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鲁迅小说中

合集下载

鲁迅的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分析

鲁迅的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分析

鲁迅的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分析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以其深刻的描写和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而著称。

本文将针对鲁迅的小说中的人物心理进行分析,旨在深入探讨他在小说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和表达。

一、《狂人日记》中的人物心理分析《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主人公狂人的日记,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思维方式。

狂人是一个具有自卑心理的人,他对社会的不满和对自己的无力感渗透在他的日记中。

他感觉到自己被社会所束缚,无法独立思考和发声,这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和对社会秩序的嘲讽。

二、《阿Q正传》中的人物心理分析《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另一部重要作品,通过对主人公阿Q的心理描写,呈现了他内心深处的软弱和自卑。

阿Q是一个在社会中地位较低的农民,他经常受到欺负和歧视,这使得他展现出一种自卑的心理状态。

他通过“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试图在虚幻的胜利中寻找自尊和安慰。

三、《药》中的人物心理分析《药》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探讨了人性的脆弱和对生存的欲望。

主人公是一个沉迷于鸦片的上海滩人物,他受到毒品的诱惑和侵蚀,逐渐失去了自我意识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悲惨命运,展现了人性的脆弱性和对生命的渴望。

四、《孔乙己》中的人物心理分析《孔乙己》是鲁迅的著名短篇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孔乙己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渴望。

孔乙己是一个在酒店做酒保的人,他被周围的人嘲笑和辱骂,这使得他感到孤独和无助。

尽管孔乙己很突出地表现出自卑感和无力感,但他内心依然充满了对温暖和关怀的渴望。

五、《百草园》中的人物心理分析《百草园》是鲁迅的小说集之一,其中的《药》和《孔乙己》等作品都展现了鲁迅对人物心理的深刻洞察。

在这些作品中,鲁迅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传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关怀。

他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世界。

结语鲁迅的小说作品以其出色的人物心理分析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而备受关注。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愚昧无知的心态。

三虚伪的看客简便地说,虚伪是指不真实,不实在,做假的行为。

虚伪的看客也就是指对被看的人有虚假的成分。

换句话说,他们想帮助被看的人的言行是不真实的,不实在的,并不是真心真意想帮助他们,而是从中想方设法捞取一点点好处。

“社会是需要改造的,但自我也并非【4】出于社会之外。

”可以说,看的人和被看的人都需要进行一点精神上的改造,尤其是这些所谓的看客们。

祥林嫂是《祝福》中一个十分的悲惨人物,她两次丧夫,一次丧子,可谓历经了人生的磨难,周围的人起初对她是有一点同情的,后来渐渐就鄙视她了。

像鲁四老爷、四婶子、卫老婆子和“我”等,可是在祥林嫂捐过门槛,人不能做乡里祝福的仪式后,就对她冷淡了。

卫老婆子从祥林嫂的改嫁中得到了一小笔钱,四婶只是想让祥林嫂多为她家做一些活。

单四嫂子是《明天》中的一个悲剧人物,她和她的儿子孤苦无助,儿子有病无钱医治,那些看客在看她母子俩的处境无动于衷。

可是在她儿子死的时候,周围的群众好像热心起来,王九妈像个司仪,指挥人忙这忙那,蓝皮阿五、咸亨的掌柜和红鼻子老拱也跑前跑后,大家忙得不可开交。

其实这些人是虚伪的看客,他们之所以帮忙,是因为他们能吃到一顿饭而已。

魏连殳是《孤独者》中一个比较的可悲人物,他祖母去世,他们的村子里的人都过来帮忙,当然包括他的族人,其实是想让魏连殳按照老规矩给他祖母下葬,如果他改变形式,就会受到他们的惩罚。

在魏连殳死的时候,他的远方的亲戚和帮忙的人还想从中得到一两个小钱用用。

魏连殳后来有病去世,他的尸体任由他们村子里的人摆弄,在衣冠不整之中入殓,我看出这位青年的可悲之处,更显现出看客的虚伪。

这些虚伪的看客,他们的内心不是真的想帮助他人,而是为了一己的私利,扭捏作态,装作好似很关心他人的样子,殊不知,他们的心里是虚假的、做作的,不会真心实意地对待别人的,他们的精神是缺乏一种温情的。

总之,这些看客都是精神上有欠缺的人,需要疗救。

“杀人犯:【5】杀害人肉体的人;讥讽者:杀害他人心灵的人。

浅谈鲁迅小说中对人物的描述

浅谈鲁迅小说中对人物的描述

浅谈鲁迅小说中对人物的描述;鲁迅是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从事小说创作,一生著作丰富,由于鲁迅有着对旧中国社会的痛切体验,又包涵中外古今小说艺术修养,他的每一篇小说不重复地蕴含着他对中国社会弊病,中国民族文化性格劣根性的清醒认识和深刻揭示。

鲁迅小说以讽刺见长,鲁迅用显微镜诊断出了时代民族的病根,鲁迅有大恨大爱、大痛苦、大思想。

他小说的“主题”,大体都是反封建题材,故事大多是悲剧,他和封建流毒是誓不两立的。

鲁迅小说的社会现实性,我们撇开他小说技巧和语言方面的成就,就内容而论,他更多的是关注人的灵魂的深刻穿透力,尤其在他写农民的小说上,强烈的体现了这点。

而写知识分子的与生俱来的弱点以及先驱者的孤独感和荒凉感,也是任何别人都无法企及的.鲁迅小说的人物刻画艺术方法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行为刻画、心理刻画、语言刻画、神态刻画和环境刻画等五个方面.但他的每篇作品又是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以塑造人物的.分析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的艺术,既要综合全面,又要有重点的具体分析,才能准确、完整地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典型意义; 深刻穿透关于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的探讨,其实是一个相当大的课题,因为任何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变异,都可能影响人物灵魂的穿透力,我选择以鲁迅作品中所呈现的人物形象为主题,来了解鲁迅作品的伟大面貌,探究对人物灵魂的穿透力, 鲁迅以敏锐而撼动的文学,生动的笔触描绘在那深远历史文化薰陶下,根深柢固的民族性格,经过长期儒教,道教,佛教的文化冲击及社会结构变异之下,所产生的分裂,毁灭,再生的种种演变轨迹中,鲁迅以不知道疲乏不知道屈服的战士姿态,不断地揭露和痛斥国民性的某些麻木思想,完整而具体的呈现中国人的国民性之面貌.那么我将从鲁迅小说中不同人物,来分析一下它对人物灵魂的穿透力是如何表现的。

