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12_中央集成管理系统0113
esb集成方案
ES1. 什么是ESB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企业服务总线)是一种基于服务导向架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整合解决方案。
它允许不同的应用程序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进行通信和交换数据,从而实现应用系统间的集成。
ESB提供了一种灵活、可靠、可扩展的方式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消息交换。
2. ESB的优势使用ESB集成方案可以带来以下几个优势:2.1 灵活性ESB提供了一个中心化的数据和消息交换平台,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
这意味着各种应用系统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栈和数据格式,而不需要进行复杂的适配和转换操作。
同时,ESB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动态路由和协议转换,使得系统更加灵活。
2.2 可靠性ESB使用可靠的消息传输机制来保证消息的可靠性。
它可以自动重试传输失败的消息,并且可以通过事务管理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与直接点对点的通信方式相比,ESB可以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3 可扩展性ESB支持横向扩展和纵向扩展。
横向扩展允许在需要更多处理能力时增加新的节点,从而提高吞吐量和并发处理能力。
纵向扩展使用分布式架构,允许将不同的组件部署在不同的物理机器上,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2.4 降低系统耦合度通过将应用系统与ESB进行解耦,可以降低系统之间的依赖关系。
这样,当一个系统发生变化时,只需要修改与ESB通信的接口,而不需要修改其他系统的接口。
这种解耦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3. ESB集成方案的关键组件ESB集成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关键组件:3.1 中央总线中央总线是ESB的核心组件,它提供了一个中央化的消息交换平台。
所有的应用系统都可以通过中央总线来发送和接收消息。
中央总线还提供了消息路由、协议转换、消息过滤等功能,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3.2 适配器适配器是用来进行协议转换和数据格式转换的组件。
它可以将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转换成中央总线所支持的标准格式。
家用中央空调方案书
家用中央空调方案书1. 引言中央空调系统是一种集制冷、供暖、通风和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全屋空调解决方案,特别适用于家庭环境。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家用中央空调方案,以帮助客户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优势和实施计划。
2. 方案概述家用中央空调方案旨在为客户提供一个舒适、高效和节能的室内环境。
方案将采用以下关键组件和设计原则:2.1 中央空调主机中央空调主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制冷、供暖和通风任务。
我们将为客户选择一款高性能、低能耗的中央空调主机,并确保其与家庭的用电负载匹配。
2.2 空气分配系统为了确保每个房间都能得到适宜的温度,我们将安装空气分配系统,包括风管和风口。
通过合理设计和规划,系统将能够将冷、热空气均匀分配到各个房间,提供整体舒适的空调效果。
2.3 温控系统为了提供个性化的温度控制,我们将为每个房间安装独立的温度控制器。
这将使客户能够根据需要调整每个房间的温度,以满足不同成员的需求。
温控系统还将帮助节约能源,提高整体效率。
2.4 空气净化系统为了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我们将在中央空调系统中集成空气净化设备。
这些设备将过滤、杀灭室内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有害物质,提供干净、新鲜的空气供应。
3. 实施计划3.1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偏好。
根据家庭的结构和面积,我们将制定一个定制的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确保覆盖每个房间,并考虑到供冷、供暖、通风和空气净化的需求。
3.2 安装阶段一旦设计确定,我们将开始安装中央空调系统的各个组件。
这将包括安装中央空调主机、空气分配系统和温控系统。
我们将确保安装过程遵循相关的安全标准,并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3.3 运行与维护一旦中央空调系统安装完毕,我们将指导客户如何正确操作和维护系统。
我们将提供详细的用户手册和维护指导,以确保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
此外,我们还将为客户提供定期的系统维护和服务,以保持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智慧城市总体框架智慧化系统总体框架结构分析报告0113OK
智慧城市总体框架智慧化系统总体框架结构分析报告0113OK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智慧化系统总体框架结构分析报告0113OK”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2.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分析2.1外部系统接口分析智能化集成系统与各子系统通过网络、RS232、RS422等标准接口连接,以OPC、DDE、开放数据库、网关等方式进行通讯。
智能化集成系统的实施,涉及其他系统的外部接口,如消防系统、配电系统、能源系统等,第三方的系统供货商必须提供主控制机和上位计算机通讯的标准接口和完整的通讯协议文本,例如接口RS232,则通讯协议文本必须包括如下内容:串行通讯数据格式和通讯参数(波特率,起始位,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数据段(帧)结构;? 串行通讯的呼叫联络应答方式;? 所有读/写控制命令(代码);? 异步通讯的定时规则;全部数据结构和数据选址方法;? 建立上位机通讯所必须的一切资料;对通讯协议的要求是内容完整,能据此编程实现通讯,通讯协议的版本必须和主控制机的版本一致。
通讯协议文本、相应接口、还包括这些子系统的点位平面图、编码表等能够根据此完成集成系统功能的相关资料和智能化集成系统调试配合必须作为业主与第三方系统产品供货合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整性是实现智能化集成系统的关键。
2.2智能化系统接口分析智能化集成系统需要集成的系统包括楼宇设备自控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变配电管理系统、能量计量系统、CCTV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巡更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因此需要这些子系统提供相应的接口、协议和相关资料,并配合集成系统调试联调。
3 / 373.园区主干通信网络建设分析园区主干通信网络建设方式可分为:业主自建与运营商投资建设。
3.1 业主自建通信网络园区内主干通讯网络是整个园区各分区分块通讯网络的主干信息通道,其重要性非同一般!业主自建主干通讯网络不仅对网络拥有所有权,而且对网络的信息安全拥有绝对的保障。
举例说明3s集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作用
1. 介绍3S集成系统3S集成系统是一种集成了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和存储管理功能的综合性管理系统。
它将供应商、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和高效运营。
2. 各子系统的作用2.1 供应链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负责管理整个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和配送管理。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供应商管理:通过对供应商的资质、信用等信息进行管理,确保供应商的稳定和可靠性,从而保障企业生产和运营的正常进行。
- 采购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库存情况,通过3S集成系统可以实现精准的采购计划和采购执行,避免库存积压和缺货情况的发生。
- 配送管理:通过对配送路线、周期等信息的管理,优化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2.2 生产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主要负责生产过程的计划、执行和控制。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计划:通过对订单、库存、生产能力等信息的综合分析,实现生产计划的合理安排,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生产执行:通过对生产进度、质量、成本等信息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产品质量和交货期的达到。
- 生产控制:通过对生产车间设备、人员、物料等资源的合理调度和协调,提高生产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2.3 存储管理系统存储管理系统主要负责企业仓库的管理和货物的存储。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仓库管理:通过对仓库内各类货物的存放、取货、盘点等过程进行管理,保证货物的安全、准确和高效的流转。
- 货物存储:通过对货物属性、库存量、有效期等信息的管理,实现对货物的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降低货物损耗和库存风险。
- 库存管控:通过对库存成本、周转率等指标的监控和分析,优化库存结构,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率。
