息,这样企业就能够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除了企业利益之外就是个人利益,在企业当中企业的最高经营者有能力去对那些生产会计信息的工作人员产生影响,从而去制造一些失真的会计信息,这样企业的最高经营者就能够获取更多的个人利益。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探析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探析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探析1.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会计人员可能出于欺诈或个人利益的考虑,在信息记录、分类、核算等环节进行篡改或伪造,严重损害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对策: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严格执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会计人员的权责边界,并建立相应的纪律惩处机制,提高人员的工作素质和道德水平。

2.会计制度缺陷:会计制度本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也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会计制度可能没有覆盖到所有的经济交易事项,或者存在模糊、矛盾的规定,导致信息的不准确。

对策:完善会计制度,及时修订和调整相关规定,确保与经济实务的变化相适应。

同时,加强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度,推进标准化会计制度的建立,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内部控制不完善:内部控制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手段,如果内部控制不完善,就会给会计信息的制作和披露过程中带来风险,导致信息失真。

对策: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限范围,加强对信息流程的监督和审计,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

4.外部环境影响: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不确定性也会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产生影响。

例如,宏观经济形势的波动、税收政策的变化等,都可能导致企业对会计信息进行调整或隐瞒,以达到一定的经济利益。

对策: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与研究,及时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

同时,加强对税收政策的学习和理解,规避相关风险。

综上所述,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人员管理、完善会计制度、强化内部控制建设和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只有通过全面而有效的对策,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为用户提供准确、真实的财务信息。

高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高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高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随着高校办学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日益突出。

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无法真实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情况,影响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一)会计信息不实的表现形式会计信息不实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造成的信息不实。

(1)资产方面:“应收及暂付款”不反映学生的欠费:“固定资产”以初始成本计量,不计提折旧,不反映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不全面,对一些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反映不完整或不准确;事业报表中体现不出学校的基建工程。

(2)负债方面:“应付贷款利息”在实际支付前不确认:“应付账款”中不包括应支付的设备、图书、工程等欠款:“借人款项”核算不明细,反映不出高校借入款项的来源和期限。

(3)收入方面:“教育事业收入”只反映当年收取的学费、住宿费等上缴财政专户后从财政专户核拨回的资金,年底已上缴未申请拨回或年底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将收到的学费、住宿费等上缴财政专户的资金未能反映,容易人为操纵账面收支;高校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或发生损毁时取得的价款或变价收入直接记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净资产类科目而非收入科目,不能综合反映固定资产清理中的收入、支出以及清理后的净损益。

(4)支出方面:固定资产购置时一次性支出,其后的资产磨损不再作支出,导致生均支出指标信息反映不实,夸大了生均支出指标:“结转自筹基建”支出科目反映的支出资金来源定义不明确,偿还银行贷款本金和利息是否通过该科目反映没有明确界定。

第二,会计信息披露不全造成的信息不实。

(1)多个核算体系引起信息披露不实。

我国高等学校已实行部门预算多年,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高等学校的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核算相互独立,各行其是,导致学校的事业报表反映的不是整个学校的经济活动,造成信息的失真。

(2)财务会计报表设计不全引起信息披露不实。

目前高校财务报表体系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支出明细表、专用基金变动情况表及有关附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究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究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究【摘要】会计信息失真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不真实性,进而影响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

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特点,原因分析和对企业影响的探讨,提出了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和问题的解决途径。

本文还就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并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深入探究,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会计信息失真可能带来的风险,从而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透明度。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影响、措施、解决途径、建议、研究方向、结论、背景介绍、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企业会计报表中存在虚假、误导性以及不准确的信息,可能是由于故意造假,也可能是由于错误的记录或处理。

这种情况可能会给企业的内部管理、外部投资者以及相关利益相关方带来严重的影响。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就更加容易出现。

各种形式的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内部管理决策,还可能误导外部投资者的判断,造成市场不公平竞争。

研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影响,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还可以为监管部门提供参考,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源,分析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一步了解会计信息失真对企业经营和决策的影响,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和解决途径,以期为企业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保障其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通过研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旨在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管理和决策支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探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探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探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摘要】会计信息失真是在会计信息披露和报告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真实或不准确的现象,给投资者、管理者和监管机构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对策展开研究,分析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引入第三方审计等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具体探讨了会计信息失真对企业经营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在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总结回顾,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规范会计信息披露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文旨在引起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视,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增强投资者信心,维护市场秩序。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对策建议、案例分析、研究背景、问题意义、总结回顾、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管理者、监管机构等各方的决策和利益。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却十分复杂多样,包括人为因素、制度缺陷、市场环境等诸多方面。