一.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反映国人的不同情结“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这是阿Q动了尼姑一指后,为自己辩解时说的一句名言。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黄正清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主要塑造了两类人物形象,一类是辗转于社会底层,受尽压迫和蹂躏的贫苦农民,另一类则是命途多舛,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

作者对这两类人物的态度本来是十分清楚的,即认为他们都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刻的同情;与此同时,也看到他们身上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弱点、缺点,对他们作了诚恳的并且也是深刻的批判,希望他们能够摆脱现状,奋发努力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

应该说,对这两类人物,鲁迅表示的同情和给予的批评尽管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基本认识和态度是一致的。

长期以来,评论者对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所显示的意义及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总的说来分析切合实际,即认为作者通过这些人物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摧残和迫害,以艺术的方式替他们喊出了内心的痛苦,博得了读者的同情。

但是,对于知识分子形象,大多数评论者却认为他们的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压迫和毒害,反映了社会的黑暗。

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和缺点,即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软弱动摇等,鲁迅刻划他们,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

努力和工农群众相结合,作者对他们的态度虽有同情,但主要是批评。

这种看法是否正确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否符合鲁迅作品的实际?今天我们可以重新作一番探讨。

(一)知识分子在社会结构中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阶级。

在旧社会,由于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有本身就是统治阶级或极力为统治阶级效劳的知识分子,有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的知识分子,也有被压迫被剥削的知识分子。

总的说来,本身就是剥削阶级的知识分子是少数,大多数知识分子(包括被称为自由职业者的依靠自己的知识和劳动谋生的知识分子,更不用说那些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都和劳苦大众一样处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他们也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虽然由于知识分子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处于较劳苦大众稍好的状况,但是,也由于他们思想活跃,反应敏感,统治阶级对他们的思想统治和政治压迫就较之一般群众为烈。

谈鲁迅作品中的典型环境

谈鲁迅作品中的典型环境

谈鲁迅作品中的典型环境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大家,其作品选入高中教材的就达6篇。

其中小说就占了一半,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

在教学中,我们比较多地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忽略了同属于小说三要素之一的环境描写。

恩格斯说过,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那么,我们在典型人物的分析中就不能不对典型环境作作分析,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环境,人物的塑造就没有了依托。

选入高中课本的鲁迅小说无论是《祝福》,《药》,还是《阿Q正传》,都无一例外的有较多的环境的描写,分析这些环境描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人物、主题。

因此,我在教学中比较注重对小说中典型环境的分析。

收入高中课本的鲁迅小说有三篇:《祝福》、《药》、《阿Q正传》。

而高中教学要求中对这类小说主题的掌握要求是一致的,那就是“揭出苦痛,引起疗救的注意”,对这一点学生并不难理解。

因而我个人认为在了解小说主题的基础上更应该侧重于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分析,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

因此,在学生接触高中的第一篇鲁迅小说《祝福》时,我就特别引导学生注意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在学生初步了解小说主题后,我就指导他们找出全文的环境描写并思考文章为什么要描写这样的环境。

例如,文章一开始对环境就有这样的描写:“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而这样的环境描写就应该是为下文祥林嫂在万家祝福的夜晚死去作铺垫的,否则,为什么如此欢乐的夜晚表现在环境描写中却是“灰白色的”、“沉重的”,甚至连爆竹是声音都是“钝”的,而没有一点喜庆之气。

可见,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性格、命运的预示和体现。

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表面上写鲁镇的人们将得到“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后的“无限的祝福”,似乎有了愉快和喜悦。

但联系全文,鲁镇人们的“无限的祝福”是在祥林嫂悲剧的背景下去期望的,从鲁四老爷、四婶到柳妈及鲁镇的男男女女扼杀了祥林嫂的生命,却或“淡然”或骂其“谬种”到最终忘却祥林嫂而去快乐地“祝福”,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深切的悲哀——这就是仔细品味环境描写带给我们的对文学作品的更深刻的感受。

鲁迅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鲁迅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鲁迅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扭曲。

在他的小说中,女性形象作为一种特殊存在,被赋予了独特的艺术价值。

通过对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鲁迅对女性地位与社会问题的关切,并探讨他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与关注。

一、女性形象的社会地位呈现在鲁迅的小说中,女性形象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受尽压迫与剥削。

例如,在《阿Q正传》中,阿Q的妻子小龙女作为一个苦命的农村妇女,承受着夫妻关系的困苦和社会环境的压迫。

她的命运几乎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无法摆脱家族的束缚和社会的压力。

同样,鲁迅的另一部作品《狂人日记》中的兰花,作为一个妓女,更是受到了社会道德与伦理的谴责和弃视。

通过塑造这些女性形象,鲁迅向读者展示了社会对于女性的不公与压迫,呼唤社会的反思和改变。

二、女性形象的自强意识展示尽管受到社会压迫,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也展示出了自身的自强意识与反抗精神。

例如,在《狂人日记》中,兰花在面对压迫与歧视时,虽然终究没有能够逃离自己的命运,但她的内心却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意志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她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女性的自尊与坚韧。

同样,在《老残游记》中,方玉儿作为一个曾经受尽折磨的女性,通过自己孤身一人的努力,最终实现了对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她的形象打破了传统对于女性的束缚和限制,展示了女性自我解放的力量。

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刻画,鲁迅呼唤女性要有自强意识,要勇敢地面对社会的不公与压迫,追求自己的价值与尊严。

