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搭建校际网络教研平台,均衡共享优质资源,提升农村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研究

合集下载

网络教研平台建设方案

网络教研平台建设方案

网络教研平台建设方案南京冠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二〇一一年八月九日目录一、项目背景 (2)二、项目意义 (2)三、项目建设目标 (3)1、城域网架构 (3)2、搭建本地资源库 (3)3、多方位展示 (3)4、交流、互动、评比 (3)5、建立专业化应用模块 (3)6、提供技术支持 (4)四、功能特色 (4)五、技术优势 (4)六、系统架构 (5)1、设计理念: (5)①学科核心组 (5)②学科中心组 (5)③学科骨干组 (5)2、栏目建设: (6)①教研信息平台 (6)②教研论坛 (6)③名师工作平台及骨干教师管理 (6)④教师培训平台 (6)⑤教研视频平台 (6)3、突出网络教研工作重点 (7)①课程资源建设 (7)②在线交流研讨及集体备课 (7)③教育博客 (7)七、建立网络教研保障制度 (7)1.用户实名注册制度 (7)2.日志发布、资源上传审批制度 (7)3.核心组成员值日制度 (7)4.学科核心组工作例会制度 (7)5.学科工作评价制度 (8)6.日志发布、资源上传激励制度 (8)7.网络集体研讨制度 (8)一、项目背景为进一步加强网络教研工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研功能,创新教研方式,实现常规教研网络化、教研管理网络化;充分发挥教研网络引领作用,提升教研与校本研修的层次与水平,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汇集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区域交流共享;实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引领和资源支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立足于构建区域网络教研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环境,以教研交流为主线,为区域内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教学研究、教学交流、教研评比、成果展示等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手段,促进日常教研活动与区域资源建设有机结合,为教师群体提供跨学校、跨学科、跨区域交流的服务平台,从而全面提升区域教学教研水平。

二、项目意义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教研已经成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

网络教研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新型教研工作方式,与原有面对面的教研组织形式相比,网络教研能较好地克服传统教研活动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便于加强教研员、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与研讨,更适应信息时代教研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能更加有效地引领教研员、师生参与教学改革与创新,构建起开放的、丰富的教学教研资源库,是创新教研形式,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异,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课题申报模板:网络化一站式智能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课题申报模板:网络化一站式智能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网络化一站式智能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名称:网络化一站式智能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关键词:网络智能教学平台开发应用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学科分类:信息技术研究类型:信息技术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136121503课题设计论证一、研究背景与现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颁布以后,“三通两平台”工作进入实质阶段。

两平台指的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信息管理平台,这两个平台将会至上而下覆盖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两大核心业务,会极大地改进目前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流程,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体现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影响。

在中小学,师生作用的场所主要是教室,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技能最主要的中介是课堂。

因此,在国家教育资源平台推进过程中,非常强调“以应用为导向”(杜占元,王珠珠,2010),力图围绕信息技术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与影响。

国内有关学者也指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革命性影响最终反映在课堂上,目前阶段,技术围绕课堂教学的创新是体现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核心(何克抗,2011;杨宗凯,2010)。

尽管研究者和实践者围绕课堂教学开展了很多工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1.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不够,成为实施网络化教学的重大障碍,网络在教学中的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和体现,严重阻碍着学校教学信息化的发展。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合作意识和能力还存在问题。

实际上,网络给探索、主动及其自主学习给学生创造了思维空间和发展的平台(杨改学等,2007),但有很多学生都只是形式上的参与,实际收效不大,成了合作学习的观望者。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家校共育”模式研究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家校共育”模式研究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家校共育”模式研究家校共育”模式研究本课题旨在研究如何实现家校共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是一所山区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生活分为两个部分:周一至周五在学校生活,周六至周日则在家中生活。

这种生活方式使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学校教育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而家庭教育则千差万别。

因此,如何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结合,发挥双方的优势,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认为,家校共育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通过家校共育,学生可以得到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家长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学校教育中。

在我们的学校中,大多数家长都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为此,我们可以开设家长课堂,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同时也让孩子们在家庭中不断地接受教育。

在《XXX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到了素质教育应该贯彻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

这表明了家庭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延伸和补充。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审美情操等方面起着启蒙和培养作用,是学校及其他社会群体所无法替代的。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这不仅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家校共育模式的必要条件。

