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09环境工程施工习题-第三章
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章1-2节
qm qm1 qm2
uA u1 A1 u2 A2
三、流动系统的能量衡算方程 (一)总能量衡算
2
流体携带能量
2’ 1 1’
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
衡算范围:截面1-1’与 2-2’间的管道和设备。 取0-0’为基准水平面。 衡算基准:1kg流体。
稳态流动下,系统内部无能量积累,则能量衡算方程为 输出系统的物质的总能量-输入系统的物质的总能量
二、流动系统的能量衡算方程
一、流体流动的状态 在流动流体系统中,物理量是空间坐标和时间 的函数。
稳态流动:流体流动系统中,各截面上的压力、
流速、流量等物理量仅随位置变化,
而不随时间变化。 非稳态流动:流体在各截面上的有关物理量既随
位置变化,又随时间变化。
qV2、u2、p2
qV1、u1、p1 qV2、u2、p2
输出系统的质量流量:
qm2 2um2 A2
4、写出质量衡算方程: dm 1um1 A1 2um2 A2 dt
(3.1.1)
对于稳态过程
dm 0 dt
1um1 A1 2um2 A2
um1 A1 um2 A2
(3.1.2)
对不可压缩流体,ρ为常数
(3.1.3)
不可压缩流体管内流动的连续性方程 不可压缩流体作稳态流动时平均速度um仅随管截面 积而变化。
对于圆形管道
π 2 π 2 um1 d1 um2 d 2 4 4
um 2 d1 d um1 2
2
(3.1.4)
表明:当体积流量一定时,管内流体的流速与管道 直径的平方成反比;流体在均匀直管内作稳态流动 时,平均速度恒定不变。
思考:如果管道有分支,则稳定流动时的连续性方程 又如何?
环境工程习题集及答案
环境工程习题集及答案
题一
问题:描述环境工程的定义和目标。
答案:环境工程是研究和解决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
与改善方法的工程学科。
其主要目标包括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题二
问题:列举环境工程所涉及的几个领域。
答案:环境工程涉及的领域包括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
土壤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管理、环境风险评估等。
题三
问题:简述环境工程师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答案:环境工程师负责设计、建设和运营环境保护设施,开展
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制定环境管理方案,参与环境政策制定,进
行环境技术研究等。
题四
问题:环境影响评价(EIA)是什么?简要描述其目的和流程。
答案: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项目或计划引起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判断
和减轻项目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其主要流程包括项目调查和论证、
环境影响预测、环境评价报告编制、公众参与和决策、环境管理及
监督等。
题五
问题:介绍目前常用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答案:目前常用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包括物理治理技术(如过滤、吸附、沉淀等)、化学治理技术(如氧化、还原、中和等)、生物治理技术(如生物降解、生物滤池等)、能源利用技术(如废物能源化利用)等。
题六
问题:解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答案: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前提下,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其能够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发展。
其原则包括综合性原则、预防原则、可持续利用原则、公平原则等。
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原理课后思考题解答3传热
第三章 传 热1、传热基本方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根据传质机理的不同,可将热量传递方式分为三种。
(1) 热传导热量从物体内温度较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或传递到与之接触的另一物体的过程称为热传导,又称导热。
特点:没有物质的宏观位移(2) 对流传热流体内部质点发生相对位移的热量传递过程。
自然对流:流体中各处的温度不同引起的密度差别,导致轻者上浮,重者下沉,流体质点产生相对位移强制对流:因泵或搅拌等外力所致的质点强制运动(3) 热辐射物体因热的原因发出辐射能的过程称为热辐射。
热辐射不仅有能量的传递,而且还有能量形式的转移,不需要任何物质作媒介。
2、圆筒壁与平壁导热速率计算式有什么区别?答: 平壁热传导的导热速率公式:圆筒壁的导热速率公式:3、简述对流传热机理。
答:对流传热是指流动流体与固体壁面的热量传递过程,故对流传热与流体的流动状况密切相关。
对流传热包括强制对流(层流和湍流)、自然对流、蒸汽冷凝和液体沸腾等形式的传热过程。
它们的机理各不相同。
对强制湍流的情况分析如下。
当湍流的流体流经固体壁面时,将形成湍流边界层,边界层由邻近壁面处的层流内层、离开S b t t Rt Q λ21-=∆==热阻推动力12211221ln 1)(2ln )(2r r t t L r r t t L Q λπλπ-⋅=-⋅⋅=壁面一定距离处的缓冲层和湍流核心三部分组成。
假定壁面温度高于流体温度,热流便由壁面流向流体中。
在层流内层中,由于在传热方向上并不发生流体质点的移动和混合,因此其传热方式是热传导。
因流体的导热系数较小,虽然该层很薄,但热阻很大,故通过该层的温度差较大。
在缓冲层内,热对流和热传导均起作用,该层内温度发生缓慢的变化。
在湍流主体中,由于流体质点在传热方向上移动和混合,传热主要是热对流方式。
在湍流主体中温度较为均匀,热阻很小。
4、牛顿冷却定律形式,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为工程计算的需要,采用平均对流传热系数来表达整个换热器的对流传热速率, 牛顿冷却定律是一种推论,假设Q ∝∆t 。
环境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答案2-8章
课
后
答
案
网
ww w
.k
hd
3.4如图所示,有一水平通风管道,某处直径由400mm减缩至200mm。 为了粗略估计管道中的空气流量,在锥形接头两端各装一个U形管 压差计,现测得粗管端的表压为100mm水柱,细管端的表压为40mm 水柱,空气流过锥形管的能量损失可以忽略,管道中空气的密度为 1.2kg/m3,试求管道的空气流量 。
《第二章 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c om
2.8 某河流的流量为3.0m3/s,有一条流量为0.05m3/s的
课
后
答
质量流量是多少?假设原河水和小溪中不含示踪剂。
案
网
出,溪水中示踪剂的最低浓度是多少?需加入示踪剂的
ww w
1.0mg/L。为了使河水和溪水完全混合后的示踪剂可以检
.k
hd
溪水中加入示踪剂。假设仪器检测示踪剂的浓度下限为
A1 19 19 1.12 19 15 Am 16.9 19 ln 15 A1 19 1.27 A2 15
1 0.002 1 0.00026 0.000176 458 45 3490 2.95 10 3 m 2 K / W
