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药物学重点整理91页PPT
合集下载
克雷伯菌属
3代头孢菌素及单环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产 生耐药,而仅对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及 酶抑制剂敏感。 ESBL检测现已作为医院细 菌室常规检测项目。
第三十页,共32页。
肺炎(fèiyán)克雷伯菌检验程序
第三十一页,共32页。
检验(jiǎnyàn)方法
1.显微镜检查(jiǎnchá) 2.分离(fēnlí)培养 3.鉴定
克雷伯菌属
湖北三峡(sān xiá)职业技术张新学明院
第一页,共32页。
克雷伯菌属
一、分类(fēn lèi)
二、细菌(xìjūn)特性 三、临床意义
四、微生物学(wēi shēnɡ wù x
第二页,共32页。
一、克雷伯菌属分类(fēn lèi) 肺炎(fèiyán)克雷伯菌 臭鼻克雷伯菌 鼻硬结(yìngjié)克雷伯菌
酸盐利用加以区分,前者 阴性,后者 阳
性。
第二十四页,共32页。
? 表 克雷伯菌属种的鉴别(jiànb
试验(s产hì酸y克àn) 肺炎(fèiyán)克肺炎亚种
?
雷伯菌 雷伯菌 臭鼻亚种 鼻硬结亚
种
靛基质 +
-
-
-
甲基红 -
-
+
+
枸椽酸盐 +
+
-/+
-
赖氨酸 +
+
第三十页,共32页。
肺炎(fèiyán)克雷伯菌检验程序
第三十一页,共32页。
检验(jiǎnyàn)方法
1.显微镜检查(jiǎnchá) 2.分离(fēnlí)培养 3.鉴定
克雷伯菌属
湖北三峡(sān xiá)职业技术张新学明院
第一页,共32页。
克雷伯菌属
一、分类(fēn lèi)
二、细菌(xìjūn)特性 三、临床意义
四、微生物学(wēi shēnɡ wù x
第二页,共32页。
一、克雷伯菌属分类(fēn lèi) 肺炎(fèiyán)克雷伯菌 臭鼻克雷伯菌 鼻硬结(yìngjié)克雷伯菌
酸盐利用加以区分,前者 阴性,后者 阳
性。
第二十四页,共32页。
? 表 克雷伯菌属种的鉴别(jiànb
试验(s产hì酸y克àn) 肺炎(fèiyán)克肺炎亚种
?
雷伯菌 雷伯菌 臭鼻亚种 鼻硬结亚
种
靛基质 +
-
-
-
甲基红 -
-
+
+
枸椽酸盐 +
+
-/+
-
赖氨酸 +
+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PPT课件
第12页/共91页
•1. 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 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 病原体。
第13页/共91页
•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 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 切口浅层组织。
第14页/共91页
下列情形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 感染:
•1.针眼处脓点(仅限于缝线通过处 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2.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 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
•3.感染的烧伤创面,及溶痂的Ⅱ、 Ⅲ度烧伤创面。
第15页/共91页
(二)切口深部组织Leabharlann Baidu染。
•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 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 和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第16页/共91页
(二)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第59页/共91页
•每月1次监测空气和物体表面,每季度一 次医护人员手表面细菌监测,要求菌落符 合卫生部标准。
第60页/共91页
•4、隔离:对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患 者床头挂隔离标识,尽量采用单间隔离、专 人护理,避免交叉感染。
第61页/共91页
三、提高机体免疫防御功能。
