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
中庸的思想要点
中庸的思想要点中庸,又称《中庸》篇,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著作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中庸强调的是"中"的思想,即不偏不倚,遵循中道,保持平衡的态度。
下面将介绍中庸思想的要点。
一、人的本性与修养中庸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也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人应该通过修养和后天的教育来使本性得以充分发展。
人的修养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如仁、义、礼、智等,以及修身养性,成就人格完善。
二、追求中和平衡中庸主张追求中和平衡的状态,在各种事物中保持适度与谦和的态度,避免过分偏激或极端的行为。
"一至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一至于喜怒哀乐之已发,谓之和",这体现了中庸思想对情感的调节和情绪的平衡。
三、道德的重要性中庸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
在中庸的观念中,人应该具备仁心、宽容、孝顺和正直的品质,力求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共处,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
四、治国理政的原则中庸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原则,如"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味着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性。
同时,还提倡君主应具备德才兼备的品质,能够以身作则,引领百姓,实现政治的稳定与繁荣。
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即个人修身、家庭和睦、国家治理和天下安宁是相辅相成的。
个人修身可以清心寡欲,保持内心的宁静;家庭和谐可以培养孝悌之情;国家治理要以贤明的领导为基础;而天下安宁需要各个方面的和谐共处。
六、智慧的追求中庸提倡智慧的追求,认为人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增长智慧,以遵循中道、保持平衡。
智慧使人具备深刻的洞察力和辨析能力,能够正确地对待事物和处理问题,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总之,中庸思想强调的是追求中和平衡、道德的重要性、治国理政的原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智慧的追求。
这些要点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理解和应用中庸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提高自身修养,并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浅论孔子的中庸思想及其处世原则(作者:张维)
浅论孔子的中庸思想及其处世原则(作者:张维)中庸亦被称为中行、中道,它源自于上古的尚中思想,经孔子成为儒家思想重要思想概念,至《中庸》已经形成一套精细完备的思想体系。
中庸思想要求人们以礼和义为原则,在待人处事等方面时时处处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
但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少之又少,在得不到中行者相交时,我们也绝对不能像乡愿之流那样无原则的生活,至少要如狂者和狷者那样有原则的处世。
孔子的中庸思想对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如何把握过与不及的尺度,孔子并没有明说。
他只是告诉我们中庸是至德,能达到的人很少。
他只是告诉我们什么是过,什么是不及。
中庸到底具有怎样的涵义?一、中庸本义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第二十九章:“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这里,孔子视中庸为最高的道德,并感叹这一至德在人群中已久久不见了。
孔子揭示了中庸的至德性,但是对什么是中庸存而不论,这就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解释空间。
《说文》:“中,正也;庸,用也,从用,从庚;庚,更事也。
”正是指恰当、妥当、合乎的意思;庸即更事,就是指经历事物。
据此,可以说中庸即正确妥当的处理事情。
程颐说:“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
”朱熹则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均见《中庸章句》)按程朱的解释,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叫做“中”;始终如一,保持经常叫做“庸”。
二、中庸的本质特征孔子的中庸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和《中庸》这两本书中。
在《论语》中中庸一词仅出现过一次,孔子对中庸思想论述得也不是很全面。
战国时期,子思作《中庸》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中庸》直接提出了中庸的本质即时中。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第二章》)这里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言行常守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而小人的言行则背离中庸之道。
君子守中庸,随时能实现中庸之道,做到恰到好处;而小人违反中庸,无所畏惧而胡作非为。
《中庸》简述
《中庸》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
这部作品精辟阐述了儒家哲学的重要观念——“中庸”,它是一种价值观,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中庸”二字,“中”寓意中正、中和,“庸”则意指常行、平常,二者合起来就是指行为中正、心态平和。
其中,“中”强调不偏不倚,“庸”强调持之以恒。
这种平衡既需要考虑到个人的情感和理性,也需要考虑到他人和社会的需求和期待。
《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中庸”,它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妥协”或“平庸”,而是强调在行为和决策中寻求适度和平衡。
