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力资本的医疗保健投资看“过劳死”现象

合集下载

从“过劳死”漫谈人力资源管理科学

从“过劳死”漫谈人力资源管理科学

从“过劳死”漫谈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用科学发展观反省人力资源“强化”管理张喜亮一、过劳致死的社会原因之思考偶读韩国之报道,全世界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当属中国,年均过劳致死约60万人,知识分子的寿命十年来缩短了6岁。

零点调查&指标数据于2005年9月利用电话、约访、mail、传真等多方式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4城市对跨国企业员工进行的访问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境内的跨国企业员工中,逾90%的员工都有“过劳”现象,5%的员工具有10项以上的症状,随时可能结束生命。

这些数字的真伪不得而知,但是,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过劳致死的事件似乎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清华大学的两位教师因为过度劳累而相继辞世,后来又有上海的陈逸飞先生过劳致死,又闻北京的出租司机猝死,广东某女工连续做工几十个小时而猝死,何为员工过劳而死,演艺名星过劳而死或不寿而终者亦非罕见。

遍查网报,过劳之死者似乎没有明显的行业特点,有高级知识分子也有官员、有脑力劳动者也有体力劳动者,还有自由职业者,教授、博士“无因”自尽等等不乏报端。

这些人猝死的原因,也许会有很多的解释,比如身体健康不佳、个人心理素质问题等等。

但是,有一个基本的事实不容否认,这些人大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而其高度紧张的原因之一就是工作压力过大。

北京出租汽车司机,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平均在12个小时以上,每星期几乎就没有正常休息的时间。

这样的工作强度就是在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多见的。

知识分子的情况就更是如此了,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他们承担着良知和道德的重压,有的高校教师不堪重负自绝生命。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士无不是在精神的或身体的或兼而有之的某种高度压力之中,就是那些公务员和企业管理者们也无几不是处于这样的状态。

据社科院的研究报告,国人有约1600万的人处于某种精神病症的状态,且有60%未曾接受过任何心理治疗。

过劳致死的事件并非主要是死者个人的原因,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

这种现象的出现要求我们必须从科学的发展观着眼,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重新审视社会文化建设。

过劳死:拷问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过劳死:拷问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过劳死:拷问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王洪春
【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
【年(卷),期】2006(027)021
【摘要】过劳死的特征是在岗死亡、英年早逝、男多女少、白领为主、亚健康前兆、猝死为主.过劳死的原因是经济社会转型、竞争加剧、社会压力增大和医疗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应对措施:医疗社会保障和劳动制度,应当从消极性治疗为主的模式转变为积极性预防为主的模式、从主要保护体力劳动的模式调整为既保护体力劳动也保护脑力劳动的模式.
【总页数】3页(P19-21)
【作者】王洪春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5
【相关文献】
1.中青年知识分子"过劳死"在"拷问"谁? [J], 李建军
2.基于人力资本的医疗保健投资看“过劳死”现象 [J], 储苏凯
3.浅谈医疗质量“零缺陷”管理与缺陷医疗管理 [J], 刘玲;马倩
4.知识分子“过劳死”,拷问社会良心 [J], 李北陵
5.过劳死:拷问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J], 王洪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疗保健对人力资本培养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

医疗保健对人力资本培养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

医疗保健对人力资本培养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在现代社会中,医疗保健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疗保健不仅涉及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与人力资本培养和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医疗保健对人力资本培养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并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医疗保健对人力资本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人力资本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的总量和质量,包括人们的健康状况、知识和技能等方面。

医疗保健通过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不仅能够帮助人们保持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还能预防和治疗疾病,减少劳动力的损失。

其次,医疗保健对人力资本的培养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水平和能力。

健康是一个人能够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基础,而医疗保健提供了维持和改善健康的必要手段。

一个健康的劳动力能够更好地投入生产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医疗保健还能够减少劳动力的损失,降低因疾病导致的工作时间缺失和生产力下降。

第三,医疗保健对经济增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而医疗保健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首先,医疗保健能够降低因疾病导致的生产力下降,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也能够为经济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医疗保健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消费水平,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医疗保健对人力资本培养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也存在一些困扰。

一方面,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可能导致资金和人力资源的紧缺问题,从而影响到医疗保健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另一方面,医疗保健服务的费用也可能成为一部分人无法承担的负担,导致医疗资源的不平等分配,进而影响到人力资本的培养和经济增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家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优化医疗保健的供给和需求。

首先,国家可以加大对医疗保健服务的投资,提高医疗资源的供给能力,确保人们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透视当前企业的_过劳死_现象.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透视当前企业的_过劳死_现象.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透视当前企业的“过劳死”现象[摘要]近年来,“过劳死”这一词频频出现,引起了社会对它的关注。