• 全身或局部免疫防御功能受损是住院病人易发生肺炎的原因之一。加强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积极维持内 环境平衡、合理用药、气管插管病人创造条件尽早拔管以及采用免疫调节剂如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等有助 于减少医院内肺炎的发生。
•1. 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 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 病原体。
第13页/共91页
•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 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 切口浅层组织。
第14页/共91页
下列情形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 感染:
•1.针眼处脓点(仅限于缝线通过处 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2.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 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
•3.感染的烧伤创面,及溶痂的Ⅱ、 Ⅲ度烧伤创面。
第15页/共91页
(二)切口深部组织Leabharlann Baidu染。
•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 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 和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第16页/共91页
(二)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第59页/共91页
•每月1次监测空气和物体表面,每季度一 次医护人员手表面细菌监测,要求菌落符 合卫生部标准。
第60页/共91页
•4、隔离:对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患 者床头挂隔离标识,尽量采用单间隔离、专 人护理,避免交叉感染。
第61页/共91页
三、提高机体免疫防御功能。
• 全身或局部免疫防御功能受损是住院病人易发生肺炎的原因之一。加强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积极维持内 环境平衡、合理用药、气管插管病人创造条件尽早拔管以及采用免疫调节剂如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等有助 于减少医院内肺炎的发生。
微生物限度检查演示文稿
第十七页,共80页。
对于规定灭菌的药品,包括注射剂和输液剂,以及 用于体腔、严重烧伤、溃疡、出血及眼科用药等制 剂。必须严格无菌,即在规定检验量的供检样品中 不得检出活微生物。
对于非规定灭菌药品,包括常用的口服制剂与 局部外用制剂。对这一部分制剂一般不要求绝 对无菌,允许在规定量的样品中,检出一定限 量的微生物,但不得检出某些控制菌。通常药 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检验对象多为此类药物。
由于检验对象的这种活体特征,保持供 检样品污染菌尚存活而又不大量增殖尤为重 要。
第六页,共80页。
(2)分布不匀
药品中微生物特别是在生产企业后期污 染者通常是局部的,非均匀的,同一批产品 中不同部位、人员操作、包装点的不同瓶 (盒、袋)常出现检测结果差异。
为提高检出的阳性率,限度检验的供检 样品规定了检验数量。
第十一页,共80页。
2)保持供检样品的原污染状态
对供检样品提供原始污染状况的微生物 检查数据是限度检查的基本任务。
药品的第二次污染及繁殖或死亡引起的 状态改变均不能反应药品的微生物真实质量。
第十二页,共80页。
3)按规定抽样检验
由于药品染菌的随机性和不均匀性,欲 从小量抽样检验反映整批药品的染菌状况是 不可能的。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一般以每1g、 lml 或l0cm2菌落形成单位数(colony forming nints, cfu)报告,特殊药品可以 最小包装单位报告。
对于规定灭菌的药品,包括注射剂和输液剂,以及 用于体腔、严重烧伤、溃疡、出血及眼科用药等制 剂。必须严格无菌,即在规定检验量的供检样品中 不得检出活微生物。
对于非规定灭菌药品,包括常用的口服制剂与 局部外用制剂。对这一部分制剂一般不要求绝 对无菌,允许在规定量的样品中,检出一定限 量的微生物,但不得检出某些控制菌。通常药 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检验对象多为此类药物。
