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通用)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8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含2016高考真题)
2016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试题:第九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教师用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地理卷(九)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略图,完成1~2题。
1.影响农业带③和⑤作物种植的基础因素是A.水分B.热量C.地形D.土壤解析:农业带③和⑤分别是冬小麦和春小麦作物带,纬度差异导致热量差异,影响作物种植。
答案:B2.图中农业带的形成与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的是A.①B.②C.③D.⑤解析:农业带②是乳畜带,其形成的主要区位是接近消费市场。
五大湖周围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市场广阔。
答案:B青海省生态脆弱,经济发展缓慢。
青海湖流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维系着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生态安全。
据此完成3~4题。
3.近几年来,青海省在柴达木地区沙地种植枸杞发展沙产业,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该地区种植枸杞的有利自然条件有①枸杞喜光照、耐干旱、耐盐碱②气温年较差大,雨热同期③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④靠近青海湖,水源充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柴达木盆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
晴天多,光照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枸杞喜光,耐干旱和盐碱。
答案:D4.青海湖流域发展农业生产可能会带来的主要生态问题是A.旱涝灾害加剧B.荒漠化加剧C.地面下沉D.海平面上升解析:该流域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发展农业生产可能会加重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加剧等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B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示区域种植棉花的优势区位条件有①地处亚热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②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土质好③河网密度大,排灌方便④梅雨季节降水多,晴天少⑤接近消费市场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解析:结合图示区域的实际情况可知,该地的地形、气候、水源、市场等条件都较有利,但梅雨季节的晴天少是不利条件。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8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新人教版
比较稳定
社会经 济因素
__市__场____、劳动力、交通运输、政 策、科技等
变化较快
3.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光照
光照的强弱影响农产品的 __品__质____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 影响
气 候
热量
积温直接影响作物的__品__种____ 和耕作制度
根据农作物的生长 习性,结合当地的 气候条件,选择适
当的农作物品种和
降水
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影响土 地的利用状况、生产能力等
耕作制度
区位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地形
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 型和机械化水平
坡度大于_2_5_°_的山地不宜发展 种植业,宜发展林牧业;低洼 易涝地适合发展渔业
土壤
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 长不同的农作物,土壤 的肥沃程度长的农作物,如酸性红壤 适宜种植茶树
水源
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 展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 mm的地 区,种植业要布局在灌溉水源 丰富的地区
(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
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机械 化肥 良种 冷藏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使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 的需求降低
促进了农业的产出 使单位产量提高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 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 的选择
温室大棚内水果、蔬菜口感较差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大棚内光照不足,昼夜温差较小,有机物积累少。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汇编第十二单元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十二单元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下题。
1.(2015课标Ⅱ,2,4分)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答案 D7.[2015北京文综,40(2),12分]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在上图的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并阐述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
(12分)答案甲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业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
乙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业集中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
8.(2015课标Ⅰ,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
美国大盐湖(下图)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
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
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
(6分)(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4分)(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8分)(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4分)答案(1)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
(3分)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
(3分)(2)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2分)(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市场需求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专题训练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专题训练题一、选择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经过少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消费,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出口国。
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末尾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秀种类的同时,鼓舞农民组建农场结合体,完成了大豆的规模化消费和运营。
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种类退步,出油率低〕,消费本钱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据此完成1-3题。
1.巴西大豆总产量添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由于巴西A.技术力气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厚D.休息力较充足【答案】C【解析】本组题是以热点效果(转基因大豆)切入,着重考察先生获取解读信息的才干。
A项错,由于巴西是开展中国度,技术力气不能够比美国雄厚;本试题错的较多的是D选项,很多先生把〝巴西休息力的价钱较美国低〞以为就是〝巴西休息力较美国充足〞其实,巴西人口比美国少了近一亿,所以休息力的数量上也比美国少。
气候条件对这两国大豆种植影响不大〔顺应大豆种植的中央较广〕;巴西高原面积广阔,开发种植较晚,土地资源丰厚是最大的优势,应选C。
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钱低于美国的主要缘由是巴西A.专业化水平较高 B .科技投入较大C.休息消费率较高D.休息力价钱较低【答案】D【解析】美国大豆消费的历史比巴西早〔美国是二战以后就成为大豆的消费国,而巴西大豆在20世纪70年代才末尾种植〕,再加上美国是兴旺国度,所以美国大豆专业化水平及休息消费率都较高,科技投入也较大。
