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社会的哲学意蕴

合集下载

马哲原理解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马哲原理解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和平年代下的长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结合当今发展现状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学院:航天学院学号: 1111820135 姓名:田敏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的箴言依旧在耳畔回响,千年不变的对理想的执着一脉传承,在新的世纪里我们高举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旗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和谐的社会主义举步迈进,然而所有的“摸着石头过河”的道路都非一路平坦,坎坷和挫折再所难免,风雨和阳光交替出现,还时不时都可能被隐藏的蒺藜刮伤脚丫。

无论显著的成就,还是迷惘的困境,顿首反思,构建和谐,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现状一:政治不可否认,我们国家近些年来综合实力取得巨大的提高,在国际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

但是一系列闹得沸沸扬扬的领土纷争事件,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越、中菲南海岛屿争端,面对众多其他国家的公然挑衅,如菲律宾海军枪杀我国台湾渔民等事件,中国外交部仍然坚持一贯的“冷静”态度,“强烈谴责,强烈抗议”,除了这些,没有任何的实质性的有力的反击。

现状二:经济改革开放后,我国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心,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GDP总量赶超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成为最大的外汇储备国。

然而考虑到中国依然庞大的人口,人均GDP仍处在世界中下位。

更为严重的是,国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贫富反差日趋明显,加之社会公共设施不完善,物价愈来愈高,住房、医疗等相关事宜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依然任重而道远。

现状三:精神风尚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社会的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了变换。

从精神层面来看,现有的文化已经不适应群众的需求,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高尚的交融的文化,来引领社会风尚。

近年来频频出现的道德问题,如李天一事件,室友被毒害事件,如此种种,社会风气不能不令人堪忧。

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呼唤着和谐。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分析和理论描述中,内在地包含着关于社会和谐的深刻而丰富的思想。

哲学意蕴及其方法论-解释说明

哲学意蕴及其方法论-解释说明

哲学意蕴及其方法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社会中,哲学意蕴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包括哲学、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

本文旨在探讨哲学意蕴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其表现形式,以期能够深入挖掘其内涵和价值。

通过对哲学意蕴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的本质,揭示事物背后的深层次意义,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启示和指导。

通过对不同文化中的哲学意蕴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类思维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了解和运用哲学意蕴的方法论,将对我们扩展眼界、提高思维能力和塑造人文品格起到积极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1.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中介绍了本文将要讨论的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文章结构部分说明了本文的整体构架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目的部分则明确了本文的写作目的,指导读者对文章整体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正文部分主要分为哲学意蕴的概念、哲学意蕴的重要性和哲学意蕴的表现形式三个子部分。

在哲学意蕴的概念部分,将对哲学意蕴的概念进行深入探讨,帮助读者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和特点;哲学意蕴的重要性部分将探讨哲学意蕴在哲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展示其在哲学思考中的价值;哲学意蕴的表现形式部分将分析哲学意蕴在不同领域和文化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展示其丰富多样的面貌。

3.结论部分包括总结、归纳和展望三个小节。

在总结部分将对本文所述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清晰的回顾和理解;归纳部分则从整体角度对文章所论述的内容进行概括和归纳,呈现出文章的思想主线;展望部分将展望未来对哲学意蕴研究的发展方向,指出其在未来研究中的可能探讨方向和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哲学意蕴及其方法论,通过对哲学意蕴的概念、重要性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和解释,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哲学的内涵和特点。

建立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建立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建立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建立和谐社会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建立和谐社会,需要深入思考,不仅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面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个个人从哲学角度出发去思考和理解。

那么,如何从哲学角度去思考建立和谐社会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哲学概念和思想。

比如,什么是和谐?和谐是指不同元素之间相互协调、相容、相融、相平衡的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其次,我们还需要了解到一些哲学思想,例如,孔子的仁爱思想、庄子的自然主义、孟子的民本思想、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儒家和谐思想、人本主义等等,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我们建立和谐社会。

那么,如何运用这些思想来建立和谐社会呢?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和尊重其他人的需求和权利,尤其是弱势群体的需求和权利。

我们需要倡导平等、公正、互利、规矩和诚信的道德规范,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

其次,我们还需要加强社会信任,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信任不仅仅是一个亲和的情感,它更是建立在互相理解和高度协作基础之上的一种机制。

