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顾恺之给母亲画像
把妈妈画出来
把妈妈画出来作者:林高来源:《阅读(高年级)》2016年第05期第五个参赛者上台,站好,行礼,微微一笑,然后开口,举止从容不迫。
好可爱的一个女孩,不过10岁吧。
秋红的眼睛像录像机的镜头,紧跟着女孩儿,一举一动都要拍摄进去。
爸爸带她到民众联络所来看儿童讲故事比赛,她好高兴。
“顾恺之和一群小朋友正玩得高兴,忽然听到谁喊了一声…妈妈‟,抬头一看,一个妈妈笑嘻嘻走过来,孩子奔过去。
妈妈抱起孩子,这边亲,那边吻。
顾恺之看得呆住了。
他想:我的妈妈呢?”秋红听得好入神,眼睛不眨一下。
爸爸有些不放心,带她来,是要她快乐,现在……“顾恺之的爸爸知道再也瞒不住儿子……顾恺之天天吵着爸爸,要爸爸告诉他妈妈的模样。
爸爸怎么办呢?他打了好几个比方,把妈妈的样子说清楚了。
顾恺之就画呀画,他日也画夜也画……”爸爸把注意力都移到秋红的表情上。
他看到女儿眼里漾出泪水。
他后悔带她来了。
台上的故事还要听下去:“妈妈的像画好了,顾恺之拿给爸爸看。
爸爸说不像不像。
顾恺之又画呀画,他日也画夜也画……爸爸说,像了像了,孩子,你看到妈妈了。
”爸爸说:“秋红,我们回去吧。
”“比赛,完了吗?”她噙着眼泪。
爸爸没有回答。
他怕还有类似顾恺之画妈妈的故事在后面,就抱起她,郁郁地走了。
秋红读小学一年级,爸爸还常抱着她;此时此刻,他把她抱得更紧,想给她点儿什么。
“顾恺之是谁,爸爸?”半路上,秋红问。
爸爸想告诉她,顾恺之是个画家,可心里顾虑点儿什么,便说:“爸爸不知道,没有这个人吧。
”“我可以学画画吗?”“嗯,等你长大了,爸爸一定给你学画画。
”回去后,爸爸安排女儿上床睡觉,自己却忐忑不安,思潮起伏。
当年产房里的情景又历历在目。
妻子苍白的脸泪痕未干。
红嫩嫩的婴儿在小床上眯眼睡觉。
“是女儿。
”他告诉妻子。
一肚子的话都来不及说。
几年来,他爱女儿,无微不至的爱,还是弥补不了她失去的母爱。
父女俩高高兴兴吃着晚餐的时候,秋红忽然会问:“妈妈喜欢吃这道菜吗?”路上看到妈妈抱着孩子,她会回头对爸爸说:“妈妈真好!”这时,爸爸的心给掏空似的,拿不出东西给女儿而使她高兴,只觉得寂寞、苦涩、无奈。
顾恺之简介
顾恺之是东晋画家,他出身士族家庭,字长康,小字虎头,籍贯晋陵无锡(今江苏焦溪),是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
他曾为桓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初任通直散骑常侍。
刘裕北伐南燕,顾恺之为他作了《祭牙(旗)文》。
顾恺之多才艺,善于诗赋、书法,尤其精通绘画,曾有才绝、画绝、痴绝这“三绝”之称。
他大多作画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
画人注重点睛,自己他画的传神写照,尽在阿堵(即这个,指眼珠)中。
他尝为裴楷画像,颊上添了三根毛,却更加觉得有神韵了。
在建康瓦棺寺绘《维摩诘像》壁画中,画作光彩耀目,轰动一时。
后人论述他作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把他和师傅南朝宋画家陆探微并称顾陆,号为密体,以区别于南朝梁张僧繇、唐朝吴道子的疏体。
顾恺之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著作,其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现存于世的《女史箴图》传是早期的摹本,内容绘写了西晋张华所撰约束宫廷嫔妃的教诫。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此图被英军从清宫劫去,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中。
所传,他的另一作品《女史箴图》,乃宋人摹本。
顾恺之的作品,据唐宋人的记载,除了一些政治上的名人肖像以外,也画有一些佛教的图像,这是当时流行的一部分题材。
另外还有飞禽走兽,这种题材和汉代的绘画有联系。
他同时也画了一些神仙的图像,因为那是当时流行的信仰。
而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画了不少名士们的肖像,这就改变了汉代以宣扬礼教为主的风气。
而反映了观察人物的新的方法和艺术表现的新的目的,即:离开礼教和政治而重视人物的言论丰采和才华;这表示绘画艺术视野的扩大,从而为人物画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现人的性格和精神特点。
在顾恺之的著作言论中,我们见到他反复强调描写人的神情和精神状态。
顾恺之和陆探微、张僧繇是南北朝时期的三位最重要画家,代表了汉代美术得到迅速发展和成熟的人物画艺术。
唐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张怀瓘对他的画评价甚高,云:"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
绘画大师顾恺之生平