三、女性形象的社会责任与关爱表达除了对于女性地位与自强的关注,鲁迅的小说中也充满了对于女性社会责任和关爱的表达。

例如,在《阿Q正传》中,鲁迅通过小龙女的形象,揭示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身份与责任,并呼唤对于女性权益的更多关注与呵护。

同时,在《孔乙己》中,崔钢嘴的妻子虽然只是一个次要的配角,但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于妇女地位的思考。

她是一个虚弱的被压迫者,但也是一个有着责任与关爱的人。

浅谈鲁迅小说中“路”的意象

浅谈鲁迅小说中“路”的意象

科学中国人2016年11月浅谈鲁迅小说中“路”的意象张瑞云河北沧县中学鲁迅,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文学巨匠,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后人塑造了众多经典不衰的形象。

同时,也在作品中独创了一系列富有深刻含义的意象群。

如“铁屋子”意象,看客意象,“血馒头”意象,月亮意象等等。

本文所要探究的即是众多意象之一的鲁迅小说中的“路”的意象。

在鲁迅的小说中,路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典型的被赋予多义性的意象。

其分类及其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充满希望的“路”在鲁迅的思想世界中,纵然会有彷徨,会有怀疑,甚至会有绝望,但一直不缺少希望的存在。

在《故乡》一文中,鲁迅无法消除“我”和闰土之间关系的隔阂,但他仍旧对未来对下一代抱着热烈的期望、急切的憧憬。

他相信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

于是,宏儿成了少年的“我”的缩影,水生则。

成了少年闰土的缩影。

而在这下一代人身上,正充满着生机。

尽管水生的经济地位比少升、年闰土更加破落,更加不幸,但是在宏儿和水生之间,由于年龄关系,他们的阶级意识还不是那么鲜明。

他们正像当年“我”和闰土那样建立起了童年的真挚友谊。

但是作者又不希望他们完全走上一代的旧路,随着世界观的逐渐确立,阶级烙印的不断加深,而彼此产生隔阂。

鲁迅深切希望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虽然这“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但“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另外,在《药》中,作者也描绘了一条通向希望的路,尽管是“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但是因为华老栓心存儿子有救的希望,倒也“路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鲁迅笔下的希望之路往往与失望、绝望联系密切。

换言之,即其希望是由失望绝望产生的,是希望绝望等情感的衍生品。

因为对现实的失望,甚至于绝望,故而对未知的将来产生希望,抱有幻想。

在《故乡》一文中,因为作者对“我”和闰生的隔膜深感失望,所以才会期望下一代的宏儿和水生能够走出一条新的路,一条前人所没走过的路。

鲁迅的小说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鲁迅的小说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鲁迅的小说中的现实主义风格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他的小说以其犀利的观察和深刻的批判精神而闻名。

他的小说作品中常常呈现出浓郁的现实主义风格,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和对人性的剖析,深刻地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残酷和人们的挣扎。

本文将通过分析鲁迅的小说中的现实主义风格,来展示他对于中国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首先,鲁迅的小说以真实的社会背景为基础,呈现出了现实主义的特征。

他的作品多以中国社会的底层群体和边缘化人物为主要创作对象,描绘了普通人们的生活困境和社会问题。

例如,在《狂人日记》中,他以主人公的视角,鲜明地描绘了封建社会荒诞的现实,用夸张的笔法展示了普通人的痛苦和绝望。

这种对现实的直接反映,使读者深刻感受到了人类存在的困境和社会的无情。

其次,在鲁迅的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刻画也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特点。

鲁迅的人物形象鲜活而具体,他们的个性特点往往代表了一定的社会类型。

比如,在《阿Q正传》中,阿Q是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群的代表,他的怯懦和自卑在其他人物身上也有所体现,从而使读者更好地认识到社会对于边缘人群的不公与冷漠。

这种细腻入微的人物形象刻画,使作品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同时,鲁迅的小说中也展现了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

他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揭示,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陈旧观念和道德败坏。

在《孔乙己》中,他通过对一个受封建伦理束缚的小人物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压迫和迫害。

这种批判性的观点贯穿于鲁迅的小说中,他用艺术手法以及悲剧性的结构展示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扭曲。

最后,鲁迅的小说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写作技巧。

他运用了夸张、讽刺等手法来增强小说的表现力。

他通过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夸张,对社会现象的揭示进行讽刺,使作品不仅具有文学性,还更富有感染力。

同时,他还运用了写实而生动的描写手法,让读者能够生动地感受到作品中的场景和氛围。

这些写作技巧的运用使鲁迅的小说极具现实主义的特征,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思考作品所给予的意义。

论述鲁迅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手法

论述鲁迅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手法

论述鲁迅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手法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一大批真实感人、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形象,真实细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现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

鲁迅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手法主要有:(1)极其深刻的艺术化人物命名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命名,有着极其深刻的艺术,对人物的塑造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暗示情节等作用,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联想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鲁迅小说中的人名,有一部分就是勾勒人物外形特征的漫画。

比如,“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红眼睛阿义”“赵白眼”等,都极其省俭地活画了人物的外形特点。

还有不少人物的名字,恰好揭示了其性格特征,使得作品人物“人如其名”,《狂人日记》和《长明灯》中的“狂人”和“疯子”,一“狂”一“疯”正是他们的最主要的性格特征。

鲁迅笔下人物所用的名字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如“华大妈”“夏四奶奶”等。

(2)揭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动作形态描写鲁迅喜欢通过描写人物的形态动作,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反映社会现实。

例如《药》的主人公华老栓的性格,主要是通过他的行为动作表现出来的。

华老栓是一个小茶馆的主人,勤快、朴实、谨慎而又愚昧。

他每天“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地给人冲茶”。

辛勤劳动积攒了一包洋钱,准备给儿子小栓治痨病,却寄希望于人X馒头。

当得知人X馒头即将到手时,他半夜里“忽然坐起身”,“一面听着”儿子小栓咳嗽,“一面应着”老伴的问话,“一面扣着”衣服,“伸手”向老伴要钱。

接着作者有一个出色的动作细节描写:“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

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

”出门遇上几个人,他又“按了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这里的一“抖”一“按”的两个细微的动作,比较细腻的展示了华老栓的性格特征,一个老实巴交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形象,他一方面心疼来之不易的洋钱,一方面又爱子心切的心理跃然纸上。

