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文学院考研书目

合集下载

南大中文系考研专业课必读与选读书单

南大中文系考研专业课必读与选读书单

南大中文系考研專業課必讀與選讀書單(個人意見,僅做參考)文藝學:必讀:《文藝學論綱》,胡有清,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張少康,北京大學出版社。

選讀:《中國文學批評史》,郭紹虞,百花文藝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心雕龍注》,范文瀾,人民文學出版社。

《蕙風詞話•人間詞話》,況周頤、王國維,人民文學出版社。

《西方美學史》,朱光潛,人民文學出版社。

《西方文藝理論名著教程》,胡经之,王岳川等,北京大學出版社。

《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上、下,伍蠡甫、胡經之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20世紀西方美學》,周憲,南京大學出版社。

《文學理論》,維勒克、沃倫,劉象愚等譯,江蘇教育出版社。

《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特里•伊格爾頓,伍曉明譯,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文學理論》,劉若愚,杜國清譯,江蘇教育出版社。

《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艾布拉姆斯,張照進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

《批評的解剖》,諾斯羅普•弗萊,陳慧等譯,百花文藝出版社。

《小說修辭學》,韋恩•布斯,付禮軍等譯,廣西人民出版社。

《散文理論》,什克羅夫斯基,劉宗次譯,百花文藝出版社。

《語言的藝術作品》,沃爾夫岡•凱賽爾,陳銓譯,上**出版社。

《美學文藝學方法論》,杜夫海納編,朱立元等譯,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藝術哲學》,丹納,傅雷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關鍵詞:文學、批評與理論導論》,安德魯•本尼特,汪正龍等譯,廣西師大出版社。

《啟迪——本雅明文選》,張旭東等譯,三聯書店。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張旭東等譯,三聯書店。

《美學理論》,阿多諾,王柯平譯,四川人民出版社。

必讀:《中國文學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朱東潤,上海古籍出版社。

選讀:《中國文學史》,郭預衡,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國古代文學通論》,傅璇琮、蔣寅,遼寧人民出版社。

《中國文學批評小史》,周勛初,復旦大學出版社。

《中國古典文學史料學》,徐有富,北京大學出版社。

南京大学汉硕参考书

南京大学汉硕参考书

南京大学汉硕参考书文学院:《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第一册、第二册)王力著,中华书局;《语文学院:《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第一册、第二册)王力著,中华书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当代中国》张海林著,南京大学出版社;《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汉硕考研Q咨询1061422049)海外教育学院《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当代中国》,张海林,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二语言习得》(第三版),(美)盖苏珊,(英)塞林克著,赵杨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复试参考书同初试。

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当代中国》张海林著,南京大学出版社;《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海外教育学院《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当代中国》,张海林,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二语言习得》(第三版),(美)盖苏珊,(英)塞林克著,赵杨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复试参考书同初试。

南京大学→文学院→考研资料

南京大学→文学院→考研资料

南京大学→文学院→考研资料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艺术硕士(戏剧)·南京大学招生简章中国古代文学01先唐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04近代文学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5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复试: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备注:“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9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南京大学→文学院→考研资料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艺术硕士(戏剧)·南京大学招生简章文艺学01文艺理论02文艺美学03西方文论04中国文论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5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复试:文艺理论专题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备注:“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9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南京大学2011年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文学院作者:leo520pp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60 更新时间:2010-9-3 11:58:07文学院(电话83593067、83593519)专业代码050101 专业名称文艺学招生人数Y99 研究方向01文艺理论02文艺美学03西方文论04中国文论考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5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复试:文艺理论专题参考书目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南大洛煜学长的袁本教材笔记

南大洛煜学长的袁本教材笔记

南大洛煜学长的袁本教材笔记一、关于考研的基本问题(一)为什么考研,为什么考南大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怎么谈,因为每个人的初衷不一样。

在我看来,不管出于怎样的理由,它一定要强大到支撑你从一开始走到最后。

如果问我为什么,我只能说喜欢就是喜欢了,没有理由。

如果能说出来,要么是说服自己要么是说服别人的。

为什么选南大,是因为想去南京。

在收集信息时南大的历史,人文精神吸引了我。

当然,中途也被一些道听途说差点放弃。

现在想来都是一些很小白的东西,比如我可不可以跨专业,可不可以跨地区,等等。

一句话——只要你有报考研究生的资格你就可以报南大。

关于歧视,很多学校多有,南大也并非十全十美,但他是我所能了解到的在公平方面做得最好的了。

如果有人说南大歧视,那么它“歧视”的不是你的出身而是你自身。

(二)考试科目公共课不必说了。

现在很多人对专业课考什么还不太清楚。

南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包括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比较文学及世界文学,以上专业初试题目都是一样的。

