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精编文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doc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二;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第 I 卷(选择题)A.对内改革的突破口 B.“一国两制”的试点 C.对外开放的窗口 D.新时期外交的关键点5.(本题 2 分)清朝时期江苏巡抚的奏疏中写道:“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
机户出资,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本题 2 分)唐代长安城设立市坊制度,宋代东京城打破市坊界限,这种变化主要有利于A.市民的生活 B.文化的交流 C.国家对人民的统治 D.商业的发展2.(本题 2 分)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A.铁农具 B.牛耕 C.曲辕犁 D.筒车3.(本题 2 分)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
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
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
”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A.精耕细作的传承 B.人地矛盾的显现 C.稻麦种植的减少 D.技术交流的增加4.(本题 2 分)下图是 1984 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时的题词,据此可知,深圳是我国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此奏疏A.决定重点扶持私营手工业 B.已认识到苏南人地关系日趋和缓 C.肯定私营手工业社会效益 D.官吏大多对私营手工业态度开明6.(本题 2 分)马克思认为:“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 1784 年 4 月他所取得的专利的说明书中,他没有把自己的蒸汽机说成是一种用于特殊目的的发明,而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
”下列有关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机器生产彻底取代了手工劳动 B.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C.可以普遍应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部门 D.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7.(本题 2 分)威尼斯曾是欧洲最富裕和最有活力的城市,但到了 16 世纪中后期,英国和北尼德兰(荷兰)等地却成了欧洲最有活力的地方。
新疆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质检试卷
新疆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质检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60分,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9高一上·河北月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推动和开创新型区域合作。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签署了()A . 《阿拉木图宣言》B .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C . 《联合国家宣言》D . 《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2. (2分)梭伦在当选执政官前,曾经赋诗说“……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他们自己的阿提卡言语,远方漂荡……”“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雅典),竟至陷入绝境”。
透过材料我们可以看到①梭伦忧国忧民的思想②雅典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③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绝望④雅典的社会危机相当严重A . ①②③④B . ①③④C . ①②③D . ①②④3. (2分) (2019高二下·黄石期末) 12世纪开始,西欧出现了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以研究《民法大全》为突破口和中心,法学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世俗的法学家阶层。
改变了只有教会僧侣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助推了市民等级力量的不断加强,推动了王权的加强和扩张,这次罗马法的“复兴”运动()A . 保障了封建等级代表制的建立B . 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C . 奠定了社会契约的理论基础D . 标志着西欧反封建斗争的开始4. (2分) (2017高一上·遵义期中) 美国的1787年宪法使美国三权分立的局面得以确立,在此制度下,以下哪个部门享有最高行政权?()A . 美国联邦法院B . 美国国会C . 美国总统D . 各州州长5. (2分) (2019高一上·马山期中) 1875年1月30日,法国国民会议以一票的多数通过了大学教师瓦隆提出的政权组织法,间接承认法国为共和国,而当时738名代表中仅有200人赞成民主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高一下学期历史参考答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参考答案1.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唐代长安城设立市坊制度,而宋代东京城打破市坊界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有利于商业的发展,D项正确;A选项的市民生活虽然会因为市坊的限制被打破而方便,但这不是最主要的作用,故不符合主旨错误;B选项文化的交流与市坊无关,故错误;C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材料是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举措,而非维护统治的举措,故错误。
2.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农用动力”并结合所学可知,牛耕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故B项正确;AC项是生产工具的改进,与农用动力无关,排除;D项是灌溉工具,与农用动力无关,排除。
【点睛】“农用动力”是关键信息。
3.A【解析】【详解】由材料“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均体现了要多投入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体现的是农业生产中的精耕细作的特点,A正确。
材料中没有体现人多地少的矛盾,B不正确。
CD均与材料无关,排除。
4.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建立经济特区。
故答案为C项;A项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B项是港澳回归,排除;D项与经济特区无关,排除。
5.C【解析】【详解】由题干信息“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可知该奏硫肯定了雇佣关系,肯定了私营手工业的社会效益,C项正确。
材料肯定私营手工业但是没有体现对私营手工业重点扶持,排除A。
已认识到苏南人地关系日趋和缓,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
该奏疏是江苏巡抚写的不能表明官吏大多对私营手工业态度开明,排除D。
