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的对称笔法

合集下载

《左传》叙事艺术简论

《左传》叙事艺术简论

《左传》叙事艺术简论《左传》主要记述了春秋时期周王朝和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社会生活。

全书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富于艺术魅力。

其独到之处在于对事件经过和细节描写的真实记录,以及作者“求实”的叙事态度,即作品所反映的历史都是经过考证核实的,并非完全出于“虚构”。

这种叙事精神使得《左传》成为一部信史。

其叙事中也可见古代历史著作“叙事至详”的特点。

本文将对《左传》的叙事艺术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左传》的叙事艺术有鲜明的特色,其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叙事简洁。

它们所叙述的历史事件不是繁琐而冗长的,而是非常集中、短小精悍。

这与它采取章回体结构和简明扼要的文风有关。

《左传》通篇都以短句为主,很少长句。

全书中的句子几乎没有一个长句,长短搭配十分合理。

其次,它们在遣词造句方面,做到了简洁、典雅,既生动又传神。

比如说:楚子期遇晋灵公,后者乘高而视,未下车,闻其言而识之曰:“子,季氏之守也。

子何辱焉?”赵盾斥,曰:“孰谓孟庄?吾从而嫁之。

”公问陈于尹曰:“何谓患不若乱乎?”对曰:“礼,父不能制子。

”这里“季氏之守”四个字便用了三个“季氏”。

再比如说:秦伯任好帅车二百乘伐晋,次于戚,虞师败绩。

赵穿以中军奉乘,见赵朔于戚。

见秦伯曰:“公之视瞻不如妾。

”朔曰:“臣愿得请。

”赵朔曰:“君安得战,百姓何罪?”及晋师败绩,反走,至于宫,宫之奇以乘逆而从之。

公曰:“必如是,则吾为不德矣。

”乃使归。

《左传》通过简单的记事,就能把整个历史事件叙述得清晰完整。

其中许多经典故事都被后世的作家演绎出新的含义,甚至衍生出不少民间传说。

比如:郑子家大叔和康叔争田,晋人使郑伯逆大叔。

大叔与子家期日中。

及其期,子家不来。

郑伯怒,将伐之,三献辞焉。

大叔。

与子家盟于浊泽,曰:“我之及期,不失信,则子家助我。

”不然,将肆诸市朝。

”将发之夕,谓子家:“及日中不来,则必杀女。

”子家许诺。

日中,郑伯御而往,过日中不至,还,将杀女,女大叔救之,曰:“亡人无以为宝。

《左传》中春秋笔法的意义及影响

《左传》中春秋笔法的意义及影响
鄭伯發毒誓不再見他的母親,但是這個在提倡以孝為本的時代是不符合 禮制的,故而馬上又後悔了,於是穎考叔上演了一場食肉遺羹的教化劇, 並獻出了掘地及泉相見的計策,使得對毒誓後悔不迭的鄭伯與母親武薑 在流著黃泉的隧道中相見了,而且“遂為母子如初”,表面上看母子關 系和好了,但是這個“初”字卻是耐人尋味,“母子如初”,當初母子 關系怎麼樣呢?,如前文所述,一方面是武薑厭棄鄭伯,希望廢掉鄭伯 的王位繼承權;另一方面是鄭伯處心積慮暗中謀劃對付武薑和共叔段, 企圖解除隱患。由此可見他們的母子各懷鬼胎,相互暗算,關系並不好, 故而鄭伯和武薑和好如“初”的那種母子關系也好不到那裏去,大概只 是恢複到往日的表面上的母子關系罷了,可見這個“初”字大有深意。
(鄭伯)遂置薑氏於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 悔之。潁考叔為潁穀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 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 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 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 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薑出而賦: “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遂為母子如初。
婉而成章:
委婉,避諱。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這是 中國古代的特有現象,大約起於周,成於秦,盛於唐宋, 至清代更趨完密,民國成立後廢除,清朝文字獄是人盡皆 知。
盡而不汙:
客觀詳盡的記錄,不偏離,歪曲,隱瞞。例如《紀念劉和 珍君》“從背部入,斜穿心肺”。“中了四彈,其一是手 槍,立撲”。從背部入表明偷襲,屠殺,其一是手槍表明 有軍官參與,是有組織,有預謀的。
出處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 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於為《春秋》,筆則筆, 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弟子受春秋,孔 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 《春秋》。”

《左传》笔法

《左传》笔法

《左传》笔法作者:李淑章来源:《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6年第05期上次写了丁超云老师教我上课,这篇写他教我写文章。

丁老师多年养成的习惯是早晨6点多起床,中午稍微休息片刻,晚上12点前才睡觉。

后来,我也养成这种习惯。

那时,每天晩上10点前的时间,主要就是备课、上课、改作文,还有看“作茧自缚”的语文其他作业。

10点后,就在丁老师的指导下做属于“自修”的事了。

印象最深、受益最大的,就是他告诉我,写文章要好好读《左传》、学“左传笔法”。

什么叫左传笔法?那时的我真的不懂,虽然我会背选自《左传》的《曹刿论战》,也酷爱选自《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等精彩文章。

