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和防护措施
口腔科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3 9 4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4 年第 1 4 卷第 1 期
・
护理 ・
口腔科护 士职业危害及 防护措施
纪敏
( 内蒙古包头 市包钢 三医院,内蒙古 包头 0 1 4 0 1 0 )
摘要 :随着现 代 医学的发展和对 医院感染认识 的提 高 ,口腔科护士的 自我 防护问题越 来越 受到 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医
l 职业危害 因素
1 . 1 生物因素 引起 口腔科 护士临 床感 染 的病原体很 多 , 但 最应该 重视 的是病 毒 感染 ,特别 是 乙肝 病 毒 ( H B V ) 和人 类免 疫 缺 陷病 毒( H I v ) 。口腔护理人员在四手操作过程中频繁接触沾有患 者的唾液 、血液 、致病菌的口腔器械、注射器的直接感染 ;
1 - 3 . 1 器械植入性损伤
2 . 3 穿有 防护作用的工作服、戴 口罩 、必要 时戴 防护眼 镜
这样做 可以避免 污染 自己的衣 服 、颜 面 以及 减少对 有毒 的化 学物质 和辐 射 的吸收 。因 口腔诊室 空气 中存 在悬 浮的感 染性气 雾 、汞尘 、药液产生 的刺激 性气 味 ,而防 护服 、口罩 、 防 护眼 镜对 这 些气 化 的潜 在病 原菌 、化学 物 质有 重 要 的物
O 引言
口腔科是一个感染高危科室,病人多,复诊次数多,病
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原因分析及对策
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原因分析及对策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口腔科重庆潼南 40266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保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
口腔科医务人员在执行诊疗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对医患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将会对医患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减少院感的发生。
1 不安全因素1.1 生物因素主要是细菌,病毒等引起的感染。
口腔科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复杂、使用频繁,并且绝大多数在患者口腔内进行,口腔器械和医务人员的手常会被血液和唾液污染,除携带大量细菌以外,还可能携带含有血源性传播病原体及其它病毒因子,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等。
国内外相关性研究显示,医务人员接触血源性病原体后,职业暴露发生率国外为52.0%~89.4%,国内为8.06%~93.30%[1]口腔科医务人员HBV感染率是普通人群的6倍[2]。
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缺乏规范,持续的职业防护培训。
未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操作不规范,安全意识淡薄造成。
1.2 物理因素1.2.1锐器伤在诊治过程中,被病人的唾液、血液污染的器械如镊子、探针、拔髓针、洗髓针、扩大针、注射空针等,不慎被刺伤发生率高达80%,。
80.0%~90%的健康医务人员患血源性疾病是由针头刺伤所致[3]。
1.2.2 噪音口腔科诊疗操作通常借助设备,器械来完成,其中高速运转的涡轮手机在使用时噪音常常大于90分贝,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中可引起紧张,焦虑,耳鸣等不良反应。
1.3 化学因素1.3.1 化学消毒剂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接触各种消毒剂,如有效氯和过氧乙酸等,对人体的皮肤、黏膜、呼吸道均有一定程度的损伤,长期接触可引起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
1.3.2 银汞合金调制银汞合金时,汞蒸气在室温下挥发,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后引起体内汞蓄积,可导致慢性汞中毒。
1.3.3 修复材料口腔修复材料含铬化物,修复过程中使用喷砂机产生粉尘多为石英、滑石粉等,长期接触可发生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严重者可导致肺部病变。
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与防范
3.3血源性传染疾病 3.3.1 乙型肝炎
我国为乙肝的高发区之一,乙肝外表
抗原携带率为9.75%,实验证实,HBsAg阳 性的血浆稀释1000万倍,给易感者注射后仍 可引起HBV感染。医务人员,尤其是外科、 口腔科、妇科、产科、内镜检查的医生、 护士,感染HBV者甚多。
近年来,随着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 等血液传播途径传染病患病率的上升,护 士因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潜 在危险也日趋加重。因此,今天让我们来 共同探讨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与防范措施。
何谓职业暴露 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床诊疗、 护理及科学实验等职业活动中被物理、化 学或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直接或间接地 对人体造成损害的情况。
4.7.2 戴手套 戴手套可以防止感染污物接触皮肤, 也是防止血液意外接触的防护措施之一,还能减 少暴露时进入伤口的血液量。有研究说明:如果 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 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 减少50%以上,因此,我们要求护理人员在进行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或破损的皮肤黏膜等操作时 一定要戴手套,假设操作者皮肤有破损时必须戴 两层橡胶手套,以防止病原体进入伤口。
