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单元 走进朱自清(第2课时)限时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一语文下册 第01单元 走进朱自清(第02课时)(限时测试)Word版含解析.doc
《走进朱自清的“国之格”写作交流》限时测试(时间:30分钟分值:3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那么,身处现代社会,也许我们没有机会“抛头颅,洒热血”,没有机会像体育健儿那样在国际的赛场上为国争光,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我们该怎样爱国呢“要求:以“就这样爱国”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今天,就这样爱国说实话,我很长时间都觉得爱国是很遥远的事,是已经消散的硝烟、是英雄们的事迹。
最吸引我,往往不是那血与火的战争而是神奇的动画和温情的故事;当我们声情并茂地背诵着“人生自古谁无死”时,也许并未真正想过怎样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说起爱国,我们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为“还我河山”而精忠报国的岳飞;为抵御辽兵而前赴后继的杨家将;为抗击侵略而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为光复中华而奔走革命的孙中山;为抗击日寇而视死如归的杨靖宇;面对铡刀从容就义的刘胡兰;奋不顾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勇往直前堵枪眼的黄继光,当然还有数不清的英雄人物……为了挽救多灾多难、风雨飘摇的旧中国,为了拯救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的老百姓,他们不惜上刀山下火海、抛头颅撒热血。
宁愿牺牲宝贵的生命,也绝不放弃理想和信仰。
他们的爱国精神铸成了历史的丰碑,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但我在感动和崇拜之余,又有很大的迷惘:这些爱国的民族英雄,都有着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而我们成长在新世纪一代人,沐浴着祖国灿烂的阳光、享受着改革巨大的成就,远离了战火硝烟,告别了艰难困苦。
时代的和平和生活的富足,是否已经让我们失去了爱国的热情?不,绝对不是!汶川大地震的噩耗传来,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灾区的一切,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的心。
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测试练习含答案
第一单元1荷塘月色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明眸.(móu)倩.影(qiàn)独处.(chù)鹢.首徐回(yì)B.宁.静(níng)悄.悄(qiāo)曲.折(qǔ)妖童媛.女(yuàn)C.脉.脉(mò)霎.时(chà)乍.看(zhà)缕.缕清香(lǚ)D.羞涩.(sè)煤屑.(xiè)踱.步(duó)参差.斑驳(cī)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大致的轮廓),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指美好的姿态)B.但杨柳的丰姿..C.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远远看去)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美的姿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沿着的公路,沐浴迎面吹来的熏风,浏览路途中的风景,大家一路轻松地说笑着,终于来到了的朝岭村。
我们伫立在村头远眺,但见(),围拥着一个优雅娴静的村落,如同进入一个桃花源般的胜境。
正值朝食过后的上午时分,在明媚和煦的阳光照耀下,村子里头云蒸霞蔚,山岚飘拂,飘散着氤氲的雾气,透露出清新凉爽的气息。
在青翠明净的山冲里,散落着数十户人家,掩映在无边的绿色当中,绿树葳蕤,幽篁掩映,流泉欢歌,炊烟缭绕,透露出原始自然的风貌,确实是一个、风景迷人的地方。
虽然看上去地域较为偏僻,但是村庄的规模也不是很大,眼前的景象却显得优雅别致,如同一个精致而美丽的山水盆景,给人以小家碧玉、清新婉约的印象。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虽然看上去地域较为偏僻,村庄的规模也不是很大,但是眼前的景象却显得优雅别致B. 因为地域看上去较为偏僻,所以村庄的规模也不是很大,眼前的景象却显得优雅别致C. 眼前的景象虽然显得优雅别致,但是看上去地域较为偏僻,村庄的规模也不是很大D. 虽然看上去地域较为偏僻,村庄的规模也不是很大,但是眼前的景象却显得清静无为4.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蓝天白云,碧空如洗,群山逶迤,森林蓊郁B. 蓝天白云,群山逶迤,森林蓊郁,碧空如洗C. 群山逶迤,森林蓊郁,蓝天白云,碧空如洗D. 群山逶迤,蓝天白云,碧空如洗,森林蓊郁5.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蜿蜒曲折如诗如画闻名遐迩山清水秀B. 连绵起伏如诗如画如雷贯耳鸟语花香C. 蜿蜒曲折美轮美奂如雷贯耳山清水秀D. 连绵起伏美轮美奂闻名遐迩鸟语花香6.“通感”又叫“移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古代诗文阅读(2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
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
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
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孝景时,为太子舍人。
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
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然其馈遗人,不过算②器食。
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其推毂③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
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
