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新纲P1—真题题解(B部分绩效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RT-1财务规划、绩效与控制真题题解
参考答案
B部分:绩效管理
1.D解答:题干中的四点是管理报告或平衡积分卡的所有重要要素,应该都用来考核经理
2.C解答:每股收益率不是考核部门的业绩,是用来考核整个公司的,因为只有整个公司才有每股
收益率
3.D解答:因为投诉的总金额是投诉处理部门不可控的,而且和投诉处理部门的业绩无关,投诉发
生的来源主要是产品不好或销售服务不好。

4.C解答:原材料量差和人工量差最有关系,因为人工直接参与生产,直接接触原材料的用量
5.B解答:目标一致性是指考核的指标和工作的主要内容相符,能提高工作积极性;D考核了很多
公伤,安全的事,不是主要工作,C客户满意度主要是销售部门的工作,与整个公司产品的有关系,和运输部门关系不大;A太注重成本,运输是业务部门应该更多的是业务做的好坏,因此B是最好的指标。

6.D解答:非财务的指标很多都是长期的,如质量,客户满意度,新市场,新产品等,财务指标往
往是某个期间的,月季度,最长到年。

因此D项可以确保经理在短期和长期目标之间找到平衡。

7.B解答:新产品发布后有多少人打热线是热线服务员不可控的,那和市场以及产品的吸引度有关
系,因此该选B。

8.B解答:A和C肯定不选,这两个选项会导致目标的不一致。

D按订单的数量考核并没说是订单次
数多好,还是订单次数少好,答案不明确,而且多与少应该看生产的需求,而且EOQ是科学计算的:2*期间的需求*单位订单成本/单位存货的该期的平均存货成本,然后求平方根;B非常正确,因为考虑或计算存货占压的巨大机会成本会让每个经理都意识到存货占压对公司巨大的危害。

9.A解答: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成本动因实际数量x标准间接费用分摊率)-(成本动因标准
数量x标准间接费用分摊率),本题的成本动因是直接人工小时,A项,使用了更加熟练的工人,能够使实际直接人工小时数量变小,产生有利差异。

其他选项都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10.D解答:B肯定是错的,C和A不如D更到位,因为公司严格按预算评估经理业绩。

11.D解答:服务部门的应该用D所说的去衡量,总的制造费用差异太大了,不适合。

12.D解答:因为这是建立在不同销量基础上,应该用弹性预算差异;值得一提的是,耗费差异也
可以叫价差,效率差异可以叫量差。

13.C解答:C是最正确的答案,因为公司只有一个供应商可选择,所以不能怪采购经理,如果可选
择几家但采购经理只选择一家那可能和采购经理有关。

14.C解答:C是最通常用的方法,须记住!!即预算率*实际用量!不应该用预算的用量去分配,
因为否则部门会少报而实际多用,这样起不到作用;不建议用实际率,因为这样事后才知道,应该用预算率*实际量,知道预算率,每个部门可以规划自己要使用的量,而且同时也起到提前震慑作用,因为提前知道使用多少量的成本后就不敢超量使用了;
15.C解答:静态预算适合计划设定目标,但不适合进行和实际对比去评估业绩,因为预算和实际
不是建立在同一个销量基础上,不太可比,有时候即使利润少了但不一定否定所有部门业绩,用弹性预算做对比有可能发现有些部门做的比预期的好;因此利润少可以肯定整体业绩不好,但信息不够全,不能很好的分析内部部门具体哪有问题,因此选C
16.B解答:首先要了解这三个差异形成的原因。

A:买高质量的原材料可减少原材料浪费,可减少
人工浪费,从而增加产量(实际产量比预算产量大就会形成固定制造费用有利差异,因为实际产量大形成固定制造费用过度分摊,从而要在损益表上减掉一部分费用从而增加利润。

答案应该是B.
17.B解答:很简单,例外管理,即要看数量也要看比例,有时候只看比例,假设5%,有的开支项
目虽然超过5%,但超出金额太小也不值得调查,如文具费超出5%,但只超出300元,所以很多公司设定超出5%及500元后才调查;此题的表达方式很典型但其实其中两个条件就是并且的关系,要记住这种比较绕的表达方式!很显然直接人工虽然超出1000元,但并没有超出10%。