什么事“过劳死”!下面笔者就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揭示了“过劳死”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过劳死”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过劳死劳动法政府监管作者简介:孟俊龙(1984-),男,山西临汾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9级行政管理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移民管理;燕士力(1985-),男,安徽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9级社会保障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李轮(1986-),男,陕西榆林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9级行政管理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

近年来,我国企业中频频发生“过劳死”的悲剧,今年3月4日,又传来噩耗,密云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警长姜子军因过度劳累导致猝死。

从华为两经理猝死在办公室到IBM高层李清平壮年辞世再到陈逸飞“过劳死”震惊上海滩,一时间关于工作压力、关于在办公室里不断发生着的一幕幕“过劳死”悲剧成了热点话题。

在遭遇经济危机的当前更应该值得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过劳死”的概念(一)“过劳死”的含义。

“过劳死”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超过劳动强度而致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蓄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

[1]“过劳死”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繁荣时期,是属于社会病的范畴。

目前社会上对“过劳死”的普遍定义为:由于劳动者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心理压力大而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后被一些诱因突然引发疾病并急速恶化继而导致丧命的极端状态。

[2]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过劳死”作为一种伴随社会现代化的职业病也悄悄的侵入了广大人们的生活,成为社会各阶层的“隐形杀手”。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过劳死”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有关专家分析我国目前正成为过劳死的高发国之一。

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指出,目前我国七成知识分子走在“过劳死”的边缘。

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资与降低婴儿死亡率

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资与降低婴儿死亡率

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资与降低婴儿死亡率题目:1.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2.人力资本投资对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影响3.婴儿死亡率下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4.发展中国家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挑战5.案例分析: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实践经验一、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人力资本投资是指在教育、培训等方面投资,提高人口的教育程度、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效能。

经济增长则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包括GDP增长、工业增长等。

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效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生产率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投资于教育、技能和知识等方面的人力资本会促进人力资源的稳定流动,使劳动力的质量不断提升。

最后,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提高全民的素质和价值观,加强社会文化建设,为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人力资本投资对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婴儿死亡率是一个反映国家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人力资本投资中,医疗卫生和健康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投资于婴儿健康、医疗保健、预防保健等方面,可以有效的降低婴儿死亡率。

婴儿的健康状况对于国家的生育率和劳动力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力资本投资的做法通常是投资于公共医疗系统,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同时加强婴幼儿健康宣传和教育。

三、婴儿死亡率下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随着婴儿死亡率的降低,新生儿和婴儿的数量将会增加,劳动力的数量也将上升。

这有望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

一方面,增加的新生儿和婴儿会推动儿童教育、医疗、消费等相关领域的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的增加,生产力将得到提高,从而推动产业的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四、发展中国家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挑战尽管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和降低婴儿死亡率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发展中国家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

首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缺少对儿童健康和医疗保健的投资,缺乏保健专业技术,导致高儿童和婴儿死亡率。

过劳死董事健康的终极杀手

过劳死董事健康的终极杀手

过劳死:董事健康的终极杀手作者:来源:《董事会》2012年第06期针对过劳死的各种信号,如果在商战、企业运作、紧张的应酬中无法有太大的改变,那么从医学角度看,顶级的健康体检就是帮助董事们清除过劳死隐患的最容易和最直接的方式:第一时间发现身体细微变化,迅速采取措施解除健康警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在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都有过劳死流行率的记载。

据报道:日本每年约有1万人因过劳而猝死。

“过劳死”近几年来也成为中国企业界议论较多的话题之一。

而英年早逝的董事们的案例更是拉响了健康的警笛:2012年3月30日, 澳门爱普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贾雪鹿突然病逝;2011年7月,39岁的百视通董事、首席运营官吴征病逝;2011年3月,55岁的汉帛(中国)董事长高志伟病逝;2010年4月,59岁的江民新科技术公司董事长王江民病逝;2008年10月, 48岁的萧山楼塔镇企业家俞伟康病逝;2008年7月,39岁的同仁堂股份董事长张生瑜病逝;2006年1月,37岁的上海中发电气董事长南民病逝;2004年11月,37岁的均瑶集团原董事长王均瑶病逝……“过劳死”正威胁着今天的董事们。

高危人群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从而出现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长此积重难返,将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则危及生命。

过劳死不是临床医学的疾病名称,属于社会医学范畴。

人体就像一个弹簧,劳累就是外力。

当劳累超过极限或持续时间过长时,身体这个弹簧就会发生永久变形,免疫力大大下降,导致老化、衰竭甚至死亡。

有关资料表明,直接促成“过劳死”的5种疾病依次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

除此以外,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过劳死”。

近年来公开报道的我国72位亿万富翁死亡案例显示,积疾早逝是第一位死因。

在19位因病而去世的富豪中,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48岁,正值人生辉煌的时候却溘然离世,令人扼腕痛惜。