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
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④,多逋负⑤。
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
顷之,守长史。
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
数岁,以官卒。
卒后家无余赀财。
《史记》一二○卷注:①洗沐:官员休假②算:竹器③推毂:推荐④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⑤逋负:拖欠款项1.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B.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C.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D.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老之言指“黄老思想”。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水平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单元水平测试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人的感情世界。
朱自清调动艺术表现手段,将蓄积已久、不吐不快的情感诉诸文字,郁积之情得以畅释、转移。
在创作上,他热衷于自然。
他把自然人性化、人格化。
他能与自然交流对话,情趣盎然、物我两忘,达到“以我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
执着于山水自然,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大特征,唯有在那里,才能解脱名缰利锁,潇洒自在。
即便是表现“颇不宁静”,“荷”亦“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些描写既展示了作者运用比喻等技巧,也写出了作者在此境中的感受——静谧的荷塘边,勾起了作者对冰清玉洁、特立独行的品格的自我期待,特有的景、物、光、色、味的浸漫诱惑下,他的灵魂潜入到另一世界——那是一个由真与美组成的生机勃勃的、和谐纯净的世界;那里没有纷争,远离尘嚣,无物的困扰,无权的左右,那是朱先生苦苦追寻的“士”的家园。
朱自清在《你我》中讲:“我依着时光老人的引导,一步步去温寻已失的自己……要成为一个自由的‘世界民’,这条路非走不可。
”为什么非要走这“忆之路”?因为现实“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惶惶然。
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暂时只有逃避一法”。
为何“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一个具有仁爱思想的“士”,当然是“不能或不愿参加”到屠杀者的行列。
他逃避法之一,便是“忆之路”,而忆的结果则是对自己的解剖:“我觉得自己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在这个大时代里……范畴终于只是范畴,此外也只能是廉价的新瓶装旧酒的伤感。
”社会形势的前逼后追、日常琐事塞实了他的心房,一颗“士”心几乎被吞没,精神家园濒于沦丧。
那么,神游荷塘,仿佛梦魂归家园,漂泊的“士”魂回到了心室,心灵复苏了。
这是陈酿的“旧酒”从死封的“新瓶”中潜溢出来,弥漫朱先生周身,熏香、微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综合练习卷(含解析)
第一单元综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末,散文创作空前繁荣。
其中最火爆、最活跃的散文形式呈两极化发展:一方面是思辨化、大型化,即所谓“大散文”,如文化散文、思想随笔等;一方面呈情感化、软化、细化趋向,即所谓“小散文”,特点是侧重表现都市生活的细微感受,关心世俗红尘中自身的瞬间体验。
“小散文”把散文的自由、随意和飘洒发挥到极致,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精深的生命探求,消解了文学的审美性,而呈现出一种所谓的“散文的消费性格”:短短的篇幅,甜甜的语言,浅浅的哲学,淡淡的哀愁。
也有人把它归纳成一种模式——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加上娓娓倾谈的小情调,加上模糊不清的小感悟,给在快节奏、重功利、轻人情的现代生活中奔走的人们一种廉价的抚慰。
同样属于这一类型的,还有所谓“明星写作”。
它因作者本身的广告效应、读者的好奇心理和对于成名的期待与想象而拥有巨大的读者市场。
不过,就整个发展趋势看,“小散文”也好,“明星写作”也好。
轰动的热潮都不会维持很久。
相反的,那些体现着浓重的人文精神,体现着审美意识与历史感,深入人的心灵境域,抵达人性深处的思想随笔和文化散文,倒是有着长久的文学生命力。
它们或者采用平实、自然的话体风格,抒写达观智慧的人生经验,使人感受到冬天炉边闲话、夏日豆棚啜茗的艺术氛围;或者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与反思,流露着一种浓酽的文化乡愁;或以理性视角、平常心理和世俗语言表达终极性、彼岸性的话题。
文化散文的兴起,有其现实的、社会的根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加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影响,人的主体意识、探索意识、批判意识、超越意识大大增强,审美趣味发生变化,人们的文化观念、生活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文学艺术的含义与功能随之也发生了转换。
文学观念趋向多样与宽容,各种文学话语、理论话语逐步呈现出表现自我的自觉性,放弃以往散文创作过于直白的政治功利目标,摆脱商业时代物质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对文学的扭曲,致力于新的表现领域与抒写方式,终于使散文以自由的心态、优雅的格调、深刻的人生思考走近读者.从而实现了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精神对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谈谈现代散文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郁达夫曾说:“‘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
”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意义。