6.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机器生产彻底取代了手工劳动”说法过于绝对,故A排除;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故B排除;“普遍应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部门”说法过于绝对,故C排除;材料“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反映了蒸汽机成为工业普遍使用的动力,蒸汽机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故D正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兵团二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二第21课——必修三第10课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2.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A.重视道德的意义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D.推崇君主权威3.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创办太学。
由此可见太学A.违背了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方向B.促使儒学教育民间化和制度化C.是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学校D.彻底改变贵族垄断官位的局面4.至隋唐两宋,儒释道三教鼎立的局面达到了一个高潮,三教理念的交流也空前频繁。
这一状况A.表明统治者提倡三教并行B.推动了“三教合一”形成C.说明儒学正统地位巳丧失D.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5.中国古代某学者在晚年将其学说体系归纳为“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该学者是A.程颐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6.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根本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来;如果说他“卖国”,那他根本就不是人了。
这种观念最早被中国人普遍接受是在A.秦朝B.汉初C.宋代D.民国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
这里的“某人”是指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8.某史评曾谈到:“它成书于战国晚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经典,它所包括的《灵枢》和《素问》是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它为中医学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中的“它”是A.《黄帝内经》B.《伤塞杂病论》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9.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
【精编文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doc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二;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第 I 卷(选择题)A.对内改革的突破口 B.“一国两制”的试点 C.对外开放的窗口 D.新时期外交的关键点5.(本题 2 分)清朝时期江苏巡抚的奏疏中写道:“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
机户出资,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本题 2 分)唐代长安城设立市坊制度,宋代东京城打破市坊界限,这种变化主要有利于A.市民的生活 B.文化的交流 C.国家对人民的统治 D.商业的发展2.(本题 2 分)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A.铁农具 B.牛耕 C.曲辕犁 D.筒车3.(本题 2 分)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
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
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
”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A.精耕细作的传承 B.人地矛盾的显现 C.稻麦种植的减少 D.技术交流的增加4.(本题 2 分)下图是 1984 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时的题词,据此可知,深圳是我国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此奏疏A.决定重点扶持私营手工业 B.已认识到苏南人地关系日趋和缓 C.肯定私营手工业社会效益 D.官吏大多对私营手工业态度开明6.(本题 2 分)马克思认为:“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 1784 年 4 月他所取得的专利的说明书中,他没有把自己的蒸汽机说成是一种用于特殊目的的发明,而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
”下列有关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机器生产彻底取代了手工劳动 B.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C.可以普遍应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部门 D.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7.(本题 2 分)威尼斯曾是欧洲最富裕和最有活力的城市,但到了 16 世纪中后期,英国和北尼德兰(荷兰)等地却成了欧洲最有活力的地方。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西周宗法制是A. 按父系血缘关系来维系政治关系和等级B. 按所掌握的权力来确定地位C. 按年龄的长幼来确定身份和地位D. 按性别的不同享有规定的财富【答案】A【解析】【详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故选A;宗法制按所处的血缘等级来确定身份和政治地位,排除BC;宗法是按血缘等级的高低分享不同的财富,排除D。
2.西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A. 纯粹的原始家族等级关系B. 单纯的古代政治隶属关系C. 严格的家庭上下等级关系D. 既有家族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大宗,余子是小宗。
国君相对于周王来说是小宗,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
除了周天子之外,西周各等级的大小宗的地位是相对的。
大小宗的关系既有家族血缘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故选D。
A、B、C三项的均仅涉及一个方面,排除。
3.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苏的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套编钟。
编钟上的一段铭文记载道:“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
”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王尽的义务是A. 朝觐述职B. 镇守疆土C. 出征作战D. 缴纳贡赋【答案】C【解析】材料“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反映了分封制下,诸侯要听从天子命令,出征作战,并非朝觐述职,排除A。
材料没有反映镇守疆土和缴纳贡赋,排除BD。
“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反映了分封制下,诸侯要听从天子命令,出征作战,故选C。
4. 《礼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