专业一是文学卷,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和文艺学。

专业二是语言学卷,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纲要。

PS二级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下面有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和汉语国际教育是不同的,前者属于学硕,后者属于专硕(也称之为汉硕);前者没有指定教材,后者这几年在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站上都有指定教材,以后不清楚。

因本人是考语言学所以啰嗦了一下。

(三)试卷结构专业一:十个名解(50分)——古代文学3个,现当代3个,世界文学2个,文艺学2个论述题六选四(100分)——古代文学2题,现当代各1题,世界文学1题,文艺学1题专业二:古代汉语(40分)——名解四个(20分),文选翻译(20分)现代汉语(40分)——貌似都是一些简答题,不好意思,记不太清楚了语言学纲要(20分)——两个简答各10分论文写作(50分)——语言学和文学理论二选一(四)复试进度及安排因本人二战,13年一月考过一次,二战时是14年九月开始复习。

南京大学文学院考研复习参考书目及安排(自己总结归纳)

南京大学文学院考研复习参考书目及安排(自己总结归纳)

如程千帆,周勋初,莫砺锋,张伯伟,许结等老师的。

如果学有余力,也可以多看一些。

论著大体可以分为专题史,断代史,和论文集。

所以看论著其实和看文学史差别不大的,反而论著比之文学史论述的更为精细,如程千帆编的《两宋文学史》,葛晓音的《八代诗史》等。

下面仅列出我看过的一些古代文学比较好的论著,可以辅助学习。

我在复习期间阅读过许多的专业论著,这些是我觉得其中比较适合考研复习的几本书。

《程氏汉语文学通史》程千帆、程章灿著辽海出版社这本书很难算做是文学史。

将古代文学分成若干个专题进行讨论,诗经,楚辞,诸子等。

还是比较适合复习使用的。

还涉及了八股文,对联等其它文学史较少涉及的问题。

《中国古代文体概论》褚斌杰北京大学出版社在文学史复习中应当特别注意文体的变化和发展。

这本书不仅讨论了文体的变革还对各种文体的特征有所总结。

其中的连珠文,碑颂等部分可以不读。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周作人江苏文艺出版社薄薄的一本书。

大体以言志,载道为古代文学发展的两条脉络。

对形成古代文学体系有一定帮助。

《多维视野中的百部经典·中国古代文学卷》浙江古籍出版社这本书属于通识教育性质的。

之所以推荐是因为比较切合南大的考研复习,书分诗、骚、曹植,陶渊明,杜甫,李白,田园诗等章节。

每个章节都有许多评论的罗列,这也是这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

《古诗考索》程千帆上海古籍出版社程千帆先生的论文集。

其它就不用多说了。

《唐宋词名家论稿》叶嘉莹北京大学出版社唐宋词的重点作家除了姜夔都涉及到了。

宋词复习的绝佳辅助资料。

《宋代文学通论》王水照河南大学出版社非常好的一本书。

以体派,体裁来论述。

对于唐宋诗之争,尊体破题问题也有论述。

而思想部分和文献部分可以不读。

《中国小说源流论》石昌渝三联出版社这本书力荐。

小说的观念更变,发展脉络叙述的非常好。

《中国小说通史》李剑国陈洪高等教育出版社只需要看明代和清代部分。

尤其明代部分,对《三国》《水浒》《西游》《金瓶梅》所确立的小说创作模式的分析,很值得借鉴。

南京大学研究生考试,文学院参考书目

南京大学研究生考试,文学院参考书目

经常有学弟学妹问参考书目,一次次回答有些麻烦,这次就写下统一回答,希望对大家能有点帮助吧,也算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古代文学:袁行霈,高教出版社,四本;重点太多,且今年朱熹那题有点反押题反重点的意思,整个文学卷今年都有这种意思,所以大家还是认真扎实准备吧。

其实朱熹是莫老的研究方向,之前考的苏轼杜甫都是莫老的研究方向。

这就提醒大家,莫老研究方向中这几年来没考过的可能是以后考试的范围,如陆游,白居易(很多年前考过几次,近几年未出现)等。

小说应该说考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南大之前研究小说的吴新雷老师退休了,故近10年几乎没有考过小说,之前倒是常考的。