我们需要营造一个让人们能够互相信任的社会氛围,推广以互惠互利为基础的互助合作机制,加强社区管理和社会组织建设。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于公共利益的认同和共识,推行在自由竞争和公共利益之间实现平衡的市场机制。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些只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几个方面,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

总之,建立和谐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措施和努力,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多个方面,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贡献。

作为普通人,我们也可以从哲学角度出发去思考如何建立和谐社会,理解它的意义和内涵,然后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建立和谐社会的步伐,并真正地实现人民幸福。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哲学意蕴及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哲学意蕴及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哲学意蕴及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哲学意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和谐共生的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和谐共生的观念,认为世界万物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

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生态系统。

而人类与自然之间也应该保持和谐共生的关系,不能过度破坏自然环境,而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 抱朴守一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抱朴守一”思想是指要尽可能地保持事物的本来面貌和状态,不要过度修饰和改变。

这种思想可以符合生态学中的“自然状态保护思想”,即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天然状态,尽可能不进行过度干预和改变。

3. 心中有天地,万物皆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中有天地,万物皆感”也体现了生态哲学的精神。

这种观念认为每个人的心灵可以与大自然相连,感受自然中的各种事物,同时也认为自然中的万物具有灵性和情感。

这种想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尊重自然,关注自然的情感和感受,从而更好地与自然共生共处。

4. 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类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这种思想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提倡人们对自然界的尊重和保护,同时也告诫人们不能过度干预自然界,以免引发自然灾害和人类灾难。

以上几个方面的生态哲学意蕴,都能够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启示我们要关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崇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保护思想,尊重自然界中万物的灵性和情感,关心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建立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

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2

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2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检视社会的发展理念,我们不难发现,追求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

“和谐”首先是一个哲学范畴。

“和”即差异的统一,“谐”即协调平衡。

“和谐”是事物作为系统所表现出的协调融洽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反映了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共同汇合点。

将哲学范畴的“和谐”引入社会发展领域,就产生了和谐社会的理想,进而成为人们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

一、在价值论视野中,价值主体是人,一切价值关系的构成都是由人而引起。

价值的本质是客体主体化,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主要是对主体特别是对社会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

只有从客体对主体特别是社会主体发展、对每一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效应出发,才能正确理解价值。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根源于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当今中国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深刻变迁的内在要求,也是总结国际发展经验对我们的有益启示。

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现实与未来等多维度视角反思与追问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原则及其可能性环境。

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普遍联系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

因此,要实现全面发展目标,要正确处理全局发展与局部发展的关系,理顺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把全面发展与有序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首先,正确分析和把握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及问题,重视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利益矛盾是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特点,也是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表现。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但群众的不满情绪却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积累和加剧。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少数人存在较多的非法收入和不合理收入,另一方面是某些下岗工人和贫困地区农民的生计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

这种情况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影响这一部分人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引发更深层的社会冲突。

另外,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和谐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阐释

“和谐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阐释

“和谐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不仅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积极影响,同时对人本身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与提升意义。

人们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文章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

标签: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是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发展,然而在这其中蕴含了一定的哲学思想,其中便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不仅包括了理想生活的价值取向,还凸显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点,除此之外,也包括了在唯物辩证主义基础上社会发展方向的设想。

为此,笔者针对构建和谐社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进行了阐释。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指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通过分析我国历史发展过程可以得知,社会文明与人的基本素质具有紧密联系,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的素质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发展的主要标准。

在此基础上,人自身素质的提升也是对社会文明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我国正处于发展中,也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之中,受和谐社会发展的影响,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同时这也代表了我国社会在不断地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人们逐渐开始对一些问题展开思考,也逐渐开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思考问题。

而人本身作为价值的主要载体,在一些不同性质的社会活动中,能够赋予物体本身以人的存在方式,同时人也为了人而存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人本身的价值也是针对人而言的。

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通过人来实现。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只有采用正确的观点与立场,才能够有效处理物体之间的必然联系,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其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奠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作为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在革命战争时期为我国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也正是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我国重要的指导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意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意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意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心任务之一。