散文的写作从此变得面貌一新:不仅由“白话”替代了“文言”,在“文字媒体”的使用上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转换;而且,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同步对接;同时,“文章”上升为“文学”,则又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
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在散文里,真实而独特的写作“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郁达夫所说的“‘个人’的发现”云云,其实指的正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
在郁氏看来,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之“自叙传”,散文当然更不例外。
据此他指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
”他这里所说的“个性”,还有林语堂此前所说的“性灵”,指的也都是这种“自我”。
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
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
写作“主体”生活在社会现实里,处身于这些人、事、物、景的现实生活环绕之中,他自然会有所观照、感应,并产生出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
因此,在散文中写出这些激活“主体”精神映射的“实生活”来就显得很有必要;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座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
在散文的“实生活”层面上,作者所做的是“生活运动”。
在这里,“真实”是绝对的要求。
其记写应准确无误,取信后世,力戒虚构编织、矫情伪饰。
散文的这种“纪实性”,是“文体”和读者之间千百年来所达成的一种信任“默契”,是不可率性改动的。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1)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________1.(2)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________1.(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________1.(4)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________【答案】清明(寒食)节【解析】“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称为“新火”【答案】元宵节【解析】由句中“万灯明”、“正月中旬”可知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答案】重阳节【解析】这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由“登高”【答案】中秋节【解析】“一轮满”“千里明”指的月明“平分秋色”正好是中秋二、默写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15分共计90分)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2.(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引导曾皙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人的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答案】(1)莫春者, 春服既成【解析】(1)根据“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可推知答案注意“既”的书写【答案】(2)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解析】(2)根据“孔子引导曾皙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人的志向”可推知答案注意“伤”的书写【答案】(3)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解析】(3)根据“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可推知答案注意“喟”的书写3.(1)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美景和王勃《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声写声表现出乐声的变化“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形写声渲染了乐声的美妙动听3.(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气势磅礴、瑰丽浪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红白相映画面鲜明生动【答案】(1)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解析】(1)由“描写江面美景和王勃《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推知答案注意“露”的正确书写【答案】(2)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解析】(2)由“以声写声表现出乐声的变化”“以形写声渲染了乐声的美妙动听”可推知答案注意“凤凰”“蓉”的正确书写【答案】(3)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解析】(3)由“动静结合、红白相映画面鲜明生动”可推知答案注意“辕”“掣”的正确书写4.(1)《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 ________”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4.