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施工中有限空间作业有害因素辨识及安全对策

合集下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目录一、风险辨识 (1)二、防范措施 (2)附1: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表 (4)附2:当心粉尘、当心窒息、当心中毒(黄色警示标识牌) (4)一、风险辨识1.有限空间的概念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比如锅炉、密闭容器、工业炉窑、贮罐、布袋除尘箱体、烟道、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暗沟、地坑、阀门井、管道井、污水池(井)、化粪池、隧道、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料仓、煤气管道、蓄水塔(池)、储藏室及其它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

1.2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

1.3本公司有限空间事故风险严重程度分析有限空间或受限空间往往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除共性的危险有害因素外,有限空间作业所特有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以下几点:A、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有害介质。

B、有限空间可能属于缺氧环境。

C、淹溺。

显然,如果对其中的任何一类危险有害因素不加以控制和防范,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伤亡事故。

面对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安全事故,人们常常感到茫然,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因为灾难就发生在瞬间,受害者无法自救、在场者难以施救。

其实,这类瞬间灾难与有限空间通风不良、进出受限密切相关。

有限空间很可能属于缺氧环境,而缺氧则会对作业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当含氧量低于12%时,人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失去知觉,其速度之快,以至于受害者根本无法自救;当含氧量处于12%至14%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抽搐症状,同时动作协调性、感知能力和判断力明显变差;当含氧量处于15%至19%时,除影响动作协调性外,还会诱发早期的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及肺部问题。

1.4事故发生的原因1.4.1作业人员和监护人不了解现场情况或未辨识出潜在的风险。

1.4.2在缺氧、有毒环境中,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绝、置换、通风、监测、个体防护等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目录一、风险辨识 (1)二、防范措施 (2)附1: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表 (4)附2:当心粉尘、当心窒息、当心中毒(黄色警示标识牌) (4)一、风险辨识1.有限空间的概念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比如锅炉、密闭容器、工业炉窑、贮罐、布袋除尘箱体、烟道、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暗沟、地坑、阀门井、管道井、污水池(井)、化粪池、隧道、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料仓、煤气管道、蓄水塔(池)、储藏室及其它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

1.2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

1.3本公司有限空间事故风险严重程度分析有限空间或受限空间往往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除共性的危险有害因素外,有限空间作业所特有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以下几点:A、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有害介质。

B、有限空间可能属于缺氧环境。

C、淹溺。

显然,如果对其中的任何一类危险有害因素不加以控制和防范,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伤亡事故。

面对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安全事故,人们常常感到茫然,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因为灾难就发生在瞬间,受害者无法自救、在场者难以施救。

其实,这类瞬间灾难与有限空间通风不良、进出受限密切相关。

有限空间很可能属于缺氧环境,而缺氧则会对作业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当含氧量低于12%时,人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失去知觉,其速度之快,以至于受害者根本无法自救;当含氧量处于12%至14%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抽搐症状,同时动作协调性、感知能力和判断力明显变差;当含氧量处于15%至19%时,除影响动作协调性外,还会诱发早期的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及肺部问题。

1.4事故发生的原因1.4.1作业人员和监护人不了解现场情况或未辨识出潜在的风险。

1.4.2在缺氧、有毒环境中,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绝、置换、通风、监测、个体防护等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及防范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及防范
4、设立安全警示牌
矸石仓
砸伤、高处坠落
1、人员禁止入内
2、加强工人教育,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设立安全警示牌
中煤仓
砸伤、高处坠落
1、人员禁止入内
2、加强工人教育,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设立安全警示牌
浮选机
窒息
1、人员禁止入内
2、加强工人教育,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1、人员禁止入内
2、加强工人教育,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设立安全警示牌
中煤脱介筛
机械伤害、高处坠落
1、人员禁止入内
2、加强工人教育,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设立安全警示牌
精煤脱介筛
机械伤害、高处坠落
1、人员禁止入内
2、加强工人教育,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名称坑
砸伤、高处坠落
1、人员禁止入内
2、加强工人教育,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设立安全警示牌
分级筛
高处坠落
1、人员禁止入内
2、加强工人教育,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设立安全警示牌
矸石脱介筛
机械伤害、高处坠落
4、设立安全警示牌
精煤泥桶
窒息
1、人员禁止入内
2、加强工人教育,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设立安全警示牌
合介桶
窒息
1、人员禁止入内
2、加强工人教育,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与辨识

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与辨识

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与辨识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1.1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类别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包括中毒、缺氧窒息、燃爆以及淹溺、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灼烫、坍塌、掩埋、高温高湿等。

