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观风测湿量雨
古人观测湿度的方法
古人观测湿度的方法在古代,人们对天气和气候的观测是十分重要的,其中湿度是一个关键的参数。
古人观测湿度的方法虽然不如现代科技发达,但他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测量工具和经验总结,也能够获得一定的观测数据。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古代观测湿度的方法。
首先,古人常常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来判断空气的湿度。
例如,古代的农民常观察植物的叶子、草木的枝叶等是否有水珠,以及地面上的露水。
如果这些现象比较明显的话,就说明空气中的湿度比较高;反之则说明湿度比较低。
此外,古人还会观察云朵的形状和颜色。
如果云朵比较厚重、颜色较深,就说明空气比较潮湿,而如果云朵比较轻薄、颜色较浅,则表明空气比较干燥。
其次,古代的人们也会利用一些简单的测量工具来观测湿度。
例如,他们会使用简易的湿度计来测量空气中的水分含量。
这种湿度计通常是用一根长条状的木杆或者绳子固定在一块平整的基准物上,然后人们会观察这根木杆或者绳子的变化来判断空气的湿度。
如果木杆或绳子变得湿润、松软或者绷紧,那么就说明空气比较潮湿;而如果木杆或绳子保持干燥、坚硬和松弛状态,就表明空气比较干燥。
古代人们还经常使用麻绳或棉绳来做测湿工具,通过绳子的变化来判断湿度的大小。
古代的人们还通过观察一些动植物来获得湿度的信息。
例如,蜘蛛的网是否有水滴,蚂蚁、蚂蜂、水蚁等昆虫是否有活动迹象,都可以间接的反映空气中的湿度。
此外,树木的生长环宽度、树干上的苔藓生长情况等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空气的湿度。
另外,古代的农民还会通过一些传统的经验方法来预测湿度。
例如,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古代的农民会根据一些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来判断空气的湿度。
在气温和光照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作物的生长情况会受到湿度的影响。
农民根据庄稼的长势、叶子的厚薄和颜色、植物的发育情况等来判断空气的湿度情况。
此外,古代的渔民还会通过观察海鸟的行为来判断海水的湿度。
如果海鸟密集聚集或者活动频繁,就说明海水的湿度比较大;反之则说明海水的湿度相对较小。
中国古代气象观测
三、降水的观测
观测仪器:
雨量器的发明,约在明清时代。在朝 鲜发现我国的黄铜雨量器,雨量器上 刻有“ 测雨基” 及“ 乾隆庚寅五月” 等字样。
四、云的观测和古代云图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诗经》 “云平而雨不甚。无委云,雨则遬[sù] 已。”——《管子·侈靡篇》 “山云草莽, 水云鱼麟, 旱云烟火, 雨云 水波。”——《吕氏春秋》
以上具已失传。
四、云的观测和古代云图
古图云集:
茅元仪《武备志·载度占》中包含《玉帝 亲机云气占候》,内有五十一幅云图。 道藏本《雨旸气候亲机》,内有云图三 十九幅。 王重民《善本书籍经眼录》所录写本 《观象玩占》中第一册, 为《太乙玉鉴 风雨献》, 有图配合。 《白猿经》, 例如《白猿经风雨占候 说》、《白猿献三光图书》等。
四、云的观测和古代云图
关于云的观测和预报:
“暴风之候, 有炮车云。” ——唐·李肇《国史补》
“云若雨鳞,次日风最大。” ——唐·黄子发《相雨书》
四、云的观测和古代云图
古图云集:
汉代:《太一杂子云雨》、《国章观霓 云雨》等书。 隋代:《日月晕珥云气图占》。 宋代:《天文占云气图》、《占风云气 候日月星辰上下图》、《云气图》。
三、降水的观测
甲骨卜辞中, 对雨已有“大雨”、“ 猛 雨”、“疾雨”、“ 足雨”、“多 雨”、“毛毛雨”等区别, 还注意到雨 的来向。
东汉:向中央报告雨泽情况。
三、降水的观测
南宋,秦九韶《数书九章》四道有关 降水的算题:“天池测雨”、“园罂 测雨”、“峻积验雪”、“ 竹器验 雪”。 序中提到“三农务穑[sè], 厥施自天。 以滋以生,雨膏雪零。司牧闵焉,尺 寸验之。积以器移, 忧喜皆非。”
五、古代气象理论
盛唐气象知识点总结2020
盛唐气象知识点总结2020一、观测技术盛唐时期,中国对气象的观测已经相当发达。
据史书记载,唐太宗时期就开始了对日月星辰的观测记录。
唐朝设有神仙观,专门负责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和运行轨迹,所以在唐代就已经有了相当精确的天文观测记录。
此外,唐代也开始了对气象现象的观测,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据李白《将进酒》诗中所载,“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不如人间有味酒。
”说明唐代对降雨的观测已经相当精确,能够观测到小雨的降水量和分布情况。
唐代在气象观测技术上取得的成果,为后世的气象观测工作奠定了基础。
后来的宋代开始了气象观测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工作,对中国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气候特点盛唐时期的气候特点主要可以总结为“暖湿多风,季风影响明显”。
盛唐时期,中国处于受季风影响的地区,季风明显,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寒冷。
盛唐时期的气候特点对当时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根据史书记载,盛唐时期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夏季气温高,多雨,冬季气温低,少雨。
夏季主要受到南方季风的影响,雨水充沛;冬季则受到北方季风的影响,干燥寒冷。
盛唐时期的气候特点,对当时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夏季雨水充沛,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并且水利条件好,便利农田灌溉和水稻种植。
而冬季干燥寒冷,适合冬季小麦等作物的生长,冬瓜、白菜等蔬菜也能够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