(2)《蜀道难》中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绘声绘色地刻画出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答案】(1)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解析】(1)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答案】(2)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解析】(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答案】(3)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解析】(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5.(1)_______________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5.(2)_______________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5.(3)_______________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5.(4)不畏浮云遮望眼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5.(5)_________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5.(6)落红不是无情物 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_______________》)5.(7)仕途不顺的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揽天下贤士所建的幽州台时看茫茫人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发出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感叹【答案】(1)苔痕上阶绿【解析】(1)注意“阶”的书写【答案】(2)谈笑有鸿儒【解析】(2)注意“儒”的书写【答案】(3)会当凌绝顶【解析】(3)注意“凌”的书写【答案】(4)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解析】(3)注意“缘”的书写【答案】(5)山重水复疑无路【解析】(5)注意“疑”的书写【答案】(6)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解析】(6)注意“作”的书写【答案】(7)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解析】(7)根据“仕途不顺的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揽天下贤士所建的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感叹”可推知答案注意“怆”的书写6.(1)《阁夜》中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3)杜牧在《阿房宫赋》结尾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解析】(1)根据“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樵”的正确书写【答案】(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解析】(2)注意“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摧”的正确书写【答案】(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解析】(3)根据“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鉴”的正确书写7.(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规律和新旧交替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7.(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7.(3)《(论语》十二章》中阐释学习与思辨二者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7.(4)《峨眉山月歌》中明写月映满江的美景暗写秋夜行船之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解析】(1)根据“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规律和新旧交替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可推知答案注意“残”的正确书写【答案】(2)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解析】(2)根据“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寄”的正确书写【答案】(3)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解析】(3)根据“阐释学习与思辨二者辩证关系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罔”的正确书写【答案】(4)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解析】(4)根据“明写月映满江的美景暗写秋夜行船之事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羌”的正确书写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8.(2)“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8.(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A. “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B. 诗人冬季出行蚊蚋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C. 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D. 