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河流三角洲油田级地层格架研究——大庆油田P1组为例

合集下载

地层划分与对比

地层划分与对比
(常规系列包括感应、4m、微电极等曲线)
(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2、标准层的确定
(1)地层标准层: 在整套旋回沉积中,哪些岩性稳定具有
特殊标志,易于鉴别的单层或岩性组和明显的层段。
同时性、稳定性、特殊性
标准层根据其稳定程度及可控制范围可分为二级:
一级标准层:在油田范围内可进行对比使用。稳定程度大 于70%。
这表明地层对比不是新技术,但要掌握对比的方法、干活要仔细,否则要出错。
目录
一、概述 二、地层对比划分方法 三、不同沉积类型对比划分
二、地层对比划分方法
主要包括: 生物地层学(古生物化石)、 岩石地层学(岩性、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组合等) 地层记录的地球物理响应:(地震与电测) 层序地层学(沉积物供给与可容空间变化速率) 重矿物、稳定同位素、古地磁、事件地层
1、对比前的准备工作
(四)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1、对比前的准备工作
(4)、根据综合 录井图、取心图 及相应的资料划 出各层段的沉积 相及沉积微相, 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不同的沉积 相模式,其对比 模式是不同的。
桩74-9-2
滨浅湖 扇三角洲
近岸湖底 扇
-2050 -2100 -2150 -2200 -2250 -2300 -2350 -2400 -2450 -2500 -2550 -2600 -2650 -2700 -2750 -2800 -2850 -2900 -2950 -3000 -3050 -3100 -3150 -3200 -3250 -3300 -3350 -3400 -3450 -3500 -3550 -3600
Z52-2
Z52-2Z074-7-6Z74-8-6ZZ7744--1100--G6Z674-12-6 Z74-14-6

大庆油田地层油层

大庆油田地层油层

第四系含淡水,所以电阻基 值比较高,底部为一砂砾层, 电阻呈高峰状,常伴用第二比 例曲线。第四系沉积前虽有剥 蚀现象,与下部地层是一个不 整合接触,但构造形态已经形 成,所以厚度不受构造影响, 一般为40-60米。
底界定在由上而下最高的电 阻尖峰处,对应的自然电位曲 线负异常较大。
2.明水组
1)明二段
讨论内容:
一.大庆长垣基本概况 二.油田构造特征 三.地层、油层划分 四.地层、油层分层基本步骤 五.分层标志描述 六.小结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 样的复杂问题。其中对地层和油层的认识, 既是复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对具有多层、碎屑岩沉积油层的研究, 一般要从油层对比入手,以科学的方式来 描述地层和油层的各种形态特征,正确理 解地层和油层的变化趋势。
明二底界定在由上而下第 二个正旋回结束时出现的第一 个电阻高峰上,且与自然电位 的较大负异常相对应。
2)明一段
岩性由灰绿色块状泥岩、泥 页岩、粉砂岩、砂岩、砂砾岩 组成两个正旋回。黑色泥页中 含有零星介形虫,灰绿色泥岩 当中含小型螺蚌化石,受剥蚀 影响,构造中部厚度为零,东 西两翼厚度在0-120米左右。
电阻曲线起伏较小, 自然电位平直。
底界定在萨零组上砂岩 结束处的最低点。
②萨零组
萨零组共分8个小层,厚 度在30~40米之间。上砂岩 3个小层,下砂岩5个小层。
灰白色粉砂岩、细砂岩、 泥岩、泥岩间互沉积的含油 砂岩,生物化石丰富,有大量的介形虫、叶肢介,层理
发育。
上部曲线呈锯齿状,下部 曲线起伏较大,萨零组下砂岩 似火焰状高峰,自然电位曲线 有负异常。
峰可作为局部对比的标志。
底界定在由上而下最后一 个正旋回,钙质形成的电阻 高尖下,泥岩低值处,对应 在自然电位曲线上是一明显 基值,基值上下有负异常出

大庆油田注水开发后异常地层压力分布规律研究

大庆油田注水开发后异常地层压力分布规律研究

大庆油田注水开发后异常地层压力分布规律研究王建东, 翟湘筠,孙淑兰(中国地质大学 能源系)摘要:油田注水开发后地层压力的分布变化规律,对钻井作业和油田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对大庆油田注水开发后的异常地层压力成因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指出层内、平面和层间三大矛盾是异常地层压力形成的主要原因,在纵向上高压层、欠压层和正常压力层相间存在构成典型的多压力层系剖面,在平面上形成异常欠压区和异常高压区,根据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和分布特征,可以划分出10种类型的异常高压区。

关 键 词:注水开发;地层压力;异常压力;非均质性1 前 言大庆油田是早期注水开发的大型陆相非均质、多油层砂岩油田[1]。

由于油层在纵向上和横向上均存在着严重的非均质性,从而在纵向上形成了正常压力层和异常压力层并存的情况;在平面上形成了正常压力区与异常压力区交错分布的复杂情况。

因此,在油田注水开发后的钻井作业中,研究油气层的压力特别是油气层的异常压力分布,以及预测和控制油气层压力的方法,不仅可以保证安全快速钻进,而且还是优选各种钻井参数、制定钻井施工方案的基础。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准确的压力预测和油气层压力分布特征研究,不仅可以帮助认识和发现新的油气层,而且对了解地下油气层能量,控制油气层的压力变化,合理地利用油气层、最大限度提高采收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油田注水开发后地层压力纵向变化规律油田在原始状态下,各油层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油层压力随着深度增加而呈线性增加。