这主要反映了西周()A. 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B. 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C. 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D. 天子拥有绝对专制权威【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时期的宗法制,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1.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称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出现这种“黄金时代”的根本原因是()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变革C.士阶层的形成及其活跃 D.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2.刘泽华先生评述说:“他的理论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抽象,在这种高度抽象的图画中,既肯定了现实的等级、君臣、剥削与被剥削以及家族关系,又为这些关系涂上了一道釉彩,显得温情脉脉。
”这里的“温情脉脉”是指他主张( )A.克己复礼 B.实施仁政 C.人性本善 D.以法治国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C.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D.孔子认为“礼”和刑罚是相对立的4.有学者指出,孟子重视百姓,要求保民,但并没有赋予百姓选举权、管理权,更没有赋予百姓决策权。
其意在说明( )A.孟子的民本思想具有虚伪性 B.孟子的重民思想并非民主思想C.孟子的思想不适合现代社会 D.孟子尚未认识到百姓的重要性5.荀子曰:“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
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
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
”材料反映出荀子认为( )A.后天的修养对性情具有改造作用 B.以礼乐规范可使人们的行为向善C.道德规范对性情的改造非常重要 D.通过法治权术迫使人性转恶为善6.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
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
2018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秦末,反秦武装领袖楚怀王与诸将达成“怀王之约”,承认六国宗室的王位继承权;项羽杀楚怀王后,按照军功进行分封,如将齐国分为胶东、齐和济北三国,引起六国宗室的不满并反叛项羽。
材料表明A. 军功在分封中起到了决定作用B. 分封制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C. 项羽背信弃义导致其最后失败D. 贵族政治巳被官僚政治取代【答案】B【解析】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由材料“承认六国宗室的王位继承权”和“将齐国分为胶东、齐和济北三国,引起六国宗室的不满并反叛项羽”说明分封制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故选B;分封中起到了决定作用是血缘,排除A;材料没有提到项羽的失败,排除C;秦朝推行郡县制标志贵族政治已被官僚政治取代,排除D。
2.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分封制A. 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 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此制度”是指分封制,从材料中“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可知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D项正确。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与材料的西周分封制不符,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是强调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B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而是强调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C项错误。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结合分封制的影响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命题教师:一、单选题(40道,每题1.5分,共60分)1.明代《农政全书》记载:“凡棉田,于清明前先下壅、或粪、或豆饼、或生泥,多寡量田肥瘠。
”“苗育二尺以上,要打去冲天心(即顶心),旁枝长到1.5尺,亦可打去边心,使叶叶不空,开花结实。
”这一记载体现了: A. 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B. 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C. 小农经济的长期主导D. 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答案】A 【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提高经济效益。
生产技术的改进属于精耕细作的表现之一。
结合材料“于清明前先下壅、或粪、或豆饼、或生泥,多寡量田肥瘠”和所学知识可知体现的是精耕细作,A 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未体现男耕女织,B 选项排除。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与材料无关,C 选项排除。
材料与畜牧业无关,D 选项排除。
2.北宋李觏认为:“一夫之耕,食有佘也;一妇之蚕,衣有余也。
衣食且有余而家不以富者,内以给吉凶之用,外以奉公上之求也。
”由此可知,造成“衣食且有余而家不以富”的主要原因是A. 农民的负担较重B.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 小农经济的脆弱D. 自然灾害较为频繁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以给吉凶之用,外以奉公上之求也”可知农民赋税负担过于沉重是造成“衣食且有余而家不以富”的主要原因,A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无法得出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结论,B选项排除。
脆弱性属于小农经济的特点,C选项排除。
自然灾害的破坏不是农民“衣食且有余而家不以富”的主要原因,D选项排除。
3.古代中国农民在日常耕作中创新了一系列农具,如四齿钉耙、耧车、锄头等。
这反映出古代中国A. 生产工具比较落后B. 农业注重精耕细作C. 农耕技术缺乏进步D. 小农经济较为分散【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教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李老师2017年1月1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
下图为在互联网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息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A. 5小时B. 11小时C. 13小时D. 19小时2. 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A. 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B. 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C. 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东西半球D. 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答案】1. B 2. D【解析】【1题详解】图中所有起飞、降落时间均为当地时间。