那么,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其背后有哪些哲学意蕴呢?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从哲学上讲,和谐来自于自然,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互动。

如今,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不断加剧,需要通过建设绿色能源、推崇低碳环保理念等手段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例如,中国政府在确保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新能源,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绿色扶贫”战略,使绿色发展能力更强的区域为贫困地区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了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需要强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

社会成员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在中国,政府和各界人士一直在积极推动和谐相处的理念。

例如,中国政府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行职工参与公司管理、平等协商、激励共享制等制度,增强了企业内部的和谐关系;另外,中国经常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倡导社会公德、道德伦理,提高民众素质,从而在社会层面缔造和谐关系。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需要关注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的关系。

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础条件。

而社会公正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中国政府始终注重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的相互促进。

例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国政府制定了财税、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政策,以强化社会公正,使贫富差距得到适当的缩小,助力于社会公正的达成。

此外,中国政府还推行扶贫攻坚战略,以保障困难群体的生活,使社会更加公正平等。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需要强调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

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素质,发展人力资源,已成为引领经济和各方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政府不断倡导文明和谐共处的理念,并在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加大力度,以优化人力资源的结构,促进社会素质的全面提高。

浅析建设“美丽中国”社会的哲学意蕴

浅析建设“美丽中国”社会的哲学意蕴

还 是 精 神 生 活 都 与 自然 界 密 切 联 系 , 一 方 面 自然 界 是 人 的 一 部 分 , 在 人 类 的 生 活 之 中 无 论 是 生 活 物 质 还是 精 神 物 质 直 接 或 间 接 地 来
自 于 自然 界 , 这 些 物 质 通 过 人 的 活 动 使 人 与 自然 之 问 发 生 交 互 作 用; 另一 方 面 , 人 是 自然 界 的一 部 分 , 由 于 人 是 自然 界 长 期 进 化 的 产物 , 是 自然 和社 会 多 种 合 力共 同作 用 的 结 果 , 这 样 通 过 自然 的 作 用 使 人 与 自然 之 间 发 生 交 互作 用 。 马克 思 又 说 : “ 人 类 在 生 产 中 经
马 克思 恩 格 斯 曾多 次 指 出 人 与 自然 的 关 系 和 人 与 人 的 关 系 是
相互 制 约 、 相 互 影 响 的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说 , 人类 社 会 发展 的 历 史 就 是 一 部 人 类 与 自然 环 境 相 互 作 用 的 历 史 , 这 种 相 互 作 用 是 人 与 人 的 相互 关 系 和人 与 自然 、 社 会 的 相 互 关 系 的基 础 。 然 而 在 人 类 社 会 发 展 的进 程 中 , 人 类 社 会 的 发 展 与 自然 环 境 之 间 的 冲 突 与 矛 盾 日益加 深 。人 类 社 会 的 发 展 是 人 类 认 识 自身 , 创 造 文明 的历 史 。 每 一 次 社 会 变 革 都 有 赖 于 人 们 对 客 观 世 界 的重 新 审 视 , 其 结 果 也 影 响着 人 的 思想 和行 为 。恩 格 斯 早 就 指 出 : “ 我 们 不 要 过 分 陶 醉 于
用 马 克 思 主 义 生 态 观 指 导 我 国生 态 文 明 建 设 , 通 过 揭 示 人 与 自然 的 关 系来 保 持 人 与 自然 的 和 谐 , 实现生 态 、 经济 、 社 会 的 和 谐 与 可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意蕴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意蕴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意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其理念主张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人类社区应该共同分享命运,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这一概念的哲学意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普世感与全球视野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强调的是普世感和全球视野。

普世感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像关心自己的家庭一样关心全人类,而全球视野则强调每个国家都是全球共同体的一部分,必须勇于担负起共同的责任。

这种观念告诉我们,人类只有以更加宽广、全面的视野和全球背景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真正实现普世的共同发展。

二、合作与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的哲学意蕴中,合作和共赢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地实现全面发展,而只有在合作中相互促进、相互关照,才能达到共同发展和共赢的目标。

因此,各国之间也要建立全面、互利、公正、平等的合作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和贸易交流,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尊重多样性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哲学意蕴中,也强调了尊重多样性和包容性。