课
后
答
案
网
α1为管外流体 对流传热系数
rm1 3 28.47 mm 30 ln 27 30 43.28mm 60 ln 30 30 73.99mm 90 ln 60
rm 3
课
rm 2
后
答
案
网
解:设铝复合管、石棉、软木的对数平均半径分别为rm1、rm2、rm3
ww w
.k
hd
aw
.c om
环境工程原理 第三章 第三节 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第四节 边界层理论
3、牛顿粘性定律
实验证明,流体的内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力F与两层流体的速度差 du 成正比,与两层间的垂直距离 dy 成反比,与两层间 的接触面积A成正比,即
du F A dy
式中:F——内摩擦力,N;
(3.2.2)
du ——法向速度梯度,即在与流体流动方向相垂直的y方向流体 dy 速度的变化率,1/s;
μ——比例系数,称为流体粘度或动力粘度,Pa· s。
动性越小。流体的粘性是流体产生流动阻力的根源。
2、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两块面积很大且相距很近 平行板,板间充满静止液 体。下板固定,对上板施 加恒定外力 F,上板以速 度 u 沿 x方向运动。 若u较小,则两板间液体会分成无数平行的薄层运动, 粘附在上板底面的一薄层流体以速度u随上板运动,其 下各层液体的速度依次降低,紧贴在下板表面的一层 液体速度为零,两平板之间的流速呈线性变化。 对相邻两层流体来说,上层速度大,下层速度小,前 者对后者起带动作用,而后者对前者起拖曳作用,流 体层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即是内摩擦力,流体的粘性 正是这种内摩擦力的表现。
一、流体的流动类型
1、两种流型--层流和湍流
(1) 雷诺实验 将水箱A注满水,利用 溢水管H保持水箱中的
水位恒定,然后微微打
开玻璃管末端的调节阀
C,水流以很小速度沿
玻璃管流出。再打开颜 色水瓶D上的小阀K,使
颜色水沿细管E流入玻璃
管B中。
第三节 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水流速从小到大,有色液体 变化如图所示。实验表明,流体 在管道中流动存在两种截然不同 的流型。 层流 ( 或滞流 ) :图 (a) 水流很小 时管中颜色水质点仅沿着与管轴 平行的方向作直线运动,质点无 径向脉动,质点之间互不混合。
环境工程学(王玉恒)环境工程学第三章重点
第三章概述(1)污水生物处理的定义及其去除对象;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法的概念:在人工创造的有利于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环境中,使微生物大量繁殖,提高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染物效率的一种水处理方法。
污水生物处理的目的:絮凝、沉淀和降解悬浮物;降解废水中的溶解性和胶体状有机物;去除营养元素氮和磷(2)污水生物处理的分类(溶解氧的需求不同、生长方式的不同);需氧的不同:好氧生物处理;缺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微生物生长方式:悬浮生长法;附着生长法(3)好氧、缺氧及厌氧生物处理的定义;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生物代谢以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厌氧条件下,形成了厌氧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利用这类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并产生主要分成两种的过程。
缺氧生物处理暂无第一节废水处理生物学基础(1)参与净化污水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各自的作用;净化污水的微生物:细菌(净化污水的第一和主要承担者)真菌——主要霉菌藻类:可提供氧气原生动物:可作指示生物小型后生动物:轮虫(好氧生物净化程度的有效指示生物)(2)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异化作用:能量的生产和获取的生物过程。
同化作用:细胞组织生产的生物过程。
内源呼吸:在新细胞合成与微生物增长过程中,除氧化一部分有机物以获得能量外,还有一部分微生物细胞物质也被氧化分解,并供应能量的过程。
(3)微生物生长的四个时期特点及其对实际生产的指导意义;延迟期:对于新投入运行生化反应池(曝气池),接种污泥对新的废水环境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启动阶段)。
适应期的长短,与接种活性污泥的性质和数量、废水性质、生长条件等因素有关。
对数期: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污泥絮凝性较差,呈分散状态,镜检能看到较多的游离细菌,混合液沉淀后其上层液混浊,含有机物浓度较高,污泥沉降性能较差。
稳定期:当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低,污泥浓度较高时,污泥则有可能处于稳定期,处于稳定期的活性污泥絮凝性和沉淀性能好,混合液沉淀后上层液清澈,以滤纸过滤时滤速快。
环境工程施工培训内容
环境工程施工培训内容第一章:环境保护意识培训1.1 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介绍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包括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的影响,以及对人类健康、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引导施工人员树立环保意识、绿色施工理念,从而主动防范和减少环境污染。
1.2 环境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 介绍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以及国家、地方的环保政策要求。
帮助施工人员了解环保法律法规,明确环保责任,合法合规开展施工工作。
1.3 绿色施工理念宣传- 引导施工人员了解“绿色施工”的概念和原则,以及现代环境友好型建设的要求和趋势,鼓励大家积极倡导绿色低碳、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行动。
第二章:环境保护知识培训2.1 环境影响评价- 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原则、程序和方法,指导施工人员在项目前期规划中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2 施工工地环境管理- 指导施工人员合理规划工地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裸露地面覆盖、固化道路、防尘和降尘等工作,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3 排放污染物管理- 介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的处理方法和管理要求,包括尘埃控制、污水排放监控、危险废物处理等。
第三章:环境保护技术培训3.1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就施工中常见的大气污染源进行分析和控制技术的介绍,包括扬尘、废气排放等控制方法,指导施工人员采取预防污染的技术措施。
3.2 水污染防治技术- 介绍水污染治理的基本原则和现代治理技术,包括污水处理、雨污分流、河道整治等方法。