由于检验对象的这种活体特征,保持供 检样品污染菌尚存活而又不大量增殖尤为重 要。
第六页,共80页。
(2)分布不匀
药品中微生物特别是在生产企业后期污 染者通常是局部的,非均匀的,同一批产品 中不同部位、人员操作、包装点的不同瓶 (盒、袋)常出现检测结果差异。
为提高检出的阳性率,限度检验的供检 样品规定了检验数量。
第十一页,共80页。
2)保持供检样品的原污染状态
对供检样品提供原始污染状况的微生物 检查数据是限度检查的基本任务。
药品的第二次污染及繁殖或死亡引起的 状态改变均不能反应药品的微生物真实质量。
第十二页,共80页。
3)按规定抽样检验
由于药品染菌的随机性和不均匀性,欲 从小量抽样检验反映整批药品的染菌状况是 不可能的。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一般以每1g、 lml 或l0cm2菌落形成单位数(colony forming nints, cfu)报告,特殊药品可以 最小包装单位报告。
医院环境微生物 (3)PPT课件
生物学监测方法(参照2009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将两片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胞菌片(含菌量为
5.0×105~5.0×106cfu/片)放入3个小纸袋内。
放置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上、中层的中央、下层(下排气口
),各1个装有芽胞菌片的纸袋。
将压力测试后的菌片置溴甲酚紫胨水培养基中,(
56±1)℃,培养48h后观察颜色,直到7d,若不变色 为合格,变黄不合格。
括婴儿被褥、尿布、奶瓶等都培养有鼠伤寒沙门菌生长 。
第6页,共57页。
医院感染案例
➢ 案例2 1992年9月,某市医院发生志贺痢疾杆菌C群13 型暴发流行,26名新生儿感染,10名新生儿死亡。感 染源系志贺氏痢疾杆菌携带者的产妇,通过接触 传染给其婴儿。因该院新生儿室无配奶间,配奶 、换尿布、打包操作均在不足两平方米的操作台 上进行,通过污染的牛奶在新生儿之间传播。
医院感染的概念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Hospital Infection 或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 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 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
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
第31页,共57页。
第三节 医院环境微生物检验及卫生标 准
第32页,共57页。
5.0×105~5.0×106cfu/片)放入3个小纸袋内。
放置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上、中层的中央、下层(下排气口
),各1个装有芽胞菌片的纸袋。
将压力测试后的菌片置溴甲酚紫胨水培养基中,(
56±1)℃,培养48h后观察颜色,直到7d,若不变色 为合格,变黄不合格。
括婴儿被褥、尿布、奶瓶等都培养有鼠伤寒沙门菌生长 。
第6页,共57页。
医院感染案例
➢ 案例2 1992年9月,某市医院发生志贺痢疾杆菌C群13 型暴发流行,26名新生儿感染,10名新生儿死亡。感 染源系志贺氏痢疾杆菌携带者的产妇,通过接触 传染给其婴儿。因该院新生儿室无配奶间,配奶 、换尿布、打包操作均在不足两平方米的操作台 上进行,通过污染的牛奶在新生儿之间传播。
医院感染的概念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Hospital Infection 或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 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 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
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
第31页,共57页。
第三节 医院环境微生物检验及卫生标 准
第32页,共57页。
抗菌药物概述及内酰胺类演示文稿
第32页,共84页。
对肾脏有损害的抗菌药: 氨基糖苷类:直接肾小管损害,近曲小管较明显; 多粘菌素类:急性肾小管坏死; 万古霉素:可逆性肾功能不良; 两性霉素B:肾小管变性坏死,远曲小管受损更明显; 头孢菌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多有肾损害,以头孢噻啶最常 见,主要是肾小管损害,与氨基甙类合用可加 强肾毒性。 磺胺类:易析出结晶,导致血尿。 庆大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肾毒性发生率明显增加
