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天人观的演变历程初探
中国天人合一观念的演变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观念两汉时期,天人关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
《淮南子》综合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家思想和汉初黄老哲学,重新论述了“道”和“无为”的含义,董仲舒则对先秦儒家思想和阴阳五行说加以改造发展,建立了“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宣扬人格化的“天”。
东汉王充又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进行了批判,论述了自己的天人观。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混合了儒道两家思想的玄学盛行,何晏、王弼主张通过体验“无”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郭象认为人只有领会到每一物“自足其性”就可以达到万物一体的天人合一境界。
1.《淮南子》天人合一”思想《淮南子》是西汉初期淮南王刘安召集宾客方术之士集体编撰的一部著作。
它综合道家黄老、儒家、阴阳家、法家等思想,并且广泛吸收了当时医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借鉴阴阳五行家的理论框架,建构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天道观体系。
“道”是《淮南子》的最高范畴,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的根源和规律。
所谓“道生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万物生。
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就是认为人与万物都是阴阳二气所生,是人们认识到宇宙的统一性。
因此,它认为万物之间有一种神秘的相互感应的关系,而且人与自然也有这种关系。
此外,它还提出“天人类比”的思想,认为人与天具有类似关系,是模仿天而造成的。
由于《淮南子》主要继承发展了道家思想,因此对于“无为”也有新的阐释。
它认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应该是因循自然,在道的指导下从事各种工作。
“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
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也,因物之相然也。
”“弱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巡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迫而不动者。
”就是说人们不仅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且必须意识到人并不是事物的创造者,只是顺应道以推动事物发展的促进者,不可贪天功以为己力,违背天道的基本原则。
先秦儒家天人观发展述论
【 收稿 日期 】06—0 2 20 7— 8
【 作者简介 】 淑杰 (9 1 , , 许 17 一) 女 吉林九台人 。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 院讲师 , 南京大学历史学 博士, 研究方 向: 中国 思想史 ; 林红侠(9 1 , , 17 一)女 吉林长岭人 , 长春市 17中学教师 , 3 研究方向 : 中学教学法。
N. o5
0c 2 o t. o 6
先秦 儒 家天 人 观 发展 述 论
许 淑 杰 , 红 侠 林
( 1 吉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 学院, 吉林 . 四平 160 ;. 3 00 2 长春 市 17中学, 3 吉林 长春 10 5 30 2)
【 摘 要 1 天人问题是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核心问题 , 先秦儒家 . 尽管 “ 天 的含义在各个阶段 、 各个 思想 家那里有所不
诸《 论语》 “ 字的出现远不如 “ 字与“ 字频 天 , :“ ,天” 仁” 礼” 如 天何 言哉 !四时行焉 ,百物 生焉 , 天何言 繁。 据杨伯峻《 论语译注》 中的统计 ,论语》 “ 哉 !” ( 而 )巍巍 乎唯 天为大 ” ( 《 中,仁” 述 “ ; 泰伯 ) 有时 似
能 事鬼 , 问关 于死时 , ” 孔子 说 :未 知 生 , “ 焉知 死 ?”
通过孑 子 的言论 及 态度可 见 ,天到底 是何种 含 L
实 际上 , 孔子 的一些 言论看 , 从 在某 种程 度上 , 子 义 , 孔 或者说天的诸种含义中哪种更为突出, 在孔子
是在有意识地回避这些问题。比如在《 雍也》 孔 这里 是不得 而知 的 ,在孔 子 的思 想 中 ,孔 子对天 是 中, 子说 :务民之义 , “ 敬鬼神而远 , 可谓智矣。 《 ”论语 ・ 不重视的。 L 从孑 子的全部思想来看 , 在天人关系上, 述而》 也说 :子不语怪、 、 神。” 庄子 ・ “ 力 乱、 《 齐物 孑子重视的是人。实际上 , L 整部《 论语》 所探讨的主 论》 :六合之外 , 说 “ 圣人存而不论 。” 如果这里的 要问题 就是 一个 , 即怎样做人 的问题 。对人 , 特别 对
儒家思想发展演变历程
儒家思想发展演变历程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的产生与初步发展期。
西汉,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
宋明时期是儒家思想的新发展阶段,形成了新儒教。
明末清初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与继承时期。
扩展资料发展历程: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
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
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指出统治阶级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
2、战国时期——孟子思想的发展: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虐民”“暴民”。
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于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