戏曲是南大文学院特色,故戏曲部分还是应该留心准备的,无非是那几个有名的。

一般综合性卷子肯定考的是有名的大家,不大会考小家,我当时就是把自己认为的大家重点做在笔记上,并自己试着押题(押中了陶渊明,这个比较常见,呵呵),为复习第二轮及之后的几轮复习准备。

现当代文学: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北大出版社),这本书还有个学习指导用书,里面的题目和分析很不错。

我复习时候是把几大单独成章的作家提出来,自己做笔记,整理思路。

再分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文学思潮,五个专题把调理梳理清楚,最后和当代文学打通,理出一条现当代五大板块的发展脉络(11年的乡土文学史那题,就有打通现当代的趋势,值得重视。

PS 乡土小说是丁帆老师的研究方向,每个老师的研究方向大家最好好好琢磨下,会大有收获的)现代文学喜欢考个人(考过郭沫若,曹禺,周作人等),当代喜欢考鸟瞰图(如10年的文革叙事特征及某年的从郭小川到舒婷当代诗歌的考查),还有那种一个作家建国前后创作比较的题目,也比较喜欢考(如老舍,艾青,曹禺)。

我今年押的是新时期诗歌发展小史,谁知道来了个让人抓狂的港台文学,囧。

当然,一些没有被单独成章的重要作家也要留意(如11年的周作人,虽未单独成章,但是南大之前试卷考过3次,算是比较多的。

其次就是张爱玲,胡适,今年我也准备了这个)(PS,S学长说“其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也是南大老师主编的,前些年有不少题目是从这边出。

2021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2021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一本通中国古代文学本人的考研历程一年的考研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现在回想起来,依旧很怀念考研那段时间,虽然很枯燥乏味,却异常充实和平静。

于是我决定记下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后来人共享共勉。

说是经验,其实是算不上的。

不如说是过去“一年的路程”吧,每个人的或许都有不同,不一定适合其他人,算是总结,也算是一种纪念吧。

“越美好,越害怕得到”,记得去年这时候,我在考研教室的标记姓名的红色纸片上这样写道,作为座右铭。

一年过去了,我想到的仍然还是这句话。

在初试之前,从未想过自己能够考上,虽然学校距离南师只有几个小时的距离,但我离南师的距离却不是按照天就可以数完的,一直觉得很远很远。

大概是专业课老师听到我要考南师后的一句“不可能”令我担心,亦可能是看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真题,什么也不会的迷茫,令自己感到南师太过遥远。

那种远,很难想象的那种远。

初试成绩出来后,仍然很担心过不了复试,只要录取比例不是1:1,就可能被刷,担忧一直到拟录取名单出来,其实拟录取名单出来后,还是不太敢相信,万一公示十天内发生什么别的事呢?万一老师分数核算错误呢?万一有很多,每一个带来的都是天翻地覆。

好在结局最终尘埃落定,拿到这一纸通知书对我来说意味着太多东西。

我感谢那段时间不顾一切奋斗的自己。

考研并不是期末考试,不是你熬夜突击几晚就能出成绩的,所以贵在坚持,贵在每天的进步。

如果你下定决心考研,那么你得做好心理准备,接下来一年你不再有周末,不再有寒暑假,你只能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去学习,因为你玩的那一刻,你的对手可能甩你一大截了。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只要你坚持到最后,你便是英雄。

记得高中时老师给我们念过一篇文章,是一个差生逆袭北大之路,虽说是属于心灵鸡汤类,但她说的有一句话,却是鼓励我坚持到最后,即“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

考研期间真的会遇到各种诱惑和问题,我们是社会关系中的一部分,自然是无可避免的。

例如闺蜜过生日,一起逛街,还有论文相关事情,你要想获得一个绝对安静的环境,真是难之又难。

南京大学→文学院→考研资料

南京大学→文学院→考研资料

南京大学→文学院→考研资料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艺术硕士(戏剧)·南京大学招生简章中国古代文学01先唐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04近代文学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5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复试: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备注:“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9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艺术硕士(戏剧)·南京大学招生简章文艺学01文艺理论02文艺美学03西方文论04中国文论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5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复试:文艺理论专题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备注:“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9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
经常有学弟学妹问参考书目,一次次回答有些麻烦,这次就写下统一回答,希望对大家能有点帮助吧,也算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古代文学:袁行霈,高教出版社,四本;重点太多,且今年朱熹那题有点反押题反重点的意思,整个文学卷今年都有这种意思,所以大家还是认真扎实准备吧。