绘画大师顾恺之生平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人,有很大的才艺,不仅能作诗写赋,而且他的字也写的特别漂亮,尤其很擅长绘画,精通于画山水画和人物画,是当时有名的画家。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绘画大师顾恺之生平,希望对你有帮助。
绘画大师顾恺之生平画家顾恺之出生在江南的一个士族的家庭,根据史料记载,顾恺之的先祖有多人在孙吴和西晋时期都当过官。
顾恺之当官的路途并并不是特别顺利。
最开始的时候,担任过参军的职位,在大司马死后,他又任命为刺史府的参军。
直到晚年,他才进入朝廷担任散骑常侍,但是没过多久便去世了。
顾恺之的官职虽然一直都不是很高,但是因为他在绘画和文学上的成就在当时还是具有很高的人气的。
当时的人们都说顾恺之有三绝,就是痴绝、画绝和才绝。
其中,痴绝就是指顾恺之的为人率真、幽默,并同时又有点痴呆的感觉。
画绝就是指他在绘画上面的造诣,从而肯定了他的绘画功底十分了得。
文绝是说他博学多才,非常擅长写诗作赋,在书法方面也非常精通。
顾恺之流传在世间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很多,主要能反映他的文学成就的应该是《观涛赋》和《筝赋》。
他的绘画作品比较多,但是有很多都已经流失。
顾恺之的绘画作品的题材十分广泛,不仅有人物画,世俗故事等,还有飞鸟走兽和山水绘画等。
绘画大师顾恺之的代表作顾恺之的绘画作品,主要注重于传神,他的绘画风格为中国的绘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斫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最突出的代表作。
《斫琴图》是宋代争先模仿的范本之一,又叫做《女史箴图》。
这个图画虽然没有《洛神赋图》那样有名,也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但是在绘画的风格上可以说是非常奇特的。
此图是根据西晋政治家张华的《女史箴》来进行描绘,主要是赞扬了各代圣女的高尚的品德和主要的事迹,来告诫宫中的妇女要遵守礼节,主要自己道德的修养。
这个观念也一直影响到民间,民间女子同样按照《女史箴》上面的规范来要求自己。
《洛神赋图》是中国的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此画是以曹植的《洛神赋》为取材的内容,描写了一段主人公与洛神之间的爱情故事。
顾恺之被称“三绝”,有才有智,迷恋母亲,更善工于心计
顾恺之被称“三绝”,有才有智,迷恋母亲,更善工于心计顾恺之被称“三绝”,有才有智,迷恋母亲,更善工于心计TA角度2018-02-01 17:36:19顾恺之,他是东晋非常著名的画家和作家,他被称为中国绘画和书法的鼻祖。
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作品便是《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他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时人冠以“才绝、画绝、痴绝”三绝之称。
他的画画得出神入化, 每次所画的人状,在当时都是非常有名的。
曾经画裴楷的肖像,在脸颊上加上三根毛,看的人觉得非常有神韵。
顾恺之小时候非常迷恋母亲,因为在他出世没多久,他的母亲就去世了。
他其他看到小朋友都有母亲,惟自己没有。
便问父亲:"那我的母亲长得什么模样?"父亲只好耐着心思给他描述。
顾恺之就是凭借父亲的描述,一次又一次地给母亲画像。
每次画好之后,他都要问父亲像不像,父亲总是在肯定之后,表示遗憾。
但顾恺之不气馁,仍然画笔不辍,只到父亲两眼放光,说"像,像极了",他才满意地放下画笔。
他的母亲就这样在他的心里永生了。
顾恺之还是一个非常工于心计的人。
《晋书·顾恺之本传》有记载:尝悦一邻女,挑之弗从,乃图其形于壁,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
恺之因致其情,女从之,遂密去针而愈。
顾恺之虽痴,却工于心计。
用现代话来说,他追女生很善于用计谋。
还有一次,顾恺之的“假痴”堪称奥斯卡影帝。
有一次,桓玄将一片柳叶说成是隐身法宝,要顾恺之鉴赏一下。
顾恺之刚接到手里,桓玄便对顾恺之尿尿,还口口声声说法宝显灵,弄得他看不见顾恺之。
其实,顾恺之心里十分清楚,无赖桓玄在玩耍他。
但他却不能以卵击石,因为桓玄阴险歹毒,又权倾内外。
顾恺之只好忍气吞声,装痴卖傻,保全身家性命。
有才,有智,怪不得被人称为三绝。
顾恺之吃甘蔗的理论
顾恺之吃甘蔗的理论 现在常常用“倒吃甘蔗”来形容事物“渐渐进入完美的状况”,就是从顾恺之这件趣事开始的。
“顾恺之吃甘蔗的理论”这句话是从《明朝的那些事儿》里看到的。
到网上查了一下发现原先是这样的:顾恺之是晋朝最著名的画家。
顾恺之爱吃甘蔗。
他每次吃甘蔗,都是先从甘蔗尾吃起,慢慢才吃到甘蔗头。
这正好和一般人的吃法相反。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吃,顾恺之回答说:“这样吃才能渐至佳境呀!”那里的“渐至佳境”,是指“越来越有味道”。
