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中考总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一、教学目标:1.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
2. 能够正确计算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质量比和反应的摩尔比。
二、教学内容: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反应物、物、反应条件。
2. 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3. 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摩尔比。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
2. 练习法:学生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进行计算。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举例说明。
3. 练习:学生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进行计算,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五、作业布置:1. 练习书写和计算化学方程式。
2. 复习相关概念和知识点。
第二章:物质的性质与鉴别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鉴别方法。
2. 能够运用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实验。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 鉴别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3. 鉴别实验:实际操作和观察。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物质的性质和鉴别方法。
2. 实验法:进行鉴别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性质和鉴别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物质的性质和鉴别方法,举例说明。
3. 实验:学生进行鉴别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五、作业布置:1. 复习物质的性质和鉴别方法。
2. 完成鉴别实验报告。
第三章: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反应一、教学目标:1.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实质。
2. 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
二、教学内容:1. 质量守恒定律:含义、实质、例外情况。
2. 化学反应:反应物、物、反应条件。
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计算反应物和物的质量比。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实质。
人教版中考化学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学教案

人教版中考化学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学教案引言本教学教案旨在为九年级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和全面的化学总复教学计划。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巩固和复九年级化学的全部内容,为中考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全面巩固和复九年级化学的全部知识点和概念- 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 概念回顾:物质的分类和性质2. 组分分析实验的方法和步骤3.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2. 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征3. 能量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转化第三单元:原子与分子1. 原子的基本概念和结构2. 元素和化合物的命名与化学式3.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第四单元:化学平衡与电化学1.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态和平衡条件2. 平衡反应的方向和影响因素3.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特征和区别第五单元:酸碱与盐1. 酸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酸碱中和反应和指示剂3. 盐的基本概念和命名规则第六单元:空气与氧气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 氧气的制备和性质3. 氧气在燃烧和呼吸中的作用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系统的讲解,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概念。
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和实践能力。
3. 练和解题:设计各种类型的题,让学生通过练提升解题能力和分析能力。
4. 讨论和交流:组织小组讨论和学生交流,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
5. 创新实践:鼓励学生进行小型化学实践项目,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学评价1. 日常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了解他们的研究情况。
2. 练作业:每周布置适量的练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他们的实验操作和实践能力。
4. 考试评估:定期组织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化学知识和能力。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教学目标:1.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2. 学会使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2.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如反应物、物、反应条件等。
2. 通过例题讲解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3.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组成。
2. 学会对物质进行分类。
3. 能够运用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物质的组成概念。
2. 物质的分类方法。
3.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讲解物质的组成概念,如元素、化合物等。
2. 介绍物质的分类方法,如纯净物、混合物等。
3.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溶液的概念与计算教学目标:1. 理解溶液的概念。
2. 学会溶液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溶液的知识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1. 溶液的概念。
2. 溶液的计算方法。
3. 溶液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讲解溶液的概念,如溶质、溶剂等。
2. 通过例题讲解溶液的计算方法。
3.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气体的性质与计算教学目标:1. 掌握气体的基本性质。
2. 学会气体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气体的知识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1. 气体的基本性质,如无色、无味、可燃等。
2. 气体的计算方法,如体积、压力、温度等。
3. 气体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讲解气体的基本性质。
2. 通过例题讲解气体的计算方法。
3.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 学会正确使用化学实验仪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3篇 九年级化学教案下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3篇九年级化学教案下册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3篇九年级化学教案下册,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1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2)粗略了解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3)认识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5)懂得过滤,蒸发的目的,学习过滤和蒸发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水的组成和结构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水是宝贵资源的观念,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水的组成,(2)各种水资源的区别2.教学难点:过滤操作的基本要点实验探究:1.水的组成研究2.纯净水与矿泉水的区分教学内容:一.自然界的水[来源:Z#--#]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1)地球表面的分布:在地球表面,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的3/4;(2)其他分布:地层下有地下水,大气里有大约0.03%的水蒸气,动植物体内有大量的水注意:地球表面虽然有很丰富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不到总水量的1%。