其实朱熹是莫老的研究方向,之前考的苏轼杜甫都是莫老的研究方向。

这就提醒大家,莫老研究方向中这几年来没考过的可能是以后考试的范围,如陆游,白居易(很多年前考过几次,近几年未出现)等。

小说应该说考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南大之前研究小说的吴新雷老师退休了,故近10年几乎没有考过小说,之前倒是常考的。

戏曲是南大文学院特色,故戏曲部分还是应该留心准备的,无非是那几个有名的。

一般综合性卷子肯定考的是有名的大家,不大会考小家,我当时就是把自己认为的大家重点做在笔记上,并自己试着押题(押中了陶渊明,这个比较常见,呵呵),为复习第二轮及之后的几轮复习准备。

现当代文学: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北大出版社),这本书还有个学习指导用书,里面的题目和分析很不错。

我复习时候是把几大单独成章的作家提出来,自己做笔记,整理思路。

再分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文学思潮,五个专题把调理梳理清楚,最后和当代文学打通,理出一条现当代五大板块的发展脉络(11年的乡土文学史那题,就有打通现当代的趋势,值得重视。

PS 乡土小说是丁帆老师的研究方向,每个老师的研究方向大家最好好好琢磨下,会大有收获的)现代文学喜欢考个人(考过郭沫若,曹禺,周作人等),当代喜欢考鸟瞰图(如10年的文革叙事特征及某年的从郭小川到舒婷当代诗歌的考查),还有那种一个作家建国前后创作比较的题目,也比较喜欢考(如老舍,艾青,曹禺)。

我今年押的是新时期诗歌发展小史,谁知道来了个让人抓狂的港台文学,囧。

当然,一些没有被单独成章的重要作家也要留意(如11年的周作人,虽未单独成章,但是南大之前试卷考过3次,算是比较多的。

其次就是张爱玲,胡适,今年我也准备了这个)(PS,S学长说“其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也是南大老师主编的,前些年有不少题目是从这边出。

”我没看过这版,大家有时间也可以看看,三十年有些章节的确蛮难理解,对我这样跨专业的当时够呛,第四遍才理解记下来。


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新稿》(董健、丁帆、王彬彬,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本是南大自己编的,就是里面的政治论述有点多,可以跳过只看重点。

这本书还是很有价值的,就是现在很难买到。

当年张爱玲和王安忆比较的那题,看了这本书的应该答得比较得心应手了,因为这本书在王安忆那节时,就将之与张爱玲对比。

《新稿》缺点是调理有点乱,大家看的时候注意把思路理清。

外国文学:朱维之,南开出版社,只要欧美卷;郑克鲁版本(Z学长推荐的,呵呵。

粗略翻过,貌似确实比朱版好。

朱版太简略了,感觉条理不怎么清晰。

如果不想放弃外国文学的论述题,光看朱版肯定不太够的。

PS 董晓老师研究的是俄国文学,尤其是契诃夫戏剧,大家可以看看外国文学的题目有N道俄国的。

)文艺学:文艺学纲要(胡有清,南大出版社,因胡有清已不在南大了,文艺学现在由汪正龙老师负责。

)故另有一本汪正龙老师编写的《导引》也要看,10年的大题即源自《导引》的原题(如果你不想放弃文艺学的论述题的话,还是看看里面的习题比较好,我当时是放弃文艺学了,故我自己笔记就整理了历年考过的文艺学题目,因为11年考的那题是05年的重复,故今年目标就是把文艺学的名词解释准备好,及再出现历年重复的题目,不能丢分。

大家对自己每门课的复习应该有个规划,因为考的太多,时间实在不够,每门课要达到什么用的目标,心中有数才行。

);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四本;南大高小方老师编《古代汉语》也要看,通论认真看,高老师的诗律那个通论讲的很简洁明晰,且诗律题目前几年经常考,格式都要按高老师版的分析。

今年古代汉语题目大换血,且我是跨专业的,古代汉语本来就不好,故不多说了。

现代汉语: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胡裕树《现代汉语》。

记得10年前的参考书上,《现代汉语》推荐的都是胡本。

但是自11年开始,感觉开始不怎么考胡本,而更多的是
偏向邵敬敏的《现代汉语通论》。

如果大家有时间两本书最好都看看,如果只能看一本,邵本还是很好的,像去年的副词,形容词的两个小类别的比较,今年的主谓句省略句,句式句型句类等,邵本都有详细的介绍比较和举例。