在某些环境下,上述风险可能共存,并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

1.2中毒有限空间内存在或积聚有毒气体,作业人员吸入后会引起化学性中毒,甚至死亡。

有限空间中有毒气体可能的来源包括:有限空间内存储的有毒物质的挥发,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有毒气体,进行焊接、涂装等作业时产生的有毒气体,相连或相近设备、管道中有毒物质的泄漏等,如图2-1 所示。

有毒气体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再经血液循环,对人体的呼吸、神经、血液等系统及肝脏、肺、肾脏等脏器造成严重损伤。

图2-1 有限空间中有毒气体可能的来源引发有限空间作业中毒风险的典型物质有:硫化氢、一氧化碳、苯和苯系物、氰化氢、磷化氢等。

1.硫化氢(H2S)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比空气重,易积聚在低洼处。

硫化氢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高热等点火源将引发燃烧爆炸。

硫化氢易存在于污水管道、污水池、炼油池、纸浆池、发酵池、酱腌菜池、化粪池等富含有机物并易于发酵的场所。

低浓度的硫化氢有明显的臭鸡蛋气味,可被人敏感地发觉;浓度增高时,人会产生嗅觉疲劳或嗅神经麻痹而不能觉察硫化氢的存在;当浓度超过1000mg/m3 时,数秒内即可致人闪电型死亡。

2.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重与空气相当。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高200~300 倍,因此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甚至导致人员死亡。

一氧化碳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高热等点火源将引发燃烧爆炸。

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焊接作业是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3.苯和苯系物【苯(C6H6)、甲苯(C7H8)、二甲苯(C8H10)】苯、甲苯、二甲苯都是无色透明、有芬芳气味、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空间,其中有限空间是一种特殊且具有潜在危险的环境。

有限空间通常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了解有限空间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有限空间作业存在多种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中毒、窒息、火灾爆炸、淹溺、坍塌掩埋以及触电等。

比如在一些污水井、沼气池等有限空间中,可能会积聚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一旦人员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就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而在储存粮食的筒仓、船舱等有限空间内,由于粮食的堆积和自然呼吸作用,可能会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氧气含量不足,使人窒息。

此外,在一些有限空间内,如果存在易燃易爆物质,如甲烷、乙醇等,遇到火源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要准确辨识有限空间的风险,首先需要对有限空间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类。

这包括了解有限空间的位置、形状、大小、用途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等信息。

例如,对于一个工厂的储罐区,要详细记录每个储罐的储存物质、罐体结构、通风情况等。

同时,还需要对有限空间的作业活动进行分析,明确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

比如在进行储罐清洗作业时,可能会产生有毒气体释放、高处坠落等风险。

在进行风险辨识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一是直观经验法,依靠以往的经验和类似案例来判断可能存在的风险。

但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会忽略一些新出现的危险因素。

二是系统安全分析法,如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等。

这些方法通过对系统的全面分析,能够更系统、更科学地识别出潜在的风险。

针对辨识出的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作业流程、责任分工和安全要求。

作业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批,确保作业方案的安全性。

其次,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

有限空间主要危险因素、作业安全要求、应急措施

有限空间主要危险因素、作业安全要求、应急措施

有限空间主要危险因素、作业安全要求、应急措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限空间可不少见呢。

像什么储罐啦、反应釜啦、下水道啦,这些都是有限空间。

可别小瞧了这些地方,它们隐藏着不少危险因素呢!先来说说这些危险因素吧。

有限空间里的氧气含量可能不足,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地方连顺畅呼吸都做不到,那得多难受啊!还有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就像隐藏在暗处的小怪兽,随时准备给你致命一击。

另外,有限空间的环境也可能很复杂,有各种障碍物、狭小的通道,稍不注意就可能让你磕着碰着。

那面对这些危险因素,我们得有严格的作业安全要求呀!作业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就像战士上战场前要检查好自己的装备一样。

要对有限空间进行全面的检测,确保里面的环境是安全的。

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那得经过专业的培训,得知道怎么应对各种情况,可不能两眼一抹黑就往里闯。

而且啊,一定要有专人在外面监护,就像放风筝的人拉着线一样,随时关注里面的情况。

再说说应急措施吧。

咱得提前制定好应急预案,这就好比给我们的行动装上了导航仪。

一旦发生意外,就能迅速按照预案行动。

在有限空间里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像什么呼吸器啦、安全绳啦,关键时刻能救命呢!如果有人在里面出了状况,外面的监护人员可得迅速行动起来,不能有丝毫的犹豫。