我们相信,通过家校共育模式的实施,学生将会得到更好的教育,也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家校共育”是指学校和家长共同育人的教育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旨在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优化学校教育环境,避免教育真空,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更加完整。

本课题的重点是通过开设家长社团课堂,让家长进入课堂,利用自身特长和行业优势为孩子们带来不同的课程资源,拓宽他们的视野,引发他们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达到共育的目的。

XXX认为,制定符合本国、本地区和各教育机构自身特色的质量框架,并进行不同的实践,是制订质量标准的重要原则。

农村初中教师教学共同体中的合作学习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村初中教师教学共同体中的合作学习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村初中教师教学共同体中的合作学习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教学共同体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合作学习则是教学共同体中较为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其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因此,在农村初中教学共同体中实施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有利于整合优质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旨在探究农村初中教学共同体中实施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及其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农村初中教学共同体中目前实施合作学习策略的情况,包括其存在的问题及优点。

2.研究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成绩、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的影响。

3.探究合作学习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如何改善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如何提高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

4.提出农村初中教学共同体中实施合作学习策略的建议和对策,以推动教学改革和发展。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并探究其对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

2.实证研究法:选取某农村初中教学共同体中的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其在实施合作学习策略前后的学生学习水平、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比较分析。

3.访谈法:通过采访农村初中教师和学生,了解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中的经验和教训,探究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水平。

四、预期结果预计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农村初中教学共同体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实践效果,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和发展,并为其他地区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农村教育的逐步发展和提高,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研究也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农村初中生源于农村家庭,他们的语文基础普遍较弱,学习环境和条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使得农村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困境。

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于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研究案例分析和教学策略实施与效果评估,我们希望能够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指导,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最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为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1.3 意义和价值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农村地区,由于师资、教材、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不足,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常常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农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农村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等与城市学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策略,以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通过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可以促进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农村教育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而语文教学作为教育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民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

农村初中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初中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初中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海门市包场初级中学江晓栋一、课题的提出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近几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明显。

它作为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通过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逐渐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在教学上的普及应用,引发了一场教育技术的革命。

作为一名当代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并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即对教具、学具、CAI课件、录像、投影等进行综合运用,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从现阶段的教育现状分析,现代教育技术虽然已经零星使用,但是群体氛围还没有形成,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应用到学校教学的工作尚处于起步或示范阶段,现代教育技术在常规教学中的潜能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也没有形成体系,传统手段、传统方法仍然在学校教育中占据主要地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无法得到体现。

目前,国内外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领域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我国发达地区几年前已做了一些探索。

但各地各学校的基础设施不同,教师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不同;现代教育技术仅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手段和一个因素,在其发展和运用中也必然会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跟同类学校比,近年来,我校虽然在各专业学科的教学中,运用了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但是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考虑教学内容的实际,存在“一刀切”、“一哄而上”的盲目性;一些教师热衷于追大求洋,滥用现代教学媒体,存在重“有”不重“用”,求“新”不求“实”的形式主义。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课题申报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课题申报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课题申报在初中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为了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本课题申报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课题名称“基于情境创设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二、课题研究的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阅读教学方面,部分教师仍然采用单一的讲解方式,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机会,导致阅读兴趣不高,阅读理解能力有限。

此外,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运用场景丰富多样,但在教学中未能充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使得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目的1、探索有效的情境创设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3、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研究有助于丰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体系,为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

2、实践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等方式,了解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情况,包括教师的认识和实践水平、学生的感受和需求等,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情境创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分析情境创设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明确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适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情境类型和创设方法研究不同类型的情境,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多媒体情境等,以及相应的创设方法,如语言描绘、角色扮演、实地参观等,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案例分析。

搭建网络教研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文档资料

搭建网络教研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文档资料

搭建网络教研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搭建网络教研平台1.街道网络教研基本情况山东省高密市密水街道目前下辖中小学校18余所、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学校2所、潍坊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7所,全部学校的校园网通过了潍坊市验收,教师近1100余人。

通过前几年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街道内各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目前辖区内所有学校都接入了光纤,网络速度达到100M,桌面速度达到10M,学校都有性能较高的计算机教室,完全具备开展网络教研的硬件环境。