而材料差异两个条件都满足,因此只需调查材料差异。

18.C解答:直接人工价格差异可能是因为直接人工技术,经验等方面不够合格,虽然工资较低,
但不合格的人工可能会引起一些列的问题,如人工小时数增加,浪费原材料,废品和返工增加,操作不当或不熟练从而带来更多的机器维修费等,因为有可能因为质量不够好,产品出厂后客户抱怨增多,售后服务费用增大等,差异影响分析要从整个的价值链去分析;无独有偶,原材料的有利价差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列类似的问题,包括制造费用的方面的有利差异,比如制造费用耗费有利差异,因为少花钱维修很可能会引起生产机器不好从而带来材料用量不利差异,直接人工用量不利差异以及售后服务费用增高。

一般来讲,如果一个有利差异没给价值链的其他部分带来不利差异才应该是真正的有利差异,因此出现有利差异时要分析它给相关别的方面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任何有利都可能不值得庆祝,要看综合的影响然后下结论。

19.D解答:很简单,B的描述貌似是对的,但仔细看是错的,不是标准容易随着不同的情况改变而
是预算可以随着不同的情况而制定,制定的方法就是标准*实际的情况
20.B解答:B项是静态预算的最大缺点,其他选项都不正确。

21.B解答:在实际发生和弹性预算接近的基础上,销售量大增会引起实际销售收入比静态预算大,
因此为有利差异,而因为销量大增会因此实际成本大增,因为成本多数是变动的,因此就成本而言实际比静态预算也大,但成本大会减少利润因此是不利差异.
22.A解答:弹性预算的变动成本以单位成本列示,固定成本以总额列示。

23.187.D因为题干中告诉每月的销量在7000件到9800件之间变动,因此做计划时不能取一个静态
的数,用弹性预算更适合;
24.B解答:销售收入方面的量差有两个,英文是两个词,大的是sales volume差异,小的是sales
quantity,中文大的销量差异,小的叫销售数量差异;销量差异指的是(实际销量-静态预算销量)*标准销售单价;如果有多个销售产品,销量差异又可以分为组合差异和销售数量差异;
销售数量差异可见真正的含义是建立在预算或预计销售产品组合基础上的销售数量的差异,所以销售数量差异只有在销售一种以上销售产品时才会出现,否则没有销售数量差异,而只有销量差异;另外如果细分,销售数量差异下面可分为市场份额差异和市场总量差异;销量差异和销售数量差异下面细分的差异是不同,此题只能选B;窍门是万一忘了它们的区别,先通过你的第一反应区找答案,如果找不着就换第二种思路去找,肯定就可以找到答案,因为一共就有两种可能性,这两种解释都有答案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当然最好还是记住上述区别!
25.C解答:整个损益表的差异,即实际损益和静态预算的损益,可以分成销量差异和静态预算差
异;销量差异对损益的影响只是对边际贡献毛利的影响,因为销量变化只影响销售收入和变动成本,因为只有它俩受销量影响,固定成本是不受销量影响;因此销量差异对损益的影响是(实际销量-静态预算销量)*标准单位边际贡献毛利,
即(100000-80000)*(160000-96000)/80000=16000;
当然这也可以细分为销量差异对销售收入的影响,以及销量差异对变动成本的影响,即分别是(100000-80000)*160000/80000=40000,(100000-80000)*96000/80000=24000;
因此40000-24000=16000;结果是一样的!!!
26.C解答:此题问的是下面选项里哪个不是例外管理报告的好处;A是指例外管理报告可以减少报
告制造的成本,有道理,因为只有例外才报告,这样可以减少制作或生产或准备报告的成本;
B,有道理,可以减少信息量超载;C是说可减少对前瞻预测的依赖,这不是例外报告的好处,它和例外报告不贴题,而且前瞻预测是好事情,应该提倡使用;D有道理,可以减少盲目的或重点不突出的管理行为。

27.B解答:标准成本是量化的,不是突出非量化(定性)的东西;其他几点都要记住,如标准成
本和弹性预算的关系;帮助业绩评估等。

28.A解答:A选项是错误的,其他3个选项都是标准成本的优点。

29.A解答:让职工参与制定标准成本可以有助于提高管理决策,其他3项选项都说法错误。

30.D解答:人工量差=(实际总小时数-标准总小时数)*每小时标准成本,记住一定是总小时数,
即产出量*每个产出耗用的小时数,因此公式:(实际总小时数-160*15/60)*7=-14,因此总小时数为38,然后套价差公式:(单位小时实际成本-7)*38=19,因此单位小时实际成本为7.5
31.D解答:原材料价格差异在现实中经常用PPV,即材料采购差异代替,因为这样会更快的回报差
异,也节省了原材料价差的计算,根据实质性原则,一般采购的原材料量和生产用的原材料量从一年的角度来讲差不多少;PPV和原材料价差的公式分别为(实际材料单价-标准材料单价)*采购原材料的总数量,实际材料单价-标准材料单价)*生产用原材料的总数量,所以只差了乘号后面的;此题中表明要计算PPV,
即:(583200/108000-16.5/3)*108000=10800有利差异,
也可以用583200-10800*16.5/3=10800;窍门先列出你要计算的公式,然后差什么然后在题中寻找
32.B解答:价差=(7.9-8)*3000=-300,有利差异。