这种平衡的实现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过程,包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同时,《中庸》也强调“诚”的重要性,认为“诚”是实现个人品德和社会和谐的关键。
《中庸》的成书时间存在争议,但一般认为它成书于宋代,由孔子的后代孔伋加以整理并进一步发展。
在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中庸的简介介绍
中庸的简介介绍《中庸》是《礼记》的篇目之一,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中庸的简介介绍,希望你喜欢。
中庸总述儒家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
中庸之道亦被称为中道或中和之道。
《中庸》是人生的大道,是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引自月牙山人《中华心法》 .《中庸》写于济宁。
而中庸中的“中”字,在济宁方言中为可以、行的意思,如“饭好吗?”“中”。
而中庸中的“庸”字,则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变庚的“庚”和一个“用”。
意为,变化...为...所用。
例如,企业的老板变化员工为自己所用,则使企业兴盛起来;而企业的员工变化自己为老板所用,也使企业兴盛起来。
则“中庸”的意思可解释为,变化...为...所用而达到可以、行的结果,是一个人做人的标准、方法。
“庸”古代同“用”,所以中庸有中用的本意;而“庸”字还可以组成另外一个词,庸俗。
“俗”字分为一个单立人和一个“谷”,“谷”的意思为粮食、稻谷。
所以,“庸俗”的意思可解释为变化...为...所用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成了庸俗。
中庸书目提要《中庸》本为《礼记》之篇目,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述圣子思所做,宋代,朱熹将其与《大学》、《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中庸》主张处理事情不偏不倚,认为过犹不及,是儒家核心伦理观之一。
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对中庸的解释是以"中"为重要概念,意味着避免极端和过度。
他认为"中庸"是一种行为准则,即追求平衡、适度和节制,遵循天理和道德原则的理想状态。
孔子强调,在所有方面都应追求中庸,包括个人品德、政治治理、社会交往等等。
他认为,只有通过保持中庸的状态,才能实现和谐、稳定和良好的个人、家庭和社会发展。
中庸提倡的是具备道德良知和正确判断力的行为方式,既不偏离道德准则,又不过于刻板和僵化。
最终,中庸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的社会进步。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自始至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
抽去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将陷入僵死和片面。
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因而很少提及中庸。
本文试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
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尧曰:‘咨,尔舜。
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尧曰”的一段话明确地将“天”与“中”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是将天道观与中庸观联系起来。
尧所法则、所遵循的就是“天道尚中”的特质。
一方面,孔子看到了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并注意到它有其内在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时中”。
孔子认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包括日月运行、四时更迭、百物化生等都是“时中”的,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正是神化了“天道尚中”的自然规律,深谙“应乎天而时行”的道理,孔子才特别强调“畏天命,”把天命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另一方面,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巨匠深刻地认识到“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敏锐地提出要把天道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将“天道尚中”作为为社会定典的标准和范式。
由此可知,孔子之所以推崇尧舜,就在于尧舜能比较成功地将天道应用于人道中,“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达到天人合一。
尤为可贵的是,孔子在把天道应用于人道的过程中,自觉地扬弃了天道中的神秘和超验的一面,把“执两用中”,“多闻多见”作为达到“时中”、“中正”的手段。
孔子的中庸之道(精选5篇)
孔子的中庸之道(精选5篇)第一篇: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的中庸之道》一、中庸的起源“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
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洪范九畴”,其中就有所谓的“中道”的思想。
“皇极”它是讲正直为主要,有刚有柔,相互调剂的中正的思想,“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尚书·洪范》)讲这样一个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正直的政治哲学。
所谓的“极”,它就是一个大房子中间的一个大梁,房屋中间的最高、最中、最重、最正的东西,它引申为一个中正平直的一个标准。
春秋末期,孔老夫子对“中庸”的思想大大地加以推进。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
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
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
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
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
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结构。