这让我想起来有个朋友以前提出的吃葡萄是先从好的吃起还是先从不好的吃起。
想想我吃葡萄的时候总是会先吃不好的,留着好的大的甜的最后吃,一向是这样。
但当时她的结论却令我大惑不解,说这种吃法是悲观主义者,因为你吃到的葡萄都是手里最差的,而先从大的好的吃起的人,是乐观主义者,因为他每次吃到都是手里最好的葡萄。
但此刻最后释然,为我的做法找到了个左证,竟找出跟我吃葡萄类似的吃法了,而且是个大名人,叫渐入佳境。
其实这只是每个人的习惯而已,本也无可厚非。
我骨子里可能自始至终都有先苦后甜的概念,把最完美的留到最后。
资料精选(2): 顾恺之吃甘蔗的理论 看书时候看到这个理论,不知为何物,上网查阅解释如下:顾恺之是晋朝最著名的画家。
顾恺之爱吃甘蔗。
他每次吃甘蔗,都是先从甘蔗尾吃起,慢慢才吃到甘蔗头。
这正好和一般人的吃法相反。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吃,顾恺之回答说:“这样吃才能渐至佳境呀!”那里的“渐至佳境”,是指“越来越有味道”。
看这解释,似乎吃甘蔗理论与吃葡萄理论很像哦,一串葡萄,有人从最好的一颗开始吃,吃的每一颗都是留下的葡萄中最好的;有的人从最差的一颗开始吃,吃的每一颗都是留下葡萄总最差的。
按理就应是前一种吃葡萄的人是快乐的,后一种人该是悲哀的,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后一种人更能感受快乐,因为尽管心里感觉越来越好。
说白了一句话:人乐于从穷过到富,无法忍受从富过到穷。
资料精选(3): 顾恺之吃甘蔗的理论 关于顾恺之有一个他自己的理论,就是顾恺之吃甘蔗的理论。
顾恺之画母
顾恺之画母作者:尹成荣来源:《中华家教》2014年第08期顾恺之是东晋画家和文学家,他以画绝、才绝、痴绝闻名于世,尤其是他的画更是为后人所称道。
顾恺之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去世了,四五岁时,他看到别的孩子都有母亲疼爱,就问父亲自己的母亲在哪里。
父亲想着小恺之从小没有得到一点母爱,感觉很愧对他。
但又不忍心告诉他母亲已去世的消息,怕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创伤,就含糊其辞地说:“你母亲出远门去了,过一阵就会回来。
”小恺之听了父亲的话,虽有些半信半疑,但他懂事地没有再追问下去。
小恺之决定等母亲回来,从那以后,他天天坐在门口,盼望母亲的身影会突然出现。
转眼间一年即将过去,还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
小恺之有些失望,又跑去问父亲:“眼看就要过年了,母亲怎么还没有回来呢?”父亲看着小恺之期盼的眼神,决定不再隐瞒事情真相,与其给孩子一个飘渺的希望,不如让他勇敢地面对现实。
于是,就和小恺之说出他母亲已去世的实情。
小恺之听后,痛哭失声,父亲陪着小恺之一起落泪,爷俩哭了好久,才逐渐平息悲伤情绪。
父亲给小恺之擦干眼泪,对他说:“孩子,既然你母亲已离开我们,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现实。
你母亲泉下有知也不希望我们悲伤痛苦,所以我们要坚强,好好地生活下去,也算告慰她在天之灵。
”小恺之停止了哭泣,向父亲询问母亲的一切。
父亲耐心地向小恺之描述着母亲,包括她的模样、喜爱、穿着打扮等,使小恺之心里对母亲有了一个朦胧的形象。
从那以后,爷俩没事时就会谈论小恺之的母亲,慢慢地,小恺之对母亲了解的越来越多,对她的思念也越来越深。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既然没有见过母亲,但从父亲的描述里已大概知道母亲的样貌,可以把母亲画下来,就可以永远看到她了。
想到这,他就按照父亲的描述画了起来。
父亲看着画像对小恺之说:“你画的母亲,身材有点像,别的地方还差很多。
”于是,小恺之仔细向父亲打听母亲的长相,有什么特殊的标志,父亲又描述了一番。
没过多久,小恺之根据父亲的描述又画了一张母亲的画像,父亲看着画像,脸上露出微笑,对小恺之说:“画得相貌很像,就是神态还差些,形似而神不似。
著名画家顾恺之的故事
著名画家顾恺之的故事传说顾恺之一生下来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他从小是被奶妈抚养长大。
顾恺之因为非常聪明,又很活跃,大家都叫他为小虎子。
小虎子跟其他孩子一样,经常跟小伙伴一起玩耍。
有一天,小虎子听到别人在叫妈妈,他突然想到自己怎么从来都没有看见过妈妈,于是就跑到家中问父亲。
父亲先是骗他说妈妈回外婆家了几个月之后回来,但是小虎在盼了好久都没有回来。
父亲只能告诉小虎子,你的母亲死了回不来了。
小虎子让父亲给他讲母亲的容貌形态,之后他便把父亲说的话记在了心中。
在等到小虎子长大了点,他想要给母亲画像,父亲觉得这是不太可能的事,因为小虎子都没看见过自己的母亲。
小虎子照着父亲说的开始画起了母亲的画像,刚开始父亲认为画哪哪不像,但是慢慢的手足像了,脸像了,身材像了,后来全身都像了,唯独眼睛不像。
小虎子并不灰心,天天画眼睛,连续经过一年的时间,眼睛终于也像了。