说明施工人员在涉水施工环节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3.3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介绍施工噪声与振动的危害及预防方法,包括选择低噪声设备、隔音降噪、振动减排等控制措施。
第四章:环保设施操作与维护4.1 环保设施操作规程- 介绍环保设施的运行操作规程,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废气治理设备等,指导施工人员掌握运行维护要点,避免环保设施的误操作和损坏。
环境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I篇习题解答第一章绪论1 . 1简要概述环境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它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酝酿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从零星的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与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环境学科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和内涵不断扩展,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各个学科间又互相交叉和渗透,因此目前有关环境学科的分支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方法。
图1-1是环境学科的分科体系。
图1-1 环境学科体系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2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环境工程学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及原理生态修复与构建技术及原理清洁生产理论及技术原理环境规划管理与环境系统工程环境工程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土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环境学科体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管理图1-2 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截留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有哪些可能的技术,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解: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燃烧法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界面吸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生物降解作用、燃烧反应。
环境工程导论 第3章 大气污染-王树众
2. 大气污染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定义:“空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 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 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 害了环境。”
度。)
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理论空气量,用于固定装置。
空燃比A/F:空气量/燃料量(质量),用于移动装置。(汽油理论A/F =15,甲烷理论A/F=17.2)。
良好的燃烧工况还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3T):
①足够的温度。着火温度,燃烧维持较高温度。
②充足的时间。才能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烬。
③充分的混合。混合不良将产生不完全燃烧产物,相当缺氧燃烧。用湍流 度衡量。
3. 雾(fog): 微小液体颗粒。水雾、油雾、酸雾、碱雾,<100μm。 气象学中是指造成能见度<l km的小水滴悬浮体。 气溶胶态污染物通常<500μm。
>100μm的颗粒易于沉降,造成的危害较小。
<100μm的所有固体颗粒物:总悬浮微粒(TSP) ①飘尘: <l0μm,粒度小,质量轻,不易沉降;
(2) 液态剩余型。液体燃料不完全燃烧:
① 煤胞、油灰:油滴蒸发产生油蒸气燃烧时,一边膨胀发泡,一边 聚缩固化,生成10~300μm、表面光滑致密、内部絮状、难以燃烧的
空心焦粒;
②石油焦:油雾滴与炽热固体壁面接触时高温裂解,形成颗粒较大 的物质,结焦。
(3) 固态剩余型。固体燃料燃烧时形成,包括未燃尽固定碳和灰分(飞
其明确了:
(1)形成大气污染的原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2)造成大气污染的必要条件:即污
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章20150906_100905218
0.8 2
A1 4 u 2 u1 0.5 5 m/s 2 A2 0.01 640 4
潜流湿地的穿孔布水管
取样管
第一节 管道系统的衡算方程
二、管道系统的能量衡算方程
能量交换过程 流体携带能量
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
对于稳态流动
(输出系统的物料的总能量)-(输入系统的物料的总能量) =(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对外界所作的功)
u1 u
u2
u y h2
u0 u y h2 h1
第二节 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例题2】一块底面积为40 ×45cm2、高为1cm的木块,质量为 5kg,沿着涂有润滑油的斜面向下作等速运动,已知木块运动 速度u=1m/s,油层厚度δ=1mm,由木块所带动的油层的运动速 度呈直线分布,求油的粘滞系数。 解: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
对常见的流体,如水、气体等,黏度随压强的变化不 大,一般可忽略不计。 (3)温度:是影响黏度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水及空气在常压下的黏度
当温度升高时,液体的黏度减小,气体的黏度增加
第二节 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例题1】两平板间有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层流动,设液 体流动为层流,且流速按直线分布。绘制平板间液体的流 速分布图与剪切应力分布图。
二、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一)牛顿黏性定律 结论(1): (1)实际流体具有黏性 现象(1): 容器中被搅动的水最终会停 止运动 在空气中摆动的物体,随着 时间的推移,摆动不断衰减, 最终会停止。
黏性:在运动的状态下,流体产生抵抗剪切变形的性质
第二节 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结论(2):
现象(2):
?