经过乡镇合并以后,密水街道所管辖的学校按地域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城区学校,二类是郊区学校,三类是农村学校,各学校地理位置分散,间隔距离比较远(如拒城河教育共同体和周阳教育共同体内的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教研部门对这些学校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实现教研指导、专业化引领以及组织校际间的教研交流都还存在较大的困难。

2.搭建网络教研平台我们街道(尤其是城区)学校拥有一大批专业技术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优秀教师。

农村学校教师由于教学环境和对象的不同,自身也有许多优秀的教学经验。

通过网络引导这些教师参与到网络教研中来,激发他们将自身的优势在网络教研平台上交流与共享,使所有参与教研的教师都能取长补短,各有所获。

在教研室的指导与引领下,网络教研必将极大地促进城乡教师的专业化平衡发展,形成健康、持续、有力的教研体制,稳步促进街道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网上教研的主要形式密水街道教研网自开通以来,目前教师注册数达到了520多人,所有的教学业务干部、教研组长都注册了自己的教育博客,日常活跃教师博客达到70多人。

目前教师们开展网上教研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网上送课密水街道自2007年在各小学中开展了教育共同体活动,由城区强校与郊区或农村小学结成教育共同体,广大教师教育共同体内共享教育资源、捆绑评价,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同时在街道教研网站上开设了教育共同体在线教研论坛,根据街道和教育共同体的具体安排定期开展在线教研活动。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方案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方案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1、2011年12月,国培在岗研修项目,根据前三个月在江西师大集中学习成果,给合跟班学习吸取的综合经验,重点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变化,即转变过去单一、被动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然而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教师的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课改中出现了“不穿鞋难走路,穿错鞋走错路,穿旧鞋走小路,穿新鞋走弯路。

”的现象,用旧方法教新教材,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真正落实。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

长期如此,将直接影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新一代人才的培养。

2、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呼唤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人才的声音也越来越强。

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作为一所农村初中,近年来学校不少骨干教师相继调出,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鉴于以上几点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希望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引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在于:(1)探索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优化,提高课堂有效学习的策略。

(2)构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

(3)建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课程课堂教学优化体系”。

2、实践意义在于:(1)组织、实施有效学习优化策略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初中的顺利实施。

有效学习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学习所说的“有效”,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首要指标。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与有效学习有先天的联系。

初中语文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第一篇范文:初中语文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使得初中语文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如何在众多的资源中整合与应用,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

一、教学资源整合的必要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教学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教材、网络资源、校内外library 等。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只能利用其中的一部分,且利用率不高。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能够最大化地发挥资源的价值,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资源的整合策略1.教材的整合:教师应充分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将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网络资源的整合:教师应具备搜集、筛选、处理网络资源的能力,将优秀的网络资源引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

3.校内 library 资源的整合: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内 library 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校外资源的整合:教师可积极与社区、文化单位等合作,引入校外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资源的应用策略1.情境创设: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3.探究式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写作训练:教师可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富有创意的写作任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的注意事项1.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应着眼于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保持教学资源的时效性: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资源,确保其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3.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教师应具备整合与应用教学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4.注重教学评价:教师应关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对学生的实际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中学课题项目申报书:农村中学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中学课题项目申报书:农村中学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农村中学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教育质量提升策略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问题的提出:作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祖国的未来。

农村教育投入少,学生的基础较差,有些留守学生缺乏父母的督促,没有家长过多的关注,学生自觉性差,游离于课堂之外,农村家庭教育失重,学生中“眼镜子”、“药罐子”、“病壳子”“书呆子”层出不穷。

乡镇师资力量薄弱,优秀师资通过考试或调动,“孔雀东南飞”,离开教育战线或飞向城市,导致学校师资紧缺,农村教师的知识老化,学生偏科现象严重,这些制约了教育的发展。

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实现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效参与课堂活动。

全面实现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自学的有效性、讨论的有效性、倾听的有效性)。

课题界定:在现有课堂时间和课堂资源的情况下,教师最大限度地追求课堂教学高效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农村中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引下,结合农村发展的要求和认知规律的特点,对课堂和课外教学进行的有价值的研究与探索。

其核心就是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最新的导学方式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意识。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一定的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

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优化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构建”过程,即主体借助自己的认识结构去主动构建知识;人们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因此建构活动是具有社会性,强调生生互动,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认为:发现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目标,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这种意义下的“发现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其元认知、动机、行为都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参与。