三、灾害防护盛唐时期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洪水、旱灾和风灾。
史书记载,盛唐时期经常遭遇洪水和旱灾,而且风灾也是频繁发生的。
对于气象灾害,盛唐时期开始了相应的防护工作。
史书中记载了一些盛唐时期的灾害防护措施,比如修建水利工程,开展抗旱造林等。
唐代还建有气象预测机构,尽力预测气象灾害的发生,为抗灾救灾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盛唐时期在气象观测技术、气候特点和灾害防护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就。
这些成就为中国气象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的气象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古人是如何预测天气变化的
古人是如何预测天气变化的春夏之交,温度回升,万物复苏,候鸟北归,然而“30减15”的降温模式,冻得小伙伴直呼冷冷冷。
上窜下跳的气温,时阴时雨的天气,也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了影响。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农业大国,准确的天气预报对于农业耕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天气预报黑科技应运而生。
最早的天气预报与伏羲创立的八卦有关。
他以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等八种卦象,分别对应天、泽、火、雷、风、水、山、地等八种要素。
伏羲通过天文、地理和物候的变化,用卦象表示天气预报的结果,从而指导农业生产。
受到八卦的影响,商朝对各种天气进行记录和预测十分重视。
在殷都安都出土的甲骨文,有“壬申雪,止雨酉昼;已卯雹,乙酉大雨”的文字,记录了雨雪起止的时间,同时,巫师通过占卜预测未来的天气。
民间对风、雨、雷等自然现象,赋予了神性,以祭祀的方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种迷信活动,是对天气的主观臆测,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
随着时代的进步,周朝的百姓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气象经验。
周文王在八卦的基础上,建立了六十四卦周易,其中明确表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这是古人对预报天气的初级探索和思考。
在《诗经·幽风·七月》中,将一年的主要气候特征与农业活动相结合,体现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诗经﹒北风》又有“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意思是说北风吹得寒冷刺骨,雨雪就会很大,北风刮得迅疾快速,天气往往细雨弥漫。
《夏小正》是现存最早的记录古代农事活动的历书,分为《经》和《传》两部分,虽有错漏,记录了当时的物候信息,对研究夏朝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而曾子以阴阳的变化解释了风、雷、雾、雨、露、霰等气候现象的成因,管仲根据齐国的气候特点,提出了三十节气系统,这些理论形成了古代天气预测的早期雏形。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颁布了《秦侓十八种·田侓》,要求各地及时汇报雨雪情况,对波及范围和影响程度也要详细记录。
古代预测天气的方法
古代预测天气的方法古代预测天气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天文现象、气象现象、动植物行为以及地理环境等方面。
这些方法虽然与现代气象学相比准确性有限,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能够帮助古人应对气候变化,安排农业生产和生活。
以下是古代预测天气的几种主要方法:1. 观察天文现象:古人通过观察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的运行和变化,总结出一些与天气有关的规律。
例如,“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意味着当天出现日晕现象时,三更时分会下雨;出现月晕现象时,午时会有风。
此外,古人还观察到“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朝霞不出门”等现象,认为燕子低飞、蛇出洞、鸡不回笼、喜鹊在朝霞时不出门等现象预示着下雨。
2. 观察气象现象:古人通过观察云彩、风、雨、雪等气象现象,总结出一些预测天气的规律。
例如,“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意味着当天出现鲤鱼斑云时,明天会是晴天,适合晒谷。
又如“十雾九晴”,表示大雾天气过后,很可能会出现晴朗天气。
3. 观察动植物行为:古人注意到,动植物的行为往往能够预示天气变化。
例如,“蚂蚁垒窝要下雨”,意味着蚂蚁在垒窝时,很可能会下雨。
又如“棉花云,雨快淋”,观察到棉花云出现时,预示着雨即将来临。
4. 观察地理环境:古人通过观察地理环境,如山水、河流、湖泊等,总结出一些预测天气的方法。
例如,“南风怕水溺,北风怕日辣”,意味着南风天气时,水位可能上升,容易发生水灾;北风天气时,阳光强烈,容易晒伤。
5. 运用古代气象观测工具:古代的气象观测工具有很多种,如观象仪、雨量器、风车等。
通过这些工具,古人可以更准确地观测到天气变化,从而预测天气。
6. 占卜和易占:古代人们还通过占卜和易占等方法来预测天气。
例如,龟卜、易占等,都是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结合古代哲学和宗教观念,来推测天气变化。
总的来说,古代预测天气的方法虽然与现代气象学相比准确性有限,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能够帮助古人应对气候变化,安排农业生产和生活。
这些方法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敏锐观察和高度总结能力,也为我们今天预测天气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古代如何预测天气