及时清洗或消毒。患者诊疗场所可采取通 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也可采 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 人条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不必 常规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 行消毒。
3.2.医护人员和陪护应按照要求做好个人 卫生防护,诊疗、护理工作结束后应洗手 并消毒。
3.3 在行进过程中的交通工具上发现病例和疑似病 例时,应迅速采取隔离措施,将病人转移到机舱 或车箱后部,其他乘客应距其3排座椅的距离。患 者、乘务人员和乘客应立即带上医用防护口罩。 患者最好使用单独的卫生间,无集中收集排泄物 的,应排入密闭容器内,到达目的地后由专门的 消毒清洁人员进行消毒处理。专门运送病人和疑 似病人的交通工具还应及时对分泌物或排泄物及 其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收集处理。
护士岗位的危险因素与安全防护方法
护士岗位的危险因素与安全防护方法在医疗行业中,护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但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
护士岗位的危险因素包括:
1. 感染风险:护士在处理患者时可能会接触到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存在感染的风险。
2. 暴力威胁:有些患者可能因为病情、情绪等原因对护士进行暴力威胁或攻击。
3. 受伤风险:护士在照顾患者时可能会需要搬动病人,操作医疗设备等,存在受伤的风险。
为了确保护士的工作安全,可以采取以下安全防护方法:
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减少感染风险。
2. 学习自我防卫技巧:掌握如何应对暴力威胁的技巧,保护自己的安全。
3. 健康体能:保持良好的体能和体格,减少受伤的风险。
4. 接受培训:定期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如何应对突发情况,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通过这些安全防护方法,可以帮助护士在工作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护理行业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中。
如注射这个占护士工作量2/3的常规操作,护理人员如被刺伤则可能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因转运病人、给病人翻身可能导致护士腰背损伤;因身体长期固定于某一姿势可能导致手术室护士患颈椎病;因长期接触抗肿瘤药物使肿瘤科护士容易受到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的危害等。
一、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及劳动保护1.化疗药物毒性反应抗肿瘤药物对人体最严重的毒性反应是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随着剂量的增加,血小板和红细胞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还可引起远期毒性,即生殖系统毒性,表现为对生殖细胞有致突变作用以及对胎儿有致畸作用;对高敏体质者,接触后可出现过敏反应。
2.护士吸收抗肿瘤药物途径护理人员在配制抗癌药物过程中,当打开粉剂安瓿及抽取瓶装药液后拔针时,均可出现肉眼看不见的药物逸出,通过裸露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体。
3.防护措施(1)医疗机构和相应部门应制定严格的化疗药品防护方案,提供安全的防护用品和设备,如手套、口罩、防护衣、抽排风设备等。
(2)严格细胞毒素药物的管理操作细胞毒素药物的人数应尽量减到最少;细菌毒素药物配置应集中化;运送距离应保持最短;在运输时应使用防碎和易清洗的容器;容器需清楚地标识以辨认它们的潜在危险;严格细胞毒素药物的操作区域规范;只允许经批准或受过培训的人员进入;该区只储存细胞毒素药物和工作设备;细胞毒素药物应分别储存在通风、安全的橱柜内;操作完细胞毒素药物和脱掉防护衣服后,员工应仔细彻底地洗手和洗脸。
(3)严格遵守接触抗癌药物操作规程配药前洗手,穿隔离衣、裤,佩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戴聚乙烯手套后再戴一副乳胶手套,在操作中,一旦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操作台面应覆以一次性防护垫;割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物降至瓶底,打开安瓿时应垫以纱布,以防划破手套;打开粉剂安瓿时应用无菌纱布围绕安瓿颈部;溶解药物时,溶媒应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以防粉末逸出;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以排除瓶内压力,防止针栓脱出造成的污染,并且要求抽取药液后,在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气后再拔针,不使药液排于空气中。
口腔科人员的职业安全危害及对策
口腔科人员的职业安全危害及对策摘要】目的分析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制定防护措施。
方法对口腔科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对策。
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加强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危害等的预防,可减少工作伤害。
结论根据口腔科职业危害的因素,提出职业防护对策,可有效地降低职业危害。