从此,顾恺之最拿手的画眼睛的功夫也就这样出名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启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会坚持,顾恺之画眼睛花了一年的时间,他用自己的经历来告诉我们什么叫做“持之以恒”。
他的画作极多,有隋朝官本《司马宣王像》、《谢安像》、《刘牢之像》、《恒玄像》、《列仙图》,著录于《梁太清目》;《宣和画谱》著录有《夏禹治水图》、《春龙出蛰图》等9件。
其中传世的《女史箴图》卷,传为早期摹本,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另传顾之《洛神赋图》卷,乃宋人所作,现藏故宫博物院。
他的画论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
顾恺之著作有《启蒙记》3卷,文集20卷,皆已失传。
其画论由于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记录而保存了3篇,即《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
其中心组成部分有:传神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
“传神”即重视精神状态的表达。
他认为“手挥五弦”尽管是很细致和难于掌握,但比之“目送飞鸿”的精神状态和内心活动的表达却要容易。
在画论中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概念,其目的是达到形神兼备。
孝经全集《丧亲章第十八》原文赏析与注解
孝经全集《丧亲章第十八》原文赏析与注解丧亲章第十八【原文】子曰:“孝子之丧亲也[1],哭不偯[2]、礼无容[3]、言不文[4],服美不安[5],闻乐不乐[6],食旨不甘[7],此哀戚之情也。
”【译文】孔子说:孝子的父母亡故了,哀痛而哭,哭得像是要断了气,不要让哭声拖腔拖调,绵延曲折;行动举止,不再讲究仪态容貌,彬彬有礼;言辞谈吐,不再考虑辞藻文采;要是穿着漂亮艳丽的衣裳,会感到心中不安,因此要穿上粗麻布制作的丧服;要是听到音乐,也不会感到愉悦快乐,因此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也不会觉得可口惬意,因此不吃任何佳肴珍馐;这都是表达了对父母的悲痛哀伤的感情啊!【注释】[1]丧亲:失去父母亲。
丧,丧失,失去。
[2]哭不偯:痛哭得气竭声嘶。
偯,哭泣的尾声。
[3]无容:指因极为悲哀,寝食俱废,无心梳洗,面容身形憔悴消瘦。
[4]言不文:说话不讲究藻饰修辞等。
[5]服美:穿华丽的衣服。
服,穿。
[6]闻乐不乐:前一个乐为音乐的乐,后一个乐为快乐的乐。
[7]食旨不甘:旨,美味。
甘,香甜。
【解析】孝子在父母还在世的时候要竭尽所能地孝敬他们,他们去世后也是伤心欲绝,不论是生前还是死后,无所不尽其极。
就算是这样的孝顺双亲,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报答了父母的抚育之恩。
但是孝子报恩在心理上,应是没有期限的。
典例阐幽顾恺之为母画像幼年的顾恺之,长得虎头虎脑,非常可爱,家人都叫他虎子。
他的父亲当过朝廷的官员,后来辞官不做,隐居在家中。
顾恺之一出生,母亲就去世了,所以他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
懂点儿事以后,每当见到别的孩子都有母亲爱护,顾恺之心里就感到很孤单,常常冲进书房问父亲:“父亲,请您告诉我,我的母亲在哪儿?”“虎子,你母亲到很远很远的外婆家去了。
”父亲觉得孩子还太小,就善意地欺骗了他。
“那母亲什么时候回来?”顾恺之睁大眼睛问。
“大概……半年吧。
”父亲若有所思地说道。
于是,顾恺之就开始扳着手指一天天地算时间。
半年很快过去了,可是母亲又在哪里呢?于是他又去问父亲。
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画家顾恺之
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画家顾恺之
【故事】顾恺之是东晋时期一位有名的画家。
他刚出生,母亲就去世了。
他就跟着父亲、祖母一块过日子。
在他四五岁的时候,就问父亲,母亲长什么样。
父亲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就把母亲的样子详细地告诉了他。
从此以后,顾恺之再也不出去玩儿了,整天待在屋里。
一天,父亲来到他的房门前,往里一看,他正在画画呢。
孩子,画什么呢?我在画母亲呀。
顾恺之拿着一张画好的画给父亲看,父亲,您看看,像母亲吗?不像,一点儿都不像。
父亲说。
顾恺之听了,不伤心也不生气,还是接着画。
转眼间,半年过去了,他又拿着画来问父亲。
父亲,您看这回像了吗?父亲看了看说:就是脚有点儿像,别处都不像。
顾恺之听了,觉得挺高兴,回到屋里,又开始从早到晚地画起来。
半年多过去了,他又拿着画给父亲看。
父亲看了,说:这回像的地方比较多,就是眼睛不像。
顾恺之一听,问道:您再说说母亲的眼睛长得什么样吧!父亲又描述了一遍。
顾恺之回到屋子里,从早到晚专心画眼睛。
过了半年多,顾恺之又拿着画给父亲看。
这回父亲一看,吓了一跳,说:太像了!尤其是这双眼睛,这就是你母亲呀!