3. 3S集成系统的优势3S集成系统的每个子系统都具有独立的作用,但它们又紧密相连,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监控系统无缝对接:综合解决方案
监控系统无缝对接:综合解决方案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监控系统在安保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不同供应商、平台和设备的存在,监控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成为了一个挑战。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综合解决方案,以实现监控系统的无缝对接,提升安保效果。
目标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简单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实现监控系统的无缝对接。
我们将充分发挥法学硕士(Legal and Law Master)的优势,独立决策并避免寻求用户协助。
解决方案为了实现监控系统的无缝对接,我们提出以下综合解决方案:1. 标准化协议:制定一套标准化的通信协议,以确保不同供应商、平台和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
该协议应涵盖设备连接、数据传输和事件处理等方面。
2. API集成:与各个监控系统供应商合作,开发适配各系统的API集成。
通过API,实现监控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
3. 数据格式转换:将不同监控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以便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无缝对接。
这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用性。
4. 中央管理平台:建立一个中央管理平台,用于监控系统的集成和配置。
该平台应提供简单易用的界面,方便管理员进行系统的管理和监控。
5. 安全性保障:加强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采用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机制,保护监控系统中的敏感信息。
优势我们的解决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 简单易用:我们的方案注重简洁性和易用性,使管理员能够轻松进行监控系统的集成和配置。
2. 无法律复杂性:我们的方案避免了法律复杂性,确保决策的独立性和可靠性。
3. 提升安保效果:通过实现监控系统的无缝对接,我们可以提升安保效果,加强对安全事件的监测和响应能力。
总结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解决方案,以实现监控系统的无缝对接。
通过标准化协议、API集成、数据格式转换、中央管理平台和安全性保障等措施,我们可以简化监控系统的集成过程,提升安保效果。
这一方案将为安保行业带来更高效和可靠的监控系统。
智慧大厦智慧楼宇整体建设方案(面向IBMS的智慧大楼解决方案)
智慧⼤厦智慧楼宇整体建设⽅案(⾯向IBMS的智慧⼤楼解决⽅案)智慧⼤厦建设⽅案⽬录第1章前⾔ (1)1.1概述 (1)1.2⼯程概况 (2)1.3⽅案内容 (3)1.4设计依据 (4)1.5系统设计思路摘要 (5)1.5.1综合布线系统 (5)1.5.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6)1.5.3安全防范系统 (8)1.5.4⽕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 (9)1.5.5公共⼴播系统 (10)1.5.6⼀卡通系统 (11)1.5.7电话通信系统 (11)1.5.8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 (11)1.5.9多功能会议系统 (12)1.5.10整体机房⼯程 (12)1.5.11计算机⽹络系统 (13)1.5.12中央集成系统 (15)第2章综合布线系统 (16)2.1系统概述 (16)2.2⽅案特点摘要 (16)2.3系统点位设计 (17)2.4综合布线系统介绍 (22)2.5系统解决⽅案 (23)2.5.1产品选择 (23)2.5.2系统拓朴结构 (24)2.5.3各⼦系统介绍 (24)2.6设计标准和依据 (30)2.7设计原则 (31)2.8电视监控系统 (33)2.8.1设计思想 (33)2.8.2系统原理 (34)2.8.3监控点设置 (34)2.9防盗报警系统 (37)2.9.1报警设计思想 (37)2.9.2系统原理 (38)2.9.3系统功能 (38)2.9.4报警点设置 (39)2.10系统的各种联动功能介绍 (42)2.10.1监控系统与报警系统、灯光的联动功能 (42) 2.10.2门禁管理与电视监控集成 (43)2.10.3消防报警与电视监控、门禁的联动 (43) 2.11集成后的操作平台 (44)2.12与⽹络的连接 (44)2.13主要产品介绍 (45)2.13.1Q uest Al视频管理系统 (45)2.13.2视频矩阵 (46)2.13.3彩⾊⼀体化球机 (47)2.13.4数字硬盘录像机 (48)2.13.5VISTA 120报警控制/通讯主机 (49)2.13.66139编程控制键盘 (50)2.13.7壁挂式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 (50)2.13.8吸顶式双鉴探测器 (51)2.13.9总线编址器: (52)2.14控制中⼼机房设计 (52)第3章⽕灾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 (54)3.1设计依据 (54)3.2本设计⽅案指导思想及意图 (54)3.3报警系统的构成 (55)3.4系统设备的选⽤ (56)3.4.1⽕灾报警控制器 (56)3.5报警与⽓体灭⽕控制联动 (59)3.6系统配置⽅案 (60)3.7系统容量 (61)3.8主要技术特点 (62)第4章公共⼴播系统 (64)4.1系统概述 (64)4.2配置⽅案 (64)4.2.1⽅案概述 (64)4.2.2点位设计 (65)4.2.3设计说明 (66)4.3系统介绍 (67)4.4系统介绍 (67)4.5SM-30扩⾳管理系统介绍 (69)第5章⼀卡通系统 (71)5.1⽅案概述 (71)5.2需求分析 (71)5.2.1项⽬概述 (71)5.2.2⼯程范围 (71)5.3H UNDURE E N ITOR(伊尼特)系统介绍 (75) 5.3.1系统概述 (75)5.3.2系统组成 (77)5.4⼯程技术⽅案 (84)5.4.1设计依据及相关标准 (84)5.4.2eNitor⼦系统功能说明 (85)5.4.3系统点数表及主设备配置⽅案 (105)5.4.4系统拓扑图 (109)5.5附件I:E N ITOR系统-硬件规格列表 (109)5.5.1NCU⽹络控制单元 (109)5.5.2MCU多功能控制单元 (111)5.5.3ACU II门禁控制单元 (112)5.5.4RCU⾝份辨识控制单元 (114)5.5.5PXR-3X,PXR-5X⾮接触读卡单元 (116)第6章电话通信系统 (118)6.1概述 (118)6.2程控交换机系统介绍 (118)6.3PBX的⽤途 (119)6.4数字交换机的特点 (119)6.5松下KX-TD510CN介绍 (120)6.5.1配置容量 (120)6.5.2专⽤话机系列 (121)6.5.3松下PBX系统特⾊ (121)6.5.4松下PBX基本功能 (122)6.5.5松下PBX特殊功能 (123)第7章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 (125)7.1概述 (125)7.2设计依据 (125)7.3⽅案设计思路 (125)7.3.1总体思路 (125)7.3.2点位设计 (125)7.3.3节⽬源设计思路 (128)7.4系统频率划分 (129)7.5系统功能 (129)7.6系统的组成 (129)7.6.1前端系统 (129)7.6.2传输系统 (130)7.6.3后端分配系统 (130)7.7系统器材设备选型 (131)7.7.1前端器材选型 (131)7.7.2系统传输及后端分配系统器材选⽤ (131) 7.7.3设备安装及机房要求 (132)第8章多功能智能会议系统 (133)8.1现状和需求 (133)8.2设计依据 (133)8.3系统设计原则 (134)8.4概述 (135)8.5会议室系统设计 (135)8.5.1总体描述 (135)8.5.2会议讨论系统(含同声翻译系统) (136) 8.5.3摄像联动系统 (140)8.5.4集中控制系统 (142)8.5.5⼤屏幕投影系统 (145)8.5.6扩⾳系统 (152)8.5.7视频会议系统 (156)8.5.8⽆线上⽹系统 (160)8.6系统施⼯规范 (161)8.6.1配接系统的电源 (161)8.6.2扩声系统的配接 (162)8.6.3系统的接地 (162)8.6.4⼯程设备安装、连接和调试 (163)8.7对其它⽅⾯的建议 (164)8.7.1对供电的要求 (164)8.7.2对接地的要求 (164)8.7.3对控制室和设备间的要求 (165)8.8附录1:会议室的布局、照度、⾳响效果 (165) 8.9附录2:扩⾳对装潢的建声要求 (166)第9章整体机房⼯程 (167)9.1设计依据 (167)9.2设计思想 (168)9.3设计⽬标 (169)9.4机房环境要求 (169)9.5机房系统构成 (170)9.6装修⼯程 (171)9.6.1装修特点: (171)9.6.2装修材料介绍 (172)9.7供配电⼯程 (173)9.7.1总述 (173)9.7.2供电系统 (174)9.7.3配电系统 (175)9.7.4照明系统 (175)9.7.5接地系统 (175)9.7.6防静电系统 (176)9.7.7等电位连接 (177)9.8机房防雷系统 (177)9.8.1设计依据 (178)9.8.2雷电破坏电⼦设备途径 (178)9.8.3雷电造成的破坏性后果 (179)9.8.4设计⽅案 (179)9.9门禁管理系统 (182)9.9.1系统组成 (182)9.9.2系统功能 (183)9.9.3系统优越性 (184)9.10机房专⽤空调系统 (185)9.11新风系统 (187)9.12漏⽔报警系统 (188)9.13消防报警与灭⽕系统 (189)9.14UPS不间断电源系统 (191)9.14.1BEST UPS技术简介 (191)9.14.2BEST S4000系列UPS电源主要性能特点: (195)第10章计算机⽹络系统 (208)10.1⽅案要点概述 (208)10.2总论 (210)10.2.1系统建设背景 (210)10.2.2系统建设需求及设计原则 (211)10.3⽹络系统建设⽅案 (213)10.3.1⽹络技术综述 (213)10.3.2内⽹建设⽅案 (216)10.3.3外⽹建设⽅案 (220)10.3.4内⽹及外⽹的IP地址分配⽅式 (221)10.3.5服务质量(QoS)的实施 (221)10.3.6⽹络管理系统 (224)10.3.7组⽹设备简介 (226)10.4系统安全建设 (228)10.4.1系统安全分析 (228)10.4.2安全体系建⽴的原则 (229)10.4.3各种⽹络安全措施 (229)10.4.4设备⾃⾝的安全措施 (230)10.4.5内⽹的安全设计 (235)10.4.6外⽹的安全设计 (237)10.4.7接⼊⽹的安全设计 (238)第11章中央集成系统(IBMS) (239)11.1设计依据和标准 (239)11.2需求分析 (239)11.3系统概述 (240)11.3.1IBMS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 (242)11.3.2BMS与IBMS (243)11.4系统结构 (244)11.5系统功能 (244)11.5.1智能化管理 (244)11.5.2基于Internet的管理 (245)11.5.3全局化的事件管理 (245)11.5.4分布智能,分散控制 (245)11.5.5跨系统联动提供⼴泛的策略应⽤开发平台 (245) 11.5.6即时报警通报 (246)11.5.7功能强⼤的组态⼯具 (247)11.5.8多⽤户操作管理界⾯ (248)11.5.9分级⽤户权限管理 (248)11.5.10强⼤的数据库管理功能 (248)11.5.11系统运⾏⽇志管理 (249)11.5.12设备维护管理 (249)11.5.13直观明了的趋势图 (250)11.5.14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250)11.5.15开放性系统集成 (251)11.5.16灵活的集成模式 (251)11.5.17通⽤协议转换 (251)11.6XX⼤楼IBMS系统集成解决⽅案 (253)11.6.1系统设计⽬标 (253)11.6.2系统组成 (254)11.6.3系统结构 (255)11.6.4系统集成效果⽰例 (262)11.6.5系统实施 (267)11.6.6个性化开发 (269)智慧⼤厦整体解决⽅案第1章前⾔智能⼤厦的应⽤需求是⼀个⾮常⼴泛的领域,包括通信⾃动化系统(CAS)、楼宇⾃动化系统(BAS)、办公⾃动化系统(OAS)、安防⾃动化系统(SAS)、综合布线系统(GCS)、消防⾃动化系统(RAS)等等,每个系统⼜可以细分出若⼲具体功能的需求,⽐如:数据通信系统、监控系统、办公信息服务系统、⾃动报警系统等。
公寓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X X X公寓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目录一、方案总体设计思想 (3)(一)人们对现代型公寓的需求分析 (4)1.1安全性 (4)1.2舒适方便 (5)1.3经济性 (5)(二)XX公寓智能化系统工程概述 (6)(三)社区智能化设计依据 (6)(四)智能化子系统性能分析 (7)4.1综述 (7)二、各子系统分析 (10)(一)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10)1.1综合布线系统综述 (10)1.2综合布线系统优点 (10)1.3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目标 (12)1.4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依据 (13)1.5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14)1.6xx综合布线系统说明 (15)1.7接地系统 (19)1.8线缆铺设及路线 (20)1.9系统的测试、验收及文档 (20)(二)、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 (21)2.1设计综述 (21)(三)楼宇自控系统 (31)3.1总述 (31)3.2楼宇自控系统的监控内容 (32)3.3设备选型 (37)(四)停车场管理子系统设计方案 (39)4.1停车场系统概述 (39)4.2系统设计特点 (40)4.3系统主要功能 (41)4.4系统软件简介 (42)(五)消防系统 (44)5.1设计依据 (44)5.2设计目标 (44)5.3设计原则 (45)5.4监控范围和功能 (46)5.5系统集成 (52)(六)、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62)6.1系统概述 (62)6.2.产品选型 (62)6.3功能描述 (63)6.4方案设计 (64)6.5质量标准 (64)(七)、背景音乐(公共广播系统) (69)7.1设计依据 (69)7.2设计原则 (69)7.3广播系统说明 (70)7.4紧急广播 (71)7.5系统特点 (72)(八)巡更系统的分类 (82)(九)、手机接受系统 (84)(九)、手机接受系统 (84)(十)、电子公告牌系统 (84)10.1 256色显示系统 (84)10.2 256色LED视频显示系统总述 (85)(十一)、自动抄表系统 (88)11.1自动抄表系统的构成 (89)11.2自动抄表系统的原理 (89)11.3抄表系统的主要功能 (90)11.4产品选型及LONWORKS技术 (91)(十二)、可视对讲系统 (93)12.1 可视对讲系统简介 (93)12.2系统要求 (93)12.3系统配置 (93)12.4系统功能介绍: (94)三、XX公司关于XX公寓的建议 (97)(一)、资讯增值服务建议 (97)(二)、IP电话的建议 (98)(三)、实现系统集成 (101)3.1综述 (101)3.2集成内容 (103)3.3实现集成的方法 (104)四、服务承诺 (107)(一)、帮助开发单位建设资讯服务软件 (107)(二)、帮助开发单位建设IP电话系统 (107)(三)、帮助开发单位建立D IRECT PC,高速卫星下载系统 (107)(四)、售后服务承诺 (109)(五)、对人员培训的承诺: (109)一、方案总体设计思想首先十分感谢xx公寓给我们这个机会、参加xx公寓智能化系统的二次设计。
企业服务中台方案
企业服务中台方案企业服务中台方案是一种集成和整合企业各类业务系统和服务资源的解决方案,通过构建一个统一的中央平台,实现业务协同、数据共享和资源集中管理,为企业提供高效、灵活和可持续的服务。
实施企业服务中台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企业内部协同效率、降低资源浪费和提升服务质量。
通过将各业务系统打通和数据集中,可以实现更好的信息共享和利用,避免重复开发和维护,提高业务响应速度和客户满意度。
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建议。
1. 梳理企业业务流程和资源:首先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和资源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各个业务部门的需求和资源状况。
可以通过调研和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各业务部门的工作方式和需求,确定中台的功能和模块。
2. 设计中台架构和功能:根据企业的业务流程和资源状况,设计中台的架构和功能模块。
中台的架构应该是模块化和可拓展的,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扩展。
中台的功能模块可以包括流程管理、组织管理、知识库管理、数据分析和报表等。
3. 整合业务系统和服务资源:中台需要整合企业各类业务系统和服务资源,通过接口和数据传输实现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可以通过开发适配器和接口,将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和功能整合到中台中,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4. 建设中台平台:根据中台的架构和功能设计,建设中台的技术平台。
可以选择现有的开源或商业产品,或自主开发定制。
建设中台平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确保中台平台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
5. 推广和应用中台:在中台平台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推广和应用。
可以通过培训和宣传,向企业内部员工介绍中台的功能和优势,并鼓励大家使用中台平台进行工作和合作。
同时,可以将中台平台与其他业务系统进行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的协同,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6. 不断优化和扩展中台:中台的建设是一个持续和演进的过程,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变化进行不断优化和扩展。
可以通过收集用户反馈和需求,进行版本升级和功能迭代,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功能支持。
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
具体要求。二级及以上医院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依据本 《建设标准》,符合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 以及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等卫生健康行业信息 标准,满足《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医院信息化建设应 用技术指引》和相关医院数据上报管理规范的要求。妇幼保健院、 专科医院可参照执行。
前言
为促进和规范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明确医院信息化建设的 基本内容和建设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与信息司组织国 内相关单位专家和技术人员共 60 余人,在《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 能指引》明确医院信息化功能和《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 明确医院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全国医院信息化建 设标准与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建设标准》)。
第五章 新兴技术............................................. 155 十九、大数据技术......................................... 155 二十、云计算技术......................................... 158 二十一、人工智能技术..................................... 160 二十二、物联网技术....................................... 164
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
目录