深入探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中的这些问题,也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通过分析不同的案例和建议,希望能够更好地揭示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我们有必要对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1.2 问题意义会计信息失真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社会公众的投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会计信息失真则会导致投资者对企业的价值、盈利能力、财务状况等产生误解,进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甚至引发市场的恐慌和失信风险。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各类企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经营压力增大等原因,往往会出现一些不正当的会计操作,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逐渐凸显。

研究和探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对于维护企业经济秩序、保障投资者权益、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道德水平
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建立严格的会计人员选拔和考核机制,确保具备合格的专业素质和道德品质 强化会计人员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其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 鼓励会计人员参加专业资格认证考试,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破坏市场公平:失真的会计信息可能导致部分投资者获得不公平的优势,破坏市场的公平性和 竞争性。
降低投资者信心:失真的会计信息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市场失去信心,减少投资意愿和参与度。
对市场的影响
投资者决策失误:由于失真的会计信息,投资者可能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导致经济损失。
资源配置不合理:市场上的资源配置会因为失真的会计信息而出现偏差, 导致资源浪费或短缺。
技术失真:指会 计人员在处理会 计业务时,由于 缺乏经验或专业 知识,导致会计 信息与实际情况 不一致。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数字造假:捏造 虚假财务数据, 篡改报表
隐瞒事实:故意 隐瞒重大经济事 项,导致报表不 完整
账实不符:实际 业务与账面记录 不一致,导致信 息失真
违规操作:违反 会计准则和法律 法规,操纵利润
防范措施:建立有 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加强外部监管、 提高会计人员的道 德素质等。
PART 4
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和危害
对投资者的影响
误导投资者决策:失真的会计信息可能导致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造成经济损失。
损害投资者利益:失真的会计信息可能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得应有的投资回报,甚至面临投资亏 损的风险。
研究方向:需要深入研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源和影响因素,探索更加有效的解决 方案和预防措施,以保障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和投资者的利益。

高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高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利于加强预算控制 , 减少浪 费。 成本会计信息可以帮助政府 部门控
制和减少成本 ; 为政府制定公共产 品的价格提供依据 ; 业绩计量 和
项 目评价也需要成本会计信息 ;成本会计信 息对 制定经济决策也
起 着 一 定 的作 用 。
() 4 建立 政府管理会计 。 政府 管理会计 是政府会计信息 系统
未来政府活动 的成本支出 , 这为预算编制提供 了极大的方便 , 也有
图 1
从政府会计改革 的总体趋势来看 ,我国应建 立四轨制政府会 计体系 。只有政府预算会计 、 政府财务会计 、 政府成本会计和政府 管理会计 四者结合 , 同作用 , 共 才能使我国政府会计迈 向一个管理
更规范化 、 制度更 明晰化 的新 台阶。 参考文献 :
资产清理 中的收入 、 出以及清理后 的净损益 。4 支出方面 : 支 () 固定
日 突出,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无法真实地反映其财 务状 况及 经 益
营情况 , 影响了高校 的可持续发展 。