七成人担忧过劳死 是医学更是社会问题

七成人担忧过劳死 是医学更是社会问题

七成人担忧过劳死是医学更是社会问题近来众多关于过劳死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关注。

媒体发起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参与调查者担心过“过劳死”的悲剧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4月19日去世的复旦抗癌女教师于娟也刚刚过完33岁生日,她“活着就是王道”的生命感悟,让不少严重透支健康的白领开始重新平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七成人担忧过劳死”首先就是个医学问题。

正如新闻中有专家所说,过劳只是一个诱因,大部分过劳死的人并非因“累”而死。

那些肝、肾、心脏等脏器出现功能紊乱的人和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的人群容易因为过度劳累而死。

有资料表明,直接促成过劳死的五种疾病依次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

从医疗的角度来看,这些疾病在大多数时候,往往表现不出多少症状,容易令人们掉以轻心。

可一旦发病,就异常凶险,有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夺去一个人的宝贵生命。

比如,主动脉瘤一旦破裂,在数分钟内就可以令人体出现大出血死亡。

由此而言,在很多时候,出现了这样类似的过劳死,将主要责任完全推卸给雇主,认为是他们要求加班而害死人,这种指责恐怕并非足够客观。

当然,作为雇主,的确也应该学会善待自己的员工。

这种善待体现在,一是人性化管理,不要给劳动者们下达过于沉重的工作量,不要用无休止的加班令他们身心健康透支。

二是要舍得在员工的健康上进行适当的投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医疗待遇。

但除此之外,它有可能还是一个关乎社会压力的问题。

没有谁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与生命,但为什么很多人就摆脱不了那种“拿命加班换钱”的生活?生活压力太大有可能是个主要原因。

最严重的问题或许不是加班,而是压力管理。

过大的压力,有可能导致一个人在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

巨大的压力往往来源于生存,变态的房价,高昂的医疗费用,不完善的社会养老、失业保障体系等这些社会现实,这是大多数普通人必须得面对的生活现状。

对多数人而言,一旦你失业了,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有可能马上就在城市失去立足之地。

基于人力资本法及疾病成本法的案例研究

基于人力资本法及疾病成本法的案例研究

案例三
总结词
该案例介绍了某企业针对员工健康问题 采取的预防措施,并对其成本效益进行 分析。
VS
详细描述
该企业为了降低员工健康问题带来的成本 支出和提高生产效率,采取了一系列预防 措施,如提供健康检查、健身设施、营养 饮食等。通过对这些措施的成本效益进行 分析,企业发现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 医疗费用和生产效率下降的问题,同时提 高了员工的整体健康水平。
04 基于疾病成本法的案例研 究
案例一:某企业员工健康问题的成本分析
总结词
该案例分析了某企业员工健康问题对企业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成本,包括医疗费用、生产效率下降、员工缺勤等。
详细描述
该企业通过对员工健康问题的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健康问题导致的成本支出相当高,包括员工请假、生产效 率下降以及额外的医疗费用等。通过深入分析,企业意识到关注员工健康对于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性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人力资本法与疾病成本法 的比较与结合
比较与结合的意义
完善成本评估体系
人力资本法和疾病成本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 评估成本,结合两者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成本 的构成。
提高决策科学性
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科 学、全面的成本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促进跨学科交流
两种方法分别来自经济学和医学领域,结合 使用有助于促进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详细描述
企业员工培训是企业为了提高员工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而进行的一项投资 。通过对企业员工培训的投资回报率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培训的效果和价值,为企业未 来的培训计划提供参考。具体而言,可以从员工绩效、满意度和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评
估,通过对比培训前后的数据变化,分析培训对企业的贡献和影响。

“过劳死”事件引发企业员工压力管理的思考

“过劳死”事件引发企业员工压力管理的思考

“过劳死”事件引发企业员工压力管理的思考作者:程芳戚凯来源:《现代企业》2014年第10期近年来,企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努力进行着改革与创新,生产创造力要求日益增强,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不断加大,而“过劳死”案例也在不断增多。

2013年5月13日,奥美中国北京公司一位年仅24岁的员工突发疾病猝死。

据透露,该员工去世前已连续加班一个月。

15日,福州又一位年轻的IT公司员工因过劳引发病毒性心肌炎意外死亡。

这两起事件在网上再次引发热议,随之而来的是对员工减压、企业压力管理、“过劳死”立法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