天气预报只是现代气象学中天气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气象学包括大气探测、气候学、天气学等。
中国古代的天气预报,方法大致有四种:一、根据农村谚语作预报;二、理论预报;三、测量湿度作预报;四、观察天象、气象、土石和动物情状作预报。
最常用的是第一及第四两项。
最早将天气谚语汇集成书的是东汉崔实的《农家谚》。
测量湿度作天气预报,从汉代至宋代都有。
观察天象、气象、土石和动物情状作天气预报的历史悠久,从《诗经》、《孙子》,汉代《风角要诀》、《淮南子》、《论衡》,晋代《庐山记》、《晋书‧天文志》,唐代《相雨书》,宋代《谈苑》、《泊宅编》、《续博物志》,明代《便民图纂》、《武备志》、《农政全书》,清代《管窥辑要》等都有记载。
古代气象要素指气温、湿度、风、云、降水、虹、霓、晕、华等。
古代气象学没有这么多分支学科,它的主要内容是:一、对各种气象因素的认识;二、气候学;三、天气预报;四、物候学。
商代甲骨文中已有风、云、虹、雨、雪、霾、霞、雷暴、雹暴等气象记载;战国时《黄帝内经》已指出气温随高度和风向的不同而变化;西汉已发明天平式土炭湿度计,测风器已有观俔、铜凤凰和相风鸟三种。
《周礼》中有观测“十辉”的专职。
九九歌是中国古代对气候的认识,主要指对季节性出现的物候现象的认识,它不仅有季节性,还有地域性差异。
战国时《尚书‧尧典》提到一年可分四季。
《逸周书‧时训解》将一年分为七十二候。
西汉《淮南子‧天文训》正式确定二十四个节气名称。
东汉《风俗通义》、西晋《风土记》都已提到长江中下游的重要气候现象梅雨和信风。
东晋《法显传》提到利用信风航海。
南朝《荆楚岁时记》提到冬九九,数九寒天由此而来。
宋代陆游的《鸟啼》诗,反映了中国古代物候历如何指导农民生产。
诗曰:“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
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
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
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
……”中国物候历最早的是《夏小正》,以后《吕氏春秋》、《逸周书》、《魏书》、《隋书》及以下各代史书中均有物候历。
古代对天气现象的观测和理论
古代对天气现象的观测和理论作者:戴尔君来源:《教育界·中旬》2016年第04期天气气候条件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中华大地上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有意识地观察和认识风云雨雾、冷热干湿等天气现象。
在原始种植业出现以后,人们更注意积累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知识。
相传,在黄帝时代,就已经设有专人从事气候观察。
帝尧设“百官”时,设立了专门掌管天文和气象的官职。
这一官职历朝历代相沿,虽然官职名称不一,但从未空缺。
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甲骨文中就有天气实况的记录,卜辞中还反映了人们有预知天气状况的愿望。
随着生产的发展,我国古代有关气象的知识不断积累和丰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一、风的观测风的观测首先是看风向。
在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已有“伣”字。
伣就是用来观察风向的。
甲骨文中也有了四方的风名:东风叫“劦”,南风叫“屼”,西风叫“夷”,北风叫“寒”。
以后逐渐发展,到汉代已有24个风向方位的称谓。
唐代科学家李淳风在他的名著《乙巳占》中,绘有一张占风图,列举了24个风向的名称。
他指出,这些方位是由八个天干、四个卦名、十二辰(地名)组合而成。
“子”指北方,“午”指南方,“卯”指东方,“酉”指西方。
还举例说明怎样判定风向:凡风从戌(西北偏西)来的,须看吹向是否是辰(东南偏东);风从辛(西偏北)来的,须看吹向是否是乙(东偏南);风从乾(西北)来的,须看吹向是否是巽(东南)。
这就是根据风的去向来决定来向。
我国风向器的发明很早,甲骨文中的“伣”就是一种简单的“示风器”,风杆上系鸟羽、布帛、茅草等,用来观察风向。
西汉《淮南子》中,已经举出一种叫“伣”(xiàn)或“綄”的风向器。
它很可能就是殷商时的伣演变而来的。
《淮南子》中说:“伣之见风也,无须臾之间定矣”。
“伣”在风的作用下,没有一刻是平静的。
说明这种风向器还相当灵敏。
铜凤凰主要安装在汉武帝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所建的建章宫里。
当时建章宫东的凤阙上装了两个铜凤凰,在宫南的玉堂和宫北的圆阙上也装了一个铜凤凰。
古代测量风速的方法
古代测量风速的方法你知道吗?古代人可聪明啦,虽然没有咱们现在这么高科技的测风速仪器,但人家也有自己的法子呢。
在咱们中国古代啊,有一种特别简单又有趣的方法。
你看那旗子,古代人就经常用旗子来估摸风速呢。
要是旗子轻轻飘动,那风就比较小,像微风轻轻拂过脸庞,就像小姑娘温柔的小手,这时候的风大概就是一级风左右啦。
要是旗子呼呼啦啦地使劲飘呢,那风可就大多了,可能就是三四级风的样子,就像个调皮的小娃娃,用力地扯着旗子玩耍。
还有啊,古人也会看树的动静。
如果树只是微微摇晃树枝,就像树在轻轻地伸懒腰,那风不大。
可要是整棵树都被吹得东倒西歪的,那风肯定很猛,就像一个大力士在推搡着树呢。
这就好比我们人站在风中的感觉,如果只是头发丝儿稍微动一动,那风很轻;要是感觉自己都快被吹得站不稳了,那风肯定不小。
古代航海的人也有自己的一套。
他们在海上的时候,会看海浪。
如果海浪只是泛起小小的涟漪,那风就比较平和。
要是海浪像小山一样涌起,一个接着一个,那风可就大得很了,这时候船在海上就像一片小树叶,被风赶着跑。
而且啊,他们还会观察海鸟。
海鸟如果飞得很平稳,那风就正常。
要是海鸟被吹得歪歪斜斜的,那风肯定是在发威呢。
在西方古代呢,也有类似的情况。
他们也会通过一些自然的现象来判断风速。
比如说看云的移动速度。
云如果慢悠悠地飘,就像一个散步的老人,那风就不大。
要是云像骏马奔腾一样快速地跑,那风肯定是呼呼地吹着。
古代人测量风速虽然没有现在精确,但是他们这种利用身边的事物来判断的方法,真的是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呢。
他们就像一群善于观察生活的小侦探,从大自然的一点点小变化里,找出风速的秘密。