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答案】B【解析】(1)B项“冬季出行蚊蚋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有误原文“人远凫鸭乱” 是说人离得还远野鸭已经纷乱但并未指出是“岸边的野鸭” 也并未描写“乱入河中”的景象【答案】(2)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廓壮美的画面【解析】(2)先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画面再总结画面特点如“山色远寂寞”一句“山色远” 可见眺望苍茫旷远令诗人顿生空寂之感“江光夕滋漫”一句“江光”是江水在夕阳余晖中的反光“滋蔓”二字说明江水满溢带来水天浩渺之感因而山水在此处都显出空旷辽远、辽阔壮美之感【答案】(3)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的哀痛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解析】(3)诗歌前十二句写山行所见美景有“绮丽”“壮观”“寂寞”“滋漫”等词展现出诗人观赏美景的喜悦之情而后四句着重抒发诗人情感应仔细品读“伤时愧孔父” 指生不逢时为自己所学儒学不能经世致用而感到愧疚“去国同王粲” 用王粲避乱离开长安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离开国都的飘零之苦“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此句不仅是感叹自己身世飘零“所历”二字包含了自己飘零之苦的根由即国家战乱不息不知何时才能平定的内涵表达出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9.(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9.(2)有人评论本诗尾联“总束全篇归结今情”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A. 本诗首联以问句发端语气强烈却问而不答对句用冷清画面坐实出句“凄凉”二字B. 本诗颔联将建业今昔对比从“江山大”到“社稷空” 表达了对亡国巨变的无限慨叹C. 本诗中“中”“风”“空”“匆”“翁”押韵朗朗上口富有节律也增添了作品的抒情色彩D. 本诗写得苍凉而悲壮展现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后壮心不已、复兴旧朝的远大抱负【答案】D【解析】(1)D项“展现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后壮心不已、复兴旧朝的远大抱负”表述错误本诗讲述了由于外族入侵造成建业城满眼“凄凉” 而君王又不能任用铮臣之事作者以嘲讽的口气表达了自己的坚守之意及失落之情【答案】(2)①尾联中的“乾坤颠倒”将前三联中建业的凄凉、龙蹲虎踞、马去牛来、千人诺诺、百岁匆匆等内容都涵盖在内收束了全篇极富概括力②时局“乾坤颠倒” 而有“孤舟”在诗人意欲垂钓江海以了残生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哀痛与无奈以及对心志的坚守【解析】(2)解答本题需紧扣尾联“总束全篇归结今情”的特点作答“总束全篇”主要从结构角度进行鉴赏和分析“归结今情”则需要落实到“今情”的具体内涵上来进行鉴赏和分析诗歌首联描写出建业如今满目凄凉的景色颔联通过“龙蹲虎踞”“马去牛来”交代建业满目凄凉的原因之一——外族入侵兵革之祸颈联中“千人惟诺诺”“百岁更匆匆”交代建业满目凄凉的另一原因即君王不能任用铮臣用人惟庸而尾联的“乾坤颠倒”则直接收束全篇对前三联进行概括总结诗歌尾联诗人写道时局动荡但还有一叶孤舟能让“我”漂荡江湖伴着渔翁了此残生国亡已不可挽回诗人只得本着庄子的精神隐遁渔樵扁舟一叶独钓江湖此虽为逃避但其气节及终身之憾恨却与天地共存表达了诗人孤寂坚守的决心以及经历亡国巨变之后内心的无奈与哀痛之情。
高中语文必修二重点课文突击: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讲荷塘月色(朱自清)+Word版含解析
一、作者文体导读1、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出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幼随家迁居扬州,故又自称“我是扬州人”。
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主义战士。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而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
27岁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
1948年拒绝食用美国‘嗟来之食’的救济粮而在贫病交加中倒下了,年仅50岁,“宁愿饿死,也不去领美国救济粉”的气节被毛泽东誉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别了,司徒雷登》)。
2、主要作品朱自清散文的主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言志表意;其二,览胜记游;其三,书怀抒情;其四,感悟觉世;其五,指摘时弊。
首先,言志表意散文。
言志表意类散文在朱自清散文创作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这类散文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价值选择。
其次,览胜记游散文。
《踪迹》、《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等散文集中有许多为人所称道的览胜记游的散文名篇。
朱自清览胜记游散文兼顾并重自然与人文地理的描述展示。
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松堂游记》、《扬州的夏日》、《蒙自杂记》等即是将对自然风情的描写和人文景观的刻画紧密融合在一起。
其三,书怀抒情散文。
朱自清怀念家人友朋的书怀抒情散文有《背影》、《给亡妇》、《儿女》、《哀韦杰三君》、《怀魏怀青君》、《我所见的叶圣陶》等。
即兴书怀抒情的散文有《匆匆》、《春》、《歌声》、《荷塘月色》、《择偶记》、《飞》等等。
其四,感悟觉世散文。
朱自清还是一个不断思索着现实人生的现代作家和教育家,他每每将自我的人生感悟和体验与读者共分享。
他笔下的人生感悟,扎实而不玄虚,真切而不做作,常常将觉悟到的宝贵的人生奥秘,通过语言文字搭建的话语平台,尽量地向读者展示出来。
高中语文必修二重点课文突击: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讲荷塘月色(朱自清)+Word版含解析.doc
一、作者文体导读1、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出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幼随家迁居扬州,故又自称“我是扬州人”。
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主义战士。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而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
27岁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