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孔子主张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一个“其至矣乎”,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也是可及的。
中庸的第二意思,它是一个方法。
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智慧和方法,处理各种事务的一个方法,或者叫方法学。
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第三个意思:庸就是下面的第一部分叫做用,所以中庸也可以颠倒过来说庸中,叫使用中道的方法,叫庸中。
孔子中庸思想方法及其历史影响
孔子中庸思想方法及其历史影响孔子的中庸思想方法及其历史影响是一个深远且复杂的话题。
中庸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代表了一种平衡、和谐和适度的生活方式。
在孔子的观念中,中庸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人生的理想状态,同时也是一种卓越的思考方式。
首先,让我们探讨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内容。
中庸思想主张在处理人际关系和道德问题时,应当寻求恰当的平衡点,避免走向极端。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保持这种善良。
因此,中庸思想强调了人的自我修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孔子主张以“仁”为基础,即对待他人要真诚、宽容和关爱。
在处理道德问题时,孔子主张遵循“礼”的原则,即尊重传统、遵守礼仪,同时也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其次,让我们看看中庸思想的历史影响。
孔子的中庸思想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影响了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中庸思想强调平衡和谐,这在中国社会中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中国人注重和谐、适度,避免过度冲突。
在道德问题上,中国人注重礼仪、传统和道德规范,这些都是中庸思想的具体体现。
其次,中庸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也有重要影响。
孔子主张教育应当平衡知识的学习和道德的修养,这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得到了体现。
中国的教育体系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也包括道德和情感的培育。
最后,中庸思想也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影响。
在中国政治中,平衡和谐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这得益于孔子的中庸思想。
在处理政治问题时,中国政治家们注重平衡各方利益,避免过度偏袒一方,这也体现了中庸思想的精髓。
然而,孔子的中庸思想也并非无懈可击。
有批评者指出,中庸思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人们缺乏决断力或者在面对挑战时回避问题。
此外,也有人认为中庸思想可能导致过分关注妥协和折衷方案,而忽视了原则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孔子的中庸思想以其独特的视角提供了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道德和政治问题的重要方法。
中庸思想的解读和应用
中庸思想的解读和应用中庸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一直对学者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中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从中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心得和启示。
一、中庸思想的内涵中庸思想的核心概念是“中”和“庸”。
其中,“中”指的是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平衡状态,是一种避免偏激和极端行为的态度;“庸”则强调恪守中道,不偏不倚,不过分追求极致。
中庸思想认为,只有在平衡的状态下,个体和社会才能达到和谐与稳定。
二、中庸思想的哲学基础中庸思想的哲学基础可以追溯到儒家学说。
儒家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行为,认为人应该追求“仁”和“义”的境界。
中庸思想在儒家学说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平衡和中和的重要性。
中庸思想主张人应该避免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而要以大局为重,追求整体的和谐。
三、中庸思想的价值与意义中庸思想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对于个体来说,中庸思想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衡,不要过分追求个人欲望,而要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对于社会来说,中庸思想强调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的重要性,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与包容。
四、中庸思想的应用中庸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中庸思想可以指导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保持平衡和谐,避免极端行为,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次,中庸思想可以引导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所左右。
此外,中庸思想还可以指导人们在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时寻求平衡,避免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追求。