这也告诉我们呀,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特别复杂的东西,只要用心去观察周围,就能发现很多有用的信息呢。
古人天气预测方法
古人天气预测方法以下是 6 条关于古人天气预测方法的内容:1. 嘿,你知道吗?古人观云识天气可厉害了!就像“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当他们看到天空出现那种像钩子一样的云时,就知道要下雨啦。
比如说有一天,老张抬头看到天上好多钩钩云,他连忙跟大伙说:“哎呀,怕是要下雨咯,赶紧把晒的东西收起来!”这不,没多久真的就下起了雨。
哇,古人的智慧是不是很神奇呢?2. 古人还会通过观察鸟类来预测天气哦!有句话叫“燕子低飞要下雨”。
你想想看,有一次老李看到好多燕子飞得很低很低,他心里就犯嘀咕:“这燕子咋飞得这么低呢?难道要变天了?”果然,接下来就开始下雨了。
这古人的法子可真准呐!3. 嘿哟,古人看风也能预测天气呢!“东风送湿,西风干”,这简单易懂吧?就好比有一回,老王感觉东风一直吹,他就跟家人说:“估计这两天会比较潮湿哦。
”后来真的就是那种湿漉漉的感觉。
神奇吧!4. 还有呢,古人通过观察星星月亮也有一套哦!像“月晕而风”,要是看到月亮周围有一圈光晕,那可能就要刮风啦。
记得有一次人们看到月亮有了光晕,都相互提醒:“要刮风咯,关好门窗哟!”然后真的就刮起风来了,厉害吧!5. 古人对天气的预测那真叫绝,他们连动物的反应都能注意到呢!“蚂蚁搬家,大雨哗哗”,当看到蚂蚁们大规模地搬家,就知道大雨要来了。
有一次,小朋友们看到蚂蚁在搬家,就好奇地问大人:“蚂蚁们这是在干啥呀?”大人笑着回答:“要下大雨啦,小宝贝们!”这不,雨没多久就来了。
古代人的办法真好用啊!6. 你晓得吗?古人观察雾也能知道天气变化哟!“早雾晴,晚雾阴”,如果早上有雾,那可能这一天会是晴天,如果是晚上起雾,那就可能天气要变阴沉了。
有一回早上起来雾蒙蒙的,老孙就高兴地说:“哈哈,今天肯定是个大晴天咯!”果不其然呢!古人这些天气预测方法真的是太有意思了,他们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就能对天气有个大概的了解,不得不让人佩服呀!我的观点结论:古人的这些天气预测方法虽然没有现代科技那么精准,但真的充满了智慧,非常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学习呀!。
古人测量湿度的方法
古人测量湿度的方法
我国最早的测湿仪器出现于西汉时期,名为天平式湿度计,它比国外的测湿仪器早出现1600多年。
这种湿度计的构造很简单:用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杆悬挂在立柱的中点处,两端分别挂上吸湿能力不同的物品,它的样子好像一架天平。
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一书曾对天平式湿度计有过记载,描述了当时人们用羽毛、木炭测湿,以预测降雨。
书中还指出了其中的测湿原理:因炭吸湿性强,也易变干燥,极易随空气湿度改变而产生质量变化,“燥,故炭轻;湿,故炭重”。
这里用科学语言可以描述为,羽毛或炭的质量受温度影响较小,基本保持不变。
把羽毛或炭悬挂在天平的两端,使之处于平衡状态,当湿度发生变化时,炭随湿度改变而产生质量变化,而羽毛不发生明显变化,天平因此失去平衡。
经过多次测量,由天平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大体知道湿度情况。
我国最早的测湿仪器出现于西汉时期,名为天平式湿度计,它比国外的测湿仪器早出现1600多年。
这种湿度计的构造很简单:用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杆悬挂在立柱的中点处,两端分别挂上吸湿能力不同的物品,它的样子好像一架天平。
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一书曾对天平式湿度计有过记载,描述了当时人们用羽毛、木炭测湿,以预测降雨。
书中还指出了其中的测湿原理:因炭吸湿性强,也易变干燥,极易随空气湿度改变而产生质量变化,“燥,故炭轻;湿,故炭重”。
这里用科学语言可以描述为,羽毛或炭的质量受温度影响较小,基本保持不变。
把羽毛或炭悬挂在天平的两端,使之处于平衡状态,当湿度发生变化时,炭随湿度改变而产生质量变化,而羽毛不发生明显变化,天平因此失去平衡。
经过多次测量,由天平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大体知道湿度情况。
古人经验之看云识天气
古人经验之看云识天气天气变化的观测是人类最早从事的科学活动之一。
在中国,最早从事气象工作要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
中国古代就是看天吃饭的社会,天气预报绝对是那时候的刚需产品,不过古代科学落后,又大多依赖占卜和经验观测来做天气的预报。
占卜是什么原理姑且不说,但古人抬头看看天便能预测天气的绝活倾倒了很多童鞋的。
虽说现在有各种先进的技术可以对天气进行精准的预报,但是对于爱旅行的朋友,很多时候还是不奏效,因为一些山区信号不好,无法使用先进的工具,只能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对天气进行判断呢。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人的看天经验—看云识天气。
云朵千变万化,形态各异,这里先给给大家介绍几款常见的云朵,这些云有些类似,大家要多观察多实践,才能牢牢掌握。
基础云型介绍卷云最轻盈、离地最远的云朵像羽毛一样漂浮在空中,它预示着大晴天。
轻盈的卷云后拖着一个小钩子一样的小尾巴这就是卷钩云。
俗语云“云钩向哪方,风由哪方来”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云钩指钩卷云的尾部,上端有小钩。
上端小钩所指,是高空风的方向,而高空风往往又与地面相联,所以根据云钩方向大体可测知风的来向。
它一般出现在暖锋面和低压的前面,钩卷云出现,说明暖锋面或低压即将到来,是下雨的先兆。
要注意的是,如果钩卷云在冬季或雨后出现,则会连续出现晴天或霜冻,所以又有“钩钩云消散,晴天多干旱”,“冬钩云,晒起尘”的谚语。
卷积云是由一个一个的小圆块的云朵,累积叠加起来的,看起来类似波纹的样子,所以大家又管这样的天气叫做鱼鳞天。
它代表着好天气,晴朗。
但大家要注意的是如果云体好像细小的鱼鳞,这种云多发生在低压槽前或台风外围,短时间内会刮风或下雨,所以又有“鱼鳞天,不雨也风颠”的谚语。
高积云和卷积云很相似,大体的区别就是范围更大,云朵更厚,而且看起来白色云中显得更暗。
