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形形色色的生物(课堂教学版)

合集下载

形形色色的生物 教案

形形色色的生物 教案

形形色色的生物教案教案标题:形形色色的生物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了解和认识不同类型的生物。

2. 学生将能够描述和比较不同生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3. 学生将能够理解生物的分类和归类方法。

教案内容:1. 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不同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见过哪些不同的生物?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生物的分类系统,如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等。

- 通过示例,讲解不同生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如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鱼类、昆虫、植物等。

-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生物有哪些相似之处?它们的特征和习性有什么区别?3. 活动实践(20分钟)-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生物类别,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收集该类别的生物图片和信息。

-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收集到的生物图片和信息,并向全班介绍该类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 全班讨论:学生共同讨论不同生物类别的相似之处和区别,并总结出生物分类的规律和方法。

4. 巩固练习(15分钟)- 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一些生物归类到相应的类别中。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相互交流和讨论答案。

- 整理答案,进行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生物分类的理解。

5. 总结(5分钟)- 回顾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强调生物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

-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更多有关生物的知识,并培养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教案评估:1. 分组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情况,评估他们对所选生物类别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2. 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答案讨论中,评估学生对生物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不同生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生物分类的历史和发展,以及现代生物分类的新方法和技术。

3. 组织学生参加生物展览或展示活动,展示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成果。

第1章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1章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探究题旨在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要求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注意安全。
作业提交与评价:
1.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以书面形式提交。
2.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3.教师将及时反馈作业评价结果,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生物,进行以下讨论:
1.描述所选择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等特征,并分析其与环境的关系。
2.探讨生物分类的方法,尝试为所选择生物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3.讨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关爱生物、保护环境。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生物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3.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判断题:判断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分类方法等知识点,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填空题:填写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等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3.分析题:分析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事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讨论题:就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环保意识。
2.生物分类方法:介绍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形态学分类、遗传学分类等,并通过实例讲解生物分类的具体应用。

1.1形形色色的生物(1)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1.1形形色色的生物(1)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达尔文1-1形形色色的生物(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说出生物圈的范围。

2.描述生物的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内在联系。

3.举例说明生命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重点:1.生物圈的范围。

2.生物多样性。

3.生物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1.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2.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

四、教学准备:1.教师提前收集生物圈、生物多样性的相关资料,包括图片、文字、数据等。

2.制作教学授课课件。

3.若条件允许,学生提前收集物种多样性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方法和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图片展示】:各种各样的生物,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

【提问】:这些生物都生活在哪里呢?(二)新课学习1.生物圈的概念:①【提问】:是不是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有生物存在呢?并不是,例如:大气层的最顶部、火山熔岩里、地球最里面等就没有生命存在。

【过渡】: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里面,海平面以下约11000m~海平面以上约10000m。

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生物圈。

②【提问】:地球的直径为12750km,为什么只有仅仅这21km左右的范围内存在生物的足迹?这里有支持生命的空气、水、阳光等条件。

2.生物多样性使自然界生机勃勃:【过渡】:无论是11000m深的海底,还是海拔8844.43的珠穆朗玛峰巅,都有生命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生物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物种的多样性。

①物种多样性:【图片展示】:迎客松、荷花、银杏东北虎、孔雀、长颈鹿动物(介绍乌贼)平菇、香菇、蘑菇大肠杆菌、炭疽杆菌、痢疾杆菌细菌艾滋病毒、非典病毒病毒【学生活动】:交流物种多样性的资料(旨在引起学生关注生物多种多样)【总结】:生物家族中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