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
4、宋代的新儒学——理学: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集大成者朱熹的观点:他认为理是第一性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实际上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从事丧葬行业的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
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来。
儒家学说中关于“天”的观念和信仰及其历史演变
摘要:本文认为,儒家学说中的“天”具有宗教意义,自秦汉至宋明,它经历了一个从既有道德理性又有好恶等意志情感的“天”到只有道德理性没有具体情感意志的“天”的历史演变过程;与此相应,“天”主宰世界的方式,也从直接通过天人之间的相互感应转变为一种间接的方式,即通过“天命”使“天理”内在于万物和人类,从而使万物和人类直接受其天赋之理(性)的支配。
关键词:儒家;宗教;信仰;天;理;性Belief of “heaven”and the concept of “heaven”in Confucianism and their historical developmentsAbstract: This paper holds that, “heaven” in theories of Confucianism possesses religious sense. From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o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it experienced a developmental process from the “heaven” having will and sentiments with both ethic rationality and likes & dislikes to the “heaven”only with ethic rationality but without sentimental wills. Corresponding to this, the mode by which the “heaven” governing the world also changed from directly through mutual influences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to an indirect mode, i.e. letting the “heaven principles” intrinsically locating in the myriad things and human through the “mandate of heaven”, and thus making the myriad things and human directly dominated by their innate Idea or nature.Key words: Confucianism; religion; belief; heaven; Idea; nature 儒家学说中关于“天”的观念和信仰,渊源于商代宗教中关于“帝”(又称“上帝”)的观念和信仰。
从荀子的天人观看先秦儒家天人关系的衍化
所说 的天 、 、 帝 , 宇 宙最 高的 主宰 者 ”n 这个 帝 上 是 。
3 ・ 6
最 高 主宰者 的意 志 、 令 , 为“ 命 称 天命 ” 因此 , , 孔子 讲
自然界 中 , 星宿相 随运 转 , 日月 交替 , 四季轮 回 , 雨 风
兼施 , 化生 万物 , 一 切运 动 都 是 自然 而然 的 , 不 这 并 是 出于上帝 或某 种精 神力 量 的驱使 。苟子 的这 一思 想是 吸收 了《 管子 》 中的思 想而 来的 。“ 有气则 生 , 无 气则死 , 生者 以其气 。 ‘ ” 凡物 之精 , 比则为 生 , 生 下 五谷 , 为 列星 。流于 天地 之 间 , 上 谓之鬼神 。藏 于胸 中, 谓之 圣人 。是故 名气 。 这就是 说 , 的精气 相 ” 物 互 结合 , 就产生 出 了各 种东 西 , 面生 长五 谷 , 空 地 天
都 要靠它们 的赐予 。 苟子 的“ ’ 天’ 的概 念 已经 不是 至上 神 , 不是 主宰
一
。
其 中“ ” 天 指的是 什么 , 的规定性是 什么 , 人 天人
二者 之间 的关 系是 怎样 的 , 对这 些 问题 每个 哲 学 家
都有 自己的解答 。先秦儒 家对于这些 问题 的 回答 正
的天 。
质 之 天 的 天 道 观
在 中 国古代社 会 , 由于缺乏对 自然 的 了解 , 人们
往往把 自己无法把握 的力量看 做是宇 宙之问 的一个
至上神或者 主宰力 量 , 并 将这 个 至上 神 、 宰称 之 “ 主
《 论语 》 中另 一部 分 “ ” 天 的含义 , 等 同于 西周 是
作 者 简 介 : 允 苹 (9 9 ) 女 , 西 户 县 人 , 北 师范 大 学 政 法学 院 。 苏 1 7一 , 陕 西
周朝的天人观念儒家思想的萌芽
周朝的天人观念儒家思想的萌芽周朝的天人观念与儒家思想的萌芽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在周朝时期,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天人观念,并且这种观念对后来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周朝的天人观念以及儒家思想的萌芽,并且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一、周朝的天人观念在周朝时期,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天人观念,这种观念认为天地万物都有其特定的秩序和规律。
人们相信天上的神灵掌握着人间的一切,通过吉凶祥瑞来预示统治者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
同时,人们也将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天地间的事物互相影响。
这种天人观念深深影响了周朝的政治、宗教和文化,并且为后来的儒家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周朝的儒家思想萌芽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它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
在周朝,贵族家庭注重家族的延续和传承,重视家族礼仪和亲情关系,并且通过仪式和礼仪来维系社会秩序和稳定。
这些思想和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家和万事兴”的核心理念。