3)病人年龄和肝肾功能状态:
B)孕妇:四环素及利福平可致畸胎,妊娠后期使用四环素可
导致胎儿牙齿及骨发育不良,孕妇静脉滴注较大剂量四环 素易引起脂肪肝等,妊娠期长期使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 可引起胎儿第8脑神经损害。氟喹酮酸类可通过胎盘亦不 宜选用。
C)过敏体质:抗菌药常可引起过敏反应,青霉素类过敏发生
第29页,共84页。
病人年龄和肝肾功能状态:
A)年龄:抗菌药的选用与病人年龄有较密切的关系 四环素类--四环素牙; 氯霉素--灰婴综合征; 磺胺类--新生儿核黄疸; 氟喹酮酸类--儿童及青少年软骨损害 氨基甙类—儿童、老人致第八脑神经损害 氟喹酮酸类--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在老年人增加。
第30页,共84页。
抗菌药物概述及内酰胺类演示 文稿
第1页,共84页。
优选抗菌药物概述及内酰胺类
第2页,共84页。
一、名词术语
1、抗菌药物
定义:对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病原微 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药物 。
对肾脏有损害的抗菌药: 氨基糖苷类:直接肾小管损害,近曲小管较明显; 多粘菌素类:急性肾小管坏死; 万古霉素:可逆性肾功能不良; 两性霉素B:肾小管变性坏死,远曲小管受损更明显; 头孢菌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多有肾损害,以头孢噻啶最常 见,主要是肾小管损害,与氨基甙类合用可加 强肾毒性。 磺胺类:易析出结晶,导致血尿。 庆大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肾毒性发生率明显增加
3)病人年龄和肝肾功能状态:
B)孕妇:四环素及利福平可致畸胎,妊娠后期使用四环素可
导致胎儿牙齿及骨发育不良,孕妇静脉滴注较大剂量四环 素易引起脂肪肝等,妊娠期长期使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 可引起胎儿第8脑神经损害。氟喹酮酸类可通过胎盘亦不 宜选用。
C)过敏体质:抗菌药常可引起过敏反应,青霉素类过敏发生
第29页,共84页。
病人年龄和肝肾功能状态:
A)年龄:抗菌药的选用与病人年龄有较密切的关系 四环素类--四环素牙; 氯霉素--灰婴综合征; 磺胺类--新生儿核黄疸; 氟喹酮酸类--儿童及青少年软骨损害 氨基甙类—儿童、老人致第八脑神经损害 氟喹酮酸类--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在老年人增加。
第30页,共84页。
抗菌药物概述及内酰胺类演示 文稿
第1页,共84页。
优选抗菌药物概述及内酰胺类
第2页,共84页。
一、名词术语
1、抗菌药物
定义:对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病原微 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药物 。
微生物菌种的筛选、诱变与保存技术 39页PPT文档
4.器材 培养皿(9cm、6cm),三角瓶(150mL),lmL 吸管,10mL吸管,离心管(10mL),带15 W紫外灯管照射装 置,离心机等。
实验4-2 利用紫外线诱变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表4-2 混合氨基酸和混合维生素的配制
I
赖
精
甲硫 半胱
胱
嘌
II
组
精
苏
谷
天冬
嘧
Ⅲ
丙
甲硫
苏
羟脯
甘
丝
Ⅳ
亮
半胱
价
羟脯 异亮
实验4-1 降解苯酚微生物的选育
3.耐酚菌驯化 先将从含酚废水采集的活性污泥放入含酚量小于 l00mg/L含酚废水中,添加0.3%MgSO4·7H2O、0.3%KH2PO4, 30℃振荡培养6~7天,使苯酚降解菌大量增殖,淘汰对酚 不适应的微生物;再流加含酚废水,使苯酚浓度增加至 200mg/L,30℃振荡培养4~6天;再提高到流加250mg/L含 酚废水,30℃培养4天,从中选出对酚耐受力强的菌株。
实验4-2 利用紫外线诱变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三、实验材料
1.菌种 野生型大肠杆菌(E.coli)。
2.培养基 肉汤液体培养基,加倍肉汤液体培养基 (2E),固体完全培养基,基本培养基(固体),无N基本液体 培养基,2N基本液体培养基,见附录Ⅲ。
3.生长因子类别 混合氨基酸和混合维生素的配制(若所用氨基酸为DL型, 量需加倍),共分八组(见表4-2).