这就是说,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人们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信仰观念,这些都应该被尊重和包容。

对于这一点,我们不仅需要尊重国际法律和国家主权,还要更加注重文化多元性和人权保护,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包容的世界。

四、共建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的另一个哲学意蕴是共建共享。

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每个国家和社区应该共同分担风险和责任,共同推进各领域的发展。

同时,也应该共享自然资源和成果,建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这种观念告诉我们,每个国家和社区都应该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实现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让所有国家和人民都能够因此受益。

综上所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高度思辨性和哲学性的概念,具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方面的含义。

通过理解和贯彻这一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当今全球性问题,为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人类社会作出贡献。

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内涵

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内涵

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内涵作者:王鹏飞来源:《教育教学论坛·上旬》2010年第11期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蕴涵了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下新的发展成果。

关键词:和谐社会;哲学内涵;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半个世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我们的实践,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实现和谐。

一、“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我国发展观的演变,从而深刻地认识中央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多年历史经验的总结和高度发展的概括。

科学发展观是在对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经验教训总结的基础上,在对国际上传统发展战略的科学反思基础上得出的最新发展成果,它是发展观上的最新成果。

我国发展观经历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到科学发展观的演变。

建国初的30年间,我们虽然也搞了大量的经济建设,但工作中心始终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突出政治,经济建设服从政治需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开始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从而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重大转变。

20多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实现了高速稳定的增长,2005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突破1700美元,2008年达到了3000美元。

从国际经验看,这一阶段常常会发生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以及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更是根据世界和中国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它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体现着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古今中外,追求社会平等、安定、和谐,是人们共同的愿望。我们党在十六大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科学判断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也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的重大理论创新。一、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它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既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也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和谐社会”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是人类对自身正确分析各类矛盾、认识各类矛盾,从而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和解决这些矛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发现矛盾,正确的认识矛盾,采取妥善的方法解决这些矛盾,使社会的矛盾始终被控制在有序、稳定、协调的状态下,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胡锦涛同志指出:“关键是我们要正视矛盾,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妥善处理矛盾的体制与机制,而不能让矛盾积累和发展起来,以至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1]二、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彼此孤立地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所谓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整个世界就是由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任何事物都是这个有机统一体的组成部分,是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结”。正是由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原有状况或性质发生改变,进而促进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分析、把握和处理客观事物时,必须充分考虑它同其它事物以及自身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离开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就谈不上发展。同样,社会也是一个系统,也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许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这些子系统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处于有序的有机联系之中。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2]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宏伟的社会系统整合工程,它需要展示出社会与人的整体全面进步、人与自然的充分协调与和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互惠双赢的具有崭新质态的文明。要展示和实现这种崭新质态的文明,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协调发展。三、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又对物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江泽民同志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经济发展不仅要持续快速,而且要协调健康,这是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人民群众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的重要保证。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既要坚持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的根本观点,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积极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又要积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要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着力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导全体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要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使全体人民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要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四、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范畴,它是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全部社会生活过程的高度概括。社会存在主要是指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它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全部前提,而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赖以存在的自然条件。人来源于自然,是物质世界进化和发展的最高产物。人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更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既在改造自然中确证自己,更在改造自然中发展自己。人对自然界的依赖和自然对人的反向依赖是同时存在的。现代化绝不意味着以破坏毁灭自然环境为代价,绝不意味着抛弃人类所共有的人道主义精神。恰恰相反,人类应当学会与自然界和平相处。因为人与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共同体,共生共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和重要保证。恩格斯郑重告诉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结果、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3]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发展史就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人的全面发展若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科学的生态伦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极其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自然界适应并被制约的关系;对自然实践的需求关系;对自然伦理的道德关系;对自然的审美关系等。江泽民指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社会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4]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五、构建和谐社会,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在社会内部的各领域和各要素之中都渗透着人的影响和作用。而人民群众又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物质资料生产的直接承担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是以人为根本价值取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等协调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必须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代表、体现、维护、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动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运用和发展,而且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运用和发展;不仅解决了“为了谁”的问题,而且解决了“依靠谁”的问题;不仅要把人民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创造活力的社会。它需要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最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来。这就要求:第一,必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只有把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反映好、协调好、处理好,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好、处理好,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第二,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尊重他们的劳动、知识和创造,在体制、机制、法制上保障他们想干事业、能干事业、干成事业,真正做到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第三,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只有既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联系群众,又领导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第四,必须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第五,必须大力弘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大力营造鼓励创造、尊重创造、保护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支持人们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使我国社会发展始终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参考文献][1][2]胡锦涛.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N].光明日报,2005-02-20(0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80.。