1948年拒绝食用美国‘嗟来之食’的救济粮而在贫病交加中倒下了,年仅50岁,“宁愿饿死,也不去领美国救济粉”的气节被毛泽东誉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别了,司徒雷登》)。
2、主要作品朱自清散文的主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言志表意;其二,览胜记游;其三,书怀抒情;其四,感悟觉世;其五,指摘时弊。
首先,言志表意散文。
言志表意类散文在朱自清散文创作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这类散文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价值选择。
其次,览胜记游散文。
《踪迹》、《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等散文集中有许多为人所称道的览胜记游的散文名篇。
朱自清览胜记游散文兼顾并重自然与人文地理的描述展示。
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松堂游记》、《扬州的夏日》、《蒙自杂记》等即是将对自然风情的描写和人文景观的刻画紧密融合在一起。
其三,书怀抒情散文。
朱自清怀念家人友朋的书怀抒情散文有《背影》、《给亡妇》、《儿女》、《哀韦杰三君》、《怀魏怀青君》、《我所见的叶圣陶》等。
即兴书怀抒情的散文有《匆匆》、《春》、《歌声》、《荷塘月色》、《择偶记》、《飞》等等。
其四,感悟觉世散文。
朱自清还是一个不断思索着现实人生的现代作家和教育家,他每每将自我的人生感悟和体验与读者共分享。
他笔下的人生感悟,扎实而不玄虚,真切而不做作,常常将觉悟到的宝贵的人生奥秘,通过语言文字搭建的话语平台,尽量地向读者展示出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一、基础题(2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A.涸.辙(gù)淅.沥(xī)揠.苗助长(yà)B.婆娑.(shuō) 流连.(lián) 急不暇.择(xiá)C.珍.重(zhēn) 猗.郁(qī) 毫不犹豫.(yù)D.蕈.(xùn)菌囚系.(xì) 永.不屈服(yǒng)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葱笼淅沥攀缘姹紫嫣红B.脉络纤细繁茂归然不动C.公寓喜悦常春藤诚心诚意D.猗郁简漏琼浆玉液直截了当3. 下列各项中,修辞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A.一阵自行车的铃声,由远而近,洒在溪边的小路上。
B.汤三圆子捏着甜腻腻的嗓子,花言巧语。
C.长江两岸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像多数的江南小镇一样,周庄得坐船去才有味道。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B.郁达夫,原名郁文,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1945年,郁达夫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C.郁达夫,小说代表作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其小说带有明显的自传体色彩。
散文代表作有《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小狗包弟》。
D.陆蠡,现代散文家、翻译家,著有散文集《海星》《竹刀》等。
《囚绿记》写于抗日战争期间,暗含着作者渴望民族自由解放的心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一代文宗,匆匆而去,背影长留。
朱自清字佩弦,“弦”,绷紧,性刚动。
虽然朱自清性格温和内敛,但他的一生与其所处时代却有一种剧烈的张力,()。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学案:第1单元 单元导读 Word版含答案
《荷塘月色》朱自清诉说了自己的不宁心境,却描写了一个宁静的荷塘:这是一个与现实不同的环境,环境中透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一个与现实不同的环境,环境中透出诗人的洁身自好。
传统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有作者的影子,清冷的明月是他人品的象征。
身为清华教授的朱自清一生清贫,甚至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其人其事其文,从精神上感动了一代代读者。
这样一位民主战士,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表现了一个中国文学家的尊严与气节。
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有骨气的文人,我们的民族也需要这样有骨气的脊梁。
《故都的秋》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秋天会有不同的感受。
既有“轻寒正是可人天”的惬意、“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也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的萧瑟、“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愤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悲慨。
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则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与众不同的体会,从“清”“静”“悲凉”入手,咏赞了故都的秋天。
“文以载道”,故都是一种象征。
这时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都,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故都。
中国北方的战云,东北沦陷的屈辱,内忧外患的夹击……凝聚在郁达夫的笔头,一篇《故都的秋》就是作者忧国忧民的明证。
《囚绿记》陆蠡身处沦为孤岛的上海,一直怀念一年前他在北平时所住公寓窗外的一株常春藤。
他喜欢这绿色,留恋这绿色,引为绿友,是因为这常春藤有一种决不改变的品性,有一种“永远向着阳光”的执着,有一种“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
卢沟桥事变,祖国山河沦落,我们的国家正像这被囚系而枯萎的常春藤。
朝着窗外阳光的常春藤,是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对光明前景的信仰。