因此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工业上需要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作为原料(2)农业上需要水:农作物需要水灌溉(3)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4)交通运输上:内河及其海洋航运3.水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水(water)——生命之源(1)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唾液、胃液、血液、组织液等。
水在人体内起这调节体温、溶解食物、排泄废物等作用(2)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诺贝尔奖两次获得者林德斯?波林医生在《如何活得好》一书中给读者提供了几点养生术,其中有一条就是“每天喝大量的水”4.水污染情况:(1)水污染的来源a.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b.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c.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初中九化学复习教案

初中九化学复习教案主题:物质的组成与性质一、知识回顾1. 物质的分类:A. 纯物质与混合物的区别B. 纯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2. 元素的化学符号和命名:A. 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B. 通过元素化学符号编写简单的化学式3. 化合物的表示方法:A. 分子式和离子式的区别B. 通过离子式写出简单的化合物名称二、思维拓展1. 化学式的组成:A. 元素符号的表示与解读B. 化学式中的下标和系数的含义及作用2.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B.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质量守恒定律三、知识延伸1. 化学方程式的编写:A. 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条件标记B.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2. 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A. 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要求B. 化学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方法四、学习策略1. 多进行化学实验:A. 提高实验操作的熟练度B. 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技巧2. 多进行思维练习:A. 解析和编写化学方程式B. 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五、知识检测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气B. 纯水C. 空气2. 化学反应中,下列哪项不属于反应特征之一?A. 放出能量B. 生成气体C. 改变颜色六、课后作业1. 根据化学符号写出氯气、氢气、氧气、硫化氢的分子式。
2. 写出氧化铝、氯化钠、硫酸氢铵的离子式和化合物名称。
3. 编写一条氧气和铁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本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复习,做好最后阶段的准备,取得优异的成绩!。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教案合集(全册)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目录专题复习1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2)专题复习2 物质的变化和四类基本反应教学设计 (5)专题复习3 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教学设计 (7)专题复习4 化学用语教学设计 (13)专题复习5 气体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 (19)专题复习 6 物质的鉴别和检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24)专题复习7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 (27)专题复习8 碳及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31)专题复习9 水的组成净化及保护教学设计 (34)专题复习10 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38)专题复习11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43)专题复习12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教学设计 (47)专题复习13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55)专题复习14 溶解度含义及曲线教学设计 (57)专题复习15 推断题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60)专题复习16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之氢氧化钠的变质教学设计 (64)专题复习17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设计 (66)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总复习《专题复习1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物质的分类”是初中化学的精髓内容,是学习一些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它贯穿初中化学的始终,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
所以,它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历年中考的热点。
由于它涉及20多个基本概念,而且知识点分散,相关的题型多变,所以它又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结合所带班级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本节课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明确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无机物、有机物等概念之间的并列及从属关系,能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简单分类,知道分类标准不同,物质的类别也不同。
(2)过程与方法:学会构建一些概念图,进一步提高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知识应用能力和应试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教案《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设计思想】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初中化学作为面向未来公民的基础教育,在学完了课本知识之后,通过本专题的复习,要使学生系统地复习有关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系列知识,在实验探究中选出身边的化学物质,在分组讨论中提炼新知识。
本堂课教学的这种价值定位,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有别于以单纯复习知识为本,以应试为目的的价值取向。
2.以身边的三种物质为线索组织教学的策略。
看到“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课题学生一定有着好多的困惑,通过维生素C泡腾片加入水里时有气泡冒出,提出气体是什么的猜想,并指出这个实验中的化学物质,从而切入课题并展开复习。
改变过去复习课只是机械性就事论事的复习,而是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化学物质原来就在身边,以维系生命活动“呼吸”的有关物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为线索来组织教学、推动课堂。
3.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原则。
怎样让学生从探究中发现问题、自主复习知识、锻炼能力、产生求知欲望正是这节课教学设计的核心,为此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要贯彻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教学原则,教师由传授者的角色转换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教学内容分析】二氧化碳、氧气和水是身边重要的化学物质,也是贯穿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下两册课本的重要物质,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重要一部分。
在刚刚结束新课的时候,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基础知识已淡忘了很多,这时提出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的系统复习很有必要。