当油田注水开发以后,油层压力由静止状态变成了相对运动状态。

由于层间、平面和层内三大矛盾的存在及相互作用,地层压力在纵向上的分布特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当油层或其局部形成长期注大于采的情况时,致使地层压力有很大的提高,从而形成高压层,甚至是异常高压层;而当油层或其局部形成长期采大于注的情况,地层压力会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从而形成欠压层,甚至是异常欠压层;而对于注采平衡或接近平衡的油层,地层压力变化不大,则为正常压力层。

大庆油田主要储集评价报告

大庆油田主要储集评价报告

粒 间 孔
,
a 孔隙较发育, 连通性较好
b 孔隙中充填高岭石, 高岭石晶形较差
c 粒间孔, 孔隙中充填次生石英,
d 长石颗粒被溶蚀, 形成次生孔隙
5.影响储层发育的因素及储层评价
根据孔隙度、 渗透率、排驱压力、 孔隙喉道 半径平均值和进汞饱和度 5个参数, 可以把葡萄 花油层储层类型共分为如下 4类


观看葡 Ⅰ组平面、剖面图得到的结论:
(1) 研究的目的层为下白垩统姚家组一段的葡萄花油层, 其岩 性主要为深灰、绿灰色泥质粉砂岩、灰色灰棕 色 粉 砂 岩 和 细 砂 岩, 油 层 厚 度 在 3210 ~5615 m之间, 沉积类型为 三角洲前缘沉积,发育水下分流河道、 席状砂、 河口砂坝、 水下分流 间湾等微相类型。是在经历了湖面下降、湖面稳 定、湖面上升的沉积环境背景下形成的,具有多级次沉积旋 回. (2)依据水动力和时空沉积演化规律研究, 可进一步细分为湖 退型外前缘、湖退型过渡相、湖退型内前缘、稳定型内前缘 、湖进型内前缘、湖进型过渡相和湖进型外前缘7种细分亚 相,,其中三角洲内前缘以水下分流河道砂沉积为主,具有明显 的多期河流冲刷、充填特征,呈稳定条带状,单层厚度大;三角 洲外前缘以席状砂和透镜状砂为主,分布广而薄.

松 辽 盆 地是 一 个 板块 内部 发 育 起 来 的 中新 生 代断 陷 一 坳 陷 型 含 油 气盆 地。盆 地 的 基 底 为 古 生 界 变质 岩 和 海 西 期 花 岗岩。1)断 陷 阶段(燕山运动),在 中侏罗 世 晚期 或 晚侏罗 世 早 期。2)坳 陷 阶段 。盆 地 转 入 坳 陷 期 , 泉头 组 和 青 山 口 组 为 快 速 沉 降。姚 家组 和 嫩 江 组 为 持 续沉 降 时 期。3)盆 地萎 缩 褶 皱 时期。约在 中 自至 世 末 期,日本 海 开 始 扩 张, 给大 陆以 向西 的 挤压 力 。影 响到 松辽 盆 地 ,产 生 褶 皱背 斜 带与 凹 陷 相间排列的构造格局 。

相控旋回高精度成因地层对比方法及应用

相控旋回高精度成因地层对比方法及应用
制 , 合 油水关 系 和补 心 海拔 , 结 采用 沉 积旋 回法 、 等
收 稿 日期 20 0 7—1 —0 改 回 日期 20 1 5; 0 7—1 2—1 。 3
层 记 录都是 时问地层 单元 且在 空 问上存 在沉 积相 的
变化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等时对比类型包括岩石对
作 者 简 介 : 顺 明 , , 级 工 程师 ,93年毕 业 于 西 南 石 油 学 院 石 油地 质 专 业 ,0 7年 获 中 国地 质 大学 ( 京 ) 产 普 查 与 勘 探 专 业 博 士 李 男 高 19 20 北 矿 学位 , 主要 从 事石 油 地 质 生 产 研究 工 作 。联 系 电 话 :04 8 17 0 E—ma :k l @ s fcm。 ( 56)75 1 , i dys l m l .o o
中 图分 类号 :E 1. T l 1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9— 6 3 2 0 ) 1 0 2 0 10 9 0 (0 8 0 — 0 2— 4
油 田开发 初 期 , 用地 震 、 心 、 井及 古 生 物 应 岩 测
高程 法 、 层厚 度增量 法对 比小层 。 砂 实践 证 实 , 方法 在油 田开发 初 期还 是 比较 适 该 用 的 。然 而 , 到油 田开 发 中后期 , 田地 质静态 与开 油
带、 区别对 待 ” 的河 流一 三 角 洲 相 油 层 对 比方 法 在 各 油 田地 层 对 比 中得 到 了广 泛应 用 。这 种 方 法
以取 心井 资料为 基 础 , 建立 标 志层 和辅 助 标 志层 的
准面旋 回, 积 的地 层都 是 时 问地层 单 元 。高 分辨 沉 率 层序 地层 学 的“ ” 异作 用 是 指 基 准 面旋 回 内 相 分