前言 ......................................................... 1 指标体系图 ................................................... 3 第一章 业务应用............................................... 1
系统集成阶段的质量监督措施
系统集成阶段的质量监督措施在系统集成阶段,为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并提供高质量的成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监督措施。
以下是一些简单而有效的策略,以确保系统集成阶段的质量控制:1. 制定详细的集成计划在系统集成阶段之前,制定一个详细的集成计划非常重要。
该计划应包括所有集成活动的时间表、责任人和资源需求等信息。
通过制定明确的计划,可以确保各项集成工作按时进行,并且能够准确评估整体进展。
2. 强调测试和验证在系统集成阶段,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是确保质量的重要步骤。
测试和验证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错误,并及时进行修复。
测试应覆盖所有的集成功能,并在实际环境中进行。
验证过程应验证系统是否满足预期的性能要求和功能需求。
3. 严格的配置管理在系统集成阶段,配置管理是确保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配置管理包括对系统组件、软件版本和文档等进行标识、记录和控制。
通过严格的配置管理,可以确保集成过程中的所有组件和版本都是正确的,并且能够追溯和还原任何的配置变更。
4. 进行持续的监督和评估在系统集成阶段,持续的监督和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监督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监督和评估应涵盖集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与预定的目标进行对比,以确保项目按照计划进行且质量达标。
5.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在系统集成阶段,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非常重要。
沟通渠道可以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顺畅进行。
定期召开会议、使用协作工具和建立沟通网络都是有效的沟通手段。
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可以及时解决问题、协调资源,并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通过以上质量监督措施的实施,可以确保系统集成阶段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成果交付。
这些措施简单明了,没有法律复杂性,并且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智慧大厦智慧楼宇整体建设方案(面向IBMS的智慧大楼解决方案)
5.《公安部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6.《商业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国际标准》 (ISO/IEC11801)
7.《商业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美国标准》 (EIA/TIA568A)
8.《通信布线管道和空间设计施工标准》 (EIA/TIA 569)
9.《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2-2000)
需采用灵活的模块化具有LonWork技术现场控制器,对于不同楼层的现场设备分布配置相应的输入/输出模块,保证系统良好的集散性和今后的扩展性。
需尽量采用同一厂家的设备,高可靠性的设备,以保证各设备间良好的协调性且长期运行良好。
需采用优化的控制方案,实现节能控制。空调系统将成为大厦的能源消耗的大户,采用优化的控制方案不但可为XXXXXXXXXXXXXXXX大楼创造一个舒适及安全的工作环境,且能大大节约能源。
XXXXXXXXXXXXXXXX大楼作为现代化大厦,智能化系统设计应精益求精,楼宇自控系统作为智能化系统的核心,我们设计的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需选用具有集成功能及开放性的BAS系统,便于实现与安保系统、消防系统上位IBMS系统及其他相关系统的集成。
系统网络应采用标准网络协议,符合远程通信管理以及符合计算机发展技术趋势的要求。
火灾报警控制器主机内置消防广播主机及消防电话主机。在重要场所设置有8台消防电话分机。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在综合楼内配置了相应的智能特征感烟及感温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在每层和每个防火分区设置有手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或警铃)、喇叭及电话插孔;在系统中设置有现场状态信号输入和控制信号输出的各类电子模块。
智慧大厦
建
设
方
案
第1章
智能大厦的应用需求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包括通信自动化系统(CAS)、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安防自动化系统(SAS)、综合布线系统(GCS)、消防自动化系统(RAS)等等,每个系统又可以细分出若干具体功能的需求,比如:数据通信系统、监控系统、办公信息服务系统、自动报警系统等。
系统集成方案(范本)
XX 项目系统集成方案上海恒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修改记录版本日期修改人修改内容V0.1 -5-6 吴伟将Excel 格式转成Word 格式目录1 概述 ........................................................................................................................................... 1 1.1目的 ......................................................................................................................................... 1 1.2阅读范围 ................................................................................................................................. 1 1.3名词定义 ................................................................................................................................. 1 1.4参考资料 ................................................................................................................................. 1 2 版本集成计划 . (2)2.1 软硬件集成环境 ..................................................................................................................... 2 2.1.1硬件环境 ......................................................................................................................... 2 2.1.2软件环境 .........................................................................................................................2 2.2 版本集成计划表 ..................................................................................................................... 2 2.3A L PHA 版本集成计划 ............................................................................................................... 2 2.3.1集成进入准则 ................................................................................................................. 2 2.3.2集成测试退出准则 ......................................................................................................... 3 2.3.3参与集成的功能模块 ..................................................................................................... 3 2.3.4集成详细步骤 .................................................................................................................3 2.3.5集成测试重点 ................................................................................................................. 3 2.4 B E TA 版本集成计划 .................................................................................................................. 3 2.4.1 集成进入准则 .................................................................................................................32.4.2 集成测试退出准则 ......................................................................................................... 