中小学课题申报:城乡教师利用“华网电子备课平台”开展网络备课的实践研究

中小学课题申报:城乡教师利用“华网电子备课平台”开展网络备课的实践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城乡教师利用“华网电子备课平台”开展网络备课的实践研究课题名称:城乡教师利用“华网电子备课平台”开展网络备课的实践研究关键词:城乡教师、华网电子备课平台、网络备课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类别:专项课题学科分类:其他研究类型:其他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课题设计论证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城乡教师:是指在行政区划概念下的城镇和乡村教师。

华网电子备课平台:是将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备课检查等常规的各个教学环节有机组织起来,形成定位到课堂的教案库、素材库、习题库,可以组建校本资源库,实现校际间备课共享,备课相互评论的教学平台。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网络备课: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的教育资源,将文字、图像、视频、音频和动画集为一体的备课,帮助教师进一步把握新课标和教材,设计出最适合学生需求的教案,更好的保证学生有效学习。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国外关于电子备课的研究较为广泛,在Springer外文电子期刊中,以“Electronic Lessons preraration system”为关键词,限制搜索时间为2003-2015年,检索得出5484篇论文,国外电子备课系统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围涉及电子备课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多个方面。

在实践应用方面,国外已存在一系列备课系统,并投入使用。

国内关于电子备课的关注度也很高,在《中国知网》2004-2018年度发表的关于“电子备课”的论文共382篇。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研究课题申报书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研究课题申报书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研究课题申报书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摘要:本课题旨在探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评价一体化的策略与方法。

【课题申报】语文教育领域的跨学科研究课题申报

【课题申报】语文教育领域的跨学科研究课题申报

语文教育领域的跨学科研究课题申报《语文教育领域的跨学科研究课题申报》一、选题依据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当前的语文教育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教学内容无法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等。

因此,通过跨学科研究,将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到语文教育中,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跨学科研究,探讨如何将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语文教育中,从而改善当前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研究内容1.跨学科融合的理论基础:通过梳理其他学科与语文教育的相关理论,分析其对语文教育的启示和借鉴,提出跨学科融合的理论基础。

2.其他学科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通过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探索将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语文教育的实际操作中,例如将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运用到语文阅读中,将音乐中的节奏感运用到语言韵律的培养中等。

3.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研究如何整合和开发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包括图书、电子资源、实物资料等,以支持跨学科教学的实施。

4.评价方法的探索:研究如何评价学生在跨学科教学中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提出适合的评价方法和工具。

四、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建立跨学科融合的理论框架。

接着,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跨学科融合对语文教育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最后,在实践中探索跨学科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并通过实践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成果:1.理论层面:构建跨学科融合的理论框架,为语文教育的跨学科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2.实践层面:通过实践研究,提出具体的跨学科教学方法和策略,为教师提供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

3.教学资源层面:整合和开发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为跨学科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申报书范例: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混合式教学现状及策略建议》课题设计论证

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申报书范例: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混合式教学现状及策略建议》课题设计论证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混合式教学现状及策略建议》课题设计论证内容提要:1、课题设计论证参考资料2、课题设计论证撰写提纲3、课题设计论证内容通用部分模板《“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混合式教学现状及策略建议》课题设计论证一、课题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

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线上和线下的教学资源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初中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研究初中语文混合式教学现状及策略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目的1. 分析当前初中语文混合式教学的现状,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 探讨初中语文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和特点;3. 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以促进初中语文混合式教学的有效实施。

三、课题研究内容1. 调查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初中语文混合式教学现状,包括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2. 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初中语文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和特点;3. 结合实际案例,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如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等;4. 对初中语文混合式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领域的理论文献和实践案例,了解初中语文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 实地调查法:深入一线学校,对初中语文混合式教学进行实地观察和访谈,收集一手资料;3.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初中语文混合式教学现状,找出其共性和差异;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初中语文混合式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经验教训;5. 专家访谈法:邀请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获取他们对初中语文混合式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五、课题研究意义1.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初中语文混合式教学的认识水平,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2. 对于学生来说,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果;3. 对于家长来说,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初中语文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4. 对于社会来说,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教师教研平台建设方案