和谐社会理论意义思考

和谐社会理论意义思考

2023-11-12CATALOGUE 目录•和谐社会理论概述•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谐社会的实践应用•和谐社会的挑战与问题•和谐社会的未来展望与发展01和谐社会理论概述定义和谐社会是指一个充满和谐关系、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社会,其中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都处于和睦、和谐的状态。

特征和谐社会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征。

和谐社会的定义与特征和谐社会的历史与演变古代思想01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等学派都强调和谐,如“天人合一”、“和为贵”等思想。

近代探索02近代中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时,也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

现代发展03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

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意义社会稳定和谐社会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经济发展和谐社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文化繁荣和谐社会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

国际合作和谐社会有利于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02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路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高度统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以“仁爱”为核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纽带,以及社会等级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内在平衡。

儒家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通过教育、礼制、法律等手段,促进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

儒家和谐社会的实践路径儒家和谐社会思想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立没有阶级和阶层差别的社会制度,实现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平等和公正。

辩论辩题的社会和谐

辩论辩题的社会和谐

辩论辩题的社会和谐正方辩手:社会和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尊重和支持。

首先,社会和谐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一个和谐的社会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和谐社会可以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此外,社会和谐还可以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和谐社会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因此,社会和谐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支持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引用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名言,“和而不同,和而不同。

”这句话强调了和谐社会中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另外,我们还可以引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其中社会和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反方辩手:社会和谐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唯一标志。

首先,社会和谐并不一定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有些国家或地区虽然社会和谐,但经济却发展缓慢,这表明社会和谐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

其次,社会和谐也并不一定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有些国家或地区虽然社会和谐,但文化却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因此,社会和谐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意义并不是那么重要。

为了支持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引用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名言,“和谐是一种美好的理想,但并不是现实的必然。

”这句话强调了社会和谐并不是必然能够实现的。

另外,我们还可以引用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案例,这些国家或地区虽然社会和谐,但经济和文化发展却相对滞后。

综上所述,社会和谐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唯一标志,它对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意义并不是那么重要。

建设美丽中国的哲学意蕴分析

建设美丽中国的哲学意蕴分析

建设美丽中国的哲学意蕴分析
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政府制定的重大战略目标,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
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和城市。

这一目标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哲学意蕴,包括环境伦理、人文关怀、生态文明等方面。

建设美丽中国体现了环境伦理的重要性。

环境伦理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合理关系,强调
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强调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守护山水林田湖草系统,调
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
的有机统一。

这体现了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以人为本,坚持和谐与平衡。

建设美丽中国强调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类各种需求的关心和关爱,
包括民生福祉、文化传承、社会公平等。

建设美丽中国鼓励农民转移就业,提高农村居民
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通过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等措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这体现了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相辅相成。

建设美丽中国的哲学意蕴,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厚底蕴,又符合当代社会
的发展需求。

它不仅是一种政策目标,更是一种文化观念和道德追求。

通过坚持环境伦理、人文关怀和生态文明,我们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
村和城市,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色、和谐、美丽的家园。

最新-和谐社会需要哲学支撑 精品

最新-和谐社会需要哲学支撑 精品

和谐社会需要哲学支撑紧随和谐社会其后的和谐哲学,一经出现即引起热议,主要有是否有和谐哲学,如果有,其科学内涵是什么;什么是古代的和谐哲学,它与现今提出的和谐哲学的联系和区别在哪里,以及如何应用和谐哲学阐明由于它的相对性制约构建和谐社会是个不断推进的过程。