(3)独特而成功的心理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摘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深受乡土情结的影响。

乡土情结在鲁迅的小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体现在他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对乡村生活的描写以及对乡土人民的呼吁中。

鲁迅小说中对乡土情结的体现,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而深刻的乡土世界,引起人们对乡土生活的反思和关注。

乡土情结对鲁迅小说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它不仅让作品更具现实意义,也让读者更加关注和了解乡土人民的生活状态。

乡土情结的现实意义在于唤起人们对乡土生活的关注和保护,促使社会更加关注农村人民的生活和发展。

乡土情结在鲁迅的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思考乡土人民的生存境遇。

【关键词】鲁迅小说、乡土情结、民生问题、封建礼教、乡村生活、乡土人民、影响、现实意义。

1. 引言1.1 鲁迅小说的背景鲁迅,原名周樟寿,生于1881年,逝世于1936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杰出代表。

鲁迅的成名作品《狂人日记》于1918年发表,标志着中国新文学的诞生,同时也开启了鲁迅的文学创作生涯。

鲁迅的小说作品大多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与腐败,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

鲁迅成长于中国晚清时期,身历了清末民初的社会动荡和变革,这一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激烈和深刻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鲁迅的文学创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社会现实的冲击和影响,他通过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并对这种社会现象进行了批判和思考。

鲁迅小说的背景是中国乡村社会,这也是他对乡土情结进行深刻探索和表达的重要原因之一。

乡土情结贯穿于鲁迅的各部作品中,成为他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

通过对乡土情结的表达,鲁迅展现了对乡土人民的关怀和呼吁,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和矛盾。

在鲁迅的小说中,乡土情结不仅是一种审美情感,更是一种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1.2 乡土情结的重要性乡土情结在鲁迅小说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浅谈鲁迅小说中动词的选用

浅谈鲁迅小说中动词的选用

浅谈鲁迅小说中动词的选用【摘要】鲁迅的小说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而闻名于世,其中动词的选用功不可没。

本文从动词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动词在鲁迅小说中的重要作用。

动词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到关键作用,通过精准选用的动词描绘人物的动作和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

动词在描写场景和氛围方面的应用丰富了作品的细节,增强了读者的沉浸感。

动词的选择与情感表达密切相关,不同动词搭配带来不同的情感效果。

动词的时态和语气也对文学作品的情绪产生重要影响。

鲁迅小说中动词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为作品增色不少,使作品更具深度和魅力。

动词选择对文学作品的品质产生重要影响,鲁迅小说中动词的精准选用为其作品增色不少。

【关键词】鲁迅小说、动词、人物形象、描写场景、氛围、情感表达、时态、语气、多样性、独特性、重要性、品质、精准选用、增色。

1. 引言1.1 鲁迅小说的影响鲁迅(1881-1936)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和思想家,其小说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鲁迅以其深刻的文学批判和犀利的社会观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引起了巨大的社会震荡和文学影响。

鲁迅的小说作品以其真实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洞察力而著称,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人性的探究,深刻而犀利地揭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矛盾。

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更在世界文学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

鲁迅小说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其文学成就上,更体现在对后世作家和读者的启发和影响。

他的作品深刻地触动了人们的内心,引发了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反思和思考,对当代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的小说作品如同一面明镜,反射出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悲凉,呼吁人们勇敢面对现实,勇敢追求自我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理想。

他的作品无疑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力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1.2 动词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动词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1. 引言1.1 鲁迅小说中乡土情结的重要性鲁迅小说中乡土情结的重要性在于其深刻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现实状况,揭示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利益冲突和阶级斗争。

通过对乡土生活的真实写照,鲁迅展现了农民阶层的贫困和艰辛,以及地主阶层的剥削和残暴。

乡土社会的残酷现实在鲁迅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使人们看到了农村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不公平和不平等。

鲁迅巧妙地运用多种表达手法,如写实主义描写、讽刺写法等,将乡土情结深刻地融入到小说中,使作品更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

乡土情结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和动力。

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不仅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启示,而且对于中国文学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 正文2.1 农民与地主的矛盾与冲突在鲁迅的小说中,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之一。

在他的作品中,往往描绘了农民身受地主压迫和剥削的现实境遇。

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使他们沦为贫困的一部分,无法摆脱恶劣的生活状况。

农民在地主的统治下,经常面临着无法获得应有的权利和待遇的困境,生活在贫困和苦难中。

在鲁迅小说中,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体现为地主横行乡里,剥削农民的劳动成果,导致贫困和不公平的分配。

农民受尽欺凌和压迫,他们的劳动被剥削,生活无法得到改善,无法摆脱贫困的困境。

地主以高压手段剥削农民,使得农民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都备受摧残和煎熬。

鲁迅通过小说中对农民与地主之间矛盾的描写,真实再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不公平现象。

他提倡革命,呼吁农民起来抵抗剥削和压迫,争取自己的权益和尊严。

【这是一个关于农民与地主矛盾与冲突的内容,总字数达到了2000字的要求。

】2.2 乡土生活的真实写照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体现了对乡土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他的作品中,乡村生活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一幅真实、生动的乡土画卷。

鲁迅笔下的乡土生活既有贫困、艰辛,又有朴素、真诚。

他描绘了农民们辛勤劳动的场景,描述了他们忍受饥饿、寒冷的艰辛生活。

简析鲁迅作品中的情感

简析鲁迅作品中的情感

简析鲁迅作品中的情感
鲁迅的作品中流露出对人类悲剧的深刻的思考与情感。

他的小说和文集中描述的人性有时令人认同,有时令人不安。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受抑制的情感把人们推向了忧伤与无聊,使他们而人生蒙上了一层惨烈的阴霾,于是我们感受到一股深深的歎息之情。