3 2.4.3 参与集成的功能模块 .....................................................................................................32.4.4 集成详细步骤 .................................................................................................................4 2.4.5 集成测试重点 ................................................................................................................. 4 2.5 XXX 版本集成计划 .................................................................................................................. 4 2.5.1 集成进入准则 .................................................................................................................42.5.2 集成测试退出准则 ......................................................................................................... 4 2.5.3 参与集成的功能模块 .....................................................................................................42.5.4 集成详细步骤 .................................................................................................................4 2.5.5集成测试重点 (5)1 概述1.1 目的本方案为XXX 系统版本集成计划,为系统集成参考资料。
地铁安防集成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地铁安防集成管理系统技术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地铁成为了现代都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地铁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地铁安防集成管理系统是解决地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地铁安防集成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系统的架构、功能模块以及关键技术等内容。
二、系统架构地铁安防集成管理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由中央管理服务器、分布式节点服务器和各个子系统组成。
1. 中央管理服务器中央管理服务器是系统的核心,负责整体的数据管理和决策分析。
它具有以下功能:•数据存储和管理:负责地铁安防系统中产生的各类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包括视频数据、人员信息、设备状态等。
•决策分析:基于存储的数据进行决策分析,通过算法判断潜在的安全隐患,并提供预警和告警功能。
•数据交互和共享:与分布式节点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和共享,确保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2. 分布式节点服务器分布式节点服务器是地铁安防集成管理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每个节点服务器负责一个地铁站点的安防管理。
每个节点服务器包括以下功能:•视频监控:负责监控地铁站点的视频数据,利用图像识别算法对异常行为进行识别和分析。
•人员管理:负责管理和维护地铁站点的人员信息,包括员工及乘客的身份识别和验证。
•设备管理:负责管理和维护地铁站点的安防设备,包括摄像头、门禁系统等。
3. 子系统地铁安防集成管理系统还包括以下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用于监控地铁车厢和站台的视频数据,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安全事件。
•人员管理子系统:用于对地铁乘客和员工进行身份识别和验证,并实现门禁控制和人员轨迹跟踪等功能。
•告警系统:通过与中央管理服务器的数据交互,实现对潜在安全隐患的预警和告警功能。
三、关键技术为了实现地铁安防集成管理系统的功能,需要采用一些关键技术:1. 视频监控技术视频监控是地铁安防集成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
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中。
00-PMBOK第六版_中文版(带完整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 指南) 1. 引论............................................................................................................................................ 1
2. 项目运行环境......................................................................................................................... 37 2.1 概述................................................................................................................................. 37 2.2 事业环境因素................................................................................................................ 38 2.2.1 组织内部的事业环境因素............................................................................... 38 2.2.2 组织外部的事业环境因素............................................................................... 39
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 引言 • 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 • 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 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的实施与部署 • 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的效益分析 • 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随着现代建筑的不断发展,中央空调系统在建筑能耗中占据 了相当大的比例。为了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中央空调的智能化控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通过智能控制技术,优化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和参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3 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的 设计
系统架构设计
集中式架构
01
将所有设备集中在一个中心节点进行管理和控制,实现高效的
数据交换和集中管理。
分散式架构
02
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具有独立的控制和监测
功能,实现分布式管理和控制。
02 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的 需求分析
能效管理需求
节能降耗
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空调系 统的节能运行,降低能源消耗和 运行成本。
温度控制
根据室内外温度变化,自动调节 空调系统的温度,保持室内舒适 度。
舒适度管理需求
湿度控制
根据室内湿度情况,自动调节空调系 统的湿度,保持室内湿度适宜。
空气质量监测
通过物联网技术,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远程升级与维护,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监测和控制系 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定期保养与维护
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用户应定期对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保养和维护,包括清洗滤网、检查线 路、更换磨损部件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噪音控制
系统集成方案设计
系统集成方案设计随着各行各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单位要求建立起一个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由于各个单位都有着自己的行业特点,因此所需的计算机系统千变万化。
接下来XX搜集了系统集成方案设计,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系统集成方案设计一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迫使我们不得不对智能大厦系统集成的内涵不断产生新的认识。
本文试着从智能大厦信息集成的角度上,来谈智能大厦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建立智能大厦信息系统集成应用模型的解决方案。