此外,周朝时期的经济繁荣和人口增长也为儒家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周朝的农业经济相对稳定,人们对于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的关注逐渐加深,儒家思想的重要价值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这个时期得以迅速传播和普及。
三、天人观念与儒家思想的联系和影响周朝的天人观念对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天人观念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现象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这种观念使得人们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合理的秩序和规则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安宁。
儒家思想强调的仁爱、家庭和社会秩序的核心理念可以追溯到这种天人观念的影响。
另一方面,儒家思想也对周朝的天人观念进行了深入的发展和整理。
儒家经典《周易》中的天人观念得以系统化和理论化,通过观察天象和社会变革来预测和解释人事,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天地之间联系的认识。
总结起来,周朝的天人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为儒家思想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基础,通过其认识到天地的相互关系、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社会秩序,以及思考如何使人类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问题,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
论孔子之后儒家天命观的发展与演变
论孔子之后儒家天命观的发展与演变
孔子之后,儒家天命观经历了由传统到改革的发展和演变。
首先,儒家传统天命观被改革,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例如,墨子在《墨子问道》中提出了“以仁治天下”的理念,强调了仁政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应该以仁治天下的责任。
同时,孟子也提出了“以义治天下”的理念,强调了义政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应该以义治天下的责任。
其次,儒家传统天命观也受到了政治思想的影响,并发展出了更加现代化的观念。
例如,韩非子在《韩非子》中提出了“以法治天下”的理念,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应该以法治天下的责任。
同时,老子也提出了“以道治天下”的理念,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应该以道治天下的责任。
最后,儒家传统天命观也受到了现代思想的影响,并发展出了更加现代化的观念。
例如,梁启超在《新义安息》中提出了“以民为本”的理念,强调了民主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应该以民主治理天下的责任。
同时,鲁迅也提出了“以理想治天下”的理念,强调了理想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应该以理想治天下的责任。
总之,儒家传统天命观经历了由传统到改革的发展和演变,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并受到了政治思想和现代思想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更加现代化的观念。
先秦汉宋时期儒家天人观思想的发展研究
性 的变化 ,不断吸收 印度佛学 中的思辨方式 ,维护传 统 文 化的核心价值 ;另一方面 ,佛学 的中国化也是其不断
目的性 ,后者 则是机械性或半机械 性的。前者依赖后者
而呈现 , 意味着人对 “ 天志…‘ 天意”的服从 , 即对阴 阳、
从天人观发展史 的角度来看其 中蕴含 了人 的主观 自觉精 神。何为仁?孔子说 :“ 己复礼为仁 ” 克 己”就是约 克 。“
地位。对儒家天人观的深入研究 ,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
握 中国儒家文化的基 本精 神 , 理解 中国儒家思想 的实质 。 “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 因此哲 学命 题和思想 的发展 , 必然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儒 家天人观在不 同的历史阶 段也必然会反映 出特定历史阶段社会 经济基础 的变化 ,
己” 也就是说 , 。 孔子仁学思想 的核心在于 内在 的心性修
养。
儒家的孔子是从人道观的侧 面 ,实现了对原始天命 观 的人文主义突破 ,从而奠定 了哲 学天人观 的人生论基
调 。孔子的天人观矛盾而复杂 , 方面他尊天信命 ,认 一 为天命具有神秘 的主宰力量 ;另一方面又疑神主仁强调
事 ,重视事在人为 ,重视人 的主观能动作用 的。正是这 种思想在客观上相对削弱 了天命鬼神对人世间 的支配 和
主宰作用 ,从而使得孔子 的天人观能够从人道 的侧面 突
破原始天命神权观 的束缚 ,把人道观 、人生观从传统 的
天 人 学 说 中凸 显 出来 。 二 、汉 代 董 仲 舒 的 天人 观 思 想
与 阴阳五行学说有着不 可分 割的联系 。可 以说 ,阴阳五 行学说是天人感应 的理论基础 。董仲舒认为 ,人格 的天
“ ”与 “ 天 命”分开 , 更多地谈 “ ” 试 图以 “ ”来 命 , 命 补充取代 “ ” 天 。而 “ ” 命 毕竟多少带有客观必然趋势 的 意 味 ,其神 秘性没有天神那么浓厚 。其次 ,他虽然不否
浅析儒家天人观思想的演变
浅析儒家天人观思想的演变作者:杨磊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第09期摘要:“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被中国古代哲学家视为人生的理想境界,要求人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实质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自然界不仅是人类生命和一切生命之源,而且是人类价值之源。
本文简单论述了儒家天人观思想的演变。