一、流体的流动状态 二、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要点: 流体的内摩擦力的概念 牛顿黏性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环境工程原理习题解答
《环境工程原理》习题解答第三章 流体流动习题3.3污水处理厂中,将污水从调节池提升至沉淀池。
两池水面差最大为10m ,管路摩擦损失为4J/kg 。
流量为34m 3/h 。
求提升水所需要的功率。
设水的温度为25℃。
解:(1)根据流体输送能量方程(3.1.18):∑+++=-++f m m h p gz u We p gz u ρρ222211212121 因2池均为敞口池,且池面很宽广,故p 1=p 2=0,u m1=u m2=0。
根据题意:z 2-z 1=10m ,因此有:∑+-=-f h z z g We )(12=9.8×10+4=102 J/kg “-”号表示流体机械给水做功,即为水泵。
(2)查附录5知:ρ20=998.2 kg/m 3,ρ30=995.7 kg/m 3,则25时水的密度:ρ25=(998.2+995.7)/2=997.0 kg/m 3故提升水所需功率为:N=We×ρQ=102×997.0×34=3.46×106 J/h =961 w (J/s) =0.96 kw习题3.5如图所示,有一直径为1m 的高位水槽,其水面高于地面8m ,水从内径为100mm 的管道中流出,管路出口高于地面2m ,水流经系统的能量损失(不包括出口的能量损失)可按∑h f =6.5u 2计算,式中u 为水在管内的流速,单位为m/s 。
试计算: (1) 若水槽中水位不变,试计算水的流量;(2) 若高位水槽供水中断,随水的出流高位槽液面下降,试计算液面下降1m 所需的时间。
解:(1)按图示选取计算断面,基准面0-0取在地面,则有: p 1=p 2=0,u m1=0,z 1=8m ,z 2 =2m 按单位重量的能量方程(3.1.24)进行计算:∑+++=++f m m h gp z u g p z u ρρ222211212g 12g 1 其中上式中的∑h f =6.5u m22/g 将已知条件代入可得:22225.6022g 1080m m u gu +++=++ 解之得:s m g u m /9.214/122==则出流流量:Q 1=0.785×0.12×2.9=0.0228 m 3/s=82.0 m 3/h(2)设某一时刻水池液位高度为z ,则能量方程可写为:22225.622g 1m m u gu z ++=整理得:14)2(22-=z g u m 经时间dt 后,水流从管内流出的水量为:dQ=0.785×d 2×u m2dt=0.785×0.12×14)2(2-z g =9.3×10-32-z dt此时,水池中的液位下降了dz=dQ/(0.785×D 2)=11.85×10-32-z dt则:dz z dt 24.84-=当z 从8m 降为7m 时所需时间: T=36s 习题3.10题略解:(1)因Q=140m 3/h=0.0389m 3/s则150mm 和100mm 管内的流速为: u 150=2.20m/s ,u 100=4.96m/s 其:Re 150=997×2.2×0.15/(90.3×10-5)=3.64×105 Re 100=997×4.96×0.10/(90.3×10-5)=5.48×105 (2)查莫迪图可得摩阻系数 λ150=0.014, λ100=0.013查P87表3.4.4得局部阻力系数:90度弯头ξw =0.75,底阀ξd =1.5,闸阀ξf =0.17(全开) 入口ξe =0.5,出口ξo =1.0,变径头ξb =0.32(d 2/D 2=0.45) (3) 则所需水泵扬程 gu d L g u d LZ H p 2)(2)(222122211111∑∑∑∑++++∆=ζλζλ =60+{0.014×(60+23)/0.15+(0.5+1.5+2×0.75)} ×2.22/(2×9.81) +{0.013×100/0.1+(3×0.75+0.17+0.32+1)} ×4.962/(2×9.81) =60+3.05+23.08=86.1m (4) 所需水泵理论功率Ne=H p ×Q×ρg=86.1×0.0389×997×9.81=32.8×103 w=32.8 kw (5) 水泵实际功率Ns=Ne/η=32.8/60%=54.7kw (6) 水泵每天所需电费Fd=54.7×24×0.46=603.9≈604元/日习题3.13题略解:(1)全部按长管计算,忽略局部损失,且均按完全湍流计算(2)设A管段流量为Q A,B管段流量为Q B,可列出如下方程组:R MAN L MAN Q A2= (R MBO L MBO +R ON L ON)Q B2Q A+Q B=Q将已知数据代入:6.73×1000×Q A2=(0.784×900+2.03×300)Q B2Q A+Q B=0.12解之得:Q A=0.0368 m3/s=36.8 L/sQ B=0.12-0.0368=0.0832 m3/s=83.2 L/s(3)MN之间的阻力损失为:H MN= R MAN L MAN Q A2=6.73×1000×0.03682=9.11m第四章 热量传递习题4.4某一DN60×3mm 的铝复合管,其导热系数为45W/(m.K),外包一层厚30mm 的石棉后,又包了一层厚为30mm 的软木,石棉和软木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15 W/(m.K)和0.04 W/(m.K)。
环境工程原理习题解答
《环境工程原理》习题解答第三章 流体流动习题3.3污水处理厂中,将污水从调节池提升至沉淀池。
两池水面差最大为10m ,管路摩擦损失为4J/kg 。
流量为34m 3/h 。
求提升水所需要的功率。
设水的温度为25℃。
解:(1)根据流体输送能量方程(3.1.18):∑+++=-++f m m h p gz u We p gz u ρρ222211212121 因2池均为敞口池,且池面很宽广,故p 1=p 2=0,u m1=u m2=0。
根据题意:z 2-z 1=10m ,因此有:∑+-=-f h z z g W e )(12=9.8×10+4=102 J/kg “-”号表示流体机械给水做功,即为水泵。
(2)查附录5知:ρ20=998.2 kg/m 3,ρ30=995.7 kg/m 3,则25时水的密度:ρ25=(998.2+995.7)/2=997.0 kg/m 3故提升水所需功率为:N=We×ρQ=102×997.0×34=3.46×106 J/h =961 w (J/s) =0.96 kw习题3.5如图所示,有一直径为1m 的高位水槽,其水面高于地面8m ,水从内径为100mm 的管道中流出,管路出口高于地面2m ,水流经系统的能量损失(不包括出口的能量损失)可按∑h f =6.5u 2计算,式中u 为水在管内的流速,单位为m/s 。
试计算: (1) 若水槽中水位不变,试计算水的流量;(2) 若高位水槽供水中断,随水的出流高位槽液面下降,试计算液面下降1m 所需的时间。