大庆油田地层油层

大庆油田地层油层

二.油田构造特征
大庆长垣北部喇、萨、杏油田是背斜构造 油气藏,背斜形态呈“S”形。喇嘛甸油田向 西北方向偏,到了萨尔图油田向东偏,再到了 杏树岗油田向西南方向偏,所以形成了“S” 形。背斜构造有很多不整合接触,从第四系至 下白垩系底共有四个明显的不整合接触面,其 中在萨尔图中部没有钻到第三系和白垩系底这 两个不整合面,我们常见的是第四系和四方台 这两个不整合接触面。
五.分层标志描述
分层标志主要是以萨尔图油 田中部为例,进行单层描述。
1. 第四系
分布广,不成岩,无化石, 主要由黄色和灰色粘土以及黄灰 色砂层、砂砾层组成,表层有黑 色腐植土。
第四系含淡水,所以电阻 基值比较高,底部为一砂砾层, 电阻呈高峰状,常伴用第二比 例曲线。第四系沉积前虽有剥 蚀现象,与下部地层是一个不 整合接触,但构造形态已经形 成,所以厚度不受构造影响, 一般为40-60米。 底界定在由上而下最高的 电阻尖峰处,对应的自然电位 曲线负异常较大。
曲线形态下部电阻呈中高 值,由钙质砂岩形成的中高电 阻曲线呈尖刀形,所夹黑色泥 岩形成的电阻低值在小范围内 稳定。中上部出现较高电阻曲 线,纵观全段可划为五个正旋 回,底部曲线变化较大,但常 有低值出现,明显的低值和尖 刀状高峰可作为局部对比的标 志。
底界定在由上而下最后 一个正旋回,钙质形成的电 阻高尖下,泥岩低值处,对 应在自然电位曲线上是一明 显基值,基值上下有负异常 出现。
大庆油田的油层对比工作是在总结 大层段对比方法的基础上,延伸到研究 单油层的一种可行手段。根据油田中部 含油组合中,萨、葡、高油层地质条件 的反复研究与实践,现已总结出一整套 适合大庆油田“旋回对比、分级控制” 的通用油层对比方法。 下面根据钻井地质工作的特点,归 纳了地、油层分层的方法,仅供大家参 考并提出宝贵意见。

大庆油田地层油层

大庆油田地层油层
讨论内容:
一.大庆长垣基本概况 二.油田构造特征 三.地层、油层划分 四.地层、油层分层基本步骤 五.分层标志描述 六.小结
.
2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 样的复杂问题。其中对地层和油层的认识, 既是复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对具有多层、碎屑岩沉积油层的研究, 一般要从油层对比入手,以科学的方式来 描述地层和油层的各种形态特征,正确理 解地层和油层的变化趋势。
.
12
上部含油组合是由嫩四段和嫩三段地层组成, 油层是黑地庙.嫩四段地层就是黑一组油层 “H1”、嫩三段地层就是黑二组油层“H2”。
中部含油组合是由嫩一段、姚二+三段、姚 一段、青二+三段地层组成。
嫩一段地层包括:萨零组和萨一组油层,嫩 一底就是萨二组顶界。
姚二+三段地层包括:萨二组和萨三组油层, 姚二+三段底就是萨三组底界。
这两个不整合接触面。
.
7
.
8
背斜: 背斜就是核部由老的岩层组成,新岩层对称
重复出现在老岩层的两侧,横剖面上的形态是 向上弯曲。 不整合接触:
上下岩层有明显的沉积间断,地层有缺失, 新老岩层的产状是不平行,其表现为上下两套 岩层被一个侵蚀面所隔开,这个侵蚀面称为不 整合面。 断层:
断层是指岩石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发生了 破裂,并沿破碎面有显著位移的构造现象。
姚一段地层包括:萨葡夹层和葡一组油层, 姚一段底就是葡一组底界。
.
13
青二+三段地层包括:葡二组、高一组、高
二组、高三组、高四组油层,青二+三段底就
是高四组底界。
中部含油组合的油层就是萨尔图、葡萄花、
高台子。
①萨尔图油层是由萨零组“S0”、萨一组 “S1”、萨二组“ S2”、萨三组“S3”、萨 葡夹层“SP”组成。萨零组有8个小层,萨一

河流-三角洲储层大孔道形成机理研究

河流-三角洲储层大孔道形成机理研究
维普资讯




田 20 0 7年 7月
第l 4卷第 4期
F U J.L C I A I B O K O L& G SFE D T A I L
河 流 一三 角 洲 储 层 大 孑 道 形 成 机 理 研 究 L
白振 强
( 大庆油 田有限责任公 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黑龙 江 大庆 13 1 ) 67 2
2 储 层 宏 观特 性 对 孔 道 的影 响
2 1 非均质性 .
由于储层本身 的非均质性 , 导致在注水开发 过程中注人水优先沿高渗透层流动 j这种长期 ,