俗语云“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鲤鱼斑是指透光高积云,产生这种云的气团性质稳定,到了晚上,一遇到下沉气流,云体便迅速消散,次日将是晴好天气。
古代的天气预报,观察天文和自然变化,真有智慧
古代的天气预报,观察天文和自然变化,真有智慧《周易》贲卦的象辞上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古代人没有天气预报,人类在千百年来一直想获得准确的天气预报,就唯有依靠观察天文和自然的变化来预判未来将要发生的天气情况。
而天气谚语是指民间流传的关于预测天气变化的词语。
天气谚语是劳动人民在历经口述与笔记的历史后总结出的谚语,用来指示明日天气是天气晴朗还是风雨飘移。
比如:一、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意思是在路上你看到了成群的蚂蚁搬家、看到大白天的蛇出洞在路上游走,那么可能过不来多久就要下雨了,这是因为动物对自然有与生俱来的感应。
二、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
意思是日落就是太阳下山,胭脂红就是有晚霞,连起来就是傍晚的时候晚霞像胭脂那样红,第二天即使没有雨也必然大风。
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意思是指清晨日出前后出现早霞,预示着未来天气很快阴雨;阴雨天气现晚霞,预示着天气转睛。
四、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意思是已下了一段日子的雨,当南风大刮起之时,天气在一、两天内将从雨天转为晴天。
五、天上钩钩云,地下水淋淋。
意思是看到天上有钩状的云,这两天就会下雨了。
钩钩云气象上叫做钩卷云,它一般出现在暖锋面和低压的前面,钩卷云出现,说明锋面或低压即将到来,是下雨之前的预兆。
六、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意思是天上的燕子如果低空飞过,地上的蛇开始往高处腾挪,留下过道,就预示着即将要下大雨了。
是因为大雨来临前期,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水蒸气遇到较冷的昆虫身体就会凝结成水,造成昆虫体重加重,飞不高,而燕子是吃昆虫的,因而低飞抓虫。
至于蛇过道,是大雨来临前期,蛇能透过空气的湿度预先感知到,为了避免雨水淹到自己的窝或者淹到自己,因而它们会向高处爬去,所以会出现蛇过道的现象。
通过长时间的不断积累,古人在观察太阳、月亮、星星、云、风、霜、雷电、雨、雾、霞和动物等等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与天气有关的经验和总结。
古人如何预测天气
古⼈如何预测天⽓2019-09-27如今,我们有⾼科技风云⽓象卫星来预测天⽓,也可以通过天⽓预报及时掌握天⽓动态。
天⽓预报对农业、交通乃⾄⾐⾷住⾏等⽇常⽣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
那么,没有⾼科技设备的古代先辈们是如何预测天⽓的呢?古⼈根据阴阳五⾏的原理,将世界万物分为阴、阳两种状态以及⾦、⽊、⽔、⽕、⼟5种形式。
依照阴阳五⾏的转化规律进⾏天⽓预测,这反映了我们祖先洞察天地、认识事物的初始愿望。
我国出⼟的甲⾻⽂上已经有风、⾬、雪、云、虹、雷等天⽓现象,还利⽤占⼘来预测天⽓信息,说明早在殷商时代,⼈们就认识到天⽓对农牧业⽣产和⽇常⽣活的影响。
⼆⼗四节⽓,是我国古代先贤制定的⼀种指导农事的历法。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基本形成,它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的。
汉代的《淮南⼦·天⽂训》,就出现了和现代名称相同的⼆⼗四节⽓名。
⼆⼗四节⽓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住⾏,后⼈总结出了我们⽿熟能详的⼆⼗四节⽓歌。
在《诗经·幽风·七⽉》中,记有⼀年各⽉的物候现象,这是有关天⽓谚语的最早记载。
后⼈根据⼆⼗四节⽓和⽣产实践总结出了更多的农谚,如“清明前后,种⽠点⾖”,“夏⾄有风三伏热,重阳⽆⾬⼀冬晴”,“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等等。
吕不韦在《吕⽒春秋》中,将云分为“⼭云、⽔云、旱云、⾬云”4种,对预⽰着不同天⽓的云进⾏了简单分类。
古⼈还根据云层的薄厚、颜⾊总结出了⼀系列天⽓和⽓象谚语,如“天有城堡云,地上雷⾬临”。
还可以根据风来预测天⽓,如“东风送湿西风⼲,南风吹暖北风寒”,它说明不同的风会带来冷暖⼲湿不同的天⽓。
动物的感觉系统相当敏锐,古⼈懂得根据动物的⾏为来预测天⽓。
早晨蜘蛛⽹上有⽔珠表⽰天晴,这是因为天⽓晴朗时早上温度低,使空⽓中的⽔蒸⽓凝结成⼩⽔珠,挂在蜘蛛⽹上,通常不会下⾬。
燕⼦低飞、青蛙鸣叫、蚂蚁搬家、蚯蚓出洞则都是下⾬的前兆。
古代没有天气预报人们靠什么识别阴晴
古代没有天气预报人们靠什么识别阴晴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幻无常。
古人常通过看云,来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
《诗经·小雅》曰:“上天同云,雨雪雰雰。
”意思是说,下雪的云,在天空中是均匀一色的。
下雪前,云层常常是比较均匀的高层云;而当下雪时,就变成雨层云了,云的分布同样也比较均匀。
夏季下大雨的云一般是怎样的呢?北宋苏轼形容:满座顽云拨不开……浙东飞雨过江来。
这里的“顽云”,就是现在说的聚集浓密、含雨量丰富的积雨云。
唐代李肇《国史补》中,则有“暴风之候,有炮车云”的话。
这种云底部平坦、云顶隆起,群峰争奇,渐渐顶部伸展,呈砧状,很像炮车。
当这种结构最终形成时,那就绝对是对流强烈的积雨云了。
古人还根据云层的形状、薄厚、颜色及其变化,总结出一系列“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如“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其中的“城堡云”和“炮车云”形状相仿,都是可以产生雷阵雨的云体。
不仅有“看云预测雨”,也有“看云预测晴”。
如“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这里的“鱼鳞斑”指的是一种透光高积云。
这种云体比较高,也不厚,一般预示着持续晴日。
唐代还有黄子发的《相雨书》,收集了唐代以前的一些天气预测经验,有些至今还很有价值。