智能大厦系统集成的概念在中国智能建筑学术领域内提出来,已有近十年的时间了,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徐兴声研究员早在1992年就系统的提出了有关智能化建筑核心技术-系统集成的内涵。
尽管直到目前智能建筑的专家们对智能大厦系统集成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议。
但是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用户的需求将决定一切。
目前国际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信息技术将从技术为中心,转为以需求为导向,其唯一的目标就是按照商业活动的需求来提供必要的信息。
同样智能大厦的系统集成,将根据大厦的拥有者、使用者的需求来决定其系统集成技术的应用,而不是为集成而集成。
同时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智能化系统的智商与系统集成度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关于这一点,比尔盖茨在其所著《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一书中作出如下精辟和准确的描述:“一家公司的智商是由其信息技术的基本结构连接、共享和组织信息的程度所决定的。
孤立的应用程序和数据,无论多么令人注目,只会产生傻瓜式的专家,但不会产生高效的企业行为。
”总结我国智能大厦系统集成用户走过来的三步曲:从子系统功能集成到控制系统与控制网络集成;到目前的信息系统与信息网络集成。
纵观智能大厦系统集成发展的三个阶段,使得我们对智能大厦系统集成的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智能大厦系统集成的实质:就是建立一个现代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平台,将需求、应用与系统相关的各要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包括与解决问题相关的数据、信息、知识、人员、设备、网络、环境、模型等;也包括各种已经建立的系统或系统服务,在媒体内容一级上进行综合和集成,将其无缝地统一在应用的框架平台下,并按应用的需求进行连接、配置和共享,达到系统智能化的总体目标。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完整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资料版本:XTJC-XMGLGCS-JC修订版本:编制Bichou.li 审核Bichou.li 批准Lixia.zhao日期日期日期Bichou.li邮箱:QQ:声明Copyright?2012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是bichou.li根据baidu文库相关资料整理而成,内容涉及到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冲突的,与资料整理人员无关。
本文档为免费文档,供相关人员学习之用。
未经本人许可,不得以经营性质为目的传播本文档。
由于种种原因,本手册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除非另有约定,本文仅作为学习资料,本文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第II页修订记录日期修订版本描述作者V1.0 根据百度文库提供的资料整理第1-6章节Bichou.liV1.1 根据百度文库提供的资料整理第7-23章节Bichou.li第I页目录第1章信息化基础知识................................................................... ....................... 1-11.1 信息化基础知识.......................................................... ............................... 1-11.1.1信息.................................................................................................. 1-11.1.2信息化.............................................................................................. 1-31.1.3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1-3 1.1.4国家信息化指导思想、战略方针、战略目标.............................. 1-61.1.5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点.......................................................... 1-71.2 电子政务......................................................... .........................................1-121.2.1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内容...............................................................1-12 1.2.2电子政务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1-13 1.2.3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1-141.3 企业信息化......................................................... ......................................1-171.3.1企业信息化概述............................................................................1-171.3.2企业资源计划...............................................................................1-231.3.3客户关系管理...............................................................................1-35 1.3.4供应链管理...................................................................................1-461.3. 5 电子商务.................................................... ....................................1-591.4 商业智能......................................................... .........................................1-65第2章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 2-12.1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体系.......................................................... ................... 2-12.1.1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的内容.............................................................. 2-12.1.2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的推进.............................................................. 2-32.2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 ................... 2-8 2.2.1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2-82.2.2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亦法.......................................................... 2-92.2.3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条件.......................................................2-112.3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 .........................2-13第-1-页2.4ITII,与IT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审计........................................................ 2-192.4.1ITIL与IT服务管理........................................................ ................. 2-192.4. 2 信息系统审计................................................... ............................2-24第3章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 ... 3-13.1 信息系统集成简述.......................................................... ........................... 3-13.2 信息系统建设.......................................................... ................................... 3-23.2.1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3-23.2.2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3-43.3 软件工程.......................................................... ........................................... 