总结起来,中庸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通过研究和应用中庸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当下快节奏和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中庸思想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引导人们秉持平衡与中和的态度,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摘要:孔子提出的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理念,数千年来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
孔子的中庸思想主张为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持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
关键词:孔子;中庸;现代误读;批判性地继承一、孔子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思想基本阐析孔子的中庸思想是理性智慧和思辨哲学的集中体现,在孔子看来,中庸不仅是最高的道德范畴,而且是对事物本质与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决策的态度和方法。
(一)、人与人--和而不同在处理人与人群体关系方面,中庸要求和而不同。
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言论,主要表现在无过无不及及和而不同两个方面。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用否定的"不争、不党、不猛"规定作为人们行为的极限或度,以保持社会统一体的稳定发展,其中包含着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
贫而乐、富而好礼、温而厉、恭而安,将矛盾双方的对立和差异相互融合、渗透,各以对方作为自己的补充,双方互相地加以限定或修正,这样使社会统一体呈现出一种完美的标准状态,其中包含着和而不同的中庸思想。
李泽厚认为,君子和而不同与君子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意思相同,即保持个体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才有社会和人际的和谐。
和的前提是承认、赞成、允许彼此有差异、有区别、有分歧,然后来调整、配置、处理到某种适当的地位、情况、结构中,于是各得其所,而后整体便有和谐与发展。
在孔子看来,与人相处时,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既能与人和睦相处,又能保持独立思想和不同的见解。
和而不同不是取消不同,归于同一,而是在于尊重不同意见的人,与其相互切磋、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共同完善,更不是表面迎合附和,背后搞阴谋分裂的同而不和。
孔子评说“中庸之道”
不管以君子固有的属性达至中庸,还是通过后天“修炼”达至中庸,殊途同归, 效果是一样的。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小人的表现。
小人则违背中庸,与君子相反,他们要么天然地不具备中庸的特质,要么后天 也不认可中庸的理念,半然也就不肯接纳了,最后的结果就是,与中庸之道渐 行渐远。
这里还有一个因果关系,君子为什么能做到中庸?是因为他随时做到合乎尺度; 小人为什么违背中庸,是因为他没有顾忌,肆无忌惮,胡为妄为。
最好的方式,一定不是最极端的那一个,而是处在最好和最差之间的方式,恰 恰好,刚刚好,小人破坏了这一原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是不可取的。
第三,中庸是最好的德行,但人们很少能做到
观点已经给出,剩下的就只有履行和付诸实施了。对于孔子眼中的“最好的德 行”,其价值多么珍贵,境界乂多么高深,普通人达至中庸之境,与其说完全 做到,不如说一点点靠近,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再讲回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说法,其实就是中庸的境界。孔子 经过一生的磨砺与修炼,一直到了七十岁,也才有了如此体悟和感受,或者说 也才终于达到这种境界,那么普通人呢?所以孔子说中庸这种最好的德行,人 们很少能做到,也就不难理解了。
孔子对中庸的论断是“其至矣乎",最高最好的德行,但很多人难以完全做到, 且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孔子周游列国,看了不少风景,见了不少人物,他自 有自己的观察和判断。远的不说,就近的情况看,比如他的弟子子路,性格上 属于直爽躁动、勇猛好斗之人,这就与中庸的要求有些距离,子路后来的结局 比较惨。
连孔子的弟子都难以达到,可想而知普通人要做到中庸,谈何容易?如果说子 路属于个例,那么孔子一定不只留意子路一个案例,是经过大量的观察,阅人 无数之后,得出上述结论的。
解读中庸的核心观念
解读中庸的核心观念中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价值意义。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中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并从中发现了其核心观念。
中庸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庸篇》中,其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这句话中的“中庸”被解释为“道德的中庸”,即道德的平衡和中和。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庸可以理解为一种道德的准则,强调在各种行为和思维中保持适度和平衡。
中庸的核心观念之一是“中”。
中庸强调的是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中的中立和中正。
在思想上,中庸主张避免偏激和极端,要保持思维的平衡和客观。
在行为上,中庸要求人们遵循道德的准则,不偏离正道,不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而是要考虑整体和他人的利益。
在情感上,中庸强调的是情感的适度和平衡,既不过分冷漠,也不过分热情,要保持情感的稳定和平和。
中庸的另一个核心观念是“庸”。
庸在中庸中的含义是适度和平衡,与中相辅相成。
庸意味着适度的行动和思考,不偏离正常的范围。
中庸认为,一切过度和极端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保持适度和平衡,才能达到道德的境界。
庸也强调的是稳定和持久的特点,人们应该追求稳定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变化所动摇。
中庸的核心观念还包括“和”和“平”。
和是指协调和谐的状态,平是指平等和公正的原则。
中庸认为,和谐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人们应该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自然环境。
平等和公正是中庸的重要原则,中庸主张人们应该平等对待他人,不偏袒一方,不偏离公正的原则。
通过对中庸的研究,我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和道德准则。