对它的研究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观点和方法,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一、和谐哲学是革命哲学和建设哲学发展的结果,它是以唯物辩证法为科学基础的,把革命哲学和毛泽东的哲学归结为斗争哲学是不妥当的哲学从来就有理论哲学和实证哲学之分,后者在黑格尔有自然哲学、历史哲学和法哲学,现在则是更多地部门哲学;在我国又有毛泽东革命时期的哲学和邓小平的发展哲学等的过程哲学。

现今热议的和谐哲学则是建国前后革命哲学和后来建设哲学的发展,是为了满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一种实证哲学。

是对我国古代和以万邦,谐以万民和谐思想的传承,也是应对改革开放阶段性特征发展战略的哲学基础。

和谐哲学就辩证法而言,它是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首先,和谐与斗争、不平衡和运动相对应的同一、平衡和静止,是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

和谐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中找到自己的量度,同理,人们追求和谐正是以承认差异和矛盾为前提,没有差异和矛盾就没有所谓和谐和不和谐的问题。

即使在社会主义下,对抗消灭了,矛盾存在着。

其次,绝对的静止、无条件地平衡并不存在。

在和谐与不和谐的对立统一中,不和谐的斗争破坏了和谐的统一,和谐变成不和谐,统一变成不统一,就需要建立新的统一和构建新的和谐,所以,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因此只有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与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才能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最后,社会主义与其他一切社会一样,是在不断地揭露和解决矛盾中发展起来的。

一方面,和谐要正视矛盾,化解矛盾和解决矛盾;另一方面解决矛盾的利益协调,统筹兼顾,合作双赢,求同存异,又成为主要的方法和方式。

和谐社会哲学探讨

和谐社会哲学探讨

和谐社会哲学探讨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

和谐社会哲学作为研究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对于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探讨和谐社会的内涵、构建和实现路径。

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谐社会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协调、稳定、平衡的社会状态。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 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这种关系体现在相互尊重、互助合作、公平正义等方面。

在和谐社会中,人们应该以和为贵,以理解包容代替冲突对抗,以合作共赢代替竞争厮杀。

2.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关系体现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在和谐社会中,人们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

3. 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这种关系体现在公平正义、社会公德、法治精神等方面。

在和谐社会中,人们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规范,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各方面的参与。

以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几个关键要素:1. 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政府应该加强法治建设,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企业应该遵守市场规则,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个人应该树立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尊重他人权益。

2. 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

政府应该加强社会管理,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企业应该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3. 文化和谐文化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该加强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企业应该注重文化创意,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个人应该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传递正能量。

和谐社会的实现路径实现和谐社会需要遵循一定的路径和策略。

以下是几个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路径:1. 发展经济经济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

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要认识到“和谐社会”应是“和而不同”的社会。

和谐社会的“和谐”应是全面,整体的“和谐”,动态发展的“和谐”。

由于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就具有了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

另外,我们要坚信“和谐社会”的光明前途以及要做好克服各种困难走曲折路的心理准备。

首先,“和谐社会”应是“和而不同”的社会。

“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对立、动正、排斥的完全绝对的“和谐”,“和谐社会”也是矛盾的集合体。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承认矛盾,不能妄想去构建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或只有“和”而没有“不同”的绝对的“和”的社会。

这正如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不能实现一样。

构建“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要处理解决好社会的各种矛盾,使社会的矛盾始终被控制在有序、稳定、协调的状态下。

显然,“和谐社会”仍然存在矛盾,只不过和谐社会的“和”处于绝对的主导的优势地位,“不同”处于从属地位是“和”不断发展强大的基础。

以上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并且必须很好去处理的问题和矛盾。

本质上说,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高低就在于我们驾驭处理这些问题矛盾的优劣。

问题和矛盾是会不断产生和被激化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社会问题和矛盾被控制的有序、协调、稳定程度是衡量所构建的“和谐社会”的标准。

其次,“和谐社会”应是全面、整体“和谐”的社会。

事物的普通联系性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时要注意把握两种“和谐”:一种是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和谐”,另一种是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和谐”。

其中,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和谐是构件“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面和根本,应包括:(1)人与自然的和谐,即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走可持续、科学发展之路。

(2)人与社会的和谐,即要保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协调发展。

(3)人与人和谐,即要做到人与人之间的机会、权利等的平等以及彼此间的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

换句话就是人们都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第二种和谐即与世界的和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