【启迪】行百里走半九十。
坚持不懈,才能学有所成。
只要你不断辛勤灌溉所种下的种子持续去学习。
那么就会走出人生的冬季、进入春季,那么多年看似不见成效的努力终必会有收获硕果累累的一天。
因此,对服刑人员来说,要凭毅力与韧性去追求所企望的目标。
给母亲画像
给母亲画像
顾恺之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画家。
他非常重视画人点睛的技巧。
古书记载说,他曾给人家画扇面,扇面上是魏晋名士阮籍、嵇康的像,但都没有点上眼珠,就把画给了人家。
扇子的主人问他为什么不画上眼珠,他郑重其事地说:“怎么能点上眼珠呢?点了就要说话,变成活人了。
”
顾恺之这种传神点睛的艺术造诣,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他几十年刻苦学习的结果。
顾恺之从小死了母亲,稍长大一点,他每天缠着父亲追问母亲的长相。
父亲被儿子的情思所感动,便不厌其详地叙述了母亲的长相和衣着。
顾恺之把这一切都牢牢地记在自己的脑海里。
八岁那年,他忽然向父亲要笔墨,说要给母亲画张像。
父亲说,你连母亲的样儿都没见过,怎么画呢?小恺之说:“我就凭您说的画,一天画不像画两天,两天画不像画三天,一定要画像了为止。
”
于是,顾恺之每天都在精心作画,画好了就给父亲看,看了以后再改。
渐渐地,母亲的像居然有几分相象了,但就是眼睛画不好。
顾恺之便继续用心琢磨,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这天,顾恺之把再次画成的母亲像给父亲看,父亲竟然看呆了,说:“像了,像了,太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像了,眼睛特别像呀!”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顾恺之画母 和如羹焉
顾恺之画母和如羹焉
作者:成云雷
来源:《山东画报》2018年第11期
顾恺之画母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善于画人物,尤其擅长画女人。
顾恺之出世不久,母亲就去世了。
童年的顾恺之经常进入书房问父亲:“人家都有妈妈,我的妈妈在哪里?”禁不住儿子的一再询问,父亲只好以实相告。
顾恺之大哭了一场,从此变得沉默寡言了。
他一次又一次地询问父亲,母亲的脸庞、身材长得如何。
听了父亲的描述后,开始给母亲画像。
他画了一张又一张,父亲总是摇头:“不像。
”直到有一天,父亲说:“身材、手足有点像。
”他欣喜若狂,更加用心画像。
不久,他画的像得到了父亲的认可:“像了、像了,只是眼神还不大像。
”他继续潜心画眼睛,画了改,改了画,终于有一天,当他把画像送到父亲面前时,父亲大喜过望地说:“这是你的母亲。
”这一年,他才八岁。
到二十岁时,顾恺之已经是著名的画家了。
当同行问他曾经拜谁为师时,他回答说:“我的母亲是我心中一直活着的老师。
”
和如羹焉
“五味调和”原则是中国传统烹调术的根本要求,也是古代美食审鉴的最高境界。
《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有云:“和如羹焉。
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
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
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君臣亦然。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和”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厨工调配味道,使各种味道恰到好处,味道不夠就增加调料,味道太重就减少调料。
君子食用这种肉羹,以平和心性。
国君和臣下的关系也是这样。
顾恺之的故事
顾恺之的故事作者:来源:《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第12期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
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
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顾恺之擅长人物画,又以画女人像和女神像最为拿手。
画人物像时,他又特别工于点睛。
说起顾恺之画人物像“点睛”,还有一段传说呢。
传说顾恺之一生下来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他从小是被奶妈抚养长大的。
顾恺之因为非常聪明,又很活跃,大家都叫他为小虎子。
小虎子跟其他孩子一样,经常跟小伙伴一起玩耍。
有一天,小虎子听到别人在叫妈妈,他突然想到自己怎么从来没有看见过妈妈,于是就跑到家中问父亲。
父亲先是骗他说妈妈回外婆家了,几个月之后回来,但是小虎子盼了好久,妈妈都没有回来。
父亲只能告诉小虎子,你的母亲去世了,回不来了。
小虎子非常难过,于是让父亲给他讲母亲的容貌形态,之后他便把父亲说的话记在了心中。
等到小虎子长大了一些,他想要给母亲画像,父亲觉得这是不太可能的事,因为小虎子都没看见过自己的母亲。
小虎子照着父亲说的开始画起了母亲的画像,刚开始父亲认为画哪里都不像,但是慢慢地手足像了,脸像了,身材像了,后来全身都像了,唯独眼睛不像。
小虎子并不灰心,天天画眼睛,经过一年的练习,眼睛终于也像了。
从此,顾恺之拿手的“点睛”功夫就出名了。
可他不满足,继续勤学苦练,到二十岁时,他的艺术造诣更高了。
传说那一年,南京要建造一个大寺院,寺僧请当时的达官贵人捐款,认捐的富贵人家没有一个超过十万的,谁知顾恺之却认捐了百万。
有人说他说大话,他却不在意,只是全心全意地在寺内白壁上画了一幅女神像,就是没有点睛。
他对寺僧说:“明天是初一,我点睛时大家可来看,但每人需捐银十万两。
母慈子孝的历史故事
母慈子孝的历史故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母慈子孝一直是受到大家尊崇的美德,也常常被拿来作为教育孩子的样板。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个关于母慈子孝的历史故事。
故事里的主人公是南朝宋代的文学家顾恺之。
顾恺之在世时,是当时的著名画家和书法家,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作品,如《洛神赋图》、《十七帖》和《颜师古帖》等等。