而巴西大豆是开展中国度,经济开展水平低,大豆消费的专业化水平、科技的投入及休息消费率都没有美国高,只是休息力的价钱比美国低。
应选D。
3.中国要提矮小豆质量亟需A.加大科技投入B.扩展种植面积C.添加休息力投入D.加大化肥运用量【答案】A【解析】中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种类退步〞严重,要提矮小豆质量需求加大科技投入;中国耕地后备资源少,不能扩展种植面积,再说扩展种植面积,能提矮小豆的总产量,但不能提矮小豆的质量;添加休息力投入及加大化肥运用量也不能提矮小豆质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考纲点击:1.农业区位因素。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材回顾1.农业区位(1)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实质: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关联示意图(1)自然因素可能是有利因素也可能是制约因素①因A气候不同,低纬地区农业为一年三熟,而高纬地区农业则为一年一熟。
②东北平原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首要优势因素是D土壤,其次是C地形,但不利因素是B热量。
(2)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农业发展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①随着F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农产品的销售地域空间扩大。
②受G市场需求的影响,城市周围的农业结构和类型随之改变。
(3)科学技术因素是改善不利自然条件的保障①改造过程Ⅰ主要发生在低山丘陵区。
②改造过程Ⅱ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2)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
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师生共研要点)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具体总结如下:(1)气候因素(2)地形因素从宏观角度看,坡度大于25°时不利于农业生产,但借助地形因素可形成垂直农业。
不同地形条件发展不同的农业类型,平原适宜种植业,山地、丘陵适宜林牧业生产。
(3)土壤因素土壤肥力、厚度和质地影响农作物产量;土壤酸碱度则会影响农作物种类。
(4)水源因素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条件能否满足需求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能否进行,干旱地区多形成绿洲农业或灌溉农业。
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是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主导方向。
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科技机械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化肥促进了农业的产出良种使单产提高冷藏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3.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主要是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和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农业发展。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含答案.docx
2016 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课时农业的区住选择最新考纲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整合]1.区位含义(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⑵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但不再是决定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屮,其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肓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深度思考]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一般方法1 •总体评价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
例如;下图为“我国五个重要农业区域分布图”,试评价A、C、D、E四地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B地发展水产养殖业的优势条件。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该类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为:一是“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依分作答(条理清晰)”;二是“利弊均等,客观公正。
”2.关键因素法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
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三大类。
.发展分析法农业牛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图上反映的问题。
4.比较分析法找击两者或两地区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形态的影响。
[高考探究]1.(2014-江苏地理,19-20)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
图1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1)〜(2) 题。
(取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江苏适宜茶树牛长的地区是()A.洪泽湖周边地区B.太湖周边地区C.沿江地区D.沿海地区(2)“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 )A.山地易排水B.山地FI照充足C.山地风力大D.山地云雾多解析第(1)题,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是年均温15〜25。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8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2讲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课件新人教版
1.1980 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 )
A.技术要求高
B.劳动力投入大
C.种子成本高
D.单位面积产量低
解析:选 D 注意关键信息:“1980 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
广种植杂交水稻”,可知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产量低。
2.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 )
二、乳畜业 1.生产对象:主要是 __奶__牛____,产品主要是 _牛__奶___及其制品,如奶粉、黄 油和奶酪。 2.分布: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北美洲 __五__大__湖__地__区____、西欧、中欧、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3.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1)地形和土壤:以 _平__原___为主,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利于饲草的生长。
解析:选 A 与乙、丙类村相比,甲类村属于自给自足类村落,可推断目前甲类 村位置较偏僻而不利于发展观光农业和商品农业,则 A 正确;乙类村发展观光农业, 应有便捷的交通条件,而山区公路一般沿河谷修建,则 B 错误;该地位于横断山脉南 部,有梯田景观,说明该地坡度较陡、地势起伏大,则 C 错误;当地农作物总体上 以水稻为主,则以水田作物为主,则 D 错误。
条件、发展特点、存 认识不同农业地域
在问题及对策
类型对环境的影响,
促进人地协调发展。
[思维导图]
1 考点一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知识记牢‖——识记基础忆教材 1.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__东__亚___、 ___东__南__亚___、南亚。
(2)区位条件
气候:全年或夏季 _高___温__多__雨__
1.旗帜公司选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当地( ) A.地广人稀,租金较低 B.环境清洁,牧草优质 C.邻近市场,交通便利 D.牧业基地,便于协作 解析:选 B 材料显示,该奶粉荣膺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特别金奖”,而奶 粉品质关键在于原料奶的品质。图示该公司位于内蒙古高原,具有环境清洁,牧草优 质的优势,从而原料奶品质优良。
高考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于发展专项试题(带答案)
高考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于发展专项试题(带答案)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
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以下是农业地域的形成于发展专项试题,请大家多注意。
例1根据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回答(1)〜(3)题。