2014年多个省份国家公务员考试把面试热点放在了“过劳死”事件的解析,其综合结论主要总结为员工对个人健康的忽视以及法律对员工“过劳”的保障不够完善等方面。

一、“过劳死”已受到国内外企业的关注在国外,员工压力问题已经受到许多成熟企业的关注,企业通过提供减小压力的方案和预防性的咨询服务,有效提供员工工作绩效并减少开支。

在国内,员工压力管理尚处于萌芽状态,多数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员工压力问题的重要性,但是我国企业已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员工的任务量和工作时间大大增加,这就带来了愈发沉重的职场压力,甚至出现了“过劳死”的严重后果,由此也引发一些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

而同时存在的一些国有企业、行政单位却因为工作过于轻松,陷入了员工效率低下、人生价值迷茫的窘境,同样也造成员工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这些问题说明,“压力”的效应有正有负,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由职场压力引起,也可以由职场倦怠造成。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发展,正确认识压力带来的不同后果,合理控制员工的压力水平,必须把员工的压力问题及其管理列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中。

英国的替姆·欣德利把压力来源具体分为:社会的变化、生活的变化、公司的变化和工作本身。

而在现代社会,人们承担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压力、家庭压力以及社会压力。

而压力并非绝对有害,适度的压力对人的发展与创新恰恰起到了积极向上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适度的压力可以使员工保持一种紧张感,使员工拥有高度的工作热情,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业绩。

基于人力资本法和疾病成本法的案例研究修改

基于人力资本法和疾病成本法的案例研究修改
第19页/共46页
2.2 案例
局限性:
其次,疾病成本法假设人们认为疾病是外生的,并没有意 识到他们可以采取预防性措施,虽然这相应的会产生为减 少健康风险而付出的成本。比如,为避免流行性感冒而提 前采取打预防钟或其他免疫措施,或者可以使用特殊的空 气或水过滤系统等来减少污染对居民的影响。
再次,疾病成本法排除了同疾病相关的损失,例如个人所 经受的痛苦以及工作之外的活动受到的限制。因为生病而 使身体上遭受痛苦以及生活活动受到重大影响,这对受影 响的个体来说,是一种很大的不适,也是一种效益上的损 失。但在采用疾病成本法评价环境质量变动使人患病造成 的损失时,并没有把这些损失包括进来。
第18页/共46页
2.2 案例
局限性:
使用疾病成本法具有其局限性。 首先,对环境质量下降而导致发病率上升造成的损失的计算 应该是对称的,也就是说任何可以降低污染程度并能够降低 发病率的 行动,它的效益都可以依照同样的方式来估算。 这种分析往往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通过疾病成本法得到的估算结果,只能看做是引起发病率变 化的项目环境影响的预期成本,或者说是产生的预期效益的 下限值,因为疾病成本法并没有考虑到受影响的个体对于健 康或疾病的偏好。一般说来,人们更喜欢健康而不是生病, 他们愿意为避免生病而支付更多的治疗或预防费用。
第8页/共46页
1.2 案例
健康损失的价值评估——减少过早死亡的健康效益 (V1)
(1)可减少的分病 因的死亡人数(M)的计算
M(分病因)= 总死亡率 * 人口 * 死因构成比 *归因系数
其中,总死亡率为 2008 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死亡率 4.75‰,人口为 2008 年北京市常住人口 1695.0 万人,死因构成比参照2007 年 相关统计数据脑血管疾病为 23.73%,呼吸系统疾病为0.67%。2008 年的 PM10的值为 0.122mg/m3与容许浓度 0.15mg/m3相比并 未超标,而是减少了 0.028mg/m3, 因此,归因系数应该是取 0.028mg/m3与没增加 100ug/m3时的弹性的乘积的绝对值,带入相关 数据可得: M(脑血管疾病)=0.00475*16950000*0.2373*0.044*0.28=235 M(呼吸系统疾病)=0.00475*16950000*0.1067*(0.0605~0.088)*0.28=146~212

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谈如何遏制“过劳死”