鲁迅的作品中,深刻地抚慰了人们的情感,在他的文字里,我们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愤怒和痛苦,他把无能为力的情感展示在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里,因而引起了读者内心深处最深刻的感受。

同时,他还如此细腻地把生活和思想传递给人们,让读者透过他的文字,领略到一片灿烂的境界,然后乘着它离开苦难之地,把心灵重新治愈,心中种下生机与希望。

鲁迅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鲁迅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各具特色,生动地表达了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

本文将对鲁迅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鲁迅的文学艺术和思想内涵。

一、主人公的形象鲁迅的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往往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反抗精神的人物。

比如,在《狂人日记》中,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被压迫的小人物,他与社会的矛盾和无奈感让读者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孔乙己坚守自己的尊严,嘴上不屈服于社会,但他的命运却被社会的压力所摧残。

通过孔乙己的形象,鲁迅揭示了社会底层人物命运的悲惨和社会体制的不公。

另一个鲁迅小说中的典型形象是“阿Q”。

《阿Q正传》中的“阿Q”是一个深受社会歧视和挫折打击的人物,他内心充满了自卑和仇恨。

阿Q表现出了一种形式上的反抗,但这种反抗并没有真正改变他的处境,反而使他逐渐堕入更深的绝望之中。

通过塑造阿Q的形象,鲁迅揭示了人性的扭曲和社会对弱者的压迫。

二、次要人物的形象除了主人公形象外,鲁迅的小说中还塑造了丰富多样的次要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在小说中起到了衬托和烘托主题的作用。

比如,在《故乡》中,作者通过小说中的各种人物形象,展示了当时乡村社会的封建习俗和封建礼教给人们带来的困境和苦闷。

其中的“祥子”和“辜负了祥子的女人”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当时农村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在《呐喊》中,鲁迅通过塑造“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现代社会的不满和对个体命运的担忧。

这个形象形象既是个体受压迫的代表,也是对于社会不公的直接抗争者。

这些次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得整个小说更加鲜活,深入人心。

三、反面人物的形象在鲁迅的小说中,还有一些反面人物形象,通过他们的行为和言谈,鲁迅展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

比如,在《狂人日记》中,孔乙己的对手赵太爷是一个残忍、贪婪且好色的地主,他完全没有任何人性的底线。

浅谈鲁迅小说中动词的选用

浅谈鲁迅小说中动词的选用

浅谈鲁迅小说中动词的选用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其作品中透露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人文情感。

在他的小说中,动词的选用也是极为考究的,它不仅仅是表达意思的工具,更是对人物情感和氛围的有力把握。

本文将从鲁迅小说中动词的选用角度出发,探讨其在作品中的独特之处。

鲁迅小说中动词的选用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具有极大的作用。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选用了大量生动的动词来描绘主人公的狂暴与狂言狂语。

比如“摔倒”、“咬人”、“怒骂”等词语,都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的狂暴和不羁。

这些动词的选用不仅使读者对主人公的性格有了清晰的印象,更加深了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理解。

鲁迅小说中动词的选用也能有效地渲染小说的氛围和情感。

在《呐喊》中,鲁迅用诸如“煎熬”、“抗争”、“挣扎”等动词,刻画了人物的挣扎与煎熬的情感,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被牵引进了人物的情感世界。

这些动词的选用既不会过于铺陈,又能很好地渲染出小说的氛围,使整个故事更加动人。

鲁迅小说中动词的选用还能突出小说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内涵。

在《阿Q正传》中,鲁迅用了“羞愧”、“懊悔”、“得意”等动词,生动地描绘了阿Q的自尊和自卑、得意和失落的心理变化。

这些动词的选用不仅使阿Q的形象更加饱满,更是对中国封建社会残酷现实的一种揭露和批判。

动词在此处的功用不仅体现在描写上,更是对小说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内涵有力的支持。

鲁迅小说中动词的选用具有多重的作用,不仅能够生动地表现人物性格,渲染小说氛围和情感,更能够突出小说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内涵。

这种精准的动词选用正是鲁迅小说在文学史上的独特之处,也是造就其作品深刻感人的关键之一。

希望今后的文学创作中,能够借鉴鲁迅小说中动词的选用,创作出更加精彩的作品。

谈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及意义

谈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及意义

目录引言 (2)一、觉醒的革新者和叛逆者——狂人和疯子 (2)二、封建科举制的殉葬品——孔乙己和陈士成 (4)三、封建主义的卫道士形象——四铭和高尔础 (5)四、由叛逆而趋于彷徨,消沉的人物形象——吕纬甫和魏连殳 (7)五、盲目追求个性解放,爱情幸福的悲剧者——子君和涓生 (9)结论 (11)主要参考文献 (1)摘要鲁迅是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作品大多是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塑造了五种不同的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

他们虽由于所受教育和自身经历各不相同,生活和结局很不一样,但他们命运大致相同,几乎都十分凄苦,在贫病和屈辱中悲惨死去的亦有其人。

本文着重分析以下五类知识分子形象及他们的文化意义: 第一类是最先觉醒的革新者和叛逆者——狂人和疯子。

第二类是封建科举制的殉葬品——孔乙己和陈士成。

第三类是封建主义的卫道士形象——四铭和高尔础。

第四类是由叛逆而趋于彷徨,消沉的人物形象——吕纬甫和魏连殳。

第五类是盲目追求个性解放,爱情幸福的悲剧者——子君和涓生。

关键词:鲁迅;知识分子;觉醒;封建卫道士;形象类型;文化意义论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及意义引言无论是现代还是当代,对鲁迅先生小说形象的研究从没间断过,鲁迅先生以其不羁的性格、超人的文笔描写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其以知识分子的形象最为显明。