量差=(3000-2850)*8=1200,不利差异。


此B选项正确。

33.C解答:为了尽早报材料价格差异,则计算PPV即可,即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采购原材料量=(2.02-2)*500000=10000,而不是*原材料使用量,很多公司都是报PPV.
34.D解答:套公式:【总的实际人工小时数-(10000/5000)*6000】*15=1500,因此答案=12100
35.B解答:本题直接问的直接材料差异,没说是量差还是价差,按题意就是求直接材料的弹性预
算差异。

弹性预算差异=实际结果-弹性预算结果=20000-15000*1.2=2000,实际用量多,为不利差异。

36.A解答:直接人工差异分解为价差和量差,即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效率差异。

37.A解答:用年轻初级的换高级员工,这样会省钱,但效率可能会低,因此结果可能是有利价差
但不利量差
38.B解答:A,C,D项都有可能使材料使用比预算多,只有B项没有可能。

39.C解答:直接人工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代入,15,000F=18000U+直接
人工工资率差异,求得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33000F
40.B解答:窍门:找一个题干中涉及要问问题的公式,然后去求。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
效率-标准效率)*标准变动制造费用率,2400U=[9600-(10000/5000)*4500]*标准变动制造费用率,得出4,选B。

41.D解答:(200000-190000)*600000/20000=30000,实际产量比预算产量小就是不利差异;
注意顺序: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按顺序分两步计算然后相加,以是实际总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固定制造费用(或预算生产量*单位固定制造费用成本);
第二步:(预算产量-实际产量)*标准单位成本,记住这个顺序!
42.B解答:B对是因为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也是实际总直接人工小时数-标准总直接人工小时数
后乘以标准价格,因此和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同因,此题要记住!但直接人工价格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价格或耗费差异就不同因了
43.B解答:制造费用差异可以分成四个,固定制造费用支出(花费/耗费)差异、产量差异,变动
制造费用花费(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因为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都有花费(耗费)差异,因此制造费用差异也可以分成三个差异:花费(耗费)差异、量差和效率差异,此题是求制造费用花费(耗费)差异,直接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花费差异好像没有相应数据,因此变通一下,所求的差异等于总差异-量差-效率差异。

制造费用总差异:160万-120万-20万=20万不利差异,120万和20万都是按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分摊的制造费用;量差的定义是预算的固定制造费用-按标准成本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即:150万-120万=30万不利差异(因为分摊120万,过少了,差异30万要减少利润,因此是不利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耗费的总的成本动因数量-标准的成本动因数量)*标准的单位成本动因成本,即(43万人工小时-20万/0.5)*0.5,即(43万-40万)*0.5=1.5万不利差异,因此求的结果是:20万-30万-1.5万=11.5万有利差异(因为11.5有利差异+30万不利差异+1.5万不利差异才等于20万不利差异)计算差异是建立在用标准成本基础上,分摊的120万固定制造费用及20变动制造费用,都是根据实际的产量乘以每个产品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及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成本,但这里的标准成本是以一个产品应该消耗多少标准人工工时,然后每个人工工时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3元),每个人工工时的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成本0.5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就相当于原材料里的量差,所以用总的实际人工小时用量-总的标准人工小时,然后乘以标准单位人工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即0.5元,20万/0.5=40万是总的标准的人工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简单的每个产品便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两外一种是一个产品标准使用的成本动因数量,如标准人工小时数,以及每个成本动因的单位标准成本,如每个人工小时0.5元。