(1)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本身是重要的内容,配以”氧气的功与过”、“你对二氧化碳知多少”等问题的讨论探究,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复习更有新意,对知识的探求更上一个台阶。
(2)改变水的复习局限于第三单元的思路,把九年级化学上、下两册课本与水有关的实验、现象有机地串联起来,在枯燥的复习阶段活跃学生的思维,通过“水”整理出一条知识脉络,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水的组成、水的净化、燃烧的条件、铁钉锈蚀的条件、溶液的形成等重要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枯燥的复习阶段耳目一新,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复习过程中,展示了化学学习的多样性。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该氮肥包装标签中的含氮量是 (填“真实”或“虚假”)的。
(杂质不含氮元素),试通过计算说明。
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摘要】: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第一节物质的组成[学习目标]1.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认识碳、氢、氧、氮等与人类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形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
2.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可以构成物质,知道原子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第一节物质的组成[学习目标]1.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认识碳、氢、氧、氮等与人类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形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
2.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可以构成物质,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
3.记住常用元素的化合价,书写物质正确的化学式,纯净物有固定组成,一种物质只能有一个化学式,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读懂相关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份及其含量。
[知识整理][经典例题]例1,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了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中又有重大突破,发射神舟号的火箭中的燃料是偏二甲基肼[(CH3)2N-NH2]],氧化剂N2O4,发射时反应可写为(CH3)2N-(NH)2+2N2O43N2↑+2CO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偏二甲基肼中原子个数比为C:H:N=1:4:1B、参加反应的物质中只含有C、H、N、O四种元素C、在宇宙中(失重条件下)比地球还难做过滤实验D、该反应中只有氢元素的比合价没有发生改变【分析】该题考查三个基本问题,其一是物质由元素组成,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中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且每个偏二甲基肼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个数比为1:4:1;其二考查一个非常正式的科普知识,太空中物质没有质量,故过滤操作无法进行;其三考查在化学反应中元素比合价的变化,除氮元素从存在化合物中全部转变为单质中氮元素外(单质中比合价为零),其它碳、氢、氧元素均还存在于化合物中,故D答案有错。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九年级化学的重点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2. 巩固学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针对中考题型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和得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复习内容:物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等。
2. 第二章: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算复习内容: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计算的方法、物质的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等。
3. 第三章:氧气与燃烧复习内容:氧气的性质、氧气的制取、燃烧的条件、燃烧的类型、灭火的方法等。
4. 第四章:金属与酸碱盐复习内容:金属的性质、金属的制取、酸碱盐的性质、酸碱盐的制取、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
5. 第五章:化肥与农药复习内容:化肥的分类、化肥的作用、农药的性质、农药的使用方法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针对不同章节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如实验演示、小组讨论、习题训练等。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验报告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2. 定期进行章节测试,检验学生的复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 中考模拟考试,全面检查学生的复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教学时间:1. 每章复习时间安排为2课时,共计10课时。
2. 每章课后安排1次作业,共计5次作业。
3. 安排1次中考模拟考试,时间为1课时。
教学评价:通过本复习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九年级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应试能力。
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中考要求,教学方法多样,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训练。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进行初中化学中考的综合复。
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能够:- 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常见的实验操作技巧;- 分析和解决与化学相关的问题;- 认识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基础知识-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化学键和化合价- 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2. 化学实验与操作- 常见实验器材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3. 化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4.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酸碱中和反应和指示剂的应用- 可燃物质燃烧过程的化学知识- 化学消毒和防腐的原理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教案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解和演示实验原理和操作技巧- 练解答化学问题- 开展化学实验和观察分析- 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四、教学过程1. 复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2. 讲解化学键和化合价的概念与应用。
3. 进行相关实验操作,如制取氧气或制取氢气的实验。
4. 分析解决相关的化学问题,如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5. 探讨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酸碱中和反应的实例。
6. 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让学生共同解决化学问题。
7. 结合实际例子,讨论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五、教学评价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本教案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练题和测试题- 实验报告和观察记录- 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的成果六、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本教案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 教科书和研究资料- 实验器材和仪器- PowerPoint演示文稿- 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能够在初中化学中考中获得全面的复,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并能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走进化学世界第1讲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基本考点考点1.化学研究的对象在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里,不仅存在各种各样的物质,而且这些物质都在不断地变化,化学不仅要研究已有的物质的变化,还要根据社会生产、生活需要创造新的物质。