实验4-2 利用紫外线诱变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表4-2 混合氨基酸和混合维生素的配制
I
赖
精
甲硫 半胱
胱
嘌
II
组
精
苏
谷
天冬
嘧
Ⅲ
丙
甲硫
苏
羟脯
甘
丝
Ⅳ
亮
半胱
价
羟脯 异亮
实验4-1 降解苯酚微生物的选育
3.耐酚菌驯化 先将从含酚废水采集的活性污泥放入含酚量小于 l00mg/L含酚废水中,添加0.3%MgSO4·7H2O、0.3%KH2PO4, 30℃振荡培养6~7天,使苯酚降解菌大量增殖,淘汰对酚 不适应的微生物;再流加含酚废水,使苯酚浓度增加至 200mg/L,30℃振荡培养4~6天;再提高到流加250mg/L含 酚废水,30℃培养4天,从中选出对酚耐受力强的菌株。
实验4-2 利用紫外线诱变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三、实验材料
1.菌种 野生型大肠杆菌(E.coli)。
2.培养基 肉汤液体培养基,加倍肉汤液体培养基 (2E),固体完全培养基,基本培养基(固体),无N基本液体 培养基,2N基本液体培养基,见附录Ⅲ。
3.生长因子类别 混合氨基酸和混合维生素的配制(若所用氨基酸为DL型, 量需加倍),共分八组(见表4-2).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要点梳理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1、病毒的致病机理:1、对宿主细胞的作用;
2、对宿主的免疫病理损伤。190页
2、病毒培养的三种方法:细胞培养、鸡胚培养、动物接种 194页
3、最常用的培养病毒方法是:细胞培养194页
4、核酶:是一类具有双重特异性的RNA分子,一是能识别特异的靶RNA 序列,二是具有酶活性,连续特异性切割降解靶RNA。200页
5、真菌的概念:是一大类具有细胞壁,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分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202页
6、培养真菌常用的培养基:沙保培养基
7、真菌的菌落类型:酵母型、类酵母型、霉菌型(菌落)205页
8、真菌的应用:酵母菌:啤酒、酒精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核苷酸、氨基酸等制造;毛霉菌属:污染、分解蛋白质,豆腐乳酿造;曲霉菌属:糖化、分解蛋白质、发酵、污染、条件致病、毒素;青霉菌属:青霉素发酵、污染;根霉:糖化菌种 206页
9、最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是:白色假丝酵母 211页
10、正常菌群:在正常人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分布的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220页
11、正常菌群的生理功能:拮抗病原微生物、营养作用、抗衰老作用、抗肿瘤作用、促进免疫作用 220页
12、灭菌: 利用理化因素杀死物体或介质中所有微生物的方法。225页
13、消毒:利用理化因素杀死物体或介质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225页
14、培养基的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227页
15、发酵工业中,常需要单独灭菌的营养成分是:糖(见课件)
16、紫外线的特点和杀菌机制: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可损坏细菌的DNA 结构、260-266nm杀菌作用最强、穿透力弱、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229页
精细化学品化学医药与中间体
(4)德国Serturner(1804)从阿片中提出吗啡,用狗实验证 明有镇痛作用。
(5)法国 Magendi(1819)和 Bernald(1856),用青蛙做的 经典实验,分别确定了士的宁作用于脊髓,筒箭毒碱作用于 神经肌肉接头,阐明了它们的药理特点,为药理学的发展提 供了可靠的实验方法。
第19页/共91页
N H
脑白金(Melatonine)
第3页/共91页
感冒药物
快克,康泰克,白加黑,康必得,速效感冒胶囊,泰诺
主要成份为对乙酰氨基酚
H
HO
N
CH3 对 乙 酰 氨 基 酚
O
对乙酰氨基酚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解热作用
第4页/共91页
白加黑
解热镇痛止咳药
成份: 每片含 日用片 夜用片
对乙酰氨基酚 325mg 325mg
(2)《新修本草》是唐代(公元659年)的著作,收载药物 844种,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新修本草》比 西方最早的纽伦堡药典还早883年。
第18页/共91页