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谈如何遏制“过劳死”
企业管理
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谈如何遏制“过劳死”
李业晨 天津师Leabharlann 大学 经济学院 天津 300387
【摘 要】近年来,国内媒体相继报道了数起由于过度劳累致死的案件,集中反映了企业加班加班现象严重。“过劳死”的问题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从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过劳死”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建立健全企人力资源管理来预防“过劳死”发生的相关解决路径。
3 、完善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 传统的企业绩效管理缺乏量化评估、公平管理, 员工的工作态度 松散、缺乏积极性。而现代企业更加重视员工的绩效考核, 实行工资 —— 绩效相挂钩的薪资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最大化企业的效用, 相 应的, 员工所承担的心理压力和激烈竞争经常超出负荷, 不利于企业的 可持续发展。因此, 企业需要根据所处的竞争环境以及员工的特性, 制 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 为员工营造“适时劳动”的工作条件和氛围, 获得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双赢局面。此外, 及时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必 不可少的,本文认为设立标杆(benchmaking)是问题的关键。它可以 在不同层面为职员提供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也能催生员工的进取心。 激励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例如甚至加薪、带薪培训、国外交流等。 4 、加强员工在集体谈判中的地位, 注重工会的建设 由于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处于买方市场, 劳动者对自己的薪资和 休假等工作条件具有较小的话语权, 工会在企业中的功能与作用大多 流于形式。不同于日本自愿式的无偿加班, 我国的劳动者大体上处于 被动加班的状态。在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 企业通常采取计件工资、 多劳多得的制定模式, 而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 通常将定额设定在 较高水平,员工只能通过加班完成任务;而在知识密集型的企业中,员工 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通常将员工的薪资水平、升 职加薪等与其绩效挂钩, 因而几乎很少有员工能够1 0 0 % 的拥有自己的 休假时间, 进而变相的被迫加班。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国企业缺乏 工会的实际话语权, 如何加强工会在员工争取合法权利、进行集体谈 判的的推动作用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日化.日本人的“过劳死”及其社会文化成因[J].外国问题研究. 1996(2). [2]张树岭. 日本过劳死现象成因分析[J] . 改革与理论. 20 02(6 ). [3]周和奇.简论日本“过劳死”及其社会问题[J].硅谷.2008(15). [4]任芳芳.中国的“过劳死”现状及原因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 策略. 2011(5). [5]杨婧翃 .从人力资源角度透视当前企业的“过劳死”现象[J]. 中 国城市经济.2011(21). [6]刘敏,吴俊.遏制“过劳死”现象的思考——以企业承担社会责 任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2(8). [7]张建丽.过劳死和过劳自杀对企业管理的启示研究 [J].企业导报. 2012(15). [8]孟续铎.我国过度劳动问题研究述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 (6).

中国“过劳死”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国“过劳死”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国“过劳死”现状及原因分析“过劳死”死因分析“过劳死”是最早源自日本的一种现代特殊病,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最终导致积重难返,突然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因救治不及而丧命。

“过劳死”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超过劳动强度而致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蓄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

最近这几年里因为职业压力等原因造成的'过劳死'的现象已经频频出现,使的中国人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一个现实。

如今,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大国,一年过劳死亡的人数达60万。

巨大的工作压力是导致过劳死的主要原因。

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高于去年的,中国内陆占75%,香港地区占55%,分列第一和第四,都大大超出全球的平均值48%。

人口庞大、社会转型、欲望膨胀,这个不折不扣的“压力之国”,亟需有人为它开出合适的药方。

“过劳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劳死”的成因:过度劳累是主因。

人体在运动或工作一定时间后,会产生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称为疲劳。

无论是脑力还是体力疲劳都是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作用,是大脑皮层细胞的警戒信号,它使人体得以及时休息,免致过劳。

人在工作时除大脑皮层紧张工作外,许多器官也都紧张地工作,特别是肌肉,所以各器官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疲劳。

忽视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过劳死”的主要因素。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三方面:规律的作息、规律的饮食和学会放松。

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许多严重影响人群健康和生命疾病的病因就存在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

“过劳死”的人群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几乎都是在持工作或连续熬夜后突然引发疾病的。

他们的生活、工作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睡眠不足、压力巨大、正常休闲得不到保障。

这种状态得不到及时地调整,人的精神和体力处于透支状态,于是“过劳死”屡屡出现。

从过劳死现象看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从过劳死现象看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从“过劳死”现象看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陈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摘要】如今,随着社会分工的明细化以及大量专业技术人员的出现,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社会朝向更加进步的方向快速发展,但是高速运转的社会机器,异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人更多的是被作为创造价值的工具,而忽略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越来越多职业病的出现,以及给人以警示的过劳死现象,不得不给人们敲响警钟,在重视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也回头来看看这些为社会财富做出贡献的人。

【关键词】异化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单向度的人过劳死经济增长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人力资源因素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臵。

而能够凸显人力资源重要性的因素中。

人力资本占主要位臵。

人力资本(HumanCaital)是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能力、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的一种资源总称。

它与抽象知识的最大区别在于人力资本属于个人所有,具有对立性和排他性,而且可以进行交易。

人力资本又分为脑力和体力资本。

正是这种可交易性,人们通过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来换取收入,也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由于目前竞争压力的加大,用工制度的不完善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等因素,异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了人,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沦为了如机器一般的存在物。

职业病引起了公众的热议,过劳死现象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就近几年来看,过劳死现象就比较严重。