【关键词】口腔科职业安全危害对策口腔科医生每天接触很多病人,而且在治疗过程中都是直接在病人充满微生物的口腔环境内完成,每天都面临着有感染性疾病的病人,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不安全的因素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1 存在的职业危害1.1 生物性危害在诊疗过程,患者的血液、唾液可直接污染诊疗器械、设备、材料及工作人员的手,如果被污染的针刺伤,不但造成自身伤害,还有可能直接感染上最具威胁的血源性感染性疾病。
1.2 物理性危害由于空间相对较小,来源于牙机噪音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长期在紧张和高噪音的环境工作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听力下降等。
在诊疗过程中易造成锐器误伤及器械污染。
1.3 化学性危害银汞合金是口腔科常用的充填材料,在手工碾汞操作时疏怱使汞珠洒落地面窜入缝隙中不易清除,以致造成汞蒸气对环境的污染,长期吸入可出现牙龈炎、头晕、失眠、腰痛、记忆力减退、性格急躁易怒、手指颤、唾液分泌增多、尿汞高等慢性中毒症状;戊二醛、含氯消毒剂也是常用消毒剂,对人体也产生一些头痛、头晕、胸闷气促、咽喉干痒等症状。
1.4 空气污染正常人体口腔内含有大量的细菌,因而口腔诊疗环境是污染环境[1]。
使用牙钻、洁牙机等高速旋转的诊疗器时,产生的微小飞沫和气溶胶可对环境造成污染,以感染气雾的形式被工作人员吸入。
口腔门诊是患者集中就医的场所,患者咳嗽喷出的飞沫、口腔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等都可造成空气污染[2]。
1.5 媒介传播的危害:在牙科综合治疗台的手机供水系统和吸唾器所致的水污染以气雾或气溶胶形式污染工作人员。
2 防护措施2.1 加强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医护人员对医疗环境中职业感染的危险性认识,自觉地把防护措施应用于工作中,减少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浅谈口腔科护士职业性危害的防护措施
例,产后3例。产前3例均剖宫产结束妊娠,其中1 张恐惧心理,避免再次发生抽搐。嘱病人积极配合
例因病情危重在乡镇医院施行剖宫产,胎死宫内,
治疗及护理工作,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同时做好家
≮勘岛嘞劫‰s寥啤嘞%岛勘尚锄劫勃勘劫岛≮%嘞s脊%%勃嘞勃劫劫≮劫专矿%匈翱匈岛岛匈嘞匀匈翱。缘
工作室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储汞瓶应严密封闭, 防止汞蒸发。充填时,多余的银汞合金要收集在盛 有饱和盐水或甘油的器皿内,深度为17 cm以上。 8减少和避免生理、心理性疲劳
护士要穿有防护作用的工作服,以避免污染自
己的衣服,换洗衣服应有固定的时间和场所,衣服 一旦被血液或唾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由于高速手 机、超声波设备和其它设备所形成的飞沫含有雾化 的血液、唾液和口腔内其它有感染性碎屑,这些气 雾集中于口周60.96-91.44 cm内,包括尘埃和微滴 核,一般小于50“m可以在空气中存在很长时问, 大于50 lxm的颗粒则沉积下来和尘埃混在一起, 室内的活动又可进一步使之回到空气中,成为传染 的一种潜在因素,而口罩对这些气化的潜在病原菌 有重要的物理屏障作用。 4戴防护眼镜
社区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10期
浅谈口腔科护士职业性危害的防护措施
刘微微 (平阴县人民医院口腔科 山东平阴250400)
【中图分类号】R473.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4208(2008)10—0034—02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感染 认识的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 注。护理人员严格的自我防护不仅可以避免自身 遭受疾病的侵袭,同时避免了医院感染给病人带 来的痛苦。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工作特点, 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供参考。 1严格洗手
激光的光束很细,方向性好,能量集中,对人 体最直接的危害是皮肤和眼睛的损伤,所以在室 内操作时应避免激光照射到器械或其它金属反光 物上,放置光导纤维时末端向下,脚踏开关采用安 全防护型,以免误踏。对于眼睛的防护,主要采用 戴防护眼镜的方法。特别强调的是,激光器不同, 所用的防护眼镜也不同,切不可用错。如果一旦眼 睛受到照射或怀疑受到照射时,应立即请眼科医 生检查。 7汞污染防护
periodical__jths__jths2008__0826pdf__082662
家庭护士2008年9月第6卷第9期中旬版(总第119期)2421口腔科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连丽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888(2008)9B一2421—02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口腔科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存在于口腔科诊疗过程中的严重污染问题成为医院感染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因此,加强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防护非常重要。
医务人员做好自我防护不仅可以避免遭受疾病的侵袭,同时避免了医院感染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1口腔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1。
1治疗操作不规范口腔科的治疗操作绝大多数在病人口腔内进行,医生与病人相距不到50cm,喷出的含病原体飞沫可直接进入对方的呼吸道,还可形成气溶胶,污染周围环境中的空气和物品。
医务人员直接或间接接触唾液或血液,使其常处于致病微生物感染的危险环境中。
1.2缺乏医院感染学知识由于医院感染学在医学院校的教学中涉及较少,以及医院在职教育普及不到位。
使绝大多数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贫乏,以至于自我防护意识差。