(3)《本草纲目》是明代(公元1596年)李时珍通过长期 从事医药实践,行医、采药、考证、调查、总结用药经验等, 写成的巨著,分52卷,收载药物1892种,约190万字。他提出 了科学的药物分类法,叙述药物的生态、形态、性味和功能, 促进了祖国医药的发展。该书已受到国际医药界的广泛重视, 分别被译成英、日、朝、德、法、俄;拉丁等国文字,对药 物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5)法国 Magendi(1819)和 Bernald(1856),用青蛙做的 经典实验,分别确定了士的宁作用于脊髓,筒箭毒碱作用于 神经肌肉接头,阐明了它们的药理特点,为药理学的发展提 供了可靠的实验方法。
第19页/共91页
N H
脑白金(Melatonine)
第3页/共91页
感冒药物
快克,康泰克,白加黑,康必得,速效感冒胶囊,泰诺
主要成份为对乙酰氨基酚
H
HO
N
CH3 对 乙 酰 氨 基 酚
O
对乙酰氨基酚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解热作用
第4页/共91页
白加黑
解热镇痛止咳药
成份: 每片含 日用片 夜用片
对乙酰氨基酚 325mg 325mg
(2)《新修本草》是唐代(公元659年)的著作,收载药物 844种,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新修本草》比 西方最早的纽伦堡药典还早883年。
第18页/共91页
(3)《本草纲目》是明代(公元1596年)李时珍通过长期 从事医药实践,行医、采药、考证、调查、总结用药经验等, 写成的巨著,分52卷,收载药物1892种,约190万字。他提出 了科学的药物分类法,叙述药物的生态、形态、性味和功能, 促进了祖国医药的发展。该书已受到国际医药界的广泛重视, 分别被译成英、日、朝、德、法、俄;拉丁等国文字,对药 物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半合成抗生素
半合成抗生素
第25页
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半合成抗生素
第26页
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 糖苷类抗生素普通对革氏阴性菌有很好抗 菌活性,不过它们毒牲及副作用也较大, 耐药菌也日益增多。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结构改造,以卡那 霉素改造研究得最多,取得了很好结果。
半合成抗生素
第27页
卡那霉素是1957年发觉一个广谱氨基糖苷类抗 生素,有A、B、C三种组分,其中A为主要组分, 而B组分活性最高。
半合成抗生素
第12页
最常见是大肠杆菌酰基酶,大肠杆菌酰基酶依据反 应pH不一样不但能水解青霉素为6-APA,也能催化相反 反应,使6-APA与适当侧链结合为青霉素。所以,也可 用来合成新型青霉素。
青霉素
大 肠
pH 8 杆 pH 5
菌 酰 基 酶
6-APA
半合成抗生素
第13页
(二)化学裂解法 它工艺原理是: 先将青霉素羧基转变成酯或其它衍生物保护起来
依据一样构想又合成了34-双去氧卡那霉素B,它抗菌 活性与卡那霉素B相比,对耐药大肠杆菌提升了16~32倍, 对绿脓杆菌活性提升了8~32倍。
半合成抗生素
第33页
卡那霉素结构改造另一路径借助于丁酰苷菌素化学结 构启发。
丁酰苷菌素是1971年发觉一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有A、B两种成份,其中丁酰苷菌素B活性较高,它化学 结构和核糖霉素很相同,仅在2-脱氧链霉胺个别多一个 4-氨基-2-羟基丁酸(简称AHB)侧链。
核酸与核苷类药物
①腺嘌呤缺陷型(A-); ②GMP还原酶缺失(GMPred-); ③磺胺脒抗性(SGr); ④精氨酸缺陷型(Arg-)。 • 选育出从遗传上解除正常代谢控制的理想菌株。肌苷产
率达20g/L.
第243页/共2384页
▪ 碳源为葡萄糖;保证充足的氮源(肌苷高的含N);Mg+、 Ca+有促进作用;
▪ 最适发酵温度为30--34℃,pH6.0—6.2;需大风量,高溶氧
第2109页/共2384页
三、核苷类药物的制备
发酵法生产核苷是近代发酵工程领域中的杰出成果, 产率高,周期短,控制容易,产量大。用发酵法生产各 种核苷的菌株有着许多共同特点: ①它们都使用磷酸单酯酶活力很强的枯草芽孢杆菌或短 小芽抱杆菌为诱变出发菌株; ②它们都是通过使用物理或化学诱变方法选育出在遗传 性状上具有特定标记的诱变菌; ③它们在发酵培养时必须提供限量的生长因素,并且好 氧,在某一特定的范围内累积大量核苷。
动物内脏加4倍量生理盐水经组织捣碎机捣碎1分钟, 匀浆于2500rpm离心30分钟,沉淀用同样体积的生理 盐水洗涤3次,每次洗涤后离心,将沉淀悬浮于20倍量 的冷生理盐水中,再捣碎3分钟,加入2倍量5%十二烷 基磺酸钠,并搅拌2~3小时,在0 ℃2500rpm离心, 在上层液中加入等体积的冷乙醇,离心即可得纤维状 DNA,再用冷乙醇和丙酮洗涤,减压低温干燥得粗品 DNA。
体衰老,维护正常免疫功能有积极的作用。 1.工业用DNA的提取
率达20g/L.