关键词:儒家天人观思想天人合一演变1 “天”与“人”的含义究竟何为“天”?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认为天有五义:曰物质之天,曰主宰之天,曰运命之天,曰自然之天,曰义理之天。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看,“天”的含义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唯物主义的,即物质之天和自然之天,“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另一类是唯心主义的,即把天赋予以人类道德精神的品格,认为天和人一样具有人的情感、意志,是世界的最高主宰。
有的思想家关于“天”的含义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又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指物质之天,有时指精神之天。
无论人们赋予天以何种含义,在关于“天”的思想中都深刻的包含着人与自然界,个人与社会的矛盾运动。
人首先是动物。
西方哲人喜欢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会制造工具的动物,人是政治的动物,人是社会的动物等等。
中国古德则爱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孟子)但是,人却又并非等同于普通的动物。
人有自然性或物质性,更有社会性或精神性。
孟子认为如果作为一个人只表现出自然属性却“无教”,即没有社会道德教化,那就会“近于禽兽”,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德性。
2 “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天人合一”观念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报”,即祭祀上天的意识。
其中的“人”指人事、社会,主要指相对于自然界的人类;“天”则泛指自然界和自然规律,是与人、人类相对应的概念。
这一哲学思维则源于中国远古时期追求“天人相通”的宗教仪式。
最早在商代的占卜就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主题。
先秦儒家天人观辨正(一)
先秦儒家天人观辨正(一)长期以来,学术界存在这样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是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特征的,天人之分到战国末期才由荀子提出。
在儒家内部,孟子讲道德天,主张天人合一;荀子讲自然天,主张天人之分,二者思想是对立的。
然而1993年出土的郭店竹简中有《穷达以时》一篇,其中明确提到天人之分。
据发掘报告,出土竹简的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属于战国中期后段,约当公元前四世纪中期至公元前三世纪初,年代在荀子以前。
这样看来,天人之分并非始于荀子,而可能是早期儒家的一个基本看法。
那么,竹简天人之分的内容如何?与孟子、荀子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思想史上具有何种地位?透过竹简,我们将对儒家天人关系产生哪些新的认识?这些无疑便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笔者不揣简陋,拟对此做出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穷达以时》“天人之分”的基本思想《穷达以时》简长26·4厘米,两端修成梯形。
竹简现存15支,有两支已残损。
根据墓葬年代,竹简的书写应在荀子之前。
从其内容看,可能与孔子“陈蔡之困”有关,1]类似记载又见《论语》、《庄子》、《荀子》等文献中。
李学勤先生曾排列了其先后顺序:《穷达以时》→《庄子·让王》→《荀子·宥坐》→《吕氏春秋·慎人》→《韩诗外传》卷七→《说苑·杂言》→《风俗通义·穷通》→《孔子家语·在厄》。
2]《穷达以时》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明确提出了天人之分。
有天有人,天人有分。
察天人之分,而知所行矣。
有其人,无其世,虽贤弗行矣。
苟有其世,何难之有哉?(第1—第2简)人为什么有的穷困潦倒,有的显达富贵?面对穷达,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千百年来一直是无数哲人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当年孔子“厄于陈蔡之间”,就与弟子对此展开过讨论,其内容也被不断铺陈、发挥,形成互有联系又有差别的不同版本。
在竹简看来,关系世间穷达的,不仅有人而且有天,天人各有其分。
天人相应的历史沿革和技术创新
天人相应的历史沿革和技术创新天人相应是一个涵盖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观念,它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演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与互动。
对于天人相应的理解和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哲学和科学思想中。
本文将从历史沿革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来分析天人相应的发展。
一、历史沿革1. 古代中国哲学与天人相应在古代中国,儒家、道家和墨家等学派都在不同程度上关注并探索了天人相应的概念。
儒家注重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顺从自然规律,人治天服。
而道家则更加重视个体与自然的契合,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墨家则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认为个体的行为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和自然界,人与天地紧密相连。
2. 科学革命与天人相应随着科学的进步和近现代科学革命的发展,人们开始更加理性地研究自然规律,并融入了天人相应的观念。
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家通过研究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和人类社会的演化。
他们的发现也进一步支持了天人相应的观念,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3. 环境保护与天人相应近代工业革命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让人们重新反思天人相应的观念。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导致了许多问题,如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天人相应的理念,探索与自然界和谐共存的方式。