维普资讯
20 07年 7月





第l 4卷第 4期
触 次之 , 而磨 圆较差 的颗粒 以点 接触 居多 , 因为磨 圆度差 , 棱角 多 , 以互 为支撑 形成孔 隙 。 可 进人 高含 水 阶段 , 由于长期 的注 水开发 , 储层 经过 大量注人 水 的浸 泡 和 冲刷 后 , 层 骨 架 颗粒 储 支撑 方式改 变较 为明显 , 间原有 的点 、 接触关 粒 线 系部 分不存 在 , 孔 隙 及颗 粒 接 触 处 的胶 结 物 被 原 水 冲走 或被搬 运至 其他部 位 , 连通孔 隙增 多 , 原有 的点 、 线接触 处变 为连通孔 喉 , 部分颗 粒处 于流体 衬托 状态 。到特 高 含水 阶段 , 部 分颗 粒 处 于 流 大 体衬托 状态 , 互不接 触 , 在储层 中上 部还有 局部 仅 颗粒呈 点 、 接 触 。储 层 骨架 颗 粒 支撑 方 式 的 改 线 变使储 层 的连 通孔 隙增 多 , 喉变通 畅 , 表 现 孔 最终
作 者简 介 : 白振强 , , 7 出生,05年毕业 于西 安 男 1 8年 9 20

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1

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1

图 5 小层内垂向上的非均质模式图 Fig.5 Model of vertical heterogeneity of individual reservoir
表 2 PⅠ1-PⅠ4 小层夹层频数表 Table 2 Interbeds frequency of individual reservoir from PⅠ1toPⅠ4
化的信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故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考虑利用 BP 网络对渗透率进行预测。
研究表明,渗透率可以视为孔隙度(φ)、泥质含量(Vsh)、粒度中值(Md)、束缚水饱和度(Swi)
的函数,即 K = f (φ,Vsh,Md,Swi)。由于 K 值变化较大,取其对数形式,即 lg K = f (φ,Vsh,Md,
平行层理和斜层理的存在一方面有利于注入剂均衡地进入油层内进行驱动提高驱油效率一方面降低储层的渗透率这是因为层理面上富集炭屑和碳质薄层对垂向渗透率影响更大小层内韵律性特征储层中渗透率在三维空间上分布的韵律性有简单正韵律复杂正韵律均质韵律反韵律和复合式韵律图4由于层内渗透率在空间上分布差异性的影响层内水淹及驱油效率差异性很大因此剩余油多分布在渗透率较低的部位尤其是正韵律中上部的低渗区
部葡萄花油层组的非均质性进行了定量-半定量研究。文章认为大庆油田中部葡萄花油层组 PⅠ2 小层层内非均质
性最严重,与沉积微相密切相关;单砂层垂向上渗透率的变化以正韵律和复合式韵律为主,局部发育反韵律模式。
经对葡萄花油层组 PⅠ1—PⅠ4 系统研究(PⅠ表示葡萄花油层组一段;PⅠ1 为次一级分层,以下名称类推),层
Swi =21.742-2.7526Srr Md =0.1682-0.0035Srr。 AC — 声波时差; Srr — 微电极幅度差。
(3)

大庆油田地层油层分析

大庆油田地层油层分析

②葡萄花油层是由葡一组“P1”和葡二组 “P2”组成。葡一组有7个小层,葡二组有 10个小层,在两个油层组中,共计17个小层,
地层沉积厚度70米左右。
③高台子油层是由高一组“G1”、高二 组“G2”、高三组“G3”、高四组“G4”组 成。高一组有20个小层,高二组有34个小层, 高三组有23个小层,高四组有18个小层,共
2)在图上以箭头或横线表示油层组界 线,标注符号的位置均在微电极曲线左 侧一厘米处。
3)钻遇断层的井,首先要找到层组界 岩组划 分小段,按照砂岩组内的砂岩组成规 律进行对比。
5)由于设计与实际的误差较大,在设 计断点深度处不要进行硬性对比。
一.大庆长垣基本概况
整个大庆长垣为一轴向北东20度的 二级构造带,南北长140公里,短轴方向 南宽北窄,北部的宽度6~12公里,南部 的宽度为12~30公里。
大庆油田位于松辽盆地中央拗陷区, 自北向南、由西向东为:喇嘛甸、萨尔 图、杏树岗、高台子、太平屯、葡萄花、 傲包塔、宋芳屯、头台、齐家、龙虎泡、 龙南、杏西、模范屯、升平、榆树林, 朝阳沟等油田。
讨论内容:
一.大庆长垣基本概况 二.油田构造特征 三.地层、油层划分 四.地层、油层分层基本步骤 五.分层标志描述 六.小结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 样的复杂问题。其中对地层和油层的认识, 既是复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对具有多层、碎屑岩沉积油层的研究, 一般要从油层对比入手,以科学的方式来 描述地层和油层的各种形态特征,正确理 解地层和油层的变化趋势。
计95个小层,地层沉积厚度350米左右。
下部含油组合是由泉四段和泉三段地层组成。 油层是扶榆和杨大城子。泉四段地层就是扶一 组油层,泉三段地层包括扶二组、扶三组、杨 一组、杨二组、杨三组、杨四组油层,泉三段 底就是杨四组的底。

大庆油田区域储层特征认识

大庆油田区域储层特征认识

盆地沉积盖层自侏罗系开始,至中,新生代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但是以白垩系,尤其是下白垩统为主,新生界厚度不大。