第243页/共2384页
▪ 碳源为葡萄糖;保证充足的氮源(肌苷高的含N);Mg+、 Ca+有促进作用;
▪ 最适发酵温度为30--34℃,pH6.0—6.2;需大风量,高溶氧
第2109页/共2384页
三、核苷类药物的制备
发酵法生产核苷是近代发酵工程领域中的杰出成果, 产率高,周期短,控制容易,产量大。用发酵法生产各 种核苷的菌株有着许多共同特点: ①它们都使用磷酸单酯酶活力很强的枯草芽孢杆菌或短 小芽抱杆菌为诱变出发菌株; ②它们都是通过使用物理或化学诱变方法选育出在遗传 性状上具有特定标记的诱变菌; ③它们在发酵培养时必须提供限量的生长因素,并且好 氧,在某一特定的范围内累积大量核苷。
动物内脏加4倍量生理盐水经组织捣碎机捣碎1分钟, 匀浆于2500rpm离心30分钟,沉淀用同样体积的生理 盐水洗涤3次,每次洗涤后离心,将沉淀悬浮于20倍量 的冷生理盐水中,再捣碎3分钟,加入2倍量5%十二烷 基磺酸钠,并搅拌2~3小时,在0 ℃2500rpm离心, 在上层液中加入等体积的冷乙醇,离心即可得纤维状 DNA,再用冷乙醇和丙酮洗涤,减压低温干燥得粗品 DNA。
体衰老,维护正常免疫功能有积极的作用。 1.工业用DNA的提取
兽医微生物学-其他类型-螺旋体
螺旋体属 脊螺旋体属 疏螺旋体属 密螺旋体属 短螺旋体属
钩端螺旋体科(Leptospiraceae)
钩端螺旋体属 纤细螺旋体属
与兽医学有关的属:疏螺旋体属、密螺旋体属、短螺 旋体属和钩端螺旋体属(书219表)
六、兽医临床常见的螺旋体(自己 看书)
鹅疏螺旋体(221页) 猪痢短螺旋体(222页) 钩端螺旋体(224页)
3、基本结构:原生质柱 、轴鞭毛 、外鞘
苍白密螺旋体横切面模式图 (1)轴丝(周鞭毛)(2~100根以上,沿 原生质柱长轴缠绕,夹在外鞘和细胞膜之间 ) (2)中间层 (3)深部轴丝 (4)原生质柱(细胞中心) (5)外鞘(细胞壁和黏液层构成) (6)细胞壁 (7)细胞膜 (原生质柱外) (8)核糖体 (9)黏液层
左图各属螺旋休的形态
(1). 螺 旋 体 属
(2). 脊螺旋体属
(3). 疏蝉旋体属
(4). 密螺旋体属
(5). 细螺旋体属
细螺旋体
引起人类莱姆病的病原 伯氏疏螺旋体
兔密螺旋体
三、染色特性
1、G-,但多不易着色,故少用。 2、姬姆萨氏染色法效果较好,有的染成红色,
有的染成蓝色。染成蓝色者,一般多属腐生 性螺旋体。 3、常用镀银染色法:螺旋体染成黑褐色,其 他细菌和组织均染成黄色。 4、常用相差和暗视野显微镜检观察,既能检 查形体又可分辩运动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