你说,这些是不是都特别重要啊?要是不重视有限空间的这些问题,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就好比走在钢丝上却不系安全带,多危险啊!我们每个人都得对有限空间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大家想想看,如果因为我们的疏忽大意,让自己或者他人在有限空间里遭遇危险,那得多后悔啊!所以啊,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来操作,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有限空间里的作业安全。

别嫌麻烦,这可都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着想啊!有限空间看着不大,但里面的门道可不少呢!我们得重视它,了解它,掌握应对它的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有限空间里安全地工作和活动。

大家可千万别忘了这些啊,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然,出了问题可就来不及啦!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因素分析与安全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因素分析与安全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因素分析与安全措施背景介绍有限空间指的是进入和进行作业时容积小,通风不良,有毒有害气体聚积等情况可能存在的空间。

在许多工业领域中,人员需要进入有限空间进行工作,例如:储油罐、污水处理池等。

在有限空间内作业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可能会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甚至死亡。

因此,有必要对有限空间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危险因素分析在对有限空间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空气质量有限空间通常由于通风不良,有毒有害气体难以排出,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进入有限空间前应进行空气检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如果空气质量较差,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例如增加通风、使用通风机具或使用呼吸防护设备等。

支持结构和设备在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时,应对支持结构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它们能够支撑作业人员及相应设备的重量,并且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老化、受损或有缺陷的支撑结构或设备,应进行维修或更换。

这是预防意外事故的重要措施。

空间入口和出口有限空间的入口和出口必须合理设置,并且明显标识。

入口应足够大,以便进入和离开。

出口可以设定多个,以便在紧急情况下逃生。

入口和出口必须保证畅通,且可以轻松打开并且关闭,以确保在消防和其他急救情况下的应急响应。

作业人员的安全在有限空间内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使用适当的安全设备,例如安全带、备用灯、手持通信设备、头盔、呼吸保护设备、化学防护衣和工作鞋等。

此外,有必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潜在危险和安全措施,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来降低风险。

紧急情况应急响应在有限空间中,可能出现意外事故或有人员被困。

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以便在紧急情况下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

计划必须包括警告信号、急救程序、撤离程序和紧急联络程序等。

安全措施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安全标准在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之前,必须确定安全标准,如空气质量要求、支撑设备要求等。

只有在标准符合安全要求的情况下,才可进行作业操作。

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及预防范文(2篇)

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及预防范文(2篇)

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及预防范文有限空间作业作为一项常见的工作任务,存在着一定的危害。

无论是在建筑施工、矿山开采还是工厂生产等领域,有限空间作业都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空间狭小、通风不良、易发生意外等特点,有限空间作业往往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

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预防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危害及预防的相关内容。

一、危害:1. 缺氧或有害气体:由于空间狭小,通风不良,往往会导致氧气不足的情况发生。

同时,部分有限空间内可能还存在有害气体,例如甲烷、硫化氢等。

这些气体如果超过安全浓度,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

2. 火灾或爆炸:有限空间内如果存在可燃气体或易燃物质,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由于空间狭小,很可能导致火势迅速扩散,增加工作人员转移和逃生的难度。

3. 被困或堵塞:由于空间狭小,工作人员在进行作业时,很容易被困在内部,或者在进出过程中被堵塞。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救援,工作人员可能会因缺氧、低温、饥饿等原因造成生命危险。

4. 身体伤害:有限空间内往往存在锐利或尖锐的物体、机械设备等。

工作人员在狭小空间中作业时,很容易发生碰撞、刺伤等意外伤害。

二、预防:1.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明确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包括进入前和作业期间的安全要求、作业程序、安全技术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并通过不定期的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熟知操作规程,并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2.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工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盔、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安全鞋等。

这些装备能有效减少身体伤害的风险。

3. 做好通风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空间狭小、通风不良是有限空间作业危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企业必须对有限空间内的通风设施进行定期检修和清理,确保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

4. 气体检测与监控:在进入有限空间之前,应使用气体检测仪器进行空气质量检测,并确保没有超过安全浓度的有害气体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工程施工中有限空间作业有害因素辨识及安全对策
发表时间:2020-03-24T06:23:44.589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21期作者:肖传建
[导读] 随着5G商用牌照的正式发放,5G系统对带宽要求越来越高,以至于通信光缆的需求量越大.
福建网建通信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福州 350001
摘要:为提高通信工程光缆布放过程中作业人员对有限空间危险因素的辨识,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对有限空间的定义、有限空间有害因素分析、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对策及应急救援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通信工程;有限空间;有害因素;安全对策;应急救援
随着5G商用牌照的正式发放,5G系统对带宽要求越来越高,以至于通信光缆的需求量越大,通信光缆工程施工随处可见,特别在城区主要以管道光缆施工为主,作业人员每隔50-100米要进行井下作业,近些年,通信光缆施工井下作业安全生产事故频发,造成较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上半年,通信光缆工程已发生中毒事故1起、窒息事故2起,死亡人数共3人。