地表均被第四系所覆盖。

盆地内发现三套含油组合,起上部含油组合为黑地庙油层,分布在嫩江祖的三四中;中部含油组合为萨尔图,葡萄花和高台子油层,分布在青山口组二三段及姚家组和嫩江祖一段中;下部含油组合为扶余和扬大城子油层,分布在泉头组三四段中,油田集中在中部含油组合内。

盆地沉积盖层被划分为七个一级构造单元,31个二级构造和130多个局部构造,目前所发现的油田大部分都集中在中央坳陷区内。

松辽盆地基底分别由大兴安岭华里西晚期褶皱带和吉黑华里西晚期褶皱带汇合而成。

在经历了三叠纪和侏罗纪早期的抬升剥蚀后,在侏罗纪晚期由于以断裂为主的构造运动的作用,在这里产生了众多的断陷、地垒和断阶带。

进入早白垩世松辽盆地沉降作用不断增强,使早期出现的分割性的小断陷扩大沟通,形成统一的松辽盆地大型沉积坳陷,至晚白垩世和第三纪,由于淤积充填而使盆地沉降速度明显减缓,坳陷渐趋萎缩。

松辽盆地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大型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面积约26×104km2,沉积地层厚度5000~6000m,全盆地分为7 个一级构造单元:中央坳陷区、西部斜坡区、东南隆起区、东北隆起区、北部倾没区、西南隆起区、开鲁坳陷区,大庆长垣是松辽盆地北部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由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太平屯、高台子、葡萄花、敖包塔7个背斜构造组成大庆松辽盆地属于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同志划分的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即呈北北东走向的中新生代沉降带中的一个大型沉积盆地。

盆地内部总的轮廓是北部、东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为隆起区,西部是平缓斜坡,中间是大面积的拗陷区大庆长垣北部,基岩以上沉积了上侏罗统、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的巨厚地层。

各沉积岩层的层序、岩性及含油状况见图1—3。

厚度最大、分布最广的是白垩系地层。

根据岩性、沉积环境和生、储、盖的组合关系可划分四个沉积旋回:即登娄库组、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四方台组—明水组。

大庆油田及有关的地质开发知识

大庆油田及有关的地质开发知识

大庆油田及有关的地质开发知识大庆油田及有关的地质开发知识目录第一讲:松辽盆地简介 (2)第二讲:大庆油田石油地质概况 (7)第三讲:“沉积相”的一般知识 (14)第四讲: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 17)第五讲:大庆油田储油砂岩的沉积模式 (25)第六讲:不同成因类型储油砂岩的水淹特点 (30)第七讲:“沉积相”研究成果的应用 (33)第一讲:松辽盆地简介松辽盆地是我国东北部的一个大型沉积盆地。

位于东经119°40′~128°24′,北纬42°25′~49°23′之间。

盆地呈被北北东方向展布,地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长750公里,宽330~370公里,面积26万平方公里。

(图一)盆地周围为山脉丘陵所环绕,西为大兴安岭,东北为小兴安岭,东为长白山系的张广才岭,南为康平—法库的丘陵地带,中间是松花江、嫩江、辽河水系的平原沼泽。

地面海拔一般在120~300米之间。

盆地内部在第四系复盖下面广泛分布着白垩纪地层,盆地四周出露古生代以前的变质岩。

岩浆岩以及侏罗纪火山岩。

勘探历程:松辽盆地的石油地质勘探开始于1955年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55年秋至1959年9月):对盆地进行全面侦察。

这个阶段对盆地进行了区域性综合勘探,应用的地球物理方法主要有航空磁测、重磁力普查、电法。

并搞了以地质浅钻为主的地面地质测量,基准井及少量深探井的钻探工作。

初步查明了盆地的构造轮廓,基底起伏和埋藏深度,划分了盆地一级构造单元,发现了42个局部构造,查明了位于中央拗陷区的大庆长垣构造,建立了以白垩系为主的地层层序,了解了盆地生、储、盖情况,发现了较多的油气显示,确定了盆地中央拗陷区为最有利的含油地区,并在大庆长垣高台子构造上拟定了松基三井的井位。

松基三井设计井深3200米。

三角洲分类及沉积模式

三角洲分类及沉积模式

岩相古地理读书报告——三角洲分类及沉积模式三角洲分类及沉积模式1、三角洲概述三角洲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沉积相,中国很多油田,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气田、新疆油田等,三角洲砂体都是主力产层,可见三角洲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

此外三角洲也是许多煤层的产出层位,对于找煤也可起到指导预测作用[1,2]。

三角洲有很多类型,不同类型的三角洲,其砂体发育特征和展布规律不同。

准确可靠的三角洲沉积模式,对指导油气的勘探和开发都有重要意义。

“三角洲”一词最初由古希腊历史学家荷罗多特斯(Herodotus)提出,他观察到尼罗河河口冲积平原的形态与希腊字母的Δ相似,因此称之为三角洲(Delta)。

关于三角洲的定义,教科书中引用了Barrell(1912)的定义,即“三角洲是河流在一个稳定的水体中或紧靠水体处形成的、部分露出水面的一种沉积物”,但是这一定义并不严谨,金振奎将三角洲定义为“河流等水流汇入蓄水盆地时,所搬运的碎屑物质在入口附近堆积形成的、总体呈朵状的沉积体”[3]。