邵本后面的题目出的也很好,配套的教师参考书上有答案,大家可以参考。

南大文字学的教师杨锡彭老师就参与了邵本语法(也好像是词汇,不大记得了)的编辑,所以大家更要好好看。

文字部分,邵本写的不如胡本好,这部分还是推荐胡本。

语言学纲要:徐通锵,叶蜚声,北大出版社。

虽说语言学只有20分,但是好好复习语言学对写后面的语言学方面的论文很有帮助。

我自己做笔记时候,就是把每章可能出的题目设想下再结合历年真题,然后通过题目来看书的,这样做效果不错,今年以及去年的题目都碰到了。

论文写作:论文写作可能是大家比较头疼的,我当时也很头疼,但没有刻意的复习。

因为是跨专业,文学类的论文我把握不好,故2年都选了语言类的。

论述的字数1500左右吧,其实论文就是个大的问答题(指语言学类的),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三个方面展开。

语言学的论文都比较死,但是写好也不是那么容易,首先基础要扎实,不然知识点都找不到,何谈下笔。

故《语言学纲要》要认真看。

写论文时候,语言学类的,用语必须专业化,不能让人感觉一点专业含量都没有,知识点多写点没关系,就怕没知识点写。

逻辑清晰,例子要充分合理。

我当时是对着自己买的答案上的考生范文,一点点总结,那份答案的下面对每篇范文都有讲解说明,感觉挺好的,也没有真正练模拟过。

总之论文可能各人方法不一样,大家只做参考吧。

英语:今年我的英语考的也不是特别高,72分,但是自己还是挺满意的,在这里也和学弟学妹分享下学习方法。

我学习英语的方法比较愚笨,真正开始复习英语是去年暑假,买了本郭崇兴的单词书,具体名字不记得了,就知道是按在考研中出现的频率编排的,例句也都是真题中的原句,我感觉很好。

我每天花整个半天在英语上,一直坚持到考研前一天。

当时把上面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全部用A4的纸超了一遍,每个词后面也抄了个例句。

不停的滚动式复习,每天2小时左右,大概到了10月,背了有5遍左右了,然后就放慢了背单词的步伐,但是每天还是看,就是不看那么多。

剩下的1个多小时,就做真题的阅读,不是分开做,是每次一口气作完一年的四篇,然后慢慢分析。

大概到了10月,全部都做完了。

然后开始第二轮,阅读理解是重中之重,我把每年的都阅读都逐句逐句的翻译,写再本子上,然后把自己的翻译跟张剑黄皮书的翻译对比,其实这样很好,既锻炼了翻译,又能细细的琢磨每个句子,不放过一个盲点。

同时也分析后面的选项,我把整个十年考研题目的每个选项按照主旨题,观点题,细节题,……分类,抄在本子上,带上自己的理解和总结,以探究每种题型的规律。

(这个方法是去年考70分的研友告诉我的,感觉蛮有效果的。

)英语阅读一定要好好总结,里面有很多规律,某种程度上说,阅读更考的是一种技巧。

这样分析阅读的速度是每2天弄完一篇阅读。

这样弄完大概也就12月了,开始准备作文了,作文我用的是《一号作文》。

我采取的回译,先把原文翻译成中文,再把自己的中文翻译成英文和原文对比,发现那个差距大的啊,然后更是深切的感悟到文中的好词好句是多么的好。

我把自己觉得好的句子都背下来。

大概到了12月中旬时候我把学习英语的时间放到了下午,和考研时间一致。

语言到最后是靠语感的,所以最后一个月我每天都读,读阅读读作文,每天读1个多小时。

同时也经常练习作文,张剑正版的模拟题里面有赠送的仿真题的答题卡,我把复印了十几份,每隔一天写一篇作文,格式怎么布置,大概写多少行,等等,都做到心中有数。

其实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都是可以用模版的,万变不离其宗。

到最后15天,我开始做张剑模拟题,分数不重要,关键是安排时间,找感觉。

要强调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我并没有把新题型和完型翻译弃之不管,我都顺带着看,总结,但没像阅读那样画那么多时间。

最后我考研英语,阅读大概只错了2到3个,作文的分也蛮高的,翻译和作文一共40分,我大概得了27分。

所以大家要扎实才好,天道酬勤。

写的匆忙凌乱,愿能给大家提高一点帮助,加油!一些学长学姐的建议,我也会及时加进来,考研不容易,大家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