二、技术创新1. 科技与天人相应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实现天人相应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通过科技手段,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研究自然界的规律,并利用科技手段改善人类社会的发展。
现代科技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的兴起,让人们对于天人相应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应用。
2. 绿色科技与天人相应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科技的发展成为实现天人相应的重要途径之一。
绿色科技包括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等,通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传统智慧与天人相应虽然现代科技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创新,但传统智慧在天人相应中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天人相应的历史沿革和技术创新
天人相应的历史沿革和技术创新天人相应是一种哲学观点,强调人类与自然、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应性。
这一观念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经过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并在现代科技创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一、天人相应的源起天人相应的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学派。
儒家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人与天地万物相应,人类的行为和境遇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与制约。
古代儒家学者将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整体,人类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的行为需要与自然法则相应。
二、天人相应的演变随着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发展,天人相应的观念逐渐演变和丰富。
在封建社会中,天人相应被用来强调君臣、父子、夫妻等社会关系的相应与和谐。
儒家学者强调道德修养和品德塑造,将天人相应与伦理道德结合起来,成为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的重要理论基础。
而在现代,天人相应的观念逐渐与科技创新结合,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人类开始探索如何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天人相应的思想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参考和指导。
三、天人相应与技术创新天人相应的思想对技术创新有着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天人相应的观念强调人类的行为需要与自然规律相应,促进了绿色技术和生态创新的发展。
绿色技术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最大程度保护自然资源的技术创新。
在绿色技术的发展中,天人相应的理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将天人相应的思想融入到技术创新中,人们在设计、开发和使用技术产品时更加注重环境友好、节约能源和资源的原则。
同时,天人相应的观念也推动了生态创新的发展。
生态创新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创新科技手段,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
天人相应的思想要求人类在科技创新中充分尊重和依照自然规律,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儒家“天人观”的承继与发展探析
儒家“天人观”的承继与发展探析儒家思想的发展以魏晋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儒家始于先秦终于两汉;后期儒家起于魏晋盛于宋明。
儒家天人观作为其基本学说,在儒家思想的漫长历史中不断地被承继并发展。
一、孔子的天人观:知天命孔子身处周室衰微、社会动乱的时代,竭尽己力去改造世界。
孔子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论语宪问》)他把所做事情的成败交付于命。
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论语尧曰》)冯友兰先生认为,命就是命运天意,就是朝着一定目标前进的一股力量。
这股力量不可言说,也是人无法左右的。
孔子在受到匡人围困时,就曾感慨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回答王孙贾的问题时,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论语八佾》)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赵法生先生通过分析《论语》里的19 个天字的作用和功能,认为孔子的天是宇宙之主宰,是政权变更、文明盛衰、个人德性、富贵穷达以及自然变化的终极原因,其主宰作用涉及自然与人事各个方面,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远弗届。
因此,孔子的天依然是宗周的主宰之天,是宇宙万化背后的决定力量,是一个决定着社会、自然与人生命运的至上神①。
孔子的天是牟宗三所说的人格神,位于自然和社会之上,在人力的极限处显示其力量。
对孔子而言,天命主要是情感与信念所寄托的对象而不是理智的对象,因此,它不能被解构为自然的力量或者法则。
孔子的天人关系便是人通过自己的道德实践知天命,去体悟天命。