44.D解答:变动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
价格*实际数量=596000-10300*600000/10000=-22000
45.D解答:一般而言,实际产量大于预算产量则有利差异,实际产量小于预算产量则不利差异
46.D解答: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也就是价差,而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量差;变动制造费用
价差即:(实际成本动因单位成本-预算成本动因单位成本)*实际成本动因耗用数量;这里说的成本动因即变动制造费用的成本动因,如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小时,单位产品变动制造费用成本经常表达为:一个产品标准耗用多少成本动因数量,如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小时,然后乘以每个成本动因的单位成本,如每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小时的单位成本;
一个窍门:价格差异往往可以缩写为实际总成本-实际总用量*标准单价,因为实际总成本=实际总用量*实际单价,因此得出公式:(实际单价-标准单价)*实际总用量,可以使用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
47.D解答:职业操守是四原则、四准则、一利益冲突解决方案,其中四原则是:保密、能力(胜
任)、廉洁奉公(避免公与私的利益冲突)、可信(客观、全面披露)
48.D解答:采购部门肯定有责任因为没选好材料和供应商,而且订单弄错了,导致时间紧张;生
产部门肯定有责任,因为没检验;销售部门有责任是因为时间仓促的借非常规订单,时间仓促容易造成一些列的问题
49.D解答:5是肯定不对的,不是因为差异是有利的就不去调查了,1和2肯定是有道理的!3有道
理,因为好的判断在经济管理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4是指发生的差异如果是很偶然事件,不用太在意,有道理;因此应选D
50.D解答:D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变动成本的差异和产量增加没有直接关系,变动成本本身就是随
着产量增加而增加的,即实际产量*单位变动成本,然后在实际产量基础上对比应该消耗的变动成本与实际消耗的变动成本,从而得出差异;产量本身不会产生差异,因为不用实际产量的成本和预计或正常产量的成本做对比,而是像上述所说都在统一实际产量基础上对比标准发生的成本和实际发生的成本得出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就不一样了,因为在往实际产量上分摊生产成本时(即实际产量乘以标准单位原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本不应该像变动成本那样随产量变化而变化,所以同样对比在实际产量基础上应该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和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在实际产量基础上的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成本一般就是指当期,如月或年,发生的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因为所谓实际产量都是指在某一期间的,如月或年)时,就应该要分析出产量不同引起的差异(不可控的)以及真正的花费差异(可控的)。

C是指标准成本建立时没有考虑工艺流程已经改变的因素,因为供应流程改变对生产成本有直接的影响;B和A的说法都是站得住脚的。

51.D解答:D是指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乍一看和产量有关,可能和生产经理有关,但固定制造
费用的产量差异是因为标准成本会计系统内在的问题,即固定制造费用本不应该跟实际产量变而变,因为和生产经理无关;A变动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即变动制造费用所选择成本动因的价格差异,如单位人工小时成本,或单位机器小时成本;这些和生产部经理是有一定关系的,虽然招人时是和人事部等一起招的;B和C显而易见
52.B解答:实际产量和计划产量的变化不能解释变动成本的成本差异,但可以解释固定制造费用
成本的差异;另外原材料量差也可以叫成原材料效率差异;另外要多积累和熟悉这些选择,有可能会让答题更快,如A使用不好的原材料,C人员不好和D机器不好都可能引起材料用量差异,这些要熟悉和积累!
53.B解答:这是一个销售部门,销售部门主要关心收入,是收入中心、
54.B解答:B选项的实际投资回报率比目标投资回报率高出很多。

55.C解答:A和B是初衷目的,而C不对,不是为了让部门形成竞争,而且也不会因此部门之间直接
引起部门之间竞争,D是正确的。

56.B解答:PPT上提到了间接成本分摊用一个分摊率还是双分摊率。

双分摊率一般变动成本按预算
的或原先设定的单位成本乘以实际的用量来分摊,而固定成本一般是用预计的总固定成本通过不同成本对象标准的产能用量的或实际产能用量来分配。

举例:计算机服务部门30万的预算固定制造费用,总产能是1500个人工小时,每个人工小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1000元,计算机部门向A和B两个部门提供服务,00预计A部门用800个小时,而B部门用400个小时,实际A部门用了900个小时而B部门用了300个小时分摊如下:B部门的变动成本为900*1000,A部门的变动成本为300*1000;部门B分摊的固定成本为30万
*800/(800+400),A部门分摊的固定成本为30万*400/(800+400),也可以用实际的900/300分用预计或预算的信息分摊有利于各部门做计划安排另外相比实报实销而言预算的指标有利于服务部门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服务成本,这样B是最符合上面所述.A不对,因为A是指用实际的成本;C不好,因为C是指用过去较长时间的信息,这些信息和预测将来不太相关;D是指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和在一起,这样只是简单,但会造成很多问题
57.B解答:成本分摊有四大原则加大平均,一般大平均是被批评最多的,因此A是不对的,C也不
对,因为固定成本不应该跟实际量变化而变化,否则可能出入会很大,D是收益原则,相对B 的因果关系分配原则,D不太可取,而且医院不是所有部门都有收入,如财务部,行政部等;
B是最可取的!
58.C解答:转移价格是指分散式管理集团内部各分公司之间的买卖;A,B,D都是对的
59.C解答:转移价格有三种方法:市场价、成本加价、协商;在企业有剩余产能的情况下,实际
上只要报价大于变动成本都是合算的(注意这里的相关的变动成本只有21,不包括5),至于最终定价多少,可在变动成本基础上加价,或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商,因此C是对的;A和B就没这种方法;D不对,因为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策略要灵活,因为这时市场需求是不足的,就不能太死板的按高价。