2、三角洲沉积动力学几沉积作用2.1建设作用2.1.1河口作用Bates(1953)对三角洲进行了研究。

将三角洲河口比拟为水力学上的喷嘴。

依据河水和蓄水体混合的类型,可形成两种自由喷流类型:轴状喷流:是河水与蓄水体的混合作用发生在三度空间(立体的),其混合作用较快,致使水流速度迅速降低。

平面喷流:是河水与蓄水体的混合作用发生在二度空间(平面的),其混合作用较慢,故向盆地方向较远的地方仍保持较高的流速。

如果没有波浪和潮汐的较大影响,其流动类型取决于两种水之间的密度差异。

a、河水(地表径流)密度=蓄水体密度:为等密度流动,属轴状喷流,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湖泊三角洲中,但沉积范围一般较小。

b、河流密度>蓄水体密度:为高密度流动,沿水底呈平面喷流形式。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大陆坡上,为骨界的海底沉积物因受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二发生滑塌或滑动,可形成浊流。

这种浊流侵蚀海底峡谷,并沿海地峡谷流动,在峡谷口附近形成近岸水下扇等。

大庆油田地层油层

大庆油田地层油层
岩性为一套棕红色、杂色 泥岩、夹薄层砂岩、砂砾岩, 岩性粗糙、化石少,但稳定矿 物含量高,主要是红色玉髓, 正旋回性明显,因为受剥蚀影 响,构造中部厚度为零,东西 两翼厚度在0~80米左右。
实用文档
曲线形态反映为一正旋回, 电阻曲线不稳定,多呈锯齿状, 常有两个以上电阻高峰组成一 组,高峰间有低值回反,相对 应的自然电位曲线由两三组负 异常组成。
姚一段地层包括:萨葡夹层和葡一组油层, 姚一段底就是葡一组底界。
实用文档
青二+三段地层包括:葡二组、高一组、
高二组、高三组、高四组油层,青二+三段底
就是高四组底界。
中部含油组合的油层就是萨尔图、葡萄
花、高台子。
①萨尔图油层是由萨零组“S0”、萨 一组“S1”、萨二组“ S2”、萨三组“S3”、 萨葡夹层“SP”组成。萨零组有8个小层,萨
实用文档
一.大庆长垣基本概况
整个大庆长垣为一轴向北东20度的 二级构造带,南北长140公里,短轴方向 南宽北窄,北部的宽度6~12公里,南部 的宽度为12~30公里。
大庆油田位于松辽盆地中央拗陷区, 自北向南、由西向东为:喇嘛甸、萨尔 图、杏树岗、高台子、太平屯、葡萄花、 傲包塔、宋芳屯、头台、齐家、龙虎泡、 龙南、杏西、模范屯、升平、榆树林, 朝阳沟等油田。
实用文档
大庆油田的油层对比工作是在总 结 大层段对比方法的基础上,延伸到研究 单油层的一种可行手段。根据油田中部 含油组合中,萨、葡、高油层地质条件 的反复研究与实践,现已总结出一整套 适合大庆油田“旋回对比、分级控制” 的通用油层对比方法。
下面根据钻井地质工作的特点, 归纳了地、油层分层的方法,仅供大家 参考并提出宝贵意见。
202137chenli24岩性为灰灰绿杂色泥岩和一些砂质岩组成两个正旋回含有大型软体螺蚌化石底部含黑色矿物较多称芝麻砂岩砂岩与明一组上部的黑色泥岩相分隔因有剥蚀现象存在厚度为0250米左右构造中部厚度岩性为灰灰绿杂色泥岩和一些砂质岩组成两个正旋回含有大型软体螺蚌化石底部含黑色矿物较多称芝麻砂岩砂岩与明一组上部的黑色泥岩相分隔因有剥蚀现象存在厚度为0250米左右构造中部厚度202137chenli25明二段全部出露时从电阻曲线和自然电位曲都可划分出两个明显的正旋回底部为高渗透电阻曲线为明显高峰并伴有第二比例曲线上部为低渗透的泥岩电阻自然电位曲线有小的起伏基本平直

基于叠覆朵体模式的厚层三角洲前缘砂体精细刻画——以大庆油田杏六中区PⅠ油层组为例

基于叠覆朵体模式的厚层三角洲前缘砂体精细刻画——以大庆油田杏六中区PⅠ油层组为例

基于叠覆朵体模式的厚层三角洲前缘砂体精细刻画——以大庆油田杏六中区PⅠ油层组为例李卓奕;尹太举【期刊名称】《断块油气田》【年(卷),期】2024(31)1【摘要】为了厘清大庆油田杏六中区PⅠ油层组厚层三角洲前缘砂体的内部结构特征,为剩余油开发提供地质支撑,文中针对按照水下分流河道模式无法精细刻画目标砂体的问题,引入叠覆朵体模式,提出六步剖析法,依据密井网资料,对目标砂体的内部结构进行了精细刻画。

结果表明:1)按照叠覆朵体模式,能够较清楚地刻画目标砂体的内部结构特征。

2)运用六步剖析法(即确定标志层,划分等时地层单元;进行底拉平处理,认识等时地层单元内砂体的内部结构特征;识别较大的沉积界面,区分并追踪复合朵体;在复合朵体内识别单朵体,刻画其分布;分析朵体间接触关系,确定朵体间连通性;结合生产动态资料,验证剖析结果的正确性),对目标砂体的刻画结果打破了三角洲前缘砂体呈层状结构的传统认识。