那么,什么是左传笔法呢?他告诉我,它也称“春秋笔法”。

这是孔子首创,左丘明继承发扬得最好的一种笔法。

但这不是靠讲可以学会的,主要是靠读《左传》里的文章,然后慢慢地学习它的写法。

只读不写不行,只写不读也不行。

当然,不管是读还是写,都要多动脑子。

我问他,左传笔法有什么特点。

他笑道:“你先读,多读几篇后自己体会,比我讲强得多。

”我知道他的脾气,不敢再问,就到图书馆借来《左传选》之类的书去读。

见我很听话,丁老师感到非常高兴。

过了一段时间,不等我问,他就先问我:“怎么样?你懂得什么叫‘左传笔法’了吗?”我哪敢说懂,只谈了我的几点体会:一是重视叙述,很少议论;二是文笔简约,没废话;三是好像比其他古文好懂。

此外,还说了些啥,忘了。

丁老师听了挺髙兴,说证明我是认真读了,但我说的都是表面的,还没体会到这种笔法的精髄。

当时他用了“微而显”“志而晦”两个词,说这种笔法用语浅显而含义深微,记载史实而又蕴含弦外之音。

通俗一点说,就是在纪实的过程中,暗含褒贬。

我听了,百分之百的折服了:原来如此!若干年后,我在读《左传》原文之外,还涉猎了一些研究左传笔法的文章,虽然各家的见解有所不同,但最具共同点的,不外丁老师所说。

此外,他鼓励我继续读左传,并让我学习“左传笔法”。

我听了他的话,慢慢养成了读书、记笔记与写文章的习惯。

春秋笔法十大经典例子

春秋笔法十大经典例子

春秋笔法十大经典例子春秋笔法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简洁明快、寓意深刻而闻名。

下面列举了十个春秋笔法的经典例子。

1. 《史记·淮阴侯列传》:此篇描写了淮阴侯刘邦的事迹。

全文以简练的笔法,生动地描绘了刘邦的个性和丰功伟绩。

2. 《左传·昭公十五年》:这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左丘明所著的史书《左传》中的一篇。

通过对昭公十五年的叙述,左丘明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君臣之间的关系。

3. 《国语·楚语》:这是《国语》中的一篇,以简练的笔法描述了楚国的变革和发展。

通过对楚国历史的梳理,展现了楚国的崛起与辉煌。

4. 《诗经·小雅·采葛》:这是《诗经》中的一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采葛的场景,通过对采葛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5. 《左传·哀公十二年》:这是《左传》中的一篇,通过对哀公十二年的叙述,展现了鲁国内外的纷争和变动,以及君臣之间的矛盾与和解。

6. 《周易·系辞上》:这是《周易》中的一篇,以简洁的文字描述了易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通过对宇宙万物的观察和分析,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7. 《国语·吴语》:这是《国语》中的一篇,以简练的笔法描绘了吴国的兴衰和变迁。

通过对吴国历史的梳理,展现了吴国的辉煌与衰败。

8. 《诗经·小雅·甫田》:这是《诗经》中的一篇,以简单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田野的景色和田间劳作的情景。

通过对田野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赞美和对劳动的尊重。

9. 《礼记·大学》:这是《礼记》中的一篇,以简练的笔法阐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方法。

通过对学习过程的描写,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文明的推动。

10. 《左传·哀公十年》:这是《左传》中的一篇,通过对哀公十年的叙述,展现了君臣之间的矛盾和危机,以及诸侯之间的争斗和妥协。

以上是春秋笔法的十个经典例子,它们以简练明快、寓意深刻的特点,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简述《左传》的艺术特色

简述《左传》的艺术特色

简述《左传》的艺术特色
《左传》是中国古代史书《春秋》的一部注释,是孔子弟子邹简所著。

它以文字平实、思想深邃、立意高远而闻名于世,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1. 文字凝练:《左传》的文字非常简练,以短小的篇幅表达复杂的思想,不啰嗦反复,以点带面。

语言简练有力,深入浅出地传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2. 思辨性和哲理性:《左传》通过描述春秋时期的政治、社会、军事事件,深入探讨人性、道德、政治、天命等问题,展现了孔子弟子对于人类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哲学智慧。

3. 多样化的叙述方式:《左传》采用多种叙述方式,包括实录、议论、训诂等,灵活运用,使作品更加生动真实,读起来既有故事性又有理论性。

4. 为君主服务的政治意图:《左传》旨在为齐国君主提供指导和建议,作者主张君主应尽其职责,以天命为准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

5. 艺术上的追求:《左传》在叙述历史事件的同时,注重人物的形象塑造,通过对人物的言行和思想举止的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和特点,使人物栩栩如生。