有些物质我们不仅要知道它们的性质和用途,还要进一步知道它们的内部结构及变化规律。
因此,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考点2.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主要特点:(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转入产品中,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考点3.化学发展史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1)古代化学:火的发现和利用。
我国古代发明中,烧瓷器、制火药、造纸等与化学工艺有关,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2)近代化学:原子一分子论。
①由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和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②由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3)现代化学:纳米技术,绿色化学。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考点4.纳米技术(拓展考点)纳米科学与技术是在纳米尺度(0.1~100nm之间,1nm=10-9m)上研究物质(包括原子、分子)的特性和作用以及利用这些特性的多学科技术。
它使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手段和能力延伸到原子和分子的水平。
纳米科技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纳米材料学、纳米电子学、纳米机械学与纳米制造、纳米化学、纳米生物学等。
考点5.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际应用考点)化学正向着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保护人类健康的方向发展,化学将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解决资源紧缺、环境污染,能源利用、新材料的开发等重大方面作出贡献。
三、创新考点考点6.白色污染(探究性考点)白色污染是指塑料废弃物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教案合集(全册)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目录专题复习1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2)专题复习2 物质的变化和四类基本反应教学设计 (5)专题复习3 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教学设计 (7)专题复习4 化学用语教学设计 (13)专题复习5 气体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 (19)专题复习 6 物质的鉴别和检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24)专题复习7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 (27)专题复习8 碳及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31)专题复习9 水的组成净化及保护教学设计 (34)专题复习10 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38)专题复习11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43)专题复习12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教学设计 (47)专题复习13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55)专题复习14 溶解度含义及曲线教学设计 (57)专题复习15 推断题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60)专题复习16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之氢氧化钠的变质教学设计 (64)专题复习17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设计 (66)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总复习《专题复习1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物质的分类”是初中化学的精髓内容,是学习一些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它贯穿初中化学的始终,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
所以,它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历年中考的热点。
由于它涉及20多个基本概念,而且知识点分散,相关的题型多变,所以它又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结合所带班级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本节课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明确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无机物、有机物等概念之间的并列及从属关系,能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简单分类,知道分类标准不同,物质的类别也不同。
(2)过程与方法:学会构建一些概念图,进一步提高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知识应用能力和应试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化学用语复习教案

化学用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常用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等化学用语。
2.能简便、确切地使用化学用语表达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变化。
3.提高应用化学用语进行思维和综合演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区别原子、分子、离子、化合价的化学表示方法,懂得化学符号中数字的意义;2、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表示的意义;3、正确书写化学式。
三、教学方法讲解、讨论、练习。
四、教前反思化学用语对于学习初中化学无比重要,是初中学习化学的重点,更是一个难点。
而复习课由于容量大、知识重复是学生不喜欢上的课型之一。
本节课对化学用语的学习和复习进行了一种新模式的探索和尝试。
采用分组(四组)游戏竞赛的形式,组织同学对初中化学用语进行复习、练习和总结,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时,形成知识网络。
也进一步熟练掌握常用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并能准确、简捷地使用化学用语表达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变化,同时也培养学生主动与人交流、配合的团队意识,通过总结帮助他们掌握重要的化学用语知识和良好的总结方法,增强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引入】化学不容易系列:复杂难懂让人眼晕的物质结构,瓶瓶罐罐让人眼花缭乱的实验室,清新自然的美女投身化学实验室的犀利造型,年轻小鲜肉,变身老腊肉标志----发际线,统统告诉我们化学不容易。
同样学好化学也不容易,我们化学人得是文学大师、音乐大师、记忆大师、逻辑大师、艺术大师和数学大师。
你们肯定会好奇,这个化学老师怎么夸自己都不脸红呢?下面让我来给大家一一道来。
因为复习课也是习题课,今天咱们换种玩法,将全班分成四组,我们进行小组对抗答题大赛,老师给四个组分别取了队名,请你们每个小组推选一位队长上台来抽取队名,请班长和学习委员出列担任裁判官和书记员,累计得分最高的两个小组,获得冠军和亚军称号的小组获得奖励!(展示奖品)希望同学们今天都能全力以赴!【开始】(一)文学大师:这年头,没点语文功底,我们连元素符号都不知道该写什么了。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教案(全)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教案(全)九年级化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XXX课题:碳的单质教学目标:1.理解碳的单质的类型;2.掌握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1.碳的单质的类型;2.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教学过程:1.碳的单质类型碳的单质有两种类型: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同形体。
同素异形体:指同一种元素的原子,由于化学键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物质,如石墨和金刚石。
同素同形体:指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化学键相同,但结构不同,如C60.2.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和用途金刚石:结构:由碳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立方晶体结构。
性质:硬度极高,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
用途:用于制造珠宝、高速切削工具等。
石墨:结构:由平面上的碳原子形成层状结构。
性质:导电性好,软而脆弱,化学性质稳定。
用途:用于制造石墨电极、涂料、铅笔芯等。
C60:结构:由60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球状结构。