例如书中说:云中出现黑色和红色,就会下冰雹。
现在进行人工防雹作业时,也须判断是否有雹云。
雹云的颜色先是顶白底黑,而后云中出现红色,形成白、黑、红的乱纹云丝,云边呈土黄色。
可见,对可能下冰雹的云的颜色,二者描述基本一致。
古人还依靠手工描摹和文字说明,也制作出了许多云图。
目前发现的最早云图是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天文气象杂占》(西汉帛书)和敦煌出土的《占云气书》(唐天宝初年)。
明代典籍《正统道藏》中有《雨畅气候亲机》《雨晒气候亲机》两篇,内有云图39幅。
明清时期的《白猿献三光图》有132幅云图,每幅图上都有说明,以日、月、星和银河作背景,根据各种云的特征和变化,描绘成云图,可用于天气预报,而且绝大部分图文都符合现代气象观测学基本原理。
古人是如何看天气
古人是如何看天气古人看云识天气。
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变化,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编成谚语。
1、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钩钩云气象上叫做钩卷云,它一般出现在暖锋面和低压的前面,钩卷云出现,说明暖锋面或低压即将到来,是下雨的先兆。
但是,雨后或冬季出现的钩钩云,则会连续出现晴天或霜冻,所以又有“钩钩云消散,晴天多干旱”,“冬钩云,晒起尘”的谚语。
2、炮台云,雨淋淋:炮台云指堡状高积云或堡状层积云,多出现在低压槽前,表示空气不稳定,一般隔8—10小时左右有雷雨降临。
3、云交云,雨淋淋:云交云指上下云层移动方向不一致,也就是说云所处高度的风向不一致,常发生在锋面或低压附近,所以预示有雨,有时云与地面风向相反,则有“逆风行云,天要变”的说法。
4、 *** 过河,大雨滂沱:*** 指雨层云下的碎雨云,出现这种云,表明雨层云中水汽很充足,大雨即将来临。
有时碎雨云被大风吹到晴天无云的地方,夜间便看到有像*** 的云飘过“银河”,也是有雨的先兆。
5、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这里所指的云,是低压区里的低云。
低压是自西向东的(实际上往往是自西南向东北移动)。
云往西,说明该地处于低压前部,本地将因低压移来而降雨;云往东,说明低压已经移过本地,本地处于低压后部,天气即将转晴,转晴之前常常要刮一阵风。
6、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灰布云指雨层云,大多由高层云降低加厚蜕变而成,范围很大、很厚,云中水汽充足,常产生连续性降水。
7、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根据云的移动方向来预测阴晴,云向东、向北移动,预示着天气晴好;云向西、向南移动,预示着会有雨来临。
云的移动方向,一般表示它所在高度的风向。
这一谚语说明的是云在低压内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
它适用于密布全天、低而移动较快的云。
8、棉花云,雨快临:棉花云指絮状高积云,出现这种云表明中层大气层很不稳定,如果空气中水汽充足并有上升运动,就会形成积雨云,将有雷雨降临。
古人如何预测下雨?
古人如何预测下雨?今天,国学小喵为大家带来的是有关雨的知识,一起来看看古人如何预测下雨吧~古人如何预测下雨文 / 赵九九古人虽然没有天气预报,但他们能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出许多能预测下雨的征兆,比如以下民谚: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燕子低飞要落雨。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扑地烟,雨连天。
咸物返潮天将雨。
柱石脚下潮有雨。
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
天有铁砧云,地下雨淋淋。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
古人对大自然的观察远比我们今天要细致,他们观察动物,发现池溏的鱼要是张口浮在水面或在水中跳跃,蚂蚁倾巢而出,青蛙欢快的大叫,蜻蜓低飞,傍晚鸡迟迟不入笼,鸭子反而进窝早等等,这些都是要下雨的前兆;他们还观察天空,发现日出之前或日落之后天边若泛红,月光带环或是彩虹出现在西方,就有可能有大雨;他们观察生活,发现烟囱不出烟或石板地出汗,也是天将下雨的预兆等等。
当然,我们现在人也有了自己新的经验,比如据说萧敬腾到哪开演唱会哪里就会下雨。
在中国神话中,掌管下雨的神被称为“雨师”,《山海经·大荒北经》曰:“蚩尤作兵,伐黄帝,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蚩尤跟黄帝干仗,请来了自己的小伙伴雨师来帮忙。
这个“雨师”的职位,换了好几届的领导,《楚辞》中称雨师名“玄冥”、“萍翳”、“屏翳”,《搜神记》说“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
古代天气标准
古代的天气标准主要是根据观察天象、物象、风象、气象等自然现象来预测天气。
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动植物的生长和天气现象等自然规律来预测天气,以此指导农业生产和其他活动。
其中,八卦是古代天气预报的重要工具之一。
伏羲创立的八卦中,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等八种卦象分别对应天、泽、火、雷、风、水、山、地等八种要素,人们通过观察这些要素的变化来预测天气。
此外,古代还有许多谚语和口诀,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风急,备斗笠”、“东虹日头西虹雨”等,这些口诀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天气的认识和预测方法。
另外,古代还有一些专门的气象观测记录和预测方法。
例如,《诗经·幽风·七月》中记录了当时的物候信息,以及《淮南子·天文训》中提出的二十四节气等,都是古代天气预报的重要手段。
总的来说,古代的天气标准主要是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预测天气,并通过八卦、谚语、口诀和专门的气象观测记录和预测方法来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古人如何预测天气?