教师教研平台建设方案

教师教研平台建设方案1.引言教师是社会的脊梁,培养下一代的重任落在他们的肩上。

然而,教师教研活动的落后,使得教师们无法及时获取最新的教学资源和教育资讯,制约了他们的专业发展。

为了推动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我们拟建设一款全新的教师教研平台。

2.平台功能2.1 教研资源共享教师教研平台将通过网络共享方式,使教师们能够及时分享教学案例、教学资源、教学经验等。

这将有助于教师们互相借鉴,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

2.2 教研活动组织平台将为教师们提供组织教研活动的功能。

教师们可以通过平台发布教研活动的通知、报名等操作,并能够在线参与教研讨论,从而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

2.3 个性化发展教师教研平台将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通过数据分析和反馈机制,为教师们提供个性化的专业发展建议,指导教师们更好地自我提升。

3.平台内容3.1 优质资源整合平台将汇集各类权威教学资源,包括教育部公开课、优秀教学案例等。

这些资源经过严格筛选,确保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3.2 交流讨论平台教师们可以在平台上开设讨论区,以话题的形式展开教研讨论。

平台将提供多种形式的交流方式,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方便教师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3.3 个性化学习推荐平台将基于教师的学习背景和个人需求,通过职称评定、教学评价等数据分析,向教师推荐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并提供学习计划和线上学习辅助工具。

4.平台建设步骤4.1 设立专项工作组设立由教研专家、教师代表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专项工作组,负责平台建设的规划、设计和实施。

4.2 听取意见建议在平台建设过程中,组织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实际需求不断优化平台功能和用户体验。

4.3 开发和测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平台的开发和测试,并确保平台的功能完整、稳定和安全。

4.4 推广应用在平台建设完成后,组织各地区的教师进行推广培训,确保广大教师了解并能够熟练使用平台,实现全覆盖推广。

中小学课题申报:“互联网+”背景下同步优质微课资源开发、设计与应用研究

中小学课题申报:“互联网+”背景下同步优质微课资源开发、设计与应用研究

中小学课题申报:“互联网+”背景下同步优质微课资源开发、设计与应用研究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互联网+”背景下同步优质微课资源开发、设计与应用研究课题名称:“互联网+”背景下同步优质微课资源开发、设计与应用研究关键词:微课、开发、设计、应用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学科分类:英语研究类型:英语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课题设计论证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一)、核心概念界定1. 微课是指微型视频课程,是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一般是10分钟左右),针对某个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

2.微课开发、设计和应用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的规划与指导下,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采用合理的设计流程,并借助电脑媒体技术,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设计意图的教学资源和教研活动,同时对这种资源在实际教学中推广、应用。

(二)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评述1.国外研究现状概况在国外微课一词(Microlecture)这个概念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安湖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网络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创,人们戏称“一分钟教授”。

(1).可汗学院(Khan Academy),通过在线图书馆收藏了3500 多部可汗老师的教学视频,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

【课题申报】拓展初中语文课程的跨学科整合

【课题申报】拓展初中语文课程的跨学科整合

拓展初中语文课程的跨学科整合拓展初中语文课程的跨学科整合【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中小学语文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拓展初中语文课程的跨学科整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的设计、实施和评估。

通过将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深入挖掘语文知识的内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达到优化课程设置和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跨学科整合;初中语文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学生素养;教育质量1. 引言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然而,当前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存在着课程内容单一、学科界限模糊等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综合素质和创造力,有必要拓展初中语文课程的跨学科整合,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实现知识的多元融合与互动。

2.问题分析2.1 语文课程内容单一当前初中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文本阅读和写作训练为主,忽视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思维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学科理解能力和跨学科应用能力的培养。

2.2 学科界限模糊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应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和交叉。

然而,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下,学科之间的界限较为明确,学生很难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融入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知识内容。

3.方法论3.1 拓展初中语文课程的跨学科整合的原则- 全面整合: 将初中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达到资源整合、知识融合的目的;- 增强互动: 借助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跨学科的互动交流和合作;- 强调实践: 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培养学生跨学科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2 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构建3.2.1 教学内容设计教师可以选择与语文相关且具有较高知识密度的其他学科内容,结合初中语文知识点进行整合,并设计相关的练习和实践活动。