总的来说,《左传》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深刻的思辨和哲理
性、以及对人物形象的描写等艺术特色,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学左传知识点总结大全

小学左传知识点总结大全

小学左传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左传》的作者和简介1. 《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他生活在春秋时期的齐国。

左丘明是春秋时期的史学家和思想家,他对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和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思考。

2. 《左传》是左丘明在被忽患的时期,所创作的历史书。

《左传》是《春秋》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春秋时期的一部经典著作。

3. 《左传》以其深刻的历史思想和优美的文学风格,被誉为古代史学文学的奇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一。

二、《左传》的内容和特点1. 《左传》的内容主要记载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它通过对这些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和评论,全面地展现了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政治风貌,为后人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2. 《左传》的特点是其文学风格优美、语言优雅和思想深刻。

左丘明通过对春秋时期的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和评价,展现了其对政治、道德和文化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见解,提出了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和文化观点。

3. 《左传》还以其以用齐国的历史事件为主线,又渗透到各国历史的特点而增强了其历史价值。

左丘明丰富的知识、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文学风格,使《左传》成为中国古代史学文学的经典之一。

三、《左传》对后世的影响1. 《左传》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2. 《左传》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左传》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为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和文化资源。

四、《左传》的重要思想和价值1. 《左传》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刻的历史思想和优美的文学风格,成为中国古代史学文学的经典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 《左传》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为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和文化资源。

《左传》的艺术成就资料讲解

《左传》的艺术成就资料讲解

《左传》的艺术成就《左传》的艺术成就《左传》虽然是一部历史著作,但是它记事详赡,文采生动,与质朴无文的《春秋》《尚书》大不相同。

一、高超的叙事技巧《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

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

《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的简略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主要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

《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

这种形式,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

作为编年史,《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

但倒叙与预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其叙事的重要特色。

倒叙就是在叙事过程中回顾事件的起因,或交代与事件有关的背景等。

如“宣公三年”先记载了郑穆公兰之死。

然后再回顾了他的出生和命名;其母梦见天使与之兰,怀孕而生穆公,故名之兰。

《左传》中还有插叙和补叙,性质作用与倒叙类似。

这些叙述,常用一个“初”字领起。

预叙即预先叙出将要发生的事,或预见事件的结果,如秦晋崤之战中蹇叔在秦出师伐郑时,已预知了必然失败的结果:“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僖公三十二年)秦师经过周都洛阳北门,王孙满又预言:“秦师轻而无礼,必败。

”(僖公三十三年)《左传》以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角度,作者以旁观者的立场叙述事件,发表评论,视角广阔灵活,几乎不受任何限制。

个别段落中,作者也从事件中人物的角度,来叙述正在发生的事件及场景。

如写鄢陵之战“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师”中阵地的情况,完全是通过楚子和伯州犁的对话展示出来的。

(成公十六年) 《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

《左传》的艺术成就

《左传》的艺术成就

《左传》的艺术成就《左传》虽然是一部历史著作,但是它记事详赡,文采生动,与质朴无文的《春秋》《尚书》大不相同。

一、高超的叙事技巧《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

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

《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的简略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主要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

《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

这种形式,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

《左传》作为一部编年史,其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说明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

然而,倒叙和前叙事的使用也是他的叙事的一个重要特征。

倒叙是在叙述过程中回顾事件发生的原因或解释与事件相关的背景。

例如,《玄公三年》第一次记载了郑慕功兰之死。

然后回顾他的出生和名字;他的母亲梦想着天使和兰花。

她怀孕了,生下了穆公,所以她被命名为兰花。

《左传》中也有情节叙事和补充叙事,其性质和功能与倒叙相似。

这些叙述通常以“楚”一词开头。

预叙述是预先叙述将要发生的事情或预见事件的结果。

例如,秦晋战争中的简大叔曾预言,当秦开始攻击郑时,失败的必然结果是:“我看到了老师的出现,但我没有看到它的出现。

”(熙公三十二年)秦师途经周朝都城洛阳北部门,王孙满又预言:“秦师轻而无礼,必败。

”(僖公三十三年)《左传》以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角度,作者以旁观者的立场叙述事件,发表评论,视角广阔灵活,几乎不受任何限制。

个别段落中,作者也从事件中人物的角度,来叙述正在发生的事件及场景。

如写鄢陵之战“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师”中阵地的情况,完全是通过楚子和伯州犁的对话展示出来的。