二、孟子的天人观:尽心尽性知天孟子生活于战国时代,从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儒家思想理论,也曾周游列国,试图以自己的思想影响列国王侯。
他的思想代表了儒家思想中的理想主义一派。
孔子因对天命的体悟而提出仁,强调推己及人的仁的实践,但并未阐述人为何应当这样做。
孟子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发展出了性善论。
孟子的天人观与孔子的天人观差距很大。
浅析儒家天人观思想的演变
儒家的“ 天人合一” 想到宋 明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宋代道学 的 思 1“ ” “ 的 含 义 天 与 人” “ 人合 一 ” 都 是 接 着 孟 子 之 学 讲 起 的 , 对 孟 子 的 “ 人 合 一 ” 天 说 但 天 思 究竟何为 “ ? 天” 冯友兰在《 中国哲学史》 中认 为天有五义 : 日物质 想 作 了重 大 发 展 . 是 把 孔 孟 的 “ 下 与 天 地 同 流 ” “ 物 皆 备 于 我 ” 一 上 、万 之天, 日主宰 之天, 日运命 之天, 日自然之天, 日义理 之天。按照马克 的简单朴素的论断 , 发展为人与天地 万物 为一体 的思想学说。 二是把 思 主 义 哲 学 基 本 问 题 的第 一 方 面 即 关 于 物质 和 意 识 的 关 系 来 看 , 孔 孟 的差 等 之 爱 的 观 点 , 向着 博 爱 思 想 的 方 向推 进 。 “ ” 天 的含 义又 可 分 为两 大 类 , 类 是 唯 物 主 义 的 , 物质 之 天和 自然 一 即 宋代 出现 了新儒学体 系 , 即理学 。理学足儒 、 、 道 佛三 家融合 的 之 天 , 天 ”是 不 以人 的 意 志 为 转移 的客 观 存 在 。 另 一 类 是 唯 心 主 义 “ 产 物 , 学 从 佛 、 之 中 吸 取 了 有 益 的 东 西 , 成 了更 为理 论 化 、 儒 道 完 思 的, 即把天赋予以人类道德精神 的品格 , 为天和人一样具有人的情 认 辨 化 的 过 程 , 为 新 的儒 学 。 宋 代 理 学 完 成 了理 论 化 、 辨 化 的过 成 思 感、 志 , 意 是世 界 的最 高 主 宰 。 有 的思 想 家 关于 “ ” 含 义 是 物质 的 天 的 程 。 北 宋 有 程 颢 、 颐 , 们 认 为 ,万 物 皆只 是 一 个 天 理 ” 把 天理 程 他 “ , 还 是 精 神 的 又 不 是 截 然 分 开 的 , 时 指 物 质 之 天 , 时指 精 神 之 天 。 有 有 和 伦 理 道 德 直 接 联 系 起 来 , 为 仁 是 万 物 俱 生 的 ; 宋 朱 熹 是 理 学 认 南 无 论 人 们 赋 予 天 以何 种 含 义 , 关 于 “ ” 思 想 中 都 深 刻 的 包含 着 在 天 的 发 展 的集 大 成 者 , 出 “ 气 论 ” “ 性 论 ” 维 护 封 建 等 级 制 度 。 提 理 和 心 , 人 与 自然 界 , 人 与 社 会 的 矛 盾运 动 。 个 陆 九 渊 提 出 “ 学 ” 到 明 中 期 , 守 仁 进 一 步 发 展 为 “ 明 心 学 ” 心 : 王 阳 , 人首先是动物。西 方哲人喜欢说 : 人是理性的动物, 人是会制造 其 思 想 核 心 是 “ 良知 ” 明清 两 代 , 学 和 心 学 相 继 占统 治 地 位 。 致 。 理 工 具 的 动 物 , 是 政 治 的 动 物 , 是 社 会 的 动 物 等等 。 中 国古 德 则 爱 人 人 理 学 从 哲 学 方 面 发 展 了儒 学 , 为专 制 等 级 制度 制 造 理 论 根 据 , 因此 说 .人之所以异于 禽兽者几希 , 民去之 , “ 庶 君子 存之。”孟子 ) ( 但是 , 成 为 官 方哲 学 。 人却又并非等同于普通 的动物。 有 自然性或物质性 , 人 更有社会性或 34 明清 时代儒家的天人观思想的变化 . 精神性。 孟子认 为如果作为一个人只表 现出 自然属性却“ 无教 ” 即没 , 明清之际 , 治上 , 政 中央 集权化与专制 制度 的加强 , 重地 阻碍 严 有社会道德教化 , 就会 “ 那 近于 禽 兽 ”人 之 所 以 为人 的本 质 属 性 在 于 , 了历 史 发 展 和 进 步 : 济 上 , 着 商 品 经 济 的 发 展 , 本 主 义 的萌 芽 经 随 资 人 的德 性 。 产 生 和 发 展 想 上 , 学 走 向 “ 端 ” 引发 人 们 的 思 考 与 批 判 : 贽 思 理 极 , 李 2 “ 人 合 一” 想 的起 源 天 思 指 责 儒 家 经 典 并 非 “ 世 之 至 论 ” 否定 孔 子 是 “ 生 圣 人 ”反 对 “ 万 , 天 , 成 “ 天人合一 ” 观念起源于原始社会 的“ ” 即祭祀上天的意识。 报 , 其 以孔子之是非为是 非”黄宗羲强烈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 。 提出“ 以天下 中 的 “ ” 人 事 、 会 , 要指 相 对 于 自然 界 的人 类 ;天 ” 泛 指 自 人 指 社 主 “ 则 寄 , 天下治矣 ” 天人合一” 。“ 的思想式微 , 王夫 然 界 和 自然 规 律 , 与人 、 类相 对 应 的概 念 。 这 一 哲 学 思维 则 源 于 之权 , 天下 之人 ”才能“ 是 人 之 虽 多有 “ 人 合 一 ” 说 , 他 的 “ 所 ” 观 点 已包 含 了浓 厚 的 类 天 之 但 能 的 中 国远 古 时 期 追 求 “ 天人 相 通 ” 宗教 仪 式 。 最 早 在 商 代 的 占 卜 体 的 就 王 气 是 “ 是客 观 规 现 了“ 天人合一” 的主题。“ 天地之性人为贵 ”是万物 之灵 , 人类遇 似 西 方主 客 二 分 的 思 想 。 夫 之 认 为 “ ” 物质 实体 ,理 ” , 故 律; 提出“ 气者 , 之依也 ” “ 理 和 天下惟器” 的唯物观点。他还 否定理学 事 都 要 占 F 以测 祸 福 凶吉 否 。 实 际上 ,这 就 是 是 神 与 人 之 间 的 关 神 提 静 动 的辩 证 法 思 想 。 系 , 由于 当时 人 类 完全 听从 于 神 的指 令 暗 示 , 当阶 段 的神 人 关 系 家主 静 的形 而 上学 思 想 , 出 “ 即含 动 , 不 舍 静 ” 又 故 由于 这 些 思 想 对 君 主 专 制统 治 的思 想 基 础 造 成 了冲 击 ;给 后 世 民 众 为 不经 考虑 、 目膜 拜 。西 周 仍 然 延 续 了商 代神 人 关 系 的 , 也 有 了 盲 但 构成 中 国 早期 启 蒙 思 想 的源 头 与 基础 , 有 解 放 思 想 的 具 很大发展。 此阶段“ 天人合一” 的思想有 了明显的萌芽 , 主要体 现有西 以深 刻 启 迪 ; 历史进步性。但在君主专制强化、八股取 土和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 周 的 天命 观 。 时 宗 教 祭 祀 、 俗 习惯 、 章 制 度 , 重 大 文 化 仪 式 时 此 风 典 等 传统儒学文化根深 蒂固的影响下 , 当时没有形成 主流 , 在 影响有 会 祷告 天神 以 求指 示 。人 服 从 于 天 是 天 经 地 义 的 , 一种 道德 表 现 , 策、 是 限 。直 到鸦 片 战争 后 才 被 统 治 阶 层 重视 。 顺从天意可得到神 的赏赐 , 反之神则会 降祸于 人 , 正如“ 之受命于 人 4 儒 家 天 人观 对 人 性 及 社 会 的 指 导 意 义 天也 , 取仁于天而仁也” 所形容。 由此最初的“ 天人合一思想” 与道德 孟 子 首 先 阐 明 了一 种 “ 天人 相 通 ” 观 点 。他 主 张 将 “ ” 理 道 的 天 义 问题捆绑在一起 , 所谓 “ 天之道 , 循 以养其身 ; 中者 , 天地之所始终 ; 和 德化 , 日将人伦道德天化。他说 :尽其 心, 或 “ 知其性 也; 知其性 , 则知 者, 天地 之所生成也。能 以中和养其身者, 其寿极命 ” 就是这个道理 。