2006年就职于华为公司的胡新宇因持续加班近一个月,导致过度劳累,全身多个器官衰竭而死;2011年4月就职于普华永道的潘洁因急性脑膜炎而死;2011年11月入职百度刚四个月的临海韬因心脏衰竭而死;2012年2月入职德勒的甄毅因癌症也离开了人世,而他们都还不到30岁,年轻的生命之花就此枯萎。

这些生命的逝去也将“过劳死”这一由日本学者首先提出的概念成为了人们近些年讨论的话题。

日本学者对“过劳死”的定义是:由于过度的工作负担,导致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进而引发脑血管病或者心血管病等急性循环器官障碍,从而使患者陷入死亡状态的一种社会医学现象。

中国“过劳死”问题探析

中国“过劳死”问题探析

中国“过劳死〞问题探析中国“过劳死〞问题探析【摘要】我国每年平均有60万人过劳死,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根据美国和日本对过劳死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探讨过劳死的本质、发病规律、我国过劳死的原因和开展趋势,有助于对过劳死有更清晰的认识,对更深入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过劳死规律原因开展趋势一、前言自从2004、2005年开始,我国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过劳死现象。

2006年,连续加班30多天的深圳华为公司研发人员胡新宇猝死,近年来我国过劳死案例更是激增,仅2021年5月就发生两起过劳死事件,分别为5月13日奥美中国北京公司一位年仅24岁的员工突发疾病猝死,去世之前已经连续加班一个月,去世时工作QQ还亮着;5月15日,福州一位年轻的IT公司员工因过劳引发病毒性心肌炎意外死亡。

大家熟知的过劳死案例还有25岁电台女主持郭梦秋猝死、将要结婚的24岁淘宝女店主“@艾珺Aj〞猝死、24岁女模特艾薇薇积劳成疾猝死……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每年过劳死人数到达60万,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就有1600多人死于过度疲劳,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二、过劳死问题概述“过劳死〞一词源于日本,英语中Karoshi表示过劳死,也是日语的音译。

它最早由日本的上畑铁之丞首先提出,并将过劳死定义为“被用于与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等循环器疾病的工作内外认定相关联的社会医学用语,由于过重的劳动,使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恶化,使脑出血、蛛网膜下出血、脑堵塞等脑血管疾病以及缺血性心脏疾病、急性心力衰竭等急性发病,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最终导致死亡的状态〞。

过劳死是过度劳动现象产生的极端结果,过度劳动现象在世界各个国家均有出现,十九世纪西方工业时代中的“血汗工厂〞,描述的就是工厂中的许多工人被工厂主压榨过度劳动致其死亡的状态。

具有现代意义的过劳死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过劳死〞现象的爆发也引起了日本民众、政府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对过劳死问题的研究。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浅析过劳死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浅析过劳死

114学术性.实践性.理论性科学教育家2008年5f l第5期厨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浅析过劳死李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本文简要阐速了。

过劳死”的概念.从社会层面和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制度两方面揭示了出现。

过劳死”的原因,并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提出了预防。

过劳死”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过劳死;用人单位;绩效考核;劳动法.1过劳死的概念1.1过劳死的定义。

过劳死”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繁荣时期。

它并不是I|缶床医学病名,而是属于社会医学范畴。

目前我国对“过劳死”还没有在法理上或病理学上做出明确定义。

国际上对“过劳死”的普遍定义为劳动者因工作时间过长、高劳动强度、心理压力过大而出现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长期积重难返而突然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并急速恶化,救治不及,继而丧命。

各国劳动法律及相关国际劳动公约都把。

过劳死”看成是对劳动者构成生理伤害的极端形式。

我国医学界认为:“过劳死”指的是长期慢性疲劳后诱发的猝死,即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精疲力竭,甚至引起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继而出现致命的症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过劳死作为一种与现代化相随而至的新的、现代人的职业病也悄悄的潜入了人们的生活。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过劳死”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有专家分析我国目前正成为过劳死的高发国。

1.2过劳死的特点1.2.1隐蔽性很强,先兆不明显。

这点很容易被人忽视.从很多。

过劳死”的案例中我们基本看不出他们有任何明显的疾病.甚至有些连轻微的疾病都不存在,这样就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潜在的健康危机。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还是能提早发现。

过劳死”的,针对大多数疾病,我们的身体都会在必要的情况下为我们发出信号,“过劳死”也不例外,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定期检查身体.稍有不适就上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有病治病.无病保健,方可做到预防。

过劳死”。

探析公立医院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

探析公立医院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

探析公立医院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公立医院作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医院所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多,如人员流失、技术更新、财务风险等,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这些风险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1. 人员流失风险在医院中,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本。

如果医院无法有效地留住这些人才,将会造成严重的人力资源流失风险,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和服务质量。