论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的现代意义(一)

论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的现代意义(一)

论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的现代意义(一)摘要]“道法自然”思想是老子哲学体系的内核,其要义在于遵道之本然状态、本然规律。

这一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在于遵无欲、无争、无为、无兵、无私这五种社会本然运行之道,来解决己、人、物的失和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和谐。

关键词]道法自然五无三和和谐社会作者简介:张敏(1965-),女,安徽寿县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哲学和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张道立(1963-),男,安徽寿县人,淮南联合大学讲师,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家学派创始老子以其深邃的哲思,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现实不和谐之音“和谐社会”在本质上应实现“三和”,即“己和”、“人和”与“物和”。

(一)“己和”和谐社会的起点“己和”,即每个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这是和谐社会的起点。

人的身心和谐首先是要正确处理好心与形、理与欲的关系,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

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里,用金钱衡量一切的市场价值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越出市场范围的拜金主义的盛行,追求高效率、快节奏、利益最大化已为现代人奉为圭臬。

人类凭借科技力量和高效的经济运作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而自我却在物质财富创造的神话里迷失。

心为形役,理为欲惑。

不仅身心疲惫,甚至道德沦丧,人格分裂,心理疾患和自杀现象大增。

人类已无法像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所希翼的那样“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上。

”1](P20)因此,没有人的“己和”,和谐社会无从构建,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人和”和谐社会的根本马克思指出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67)。

人在生命的运行过程中,必然编织着纵横交错的社会关系链,必然置身于复杂多维的社会结构中。

“人和”是多向度的和谐,从左右平行关系而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和谐,从上下垂直关系来说是管理者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官民和谐,从内外部关系而论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国际和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第3期2011年6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30No.32011.6收稿日期:2011-04-19作者简介:吴书林,男,河南驻马店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哲学。

建设和谐社会的哲学意蕴吴书林(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68)摘要:面对中国当前的社会现状,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这既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考验,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决定》的内涵,就有必要从和谐社会的哲学渊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三个方面进行哲学思考。

关键词:和谐社会;人;自然中图分类号:I3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50(2011)03-0054-04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坚持和发展了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突出强调了执政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党的这一执政目标的提出,是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上,反映出我们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目标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体系。

这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探讨,为此也有必要从哲学层面对国家的这一目标体系进行哲学思考。

一、建设和谐社会的哲学渊源总的来说,和谐社会是社会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它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公民与政府等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评价标准也有所不同,但对和谐社会的思考和向往则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有所阐述,尤其在哲学方面阐述得更为丰富,也更为深刻。

在西方有从古希腊开始的毕达哥拉斯的和谐即是“美”的哲学思想,也有柏拉图所描绘的“理想国”;在东方,也有中国古代朴素和谐思想主张的“以和为贵”、“阴阳以柔”,以利于“国泰民安”的“大同世界”和陶渊明所向往的“世外桃源”。

这些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包含着政通人和、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和博爱互助等内容。

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则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为人类所描绘的理想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和谐社会这个原则不是什么先验的“预定和谐”,不是什么社会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性公式,也不是人们生来就具有的本性或善良意志,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崇高理想。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大历史意义就在于,它发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所以作为和谐社会的最高目标的共产主义社会必定是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生产资料的极大丰富才能有机会使人们和谐相处。

而就是在这样的社会中,马克思主义认为和谐并不是没有矛盾,他们认为矛盾是存在的,但这些矛盾能够得到协调的统一;同时马克思主义也认为和谐与单调划一也不相同,而且它们正是相反的。

因为和谐不仅不排斥差别,相反地,它是以最大限度地承认与鼓励差别为前提和结果的。

没有差别就无所谓和谐。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才把“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提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45·吴书林:建设和谐社会的哲学意蕴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1]现在我们党中央所提出的和谐社会也正是这一伟大目标的具体实现。

因此从哲学上来思考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理解和谐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深刻探讨和谐社会。

通过对和谐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理解和谐社会就要从根本的两个方面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来进行哲学思考。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脱胎于自然界,既与自然界有相同的一面,又与自然界有相异的一面。

自从自然界出现人类以后,自然的发展就达到自身对立化的阶段,即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的阶段。