天人之辨与儒家人类主体性意识的形成
天人之辨与儒家人类主体性意识的形成天人之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思想观念,与儒家人类主体性意识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人们通过区分天地与人类的不同特性,探索人类与天地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了天人之辨的思想观念。
天,作为宇宙的总称,被视为万物的创造者与支配者,拥有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人们认为,天道包容万物,常常掌握着人类的命运和前途。
而人,作为天地间的一种特殊存在,具有独特的智慧和自主性。
人们相信,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智慧来适应天地的要求,并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儒家人类主体性意识的形成与天人之辨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
儒家强调人的主体性与自主性,认为人类具有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儒家思想家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强调了人类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
他们认为,人类是有主动性的,能够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努力去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儒家人类主体性意识的形成还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有很大关系。
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个人的修养和实践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他们鼓励人们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善社会与天地之间的关系。
儒家的人类主体性意识也与中国古代社会对个体与集体关系的理解有关。
中国古代社会以家族、宗族为基本单位,个人的发展往往与家族、宗族的荣辱紧密相连。
儒家思想通过强调家庭伦理和家族道德,培养了人们的集体责任感和归属感,同时也强调每一个个体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这种个体与集体的平衡关系有助于形成儒家人类主体性意识。
天人之辨与儒家人类主体性意识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
天人之辨的思想观念为人类主体性意识的形成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思想依据。
儒家思想通过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培养了人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
儒家也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平衡关系,提倡个人在家庭、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这些观念和理念对于形成儒家人类主体性意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天人之辨与儒家人类主体性意识的形成
天人之辨与儒家人类主体性意识的形成天人之辨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起初指的是天地和人之间的关系,即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但后来这个概念逐渐演化为一个比较复杂的哲学问题,涉及到了天地之间的关系、宇宙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神仙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天人之辨成为了中国古代哲学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影响着古代中国哲学的整个发展。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天人之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天人之辨的记录。
他们认为人类应该遵循“天命”,即跟随人性与天性相吻合的道路。
他们也强调道德行为与正义,在此基础上,他们形成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家观念。
儒家的人文主义思想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看待天人之辨的问题。
他们认为人类应该发掘自身的潜能,追求体现人类优秀品质的事物。
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认为人类是“天道”的体现,人类的存在是国家和社会的基石。
这种思想认为人类与天地息息相关,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追求人生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之辨也随之发生了进化。
在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曾提出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理念,宣扬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
这种理念深入人心,也影响了中国的外交政策。
在宋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发展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天人之辨问题。