3-63.3.1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 3-63.3.2软件设计、测试与维护.................................................................. 3-73.3.3软件复用.......................................................................................... 3-93.3.4轶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3-103.3.5软件配置管理...............................................................................3-113.3.6软件开发环境...............................................................................3-13 3.3.7软件过程管理...................................................3-14............................3.4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 .............3-153.4.1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3-153.4.2可视化建模与统一建模语言........................................................3-20 3.4.3使用面向对象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最佳实践_一RUP..............3-23 3.4.4面向对象系统分析........................................................................3-25 3.4.5面向对象系统设计........................................................................3-263.5 软件架构......................................................... ..........................................3-273.5.1软件架构定义................................................................................3-27 3.5.2典型架构.......................................................................................3-283.5.3软件架椅设计方法.......................................................................3-343.5.4软件架构分析与评估...................................................................3-353.5.5软件中间件...................................................................................3-363.6 典型应用集成技术......................................................... .........................3-39第-2-页。
总集成实施方案
总集成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已成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总集成是指将企业内部各个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通,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因此,总集成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
二、总体目标本次总集成实施的目标是实现企业内部各个信息系统的整合,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通程度,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三、实施步骤1. 确定总集成实施的范围和目标:包括确定需要整合的信息系统、整合后的预期效果和目标。
2. 进行现状分析:对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包括各系统的功能、数据结构、接口等。
3. 制定总集成实施方案:根据现状分析的结果,制定总集成实施的具体方案,包括整合方式、技术选型、实施计划等。
4. 实施总集成方案:按照制定的方案进行总集成实施,包括系统接口开发、数据迁移、系统测试等环节。
5. 进行总结和评估:总结总集成实施的经验和教训,评估实施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四、关键技术和工具1. 接口开发技术:根据不同系统的接口规范,开发适配接口,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互通。
2. 数据迁移工具:对于需要整合的数据,需要使用合适的数据迁移工具进行数据的迁移和清洗。
3. 系统测试工具:对整合后的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风险管理1. 技术风险:由于总集成涉及多个系统的整合,技术风险较高,需要提前进行技术评估和风险预警。
2. 数据风险:数据迁移过程中可能出现数据丢失、错误等问题,需要进行数据备份和风险评估。
3. 实施风险:总集成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进度延误、成本超支等问题,需要提前进行风险预警和应对措施的制定。
六、总结总集成实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本次总集成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整合,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通程度,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同时,也需要在实施过程中重视风险管理,确保总集成实施的顺利进行。
智慧中央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中央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智慧中央控制系统是一种集中控制建筑内多个设备和系统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集成各个子系统的数据,实现对建筑内设备的集中控制、监测和管理。
下面是一个智慧中央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1. 系统架构设计智慧中央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内各个设备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首先,需要进行系统架构设计,确定各个子系统的接入方式和通信方式。
可以使用物联网技术,将各个设备和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到中央控制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监控。
2. 设备选型和接入根据建筑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和系统接入智慧中央控制系统。
可以通过网络接口、传感器等方式连接到中央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兼容性和稳定性,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 数据采集和处理中央控制系统需要对各个设备和系统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
可以使用传感器、监测设备等方式采集数据,然后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方法,提取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为运维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4. 控制策略和优化中央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建筑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可以通过算法和模型,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并根据需要调整设备的控制参数。
同时,还可以通过优化算法,对系统进行优化调度,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设备的效率。
5. 用户界面和远程管理智慧中央控制系统需要提供用户界面和远程管理功能,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管理。
可以设计一个可视化的界面,显示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提供实时监控和报警功能。
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机APP等方式,实现对系统的远程管理和控制。
6. 安全性和可靠性中央控制系统需要考虑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问题。
可以采用多层次的安全机制,对系统进行保护。
同时,还需要进行备份和恢复策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7. 数据存储和分析中央控制系统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