常春藤是陆蠡向往光明的象征,也是他不屈不挠的体现,更是他高尚品格的证明。
一首“绿的赞歌”寄寓了一个正直爱国者的情感和愿望。
最新高中语文第01单元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01单元单元检测一、古代文浏览(一)论述类文本浏览浏览上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散文的文体属性是什么?中国几千年的散文进展史给出的答案是:散文既姓“散”又姓“文”。
“散”的含义在于散文体式的繁杂,凡用言语文字表述的一切文章皆属散文,如史传、颂赞、书信、碑铭、笔记等,“文”的含义是行文的非押韵、不讲对仗性,“散文”就是与“韵文”绝对的“散体文章”。
总之,中国古代散文几千年来始终存在着贵“散”的“文章认识”传统,所忽视的是“文学本体性”的艺术寻求。
散文的确贵“散”,但这“散”的含义不是中国古代散文中所秉承的“繁杂”和“包罗万象”的有用的广泛性。
散文不可缺失文学体裁应有的艺术“纯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的散文观也呈现出多样化。
贾平凹提出“大散文观”,刘锡庆提出“艺术散文观”,吴周文提出“世纪末散文观”,林非则有“广义与广义散文”互为促进的散文观念等。
而对当下散文文体属性的界定最有影响力的,是贾平凹提出的“大散文观”和刘锡庆提出的“艺术散文观”。
贾平凹的“大散文观”提倡“大而化之”及“大可随便”的散文创作态度,他也将散文等同于“一切文章”(贾平凹语),这与中国古代散文忽视文学本色,缺失文体“纯度”的唯“散”的散文认识颇有相通的地方。
不过,刘锡庆反驳贾平凹的“大散文”认识而提倡纯文学性的“艺术散文”,在题材领域,使当代散文与社会人生百态水乳交融的密合关系变得狭窄了;在作家对人生的主观感悟方面,也使作家主体认识自在驰骋的审美体验的空间受到了局限。
当代文坛的这一散文创作趋向,构成了关于“散文姓甚”的困惑。
这类困惑和当前散文界对散文文体观念的大胆创新,使那个存在了几千年的严重散文文体命题,重又引发人们的关注:散文的文体属性究竟是什么?关于散文贵“散”的文体特性,我们不妨这样理解,散文因“散”而使其广收大千世界的珍异景象,作家的主体认识得以自在挥洒,散文的文学表达也能够出神入化。
散文是能够宽敞而逼真地写人、写事、写景、写社会、写历史的文体,也是最自在而充分地展现大千世界美的特色和神韵的文体,它的题材和表现手段都异常丰富。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学业水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单元学业水平检测(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3题。
(18分)西溪的晴雨郁达夫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
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
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带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里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
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从留下下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
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1 荷塘月色 朱自清习题(2)
《荷塘月色》练习题一、积累运用1. 下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B )A.独处.(chǔ)的妙处.(chù)处.方药(chù) 处.女座(chǔ)B. 参差.(cī)差.错(chā)差.强人意(chā)出差.(chāi)C. 点缀.(zhuì)倩.影(qiàn)皱缬.(xié)梵.婀玲(fán)D. 惦.着(diàn)羞涩.(sè)宛然..(wǎn)踱.着步(dù)解析:A中的错误项:处方药(chǔ)C中的错误项:梵.婀玲(fàn)D中的错误项:踱.着步(duó)2.请选出下列带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 c )A.霎.时(shà) 颤.动(chàn)酣.睡(hān)脉脉.(mò)B.袅.娜(niǎo) 幽僻.(pì) 煤屑.(xiè) 乘.凉(chéng)C.纤.腰(xiān) 纤.夫(qiàn)弥.望(ní) 蓊蓊.郁郁(wěng)D.酣.眠(hān) 妖童媛.女(yuàn)乍.看(zhà) 敛裾.(jū)解析:C中的错误项:弥.望(mí)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A.拾掇倩影稀疏没精打彩笼着轻纱B.缈茫虚无缥缈隐隐约约嬉游无度C.和谐櫂移藻挂纤腰束素迁延顾步D.风致风姿绰约不绝如缕叶嫩花出解析:A中的错误项:没精打采B中的错误项:渺茫D中的错误项:叶嫩花初4.下列句子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这里有高原雪山、蓝月亮峡谷、森林牧场牛羊,还有与自然和谐_______的民风。
②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过传统节日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存、_______和弘扬传统文化。
A.依存延续 B. 依循延续C.依循延伸 D. 依存延伸解析:①依存:相互依附而存在依循:依照、遵循②延续: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延长下去延伸:延长、伸展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A.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由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高一语文必修2习题 第一单元 1荷塘月色(朱自清) 双基限时练 Word版含答案
双基限时练(一) 荷塘月色一、基础测试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闰.年(yùn)湿润.(rùn)踱.步(duó) 忖度.(dù)B.树梢.(shāo) 稍.息(shào)倩.影(qiàn) 靓.妆(jìnɡ)C.乍.看(zhà) 柞.蚕(zuò)鹢.首(yì) 关隘.(yì)D.纤.腰(xiān) 阡.陌(qiān)裙裾.(jù) 拮据.(jū)解析A.闰.年rùn,忖度.duó;C.关隘.ài;D.裙裾.jū。
答案 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三番五次翻然悔悟班师还朝全般人马B.弥足珍贵迷天大谎暮色苍茫锋芒毕露C.倩影稀疏希世珍宝无精打采彩声四起D.风姿绰约丰韵犹存嬉笑怒骂嘻皮笑脸解析A.翻.然悔悟—幡;B.迷.天大谎—弥;C.希.世珍宝—稀。