人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自然的真正对立面;在这一阶段中,现实世界就是人与自然的矛盾统一,在这一矛盾中包含着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自由和必然等矛盾,这些矛盾都是人与自然的抽象表达。

要解决这一矛盾,只有把握住这矛盾统一的基础,才能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基础或者说中介是也只能是实践。

正是实践,主要是生产劳动,才使类人猿实现了从猿到人的转变,从而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同时也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

实践是人们为着满足自身的需要而进行的一切改造世界创造价值的社会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

也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这一关系的转变对人与自然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角色转变,主客体的关系是标志着主导和从属,创造和被利用的关系,至此人类作为主人翁的姿态展现在自然面前,去不断征服自然。

自然只有不断地满足人类的需要才能够成为自然,人类不再是消极的对待自然,不再仅仅是去适应自然,而是积极主动地利用自然的规律去改造和创造适应自己需要的东西,正如列宁在《哲学笔记》里面所说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2]人正是在这不断的需要中在实践创造性的过程中实现了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尤其是从工业化时代开始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说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正如马克思在评价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近百年来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几千年所创造的生产力总合还要多。

然而当人们沉迷于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问题也接踵而至了。

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掠夺性的开发,随着“人类中心主义”的盛行,一切为了人的发展,自然完全处在被奴役的位置,人与自然原来的和谐已经荡然无存了,剩下的只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剩下的只是人类对自然的赤裸裸的剥削。

人类所向往的“天人合一”、“天与人不相胜”、“治人事天,莫若啬”的境况也消失殆尽。

尽管人以主人的姿态自居,但是自然也会反作用人的,它也会向人类报复的,试看现在的大自然的破坏力,大自然的灾害力越来越强,环境污染的严重也危害着人类的生存,资源的逐渐减少也为人类的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尽管资源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偏低,为了发展经济采取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的资源逐渐减少,而且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也造成了资源流失和污染严重的局面,出现了为了发展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再利用经济去治理环境的恶性循环的链条中,而且人口的不断增长也制约着我们的发展,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办呢?是放纵自流吗?是悲观失望吗?不是,我们应该有所作为,应该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重见光明。

面对现阶段的情况,党中央看到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所出现的问题已经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环境,而我们要想建立和谐的社会就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手段,和谐社会则是科学发展观的目的。

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就必须要使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相统一。

首先,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人类是从自然界中脱胎而来的,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发展,人类毕竟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也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如果生存条件恶劣,那么人类也将会遭受灭顶之灾。

不仅如此,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生态环境,它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迅速提高,但是,生态环境破坏也相当严重,生态环境也很脆弱,已经慢慢显露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因此要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从思想上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在行动上要切实加强人们的环保力度,尤其是相关法律·55·第3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0卷的制定和执行,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而要采取促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上来。

其次,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问题,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人类的发展是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满足自己需要的东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需要也越来越大,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也越来越广泛和苛刻。

就我国来说,尽管资源丰富,但是在人均资源占有率偏低的情况下,还显得远远不够。

而且在我国由于技术的原因,对资源的利用率极其不高,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和获得的国民收入的水平不成比例,而且一些工矿企业为了自己的私利也对资源进行了毁灭性的开发,加剧了资源的供应紧张。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的增长,一方面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紧张,而另一方面资源却越来越匮乏,这样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坚持经济发展的同时,要采取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的方针,国家通过法律来约束浪费资源的行为,尤其是要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还要有长远的目光,既要考虑当前的发展,又要注意未来的发展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要为后代人的福祉着想。

最后,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关系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不仅有物质的生产,而且也有自身种类生产的繁衍,维持人类自身的生存,但并不是人口越多越好,它也有一个度的问题。

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必须与物质生产相适应。

当前就我国来说,人口已成为我国一个紧迫的问题,我们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必须控制人口增长。

而控制人口增长首要的是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尤其是对于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问题要紧密关注。

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还要提高人口的素质,不能出现人口数量下去了,人口的素质却降低了,这就需要国家在坚持义务教育制的基础上,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切实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三、人与人的和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基础是实践,而实践是人的实践,是在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使人们之间的关系要和谐,这一和谐的基础就是实践,或者说是社会实践,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