性质:具有强的化学反应性,具有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质。
用途:用于制造高分子材料、润滑剂、光电器件等。
教学方法:讲授、板书、案例分析。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理解碳的单质的类型和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较为抽象,需要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在板书设计上,应突出重点,简洁明了。
1.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3.介绍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4.通过研究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探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5.介绍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6.教学目标:了解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基本知识。
7.教学重点:掌握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比较、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8.教学难点:理解碳的化学性质,掌握不同条件下反应产物的变化。
9.教学过程:介绍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探讨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中考总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教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部分必考知识点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有什么区别?(3)变化与性质有什么区别?二、探究空气中CO2含量及与CO2相关的问题:(1)怎样检验CO2?(2) 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CO2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三、药品的取用:(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液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四、物质的加热:(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五、药品和仪器的处理:(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第二部分中考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A.冰雪融化B. 榨取果汁C. 瓷碗破碎D. 木柴燃烧2.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无色无味B.铝呈银白色C.蔗糖易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D.过滤第三部分课堂练习中考备战策略第四部分作业布置中考备战策略教学反思: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部分必考知识点一、空气的组成: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硫磺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1)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2)空气污染指数和绿色化学的相关问题。
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整合过关第4课时化学用语(1)

-
N
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如:-1价 OH
、
;-2
价
S−
可)
、
C−
;-3价PO3−
4 ;+1价
N+ (合理答案均
。
(4) 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或“-
n”表示,“+”“-”在前,数字在后,n为1时不能省略。
3.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图中小圈和圈内的数字分
素的化合价是( B )
A. +2
B. +4
C. +6
D. -2
4. (2023·淮安淮阴一模)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意义的说法,
正确的是( B )
① SO2
+2
⑤ Mg
② 2NH3
③ S2-
④ Ca2+
⑥ N2
A. 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④⑤
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④
C.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2. (2023·南通海门二模)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中,正确的是
( C )
A. Na——1个钠元素
B. H——氢气
−2
C. O ——负二价的氧元素
D. 2N2——2个氮原子
3. (2023·恩施)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氯化钠中阳离子的符号:
Na+
。
(2) 标出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
O2
。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
CaCl2+H2O+CO2↑
。
(4) 每个白磷分子由4个磷原子构成,白磷的化学式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教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部分必考知识点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有什么区别?(3)变化与性质有什么区别?二、探究空气中CO2含量及与CO2相关的问题:(1)怎样检验CO2?(2) 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CO2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三、药品的取用:(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液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四、物质的加热:(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五、药品和仪器的处理:(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第二部分中考链接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A.冰雪融化B. 榨取果汁C. 瓷碗破碎D. 木柴燃烧2.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无色无味B.铝呈银白色C.蔗糖易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第三部分课堂练习中考备战策略第四部分作业布置中考备战策略教学反思: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部分必考知识点一、空气的组成: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硫磺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1)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2)空气污染指数和绿色化学的相关问题。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五、探究C、S、Fe的燃烧有关问题(1)在空气和纯氧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3)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集气瓶底为什么要放一些细沙或水?如未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原因有哪些?分别应如何改进?(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氧气的什么化学性质?(5)C、S、P、Al、Fe、Mg、H2、CO、CH4、C2H5OH分别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六、催化剂: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证明MnO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2七、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应制取氧气的装置需要哪些仪原理分别是什么?反应条件是什么?(2)用KMnO4制取氧气时,绵花的作用?试管口器?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3)用KMnO4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结束时,如何操作?为什么这样?(4)基本操作步骤是什么?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什么叫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各举几个例。
九、氧化反应氧化物什么叫氧化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反应和氧化物。
第二部分中考链接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B)A. 铁丝B. 红磷C. 木炭D. 硫磺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3.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