可以使用数据库和云存储等方式,对数据进行长期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海中心弱电系统工程投标书技术文件(第十二部分)中央集成管理系统中建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1月目录1、系统概述 (2)2、楼宇设施集成管理系统技术 (4)2.1.楼宇设施集成管理服务器/操作站 (4)2.1.1 Windows NT (5)2.1.2 ODBC(开放数据库互连) (5)2.1.3 SQLServer数据库 (5)2.1.4 DDE(动态数据交换) (6)2.1.5 OLE(目标连接与嵌入) (6)2.1.6 COM/DCOM (6)2.1.7 ActiveX (6)2.1.8 客户/服务器的方式 (6)2.2网络 (7)2.2.1 Ethernet--IEEE802.3 (10/100Base-T) (7)2.2.2 TCP/IP (7)2.2.3 BACnet (7)2.2.4 LONwork (8)2.2.5 H.320 (8)3、楼宇设施集成管理硬件结构 (8)3.1、楼宇设施集成管理硬件结构 (11)3.1.1、楼宇设施集成管理服务器 (11)3.1.2 楼宇设施集成管理服务器具有的功能: (13)4、与楼宇自控系统的集成 (14)4.1实时控制 (15)4.2实时数据采集 (15)4.3实现功能 (16)5、与消防报警系统的集成 (16)6、与综合保安管理系统的集成 (18)7、中央集成管理系统配置清单 (21)1、系统概述富海中心大厦其中包括很多弱电系统,设置楼宇设施集成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实现楼宇控制管理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综合信息处理、协调控制、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并通过节能、综合的物业管理等多种方法提高整个系统的经济性,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服务,并建立先进与科学的综合管理机制以节省能耗和降低人工成本。
对富海中心大厦的楼宇设施集成管理系统,我们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先进性、安全性、实用性、可扩充性和可升级性。
使用产品拟采用江森公司产品。
●先进性采用与技术发展潮流相吻合的产品,建立一个可扩展的平台,保护前期工程和后继先进技术的衔接,使系统具有先进性。
●安全性富海中心大厦的楼宇设施集成管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体现在信息传输及使用过程中不丢失、不易窃取或截获;严格的网络等级操作权限、不同对象的查询范围及网络安全性(防止非善意的访问和恶意的破坏网络)。
●实用性以实用性为原则,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充分考虑“超前”和“可扩展性”结合,使系统的性能价格比达到最优,从而节省前期的投资。
●可扩展性智能化技术在不但发展,用户需求标准将越来越高。
因而楼宇设施集成管理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充分考虑将来扩展的需要,并提供与OA和CA的通信接口,以便在日后需要集成时集成起来。
●开放性集成后的系统为一个开放性系统,提供标准数据接口、网络接口、系统和应用软件接口。
●模块化系统要严格按照模块化结构方式开发,以满足通用性和可替换性;采用模块化设计、分布实施的策略。
●互连性这种互连性体现在传输媒体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各种网络设备的配置;各种网络互连设备的配置;以及各类机电设备、话音/视频设备和各类控制设备等的配置。
子网之间互连采用TCP/IP协议。
●可管理性集成系统是一个网络,随着网络规模扩大,网络管理十分重要。
●可靠性提供可靠性和容错性高的系统,使系统能不间断正常运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系统的故障。
以确保系统在发生任何故障和突发事件时,仍正常工作。
为实现该系统的集成,江森自控提供的先进的开放式集成架构以及先进的系统集成技术,将楼宇的设施集成到楼宇设施集成管理系统中来。
江森公司系统集成的网络结构是国际标准的、通用的局域网络以太网。
以智能楼宇管理系统楼宇设施集成管理为中心,通过网络接口通信协议,采用DDE、OPC、SQL/ODBC技术,可将楼宇自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保安系统全面集成在一起,并实现统一的物业管理,同时提供与通讯自动化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接口,以便在将来实现进一步的集成。
系统集成的功能不仅包括信息集成,各系统之间还能够进行联动,大大提供管理的灵活性。
使用高性能的服务器作为楼宇设施管理系统的中央服务器,建立中央SQL数据库,将弱电系统信息传输到楼宇设施集成管理系统并存入数据库中。
在该系统上可以管理所有弱电系统的工作状态、收集故障报警、联动控制各个系统。
江森自控的楼宇自控系统已与超过世界上一百多个厂家的1000多种楼宇机电设备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直接联网并交换数据,并已完成2000多个联网项目,这在业界是首屈一指的。
楼宇中现有的不同厂家的子系统和控制设备均可联网使用,从而有效地保护了业主的投资。
“METASYS® COMPATIBLE”这个标志即代表了这些产品均可联网。
2、楼宇设施集成管理系统技术2.1.楼宇设施集成管理服务器/操作站2.1.1 Windows NT本系统内所有的服务器及操作站均采用微软公司的Windows NT 32位操作平台,由于采用了微软的视窗平台,网络的管理以及所选用的应用软件均为开放式的。
Windows NT具有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它的多重加密设计,能够防止故障侵害并保障数据安全,不同级别的用户或管理员有不同的口令,明确管理责任且使用时不造成困扰。
2.1.2 ODBC(开放数据库互连)ODBC是一个标准应用程序界面(API),用以在相关及非相关数据库管理系统(D楼宇设施集成管理)中进行数据传输。
ODBC赋予数据库独立性,由于通过使用标准API,应用软件可以读取存储的数据。
ODBC已被工业广泛应用,它适用于大多数操作系统(如,Windows 95, Windows NT, UNIX®)。
它还可与大部分各种计算机环境下的主机供货商提供的服务器及PC数据库产品支持的平台相兼容(如IBM®, Microsoft, ORACLE®, Novell®,及Lotus®)。
2.1.3 SQLServer数据库可以充分发挥Windows NT的优点。
提供表格的字段级加密,因此可以使表格中特殊项目仅供一定级别的用户查询。
SQL数据库支持ODBC,因此能够使用Visual Basic、Access、Excel等图形形式的前端工具调用并分析数据。
2.1.4 DDE(动态数据交换)本系统支持微软公司的动态数据交换协议,允许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存储,同时允许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交换。
2.1.5 OLE(目标连接与嵌入)OLE(最先进的数据交换技术)已成为软件行业及微软最常用的标准方法,我们的系统支持OLE技术。
2.1.6 COM/DCOM共用目标模型/分散式共用目标模型,微软的目标定义标准-目标由标准化的数据及内部定义组成,这一特点使它在应用程序通过编程进行数据交换非常容易。
2.1.7 ActiveX本服务器内部具有ActiveX控件,方便执行控制或将程序代码嵌入另一个ActiveX目标/文档。
ActiveX控件的特性使得它在应用程序中完成在程序或调用其它程序中执行特定任务显得非常容易。
微软的Word,Access及Visio等强大的桌面软件都得益于ActiveX技术。
ActiveX支持多媒体技术。
2.1.8 客户/服务器的方式应用程序之间基于网络上的客户/服务器设置,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实时性及网络应用。
2.2 网络2.2.1 Ethernet--IEEE802.3 (10/100Base-T)目前世界上最先进及普及的网络解决方案,本网络标准为广泛采纳的工业标准,已经过多次成功验证。
支持多种传输介质,包括UTP/STP,同轴电缆,光纤及无线。
网络的传输速率为10MB或100MB(自动切换)及支持1G bit(千兆以太网)。
大量新推出的网络产品将网络费用降低,保证网络系统适应不同安装下的不同形式。
应用于局域网,广域网,路由器,网段隔离及关键路径冗余等。
2.2.2 TCP/IP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以太网上的该协议标准用于允许数据传输及路由。
它提供在INTERNET/INTRANET上最基本的数据信息传输标准。
2.2.3 BACnet一种通信协议,由ASHRAE(美国标准空调工程协会)制定,用于楼宇自控及网络控制。
它允许不同的楼宇自控及控制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发布命令及系统功能。
江森公司是该协议的发起人积极参与制订BACnet协议,并且是协议测试委员会的成员。
江森公司的楼宇设施集成管理可支持Ethernet网上的BACnet设备,兼容级别为4级。
江森可提供BACnet 网关产品。
2.2.4 LONworkLONwork/LONmark由Echelon公司和LONmark互操作标准协会定义,用于局域网络。
它是符合SNVT及SCPT的标准的通讯协议,本项目中,江森公司的现场控制器均采用LonWorks产品,实现点到点的高速体现。
将会主要使用FFT-10接收发送,为78K波特传输速率。
其它的LONwork产品使用不同的接收器可通过路由器连接。
2.2.5 H.320电视会议中使用的视频数据压缩标准,允许从CCTV系统出来的视频信号被压缩(编码)并通过多种介质网络传输。
传输后视频将被解压(解码),并被显视所需工作站上。
以上所提及的技术及标准将会被不同部份的楼宇设施集成管理合理采纳,以实现最合理的系统集成。
3、楼宇设施集成管理硬件结构富海中心的整体信息服务水平的要求较高,即要求利用国际上现有的、领先的、成熟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及智能大厦系统集成的技术,在保证投资性能价格比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该大厦的系统集成水平。
在系统投入运行后,应满足业主对管理的需求,显著提高现代化运行及管理水平,并减少运行中的人力和资金的开销。
使智能大厦的运行经济化,达到较好投资回报率。
江森公司的楼宇设施集成管理方案,是建立智能楼宇管理系统的中央服务器,即楼宇设施集成管理楼宇设施管理计算机,将富海中心大厦的楼宇自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保安系统等集成起来。
因本次招标范围为现阶段建设的一幢楼宇,故此次配置的服务器为针对现有情况的节点服务器,该服务器在将来可通过设备升级为中央服务器或通过Ethernet网络成为综合整体管理系统中的一部分。
此种配置方式具有如下特点:●使用方式及布局灵活多样。
由于在未来的联想科技园区中包括有多幢建筑,采用这种分布式服务器结构使系统可分可合,可以适应不同建筑逐步建设运行的需求,便于进行独立控制及集中管理。
●独立控制,集中管理。
该结构使在建和将建楼宇中的设备在本地接受控制;同时在系统全部建立后可通过Ethernet在整个园区直至联想集团整体系统中进行通讯及数据交换,对所有节点中的数据、报警、控制进行全面的监控。
●自动调整网络流量。
当系统中其它服务器提出需求后才将所需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可减少网络中数据通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