中庸强调的是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的平衡,要求人们在思想、行为和情感中保持适度和平和。
中庸的核心观念可以指导人们如何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如何追求和谐和公正的境界。
中庸的核心观念也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密切相关。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面临着各种选择和挑战,容易陷入极端和偏激的思维和行为。
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
“执两用中”与“尽善尽美”——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云南大学韩扬文众所周知,“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中的重要观点之一。
《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将“中庸”作为至高的道德,因此后代的儒家还专门写了《中庸》,来阐发这种至德。
《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西汉时被收入《礼记》,后来朱熹又将这篇文章抽取出来,独立为《四书》之一。
可见,对于历代儒家以及儒学研究者而言,“中庸”都是一个重要的范畴。
“中庸”,郑玄训为“中用”,大概的意思是折中、用中,无过,也无不及。
这种思想反对极端主义,认为凡事做得不到位或者过了头都有危险之虞。
《中庸》进一步提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说为政要善于把握对立的两端,在两端之间找出一个可用的正确之点。
(中者,正也。
也有正确、适宜的意思。
)这种“执两用中”的说法,更明确地提出了“用中”的前提——“执两”。
“执两”是指要“把握两端”,也就是说,在“用中”之前,对于该事物的正反两极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能够掌握它们。
这样,才可以找到其中的正确之点。
否则,这个“中”就是抽象的,先验的,是不可把握的。
在“执两”之前,还有一个隐藏的前提之前提,就是对事物要有反思,如果没有反思,就去盲目实践,必定无法找到正确之点。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儒家的这种勤于反省的精神是他们得出一切结论的根源,是他们能够审察时弊、提出治国之术的前提。
那么,“执两用中”之所依靠的也就是这种内省的精神。
当然,“中庸”也好,“执两用中”也好,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一个“中”字,儒家试图以这种方法来寻求事物的正确、平衡之点。
这个“中点”不是指数学中线段的“中点”,不是绝对居中的,而是可变动的,否则,“中庸”就有形而上学之嫌。
但是,这种方法论说起来似乎简单清楚,但在理解上却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
论至善之德谓之中庸
论至善之德谓之中庸《论语》中提到的“中庸”一词是指一种至善之德,是孔子及其弟子所追求的道德境界。
它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是一种合乎人性本质的行为准则。
在《论语·中庸》一篇中,孔子对中庸的定义和追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中庸是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统一。
孔子认为,人是处在天地之间的,而天地间存在着一种自然规律和秩序。
中庸强调人应做到与天地保持和谐,即顺应自然、合乎道德的行为。
而这种和谐的状态,需要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的努力来实现。
中庸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
孔子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认为要实现中庸,不仅需要个人在德行上的自律,也需要与他人和谐相处。
在人际关系中,中庸的表现就是不偏不倚、平衡公正,既不偏袒一方,也不偏袒自己。
中庸也强调了内外统一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当统一自己的内心与外在的行为,做到内外相符。
内心的纯洁正直是中庸的基础,只有内心正确,外在的行为才能符合中庸的要求。
在实践中追求中庸,意味着克己奉公、忠诚正直。
孔子强调个人应该主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居安思危,提倡克己奉公的精神。
忠诚正直是中庸的核心要素,要诚实待人,言行一致,不说假话,不做坏事。
这种追求中庸的实践,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中庸是一种达到至善之德的境界,它需要个人不断努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天地保持和谐,与他人和谐相处,实现内外统一,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
中庸是一种伦理道德的指导原则,也是一种实践准则,既要追求个人的修身养性,也要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只有追求中庸,才能使人自身达到真善美的境界,也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中庸》经典赏析: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一个“诚”字
《中庸》经典赏析: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一个“诚”字《中庸》原来是《礼记》第三十一篇,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
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和南宋朱熹极力尊崇,后来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
王阳明评价《大学》的主旨是是诚意,《中庸》的主旨是诚身,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一个“诚”字。
儒家认为“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并且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一一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诚(一种状态和境界)是天之道,追求达到诚的状态和境界是做人之道。
达到诚这种境界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中庸,不用思考就能明白事理,从容不迫地合于道,这就是圣人。