鄂文华[1]调查两所医院60名急诊护士,自我防护率仅为18.1%。
多年来对医护人员没有把自我防护问题被摆到应有的位置,致使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1.3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由于重诊疗、轻预防,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能严格执行或缺乏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导致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出现有章难循现象。
1.4诊疗环境布局不合理传染病人与普通病人同室候诊、治疗,以及医用超声波洁牙机或用高速牙钻治疗时产生的带有病原体的气溶水雾污染,以及口腔修复打磨产生的粉尘对环境造成污染。
1.5传染性疾病的潜在威胁我国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口腔科医务人员更属病毒易感人群,其感染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口]。
至2003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62159例,艾滋病病人8742例,全国31个省发现有艾滋病病人。
口腔门诊护士职业暴露与防护流程
口腔科因其治疗的特殊性,大多数诊疗活动需在门诊牙科椅上操作完成。
作为服务于口腔医生及患者的护士,由于职业和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口腔门诊护士工作在临床一线,是接触各类患者的第一人,并且负责各类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工作,常完全暴露于各种生物、物理、化学及与工作性质有关的危险因素下,成为高危职业暴露群体。
因此,护士加强自身防护对保护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口腔门诊护士职业暴露特点及防护流程报告如下。
1 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1.1 锐器伤害门诊护士每天需处理大量的一次性物品(检查盘、注射器针头),清洗消毒口腔用车针、根管锉、拔髓针、测压针、涡轮机等,这些器械表面都带有患者的分泌物、体液、血液。
如被HIV、HBV患者使用过的器械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护士在清洗过程中易被锐器、针头刺伤,导致感染机会增加。
李可萍等[1]报道,全球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的意外针刺伤,可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
1.2 紫外线应用口腔诊室的空气消毒要求比普通门诊高,每个诊室须常规进行紫外线消毒1~2次/天。
在每次进行消毒时,开关紫外线时均有一定量的紫外线辐射到人体面部及眼睛,可引起皮肤灼伤、皮肤过敏、紫外线眼炎等。
1.3 电离辐射口腔疾病的许多治疗需要拍摄牙片、口腔曲面断层片等。
门诊护士还承担着部分拍片工作,长期接触到电离辐射,长时间的蓄积、作用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1.4 生物因素口腔科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易接触病人的唾液、血液及受到污染的器械,主要病原微生物包括HBV、HCV、 HIV等经血液传播的病毒。
护士在消毒清洗传递过程中是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而我国是乙型肝炎感染较严重的国家,乙肝病人唾液中HBsAg阳性率为50%~60%,说明通过病人唾液、血液而引起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较大[2],医护人员是感染HIV、HBV、HCV的高危人群[3]。
1.5 化学性危害口腔科使用的仪器、设备、器械,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形状特殊,这些器械使用后都需要严格消毒、灭菌,需使用多种消毒液、润滑剂。
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管理对策
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管理对策介绍口腔科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医疗工作,为患者提供口腔健康的维护和治疗服务。
然而,口腔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也面临一些职业危害因素,如感染传播、物理伤害、化学物质暴露等。
为了保障口腔科护理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
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1. 感染传播•医疗器械交叉感染:由于使用不当或清洁消毒不彻底,口腔器械成为细菌和病毒的传播介质。
•患者身体分泌物暴露:护理人员在处理患者的唾液、血液等体液时容易暴露于病原体。
•空气传播:对于患有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护理人员容易通过呼吸道暴露于病原体。
2. 物理伤害•不当姿势和重复劳动:口腔科护理人员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姿势,或者进行重复动作,易出现肌肉劳损、骨骼疾病等。
•口腔创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时,可能会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患者口腔组织受损。
3. 化学物质暴露•消毒杀菌药剂:护理人员常常接触到一些消毒杀菌药剂,如漂白水、酒精等,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皮肤炎症、过敏等。
•化学药品: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可能会接触到一些化学药品,如麻醉药物、缓解剂等,对身体造成潜在风险。