高 校 会 计 信 息 失 真 的 表 现 形 式
( ) 一 会计信息不 实的表现 形式 会 计信息不实主要表现在 以
等上缴财政专户后从 财政 专户核拨 回的资金 ,年底 已上缴未 申请
成本会计 ; 提供用于政府 内部决策和管理信息的政府管理会计 。 () 1建立政府预算会计。预算会 计又称拨 款会计 , 用来追踪和
记录涉及财政拨款及其使用 的营运事项 , 它覆盖 拨款 、 拨款分配 、
相对独 立又能与之融 为一体 。即四轨制政府会计体系应当以财务 会计体 系为基础平 台 ,在 由财务会计对政府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 监督 的同时 ,运用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分别提供政府绩效 管理所 需要 的各种信息 , 即一套凭证多个账户记录。 而政府预算会计本身 应是政府财务会计 的组成部分 ,由于其在政府会计体系中的重要 性 而单独成立 的体系 ,但结果最终要并人政府财务会计 的报告之 中。 政府成本会计为政府预算会计 、 政府财务会计和政府管理会计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毕业论文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毕业论文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1届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姓名:学号:班级:10级会电(六)班系别:经济办理系指导教师:目录摘要---------------------------------------------------------------3 1、会计信息失真的涵义----------------------------------------------3 1.1.原始凭证失真---------------------------------------------------3 1.2.会计账簿过程失真-----------------------------------------------31.3.会计报表失真---------------------------------------------------42、会计信息失真形成的原因------------------------------------------4 2.1.会计法规系统不健全---------------------------------------------4 2.2.社会监督不力---------------------------------------------------4 2.3.企业内部监督不力-----------------------------------------------42.4.会计基础工作薄弱-----------------------------------------------43、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4 3.1.从会计学的同性来看---------------------------------------------4 3.2.从会计敷陈的目的来看-------------------------------------------4 3.3.从会计确认基础的主观性来看-------------------------------------5 3.4.从会计计量理论来看---------------------------------------------53.5.从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基础看-----------------------54、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55、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6 5.1.建立健全会计法令、法规-----------------------------------------6 5.2.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本质及职业道德本质-----------------------6 5.3.加大对会计造假的打击力度---------------------------------------6 参考文献-----------------------------------------------------------7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凌辉(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39)【摘要】:随着我国财务会计轨制的改造,财务会计工作正沿着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发展,取得了举世的成绩,但是不容否认,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日益严重。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报告论文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报告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摘要会计信息是企业通过会计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主体经济运营状况的表现形式,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和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开展,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屡见不鲜,这对我国经济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主要介绍了会计信息的相关理论及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通过对绿事件的研究得出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有虚构交易事实、虚报财务情况、利用手段融资上市、会计核算不规,财务管理混乱这四种表现形式,然后分析造成这些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部治理机制混乱、中介机构存在合谋问题、法治建立不到位、政府监视体系不平安等。

在对实践研究中提出相应对策来减少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对国家秩序构成的威胁。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THE DISCUSS ABOUT THE DISTORTION OF THE ACCOUNTINGINFORMATIONABSTRACTA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a form of the accounting practice of accounting to refect the momvenment of the main of economic information.The reality and effective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an directly affect the companys’ operations and mangment.It’soften seen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our country,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and the system of economic constantly improve and perfect.It has been on the national economic order to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Therefore,it’s essential to do some researches on the present of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listed company.In that,we can find the cause of the distortion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bined with the current market circumstances and posed a great resolvent.Which is a significance to the company develop.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lated theor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and the classify of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KEY WORD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The solution to the question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1 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11.3 研究容 (1)2会计信息的理论概述22.1 会计信息的定义22.2 会计信息的作用22.3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究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究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究【摘要】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其原因包括管理层追求短期利益、道德风险、财务约束等。

会计信息失真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和声誉损害,甚至损害投资者利益。

为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可以采取加强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借助技术手段等措施。

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解决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技术手段在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中的应用,并加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监督。

在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方面,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加强道德教育和舆论监督。

只有通过各方努力共同打击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才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数据造假,影响分析,防止措施,技术手段,公司治理结构,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一直是财务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负面影响,还会损害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转。

了解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产生原因、影响及解决对策,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保障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究不仅仅是一项学术研究,更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质性挑战。

通过深入研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果,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深入探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寻找解决之道,对于建立健康的财务制度和市场秩序,促进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数据造假现象的原因探讨数据造假现象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导致数据造假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为了吸引投资者、获得更多的融资或是避免惩罚,往往会夸大自己的业绩,掩盖实际情况。

企业内部控制不力也是造成数据造假的重要原因。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机制,会导致员工的道德风险增加,从而诱发数据造假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到经济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高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随着高校办学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日益突出。

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无法真实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情况,影响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一)会计信息不实的表现形式会计信息不实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造成的信息不实。

(1)资产方面:“应收及暂付款”不反映学生的欠费:“固定资产”以初始成本计量,不计提折旧,不反映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不全面,对一些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反映不完整或不准确;事业报表中体现不出学校的基建工程。

(2)负债方面:“应付贷款利息”在实际支付前不确认:“应付账款”中不包括应支付的设备、图书、工程等欠款:“借人款项”核算不明细,反映不出高校借入款项的来源和期限。