古人如何预测天气?商代甲骨文关于天气现象的记录已十分丰富,如有气、象、云、风、雨、霁、雹、雪、霜、霾、雷、雾等多个关于天气的字,雨则能区分䌺雨、雷雨、洌雨、疾雨等多种形式。
西周的《周易》中还出现了天气谚语。
如《震》六三爻辞云:“震苏苏,震行无眚。
”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学从观象授时向推步历法过渡,进入到精确计算阶段,初步奠定了中国天文学的基本框架,此时常见根据天文现象来预测天气的现象。
《吕氏春秋·十二纪》有关于云、日旁云气、月旁云气、气等非常细致的观察。
自汉代开始中国的气象知识向三个方面发展,一是观测范围的推广和深入,二是气象仪器的创造和应用,三是大气现象的理论解释,这三个方面均有很多超越西方的伟大成就。
天文与气象预测相结合的传统在唐代有进一步发展。
如《开元占经》卷90到卷102包含对各种气象现象的认识,尤其风占、雨占、霜占、雷占等。
宋元是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巅峰时期,在气象学领域亦有不少重要创发,如对虹、梅雨、舶趠风成因的科学解释,对海市蜃楼现象的记载和解释,首创雨量和雪量的观测技术和科学计算方法等。
宋元之际,道教符箓派兴盛,“雷法”便是其中之一。
通雷法的道士声称可以呼风召雷,伏魔降妖,祈晴雨,止涝旱。
明清时期的航海天气预测经验更加丰富,海洋天气预测经验在宋代见诸汇集,如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二的“江海船舰”。
元代朱思本撰《广舆图》,包含占天、占云、占风、占日、占虹、占雾、占电、占海等不同方面的天气预测知识。
清代时传统的气象知识和技术有进一步发展,如发明了人工消雹技术、制定了全国雨泽奏报制度等,但这已是传统科学的尾声了。
在更加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面前,古代的天气预测只能沦为经验层面的知识和技术。
虽然古人的科学探索精神永远值得赞扬,因为这才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源泉。
——笔记摘自《秋去冬来、寒来暑往:古人如何预测天气?》人民论坛。
诸葛亮借东风,他咋知将有风还是东风的?法子真灵,气象预报仍用
诸葛亮借东风,他咋知将有风还是东风的?法子真灵,气象预报仍用古人是如何测风的?本文作者倪方六继续说说古代的气象预报。
上篇说了测降水的方法,这篇聊聊没有现代高科技,古人是如何测风的。
风,是古人最早观察的在自然现象之一。
传说当年“黄帝战蚩尤”时,双方利用和反利用狂风暴雨的气候条件,最后是黄帝擒杀蚩尤,此即《山海经·大荒北经》中所谓:“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黄帝战蚩尤,汉代画像砖画)黄帝战蚩尤虽然是神话传说,但说明古人中国人很早就在观察刮风下雨现象。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卜辞中绝大多数涉风雨气象,如“卜,今日风”(卜:今日有风吗)、“贞:翌丙子其有风”(贞问:未来的丙子日会有风吗)。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已设专人“风后”来测风了。
晋王嘉《拾遗记》中便有“帝使风后负书”的说法,风后便是中国原始的负责测风的气象工作者,先秦时王外出田猎巡游,将军出征打仗,都有带着专门的风后这类气象工作者。
早期的气象工作者是如何测风的?据记载,他们使用的是名叫“候风旗”的仪器,这种候风旗称为“X”(造字:“施”右下“也”换成“子”)或“旒”,其实就是有飘带的旗子,候风旗是最原始的一种测风工具,虽然简单,但方便,简单,实用,一直到今天都在使用。
如现代海军帽的飘带,就是受到了候风旗的启发,可直观地判断海风。
(唐朝壁画上的旒旗)为了增加测风的精确度,古人又发明了一种叫“綄”或“伣”的测风工具,挂在旗竿上。
綄[huán],楚人称为“五两”,也称“八两”,西汉刘安《淮南子》里已有记载:“辟若綄(伣)之候风也,无须臾之间定矣。
”东汉学者高诱注称:“綄,候风者也,世所谓‘五两’。
”为什么叫“五两”?就是用五两鸡的羽毛,拿细绳将鸡毛编成綄,长约三、四尺,挂在旗上,即使一点点风,綄都会动起来。
綄是古代作战部队必备工具。
古代《兵书》称:“凡候风法,以鸡羽重八两,建五丈旗,取羽系其巅,立军营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如何观风测湿量雨
作者:霍寿喜
来源:《课外语文·中》2017年第01期
在我国古代,气象学还不是一门成熟、独立的学科,但观测天气气候的变化,却是自古就有的人类科学活动之一。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里,就有文字记载气象方面的观测资料,殷墟甲骨文卜辞中也有天气预测和实况的记载。
古代最原始测风器主要用于测量风向。
用布帛之类挂在竿上,后来改用鸡毛做成条形或扇形的羽葆,风吹羽葆扬,与羽葆指向相反的方向即为风向。
条形鸡毛、扇形羽葆的重量不同,古人分别称作五两、八两,使用时可因地制宜,比如楚地风小,宜用五两;北方和沿海风力较大,宜用八两,等等。