(成公十六年)《左传》的叙事往往注重对事件过程和因果关系的完整叙述。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春秋笔法》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理论的形成过程
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在《左传•成十 四》中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 “《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 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
译文:《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 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 诫邪恶而褒奖善良。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
五段(尾声),认定“赵盾弑其君”的 原因有二:“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孔子 对此作出评价。
1.“晋灵公不君”表现在哪些地方?
1.“晋灵公不君”表现在哪些地方?
①厚敛雕墙(贪婪) ②弹人观辟(荒唐) ③虐杀宰夫(残暴) ④虚言纳谏(堵士季劝谏之口) ⑤(对赵盾骤谏)患谏贼之,伏甲嗾獒
1.“晋灵公不君”表现在哪些地方?
原则四:尽而不污,直书其事
照事实录,不加掩饰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 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 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 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 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 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 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 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 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原则一:微而显(微言大义,暗含褒贬)

简述《左传》的语言特色。

简述《左传》的语言特色。

简述《左传》的语言特色。

《左传》采用典雅深邃的文风,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文学作品之一,
其散文和诗歌语言格调晶莹剔透。

其中蕴藉十足,字句感情细致深沉,清新淳朴、节有层次,运用着诗文色彩十分鲜明,文字雅致、生辉耀眼。

在《左传》中,表达思想的艺术和抒情的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语
言笔触清丽细腻,富于寓意,流露出细节。

注重时代性,紧紧围绕着
传说的主题,在每个人物的台词和行动的描写中,作者采用了包罗万
象的语言,表达出复杂的感情,深入感染读者。

在表达手法上,《左传》用词有着明确的节奏感,在形式上灵活多变,一句方面平淡无奇,而另一句却可以给人带来深深的感动。

语言韵律
怡人,篇章抒发出一种语言文化,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变的语言美学。

总之,《左传》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学的独特语言风貌,语言具有象征、艺术、精巧、智慧的特点,为文学研究者提供了语言的深度研究和持
久乐趣。

《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在叙事、写人、记言方面有何异同

《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在叙事、写人、记言方面有何异同

通过阅读作品,试比较《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在叙事、写人、记言方面有何异同?答:不同:叙事:一、《左传》:1.《左传》发展了《春秋》的笔法,不在以事件的简略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主要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表现起道德评价。

2.《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

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3.《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但倒叙和预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其叙事的重要特色。

如“宣公三年”。

4.《左传》叙事很注重完整的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其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

深入揭示战争的起因、酝酿过程及后果。

城濮之战的介绍等。

5《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常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

如在总结城濮之战的经验是“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

”6《左传》大量生动的戏剧性情节是这部作品充满故事性。

二、《国语》:《国语》是一部国别史。

以记言为主。

《国语》也有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但不及《左传》普遍完整。

把重点放在大量的议论文字上。

但《国语》也有情节生动曲折,极富戏剧性的叙事。

如《晋语》前四卷对晋献公诸子争位的叙述,展示了春秋时期一场复杂政治斗争的生动画卷,描绘出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反应了《国语》叙事的成就。

三、《战国策》1.往往引类譬喻,借动物、植物或人们生活中习见的其他事物为喻,循序渐进的达到辩说的目的。

《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从切身的体验的生活趣事,来形象喻示所要阐述的道理。

2.运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轶闻掌故来增强说辩的说服力。

“画蛇添足”(《齐策二》)“狐假虎威”(《楚策一》)。

写人:《左传》1.《左传》由于是编年史,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时代,很少对某一人物集中描写,只有把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时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如郑庄公、晋文公等。

2. 《左传》广泛的描写了各种人物,其中许多人物写的个性鲜明。

《左传》的对称笔法

《左传》的对称笔法

收稿日期:2015-05-21作者简介: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科类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项目号:1720751)。

杨华(1983-),男,湖南衡阳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文论。

《左传》的对称笔法杨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广州510665)摘要:《左传》极其擅长将纷繁复杂的历史故事进行对称化处理,这反映在文章技法上即是对称笔法。

此种笔法不仅体现在宏观结构上的“两两相映”,而且在细枝末节上往往也体现出“两两对写”的特征,甚至是参差不齐中也暗暗“相准而立、相耦而行”。

关键词:《左传》;对称;笔法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2015)04-0103-04冯李骅、陆浩在《读左卮言》中云:“愚观左氏篇段,无论本当属对者,必两两对写。

即极参差中未尝不暗暗相准而立、相耦而行,散中有整,在作者尤精致独绝。

”[1]可见,《左传》是擅长运用对称笔法的。

特别是参差之间有对称,能使文章笔力完固而又呈现出摇曳多姿的美感。

《左传》写大战尤其善用对称笔法。

宣公十二年,晋楚邲之战,这是楚庄王奠定霸业的一次规模巨大的战役,头绪繁多,人物纷杂,局面可谓是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极难驾驭。

而左氏用“两两相映”的对称笔法一下子就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一场极其复杂的战役写得有条不紊,既参差又整齐,既疏阔又圆密。