答案 D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中美关系从对立、对抗的蓊蓊郁郁....的暗夜中走出,是中美两国前辈领导人的胆识和智慧;几十年来,中美关系能够战胜坎坷,稳步发展,则是中美两国几届领导人的眼光和胸怀。
B.粉红色的波斯菊、鲜红的野百合、亭亭玉立....的金针花、含羞弄姿的芍药花……这些当年在冬季难得一见的花草,如今已走进寻常百姓家,扮靓了人们的春节生活。
C.“城市是广告的世界,夏天是女人的天下”,还没出三月份,女人们便竞相穿上了形式不一、色彩各异的裙子,于是大街上便出现了一道道班驳陆离....的风景,人们在怪诧的同时,也流露着几分的艳羡。
D.几场秋雨过后,天气乍暖还寒....,可是路边的那几棵野菊花,迎着寒风依然倔强地高昂着它们的头,不屈的意志分明从它那小小的花朵里绽放出来。
解析A.蓊蓊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B.亭亭玉立:形容女子身材修长美丽或花木等姿态挺拔。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以文为诗”朱自清为什么到了宋代才有诗文分界的问题呢?这有很长的历史。
原来古代只有诗和史的分别,古代所谓“文”,包括这两者而言。
此外有“辞”“言”“语”。
但这些都没有明划的分界,诗与史相混,从《雅》《颂》可见。
诗、史、辞和言、语相混,从《老子》《庄子》等书内不时夹杂着韵语可见。
至于汉代称为《楚辞》的屈、宋诸作,不用说更近于诗了。
汉代是个赋的时代,那时所谓“文”或“文章”便指赋而言。
汉代又是个乐府时代,假如赋可以说是霸主,乐府便是附庸了。
乐府是诗,赋也可以说是诗,班固《两都赋序》第一句便说:“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赋出于《楚辞》和《荀子》的《赋篇》,性质多近于诗的《雅》《颂》,以颂美朝廷,描写事物为主,抒情的不多。
晋以后的发展,才渐渐专向抒情一路,到六朝为极盛。
按现在说,汉赋里可以说是散文比诗多。
所谓骈体实在是赋的支与流裔,而骈体按我们说,也是散文的一部分,这可见出赋的散文性是多么大。
赋是诗与散文的混合物,那么,汉人所谓“文”或“文章”,也是诗与散文的混合物了。
乐府以叙事为主,但其中不缺少抒情的成分。
它发展到汉末,萌芽了抒情的五言诗。
可是纯粹的抒情的五言诗,是成立在魏、晋间的阮籍的手里,他的意境却几乎全是《楚辞》的影响。
魏、晋、六朝是骈体文和五言诗的时代,但这时代还只有“文”“笔”的分别,没有“诗”“文”的分别。
“有韵者文”,“无韵者笔”,是当时的“常言”。
赋和诗都是“文”,和汉人意见其实一样。
另一义却便不同:有对偶、谐声的抒情作品是“文”,骈体的章奏与散体的著述是“笔”。
这个说法还得将诗和赋都包括在“文”里,不过加上骈体的一部分罢了。
唐代的诗有了划时代的发展,所以当时人特别强调“诗”“笔”的分别。
杜牧有“杜诗韩笔愁来读”的句子,可见唐一代都只注意这一个分别。
杜牧称韩愈的散体为“笔”,似乎只看作著述,不以“文”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朱自清的“国之格”写作交流》
(时间:30分钟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那么,身处现代社会,也许我们没有机会“抛头颅,洒热血”,没有机会像体育健儿那样在国际的赛场上为国争光,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我们该怎样爱国呢“
要求:以“就这样爱国”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今天,就这样爱国
说实话,我很长时间都觉得爱国是很遥远的事,是已经消散的硝烟、是英雄们的事迹。
最吸引我,往往不是那血与火的战争而是神奇的动画和温情的故事;当我们声情并茂地背诵着“人生自古谁无死”时,也许并未真正想过怎样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说起爱国,我们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为“还我河山”而精忠报国的岳飞;为抵御辽兵而前赴后继的杨家将;为抗击侵略而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为光复中华而奔走革命的孙中山;为抗击日寇而视死如归的杨靖宇;面对铡刀从容就义的刘胡兰;奋不顾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勇往直前堵枪眼的黄继光,当然还有数不清的英雄人物……
为了挽救多灾多难、风雨飘摇的旧中国,为了拯救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的老百姓,他们不惜上刀山下火海、抛头颅撒热血。
宁愿牺牲宝贵的生命,也绝不放弃理想和信仰。
他们的爱国精神铸成了历史的丰碑,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但我在感动和崇拜之余,又有很大的迷惘:这些爱国的民族英雄,都有着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而我们成长在新世纪一代人,沐浴着祖国灿烂的阳光、享受着改革巨大的成就,远离了战火硝烟,告别了艰难困苦。
时代的和平和生活的富足,是否已经让我们失去了爱国的热情?
不,绝对不是!汶川大地震的噩耗传来,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灾区的一切,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的心。
电视上的每一个画面,都会使我震撼,灾区的每一个感人故事,都令我久久不能平静。
我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小诗,并在全市的朗诵竞赛中获得第一名。
奥运赛场上,在五棵松体育馆,看着场上运动员拼博的身影、我带着“中国加油”的头饰,随着拉拉队员为中国的每一次得分而忘情地欢呼!神舟七号上天的瞬间,我们也同全国人民一道热血沸腾……
这一刻,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身体里面流淌浓浓的爱国热血,充溢着拳拳的爱国之心。
我们爱我们的祖国,爱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
国家有困难,我们义不容辞,勇往直前;国家和平时,我们埋头苦干,发奋图强。
原来,爱国就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甚至就是那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甜美的微笑,一个小小的礼貌。
这也许是一个不需要英雄的时代,那就让我们尽自己的本分,把巨大的爱国热情化作小小的水滴,流进祖国的土壤里,就一定能浇灌出最
美丽的花朵。
是的,就让我们这样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