但是,这些崇高的成就背后,是他对母亲的孝道。
顾恺之年少时,随父母定居在扬州。
他的母亲年事已高,每天都要默默地忙碌着为家人做饭洗衣,还照顾着孙子。
顾恺之想帮助母亲减轻家务劳动,便为母亲买了一位女仆来帮忙。
但是这位女仆却采取了一些欺诈手段,意图占取家庭财产。
虽然家人提醒了顾恺之,但他一直都不相信那位女仆会这么做。
最终,他亲眼见到了那位女仆私自携带着家里的财宝离开,才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
顾恺之恼怒之余,也深感内疚。
他明白自己应该为母亲分担更多的家务劳动,不再依赖他人帮忙。
于是,他每天早早地起床为母亲准备早饭,晚上则陪伴母亲一起学习。
有时他也会半夜起来给母亲熬药、款待客人,全心全意地为母亲效劳。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顾恺之兢兢业业地默默工作,无声地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即使他成为了著名画家,在受到朝廷邀请和豪门厚待的时候,他都不忘对母亲的孝心和报答。
母亲对顾恺之的付出和孝顺非常感动,感慨于儿子的品行和修养。
她也非常支持儿子的学术和艺术兴趣,鼓励他努力向目标迈进,不忘孝行。
正是因为有了母慈子孝的美好情感,顾恺之不仅有了高妙的艺术才能,并发现了生命的真谛和修养。
顾恺之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可以为人们带来美好的心灵体验和真正的自由。
直到今天,母慈子孝已经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而且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德。
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学习和实践母慈子孝的精神,从而在生活中获得更深层次的快乐和满足。
画在绢上的千年传奇
画在绢上的千年传奇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21年第18期不久前,“庙堂仪范——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吸引了众多观众。
其中,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与《列女图》摹本尤为引人瞩目。
有着“才绝、画绝、痴绝”之称的顾恺之在绢帛上究竟留下了怎样的传奇?贵在“神韵”二字顾恺之(约345-409),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
他有才绝、画绝、痴绝“三绝”之称。
所谓“才绝”,是指他博学多艺、才华横溢;“痴绝”,是指他以率真的性情超越于世俗功利之外的生活态度;“三绝”之中以“画绝”最负盛名,中国美术史上的瑰宝《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图》《斫琴图》都是他的杰作。
《女史箴图》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可惜其原作早已失传,如今存世的,有两个摹本。
一个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宋人所摹,此次故宫博物院展出的就是这一宋人白描摹本;另一摹本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掠,现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传为唐人所摹。
《女史箴图》是顾恺之依据张华所写的《女史箴》一文而画。
张华是晋惠帝司马衷的大臣。
司马衷是历史上出名的“愚帝”,当年全国闹饥荒,大臣们向皇帝报告灾情说,百姓没有食物,都饿死街头。
这位皇帝却疑惑地问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糜呢?这就是“何不食肉糜”的由来。
正是因为这样一位“愚帝”,朝政大权被皇后贾氏独揽。
张华以历代贤妃故事为本,写了一篇《女史箴》,“女史”是女官名,后来成为对知识女性的尊称,“箴”是规劝、劝诫的意思。
这篇文章意在讽谏贾后并建议女性要修德养性,全文300多字,在当时流行甚广,被称为“苦口陈箴,庄言警世”。
古有言谏、文谏、诗谏,而《女史箴图》则是画谏。
《女史箴》原文一共有十二节,顾恺之也相应地画了十二段。
第一个故事就带有些许魔幻色彩。
汉元帝率后宫众人观看斗兽表演,突然一只黑熊跃出围栏,直逼汉元帝,此时冯婕妤挺身而出,保护汉元帝。
画卷中的冯婕妤虽身材纤弱,但面对黑熊的突袭毫无惧色,顾恺之将冯婕妤临危不惧的神色表现得十分突出。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故事顾恺之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画家。
他非常重视画人点睛的技巧。
古书记载说,他曾给人家画扇面,扇面上是魏晋名士阮籍、嵇康的像,但都没有点上眼珠,就把画给了人家。
扇子的主人问他为什么不画上眼珠,他郑重其事地说:“怎么能点上眼珠呢?点了就要说话,变成活人了。
”顾恺之这种传神点睛的艺术造诣,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他几十年刻苦学习的结果。
顾恺之从小死了母亲,稍长大一点,他每天缠着父亲追问母亲的长相。
父亲被儿子的情思所感动,便不厌其详地叙述了母亲的长相和衣着。
顾恺之把这一切都牢牢地记在自己的脑海里。
八岁那年,他忽然向父亲要笔墨,说要给母亲画张像。
父亲说,你连母亲的样儿都没见过,怎么画呢?小恺之说:“我就凭您说的画,一天画不像画两天,两天画不像画三天,一定要画像了为止。
”于是,顾恺之每天都在精心作画,画好了就给父亲看,看了以后再改。
渐渐地,母亲的像居然有几分相象了,但就是眼睛画不好。
顾恺之便继续用心琢磨,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这天,顾恺之把再次画成的母亲像给父亲看,父亲竟然看呆了,说:“像了,像了,太像了,眼睛特别像呀!”包拯早年丧母,是嫂嫂将他养大,包拯称她为嫂娘。
包拯考中进士要到外地做知县。
上任前一天中午,嫂嫂特地为他做了条红烧鲤鱼。
包拯要嫂嫂和侄儿包勉同吃,嫂嫂没答应。
他只好吃掉一面鱼肉,剩下的留给包勉吃。