于此,方苞论道:“其两两相映,则与诸战略同”。

[2]首先将战前双方将帅的策略、心态、言论、预测等相映而叙:“楚人致师,晋鲍癸以其有辞而免之;晋人请战,楚潘党以其有辞而免之。

魏锜、赵旃皆以有求不遂,而请使其显见者也。

晋群帅皆不欲战,而欲战者惟先谷;楚君相皆不欲战,而欲战者伍参。

荀林父之命不独不行,于先谷、赵括、赵同乃得而更之,在赵旃、魏锜皆得而强之;而楚之军政则专制于叔孙,不独伍参不敢违反,三帅亦莫敢参焉,即王必告焉,而使自改其前命。

随季知楚之不可敌而不能止先谷之独进,栾书知郑之不可从而不能折赵括、赵同之党同。

简述左传的文学特色

简述左传的文学特色

简述左传的文学特色左传,是我国史书《春秋左传》的简称,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史书。

它记录了从春秋到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表现了时代的特点,塑造了一批崇高的历史人物形象,同时也呈现了自身独特的文学特色。

本文将从表现手法、语言风格、人物塑造等方面对左传的文学特色进行简述。

一、表现手法左传的一大特色是采用“说史”手法。

在这种手法下,作者并没有仅仅陈述历史事件的简单发生,而是通过复现、叙述、分析等形式,展现了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结果等方面。

在叙述中,左传也常采用对话、议论等方式来展开,以充分展现人物性格、心理,在读者心中构建出一个历史时代和人物走向的画卷。

二、语言风格左传的语言风格具有哲学意味,注重意境的表达。

作者以小写字体书写,结构流畅、语言简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特别是在描写现实场景或细节时,作者虽然只用一两句话,却可以表现出对某个具体场景的真实深刻的感受。

例如“众人皆曰:‘善矣。

’季氏曰:‘未孔之充也。

’”,这种语言的简练性和确切性,使得该书的语言更加富有灵魂、有思想深度。

三、人物塑造左传在人物塑造方面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平。

左传中很多人物结构鲜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性格特点鲜明。

例如,本书中有多位君主,包括晋文公、郑庄公等,他们有不同的个性和思想,为历史人物生动形态作了榜样。

同时,左传中还有一些普通人物,如国人、宫妇、商人等,这些人物个性突出,情感真实,表现出广泛伦理关系和普世价值。

综合来看,左传是一部极具文学价值的史书,其采用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人物塑造等方面展现出了历史时代和人物形态的真实性,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格。

现今,左传已成为历史和文学的重要经典,其独特的文学特色也给我们的文化和艺术理解提供了新的思路。

《左传》的对称笔法

《左传》的对称笔法

《左传》的对称笔法杨华【摘要】《左传》极其擅长将纷繁复杂的历史故事进行对称化处理,这反映在文章技法上即是对称笔法。

此种笔法不仅体现在宏观结构上的“两两相映”,而且在细枝末节上往往也体现出“两两对写”的特征,甚至是参差不齐中也暗暗“相准而立、相耦而行”。

%Zuo Zhuan is very good at making the complex story symmetrization, reflected in the technique, is symmetric technique. Such skill not only shows"pairwise matched"in the macro-structure, but also often displays"pairwise writing"feature in the minutiae, and even expresses secretly"with quasi-standing, coupled to the line .【期刊名称】《云梦学刊》【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4页(P103-106)【关键词】《左传》;对称;笔法【作者】杨华【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广州 5106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2杨华(1983-),男,湖南衡阳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文论。

冯李骅、陆浩在《读左卮言》中云:“愚观左氏篇段,无论本当属对者,必两两对写。

即极参差中未尝不暗暗相准而立、相耦而行,散中有整,在作者尤精致独绝。

”[1]可见,《左传》是擅长运用对称笔法的。

特别是参差之间有对称,能使文章笔力完固而又呈现出摇曳多姿的美感。

《左传》写大战尤其善用对称笔法。

宣公十二年,晋楚邲之战,这是楚庄王奠定霸业的一次规模巨大的战役,头绪繁多,人物纷杂,局面可谓是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极难驾驭。

《左传》修辞方式浅探

《左传》修辞方式浅探

《左传》修辞方式浅探《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富有文采的历史散文的杰作,生动地描绘了春秋时期三百多年诸侯征战王朝兴衰的历史宏图。

《左传》的内容相当丰富,文辞却十分简练,形成了简洁与博大和谐统一的语言修辞特色,刘知几盛赞“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

探其缘由,叙述语言的简洁精练和外交辞令上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形成这一特色的重要原因。

下面试就该书的修辞方式作初步的探索。

一、对偶《左传》在叙述语言上多采用奇句单行的形式,然而在对话中,特别是在外交辞令上,却大量采用了骈行偶句,并且种类繁多,有工对、宽对、扇面对、当句对、掉字对,特别是出现了大量的排偶对。