60.D解答:转移价格在没有特殊情况的条件下一般的原则就是按市场价,这是最能激励销售方,
因为转移价格是发生在分散或分权管理的环境下,在这种环境下,个部门经理都要对自己部门的利润负责,而且业绩考核也以此为基础,应了那句话,亲兄弟明算账;按成本计价尤其按变动成本计价经常会比按市场价小,因为比市场价高,买方不愿意,如果和市场价一样就是按市场价定价的原则了;
61.C解答:如果发生低价卖给内部,往往有两个原因:
1.卖方有剩余产能而不是买方;
2.内部销售省去很多营销费用如广告,收款等等;
此题中C是符合2),因此是对的,A说反了,B/D明显错误。

62.C解答:有些公司的内部分公司之间买卖有的是各使用一种转移价格,如卖方坚持用全部成本
*1.1,而买方用市场价更符合该分公司的利益,在卖价大于买价的情况下,为了双方都合适,两方均采用对自己的转移价格,总公司给予卖方差价补贴,如卖方是17加价10%即18.7元,买方加持市场价格18元,因为现在亲兄弟明算账,各方的评估都是各自的业绩,这时公司给予卖方0.7元补贴。

双赢!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促成各方都合适,但也有很多缺点如:卖方缺少动力控制成本;独立核算的独立性少了,而且这样不利于各方了解外面的市场;因此这种方法很少使用。

C是对的!A正好说反了,B不一定,D不贴题
63.A解答:只有21是相关的变动成本,5是只有卖给外面客户时才产生,因此不算。

64.D解答:D是最正确的!D是指在Green不牺牲对外销售的基础上可以卖给内部。

Again,一般情
况下都鼓励用市场定价来定转移价格,因此A不对,B咱一看是对的,但不够全面,因为在不影响对外销售的情况下是可以以成本加价10%卖个内部的。

C是明显有驳一再讲的转移价格的原则
65.D解答: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一般是IRR,ROI指的是现在整个部门整体投资回报率,题中表明预
期的IRR<ROI;因为项目能增加剩余收益,意味着IRR>公司要求收益率,一般公司的要求收益率经常用资本成本表达;其他表述都是错的!
66.B解答:因为B,C,D三个项目的ROI都大于资本成本,因此对公司有利而且对经理也有利,因为
只要大于资本成本都可以拿到奖金,而且题中说了A,B,C,D四个项目是在预计24%收益的明年部门预算外的项目
67.D解答:剩余收益有的书上说使用资本成本,有的说使用要求回报率,其实要求回报率和资本
成本很多地方
都是通用。

68.D解答:剩余收益是最保守的利润算法,剩余收益如果大于零,公司肯定赚钱,而剩余收益的
计算是利润减要求回报率*投资,所以所有部门都在考虑要大于公司要求的回报率,因此公司整体的要求回报率成为各部门都要达到的目标,这样公司的整体目标得以贯彻
69.B解答:意思是最严格的定义剩余收益是乘以要求回报率,而经济附加值是乘以资本成本,但
当要求回报率等于资本成本时剩余收益率就几乎变成了经济附加值。

70.B解答:经济附加值和剩余收益非常类似,差别不大,最理论或严格的区别是,经济附加值的
净利润一般都是税后的,另外经济附加值的资产或投资用的是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而且是乘以平均资本成本;而剩余收益的利润可以是税前利润,资产可以是总资产,而且是乘以期望或要求回报率;当然期望和要求回报率有时候和资本成本是通用的。

71.A解答:EVA=净利润(而不是税前利润)-(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之和)*WACC=600000-(350
000+300000)*10%=535000.
72.A解答:平衡计分卡的4个关键成功因素:财务范畴,客户范畴,内部业务流程范畴,学习与成
长范畴。

73.D解答:A,B,C都是正确的说法,D项错误。

74.A解答:培训最重要,预防最重要。

75.B解答:TOC约束理论是为了减少存货和利润最大化以及改善运营的工具,不是用来识别产品质
量问题的工具。

76.C解答:C选项说法正确,公司往往需要通过非财务指标才能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