3)目标砂体内部可以以进积、退积特征划分为一系列的沉积复合朵体和单朵体。

按照叠覆朵体模式,运用六步剖析法对砂体内部结构的刻画结果,避免了传统的基于相带的砂体结构剖析法中跨沉积时间单元所造成的对砂体内部结构认识的偏差,为剩余油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总页数】9页(P77-85)【作者】李卓奕;尹太举【作者单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地球环境科学学院;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P512.2【相关文献】1.高含水油田沉积微相至单砂体级精细研究--以大庆油田杏十三区太103井区PI 油层组为例2.大庆油田杏十二区单砂体级沉积微相精细研究——以葡萄花油层重点沉积时间单元为例3.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浅水三角洲砂体特征及厚层砂体成因4.鄂尔多斯盆地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与砂体构型——以宜川仕望河剖面长9油层组为例5.浅水型三角洲前缘砂体叠加样式——以鄂尔多斯盆地姬源地区长9油层组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庆升平油田葡萄花油层葡一油组浅水三角洲储层构型研究_贾珍臻(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412)

大庆升平油田葡萄花油层葡一油组浅水三角洲储层构型研究_贾珍臻(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412)

1
区域地质概况
, 其平原水上分流河道和前缘水下分流河道 构成该类沉积体的主要储层格架。由于分流河道窄 类型 小, 分叉改道频繁, 具有不同连通方向的单期水道在 、 空间上叠置 排列可造成复杂的储层空间非均质性。 大庆外围升平油田葡萄花油层葡一油组发育的浅水 湖盆三角洲沉积是研究区重要产油层。油田从 1989 年开始进行注水开发, 目前葡萄花油层整体已进入高 含水开发初期, 部分区块综合含水高, 采出程度却很 低。储层分布规律以及其空间构型研究的缺乏给进
[9 ]
2
2. 1
储层构型分析
构型分级 在 Miall 构型要素分析法的基础上, 结合国内对
[1415 ]

由盆地长轴缓坡方向进入的北部物源体系提供了大 量的碎屑物质供给, 对三角洲的建设始终起着控制 湖泊水域波动很 作用 。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大, 三角洲内前缘 ( 河道区 ) 带范围较宽, 可因长时 间的季节性或周期性干涸而出露水面致使分流河道 暴露于地表, 分流河道更容易分汊、 改道; 洪水期, 原 先出露地表的分流河道多被淹没, 洪流携带的高悬 , 移质碎屑充填于河道 并沿着这些河道把更细粒的 泥砂带到相对深水区沉积, 使整个浅水三角洲的进 积以大面积分布的分流河道砂体为形式向前扩展 , 河道间砂作为河道溢岸成因的砂体呈土豆状零星分 布于分流河道之间 ( 图 1 ) 。 在这种沉积背景下, 由 于三角洲前积的速度很快, 早期沉积的河口坝砂体 很容易被后期发育的分流河道冲刷侵蚀, 导致河口 消失。 坝砂体变薄、
[ 810 ]
升平油田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三肇凹陷东北 部徐家围子断陷北部的升平—兴城构造带, 属于在三 肇凹陷中古凸起上继承性发育的沿北东—南西走向 [ 11 ] 的鼻状构造 。其西接卫星油田, 东邻榆树林油田, 南临宋芳屯油田 。目的层段为下白垩统姚一段葡 为一套夹于大段黑色泥岩中的灰 萄花油层葡一油组, 细砂岩和泥岩的岩石组合。葡一组 绿—浅灰色的粉、 顶部埋藏深度为 1 403 ~ 1 570 m, 平均厚度约为 50 m。 根据岩性组合、 旋回性质及电测曲线特征等将葡一组 13 个沉积单元( 图 1) 。 划分为 9 个小层、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3 年第 9 期
内 蒙古 石 油 化 工
1 2 7
大 型 河 流 三 角洲 油 田级 地 层 格 架 研 究
— —
大庆 油 田 P 1 组 为例
孙 丽梅
( 大庆油 田钻探地质录井一公司 , 黑 龙 江 大 庆 1 6 3 7 1 2 )
摘 要; 对 油 田的整 体地层 格 架研 究清楚 , 对 油 田 开发 意 义 重 大 。 随 着 油 田逐 步 开 发 , 油 田的资料越 来越 丰 富 。 给 地 质 工 作 者 搞 清 地 层 格 架及 其 形 成 机 理 提 供 了条 件 , 本 文 以 Y 油 田 K 1组 为 例 , 研 究 了 该 区
旋 回对 比 , 相 型分 级 控制 ” 地 层 对 比原 则 , 计划 8 0 0 0 1 0 0 0 0口井 建 立油 田高 精度 地层 格 架 [ 1 ] 。具 体步

骤如 下 : 3 . 1 以 区域 大 剖 面 为依 据 确 定 对 比路 线
本次研 究选 择 三条 纵 剖面 和 5条横 剖面 为骨架 剖面 , 把三 条纵 剖 面对完 并 达到 闭合 。 3 . 2 以“ 标 准等 时 面” 为依 据 控 制砂 岩 组 级旋 回对