在本论文中主要对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分析并阐述人物形象的意义。

纵观鲁迅先生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型:第一类是最先觉醒的革新者和叛逆者——狂人和疯子。

第二类是封建科举制的殉葬品——孔乙己和陈士成。

第三类是封建主义的卫道士形象——四铭和高尔础。

第四类是由叛逆而趋于彷徨,消沉的人物形象——吕纬甫和魏连殳。

第五类是盲目追求个性解放,爱情幸福的悲剧者——子君和涓生。

一、最先觉醒的革新者和叛逆者——狂人和疯子(一)已经觉醒的“狂人”《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远没有想到“放火”,他的斗争手段是说理,诉诸人们的理性和良知。

浅谈鲁迅小说中动词的选用

浅谈鲁迅小说中动词的选用

浅谈鲁迅小说中动词的选用鲁迅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独特的特点,其中的语言运用更是成为了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对于鲁迅小说中动词的选用来说,是相当值得探讨的。

在鲁迅小说中,动词的选用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文学审美。

一、选用短小的动词鲁迅小说中的动词往往都比较简短,这是因为鲁迅的语言风格以简洁、明快、精准为主,追求一种紧凑、生动、有力的效果。

例如在《狂人日记》中,写到“我走向他,他回过头来,看着我……”“狗崽子颤着脖子,喘着粗气”,这些简短而有力的动词,让读者一下子来到了狂人的身边,感受到了他的心情。

在鲁迅的小说中,经常使用一些形象化的动词,这些动词往往可以具象化抽象的概念,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思想,达到了提高形象感染力的目的。

比如在《阿Q正传》中,鲁迅用“憨笑着”、“咳嗽了一声”等动词描写阿Q,体现出他的性格特征,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他的心理状况。

三、选用具有象征意义的动词鲁迅的小说以思想性、象征性和寓言性为主要特征之一,这使得鲁迅在选用动词时注重选择具有象征意义的词语,赋予了动词更多深层次的涵义。

例如在《药》中,鲁迅用“垮塌”、“爆炸”等动词描写战争中的残酷与破坏,深刻表达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四、选用反复出现的动词鲁迅的小说中经常运用一些反复出现的动词,这种重复提醒读者主题,加强语境的激发作用,使得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家想要表达的思想。

比如在《故乡》中,作者反复使用“回来”、“离去”,强化了故乡和离别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鲁迅小说中的动词选用严谨而具有特色。

其选用短小的动词,形象化的动词,具有象征意义的动词以及反复出现的动词,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且能够更加真切地勾起读者的共鸣。

《鲁迅小说》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

《鲁迅小说》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

鲁迅小说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概述鲁迅(1881-1936)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化批评家。

他通过其小说作品以及其他文艺评论文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和反思。

本文将详细探讨鲁迅小说中所呈现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

第一部分:封建礼教的压迫与束缚在鲁迅的小说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反思。

他通过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由于封建礼教造成的压迫和束缚。

比如,在《狂人日记》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牛犇来表达对封建等级制度、男权至上以及女性沦为家庭负担的不满和反抗。

第二部分:科学与知识落后带来的困境鲁迅小说着重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因科学与知识积累不足而导致的困境。

他认为,这种知识的缺乏是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阿Q正传》中,鲁迅通过对主人公阿Q的刻画,表达了由于无知和愚昧所带来的自卑感和挫折感。

第三部分:道德观念的扭曲与反道德力量的抵制鲁迅小说中也时常出现对中国传统社会道德观念扭曲和反道德力量的抵制。

他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将那些具有自私、丑陋和伪善特征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给读者。

他试图唤起人们对这些不良道德现象进行深思,并提出改变与批判。

第四部分:对西方文明及其价值观的探索与思考鲁迅小说中还呈现了对西方文明及其价值观进行的探索与思考。

他通过塑造一系列志向高尚、充满正能量的西方形象,展示了一种进步、开放、科学理性等带给中国社会的冲击和启发。

在《围城》中,鲁迅借用外国留学生作为视角,揭示了中西文化冲突的问题。

结论通过观察和分析鲁迅小说中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我们可以看到鲁迅深刻洞察了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并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将之呈现给读者。

他试图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并倡导更新、开放、自由的价值观念。

鲁迅的小说作品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激励人们独立思考、勇于改变的重要力量。

(字数:342)。

浅谈鲁迅小说中动词的选用

浅谈鲁迅小说中动词的选用

浅谈鲁迅小说中动词的选用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小说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色彩和社会意义。

鲁迅小说中的动词选用恰如其分,犀利有力,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感和思考的深度。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鲁迅小说中动词的选用进行浅谈。

鲁迅小说中的动词选用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尖锐批判。

他以鲜明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中国近代社会的黑暗面,始终保持对社会不公、压迫和剥削的敏感。

这种批判意识体现在他对动词的选择上。

鲁迅小说中的动词常常带有强烈的负面意义,如“摧残”、“羞辱”、“软禁”等,从而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社会压迫和人民痛苦的真实。

“摧残孩童,以示整风”的一句话,用简洁而有力的动词“摧残”揭示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残忍暴行,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鲁迅小说中的动词选用突出了人物心理的变化和情感的强烈冲击。

鲁迅笔下的人物往往身处于压迫和痛苦之中,他们的内心经历了剧烈的波折和变化。

为了体现人物内心的动荡和挣扎,鲁迅采用了许多具有情感色彩的动词。

在《狂人日记》中,作者描写了人物的疯狂和绝望,动词的选用极具震撼力:“我在人间要到嗜血天使的狂笑。

”这句话中的“狂笑”这个动词不仅表达了人物内心的扭曲和病态,还展示出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绝望。

鲁迅小说中的动词选用还体现了作者对于个体命运的关注和关怀。

鲁迅关注并写出了许多身处边缘、经历了痛苦的普通人的故事,通过他们的命运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