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是1月1日0:15,旧金山在西八区,飞机到达旧金山时,当地时间是12月31日19:20,可以计算到达时北京时间是1月1日11:20,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11小时5分,最接近11小时,B对。
A、C、D错。
【2题详解】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导致两地的地方时不同,D 对。
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不是时光倒流的原因,A错。
与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东西半球,与本次飞行出现时光倒流无关,B、C错。
读“中纬度沿海某地某时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 四地气温、气压的比较,正确的是A. ①比②气温高B. ③比④气压低C. ②比③气压低D. ③比④气温低4. 依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风向的成因与东亚季风的成因相同B. 此时①地受高压控制,多阴雨天气C. 甲、乙两地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相反D. 等压面分布状况出现时间可能在夏季的白天【答案】3. B 4. A【解析】试题考查热力环流【3题详解】同一地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气压①大于④,②大于③,④大于③,B正确;陆地形成高压,气温低,气温①小于②。
【4题详解】图中风向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东亚季风成因相同,A正确;此时①地受高压控制,多晴天;甲位于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乙位于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垂直,两地水平气流运动方不会相反;等压面分布状况为陆地为高压,气温低,出现时间可能在夜晚。
新疆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调研试卷
新疆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调研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60分) (共30题;共60分)1. (2分)(2020·浙江模拟) 夏商周时代青铜器制作精美,代表着中国5000年的声誉和艺术价值。
如图两件著名青铜器物()A . 是拥有者权力和地位的象征B . 分别是商、周两朝青铜器代表C . 是当时手工业者的审美反映D . 青铜器己是当时日常生活用具2. (2分) (2018高一下·浙江期中)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我国古代各时期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以下与农业有关的事项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曲辕犁②水转翻车③都江堰④曲柄锄A . ①③②④B . ②③①④C . ③④①②D . ④③①②3. (2分) (2019高二下·桃江期中)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九章算术》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B .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万世宝典”C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D . 西晋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4. (2分) (2018高一下·四川期末) 我国最早的职业商人产生在()A . 原始社会末期B . 商代C . 春秋战国时期D . 秦代5. (2分) (2019高一下·昆明期中) 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
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
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A . 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B . 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C . 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D . 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6. (2分) (2017高三上·滨州开学考) 从1849到1911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农业税收入由77%下降到16%,而工商杂税收之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则由23%上升到69%,影响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B . 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 . 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转为出超D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7. (2分) (2020高一下·襄阳月考) 如表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30*2)1、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是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
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冶铁技术的落后B. 小农经济的阻碍C. 精耕细作的需要D. 耕牛的极度缺少2、宋代范成大有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该诗描绘了中国古代经济( )A.男耕女织的生产形式B.精耕细作的特点C.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D.人们生活美满幸福3、明中叶,《华亭县志》中记载:“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
”《松江府志》记载明人诗云:“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
这说明明代()A. 松江垄断了全国棉纺织业B. 棉纺织业纺和织出现分离C. 江南自然经济已经开始解体D. 江南地区农业的衰落4、周杰伦创作的一首歌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歌中所唱的我国古代手工产品是:()A. 青铜器B. 青花瓷C. 青花布D. 珐琅彩5、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
”这里的“它”指的是:( )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个体手工业6、《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动画片《麦兜响当当》将其做成了动画,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也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
下列所述现象在宋代都城的街市不可能出现的是()A、“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还有国外客商,商品满目琳琅。
”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C、“买卖昼夜不觉,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教师: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