(3)收入方面:“教育事业收入”只反映当年收取的学费、住宿费等上缴财政专户后从财政专户核拨回的资金,年底已上缴未申请拨回或年底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将收到的学费、住宿费等上缴财政专户的资金未能反映,容易人为操纵账面收支;高校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或发生损毁时取得的价款或变价收入直接记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净资产类科目而非收入科目,不能综合反映固定资产清理中的收入、支出以及清理后的净损益。

(4)支出方面:固定资产购置时一次性支出,其后的资产磨损不再作支出,导致生均支出指标信息反映不实,夸大了生均支出指标:“结转自筹基建”支出科目反映的支出资金来源定义不明确,偿还银行贷款本金和利息是否通过该科目反映没有明确界定。

第二,会计信息披露不全造成的信息不实。

(1)多个核算体系引起信息披露不实。

我国高等学校已实行部门预算多年,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高等学校的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核算相互独立,各行其是,导致学校的事业报表反映的不是整个学校的经济活动,造成信息的失真。

(2)财务会计报表设计不全引起信息披露不实。

目前高校财务报表体系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支出明细表、专用基金变动情况表及有关附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

随着各利益相关者对高校现金流动性、资金使用效果、融资状况、贷款风险与报酬等这些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仅仅依靠以上几张报表不能全面准确判断高等学校的资金使用情况、贷款风险等,同时也无法为单位决策者提供全面、直观的现金收支情况和准确评估单位在未来创造有利净现金流量的能力、单位偿还债务能力、对外融资需求的信息。

(3)财务会计报表表外附注信息不足引起信息披露不实。

会计报表表内所规定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和规定性,只能提供定量的会计信息,其所能反映的会计信息受到一定的限制。

对于一些高校的非财务信息,如将来的发展机遇、发展前景、管理水平、学校声誉、招生情况、毕业生就业率、专业设置布局、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及其转化情况等不能体现。

(二)会计信息造假的表现形式做假账引起的会计信息虚假具体表现为:一是不认真执行会计制度,有意混淆会计科目;二是不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和“收缴分离,足额缴存财政专户”的规定;三是学校财务处未将全部收入纳入学校统一管理,校属部门有的各自为政,自收自支,私设小金库;四是将国家预算资金通过扩大开支范围和提成比例及结余分配不实等手段转为预算外资金使用;五是通过各种手段偷税漏税;六是将收人私自列为暂存款、应付款,在往来款中核算收支,致使收支不实等;七是会计工作中存在着诸如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开假发票、造假账、编假数、报假表、账外设账、转移国有资产等问题;八是会计人员工作环境不断恶化,内部控制制度薄弱,会计人员违反会计法规,伙同银行信贷人员编造虚假财务资料套取国家银行贷款,任意改变会计核算方法情况严重,违法违纪手段隐蔽,做假技术不断翻新。

二、高校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措施(一)改革高校会计要素确认基础我国高校自1998年开始贯彻执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此项规定确定了收付实现制是高校会计现行的确认基础,适应了当时高校会计内外部环境的要求,推动了高校会计的发展。

但随着改革的深入,高校会计环境产生了巨大变化,以此确认基础形成的会计信息影响了资产、负债、收入、支出、要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鉴于收付实现制的局限性,借鉴国外高校实行权责发生制的经验,在我国高校的会计核算中有必要引入修订的权责发生制,即部分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采用权责发生制,以确保向各方使用者提供更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

(二)科学界定会计要素计量范围科学定义高校会计要素是合理确认核算内容、分清核算界限、正确进行信息处理的需要,也是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借鉴西方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的设立和我国企业会计要素定义,防范高校会计信息失真,有必要对我国高校预算会计要素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正,科学界定和重释会计要素的计量标准。

如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有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科目进行重新界定和修改,增设“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应付利息”、“应收学费”,明确教育成本应包括的项目和如何归集和分配教育成本费用等。

经过科学界定和重新诠释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资产、负债、收入、支出要素的计量标准,使各要素的核算内容能更真实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

(三)重构高校财务报告披露体系为能够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在财务报告披露体系上,高等学校应从三个方面进行修正。

首先,合并事业费资产负债表和基建资金平衡表。

为解决因为仅提供事业费报表或基建报表而出现的信息反映不实问题,高校的基本建设业务与教育事业费业务两套体系应该合并核算,设置统一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其次,完善报表体系,增加现金流量表。