追求诚,就要选择善,然后执著追求。
一一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处于诚的境界,自然能够明达,这是“天性”。
不断修行,让自己明达起来,最终也可以达到诚的境界,这就叫做“教化”。
如此,诚自然明,通过明也可以达到诚的境界。
一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本性;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本性,就能够完全发挥他人的本性;能够完全发挥他人的本性,就能够完全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够完全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演化和生育万物;可以帮助天地演化和生育万物,就可以与天地并立而为三了。
一一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
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是自我修养而成的;道是自己应该走的路。
诚,是万物的终结和开始。
不诚,就没有万物。
所以君子贵在使自己达到诚的境界。
一一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只有天下至诚之人,才能够治理天下的人伦纲常,才能树立天下的根本法则,才能掌握天地演化和生育万物的道理。
浅谈孔子的中庸思想
才 掌
浅谈孔子的中庸思想
郑宛淇 华南 师 范 大 学
摘 要 :在 孔子看 来 ,中庸是道 德 的至高表 现和 状态 ,也是其 礼乐 中和 思想和美 学思 想 的基 本原 则 ,本 文主要 通过 对 《 论语》 的分 析 ,探 索 中庸 思想 在礼 乐 中和 思想和 美学 思想 中的影 响 ,使孔 子在 美学 思想上 强调仁 和善 ,强调 人格精 神和 理想 ,讲求 中庸 理念 。 它们奠 定 了中国古典美 学精神 的基础 ,对 后世美 学思想 产生 了巨大 的影响。 关键 词 :中庸 ;论 语 ;孔 子 ;美 学
例 :他对 待仆 人 ,对 待 自己的儿 女 ,以及对待 我 的祖 父都是 同样 的吝啬 而疏远 ,甚至 于无情 。
张译 :He w o u l d t r e a t h i s s e r v a n t s , h i s o w n c h i l d r e n a n d
刘译 :T o h i s s r e v nt a s , h i s c h i l d r e n a n d e v e n h i s o w n f a h t e r , h e w a s j u s t sm a i s rl e y a n d i n d i f r e e n t , o r h e a r t l e s s f o r t h a t ma t t r e . 此 句 中 争 议 点在 对 “ 我 的祖 父 ”的 翻译 上 。前 者 译 为第一人 称 “ my ra g n d p a ” ,但 与 前 面 的 第 三 人 称 表 达 “ h i s s e va r nt s ” “ h i s o w n c h i l d r e n ”不 一致 。后 者 译为 “ h i s o w n f a t h e r ” 既 与 前 面 的第 三 人 称 相 对 应 , 又 加 了 一个
《中庸》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中庸》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中庸”的思想,起源于上古时代。
《论语·尧曰》记载,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唯一告诫的话是,一定要做到“允执其中”,“允”是信的意思。
传位者说:如不真诚地实践“中”道,四海的百姓穷困,你的禄位就会永绝。
使用、奉行中道,是圣王相授受的经国大道。
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庸”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中与庸及孔子的“中庸”思想(一)中与庸什么是“中”?什么“庸”?什么是“中庸”?“中”字的本义,有几种说法:像射箭中靶的形状;立木表测日影的正昃;像旗子,氏族首领立旗于中,以聚四方之人等。
《说文》:“中,内也。
从口、∣,上下通。
”这“中”字,相对于“外”来说是“内”,里面;在方位上,相对于四周来说是等距离的“中心”;在程度上,是相对于上等与下等的中等;在过程中,是相对于全程来说的“一半”;而相对于“偏”来说,那就是“正”,不偏不倚。
我们今天讲的“中庸”之“中”,即是指适中,正当,恰如其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标准。
“庸”字的本义,也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大钟,通“镛”;有人说是城,通“墉”;有人说是劳义,通“佣”;有人说是功义,以钟记功等。
“中庸”之“庸”有三个意思:第一,何晏讲是“常”,程子讲“不易之谓庸”,即恒常而不易之理,变中不改变的道理;第二,朱子讲是“平常”,即平凡、平常之德,徐复观讲是每个人所应实践、所能实现的行为;第三,《说文》:“庸,用也。
”就是运用。
郑玄讲,《中庸》这篇文章,是记中和之用的。
(二)孔子论“中庸”在孔子那里,“中庸”既是道德修养的境界,又是一般的思维方法论。
首先,我们看修养的境界。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
孔子称赞“中行”之士。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狂者一意向前,是豪迈慷慨之士,心地坦然。
狷者毫不苟取,不要不义之财,个性独立又有修养。
儒家的中庸思想
儒家的中庸思想一、东西方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中庸是中国儒家道德智慧之精髓。
根据徐复观对《中庸》的注解:“中”,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之意,庸是“平常”和“用”相联系。
其首要的含义是指随时随地,为每一个人所能实践,所能实现的平常行为。
平常的行为是过或者不及的行为。
中庸就是永远恪守中道的意思。
中庸即是善,是适度。
是最能体现伦理和道德的规范、要求;对于善的表现是什么,许多圣人贤哲在学理上已经做过大量的描述,生活中的善却是更实在,更富有意义。
这种善由不偏不倚之行为而表现出来。
是在人人可以实践、应当实践的行为生活中,来显示人之所以为人的“人道”。
也就是说,人人应当实践的行为生活,即是中庸之道,即是孔子所要建立的人道。
中庸之道出自于天,人秉承此道即是“性”,是人生命之内的道德性智慧;道体现在人身上,时时刻刻不离人,可以脱离人而存在的就不是道。
这个“道”就是中庸之道。
正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就是这个道理。
中庸之道是来自于最高的价值实体-“天道”,人人都秉承着这一共同的根源,因而,中庸之道是人人皆可成就的道德智慧。
显天道于中庸之中,是中国传统道德智慧的根本点。
中庸的道德智慧是天赋的,是人性中蕴涵的,人性之外没有道德智慧可言。
中庸的道德智慧是人人具有的,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证知的。
实现中庸之道德智慧即是实现人性。