2. 技术更新风险医疗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医院需要不断培训和更新员工的医疗技术知识,但是如果医院无法及时跟上技术更新的步伐,就会面临严重的技术更新风险,导致医疗服务水平下降。

3. 财务风险医院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医疗服务的收费和政府的医保资助,但是如果医院无法有效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就会面临财务风险,甚至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运营。

二、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1. 人才培养与激励对于人员流失风险,医院需要重视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建设。

通过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使其感受到医院的关爱和期待,从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医院还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薪酬福利和职业晋升空间,增加员工的激励和满意度,降低人员流失风险。

2. 技术更新与转化针对技术更新风险,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的技术更新和转化机制。

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交流,及时了解和引进最新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提高医院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建立专业的技术培训体系,对医院内部的医疗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跟上技术更新的步伐。

3. 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对于财务风险,医院需要加强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

通过建立科学的财务预算和监控体系,对医院的财务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测和分析,找出成本过高和效益低下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医院可以加强内部管理和流程优化,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益和质量,增加盈利点,降低财务风险。

对“过劳死”现象的心理学分析(共2篇)

对“过劳死”现象的心理学分析(共2篇)

第1篇: 对“过劳死”现象的心理学分析?过劳死”为危害现代人的一大隐形杀手,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引发“过劳死”的动因进行分析,发现:由于职业造成的心理压力和休闲的严重缺失是造成“过劳死”的两大重要原因,并进而提出相应的措施。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尽享高科技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人们为了获取在事业上的成功,不惜以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

国家体改委专项调查,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上海社科院“知识分子健康调查”反映,北京知识分子寿命10年降5岁。

研究显示,这些现象大多是由于现代人工作过度劳累而产生的亚健康引起的,更有甚者还出现猝死现象。

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将该种猝死现象命名为“过劳死”,并对其定义是:“由于过度的工作负担, 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恶化,进而引发脑血管病或者心血管病等急性循环器官障碍,从而使患者陷入死亡状态的一种社会医学现象。

” [1]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过劳死”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

2006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刘漪在google网和baidu网上搜索了从1990年至2006年1月有媒体报道或有记载的“过劳死”个案,总共有102名之多。

由此,不难看出“过劳死”现象已经成为危害现代人的一大生命隐患。

从上述的定义中可以看出“过劳死”现象的产生在其生理原因背后还隐藏着一系列的心理学动因。

因此,本文拟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引发“过劳死”的动因作以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1.原因分析?1.1成就动机过高?从蒋筑英、陈逸飞等人的相关报道中可以看出,“过劳死”人群中的一个最大的相似点就是工作负担过重、劳动时间过长。

超负荷的工作源自于他们对自身的严格要求。

正如海波科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凤兰所说:知识分子的成就动机很强,他们长期处于心理亢奋期。

甚至晚上睡觉的时候脑袋‘开天窗’,眼睛闭着,脑袋仍旧在不停地运转。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器械、 药品卫生材料等方面的支出, 也包括培养 渐贬值 ,在人的生命晚期 ,其贬值速度 日 益加
和维持 卫 生保健 部 门各类 人 员 的各种 费用 和 医 快 ; 还有 部分 是后 天得 到 的 , 也就 是通 过各种 各
疗知识的普及宣传费用等。社会对卫生保健投 样 的医疗保健投资获得的,它会随着投入的增
医疗保健 投 资 , 广义 上讲 , 从 它包 括用 于维
保健 方面 的投 资并 不 少 。但 是 由于 医疗 保健 投 持 和提 高 一 个人 的寿命 、 量 强 度 、 力 耐力 、 力 精
资具 有 二重性 , 许 多 国家 , 府 和其 他 社会 组 和生命 的全 部费 用 。 在 政 现代人 力资 本理 论认 为 , 个
劳 动者 的正 常工 作 规 律 和生 活 规 律遭 到破 坏 , 特 别是 在沿 海相对 发达 城市 ,过 劳死 ” 问题更 “ 体 内疲 劳淤 积并 向过 劳状 态转移 , 使血 压 升高 、 为突 出 , 并呈 现 出 向低 年龄层 次 蔓延 的态 势 。 动 脉硬 化加剧 , 而 出现致命 的状态 ” 进 。通 常 理
其 中以 中年 知识 分子 为甚 。娄伟 在报 告 中
解 为 ,过劳死 ” 因为工作 时 间长 , “ 是 劳动强 度加 分析 , 目前 中国中年 知识分 子 面对两 大致 命转
二 、 过劳 死” “ 现象 的形成 原 因及 其分析
指出 , 强大 的就业 压力 , 工作 回报 过低 与潜 在 的
关 于 “ 劳死 ” 简 单 的解 释 就 是 超 过 劳动 价 值观 的矛 盾导致 中国人才 不 断透支 生命 。过 过 , “
强度 而致 死 。它是 指 “ 非 生理 的劳 动过程 中 , 劳 ” 在 已成 为威 胁我 国人 才身体 健康 的 “ 杀手锏 ” ,
宁 德 师 专学 报 ( 学 社 会 科 学版 ) 哲
2 1年第 3期 01 ( 总第 9 8期)
基于 资 的医 保 投 看“ 死” 人力 本 疗 健 资 过劳 现象
储 苏 凯
( 宁德 师 范 高等专科 学校 ,福建 3 2 0 ) 5 10