为有效反映高校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人和流出,揭示高校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给高校决策者和外部报表使用人提供高校现金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以及高校对外部资金需求的真实信息,高校财务报告体系中需增加现金流量表。

最后,加大表外信息的披露力度。

加强表外披露,主要包括报表附注和一些补充信息,这些信息对高校会计报告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社会公众对这部分信息尤为关注。

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了解高校的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的基本情况,同时也是高校向社会传递信息、增强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健全高校财务内外部监督机制第一,健全高校内部财务牵制和监督机制。

由于我国高等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还不是非常完善,降低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增加了中介审计机构的审计难度,给高等学校会计信息质量低下、高校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生存的条件。

因此必须强化内部控制制度,从内部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

第二,实行高校会计人员委派制度。

会计委派制度是指对高校会计人员进行垂直管理、统管统派。

财政部门对所属单位会计人员实行统一委派、任免和管理,会计人员的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工资福利待遇等均属财政部门负责,会计人员解除了受委派单位的依附关系,能排除干扰,消除顾虑,行使会计法规赋予的权利。

第三,完善高校外部会计信息审计机制。

为保证高校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审计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审计还只停留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层面上,并且为学校内部审计。

未来的高校审计应逐步向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兼顾的方向发展,同时应建立有制约力的独立审计监督制度。

第四,发挥行政管理部门及利益相关者的监管作用。

政府部门具有宏观管理的职能和作用,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具有权威性。

目前我国各政府监管部门存在职责不清、各自谋求部门私利现象,监管手段落后、监管力度不强,使政府监管部门不能真正发挥监管作用。

要解决这一问题,一定要分清职责,使各部门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限;建立政府监管行为的社会评价和责任约束机制,形成由专家学者、人大代表、高校利益相关者等组成的社会评价机制,对政府监管行为进行评议,建立政府监管人员对其监管行为后果承担责任的制度。