道德智慧不离人性,不离人生,能离者就不是道德智慧。
进一步理解中庸之道,就可以发现:儒家的中庸即致“中和”。
“中”者,即自然适度,是事物的自然法则。
“中和”之德使万物各得其所。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和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
”就是说,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是“中”,“中”不是一分为二,“中”是相对于过与不及而言的尺度的适当。
在中庸思想中,“过”已经超过了事物发展时度量的界限,过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
《中庸》全篇精解
《中庸》全篇精解《中庸》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礼记》中的一篇,也是儒家五经之一。
它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主要阐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人生哲学和政治理念。
本篇精解将逐章解析《中庸》的主要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
第一章:中庸之道本章主要阐述了中庸之道的概念和重要性。
中庸之道是指在行为和思想上保持平衡和适度,不偏不倚。
它是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的基础。
第二章:中庸的实践本章讲述了中庸之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它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遵循中庸之道,既不应过于放纵,也不应过于约束自己。
通过中庸之道,人们可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第三章:中庸与仁爱本章阐述了中庸之道与仁爱之间的关系。
它指出,仁爱是中庸之道的核心,只有在仁爱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庸之道。
仁爱是人们行为和思想的指导原则,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的基石。
第四章:中庸与礼本章讨论了中庸之道与礼的关系。
它认为,礼是中庸之道的外在表现,是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
通过遵守礼节和礼仪,人们可以维护社会和谐,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平衡。
第五章:中庸与智慧本章强调了中庸之道与智慧的关系。
它认为,智慧是中庸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智慧,才能正确理解和实践中庸之道。
智慧使人们能够正确处理各种问题,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第六章:中庸与忠诚本章讲述了中庸之道与忠诚之间的关系。
它指出,忠诚是中庸之道的重要体现,只有在忠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庸之道。
忠诚是人们行为和思想的动力,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的保障。
第七章:中庸与信本章阐述了中庸之道与信的关系。
它认为,信是中庸之道的基础,只有在信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庸之道。
信是人们行为和思想的准则,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的基石。
第八章:中庸与修身本章讨论了中庸之道与修身的关系。
它强调,修身是中庸之道的核心,只有在修身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庸之道。
修身是个人道德修养的过程,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的起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0-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
□张焱兵
摘要:孔子提出的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理念,数千年来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
孔子的中庸思想主张为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持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
关键词:孔子;中庸;现代误读;批判性地继承
(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一、孔子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思想基本阐析孔子的中庸思想是理性智慧和思辨哲学的集中体现,在孔子看来,中庸不仅是最高的道德范畴,而且是对事物本质与发展规律的认识以
及决策的态度和方法。
(一)、人与人--和而不同
在处理人与人群体关系方面,中庸要求和而不同。
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言论,主要表现在无过无不及及和而不同两个方面。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用否定的"不争、不党、不猛"规定作为人们行为的极限或度,以保持社会统一体的稳定发展,其中包含着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
贫而乐、富而好礼、温而厉、恭而安,将矛盾双方的对立和差异相互融合、渗透,各以对方作为自己的补充,双方互相地加以限定或修正,这样使社会统一体呈现出一种完美的标准状态,其中包含着和而不同的中庸思想。
李泽厚认为,君子和而不同与君子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意思相同,即保持个体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才有社会和人际的和谐。
和的前提是承认、赞成、允许彼此有差异、有区别、有分歧,然后来调整、配置、处理到某种适当的地位、情况、结构中,于是各得其所,而后整体便有和谐与发展。
在孔子看来,与人相处时,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既能与人和睦相处,又能保持独立思想和不同的见解。
和而不同不是取消不同,归于同一,而是在于尊重不同意见的人,与其相互切磋、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共同完善,更不是表面迎合附和,背后搞阴谋分裂的同而不和。
任何人要有良好的群体关系,就不能偏执于一端,一切言行举止均以适度为宜,否则就容易走入极端。