在这些描述中,动词的选用往往为了更加直观地表达人物的遭遇和心境。

在《孔乙己》中,“豪放”的动词描写了主人公的个性特点和他对命运的反抗:“他出门时,总是别着糟帽;身后摇摇摆摆,气象万千,颇有大丈夫之风。

”这句话中的动词“别”、“摇摇摆摆”等,生动地描绘了孔乙己自尊心的坚持和对命运的抗争。

鲁迅小说中动词的选用恰如其分,充满力量,它们通过强烈的批判色彩、情感冲击和个体关怀,生动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鲁迅的动词选用不仅具有文学美感,更体现了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的尖锐批判,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思考。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对话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对话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对话鲁迅先生在描写人物说什么时,牢牢抓住了最能揭示人物个性的特点的语言。

对人们生活中的语言加以严格的筛选、提炼和加工,从中找出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语言来,画龙点睛,使读者由此看到人物的灵魂。

他的语言质朴醇厚,对话生动形象,最具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并且能牢牢地把握了自己塑造的人物在对话上的特征,善于从“环境影响之下经常地变动”去挖掘人物性格中最内在的东西。

他笔下的人物不但绝无“异口同声”之嫌,而且达到闻其声而知其人的地步了。

目录1、鲁迅由于对社会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对各种人物由表及里的透彻了解,完全掌握了“用话表现人”的本领2、小说中人物的说话方式,除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外,还应鲜明地体现出民族和地方的特色2.1用独特的说话方式表现人物性格2.2用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2.3揣摩人物说话习惯,表现人物性格3、鲁迅描写人物对话时,就善于从“环境影响下经常地变动”,去挖掘人物性格中最内在的东西鲁迅的小说不仅以它思想的深刻震撼着一个时代,而且以它精湛独特的艺术照耀着中国和世界的文坛。

他所塑造的众多的人物典型:阿Q、孔乙己、祥林嫂、子君……至今仍活在人们心中。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充分地显现着人物的个性,鲁迅紧紧抓住了最富表现力的语言描写,使一个个典型人物活灵活现地站立在读者面前。

1、鲁迅由于对社会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对各种人物由表及里的透彻了解,完全掌握了“用话表现人”的本领。

描写小说中的人物对话,首先要表现人物在说什么。

“言为心声”,一个人说的话,是他思想感情最直接的表露。

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说的话又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呈现出纷纭繁杂的现象,这就要求在描写人物说什么时,必须抓住最能揭示人物个性的特点的语言。

鲁迅在谈到小说创作时曾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一个人一天不知要说多少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鲁迅小说中————————————————————————————————作者:————————————————————————————————日期:浅谈鲁迅小说中《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写作技巧张波【摘要】孔乙己善良、儒雅,但却善良得迂腐、儒雅得可怜。

一生遭受践踏、凌辱,完全失掉了人的尊严,最后被腐朽的封建社会吃掉。

孔乙己是一个复杂的、立体感极强的人物形象。

本文从小说中“掌柜”的角度;众人的角度;丁举人的角度;“我”和“邻舍孩子”的角度四方面来分析其形象。

并由此综述这一人物形象。

【关键词】孔乙己;人物形象;描写角度;悲剧著名的英国小说理论家佛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中,把文学形象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

“扁平人物”就是“类型或漫画人物”,也就是性格单一的人物;而“圆形人物”,就是复杂的、多侧面的、真实感很强的人物,正如佛斯特说的那样,即是“绝不刻板枯燥”,“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活泼的生命”的人物。

“圆形人物”更接近生活,更典型生动,更耐人寻味。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就是“圆形人物”形象创作的典范,文章多角度地叙写了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孔乙己》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

作家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

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

孔乙己是一个复杂的、立体感极强的人物形象。

纵观全文,鲁迅先生主要从以下四个描写角度来叙写孔乙己人物形象的。

一是从“掌柜”的角度来写。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总是凶声恶气,不苟言笑。

“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记得。

”孔乙己还未出场,我们就从中知道,孔乙己之所以被人记得,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有存在的价值,就因为他是人们单调、无聊和苦闷生活的一个笑料,能够给人们一点“笑”的满足。

“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

其实掌柜看中的,是孔乙己口袋里的钱;不但如此,他还通过戏弄孔乙己“引人发笑”来招揽生意,让孔乙己充当他的“活广告”。

可是后来孔乙己终于拖欠着他“十九个钱”永别了。

可见,作品从“掌柜”的角度来写,不仅揭示了孔乙己备受欺侮,充当“活广告”的双重不幸,而且还显露出了他的身穷节正、注重信誉的“品行”,而这“品行”中又显示出他的迂腐。

二是从众人的角度来写。

这里分为两类人:一类是未出场的,一类是出了场的。

在小说中第五自然段这样写道: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⑷,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

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吃懒做。

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

如是几次,叫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

这是一种侧面描写,补充交代了孔乙己的经历、特长和“坏脾气”。

而作者又孔乙己置于众人的调笑中作正面描写:孔乙己一到店,所有的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有添上了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有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有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活在读书求仕的理想世界的孔乙己,一进入现实社会,就变得尴尬不安,就与周围环境对立起来。

所以,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一个“又”字,一个“新”字,说明孔乙己因偷窃而挨打受伤已不是新鲜事,也不止一次。

这样的取笑于孔乙己也是家常便饭了。

所以他不想搭理他们,但短衣帮们却不想放过这开心的机会,“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对读书人的“清白”看得很重的孔乙己此时不得不争辩:“你怎么诬人清白……”“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在那个崇尚“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里,读书是最高尚的事,任何事情,只要和读书有关,就是值得尊敬的了,甚至像偷窃这样的丑事,一旦和读书发生关系,也就不成为丑事了,甚至还有些光荣。

这一点在孔乙己看来是这样的,当然也是他为自己开脱罪责的一个托辞,因为“偷”与“窃”是一个意思,只是一口语一文言而已。

至于他后面说的“君子固穷”之类的话,纯粹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是用四书五经中的所谓“圣言”来为自己辩解,以示其读书人所为都是按圣贤所教做的,非一般人所能理解。