要 : 人 力 资 本 理 论 中的 医疗 保 健 投 资 角度 , 析 了 目前 中 国社 会 存 在 的 “ 劳 死 ” 象 形 成 的 原 从 分 过 现
流动 投资 和 医疗保 健投 资 。 中 , 三种 投 资现 持 ,本 文就 是从 人力 资本理 论 中医疗 保健 投 资 其 前
在 已经成 为投 资 主体关 注 的热 门话 题 。虽然 作 这 一方 面对 “ 过劳 死 ” 现象 进行 相关 的研究 。 为人 力资 本投 资 的一 个重要 内容 ,人 们 研 究思路和解决对策 , 希望能改变现代人 对于人力资本理论 中医
疗保 健 投 资的 传 统 观 念 , 立 新 的 认 识 观 , 加 人 力 资本 存 量 , 高人 力资 源的使 用 价值 。 树 增 提 关 键 词 : 力 资本 ; 疗保 健 投 资; 劳 死 人 医 过
织实 际上 负担 了投 资 的绝大 部 分 。社 会对 医疗 人 的健康 状况 可 以视 为一种 资本 存量 ,即健康
保健 的投 资 主要 由卫 生部 门 的资源 投放 和劳 动 资本 存 量 , 是人 力 资本价 值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它
者健康 社 会保 险两 部分 组成 。对 卫 生部 门 的投 这 种资 本 存 量 , 分是 遗 传 的 , 生俱 来 , 是 部 与 但 资 , 括对 医务保 健部 门 的基本 设施 、 包 医疗保健 它会 随 着人 的年 龄增 加和人 体 的 自然 衰老 而逐
主要集 中在 社会 保 障制度 的完善 、医疗体 系 的
舒 尔 茨 将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分 为 以下 四 种 方 建 立健 全等宏 观层 面 的研究 上 ,对 于投资 主 体
式: 学校教育投资 、 职业技术培训投资 、 劳动力 中 的个 人 医 疗 保 健 投 资 则 缺 乏 一 定 的理 论 支
改善 和平均 寿命 的延 长 ,不仅 可 以提 高生命 的 而 处 于疲惫 的亚 健康 状态 。20 0 7年 4月 , 国 中
价值 ,使人们从较长的寿命中得到实质性的满 知 识分 子“ 劳死 ” 过 问题研 究 的学者 娄伟 博 士在 足 , 且 可 以明显地 提高 人力 资本 的价 值 。 而 20 0 6年 “ 才蓝 皮 书” 中国人 才发展 报告 3 中 人 《 》
・收 稿 日期 :0 1 0 -1 2 1- 6 8
7 1
加 而不 断增加 。 因此 , 医疗 保健 投 资是提 高人 力
( ) 会 转 型 压 力 一 社
资本存量的重要手段。 社会在转型, 经济在发展 , 而激烈的社会竞 对 医疗保 健 投资 的直 接结 果 ,是改 善 了人 争 也在 透 支着 我 们 的健 康 。从 年轻 到 年 老 , 与 G P的增 长 同步 ,我 们 也在 超 负荷 地 运转 , D 因 们的健康状况 , 提高了平均寿命 ; 而健康状况的
为人力资本 ,它通过投资使人们所拥有的后天 时 , 能得 到 必要 的物 质保 障 , 而有 利于人 力 资 从 获 得 的体能 、 知识 和技 能 , 体现 为劳 动者 素质 的 本 健康 存量 保持 稳定 。
提 高 。投 资 主体对 人 力资本 的投资 使得 人 力资
本具 有价 值 性 。 但 是 总体来 说 ,现 阶段我 国研 究 的焦 点 还


理 论概述
资的 另一种 形式 ,是 支付 劳动者 健 康保 险的 全
人 力 资本 理 论 的 创 始者 西 奥 多 ・ 尔茨 将 部 或部 分 费用 。 舒 这种 投资使 劳 动者在 因生育 、 生 人 力资 源投 资所形 成 的凝 固在 人身 上 的价值 称 病 、伤 残等 原 因暂 时丧失 全部 或部 分劳动 能 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