过分的恭敬,会使人劳累;过分的谨慎,让人觉得畏缩;过分的勇敢,显得鲁莽;过分的直率,又显得尖刻,令人难以忍受。
所以说和而不同的人际关系是通向真正的和谐之路。
(二)、人与自然--致中和
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中庸要求致中和。
中庸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孔子从高山流水感叹岁月流逝,将其比喻为奔腾而去的流水,但他从湍急的流水中感到的是自然、社会、人的和谐一致而不是对立僵化,从中可以推测到孔子把自己融入自然,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孔子还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他把人的道德品性与自然对象联系起来,把人和自然的和谐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他十分赞赏其弟子曾皙所勾画出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的和平宁静的生活。
可见,他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要让自然能够和谐发展,也就是《礼记·中庸》中所讲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
"孔子关于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的论述,为我们今天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当今社会,经济竞争的加剧使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骤然变得异常严峻,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物种锐减、森林资源稀缺、淡水供应不足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人类不仅要承认人的价值和权利,而且要承认其它一切自然物的价值
和权利;人类不应该凌驾于大自然之上,剥夺其它生物的需求和生存权利,而是应该在保持人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为依存。
在中庸理念中,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关系。
二、孔子中庸思想的现代误读及更正
在孔子的思想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要数中庸思想了。
然而现代社会中,孔子的中庸思想却屡遭非议和攻击。
人们常将中庸看作无原则、和稀泥,将这种人贬称为和事佬、老好人。
从而在哲学上将其判定为折衷主义和矛盾调和主义。
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庸思想的一种现代误读。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孔子的中庸思想呢?一方面,孔子讲究度,反对过火行为,并不是主张取消一切斗争。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论语·卫灵公》)另一方面,孔子主张人际关系的和谐平衡,并不是和稀泥,更不是一种保守思想。
从孔子的一生可以看出,孔子有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的胸襟,也有着不舍昼夜的积极进取精神。
更为可贵的是,孔子不但不搞折衷主义,反而十分痛恨搞折衷主义的人。
孔子把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叫做乡愿。
在孔子看来,把中庸庸俗化了,也就成了乡愿,失去了中庸执两用中的根本精神。
孔子对这种人极其鄙视,在《论语·阳货》篇中,他说:"乡愿,德之贼也。
"同时,我们可以从孔子与当权者的一些对话记录中看出,孔子在重大问题上是反对折衷和无原则的态度的。
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一事,季康子当时是鲁国最有权力的人。
他对孔子很尊重,经常向孔子求教,而且从孔门弟子中选用人才,并在生活上关心孔子,曾送药给孔子。
但孔子既不畏权贵,也不徇私情,将社会上窃贼增多的原因归于季康子的贪欲,认为民众中的无道行为来自为政者品德的影响。
这种对当权者毫不留情地指责的勇气是十分可贵的。
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他反对以德报怨而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在《论语·宪问》篇中,他坚持道不同不相为谋。
在《论语·子罕》篇中,他更是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由此可见,孔子做人是很有骨气和风度的,这与没有是非的折衷主义和矛盾调和论者是有天渊之别的。
三、批判性地继承孔子的中庸思想
作为一种思维方法,中庸其实就是叩其两端。
在孔子看来,这里的两端即矛盾的对立双方,即对立双方的统一、协调、均衡的交叉点。
因此,儒家认为,要执中,就必须反对过和不及两种错误倾向。
孔子的中庸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份宝贵遗产,它有着丰富的内涵。
批判性地继承其精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必将大大丰富我国社会主义人文科学的内容,从而更有益于社会整体和谐进步,使之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但是,我们同时也应看到,孔子的中庸思想也存在消极因素。
正如匡亚明先生在其《孔子评传》一书中写道:"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德治,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事取其中,希望在和平中改良,惧怕革命,因此在方法论上只强调矛盾的统一、调和,不谈矛盾的斗争、转化。
这是他的学说的严重缺陷。
"由于他把平衡的地位和作用过分夸大,以至达到否认、阻止矛盾转化的境地,因而窒息了自己的合理成分。
其流弊所及,就是一切生活领域中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和阻碍变化现象的不时发生与普遍存在。
因此,我们应该明白,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过分强调中庸,就不利于实现这一伟业。
我们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它,舍弃其糟粕而吸取它的精华。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三联书店,2004.
[3]匡亚明.孔子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张焱兵(1985-),男,汉族,湖北蕲春人,中南民族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学习和研究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