解:(1)按图示选取计算断面,基准面0-0取在地面,则有: p 1=p 2=0,u m1=0,z 1=8m ,z 2 =2m 按单位重量的能量方程(3.1.24)进行计算:∑+++=++f m m h gp z u g p z u ρρ222211212g 12g 1 其中上式中的∑h f =6.5u m22/g 将已知条件代入可得:22225.6022g 1080m m u gu +++=++ 解之得:s m g u m /9.214/122==则出流流量:Q 1=0.785×0.12×2.9=0.0228 m 3/s=82.0 m 3/h(2)设某一时刻水池液位高度为z ,则能量方程可写为:22225.622g 1m m u gu z ++=整理得:14)2(22-=z g u m 经时间dt 后,水流从管内流出的水量为:dQ=0.785×d 2×u m2dt=0.785×0.12×14)2(2-z g =9.3×10-32-z dt此时,水池中的液位下降了dz=dQ/(0.785×D 2)=11.85×10-32-z dt则:dz z dt 24.84-=当z 从8m 降为7m 时所需时间: T=36s 习题3.10题略解:(1)因Q=140m 3/h=0.0389m 3/s则150mm 和100mm 管内的流速为: u 150=2.20m/s ,u 100=4.96m/s 其:Re 150=997×2.2×0.15/(90.3×10-5)=3.64×105 Re 100=997×4.96×0.10/(90.3×10-5)=5.48×105 (2)查莫迪图可得摩阻系数 λ150=0.014, λ100=0.013查P87表3.4.4得局部阻力系数:90度弯头ξw =0.75,底阀ξd =1.5,闸阀ξf =0.17(全开) 入口ξe =0.5,出口ξo =1.0,变径头ξb =0.32(d 2/D 2=0.45) (3) 则所需水泵扬程 gu d L g u d LZ H p 2)(2)(222122211111∑∑∑∑++++∆=ζλζλ =60+{0.014×(60+23)/0.15+(0.5+1.5+2×0.75)} ×2.22/(2×9.81) +{0.013×100/0.1+(3×0.75+0.17+0.32+1)} ×4.962/(2×9.81) =60+3.05+23.08=86.1m (4) 所需水泵理论功率Ne=H p ×Q×ρg=86.1×0.0389×997×9.81=32.8×103 w=32.8 kw (5) 水泵实际功率Ns=Ne/η=32.8/60%=54.7kw (6) 水泵每天所需电费Fd=54.7×24×0.46=603.9≈604元/日习题3.13题略解:(1)全部按长管计算,忽略局部损失,且均按完全湍流计算(2)设A管段流量为Q A,B管段流量为Q B,可列出如下方程组:R MAN L MAN Q A2= (R MBO L MBO +R ON L ON)Q B2Q A+Q B=Q将已知数据代入:6.73×1000×Q A2=(0.784×900+2.03×300)Q B2Q A+Q B=0.12解之得:Q A=0.0368 m3/s=36.8 L/sQ B=0.12-0.0368=0.0832 m3/s=83.2 L/s(3)MN之间的阻力损失为:H MN= R MAN L MAN Q A2=6.73×1000×0.03682=9.11m第四章 热量传递习题4.4某一DN60×3mm 的铝复合管,其导热系数为45W/(m.K),外包一层厚30mm 的石棉后,又包了一层厚为30mm 的软木,石棉和软木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15 W/(m.K)和0.04 W/(m.K)。
环境工程第三章(1)
(一)、个数分布
1.个数频率 指粒径由dP至dP +dP之间的颗粒个数ni与颗粒总 个数N=ni之比(或百分比),即
环境工程第三章(1)
颗粒个数分布的测定数据及其计算结果
分级号 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总计
粒径范围 颗粒个数 频率 间隔上限 筛下累 粒径间隔 频率密度
180 2.75 3.2 0.9 0.207 0.460 0.230 20.79 3743
4 3.2-4.5
220 3.85 4.5 1.3 0.253 0.713 0.195 57.07 12555
5 4.5-6.0
190 5.25 6.0 1.5 0.218 0.931 0.145 144.7 27493
∑gi=1.00
环境工程第三章(1)
个数分布和质量分布函数p、q以及F、G之间关系曲线
环境工程第三章(1)
计算过程
i
dpi
1
0.75
ni
fi
nidpi
fidpi
fidpi2 fidpi3 gi/dpi gi/dpi3
80 0.092 60 0.069 0.052 0.04 0.00067 0.00118
1000 1.000
算术平均粒径dL=11.8 m 中位粒径d50=9.0 m
众径dd=6.0 m
几何平均粒径dg=8.96 m
环境工程第三章(1)
颗粒个数分布直方图
环境工程第三章(1)
2.个数筛下累积频率
为小于第I间隔上限粒径的所有颗粒个数与颗粒总 个数之比(百分比),即
或
环境工程第三章(1)
2
1.9
环境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答案2-8章
课
后
答
案
网
ww w
.k
hd
3.4如图所示,有一水平通风管道,某处直径由400mm减缩至200mm。 为了粗略估计管道中的空气流量,在锥形接头两端各装一个U形管 压差计,现测得粗管端的表压为100mm水柱,细管端的表压为40mm 水柱,空气流过锥形管的能量损失可以忽略,管道中空气的密度为 1.2kg/m3,试求管道的空气流量 。
R 21rm1 b1 22 rm 2 b2 23rm3 b3
网
每米管段的冷损失量: Q T 5 105 46.85W / m
21rm1
答
(2)
案
R
3 30 30 2 45 28.47 2 0.04 43.28 2 0.15 73.99 3.189 K / W
aw
.c om
课
(2)管径增加一倍: um变为原来的1/4,μ和l不变,阻力损失变为原来的1/16
后
答
案
(1)管长增加一倍:阻力损失增加一倍
网
ww w
2 8uml 32uml l um p f 2 2 r0 d d 2
.k
hd
aw
3.6水在圆形直管中呈层流流动,若流量不变,说明在下列情况 下,因流动阻力而产生的能量损失的变化情况: (1)管长增加一倍 (2)管径增加一倍。
A1 19 19 1.12 19 15 Am 16.9 19 ln 15 A1 19 1.27 A2 15
1 0.002 1 0.00026 0.000176 458 45 3490 2.95 10 3 m 2 K / W
课
后
答
案
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章7节
0 ( f ) ( f 0 )
(3.6.16)
ρ0代表标定流体(水或空气)的流量和密度值, ρ代表实际操作中所用流体的流量和密度值。
第七节 流体测量
思考题
(1)简述测速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分析孔板流量计和文丘里流量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使用转子流量计时读数为什么需要换算?