防止少数监管人员滥用职权。

第五,完善法律制度,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环境保障。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会计量息失真问题,反映了目前我国法律制度和社会诚信制度的不健全,使得会计造假者能够钻法律的空子、违背道德的谴责弄虚作假,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广大投资人的利益,因而需要着手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社会诚信制度,以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派大星相关热词:会计信息信息失真会计论文∙黑龙江省公证服务收费标准(2018最新)(二)/w/jj/658786.html∙招商银行推出二手楼资金交易监管业务/w/jj/658785.html∙哪种提前还贷方式最省钱,提前还贷要注意哪些细节问题/w/jj/658784.html∙出口贸易合同主要条款有什么/w/jj/658783.html∙在银行ATM机取到假币怎么办/w/jj/658782.html∙存入公司基本账户的钱用于进货算做注册资金或者认缴出资额吗 /w/jj/658781.html∙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基本内容/w/jj/658780.html∙在我国跨行转账需要多长时间/w/jj/658779.html∙控制创业板市场风险的措施/w/jj/658778.html∙已出质股权的转让问题/w/jj/658777.html∙有哪些提前还贷的方式,怎样提前还贷更划算/w/jj/658776.html∙这两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趋势/w/jj/658775.html∙实名制火车票网上购买网银怎样支付/w/jj/658774.html∙非银行信用证风险防范/w/jj/658773.html∙普通购房者怎样才能获得优惠利率/w/jj/658772.html∙济南公证收费标准(2018最新)参考(三)/w/jj/658771.html∙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申请报告大纲/w/jj/658770.html∙组合贷买房有什么优势/w/jj/658769.html∙什么叫商业银行的接管/w/jj/658768.html∙信用卡罚息利滚利涉嫌违法/w/jj/658767.html∙怎样确定提前还贷的数额/w/jj/658766.html∙票据的伪造和变造 /w/jj/658765.html ∙支票的法律依据 /w/jj/658764.html∙济南公证收费标准(2018最新)参考(一)/w/jj/658763.html∙微信支付的管理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有哪些/w/jj/658762.html∙监督管理机构的义务/w/jj/658761.html∙中国人民银行禁止从事哪些义务/w/jj/658760.html∙税收政策跟进会遏制什么现象呢/w/jj/658759.html∙什么是基准利率什么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w/jj/658758.html∙特许权融资的主要方式有哪些/w/jj/658757.html∙没有借条能讨债吗 /w/jj/658756.html ∙两房债券投资的风险分析/w/jj/658755.html∙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提前还贷到底是利还是弊/w/jj/658754.html∙境外投资外汇业务流程/w/jj/658753.html∙什么是市场支配地位的推定与反证/w/jj/658752.html∙保监会新规:保险销售行为现场应当同步录音录像/w/jj/658751.html∙建设银行信用卡申请条件及申请材料/w/jj/658750.html∙行使第一次追索权和再追索权的时效规定/w/jj/658749.html∙金融市场的概念和意义是什么/w/jj/658748.html∙什么是同业拆借市场/w/jj/658747.html∙哪些情况下不宜提前还贷/w/jj/658746.html∙装运条款示例 /w/jj/658745.html∙中国农业银行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管理暂行办法/w/jj/658744.html∙父母离婚时房产怎么办/w/jj/658743.html∙深圳公证收费标准(2018最新)(三)/w/jj/658742.html∙央行票据利率提高不说明任何问题/w/jj/658741.html∙提前还贷程序与方式的步骤是怎么样/w/jj/658740.html∙汇票追索权 /w/jj/658739.html∙专项央行票据置换不良贷款管理办法/w/jj/658738.html∙提前还贷一定合算吗/w/jj/658737.html∙武汉公证收费标准(2018最新)参考(三)/w/jj/658736.html∙男子逾期不还款,信用卡滞纳金超过本金/w/jj/658735.html∙提前还款的程序以及还款方式有哪些/w/jj/658734.html∙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定义/w/jj/658733.html∙贷款担保人的责任有什么/w/jj/658732.html∙外部融资需求有哪些影响因素/w/jj/658731.html∙基金分红及交易提示/w/jj/658730.html∙保险赔偿的扣减 /w/jj/658729.html∙四大金融资产有哪些区别/w/jj/658728.html∙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实施细则/w/jj/658727.html∙提前还款不适用哪些情况呢/w/jj/658726.html∙抵押财产价值减少时如何处理/w/jj/658725.html∙大学生助学贷款申请书及范本/w/jj/658724.html∙存款证明办理需要哪些材料,可以异地办理吗/w/jj/658723.html∙银行业金融机构被接管/w/jj/658722.html∙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践行社会责任的思考/w/jj/658721.html∙国家法律对教师的待遇问题有何规定/w/jj/658720.html∙消费贷买房都有哪些风险呢/w/jj/658719.html∙善意持票人在日内瓦票据法系享有的权/w/jj/658718.html∙海上保险委付制度的含义/w/jj/658717.html∙P2P网络监管细则主要内容有哪些/w/jj/658716.html∙财政票据种类 /w/jj/658715.html∙什么是多式联运合同/w/jj/658714.html∙什么情形适合提前还贷/w/jj/658713.html∙对商业银行远期信用证业务的监管/w/jj/658712.html∙物的担保与人的担保关系/w/jj/658711.html∙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方式有哪些/w/jj/658710.html∙外币单位七天通知存款/w/jj/658709.html∙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效力/w/jj/658708.html∙法院被执行人能到银行贷款吗/w/jj/658707.html∙信用卡取现还款 /w/jj/658706.html∙票据权利的取得行使和保全/w/jj/658705.html∙提前还贷划算吗,哪些人不适合提前还贷/w/jj/658704.html∙央行票据的调控效率及其可持续性/w/jj/658703.html∙浮动抵押的起源 /w/jj/658702.html∙复核现金付款凭证时应注意哪些事项/w/jj/658701.html∙张某与某银行贷款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纠纷案件/w/jj/658700.html∙什么是倾销 /w/jj/658699.html∙代客理财亏损没有合同如何理赔/w/jj/658698.html∙信用卡套现公司成骗子帮凶追究责任有难度/w/jj/658697.html∙最高额质权 /w/jj/658696.html∙贷方可以因借方隐瞒经营危险要求提前还贷吗/w/jj/658695.html∙财政部称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旨在管理流动性和通胀预期/w/jj/658694.html∙公示催告流程适用的范围/w/jj/658693.html∙什么是特许权融资 /w/jj/658692.html ∙监督管理的职责 /w/jj/658691.html∙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w/jj/658690.html∙提前还贷违约金一般如何收取/w/jj/658689.html∙银行卡被盗刷,银行该不该担责/w/jj/658688.html∙怎样提前还贷更划算呢/w/jj/658687.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