安全管理对策1. 感染传播•加强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严格按照消毒灭菌操作规程,做好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等,有效避免患者分泌物对护理人员的感染风险。
•加强教育宣传: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健康宣教,提醒他们在呼吸道传染病期间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护理人员的感染风险。
2. 物理伤害•规范操作指南:制定和推广规范的口腔科护理操作指南,教育护理人员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减少工作相关的肌肉和骨骼负担。
•定期休息和锻炼:合理安排工作间隔时间,减少长时间连续工作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 化学物质暴露•替代品选用: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无毒、无害或毒性较低的化学药品和消毒杀菌药剂替代有害物质。
口腔科职业危害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预防和控制口腔科职业危害,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口腔科所有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及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职业危害。
三、职业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1. 化学危害:口腔科诊疗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如消毒剂、粘合剂等,可能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
2. 生物危害:口腔科诊疗过程中可能接触到患者的血液、唾液等体液,存在传染病的风险。
3. 物理危害:口腔科诊疗过程中使用的锐器、高压水枪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4. 心理危害:口腔科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可能面临患者投诉、医患纠纷等问题,产生心理压力。
四、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口腔科职业危害应急处理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医护人员、护士长、消毒员等组成。
2. 应急处理小组职责:(1)制定和实施职业危害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实效性。
(2)组织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职业病防治意识。
(3)定期检查职业危害因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发生职业危害事件时,组织抢救、救治,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五、应急处理措施1. 化学危害:(1)规范使用化学试剂,加强个人防护,如佩戴手套、口罩等。
(2)操作后及时洗手,避免化学物质接触皮肤。
(3)发生化学物质泄漏,立即隔离污染区域,通知专业人员处理。
2. 生物危害:(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2)加强消毒、灭菌工作,确保诊疗器械的清洁与安全。
(3)对疑似传染病患者,立即隔离,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3. 物理危害:(1)规范使用锐器,操作时注意安全,避免刺伤。
(2)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发生意外伤害,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4. 心理危害:(1)加强医护人员心理疏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建立医患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医患纠纷。
(3)组织心理健康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心理素质。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职业危害事件的能力。
口腔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
9. 06 %护 士知道 在紫 外线
消毒 时要保 护皮肤和 眼睛 , 紫外 线开关 安在消毒 室外 , 消毒在
防护现状 , 强 自我 防护意识 , 增 我们采 用 问卷方 式对 5所医 院
口腔科护士进行职业 防护调查 , 现报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无人条件下 , 避免两 眼直视 , 护 目镜 。 戴 紫外线 消毒 时产生大量 臭氧 , 消毒完毕开窗通风 3 n后人员方 可进入 。摄片辅助检 0 mi
大, 尤其是活动性肺 结核及未确诊者危害性更大 。提高防范意
识 , 清血液体 液传 染危 害性 , 认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 做好消毒隔
员也是 高危人群 , 护士是最危险的人群【 我国 目前人 口中乙型 l 】 。 肝炎病毒 总感染率高达 6 %左右[ 艾滋病 、 0 2 1 , 性病的发生率呈上
升趋势 。 口腔科 护士 由于工作 的特殊性直接接触 患者的血液 、 体液 、 分泌物较多 , 职业暴 露概率更大 , 为了解 口腔科护士职业
离 , 护性着 装 , 保 尤其操 作前 后洗手 消毒 , 防止 医源 性交 叉感
染, 必要 时戴手套及护 目镜 。
32 物理性损 伤 因素及 防护 .
括 唾液 ) 中分 离得到 ; 另外结核杆 菌传染 给医务人员 可能性极
器械 中锐 器刺伤 率高达 9 . 26 %.结论 口腔科 护士在操 作过程 中不可避免地要接 触到患者 的血 液、 液 , 体 在护理 操作 中被 锐
器刺伤概率 高, 作 中职业 防护意识 淡薄。应增 强护士 自我保 操
1 6 5 .