(4)测定气体的流量计能否用来测量液体?
转子(浮子)直径略 小于锥管底部直径, 密度大于所测流体 转子
的密度。
微锥形 玻璃管 锥角约 为4o左 右 刻度
突缘填 函盖板
流体入口
2、转子流量计工作原理
管中无流体通过时,转子沉在管底部。 被测流体流经转子与管壁之间的环隙时, 由于截面减小,流速增大,压力随之降 低,在转子上、下端面形成一个压差, 使转子上浮。
转子上浮后,环隙面积逐渐增大,流速减 小,压力增加,转子两端的压差降低。转 子上浮至某一高度时,转子两端压差造成 的升力等于转子重力和浮力之差时,转子 稳定在这高度上。 流体的流量改变,平衡被打破,转子到达新的位置,建 立新的平衡。 玻璃管外表面上刻有流量值,根据转子平衡时其上端平 面所处的位置,即可读取相应的流量。
标准孔板的流量系数
三、文丘里流量计 避免出现边界层分离及旋涡,大大降低机械能损失
1、构造 收缩段锥角常取15~25° 渐缩渐扩管
扩大段锥角5~7° 接压差计
Q CV A0
2 Rg ( 0 )
流量系数1、转子流量计的构造 流体出口
2 0
整理得
u0
1 A0 1 A 1
2
2V f ( f ) g
A f
环境工程施工课本目录
环境工程施工课本目录目录第一章环境工程施工概述1.1 环境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1.2 环境工程施工的发展历程1.3 环境工程施工的意义和作用1.4 环境工程施工的发展趋势第二章环境工程施工的主要内容2.1 环境保护工程2.1.1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2.1.2 水污染治理工程2.1.3 土壤污染治理工程2.1.4 噪音污染治理工程2.2 生态修复工程2.2.1 湿地修复工程2.2.2 森林修复工程2.2.3 河流湖泊修复工程2.3 废弃物处理工程2.3.1 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2.3.2 液体废弃物处理工程2.3.3 气体废弃物处理工程第三章环境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3.1 环境监测技术要求3.1.1 大气环境监测技术要求3.1.2 水体环境监测技术要求3.1.3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要求3.1.4 噪声环境监测技术要求3.2 污染治理技术要求3.2.1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要求3.2.2 水污染治理技术要求3.2.3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要求3.2.4 噪声污染治理技术要求3.3 生态修复技术要求3.3.1 湿地修复技术要求3.3.2 森林修复技术要求3.3.3 河流湖泊修复技术要求3.4 废弃物处理技术要求3.4.1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要求 3.4.2 液体废弃物处理技术要求 3.4.3 气体废弃物处理技术要求第四章环境工程施工的管理与控制4.1 环境工程施工的组织管理4.1.1 项目管理4.1.2 资源管理4.1.3 质量管理4.1.4 安全管理4.2 环境工程施工的监督检查4.2.1 环境监测与评估4.2.2 污染治理效果评估4.2.3 生态修复效果评估4.2.4 废弃物处理效果评估第五章环境工程施工案例分析5.1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案例分析5.1.1 烟气脱硫脱硝工程案例5.1.2 烟气脱尘工程案例5.2 水污染治理工程案例分析5.2.1 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案例5.2.2 河流水质改善工程案例5.3 土壤污染治理工程案例分析5.3.1 土壤修复工程案例5.3.2 土地复垦工程案例5.4 噪音污染治理工程案例分析5.4.1 高速公路噪音治理工程案例5.4.2 市区繁华地段噪音治理工程案例第六章环境工程施工的展望与挑战6.1 环境工程施工的未来发展趋势6.2 环境工程施工的重大挑战与解决策略结语参考文献附录:环境工程施工相关法律法规以上是《环境工程施工》课本的目录,主要包括环境工程施工的概述、主要内容、技术要求、管理与控制、案例分析、展望与挑战等内容。
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章5-6节
2、流动阻力的分类
流体流经一定管径的直管时由于流 沿程阻力损失: 管路 体内摩擦而产生的阻力 (直管阻力) 阻力 流体流经管路中的管件、阀门及管截 局部阻力损失: 面的突然扩大及缩小等局部地方所引 (形体阻力) 起的阻力。
3、阻力损失影响因素
流体的流动特征——雷诺数大小 物体的形状 物体表面的粗糙度
2
l um Hf d 2g
2
圆形直管阻力所引起能量损失的通式,称为范宁公式,对 层流与湍流均适用,只是两种情况下摩擦系数λ 不同。
1. 层流时的摩擦系数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 dp 2 um r0 8 dl
32 uml pf d2 2 l um p f d 2
层流:流速慢,与管壁凸出部分无碰撞作用,流动阻 力或摩擦系数与管壁粗糙度无关,只与Re有关 湍流:当δb >ε时,管壁粗糙度对流动阻力的影响与层 流时相近,此为水力光滑管。
当δ b≈ε时,压降随速度变化比层流大,流体粘 性影响比层流小。 δb<ε, Re大到一定程度,层流内层薄得足以使壁面凸出 部分都伸到湍流主体中,质点碰撞加剧,粘性力不再 起作用,包括粘度在内的Re不再影响摩擦系数大小, 流动进入了完全湍流区,此为完全湍流粗糙管。
能量损失 l u2 10 1.12 Wf 0.0658 5.69 J/kg d 2 0.07 2
5.69 0.58m 压头损失 H f g 9.81 Wf
压力损失 p f W f 910 5.69 5178 Pa
三、非圆形截面管道沿程损失的计算
工程上多数管道都是圆截面,但也常用非圆形管道 (如方形和长方形截面风道和烟道)。此外,锅炉尾部受 热面中的管束(如空气预热器)也属非圆形截面管道。 试验证明,圆管沿程阻力的计算公式仍适用于非圆形管 道中湍流流动沿程阻力的计算,但需找出与圆管直径 d 相当、代表非圆形截面尺寸的当量值,工程上称其为当 量直径de。
环境工程习题
习题第一章水质与水体自净1.什么叫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矛盾?水体环境保护和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的任务是什么?2.地下水和地面水的性质有哪些主要差别?为什么选择民用给水水源时,应尽先考虑地下水?工业给水的水源应该怎样来考虑?3.试讨论天然水中可能含有的物质及其对饮用和工业生产的影响。
4.在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中,最主要的有那几项?制定这几项标准的根据是什么?5.制定了饮用水水质标准,为什么对于给水水源的水质还要提出要求?主要有哪些要求?6.对于工业用水水质主要有哪些要求?7.废水是怎样分类的?8.废水水质指标主要有哪些?它们为什么重要?9.试讨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特征。