第三部分课堂练习中考备战策略第四部分作业布置中考备战策略教学反思: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一部分必考知识点一、水的组成:(1)发生的现象是什么?(2)可得出什么结论?(3)化学方程式?二、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什么区别?各举几个例子,并写出化学式。
三、认识物质的微粒性: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四、探究分子的性质:分子的特征有哪些?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的?五、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六、水的净化:(1)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是什么?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是什么?怎样检验硬水和软水?(2)自来水净化的一般过程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何种操作?(3)明矾和活性炭的净水的原理分别是什么?(4)吸附过程和消毒过程各是什么变化?(5)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过滤的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的含义是什么?过滤不成功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生活中可用什么代替漏斗?七、水污染与节约用水: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应如何防治?认识节约标志,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节约用水的做法?第二部分中考链接1.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节约水、爱护水资源。
(1)水是由 H、O(或氢、氧) 两种元素组成。
(2)日常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2.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C)A.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B. 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 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因此不显电性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 B.苏打水C.白醋D.蒸馏水第三部分课堂练习中考备战策略第四部分作业布置中考备战策略教学反思: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部分必考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构成?(2)原子是由哪几种粒子构成的?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的空间分布和质量分布分别有什么特点?二、记住一些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三、知道元素的简单元素可以分为哪三类?分类的依据是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点?四、核外电子: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为什么说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五、原子与离子: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如:Na与Na+、S 与S2-如何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质子数、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变化情况?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NaCl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六、说出几种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七、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1)根据俗名写化学式;(2)根据用途写化学式;(3)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八、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元素间的质量比;(3)计算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4)能根据物质的质量计算元素的质量或元素的质量计算物质的质量。
九、能懂商品标签上的物质成分及含量(1)要注意标示的是物质的质量还是元素的质量,如:加钙盐CaCO3-Ca,加碘盐KIO3-I;(2)要注意标示的单位质量与所给的质量或体积单位是否一致。
(3)判断广告其真实性:若标示的含量大于理论含量,则是虚假广告。
第二部分中考链接1.写出下列化学符号(1)两个氢分子2H2;四个氢氧根离子4OH—。
(2)+6价硫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SO3。
2.右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B.在化合物中铝通常显+3价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3.绿色化学试剂碳酸二甲酯是良好的溶剂和燃油添加剂,其化学式为C3H6O3。
请计算:(1)碳酸二甲酯中碳、氧、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6﹕l﹕8(1分)。
(2)碳酸二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3)16克碳酸二甲醇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6.4克。
第三部分课堂练习中考备战策略第四部分作业布置中考备战策略教学反思: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一部分必考知识点一、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常见反应中的质量关系(1)铁钉生锈后质量为什么增加?(2)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什么减少?二、用微观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1)知道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微观原因是什么?(2)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能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
(3)会推断未知物质的化学式(注意有无系数)三、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实验。
四、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1)查化学式 --- 根据化合价;(2)查配平 --- 数原子数,尤其氧原子;(3)查条件和箭头 ---- 根据所学知识或题目所给信息。
五、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必须要查;(2)比例式必须要列;(3)设答必须要完整;(4)单位,x---不带单位,数字---必须带。
(5)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是纯量。
第二部分中考链接1.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
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CH2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 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2.氢化锂(LiH)为玻璃状无色透明固体,军事上用作氢气发生来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H + H2O=LiOH + H2↑。
计算80 g氢化锂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3.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
现有废硫酸49 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第三部分课堂练习中考备战策略第四部分作业布置中考备战策略教学反思: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一部分必考知识点一、认识物质的多样性(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认识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单质;(2)木炭、活性炭的特性和用途;(3)金刚石和石墨性质有什么显著的特点?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别有什么用途?(4) 碳单质的有那些化学性质?二、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CO2(1)用什么药品?固体能否选用CaCO3或Na2CO3粉末?液体能否选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原理是什么?用什么装置?(2)依据什么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常见的发生装置有哪些?常见的收集装置有哪些?(3)如何进行气体的检验和验满、验纯(可燃性气体)?三、知道自然界的氧和碳循环,如何实现?四、温室效应知道温室效应的成因和防治;注意与空气污染、酸雨污染的防治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