表 2 口腔科护士防护知识掌握情况 ( ) 例
[ 黄世珍 . 产科手册[ ] 3 上海 : 3 】 妇 M . 版. 第 上海科 学技术 出版 社 ,9 8 19 :
口腔科护理危险及防护
一、口腔科护理人员面临的职业危险口腔科护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危险,这种危险并非是指意外事件,而是在工作当中所接触的各类病情的人、工作中所涉及的各种化学物质、使用医疗设备时的伤害以及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危害等。
口腔科与一般的可是不同,它们往往具有更多就医人流量,病从口入,97%的疾病都可以通过口腔进入到人体,对人体产生危害,而口腔科的护理人员在帮助患者做护理的时候,患者基本都要张开口腔对着护理人员。
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当中不可以避免的就要接触到各类病菌,一旦有所疏忽,很容易就会将病毒传染给护理人员。
二、口腔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及原因1.生物危险因素生物因素危险是指患者体内所携带的各类病原体,如乙肝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结核病毒等。
这一类病原体通过口腔传播的几率要远远大于其他病毒,因此口腔科护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所要面临的几率也就远超过了其他人类群体。
2.化学危险因素化学危险因素是口腔科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所接触到的各种化学物品,这些化学物品的长时间接触会给护理人员带来很大的危害。
如银汞合金调制和充填过程产生的汞蒸气,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造成的汞中毒;长期接触、使用麻醉剂的护理人员可以导致不良妊娠结局、肝脏病、肾脏病及维生素B12代谢紊乱的发生率提高;甲醛、戊二醛造成的接触性皮炎、哮喘和鼻炎等。
3.物理危险因素物理危险因素也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一种危险因素,在平时的护理工作过程当中,口腔科护理人员可以说是接触针头、口腔科的放射性检查中的各种辅助设备最多的人群,在这个工作过程当中,一不注意就很容易造成针刺损伤,而针头上可以携带的各类病原体就可能传染给护理人员;同时,长时间的使用放射性检查医疗设备,会给护理人员造成电离辐射过高,从而出现恶性肿瘤、白血病、不良妊娠及放射病等;口腔科所使用的激光束也会给护理人员的视网膜造成巨大的伤害。
4.心理危险因素心理因素主要就是长时间的护理工作所给护理人员带来的精神压力,如疲惫、精神紧张等病症。
口腔科护士职业性危害的原因及防护
口腔科护士职业性危害的原因及防护目的口腔科护士职业性危害的原因及防护。
方法分析口腔科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及口腔科护士职业性危害的防护。
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加强职业性预防,减少职业性伤害。
结论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最好的办法是了解易被感染的因素,加强防护意识,并采取最好的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标签:口腔科护士;职业危害;防护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牙齿疾病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口腔科的诊疗项目增多,发生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也日益突出,口腔科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也使口腔科护士成为易受感染的高危人群。
为此,加强普及医护人员对职业性危害原因的认识和控制感染发生以及个人防护都有重要的作用。
1 口腔科护士职业性危害的原因口腔科护士每天接触很多患者,每天都面临着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只有掌握口腔诊疗过程感染的来源途径和基本知识才能更好的防护自我。
1.1生物因素引起口腔科护士临床感染的病原体很多,但目前最引人重视的是病毒感染,特别是乙肝病毒(HB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
HBV是一种DNA病毒,1993年Bell等[2]调查发现,口腔科人员因接触HBV 患者发生污染的机会增加了3~5倍,感染的发生率随医务人员工作时间的增长及与患者直接接触次数增多而增加。
据有关资料表明,HBV的传播在口腔科明显高于其他科室[3]。
艾滋病(AIDS)在全球流行日趋广泛,据Glick调查表明,HIV已在人牙髓组织上见到[1],但是通过唾液传染给护士的机率很低,而HIV病毒最普遍的感染途径可能是通过污染针头的刺伤,其发病率虽然较低,但带来一系列的医疗、社会、伦理方面的问题要特别重视。
1.2化学因素口腔科护士接触的化学消毒剂均具有刺激性、挥发性强等特点,直接接触或吸入会对皮肤黏膜、呼吸道产生一定的损伤,如含氯消毒剂、戊二醛等,还可以引起气喘、鼻炎等1.3物理因素针刺伤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危害,其危害不仅限于针刺伤本身,还可以传播疾病。