(1) 下列各地的农业生产主导因素与图中农业生产模式主导因素相同的是()A.巴西的咖啡B.巴基斯坦的棉花C.江南丘陵的立体农业D.法国南部的葡萄(2) 影响图中农业发展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科技因素D.交通条件(3)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转变为花基鱼塘菜基鱼塘主要由于()A.国家政策B.劳动力转移C.冷藏技术发展D.市场需求变化【解析】基塘生产的形成主要因素是低洼易涝的地形,立体农业形成的主导因素也为地形,市场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起着决定性作用,据此可知正确选项。
【答案】(1)C (2)B (3)D针对训练1读酒泉市农业结构变化图,回答(1)〜(2)题。
(1) 30 多年来,酒泉市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减少B.全球气候发生改变C.生态环境趋向恶化D.劳动力、土地价格提高(2) 近几年酒泉市发展成为我国优质蔬菜的西菜东运重要基地,其采取的主要措施应该有()①拆分土地,单户种植,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②提高储藏保鲜能力③改善基础设施,拓展交通④挖塘筑坝,发展基塘农业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1)题,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的攀升,致使从事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降低,促使酒泉市农业生产发生巨变。
第(2) 题,优质蔬菜基地的快速发展,走的应该是产业化经营、扩大规模之路,不应该是拆分土地,单户种植模式;基塘农业是涝洼地地区采取的可持续措施,而酒泉市位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水资源短缺。
答案(1)D (2)B针对训练2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新兴城市及周边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准备在A、B、C、D 四处安排甘蔗、荔枝、乳牛、花卉四种农业类型,根据图中信息回答:A 为B 为C 为D 为 (2)在该城市兴起之前,图中耕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为________ ,而现在, 在城市近郊的耕地多用来种花卉、 蔬菜,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_____________ 。
2016届高考地理高考真题库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2010~2014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讲农业的区位选择(2014.江苏高考)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
图1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1~2题。
1.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A.洪泽湖周边地区B.太湖周边地区C.沿江地区D.沿海地区2.“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 )A.山地易排水B.山地日照充足C.山地风力大D.山地云雾多解析:1.BC 2.AD 第1题,图2示意江苏省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对照图1中茶树生长的年均温和年降水量条件可知,太湖周边及沿江地区适宜茶树生长,而洪泽湖周边及沿海中北部地区,气温偏低(<15 ℃),不适宜种植茶树。
第2题,江苏南部丘陵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阴雨天气多,云雾多,光照弱,加上丘陵地形易排水,适合茶树生长,茶叶品质好。
(2014.海南高考)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
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
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 B.土壤C.光照 D.水分4.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产品竞争力解析:3.A 4.D 第3题,土壤、光照、水分虽然也是影响棉花种植的自然因素,但影响不到早熟。
只有该地夏季热量比其他棉花种植区充足,才会提前收获,因此只有A项正确。
第4题,无论什么品种的棉花都需要运输,种植都会消耗水源,对生态环境不利,市场上对新品种(彩色棉和有机棉)需求量大,因此只有D项符合题意。
5.(2014·大纲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从古老文明的摇篮印度走出来,几千年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C,开花、结铃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C以上,光照充足。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含真题)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一、农业的区位选择1、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主要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土壤、地形、气候(水分、热量、光照)、水源(光热水土地)等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等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
技术条件:技术条件:如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良种、机械、化肥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3、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4、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1)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2)江西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因素);(4)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5)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5、农业区位因素是变化的,其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1)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如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梯田、喷灌和滴灌技术等)。
(2)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如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市场的扩大等6、农业地域的含义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7、分析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入手。
8、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较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分布地区:西南、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生产结构:种植业(耕作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机械化水平较高;发展措施:东水西调(因灌溉是当地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条件)。
高考地理 必修2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人 教 版 地 理
在进行大范围地区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来
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 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1)考虑地形条件的影响 地形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与分布,可结合下图理解。
返回导航
地 理
必修二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人 教 版
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地 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返回导航
1
2
考 点 突 破 图 表 精 析
3
4
课 堂 达 标
复 习 练 案
必修二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地 理 人 教 版
考 点 突 破
返回导航
必修二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考点一
知 识 梳 理 1.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
返回导航
地形
必修二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区位因素 土壤
人 教 版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土壤的酸碱性、肥力、土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 层的厚度、土壤的质地等 农作物(酸性土壤适宜种茶树、柑橘;
都对农业生产有影响
水源 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 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碱性土壤宜种植甜菜、沙棘、枸杞)