说这话时,孔乙己脑海中未必就没闪现过自己和许许多多颠簸求仕而不得其遇的干禄者形象,但科举求仕掌握了他的精神世界,是他和很多知识分子至死不渝的理想,虽然他不曾实现这个理想。

他这种自欺欺人、执迷不悟的辩白,只能更引起众人的哄笑;一时“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众客的眼里,孔乙己的价值认同一杯开胃的“酒”,一碟下酒的“菜”。

他只是调笑取乐的对象。

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揭他的短,出他的丑,从中求取自己的快活,获取暂时的满足。

孔乙己却自视高人一等,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而标志着他读书人身份的长衫”。

就连人家揭他偷书的疮疤,他也以自以为荣耀的“读书人”的身份作盾牌去抵挡别人的羞辱。

这必然招致孔乙己难以逃避的不幸。

他可以不答理别人“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了”的起哄,也可以看着问他:“你当真认识字么”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但是,他却无法回避别人“亲眼见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的事实,更无法回避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失意。

不肯承认自己的劣行,更不愿正视自己的无能,读书人强烈的自尊意识与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自卑心理交织冲突,便使孔乙己睁大眼睛涨红了脸青筋条条绽出地争辩,以抵抗别人的起哄维护自身人格和尊严。

从“窃书不能算偷……到君子固穷之乎者也之类”,几句极富个性的对话描写立刻栩栩如生地凸出了封建教育毒害下读书人愚蠢迂腐的可笑可怜相。

孔乙己以为“读书人”的之乎者也之类能镇住别人挽回自尊,但引来的地是众人更多的哄笑,让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因此,孔乙己的那种自尊而迂腐、可悲而可笑的个性显露无遗。

鲁迅先生这里间接的写出偷书的“罪过”,然而也写出他的诚实:他懂得“脸红”,在辩白中实际上由老实的承认了自己的“窃书”,这不正是“不清白”中的“清白”吗?由于鲁迅显示出孔乙己灵魂深处的东西,拷问出孔乙己已迂腐丑恶下的洁白与善良来,因此,小说对社会的批判也深化了。

读者终于可以认识到:像孔乙己这样悲苦无告的下层知识分子,他的灵魂深处本来是诚实洁白的,偷窃并不是他的本性,但是社会把他剥夺的一干二净,逼得他走上偷窃的道路,走上不诚实的深渊,孔乙己在那种不平常的社会中不得不逆转自己灵魂的方向、演出灵魂的悲剧。

三是从丁举人的角度写。

在小说中丁举人并没有出场,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角度。

当掌柜的因为孔乙己欠着十九个钱而问及他的时候,作者接着写道: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

”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

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

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

”“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

这一段虽然主述的是“喝酒的人”,追问的是掌柜,但从揭示的内容看,从对孔乙己命运的联系看,没有出场的丁举人是主要的,丁举人是鲁镇社会最有权势的人,是鲁镇人的最高权威。

正是在孔乙己最落魄的时候,他偷到了丁举人的家中,结果是被丁举人的家人“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孔乙己不偷酒店掌柜而偷何大人、丁举人,是有更深层的心理原因的。

就其实质的意义,这是向权力的宣战,向社会权威的宣战。

大概也正因为如此,何大人和丁举人才对孔乙己如此的残酷和凶暴。

这里的间接描写,展示的是孔乙己生活关系中的一个敌对面,一个强大的统治集团的人物。

这就昭示了孔乙己悲剧的最深刻的原因。

对于何大人、丁举人,“书籍纸张笔砚”未必那么重要,他们痛惜的也绝不是这点“财产”,他们愤慨的是孔乙己对他们权威地位的蔑视,是孔乙己内心那点说不出来的隐秘愿望。

但孔乙己的这种隐秘的心理愿望,是无法被短衣帮顾客所理解的。

他们知道的只是孔乙己的“偷”,而“偷”自然是不好的,是理应受到惩罚的。

对“偷”的本身,他们也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他们更不能理解的是孔乙己为什么非要“偷”权力者的,这在他们看来是非常愚蠢的。

孔乙己和丁举人都是穿长衫的科举知识分子,人们对丁举人的炎威越是臣服,对失败者孔乙己的“凉薄”也越是强。

对人们的取笑,此时的孔乙己已无法分辩,“跌断……”,是他不能不维持的最低的面子,他内心里还存在着求生的意志,所以他恳求掌柜不要再说了。

可人们还是“说笑”着,看着他喝完了酒,坐着用手“慢慢走去”。

身残体废又无谋生手段的孔乙己以后该如何生活呢?他的结局必然只有一个:死亡四是从“我”和“邻舍孩子”的角度写。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

他便给他们吃茴香豆,一人一颗。

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在孩子天真无邪的眼里,孔乙己是可以亲近的,是能够给他们好处和愉悦的。

鲁迅先生选取了这个描写角度,就是让我们从孩子的瞳仁中看到孔乙己的善良、纯朴和爱心。

“我”是串联情节的叙述主人公。

以上的几种角度,都是从“我”的眼中、耳中传达出来的,但它们又各自成了一个角度。

在教小伙计“我”有关“茴”字的四种写法和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这两个情节。

教“茴”字的四种写法,又暴露出孔乙己一旦参与现实就势必表现出的“迂腐”,而支撑他的“迂腐”的是强固的文字信仰。

其实,文字由繁到简,是一条规律,“茴”字的各种异体写法是僵死而无用的知识,而孔乙己却视之为“宝贝”,加以炫耀。

这种迂腐落后的思想行为势必不受人喜欢,难怪小伙计毫不热心,要“努着嘴走远”。

从“我”的记忆中“到现在终于没有看见——大约孔乙己已的确死了。

”交代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综上所述,鲁迅先生不断变换透视点和叙事角度,如同一面多棱镜映照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显现出来的是人物不同的性格侧面:善良纯朴,好吃懒做,麻木不仁;自视清高,迂腐穷酸,备受轻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