3.2.2 教学方法探索- 启发式教学法: 利用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课堂合作学习: 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互动交流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搭建校际网络教研平台,均衡共享优质资源,提升农村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研究课题名称:搭建校际网络教研平台,均衡共享优质资源,提升农村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研究关键词:个人申报申报级别:连云港市黑林中学课题类别:学科分类:研究类型: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课题设计论证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教育部2006年7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指示。

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将会进一步落实纲要要求,发挥现有网络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能提升教师驾驭课程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新形势下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拓展教学内涵的主要途径,同时还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前提。

(二)选题意义我校于2013年12月被批准为江苏省薄弱初中语文课程基地,获得上级的帮扶。

一年来,我校积极寻求连云港外国语学校、赣榆区外国语学校等优质资源校的对口帮扶,借助网络平台强化帮扶双方实时互动。

利用QQ群、网络同步课堂等实现网络交互、同课异构等,不断输入先进管理理念、教学经验等,带动语文组教师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的转变。

但是我校与帮扶学校的互动空间有限,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校际网络协作与互动平台。

我校语文教师教学中多数停留在简单的PPT应用上,多为讲授式教学,网络优势没有在教学中发挥出来,由于教师信息素质和教学能力差异,使我校语文质量提升工程进展缓慢。

综上所述,本课题所研究的怎样运用网络教研平台,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升我校语文学科教学质量。

(三)研究价值1.促进教育科研理念提升。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走向开放,区域合作是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

本课题基于校际网络语文学科教研是学校发展现实的需要,是形成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薄弱学科间互动、教研、学习模式的需要。

2.促进教育改革纵深发展。

改革总会遇到困难,而这些困难往往具有普遍性;加强区域合作,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困难和矛盾。

本课题基于校际间网络合作有利于整合优势资源,发挥城镇实验学校的资源优势,开展校际语文教师教研活动、利于提升我校语文学科建设。

3.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校际网络语文研究为平台,集中展示教育教学成果,有利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语文骨干教师,使我校语文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一)研究目标1.充分开发网络共享功能,搭建校际网络语文教研平台。

围绕课题研究做一个功能相对完善的校际网络语文教研平台,把语文教研活动、博客、语文学科圈子等元素进行整合,构建校际语文教研的交流环境。

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让课题组成员把优质课堂实录、课件、音像资料、教研论文等在网上展示,构建优秀语文教师教学成果的展示平台。

2.结合语文课程基地帮扶,建立跨校网络语文教研组。

建立若干个核心网络语文教研组,由课题组负责组织培训各种网络元素的使用,既而开展网络教研。

网络语文教研常态和优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促进教师信息应用技术的提升,加快语文学科建设步伐,提高本校语文教学质量。

3.加强校际间的网上交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以网络为平台,使条件较为落后的学校借助网络共享优质资源,加快发展,实现办学水平的同步提高,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研究内容基于网络的校际间语文资源库建设及语文教师网络教研;探索基于网络的校际间教师探究与合作性学习研究;总结基于互联网的校际间语文教研合作应用案例。

(三)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1.有效性:语文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网络教研的力量,建设校际网络语文教研平台,可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培养青年教师,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2.实践性:教研是实践,教研组的建设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持与使用,更离不开实践。

教研组建设存在许多的困惑,没有明确的指导性。

通过实践,探索出可操作、可借鉴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3.理论性:本课题所指的“网络”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是虚拟网络,运用互联网交流平台和工具,组织教师学习和交流;第二层是现实网络,打破学校界限,组织跨校语文教研交流;第三层是“互联”,虚拟与现实结合,实现网上网下的交流与分享。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壁垒,将集体智慧的共享最大化。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一)研究思路本课题属于实践研究。

思路是依托网络平台和工具,以校际联合为切入口,遵循“文献研究——定向研究——实践应用——完善总结”的研究脉络,通过文献研究确定研究方向和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循环改进,不断深入,最终达成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前期,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

课题组成员搜集校际网络语文教研有关理论材料,筛选出针对性强、有价值的信息,找出新的生长点,界定课题、设计课题、论证课题。

中期,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

课题组成员根据所任班级学生情况及自身个性,积极贯彻课题研究思想进行实践研究,把自己实践过程编写成案例,每学期1篇,为课题的研究与推广提供详实有力的第一手资料。

后期,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

鼓励课题组成员,针对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提炼、总结,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题服务。