10.为什么制定了地面水水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标准,还要制定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这些标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1.什么叫生化需氧量?试比较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
12.有机物的生物氧化过程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
这是指哪些有机物来说的?对于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情况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以五天作为标准时间所测得的生化需氧量(BOD5)一般已有一定的代表性?13.生化需氧量间接表示废水的有机物含量,废水中有机物的量是一定的为什么第一段生化需氧量随温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14.如某工业区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混合污水的2天20℃生化需氧量为200mg/L,求该污水20℃时5天的生化需氧量(BOD5)(20℃时,K1=0.1d–1)。
15. 根据某污水处理厂的资料,每人每天所排BOD5为35克,如每人每天排水量为100升,试求该污水的BOD5浓度(以毫克/升计)。
16. 含水率为99%的活性污泥,浓缩至含水率97% 其体积将缩小多少?17.控制水体污染的重要意义何在?18.什么是水体的正常生物循环?向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质过多为什么能破坏水体的正常生物循环?19. 什么叫水体的自净?为什么说溶解氧是河流自净中最有力的生态因素之一?其变化规律如何?根据氧垂曲线,可以说明些什么问题?20.研究水体自净在水污染控制工程中有何重要意义?21.进行水体污染的调查,主要要采取哪些步骤?22.在研究水体污染问题时,为什么除毒物外,还要考虑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这两个问题?在进行水体自净的计算时,关于溶解氧一般是以夏季水体中不低于4毫克/升为根据的,但在北方严寒地区,对于溶解氧的要求往往提高,这是什么原因?。
环境工程考题题库
第一章水质与水体自净填空题:1.水循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种;2.水污染根据杂质的不同,可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其中化学性污染物质主要有无机污染物质如酸、碱和无机盐,无机有毒物质主要是重金属,有机有毒物质如农药、多环芳烃、芳香胺等, 需氧污染物质 , 植物营养物质 , 油类物质;物理性污染包括悬浮物质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生物性污染主要指病原微生物 ;3.根据水中致碱阴离子的不同,碱度可分为重碳酸盐碱度、碳酸盐碱度和氢氧化物碱度,通常通过总碱度和酚酞碱度的测定值来计算求得三种碱度的值;4.废水的可生化性可通过BOD5与COD的比值来判断,一般认为,BOD5/COD>,说明废水的可生化性 ;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将我国地表水按功能高低化分为五类标准,其中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应符合Ⅱ类标准,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应符合Ⅴ类标准;名词解释:6.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谁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7.化学需氧量:在有氧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被氧化分解而无机化,这个过程所需的氧量;8.BOD5:在一般情况下,各国都规定统一采用5d、20℃作为生化需氧量测定的标准条件,以便可做相对比较,这样测得的生化需氧量记作;;;9.水体自净: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污染物质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水体基本上恢复到原来状态,这个过程叫做10.水环境容量:一定的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第二章水中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的去除填空题:11.水中被去除杂质按颗粒大小可分为粗大颗粒物质、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溶解物质;12.粗大颗粒物质的去除方法多借助物理作用的物理处理法,如筛滤截留、重力沉降和离心分离等;13.悬浮颗粒在水中的沉降,根据其浓度及特种,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自由沉降、絮凝沉降、拥挤沉降、压缩沉降;14.普通沉淀池按照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沉淀池的形式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幅流式;15.各种电解质离子压缩双电层以使胶体脱稳得能力是不同的,在浓度相等的条件下,电解质破坏胶体稳定性的能力随离子价得增高而 ;16.去除水中溶解物质的方法主要有软化除盐、离子交换、吸附和膜分离;17.离子交换法在给水处理中主要用于水质软化与除盐;18.在水中溶解物质采用膜分离技术时,扩散渗析的推动力为浓度差,电渗析的推动力为电位差,反渗透的推动力为压力差;名词解释:19.滤料的级配:滤料的粒径范围以及在此范围内各种粒径的滤料数量之比例;20.滤料的有效直径和不均匀系数:有效直径是指能使10%的滤料通过的筛孔直径,以d10表示,即粒径小于d10的滤料占总量的10%;能使80%的滤料通过的筛孔直径以d80表示,d80与d10的比值就成为滤料的不均匀系数;21.气浮法: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去黏附水中的悬浮颗粒,,使其随气泡浮升到水面而加以去除的一种水处理方法;根据产生细微气泡的方式可分为:分散空气浮上法、电解浮上法、溶解空气浮上法;22.吸附法:利用多孔性的固体物质,使水中的一种或多种去职被吸附在固体表面而分离去除的方法;简答题:23.