这一税制改革A. 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B. 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C. 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D. 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实质上是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这一措施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C正确;材料说明的是税制改革,不是商业政策,A错误;材料中税制改革有利于土地制度变化,不是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B错误;单纯从税制改革不能说明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D错误。
2.汉代田庄不断扩大,出现了“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多规良田,役使贫民”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 豪强地主政治经济实力强盛C. 豪强大族操控国家政权D. 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膏田满野”可知汉代田庄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田庄里地主压榨平民,阶级矛盾尖锐,故D项正确;汉代已经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中论述的是汉代庄园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的信息,没有体现出政治实力强盛,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豪强地主控制国家政权信息,故C项错误。
3.下图是北宋东京城示意图,下列关于北宋东京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辛弃疾会在瓦肆中欣赏杂剧B. “市”内定有铜活字印刷书店C. “市”内的商业活动受限制较少D. 参知政事执掌东京行政事务【答案】C【解析】【详解】北宋时期,商业经济繁荣,市的发展突破了原先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形成了商业街,且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故C项正确;辛弃疾是南宋词人,铜活字印刷在北宋时尚未出现,参知政事是副宰相,不是执掌东京行政事务的官吏,排除ABD项。
新疆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卷
新疆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9题;共38分)1. (2分) (2019高三上·安徽月考) 据史料记载,公元8-10世纪时,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超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专门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还出现了一些将舶来的商品进行加工的新型行业。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 .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并得到发展B . 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向深度发展C . 中国的海外贸易地域更加辽阔D . 广州外贸发达已成为国际化都市2. (2分) (2018高二上·汕头月考)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断拓展疆土:如秦人征服巴蜀,开发西南;燕人北击东胡,开辟辽东和辽西;赵人“胡服骑射”,将势力推进到阴山。
各诸侯国的疆域变化()A . 拓展了华夏文明的空间B . 巩固了周王室势力范围C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D . 体现了尊王攘夷的策略3. (2分) (2019高一下·合肥期中) 清代学者包世臣在《郡县农政》一书中说:“凡治稻皆宜精,虽地宽之处,广种薄收者多耗本……可举代田之法,每田一区,分三分,每岁更代,收成过漫种不治者。
”“代田之法”最早出现于()A . 西周时期B . 春秋战国时期C . 西汉时期D . 明清时期4. (2分) (2019高一下·泉港月考) 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不能“形成任何的全国性的联系和任何的一种政治组织”,因此,他们需要一个主宰——这个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来代表他们,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
这意在说明()A . 中国小农经济极其保守落后B . 封建政府对小农的剥削的沉重C . 专制集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D . 专制王权庇护了小农经济发展5. (2分) (2017高三下·潍坊模拟) 宋朝明确规定,地主打死佃客,罪减一等,发配邻州。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教师: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
这一税制改革A. 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B. 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C. 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D. 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实质上是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这一措施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C正确;材料说明的是税制改革,不是商业政策,A错误;材料中税制改革有利于土地制度变化,不是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B错误;单纯从税制改革不能说明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D错误。
2.汉代田庄不断扩大,出现了“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多规良田,役使贫民”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 豪强地主政治经济实力强盛C. 豪强大族操控国家政权D. 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膏田满野”可知汉代田庄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田庄里地主压榨平民,阶级矛盾尖锐,故D项正确;汉代已经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中论述的是汉代庄园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的信息,没有体现出政治实力强盛,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豪强地主控制国家政权信息,故C项错误。
3.下图是北宋东京城示意图,下列关于北宋东京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辛弃疾会在瓦肆中欣赏杂剧B. “市”内定有铜活字印刷书店C. “市”内的商业活动受限制较少D. 参知政事执掌东京行政事务【答案】C【解析】【详解】北宋时期,商业经济繁荣,市的发展突破了原先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形成了商业街,且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故C项正确;辛弃疾是南宋词人,铜活字印刷在北宋时尚未出现,参知政事是副宰相,不是执掌东京行政事务的官吏,排除ABD项。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40道,每题1.5分,共60分)1•明代《农政全书》记载:“凡棉田,于淸明前先下壅、或粪、或豆饼、或生泥,多寡量田肥瘠”“苗育二尺以上,要打去冲天心(即顶心),旁枝长到1.5尺,亦可打去边心,使叶叶不空,O开花结实。