4 地层 格架 沉积 过 程分 析
2 0世 纪 8 O 年 代 高 分辨 率 层序 地 层学 引入 国内 以来 , 其 基 本理 论 和 研 究 方法 在 认识 与实 践 的反 复 验证 中得 到 了不 断 的完 善 和 发 展 , 国内不 少学 者在 该理 论指 导下 建立 了陆相 湖盆 高分辨 率层序 地层格
如何 统层 对 比及地层 演化规 律 。 关 键 词 : 油 田级地 层格 架 ; 地层 对 比; 沉 积 模 式
中 图分 类 号 : TEl 4 3
1 地 质 概 况
文 献标 识码 l A
文章编 号 : 1 0 0 6 -7 9 8 1 ( 2 0 1 3 ) 9 一O 1 2 7 一O 2
2 统 层对 比研 究地 层格 架 的意 义 2 . 1 多数 油 田都 有 各 区块 沉积 单 元 划 分 不 统 一 的
问 题
不 同 区块 的单 元 数 目不 同 , 它 们 之 间 的从 属 关 系 如何 ?应 该如 何去 对 比 , 是迫 切 需要 确定 的 问题 。 2 . 2 个别 单元 的成 因模 式 问题 某 一 沉积 单 元 在 一个 区 块 中发 育 , 但 是 在 其 他 区块 不 发育 。如何 从 机理 上解 释 此 现象 。

系统 分 析 油 田地 层 发 育 特 征 , 由于 研 究 区跨越 区域 较 大 , 全 区稳 定 标 准 层 较 少 , 葡I 5顶 属 于 全 区 分布 的标 准层 。
3 . 3 以“ 参 照层 ” 为 依 据 控 制 砂 岩 组 内 小层 对 比
图 1 研 冤 工 区 位 置 圈
作者简介 : 孙丽梅 ( 1 9 8 6 一) , 女, 内 蒙古 赤 峰 人 , 硕 士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 油 藏 工程 。
1 2 8
内蒙古 石 油化 工
2 0 1 3 年第 9 期
架 和地层 沉 积模 式 r 4 ] 。 实践证明, 高分 辨 率层序 地层 学 在提 高地 层划分 与对 比精 度 、 掌握 地层 分布 特征 , 增加 地层 预 测 的精 确 性 和准 确 性 、 建 立 高精 度 地质 模 型 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面成果显 著 。下 面用 高分辨 率 层序地 层学 理论介 绍地 层沉积 形式
收 稿 日期 : 2 O l 3 一O 2 —2 2
常 见 的模 式 如 下 : 河 道 沉 积体 的上平 下 凹模 式 指 导对 比[ a ] 。 现代 沉 积研 究证 实 , 既使 同一 河流 的 同 边滩 内 , 砂 岩顶 面也 不 象 原来 认 为 的那 样 是水 平 的, 而 是 凹 凸变 化 的 , 但 是 河 道 沉 积 旋 回 的顶 是 水 平, 因此这 一 顶面 可作 为参 照等 时 面 。
油 田各 开 发 区 ( 包括 过 渡 带 ) 的总 井 数 为 4 6 0 0 3 口, 取心 井约 1 1 0余 口 , 平 均井 网 密度 在 3 0 . 8 ~7 5 . 0 口/ k m 。 研究 工 区南 北 向分 布 。 面积 为 9 2 0 k m 。 工 区 位置 如 图 1 。
3 . 4 以“ 沉积模 式 ” 为依 据控 制 小层 内切 蚀界 线
在 过 去 的开 发 过 程 中 , 各 区块 成 因单 元 主要考 虑 区块 内地 质条 件 对 开 发 的 影 响 , 在成 因 中较 少 考 虑 与 临 区块 的衔 接 与 对 比 , 使 各个 区块 在 大面 积 工 业化 制 图上难 以衔 接 。 3 地层 格架 研究 过 程 通 常 以 Va i l 经典层序地 层理论、 C r o s s高 分辫 层序 地层 理论 和现 代沉 积 学理 论 为指 导 , 遵循 “ 等 时
2 . 3 整个 油 田图件拼 接
“ 参照 等 时面 ” 指在 大套 沉积 地层 内具有 独特 电 性 特征 、 明显 区别于 上下 相邻 地层 、 平 面上易 于识别 与对 比、 并 能在 小范 围 内 ( 几平 方公 里或 几十平 方公 里 区域 内) - , - / 连续 追 踪 的薄层 沉积 物 , 其 底界 面是一 个 等时面, 成 为“ 参 照 等 时 面” 。在河 流一 三 角洲 沉 积 体系 中 , 溢 岸 沉积 ( 特大 洪水 漫 流沉积 ) 、 决 口扇沉 积、 分 流 间湖 泊 或 洼 地 沉 积 、 分 流 间特 殊 薄 层 沉 积 ( 沼泽 煤 层 、 高 电 阻率 钙 层 ) 、 宽 阔 同期 河 道 旋 回顶 面、 三 角 洲 内前缘 亚相 中水 下 分流 河 道 问 的薄层 砂 底 面都 是很 好 的“ 参 照等 时 面 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