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他认为人类是天道的具体体现,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天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类应该努力去实现天命。
总的来说,天人之辨是中国古代哲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与儒家人类主体性意识形成密切相关。
儒家的人文主义思想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认为人类应该努力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同时,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对天人之辨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每一个新的理论都会给人们提供一种新的理解方式,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处 、 天人交善抑 或交恶 的过程 中, 断归纳 总结 、 虑感 不 思 悟和提炼升华恶德 的思想宝典。因而 , 她也是与人类生存状
态密切相关 ,与人类对 于天体宇宙知识 的探索与觉悟 相一
致 的。我们探讨她发展 的演变历程 , 为了更好 的明辨与融 是
通儒家天人观 的真谛 。 儒家 自诞生起 , 就不是坐 而论 道的空头 理论 , 而是具有
中 图分 类 号 :B 2 2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 4 7 2 0 ) 7 0 1- 2 0 3 8 7 ( 0 6 0 — 19 0
与其他任何 哲学流派一样 。儒家学 说作 为 中华 民族公 认的 “ 经邦济世 之学 ”. 是经 过长期 的社会 实践活动发 展起
二、 代天 命思想 中的“ 人合德 ” 周 天
竹 简 中, 家学者 的将 行为 和祸福 分离 , 儒 行善不再是为
了躲 避惩罚或 乞求福报 , 而是尽人之为人的职分。 也就是说 ,
作 者 简介 : 贾毅平 ( 95 ) 女 , 汉科技 学 院人文社 科 学院教授 。 15一 , 武
・
1 9・ 1
系: 自然之天否 定了传统 的天命论 , 不再将命 运归之于天的 赏善罚恶 , 运之天则试图对命 运作 出重新解释。 命
三 、 人 相 分 观 念 的 产 生 与 演 化 天
长期 以来 , 术界存在这 样一种看 法 , 为中国古代哲 学 认 学尤其是儒 家哲学是 以天人合一 为基本特征 的, 天人之分到 战国末期才 由苟子提 出。而 19 年在湖北荆 门郭店发掘出 93 土的大量竹简 , 推翻了这一说法。 据竹 简考古报告指出 , 竹简 的年代在苟子 以前 。 这样看来 , 天人之分并非始于苟子 , 而可 能是早期儒家 的一个基本看法 。从思想史 的发展来看 。 竹简 天人之分 的提 出不是偶然 的 , 它是古代天命 思想长期发展的
悟与时俱进 ,不 断升华 。 由近现代诸 多学者 的归 纳研 讨可 知, 儒家天人观 经历 了天人合一 、 天人 相分 、 天人合德 、 天人
不二 、 天人 同体 、 天人合一等复杂而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
一
产物 , 这一观念的形成是对于商代帝王以 “ ” 天 自居 , 宣扬天
人合 一思想却又有负于 天、欺 天祸 民行 为的一种心理逆反 ,
文, 以察时变 ; 观乎人文 , 以化成天下”[ t l 的结论 。
违背上天的意志。而统治者是命定 的天子 , 能够代表上天 是 意志的 “ 。天人合一在古 代作为一种 素朴 的世界观 , 人” 成
为帝 王统御之术 的核心。此一 阶段 的天人合 一便 是帝王与 天神 的合一 , 是为愚民而设 的。
人们行 为的善恶进行赏罚 。 然而生活实践却演示出天的非公 正性 的一 面 , 行善者未必会有好报 , 恶者也并未受到惩罚 , 作 天道的公 正与权威受到责难 和怀疑。 《 易经 》 “ 的 推天道 以 明人事” 等观念 , 影响着先秦儒 家哲人们 以理性 的态度思考 人文和人道问题 , 探求 如何 “ 明于天人之分”, 出 “ 得 观乎天
的发展过程 。作 为儒 家基本 学说 , 它是在 天人共 处、 天人 交善抑 或交 恶的过 程 中 , 断归 纳总结 、 不 思虑 感悟和提 炼升 华恶德 的思想 宝典 。是在诸 子百 家春秋 争鸣 、 互论 辩和切磋 交流 中不断 完善 和充 实、 满起 来的。 相 丰
关键词 : 家 ;天人观 ;思辨 儒
论辩 和切磋交流中不断完善和充实、 丰满起来 的。是在天人
确保未 来发展 的长远 规划 ,在 文化说教 中肯 定天的道德品 格。 把天指认 为道德法则的设定者 , 周公 的 “ 敬德保民”以配 天的理念 。通过 一定 的礼仪 范式实 施 “ 祭天 ”、 安 民”、 “ “ 受天命”, 以说反映 了一种天人合德 的思想 。 可 由天人合德 观念衍生 出的 自然之天与命运之 天, 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
强烈 的社会责任 和现实参与意识 的人文知识分子 ,走 出书 斋, 去解读人 间万象 , 去研 究社会 问题 , 回应 、 并 阐释这 些问 题 。力求在明明德 中寻找止于至善之道 , 是中国士 阶层安身 立命之所在 , 也是历代儒学 大家成仁 之道 。由于贴近不 同层
面民众的生活 , 把握 了不 同层 面对天的理解 , 儒家 对天的领
维普资讯
湖 北 社 会 科 学
人 文 视 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儒家天人观的演变历程初探
贾 毅 平
( 武汉科技学 院 人文社科 学院,湖北 武汉 4 0 7 30 3)
摘要 : 家 “ 儒 天人观 ”经 历 了天人 合一 、 天人 相分 、 天人 合德 、 天人 不二 、 天人 同体 、 天人合 一等 复杂 而漫 长
同当时 “ 怨天”、 骂天”的思潮密切相关。 “ 本来在古人 的观念 中 , 天是有意志 、 目的的, 以根据 有 可
、
古 人 的 “ 人 合 一 ” 界 天 境
从古代天论 的发展来看 , 主宰天乃 是古 人较早 的观念 , 在古人 的天人合一 中 。 的赏 善罚恶处 于中心位置 , 天 人则处 于无 助的被动地位 , 其行 为合 于 天道 就得 生 、 得福 , 逆天 忤 道便 注定要遭到惩 罚。此时 的天人合一 , 强调的便是人不得
来的。也 是被我 中华五千年 文明证实 。由各方学 问大家和
夏商周 三代 以来 , 其是周代 文王始 , 尤 主要信奉并广为
宣扬 的 “ 天”是一种有 意志力 、 有感通力 、 与人间事态感悟相
一
致 的有德行 的天 。 周人根据 自己统治的需要和教育后代 以
官、 、 商 民间反复论 证了其价 值有 用性 的。儒家 “ 天人观” 作 为其基本学说 , 也是在儒 家学者 和诸 子百家 春秋争鸣 、 相互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