工对工对要求对仗工整严谨。

不仅同类词语相对,而且相对的词语范畴越小,关系越亲近,字面越对称,对仗就越工整。

如:《昭公·十五年》:“长孤幼,养老疾。

”《昭公·二十六年》:“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

”宽对词性相同,但不同类别的词语相对,便是宽对。

在《左传》中,宽对比比皆是。

《宣公·十二年》:“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

举不失德,赏不是劳。

”《襄公·二十八年》:“大适小有五类:宥其罪戾,赦其过失,救其灾患,赏其德刑,教其不及。

小适大有五恶:说其罪戾,请其不足,行其政事,共其职贡,从其时命。

”扇面对以两句对两句的对仗,称为扇面对,也叫隔句对。

《昭公·二十年》:“内宠之妾,肆夺于市;外宠之臣,僭令于鄙。

”“内宠之妾”与“外宠之臣”对,“肆夺于市”与“僭令于鄙”对。

《襄公·二十六年》:“赏僭,则惧及淫人;刑滥,则惧及善人。

”“赏僭”与“刑滥”对,“则惧及淫人”与“则惧及善人”对。

当句对就是在同一句的词语自成对仗,同时又与另一句成对。

《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蓐食申祷。

”其中“搜乘”与“补足”对,同时整句又与“秣马利兵”对。

《襄公·二十六年》:“恤其患而补其阙,正其违而治其烦。

结构的艺术《左传》七种叙事手法

结构的艺术《左传》七种叙事手法

结构的艺术《左传》七种叙事手法《左传》是先秦叙事文学的杰作,对于后世来说,永远也是一座高不可及的叙事巅峰。

在这部诞生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史书里,仅以叙事手法而言,就有顺叙、追叙、插叙、补叙、预叙、分叙、综叙,等等。

并且,有些叙事手法运用得相当娴熟。

判定叙事手法,一要对比段落的叙述时间,二要看它在文本中的位置。

一,顺叙事件叙述按时间的推移进行。

顺序是最基本的叙事手法,其它叙事手法在进入各自的叙述过程时,也是顺叙。

时间是等量齐观的,可是某个事件不但与其它事件不同,而且就其本身而言,也有起伏涨落。

所以,顺叙不能平铺直叙,不能千篇一律。

《左传》是编年体史书,顺序是主要叙述手法。

它把二百五十余年间纷繁的历史事件,叙述得井井有条。

为什么能够这样?作者做到了两点:第一,事件有剪裁;第二,文本有疏密。

战争叙事在《左传》里最为精彩,作者不局限于叙述交战过程,他更感兴趣的,是深入揭示战争的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尤其是缀入一些琐闻轶事。

《左传》战争叙事毫无雷同,一一出新,令人惊叹不已。

它能抓住每次战争的不同之处,叙述的是“这一个”,而非“这一类”。

举出七大战役,它们各有侧重:韩之战(僖公十五年),重在叙述战后一连串的影响;城濮之战(僖公二十七、二十八年),则用大量篇幅叙述战前双方运筹帷幄;崤之战(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是以蹇叔哭师贯穿始终;邲之战(宣公十二年),叙述晋国将帅如何争执不已;鞍之战(成公二年),在于战争场面的紧张刻画;鄢陵之战(成公十六年),缀以许多饶有趣味的战场花絮。

柏举之战(定公四年),突出吴军在追击楚军一路上表现出的高超战争艺术。

一些小的战争,《左传》也叙述得腾挪变化,色彩纷呈。

附:倒叙是把事件结局或过程中某个重要之点提到开头来写,然后再按顺序叙述。

严格来说,《左传》并无倒叙手法。

早于左丘明四五百年的古希腊荷马,对倒叙已经运用得非常自如,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都是拦腰开始,从中间叙述的。

[谈《左传》语言的修辞艺术]左传的语言艺术

[谈《左传》语言的修辞艺术]左传的语言艺术

[谈《左传》语言的修辞艺术]左传的语言艺术《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富有文采的历史散文巨著,它生动地描绘了中国春秋时期三百多年诸侯征战、王朝兴衰的历史画面,体现出中国古代史官高超的语言技巧,特别是在外交辞令的记录整理方面,成就尤为突出,充分展示了这部历史散文著作的艺术魅力。

据初步统计,《左传》全书18万字中(不包括《春秋》经文),记录外交辞令的文字多达*****字左右,约占全书总字数的七分之一。

唐人刘知己在评价《左传》语言时曾说:“寻左氏载诸大夫词令,行人应答,其文曲而美,其语博而奥。

述远古则委曲如存,征近代则循环可覆。

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浅,谅非草创,出自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

斯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丘明但编而次之,配经称传而行也。

”这段话明确指出了《左传》的语言委婉含蓄,讲究外交辞令的修饰之美,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正所谓“大夫行人,尤重词命。

语微婉而多切,言流靡而不淫”。

本文主要探讨《左传》语言的修辞艺术,并通过这些修辞方式去领悟古人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能。