吃晚饭时,嫂嫂又将剩下的鱼给包拯吃,他就将鱼的另一面给吃了。
第二天,嫂嫂问包拯昨天吃的两条鱼那条好吃些。
“昨天那条鱼很好吃。
”包拯说。
嫂嫂一听大怒道:“我昨天明明是给你做了两条,你怎么能说只吃了一条了呢?”包拯见嫂嫂发火了,连声又说:“请嫂娘息怒,我记错了!嫂娘息怒,我记错了,昨天是吃了两条鱼。
”嫂娘听了,知道包拯孝顺,不惹自己生气,但却严厉地对包拯说:“黑子,我昨天真的只给你吃了一条鱼!我一说两条,你为啥不敢坚持呢?今后做官,如果只看大官的脸色就歪曲事实,不敢秉公执法,势必当的是昏官!”包拯听了嫂嫂一番话,方知昨天嫂嫂给自己吃鱼的良苦用心,忙撩衣跪倒,说道:“嫂娘教诲,黑子我铭记在心,永不忘记!”后来,包拯为官果然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受到世人敬仰,名留千古。
古代人物故事1:顾恺之的传说
古代人物故事1:顾恺之的传说古代人物故事1:顾恺之的传说顾恺之是无锡人,生于一千六百年前的东晋,是我国很有名气的大画家。
他擅长画人物,尤其喜欢画女人、女神,特别善于点睛。
为啥?这是有缘故的。
据说,顾恺之一出世,妈妈就死了,一直由奶妈抚养。
顾恺之小时候生得虎头虎脑,十分可爱,因此大家叫他“小虎子”。
有一天,小虎子正白相得高兴,忽听“姆妈”一声,一个小伙伴一边喊一边向着自己姆妈跑去。
姆妈迎上前来,抱起儿子这边吻,那边亲。
小虎子看着、看着,心里想:姆妈多好啊,人家都有姆妈,而我的姆妈呢?想到这里,小鼻子一酸,拔起小腿就往家里奔去。
顾恺之的父亲是当时朝廷官员,因勿满朝政,弃官在家写诗作词,又做爷来又做娘。
这时小虎子急急匆匆来到爷身旁,哭丧着脸说:“爹爹,我要姆妈,我要姆妈……”他父亲一听,伤心地抱起儿子说:“小虎子,你姆妈到很远很远的外婆家去了。
”爷怕小虎子难过,说了句慌话骗骗他。
小虎子却追根究底问:“姆妈啥个时光回家?”爸爸只得含糊其辞说:“大约个把月吧。
”于是小虎子扳着手指头一天一天数着,眼巴巴三十天。
这天,小虎子没有等到天亮就一骨碌爬下床,呆呆守在大门口。
等着等着,快到中午了,可是姆妈还没有回来。
小虎子急得哭了,哭声惊动了爷,他走过来抱起小虎子,心痛的说:“小虎子,我告诉你姆妈的事,可是你勿要哭。
”说着就把妈妈生下他后就死去的经过讲给他听,小虎子伤心得昏了过去。
从此,小虎子勿白相也勿笑,只是缠着爷,要爷讲妈妈的脸形、身材、长相……他日也问,夜也问,问个不断头。
爷被儿子思娘的精神感动了,总是有问必答,从勿厌烦。
为了使儿子能听懂并能记牢,就编了顺口溜。
小虎子问娘面貌,就回答他:樱桃小口鹅蛋脸,凤凰眼睛眉毛一条线。
两手齐膝指头尖,两只小脚象金莲。
勿胖勿瘦象姐样,勿长勿短齐我肩。
爷说一句,儿子复一句,爷爷讲完了,儿子也背熟了。
儿子并勿满足,又眨巴着眼问:“姆妈喜欢穿啥衣裳?”父亲又说:冷天喜穿兰布棉。
热天爱穿丝绸袍…打这以后,小虎子日日背诵,直背到滚瓜烂熟。
乱世奇才顾恺之
乱世奇才顾恺之闵生裕历代美术界对顾恺之推崇备至,人们丝毫不吝于“画圣”、“画神”、“宗师”、“画祖”这样的称谓。
1985年,顾恺之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138位可立塑像的历史人物之一,这应该是对他在中国美术史上地位的最好认可。
乱翻《世说》时,我读到了关于顾恺之的许多轶事,继而又做了许多延伸阅读,渐渐勾勒出一代绘画宗师的轮廓。
而且我从他身上领略传统文化的中国智慧和风华绝代的魏晋风度。
顾恺之,字长康。
曾为桓温及殷仲堪参军,官至通直散骑常侍。
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顾恺之的绘画作品很多,然而流传至今的只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图》的摹本。
其中前两幅被看作是顾恺之的代表作。
《女史箴图》是根据晋人张华的《女史箴》而创作的,其内容是通过对古代贤德妇女的歌颂,以规劝当时专权的皇后贾南风,并为后世鉴戒。
足见,在当时当世,这也是一部现实批判主义文艺创作。
该图通过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刻划,以鲜明的对比手法,惟妙惟肖地表达了故事的内容。
后人评论此图是“笔彩生动,髭发秀润。
顾恺之善于用睿智的眼光来审察题材和人物性格,加以提炼,因而他的画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耐人寻味。
与他同时代的谢安对他的评价极高,认为“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
”顾恺之不仅仅是一个大画家,还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绘画理论家。
他的画论著作流传至今的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二篇。
其画论思想主要是“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和“置阵布势”。
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云:“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
”顾恺之曾化用嵇康的诗谈了作画的体会,即“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这一巧妙的化用,堪称是艺术创作实践的经典之语。
顾恺之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一个天真浪漫人。
也是一个有魅力有故事的人。
《世说新语·言语》记载了顾恺之有关的下面这两个故事都不是赞其画,而是赞其文思和才华的。
一是说征西大将军桓温修筑江陵城,非常壮丽,完工后与宾客属僚出汉江渡口观赏城景。
顾恺之画母
顾恺之画母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善画人物肖像,尤擅画女人和神女。
他那神来之笔的练成,全出于他对母亲的一片孝心。
原来,顾恺之的母亲生他时不幸亡故,他由奶奶带大。
他父亲原是朝廷官员,因不满时政退居在家。
顾恺之便常去父亲书房询问母亲长相,父亲就细细给他描述,他心中渐渐就有了母亲的身影、脸形。
8岁起他又按自己的想象,在白纸上把心中的母亲画出来,让父亲、奶奶给予订正。
就这样年复一年画呀画,终于将母亲的像描画得逼真而具神韵。
有一天,他将母亲画像挂到父亲书房里时,连父亲也愣住了!那不是妻子又出现在眼前了么?