”这一记载体现了:A.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B.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C.小农经济的长期主导D.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提髙经济效益。
生产技术的改进属于精耕细作的表现之一。
结合材料“于清明前先下壅、或粪、或豆饼、或生泥,多寡量田肥瘠”和所学知识可知体现的是精耕细作,A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未体现男耕女织,B选项排除。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
材料与畜牧业无关,D选项排除。
2.北宋李靓认为:“一夫之耕,食有余也;一妇之蚕,衣有余也。
衣食且有余而家不以富者,内以给吉凶之用,外以奉公上之求也。
”由此可知,造成“衣食且有余而家不以富”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的负担较重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小农经济的脆弱D.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以给吉凶之用,外以奉公上之求也”可知农民赋税负担过于沉重是造成“衣食且有余而家不以富”的主要原因,A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无法得出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结论,B选项排除。
脆弱性属于小农经济的特点,C选项排除。
自然灾害的破坏不是农民“衣食且有余而家不以富”的主要原因,D选项排除。
3.古代中国农民在日常耕作中创新了一系列农具,如四齿钉耙、楼车、锄头等。
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西汉赵过制的楼车明代除草用的铁锄头A.生产工具比较落后B.农业注重精耕细作C.农耕技术缺乏进步D.小农经济较为分散【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命题教师:一、单选题(40道,每题1.5分,共60分)1.明代《农政全书》记载:“凡棉田,于清明前先下壅、或粪、或豆饼、或生泥,多寡量田肥瘠。
”“苗育二尺以上,要打去冲天心(即顶心),旁枝长到1.5尺,亦可打去边心,使叶叶不空,开花结实。
”这一记载体现了:A.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B.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C.小农经济的长期主导 D.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2.北宋李觏认为:“一夫之耕,食有佘也;一妇之蚕,衣有余也。
衣食且有余而家不以富者,内以给吉凶之用,外以奉公上之求也。
”由此可知,造成“衣食且有余而家不以富”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的负担较重 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小农经济的脆弱 D.自然灾害较为频繁3.古代中国农民在日常耕作中创新了一系列农具,如四齿钉耙、耧车、锄头等。
这反映出古代中国A.生产工具比较落后 B.农业注重精耕细作C.农耕技术缺乏进步 D.小农经济较为分散4.元朝时期,政府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组织工匠生产,进行徭役劳动。
由此可推知,浮梁瓷局A.没有制定工艺制作标准 B.生产具有较强的国家色彩C.其产品主要服务于市场 D.手工业者的生活较有保障5.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过“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对外贸易路线也因此被称为“瓷路”。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B.邢窑的白瓷制作精美,据说“天下无贵贱通行之”C.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D.“唐三彩”是唐代青瓷重要代表6.明朝连环画《一文钱小隙造奇冤》中,描写江西饶州景德镇造瓷业发达,“镇上百姓都以烧造瓷器为生”,其中雇工邱乙大、刘二旺同被一个窑主聘为工人,轮流当班。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A.家庭手工业仍占据主导地位 B.自然经济已开始解体C.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7.北宋时期,社会商业信用体系更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种类繁多的信用票据和信用货币,主要包括如茶引、盐引等期票类交引和交子、会子、便钱等汇票类兑换券两种类型。
这一现象A.催生了新型的生产关系 B.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提升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8.康熙二十三年,“始开江浙闽广海禁,于云山(今连云港)宁波、漳州、澳门设四海关,关设监督”;康熙五十六年正月,清政府下令禁止对南洋贸易。
由此可知,清朝前期A.对外贸易已经禁绝 B.海禁使得中国变得贫穷C.官方控制对外交往 D.锁国促使国内动荡不安9.古代中国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现象的根源在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土地私有制度的存在C.土地买卖的盛行 D.政府不抑兼并的政策10.据统计,新航路开辟后的一个世纪内,西欧的黄金增加了117%,白银增加了206%;西欧各国的物价平均上涨2倍左右,西班牙则高达4.5倍。
这一现象:A.推动了西欧的社会分化 B.不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C.导致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D.促成了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11.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这表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主要是因为A.东西方传统商路受阻 B.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C.西欧社会的“寻金热” D.西葡王室的政策推动12.“在英属巴巴多斯(加勒比海岛屿),1640年时仅有数百名黑人,然而到1685年,黑人巳达4.6万人,而白人才2万人。
同样,在法属安塔提克(美洲岛屿),到1700年时有4.4万黑人和1.8万白人。
”中此可知,欧洲的殖民扩张A.促进了丙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B.传播了欧洲先进的生产方式C.引起了殖民国家之间的战争 D.导致了不同种族人口的流动13.在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中,英国最终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这种结局从本质上反映了A.先进的社会制度对落后的社会制度的胜利 B.英国海军实力的强大C.工业国对商业国、农业国的胜利 D.海洋国家对大陆国家的胜利14.下面是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海外贸易示意图,据此可知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B.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完成C.英国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D.英国世界殖民帝国地位开始确立15.“荷兰是第一个充分发展殖民制度的国家,在1648年就已达到了它商业繁荣的顶点。
”而英国则在18世纪成为拥有“最大殖民威力的国家”。
导致英国后来居上的相关因素是①独占海上航运②发动殖民战争③确立君主立宪④完成工业革命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航路开辟后的一段时间,亚洲一些国家生产的棉织品由于份量轻、颜色鲜明、价格低廉、尤其是耐洗,在欧洲非常受欢迎,开始被大量进口,但却被英国一些小册子作者污蔑为“适于轻佻女子的低劣商品”。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 英国人关注女子的端庄与品行 B. 这是一种宣扬贸易保护的行为C. 英国人对亚洲产品有抵触情绪D. 当时亚洲棉纺织水平高于欧洲17.下图是1956年罗伯特。