已命名的生物种类200多万种,其中70%以上是动物(绝大多数是昆虫),约22%是植物和真菌。

1.1.1形形色色的生物课件(共26张PPT)初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

1.1.1形形色色的生物课件(共26张PPT)初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

01 物种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141 484 种
生物多样性
02 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 根本(重要)原因?
遗传多样性
02 遗传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白红顶狮子头
黑狮头
水泡金鱼
龙睛金鱼
红狮头
不同品种的金鱼
02 遗传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不同品种的菊花
随堂练习
2 . 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
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D )
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 .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D )
A.池塘中的水
B.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02 遗传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不同品种的狗
03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生物与环境
03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陆地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
生物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陆地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第1节 形形色色的生物
第1章 认识生物和生物学
教学目标
1.描述生物的多样性。 2.区别生物与非生物并说出生物的特征。 3.体会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情境导入
火山蟋蟀
火山蜗牛
银箭草
海底热泉口的虾
雪人蟹
嗜热细菌
生物圈
生物圈
大气圈上层 岩石圈上层 整个水圈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形形色色的生物》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形形色色的生物》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

第一节 形形色色的生物一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1)区别生物与非生物,并能举例说明生物的特征(2)概述生物圈及生态系统(3)举例说明生物的多样性2、能力性目标:通过参与活动,交流与讨论,得出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3、情感性目标:养成积极思考,善于总结,推论、想象的良好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描述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难点:遗传的多样性,生物的特征三、课时安排:45分钟四、活动安排:交流生物多样性的资料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将自己所熟知的生物名称写在一张纸上,,然后统计每个小组总共列出多少种生物。

将全班各个小组的统计结果进行交流,再一次统计,新增加了多少,总共列举出多少种生物。

五、内容要点:板书设计 第一章 生命世界第一节 形形色色的生物概念:1、生物:凡是有生命的物体就叫做生物。

2、生物圈:地球上由生命活动的生物和它周围的环境构成。

3、物种:物种是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自然条件下能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4、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教学过程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生物学这门新课程。

在进入课程学习之前,请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你能指出哪些是生物吗?谁能试着回答老师的这个问题? 老师:为什么大家觉得它们是生物呢?老师:嗯。

我们请24号同学来跟我们分享下她的想法好不好?情况一:24号同学:不知道。

认真想一下,看看它们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老师:好!坐下。

我们大家一起来发现下,其实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它们都是活的,1、物种的多样:猫、狗、猴………2、遗传的多样性:遗传物质决定的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湿地、陆地、海洋生态系统………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情况二:24号:因为它们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老师:对了!因为它们都是活的,有生命的物体。

1.1形形色色的生物(课堂教学版)

1.1形形色色的生物(课堂教学版)

作业
什么是生物圈?包括哪几个部 分 2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3生物有哪些特征? 交作业时间。用一张纸 写
1
3.请你选出属于非生物的一项 ( ) A.蕨的化石 B.冬眠的蛇 C.病毒 D.休眠的种子 4.生物界千姿百态,种类极其繁多,但是除了病毒外 ,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 ( ) A.细胞 B.细菌 C.器官 D.组织 5.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生物具有 ( ) A.应激性 B.细胞结构 C.生长现象 D.新陈代谢作用 6.下列哪一项不是生命现象 ( ) A.植物种子发芽 B.酵母菌一个变成两个 C.蝌蚪长出后肢 D.水分进入细胞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的多样性、 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200多万! 10亿 动 物 植物
微生物
真菌:蘑菇、木耳
细菌:乳酸菌 病毒:艾滋病病毒、 感冒病毒,是唯一没有 细胞结构的生物
探究四:遗传的多样性(种瓜得瓜,种 豆得豆)
遗传多样性

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实质。因为有不 同的遗传物质才会有不同的物种。
1.所以生物的特征有哪些?
(1)应激性 (2)生长、发育 (3)繁殖 (4)新陈代谢
随堂练习
1.生物具有的特征包括 、 、

等。Βιβλιοθήκη 2.下列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并说明理由。
课堂练习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A ) A.大气圈的上层 B.大气圈的下层 C.水圈 C.岩石圈的上层 2.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D)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土壤多样性
探究五: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陆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教案-形形色色的生物