到20岁时,顾恺之已成为卓有成就的肖像画家了。
别人向他求教成功的秘诀时,他说:“我的母亲是我心中一直活着的老师。
”。
“画祖”顾恺之是如何当一个“爱豆”的
风流一代·青春42传承·国学“画祖”顾恺之是如何当一个“爱豆”的■文/张鑫顾恺之是中国画坛当之无愧的祖师爷。
汉代以前,中国的绘画基本上都是不自觉的艺术,绘画的目的也都是为了歌颂功臣名将、描绘宗教场景,带有鲜明的政治和宗教色彩,并不以审美为目标。
魏晋之际,绘画逐渐有了美的自觉,画家在创作作品时开始关注审美本身,以欣赏品悟、审美陶冶为主要目的。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顾恺之这位顶流艺人闪亮登场,以一己之力照亮了中国美术史的星空。
青春“破圈”顾恺之很不幸,刚生下没多久母亲就去世了,他没能享受人世间温暖的母爱。
但是母爱的缺席并没有抹去他对母亲的思念,他不断向父亲询问母亲的长相,并在心中和画纸上反复描绘。
从八岁起,他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想象把母亲的形象在画纸上呈现出来,并让父亲和奶奶看,之后再修改。
就这样年复一年、从不间断地绘画,顾恺之终于将母亲的画像画得生动传神。
有一天,他将自己精心描绘的母亲肖像拿到父亲面前,父亲看后一时恍惚:“夫人你怎么回来了?”可见少年顾恺之所画的人物肖像已经达到了逼真传神的地步。
晋哀帝时,都城建康(今南京)要修建瓦官寺,为了获取充足的资金,筹建方向京城的士大夫阶层募捐。
募捐消息发出后,京城的贵族阶层纷纷响应,但是他们的捐钱数额却没有一个超过10万铜钱。
眼看募集的金额总数距离预期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筹建方陷入了困境。
顾恺之得知此事后,暗忖:别人不行,我上!有我绘画的本领在,募集多少资金都不是事!同时,这正是一个“出道涨粉”的好机会。
顾恺之风风火火地找到筹建方,扬言自己可以募集到一百万铜钱。
主事和尚听说后,瞪大眼睛,加速转动手里的念珠,对眼前这个打扮普通、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伙子说道:“施主莫打诳语!”顾恺之一听,哟呵,老和尚还不信我呢,那我就证明给你们看。
他对和尚们说:“只要你们为我粉刷一面墙壁,你们就等着收钱吧!”和尚们一头雾水,虽然不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最后还是照着他说的办了,为他粉刷了一面墙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故事:顾恺之给母亲画像
隔了不多天,燕国兵将听到附近老百姓在谈论。
有的说:“以前乐将军太好了,抓了俘虏还好好对待,城里人当然用不到怕。
要是燕国人把俘虏的鼻子都削去,齐国人还敢打仗吗?”
隆美尔1891年出生于德国南部布伦兹的海登海姆镇。
1910年7月入德国军队服役,不久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因屡建战功而多次获奖,并晋升为上尉。
1919年以后,先后担任连长、步兵学校战术教员、猎骑兵营营长、军事学校校长等职。
1937年根据自己的讲稿写成《步兵进攻》一书,很受德国青年的欢迎,也为他以后担任指挥要职铺设了进身之阶。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隆美尔任希特勒大本营卫队长。
1940年任第十装甲师师长。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先后担任许多军事要职。
顾恺之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画家。
他非常重视画人点睛的技巧。
古书记载说,他曾给人家画扇面,扇面上是魏晋名士阮籍、嵇康的像,但都没有点上眼珠,就把画给了人家。
扇子的主人问他为什么不画上眼珠,他郑重其事地说:“怎么能点上眼珠呢?点了就要说话,变成活人了。
”
范增却不像项羽这样想,他觉得简直是天赐良机,必须好好把握。
酒席宴间提出让楚营的舞剑器高手项庄表演个节目,活跃一下气氛。
不待项羽表态,就安排项庄登场。
项庄已经秉承老板干爹的旨意,剑花一抖,舞将起来,剑气森森,充满杀意。
在座项伯感到不妙,就拔
出佩剑跟项庄对舞起来,处处护着刘邦。
对此,范增很不高兴,而项羽却装作没看见,他的内心纠结成了一团,觉得刘邦已经登门谢罪并表示臣服,干吗非要赶尽杀绝?干爹的担心是多余的,项庄舞剑有失厚道。
李林塔尔为德国工程师和滑翔飞行家,世界航空先驱者之一。
他最早设计和制造出实用的滑翔机,人称“滑翔机之父”。
郎朗认为弹奏乐曲其实就是一个探索、寻找人生的过程,音乐是高级的语言交流。
“必须在不失传统和灵魂的情况下加入新的见解,音乐才会有生命力。
”他每天都在探索这个世界,尝试从新的角度看待同样的事情,他到各国去演出,把他的所感所思都融入到他的琴声中去。
他的每一次演奏都充满激情,富于想象力。
顾恺之这种传神点睛的艺术造诣,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他几十年刻苦学习的结果。
顾恺之从小死了母亲,稍长大一点,他每天缠着父亲追问母亲的长相。
父亲被儿子的情思所感动,便不厌其详地叙述了母亲的长相和衣着。
顾恺之把这一切都牢牢地记在自己的脑海里。
八岁那年,他忽然向父亲要笔墨,说要给母亲画张像。
父亲说,你连母亲的样儿都没见过,怎么画呢?小恺之说:“我就凭您说的画,一天画不像画两天,两天画不像画三天,一定要画像了为止。
”
于是,顾恺之每天都在精心作画,画好了就给父亲看,看了以后再改。
1782年5月的一天,刘易斯·尼古拉上校寄给华盛顿一封言辞恳切的信,痛陈目前美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包括军队和老百姓已经遭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