什么叫理想沉淀池为了说明沉淀池的工作原理而进行了一些简化假设:(1)沉淀池中各过水断面上各点的流速均相同;(2)在沉降过程中悬浮颗粒以等速下降,颗粒的水平分速度等于水流速度;(3)悬浮颗粒落到池底后不再浮起,就认为已被除去;这样的沉淀池称为理想沉淀池;24.离子交换法的运行操作包括哪四个步骤简述每个步骤的作用; 答:交换:离子交换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其它离子之间进行交换;反洗:松动树脂层,以便下一步再生时,注入的再生液能分布均匀,同时也及时地清除淤积在树脂层内的杂质、碎粒和气泡;再生:使具有较高浓度的再生液流过树脂层,将先前吸附的离子置换出来,从而使树脂的交换能力得到恢复;清洗:将树脂层内残留的再生废液清洗掉;25.何为氯胺消毒法,与纯氯消毒法相比有何优势答:在对水加氯消毒的同时,外加一些氨,使生成一定量的氯胺的方法叫氯胺消毒法;与纯氯消毒法相比,杀菌作用进行的比较缓慢,可以保障距水厂较远的供水管网中仍有持续的杀菌能力;第三章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填空题:26.采用静态培养法培养细菌,大多数细菌得生长过程都会具有四个明显得生长阶段,即:、期、期和期 ;名词解释:27.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法:在人工创造的有利于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环境中,使微生物大量繁殖,提高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效率的一种水处理方法;28.简述SBR的基本操作过程,比较其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异同; SBR的基本操作过程为: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待机五个步骤,为一个周期;SBR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原理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操作方法:SBR在同一反应器中不同时间段完成不同的操作, 而普通活性污泥法是在同一时间在不同设备中完成不同的操作;29.内源呼吸:在新细胞合成与微生物增长过程中,除氧化一部分有机物以或的能量外,还有一部分微生物细胞物质也被氧化分解,并供应能量,这一过程叫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钢筋混凝土工程
3-1、试述钢筋冷处理的原理和方法。
3-2、试述钢筋连接方法和质量检查要点。
3-3、模板的支设要求有哪些?
3-4、模板设计需考虑哪些荷载?如何取值和组合?
3-5、拆模的依据是什么?
3-6、试比较五种常用水泥的技术特性。
3-7、混凝土用砂、石有哪些技术要求?
3-8、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3-9、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抗冻等级如何确定?
3-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程序如何?
3-11、混凝土的运输、浇筑、振捣、养护各有哪些操作要点?
3-12、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包括哪些内容?
3-13、水池的满水试验和闭气试验如何进行?
3-14、简述水下浇灌混凝土施工方法及其施工要点。
3-15、结构吊装工程常用机械的种类及其特点有哪些?如何选择?
3-16、简述分件吊装法和综合吊装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3-17、何为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不同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抗冻临界强度各是多少?
3-18、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法有哪些?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如何?
3-19、计算如图所示钢筋的下料尺寸(图另详)。
3-20、已知钢筋混凝土板的截面尺寸如图3-4所示。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原设计受力钢筋为Ⅱ级钢筋8φ6,现拟用φ8钢筋代换,试求所需钢筋根数。
(图3-20 板的钢筋代换另详)
3-21、已知梁的截面尺寸如图所示,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制作,原设计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Ⅱ级钢筋6φφ20,中间4根分别在两处弯起。
现拟用Ⅰ级钢筋φ25代换,求所需钢筋根数。
3-22、某构筑物设计要求混凝土为C20,通过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的配合比为:水泥: 砂: 碎石:水=254:695:1371:180 =1: 2.74:5.4:0.71,而测得施工现场的砂含水量3%,碎石含水量为1%,试确定混凝土的实际施工配合比。
如搅拌时每次水泥的投入量为一袋50kg时,其它成分的投入量各是多少?
3-23、一钢筋混凝土水池,长12m,宽8m,高3m(长、宽、高均为净空尺寸),池壁厚300mm,池壁混凝土要求连续浇灌,不留施工缝。
试确定每层最大浇灌厚度,并说明支模与浇灌混凝土应如何配合。
(已知:浇灌速度5.1m3/h;初凝时间50min)
3-24、已知池壁高3.6m,坍落度5cm,加入缓凝剂,混凝土温度15℃,浇筑速度0.6m/h,计算
(1)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绘出侧压力分布图;
(2)若从下表所列模板规格中选择900高的模板,问螺栓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3-25、制作一批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使用原材料为:425普通水泥(密度3.0),水泥富余系数1.13,中砂(视密度2.6),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 (视密度2.65),
采用机械搅拌,振动器振捣,坍落度要求为30~50mm,试用体积法计算混凝土配合比。
3-26、已知混凝土配合比为1: 2.42:4.67:0.67;原材料温度:水泥2℃,砂20℃,石10℃,水40℃;砂、石的含水率分别为3%,1%;(1)计算拌和时混凝土拌和的温度。
(2)条件同上,且已知用人力手推车运输,运输时间为10min ,倒运两次,搅拌棚内温度5℃,大气温度-10℃。
求混凝土的成型温度(即不考虑模板和钢筋吸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