教案-形形色色的生物

教案-形形色色的生物关键信息项1、教案的名称:教案形形色色的生物2、教学目标3、教学重难点4、教学方法5、教学过程6、教学评估方式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1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生物特征的能力。

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生物信息的能力。

1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和责任感。

12 教学重难点121 教学重点各种生物的主要特征和分类。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122 教学难点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态平衡。

如何引导学生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知识。

13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措施。

133 观察法展示生物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生物的特征。

134 实验法如有条件,可进行简单的生物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动有趣的生物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142 知识讲解介绍生物的定义和分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详细讲解各类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举例说明。

14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交流讨论结果。

14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生物灭绝或濒危的案例,探讨原因和保护对策。

14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146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如撰写一篇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短文,或制作一份生物手抄报。

15 教学评估方式15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和小组合作能力。

152 作业评估认真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153 考试评估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考试,检测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形形色色的生物》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形形色色的生物》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形形色色的生物》新教材的生物学是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所以把生物圈放在了第一单元,我们知道生物圈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而这个生机勃勃的生物圈主导者是:生物。

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是情理之中的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生物,“形形色色的生物”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初中生物学的第一单元第一章中的第一节,可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生物学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

因为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并掌握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才能为以后生物学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课教材内容的按排也独具特色,首先,通过简单明了而又通俗易懂的文字逐一描述了生物圈和生物的概念,符合初一新生的认识水平,达到了过目不忘的效果。

其次,每一基本特征都配有学生耳熟能详的相关图片,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各种基本特征的理解。

【知识与能力目标】1、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

2、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举例说明生命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1、以“交流资料”的活动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多样性。

以演示实验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共性。

2、增强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教师准备:(1)部分有代表性的动植物图片或视频;(2)有多种生物画面的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3)地球仪。

2、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生物实物或标本。

【导入新课】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蓝色的星球,那里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有无数的生命在地球上生生不息。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欣赏这美丽的地球!师:我想请大家讨论一下,是不是地球上的所有地方都有生命存在呢?生:(讨论后发言)不是,地球上有的地方就没有生物。

比如:在大气层的最顶部、火山熔岩里、在地球的最里面……师:(教师拿出地球仪,一边指点一边讲解)讲得非常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一:何为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生活的环境称之为 生物圈。它的范围包括:
大气圈的底部:
大气层下层的对流层
水圈的全部: 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
岩石圈的表面:地 球表面的土壤层
探究二: 生物多样性
植 物
动 物
微 生 物
遗传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陆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学生讨论: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哪几个方面?
的小草等生物就不需要关爱和保护。”这种说法对吗?为什 么?
随堂练习
1.生物具有的特征包括



等。
2.下列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并说明理由。
答:生物多样性包括: 1. 物种的多样性 2. 遗传的多样. 讨论:机器人是不是生物?为什么? 答:不是。因为它没有生命。
2.什么样的物体是生物? 答:必须是“活”的,是有生命的。
3.请指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探究四:生物的特征
(1)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 (2)植物的茎背地生长,根向地生长。 (3)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 捕虫植物有特殊的捕虫作用。 (4)动物会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等。
第一章 生命的世界
第1节 形形色色的生物
思考:
什么是生物学? 它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学? P2
生物学 是自然学科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 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
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学生讨论:日常接触到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鸟儿在空中飞翔
鱼在水中游
马在草原上奔跑
荷花生活在水中
思考以上生物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答:生物具有应激性。
观察该图,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答:生物能够生长。)
观察该图,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答:生物能够繁殖。)
生物还具有其他的特征?
答:(1)能进行呼吸; (2)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3)有遗传和变异; (4)能生病、老化和死亡;
生物的新陈代谢
★★.讨论生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应激性 (2)生长 (3)繁殖 (4)新陈代谢
随堂练习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内涵是_____、_____、______。 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是地球上最
大的_______。 3.“有许多动植物是濒危生物,我们应该关爱和保护,而路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