这几种方法在三个阶段是各有侧重、交叉渗透。

(三)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调查立项,制定实施方案2015.8-2015.10)本阶段,我们调查研究本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组建课题组分配任务,制定课题管理规范。

(1)确定课题组成员及任务(2)确定课题组管理、培训机构(3)调查研究确定实验校,查找存在问题,设计课题方案,申报立项(4)制定实施方案2.实施阶段(2015.11-2016.7)根据调查结论,制订方案,按照实施方案全面开展本课题研究。

(1)建构合作平台利用现有设备搭建校际网络语文教研平台,QQ群、教育博客群等,由成员刘家伟、张召娣完成,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

根据各实验校自身特点利用现有各校软硬件资源和网络资源,依托校园网站,建设网络校际合作平台,在这些平台上进行学校信息交流、语文名师交流等。

(2)整合资源利用校际网络平台整合各校现有资源,由课题组成员共同完成,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填充完善。

把实验校的优势教学资源共享,如教学视频展播、在线课堂等。

(3)实验校开展基于互联网的校际间合作研究A.硬件建设上互补研究我校教师利用外国语学校优势硬件资源如录播教室、报告厅等、数字化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上课或做报告,通过平台异地实时传播课程、讲座或录制成视频供师生使用。

B.探索基于互联网校际间教学研究在平台上开展语文学科的教研活动,语文教师利用网络平台互动交流,像面对面一样,同一模块内容,不同学校的教师在某一个环节上会有创新点,在难点突破上就会有亮点,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C.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校际间教育管理研究利用平台搭建校际语文教研办公系统,可以发布通知、公告、教研活动,语文老师可以查阅新闻、电子备课、发表评论等。

D.教师培训“校际合作”专家讲座、示范课,通过校际网络平台实时或点播,在平台中评价交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可内部挖潜,发挥学校语文骨干教师示范作用,区域性地促进师资质量的共同提高。

(4)总结基于互联网的校际间合作应用案例网络教研平台为我校语文教师提供借鉴模仿的教学案例,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直接提供可借鉴的课堂教学案例,可以直接获得教学经验,找到简洁有效的途径。

网络语文教研平台可把远程教学和我区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录提供给语文教师们学习研究,通过观看网络课堂,对提高教师们的素质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对提升我校语文学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成果总结、结题申请验收阶段(2016.8-2016.9)总结,收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召开结题报告会申请结题。

课题可行性分析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学校课题组成员先后有区级课题《初中信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自主学习的研究》、、《“建构式生态课堂”引领下的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研究》、《“建构式生态课堂”中信息技术学科学生有效自主学习的研究》等结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我的叔叔于勒》获国家级三等奖,撰写论文《浅谈农村初中小班化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多媒体引领“建构式生态课堂”下的语文教学前行》、《用好材料,以读促写,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让教育现代化设备为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插上翅膀》、《让“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引领信息技术课前行》等发表或获奖。

(二)主要参考文献1.胡惠闵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的学校教研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2. 柳夕浪走向共生的学校教研组建设。

3. 顾炜构建学科教研组网络平台,推进教研组信息化建设。

4. 徐蓓网络——为学习型教研组建设搭桥。

5. 杨飞霞抓好教研组建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4日6. 林岚汪明帅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学校教研组改进构想。

《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8月7. 张明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研组建设的思考。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课题组其他8位教师中有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3人,二级教师2人;8位教师均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平均年龄35岁;参与或主持区级课题3项,参加省级课题《以网络平台为抓手, 渗透农村初中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研究》的申报工作,积累较为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

课题组全体成员都具备有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全部通过全国教师计算机中级考试,有较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能自觉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科组教学资源丰富并已完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这些教学资源在教学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课题组成员具有良好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他们有团结协作、勤奋钻研的精神,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工作,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科教学结构的途径和方法,并能运用研究成果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成绩连创辉煌。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1)物质保障。

学校现有多媒体教室,班班通已全面开通使用,计算机、投影机、视频展示台等都已配置,市电教馆投资建立网络同步教室已投入使用,学校逐步走向办公教学信息网络化的轨道。

学校每年都投入一定的经费购买各种教学影象资料,确保教师的教学理念新,教学手段先进。

这些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物质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