一委婉《左传》行人辞令大多婉转委曲,温文尔雅。

有的正话反说,有的话中有话;有的表面谦卑,实却威严十足,有的柔软如棉,语意却刚硬无比。

《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前,楚国大夫子玉派人来向晋军挑战:‘“子玉使斗勃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

’晋侯使栾枝对曰:‘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

”明明是两军对垒、刀光剑影、生死未卜的战争,斗勃在辞令上却委婉说成“士戏”,用以“寓目”,对方回答也温文尔雅,栾枝用语委婉曲折,话锋藏而不露,语态谦恭和顺,“寡君闻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诘朝将见”。

《昭公・十三年》,晋国主持召开盟会,制定各国向晋国朝贡的数额等次,子产为郑国承担过重的贡赋而在诸侯盟会上向晋国争辩。

子产首先引用周朝古制:“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

浅析《左传》描写的艺术手法

浅析《左传》描写的艺术手法

浅析《左传》描写的艺术手法《左传》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文献,由左丘明创作。

著作中描绘了许多历史事实,描绘了春秋时期的君臣关系,并将这种君臣关系凝结成一种被称为“春秋文化”的整体精神。

《左传》的描写手法有许多别具一格的特点,本文将这些特点由概况到具体分析,浅析《左传》描写的艺术手法。

首先从视觉的角度来看,《左传》的描写笔调很显著。

书中大量运用对比、拟人化和形象化手法,从而故言传情、强调意境。

书中运用了许多对比语言来对比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例如“大屋如宫,箪食如野”。