根据应急管理部(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59号令)《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2015修正)》,为了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主要论述了有限空间的定义、有限空间有害因素分析、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对策及应急救援等方面。

1有限空间的定义
有限空间,是指密封、部分密封或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小,操作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操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积聚或者内部空气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如:人孔、手孔、隧道、狭小地下室等。

2有限空间有害因素分析
有限空间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自然通风不良,使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聚集、缺氧等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有毒有害气体如:硫化氢、一氧化碳,易燃易爆气体如甲烷。

2.1硫化氢
因人手孔内长时间污水横流,动值物腐烂等产生硫化氢气体,根据毒理学资料,当空气中硫化氢达到0.41PPm时,人体会嗅到难闻的气味;当空气中硫化氢达到25PPm时,气管刺激、结膜炎;当空气中硫化氢达到50PPm时,嗅觉麻痹;当空气中硫化氢达到120PPm时,一小时内急性中毒。

2.2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轻度中毒表现为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头昏、头痛、意识不清等;中度中毒表现为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重度中毒表现为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

2.3甲烷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当空气中甲烷达5%-15%时,遇静电或明火等点火源时易造成燃烧爆炸事故。

当空气中甲烷达25%时,会使操作人员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

若不及时远离或减少其浓度,会导致窒息死亡。

2.4缺氧
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氧含量低于19.5%属于缺氧状态,人手孔内空气含氧量时常低于此值。

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对策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遵守“谁批审,谁负责,谁监护,谁负责,谁作业,谁负责”的原则。

(2)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存档。

(3)为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提供完好有效的安全设备。

如通风设备、检测设备、救援设备等
(4)进入地下室、管道内、人手孔或其它封闭场所前,必须对其内部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进行检查和监测,确保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未超过其浓度时,并进行机械通风换气后方可进入。

操作时,地下室、管道内、人手孔或其它封闭场所应保持连续的机械通风换气。

尤其在较深的人孔内施工时,必须保证人孔内进行足够风量的通风换气,保证人孔内的空气含氧量。

(5)在地下室、管道内、人手孔或其它封闭场所操作时,操作人员若感觉呼吸不畅或身体不适,应立即呼救,并迅速离开,待重新对其内部的气体检查和检测后方可恢复作业。

(6)操作时发现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时,操作人员应立即撤离。

严禁动用明火、开启用电设备,并立即进行通风、换气等有效措施后,排除隐患。

(7)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地下室、管道内、人手孔或其它封闭场所。

严禁在地下室、管道内、人手孔或其它封闭场所内吸烟、动用明火等违章作业。

地下室、人孔照明应采用36V以下安全电压的防爆灯具,在潮湿环境中,人孔照明应采用12V以下安全电压的防爆灯具。

(8)严禁在地下室、管道内、人手孔或其它封闭场所内使用喷灯。

(9)在地下室、管道内、人手孔或其它封闭场所内作业时,地面上必须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监护,并保证操作人员与监护人员的联络畅通。

上下人孔的梯子严禁撤走。

(10)监护人员应配置必要的应急物质,并使应急物质处于准工作状态。

(11)地下室、管道内、人手孔或其它封闭场所内有积水时,应先抽干后再作业。

遇有流水的地下室或人孔时,应增加水泵进行不间断抽水。

4应急救援
4.1应急救援原则
(1)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监护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安排救援人员佩戴正压式呼吸器进入有限空间内开展施救。

(2)未经监护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许可,其他人员严禁进入有限空间施救。

(3)立即拨打119和120,联系外部救援力量支援。

4.2心肺复苏
(1)将中毒者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向上风向转移至新鲜空气处,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

对呼吸和心跳骤停人员实施心肺复苏
(2)心肺复苏采用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相结合。

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要点:使中毒者仰卧,头后仰,将中毒者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清除中毒者口鼻内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护者一只手托起中毒者的下颌,另一只手捏紧中毒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向口腔内吹气;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要点:行胸外按压时施救者手臂垂直于患者胸部,以左手掌根接触按压点,右手重叠并扣于上方,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或胸骨中下三分之一处,按压深度为至少5厘米,按压频率至少每分钟100?次。

5结论
对于地下室、人孔内作业空间小,危险因素多,一旦作业人员遇险,施救困难。

因此应加强相关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有效辨识危险有害因素,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审批制度,避免或减少有限空间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GBZ/T 205-2007,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27-28
[3]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2015修正),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0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