杜瓦斯诺拍摄的《断掌工业》,寓意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观的再现。
这一作品实质上A .反映工业化促进生产效率提高B .控诉了工业革命带来的消极影响C .体现人类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D .强调了重工业生产领域快速发展18.下表反映了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比重情况。
据此可知当时 A .英国丧失世界贸易优势 B .德国确立了欧洲霸主地位C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D .美国的工业化水平最高19.近代某次战争后,清政府一方面允许外国人“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同时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这些举措对当时中国的影响表现在A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B .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C .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D .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兴起20.中国本土盛产亚棉,比较适合家庭手工纺粗纱。
1892年湖北开始引进了美国棉花种子,因美棉更适合机械制纱,到1910年,湖北的美棉产量已高达484000担。
据此可推知,美棉的大量种植A .进一步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B .导致外国棉花的进口迅猛增长C .严重损害了中国农民的利益D .为手工棉纺业提供了丰富原料21.近代中国的问题千头万绪,但论其主题,就是中国能否从农业文明中走出,从传统中走出,重建合乎世界潮流趋势的现代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化开始于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辛亥革命 22.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
其目的是A .发展资本主义B .“自强”“求富”C .顺应世界潮流D .实现中国近代化23.下表是1893~1910年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表,对表中数据变化原因解读正确的是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B .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获得了发展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列强侵华方式仍以商品输出为主24.1935年.国民党政府先后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
1937年7月又对粮食资源、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制,随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联合办事处总处,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内迁。
这一做法A.是为了应对国内的经济危机 B.直接导致民族丁业陷入困境C.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D.是官僚资本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25.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
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B.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C.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D.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26.下列是有关民国初期(1914年—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
此资料说明民国初期中国棉纺织工业A.在各行业中发展最快 B.在迅速发展中内部蕴含着危机C.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 D.获得了丰厚的利润27.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28.读下图,如果把树苗比喻成民族资本主义,则“夏天”所描述的历史时期当为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之初29.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作的政治报告,他指出:“革命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了,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斗争的任务已经变为保护生产力的顺利发展。
”这次大会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C.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建立 D.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起点30.下表反映的是1953-1957年中英美三国相关产业年均增长情况,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经济基础较好 B.国民经济开始恢复 C.浮夸之风盛行 D.政府政策取得成效31.河北省徐水县1958年8月推出供给制,全县实行“十五包”:“吃、穿、住、鞋、袜、毛巾、肥皂、灯油、火柴、烤火费、洗澡、理发、看电影、医疗、丧葬,全由县里统一包下来。
”这本质上反映了A.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 B.“大跃进”成就显著C.生产关系脱离了实际 D.社会公平基本上实现32.某期《人民日报》的社论赞扬“一种新的社会组织”,称其“像初升的太阳”,是一种“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组织。
这一组织A.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B.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极大地破坏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D.从根本上变革了农村的生产关系33.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
下图是1949—1988年我国粮食产量示意图。
其中1956年与1988年粮食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分别是A.“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中共八大的召开和农业合作化运动C.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4.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中国农村率先进行改革,普遍A.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5.中共中央在《关于1980、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的报告》中提出,1981年计划安排工业总产值增长6%,轻工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8%。
在《关于198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提出,1982年计划轻工业总产值比1981年增长7%,整个工业总产值增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