此外,书中运用了很多拟人化和形象化的语言,例如“有其罪而改,而后厥以老学”以及“德之在位,如日之升”,展现出形象生动的状况。

其次,在文字技法上,《左传》运用了很多手法来把文章写得富有节奏,对比细致。

书中大量使用了训诂、假借、转折、重复等手法,从而让读者有感觉。

训诂手法运用在书中比较多,书中用“秦绝公而自灭”来反衬“薛公死而不自灭”,是一个典型的训诂手法。

假借手法也在书中使用的比较多,作者常常将人的行为比喻成动物的行为。

转折和重复的使用也能使文章把一个事实描叙的生动而充实,重现古代历史的思绪,刻画出一种苍凉的风景,让读者有一种无尽的沉思。

最后,在文体上,《左传》的描写也有别于传统的史书。

它避开了叙事之堆砌形式,而是以故事形式来描写古代时期的历史状况。

书中采用诗词、文剧、对话等文体来形塑历史事实,使得文章变得生动而有趣,使读者有一种轻松又沉浸的阅读体验。

总之,《左传》的描写手法博大精深,在叙事、文字技法、文体等多个方面都有别具一格的特点。

这种特点使《左传》在古代文学中独树一帜,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多启发。

从而说明,《左传》的描写可以看作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艺术手法,在艺术上有着很大的价值。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苞 以探 求 《 左传》 文章 义 法 而 著称 , 此 以“ 两
两相 映”来 概 括邺 之 战 的对称 笔法 可 谓深 中肯 綮 。 将 帅 为战 争之 主 ,此 文从 双方 将 帅战 前 的心态 、 言 论、 策略 , 一一作 对 称 写法 , 胜 败 已寓其 中。而 许 多 琐 屑如 随 季 言楚 之 六 事 不 易 ,楚 子 言 己之 七德 俱
冯 李骅 、 陆浩 在《 读左 卮 言》 中云 : “ 愚 观左 氏篇
段. 无论 本 当属对 者 . 必两 两对 写 。 即极 参差 中未 尝
之七 德俱 无 。引 《 诗》 者五, 古 贤 之言 二 , 楚先 君 、 晋
先 大夫 之言 二 。” 【 】
不 暗暗 相准 而立 、 相耦 而 行 , 散 中有整 , 在 作者 尤 精 致 独绝 。 ” [ 1 】 可见 , 《 左传 》 是 擅长 运用 对称 笔法 的 。 特
此处写伯州犁泼墨如水极尽详细之能事而及苗贲皇则一笔带过而情韵都包藏无遗以其用对称法布局不言楚军个中情形而能晓然自彰因其不言所以说妙在无文字处
第 3 6卷 第 4期
2 0 l 5年 7月
云 梦 学刊
J o ur n al o f Yun men g
Vo 1 . 3 6. NO . 4
现在宏观结构上 的“ 两 两相 映 ” 。 而且 在 细 枝 末 节上 往往 也 体 现 出 “ 两 两对 写 ” 的特 征 , 甚 至 是 参 差 不 齐 中也 暗 暗 “ 相 准而立 、
相耦而行” 。
关键词 : 《 左传》 ; 对称 ; 笔 法 中 图分 类 号 : I 2 0 6 .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6 3 6 5 ( 2 0 1 5 ) 0 4 — 0 1 0 3 — 0 4
无; 晋 赵旃 前 后 两 次 弃 车走 林 等都 次第 成 对 , 褒 贬 暗藏 其 内 。 楚 囚晋 知 警 、 晋 囚楚 公子 谷 臣 , 不但 两 两
相映, 并 为后来 知 警 、 公 子 谷 臣归 国诸 事埋 下伏 笔 , 为下 文照 应作 好铺 垫 。方 苞 同时 又指 出这种 “ 两 两 相 映” 的手法 , “ 与 诸 战略 同 ” , 旨在 说 明《 左传》 当中 运用 此法 相 当普遍 。 如成公 十 六年 , 晋楚 鄢 陵之 战 。
首 先将 战前 双 方将 帅 的策 略 、 心态 、 言论 、 预测 等相 映而叙 : “ 楚 人 致师 ,晋 鲍 癸 以其有 辞 而免 之 ; 晋 人请 战 , 楚潘 党 以其有 辞 而免之 。 魏镝 、 赵旃 皆 以 有求不 遂 . 而请 使其 显见 者也 。 晋 群帅 皆不 欲 战 , 而
欲战 者惟 先谷 ; 楚君 相 皆不 欲战 , 而欲 战者伍 参 。 荀 林 父之 命 不 独 不 行 。 于先谷 、 赵括 、 赵 同乃 得 而 更
之, 在 赵旃 、 魏铕 皆得而 强 之 ; 而楚 之军 政则 专 制 于 叔孙 , 不独 伍参 不敢 违反 , 三帅 亦莫 敢参 焉 , 即王必 告焉 , 而使 自改 其前 命 。 随季 知楚 之不 可 敌而 不 能 止先谷 之 独进 ,栾 书 知郑 之不 可从 而 不能 折赵 括 、
言, 故 于后并 举 游 阙 以备 楚 之 车法 。栾 书之 言则 赵 朔 称善 ; 郄 克之 写 大 战 尤其 善 用 对 称 笔 法 。宣 公 十二
年, 晋楚 邺 之 战 , 这 是 楚 庄王 奠 定 霸业 的一 次 规 模
巨大 的战役 , 头 绪繁 多 , 人 物 纷杂 , 局 面 可谓 是 风起 云涌 , 波澜 壮 阔 , 极难 驾驭 。 而左 氏用 “ 两两 相映 ” 的 对 称 笔 法 一 下子 就 化 繁 为简 , 化难为易 , 将 一 场 极 其 复 杂 的 战役 写 得 有 条不 紊 , 既参 差 又 整 齐 , 既 疏 阔又 圆密 。 于此 , 方 苞论 道 : “ 其两 两相 映 , 则 与 诸 战
赵 同之党 同 。苟首 以《 易》 论 败 之可 必 ; 楚子 以《 诗》
论 胜之 不 足为 功 。随季 言楚 之 六事 不 易 ; 楚 子 言 己
收 稿 日期 : 2 0 l 5 一 O 5 — 2 1
作者简介 : 广 东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文 科 类 博 士 科 研 启 动 经 费 资 助项 目( 项 目号 : 1 7 2 0 7 5 1 ) 。 杨 华( 1 9 8 3 一) , 男, 湖南衡阳人 , 广 东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文 学 院讲 师 , 文学 博 士 , 主要 研 究 方 向 为古 代 文 学 、 文论 。
略 同” 。[ 2 ]
最后 , 战斗 结束 时将 双 方将 帅 的行 动再 作 两两
相 映 而叙 : “ 赵婴 齐 以舟 具 而先 济 ; 赵 旃 之兄 与叔 父 以马 良而先 济 。赵 旃前 以遇大 敌弃 车 而走林 , 后 以 失 良马弃 车而走 林 。逢 大 夫二 子之 尸 、 连 尹襄 老之 尸; 知 警之 囚 、 公 子 谷 臣之 囚 , 烦 事 皆两 两 相 映 , 如 锦 绣组 文 。 观 者但 觉其 悦 目, 而 无从 觅其 针功 , 后有 作 者不 可及 也 。” 【 】
J u 1 . 2 Ol 5
《 左传》 的对称 笔法
杨 华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文学 院, 广州 5 1 0 6 6 5 )

要: 《 左传 》 极 其 擅 长 将 纷繁 复 杂 的历 史故 事 进 行 对 称 化 处 理 , 这 反 映 在 文 章技 法 上 即 是对 称 笔 法 。此 种 笔 法 不仅 体
别 是参 差之 间有 对称 , 能 使 文章 笔力 完 固而 又呈 现
出摇 曳多姿 的美 感 。
接 着 是 战 斗 中双 方 的 战况 及 对 阵 的形 式 : “ 随 季 则总 述楚 之军 政 : 栾 书则 独举 楚之 车 法 。其 中军
及 左 右 前后 之 制 , 既见 于 随 季之 言 , 故 于后 并 举 左 拒 右 拒 以 备楚 之 军政 。其 乘 广 之 制 既详 于栾 书 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