除观测水平方向的风外,古人也观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旋风、方向混乱的乱风。
例如,把自上而下吹的风叫做“颓风”,也叫“焚轮风”,自下而上吹的风叫“飙风”,也叫“扶摇风”等,可见对风的观测非常细致。
《左传》中还首次论述了“八风”(即八种风向),与现代气象观测学中的基本风向定义是一致的。
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是我国唐代的李淳风。
他官居太史令,集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气象学家于一身,645年就著《乙巳占·侯云法》,记载了测风环境、测风工具和测风办法,当时把风力分为八级:一级动叶,二级鸣条,三级摇枝,四级堕叶,五级折小枝,六级折大枝,七级折木飞砂石或伐木(折木),八级拔木树和根。
这八级风,再加上“无风”和“和风”(指温和,尘埃不起的风)两个级,合为十级。
这和现代气象观测学对风级的描述已经非常接近了,比英国的“蒲福风力等级”早了一千多年。
最早的测雨器记载见于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所著的《数书九章》(1247年)。
该书第二章为“天时类”,收录了有关降水量计算的四个例子,分别是“天池测雨”“圆罂测雨”“峻积验雪”和“竹器验雪”。
其中“天池测雨”所描述的“天池盆”已经和现代气象观测所使用的雨量筒非常接近了,而方法上则采取“平地得雨之数”来度量雨水,堪称世界上最早的雨量计算方法,为后来的雨量测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书中把“降雪”也纳入“降雨量”的范畴,只可惜,在降雪量测量方面,只实测降雪的厚度,并没进一步折算为降水量。
到了明清时期,测风量雨有了集中的场所——观象台,不仅有气象观测,还有天文观测。
各地州、县,也有观测任务,凡有灾异现象,特别是风灾、雨灾等气象灾害,都必须呈奏,诸
如《晴雨录》《雨雪粮价》之类,各地官员也有大量的有关当地天气、气候及气象灾害的奏折。
如今,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还珍藏着大量的古代有关天文地理、黄河水文、气象灾害方面的资料。
与现代测雨工具最接近的当属“乾隆测雨台”了,它以黄铜制造,为圆筒形,筒高一尺五寸,圆径七寸,置于测台之上,用于量雨,测台正面书有“测雨台”三个大字,旁边则是“清乾隆庚寅五月造”的字样。
我们通常说的“空气湿度”一般都是指“相对湿度”,它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数表示,百分数越大,表明空气湿度越大。
古人当然不知道相对湿度的百分数,但大致的空气干湿概念还是有的:湿度越小表示空气越干燥,湿度越大表示空气越潮湿。
早在西晋,傅玄就有一首《炎旱诗》问世,诗中的“河中飞尘起,野田无生草”就写出了空气的干燥和旱情的严重。
宋代梅尧臣的《梅雨》诗中就有“湿菌生枯篱,润气醭素裳”,其中的“润气”就是潮气、湿气。
古人甚至还能根据空气湿度的大小进行天气预测,唐代黄子发著的《相雨书》里便有“壁上自然生水者,天将大雨”“石上津润出液,将雨数日”等记载。
空气湿度肉眼是看不到的,怎样大致评估出空气湿度的大小,其实就涉及空气湿度的测量了。
我国是最早发明测湿仪器的国家。
东汉王充在《论衡·变动篇》中曾经谈到,琴弦变松,天就要下雨。
琴弦变松,是天变潮湿、弦线伸长所造成的,表示空气湿度较大。
可见,古代的弦琴也可当作原始的空气湿度测量仪器。
现代毛发湿度计中的“毛发”,其实就是古代琴弦的微缩和精确。
元末明初娄元礼在《田家五行》一书中也说,如果质量很好的干洁弦线忽然自动变松宽了,那是因为琴床潮湿的缘故;出现这种现象,预示着天将阴雨。
他还谈到,琴瑟的弦线所产生的音调如果调不好,也预兆有阴雨天气,这其实也是因为变松宽了的弦线,其音准敏感度降低了,合乎科学道理。
在《史记·天官书》中曾提到一种把土和炭分别挂在天平两侧,以观测挂炭一端天平升降的仪器。
这其实就是原始的“湿度计”。
原理是:天气干燥了,炭就轻,天平就倾向于土;天气潮湿了,炭就重,天平就倾向于炭。
也就是古人说的“燥故炭轻,湿故炭重”。
《淮南子·泰族训》曰:“夫湿之至也,莫见其形,而炭已重矣。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湿气到来的时候,人是看不见的;但是炭已经表现出沉重了。
这就进一步阐明了这个测湿仪器能测量出看不见的水汽多少。
显然,这样的测湿仪器在测量方式和精确度上,比“琴弦测湿”又进了一步。
清康熙年间,西方来华传教士南怀仁曾用小鹿的筋做成一个弦线湿度表,以验空气中的燥湿。
其原理也是“鹿筋吸湿”,但如此制作仪器,取材太残忍也太昂贵了。
最接近现代湿度计的测湿仪器的发明者,当属清代发明家黄履庄。
1656年出生的黄履庄,发明或改进过许多光学仪器(如探照灯、望远镜、显微镜),也发明过许多“验器”,其中的验冷热器,就是现代“温度计”的雏形;而验燥湿器,就是现代“湿度计”的雏形,它利用弦线吸湿伸缩的原理,测量空气中的湿度,比瑞士人索修尔发明的毛发湿度计,早了一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