农业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 (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_________ 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相对区位;农业与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讲⎪⎪⎪农业的区位选择[感性认知——试一试] [理性归纳——记一记]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社会经济因素比较稳定,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1)澳大利亚东部山脉是大分水岭,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水汽。
甲、乙农业区年均降水量为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以“案例”为依据——探规寻律·走向实践][理在书中](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运输、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和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科技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分析如下: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利用科学技术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运输条件、科技、市场、政策等)发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描述方法1.自然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题在书外](2016·海南高考)如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
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
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
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光照D.土壤(2)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A.劳动力成本低B.生产技术先进C.种植历史悠久D.能源供应充足(3)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审题指导]1.审材料(1)“依靠进口”→“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说明其可减少蔬菜对外依赖程度。
专题15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016年高考地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解析版)
【课标解读】1.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和主要的区位因素2.利用材料分析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影响3.理解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4.了解农业地域的形成和条件5.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6.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主梳理归纳】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
(2)农业与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答案】地理位置地理环境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1)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
(2)主要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包括、、土壤、水源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政策、机械等。
【答案】合理利用气候地形市场交通运输【注意提示】1.图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形成(1) 的不同地域分布。
(2)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
2.实质: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答案】动植物地域差异因地制宜【注意提示】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三、季风水田农业1.概况(1)分布:主要在。
(2)农业:以为主。
(3)作物:以为主。
2.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的特点(1)小农经营。
(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低。
(3) 比较低。
(4)水利工程量大。
【答案】亚洲季风区种植业水稻商品率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注意提示】口诀法记忆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一大一小一高三低”:即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四、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2.(1)自然条件:①地势平坦开阔,②土壤,③气候温和,④降水。
(2)社会经济条件:①交通运输,②广阔,③地广人稀,④水平高,⑤农业科学技术。
【答案】玉米西北、东北加拿大澳大利亚国营家庭肥沃丰富便利市场机械化先进【注意提示】1.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小麦生产是冬小麦还是春小麦?美国的中部大平原的商品谷物生产中小麦区有两个,其中北部的为春小麦,南部的为冬小麦。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生产中,小麦为冬小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8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2016·全国卷Ⅱ·T1、2)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
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
据此完成1、2题。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解析】1选B,2选C。
第1题,庄园经济是实现农业集聚化的生产模式,获得了地标的认证,树立了品牌形象;农产品不属于高精尖的产品;劳动力不廉价;材料中没有体现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第2题,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产品既包括各类传统农产品,又包括特色旅游产品等,种类更多元,产品附加值更高,效益更高。
(2016·海南卷·T4~6)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
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
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
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4.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成本低
B.生产技术先进
C.种植历史悠久
D.能源供应充足
5.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根据经纬网准确判断其所处的位置,然后结合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和材料中的文字信息进行分析。
【解析】3选A,4选D,5选A。
第3题,该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修建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可以改善热量条件,因此热量是限制当地发展蔬菜种植的限制性因素。
第4题,从材料信息“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可以得出:①该地区的温室培植蔬菜的生产技术比较低;②温室种植起步晚时间短。
当地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较高。
由图例可知该地区具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可以为温室培植提供充足的能源。
第5题,从材料提取信息“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和该地区引进的温室培植“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说明政策扶持最直接的目的是让蔬菜尽可能满足当地需求,减少对外依赖。
6.(2016·全国卷Ⅰ·T36(1)(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
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解析】第(1)题,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主要包括气温、热量、降水等,结合材料提示,与江苏、浙江相比,横县纬度低,气温高,热量充足,降水量大。
第(2)题,根据材料“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可推断冲积平原地形平坦易于耕种,同时土壤肥沃,但地势较低处易积水,导致土壤水分过湿,故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花的生长。
第(3)题,问题①,根据材料提示,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主要是突出因地制宜,发挥当地农业优势,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问题②,以茉莉
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建议有:从产品结构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形成品牌,实现经营多元化等。
答案:(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问题②: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