口腔门诊护士锐器伤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口腔门诊护士锐器伤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目的分析口腔门诊护士发生锐器伤常见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自身防护意识不足;操作中未安全使用、处理锐器;防护用品使用不当;自身心理因素。
根据口腔门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制定全面的防护对策。
方法首先从观念上加强教育,提高锐器伤的防护意识;从操作上规范流程,分别在口腔诊疗操作的治疗前准备、治疗中配合及治疗后用物整理各阶段全面地进行锐器伤的防护,并做好自我防护;提高自身素质,保持稳定心态;正确处理锐器伤,严格执行职业暴露呈报制度。
结论锐器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为维护自身健康,减少职业性血液传染病的危害,积极预防锐器伤刻不容缓。
我们应从点滴做起,全面、积极预防锐器伤,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标签:口腔门诊护士锐器伤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当前,血源性传染病对在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危害性有上升趋势【1】。
据报道,有2O多种血源性传染疾病可通过针刺伤传染【2】。
由于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针刺伤时只需0.004 mL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就可以使受伤者感染乙肝病毒【3】。
2009年卫生部颁布了《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进一步强调了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重要性。
口腔门诊器械种类繁多,精细且尖锐,加之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口腔门诊护士全程参与口腔诊疗工作,并且承担着医疗废物的处置及器械清点、消毒灭菌等工作,被尖锐器械刺伤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
本文就口腔门诊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锐器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防护对策。
1.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1.1 自身防护意识不足部分年轻护士对于针刺伤的危害及相关预防知识不了解,缺乏标准预防意识,没有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
工作中贪图方便省事,个人防护行为不到位,存在侥幸心理。
对可能发生锐器伤的潜在因素缺乏预见性,未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1.2 操作中未安全使用、处理锐器1.2.1 治疗前治疗前较多发生于抽取利多卡因注射液等麻醉药物时,操作者被安瓿瓶玻璃碎片划伤;或者由于操作者未及时妥善处理安瓿瓶而导致他人误伤。
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风险评估及对策
⼝腔科医务⼈员职业风险评估及对策⼝腔科医务⼈员的职业风险评估与⼲预措施探讨摘要:⽬的:评估⼝腔科医务⼈员职业风险,采取有效⼲预措施,提⾼⾃我防护能⼒,减少发⽣职业感染。
⽅法:2014年6⽉⾄2015年5⽉期间,笔者对⼝腔科医护⼈员进⾏交流访谈和观察,了解⼝腔科专科特点,分析医务⼈员职业感染危险因素及途径,制定了切实可⾏的防范措施。
结果:⼝腔科医务⼈员职业防护意识⽋缺和防护⽔平较低,应重视职业防护培训,全⾯提⾼诊疗过程中的⾃我防护能⼒。
结论:采取改进⼝腔科环境布局、健全防护制度和⼯作流程、配备防护设施及个⼈防护⽤品、加强培训与监督考核等系列⼲预措施后,发现医务⼈员职业防护意识和⽔平明显提⾼,2015年6⽉⾄2016年5⽉期间,即采取改进措施后⼀周年发⽣职业暴露事件0例,⽽在改进前⼀周年发⽣职业暴露事件6例,六步洗⼿的正确性从56%提升⾄100%,依从性从45%提升⾄82%,有效降低了⼝腔科医务⼈员职业暴露风险,保障了⼝腔科医务⼈员职业安全。
关键词:⼝腔科医务⼈员职业风险评估⼲预措施近年来,随着⼝腔医学发展和⼈民群众⽣活⽔平提⾼,⼈们对⼝腔卫⽣与⼝腔健康的关注⽇益增强,⽛科治疗需求得到同步增长。
⼝腔正畸、⼝腔美容等项⽬逐渐进⼊⼝腔门诊诊治范畴[1]。
⾃1984年报道全球⾸例由于职业暴露⽽被HIV感染的护⼠以来,医护⼈员执业过程中职业暴露的危害备受关注[2],作为医院感染⾼风险的重点科室,⼝腔科医务⼈员职业防护⼯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笔者通过评估其职业风险因素,提出针对性⼲预措施,⽬的在于使⼝腔科医务⼈员职业暴露风险最⼩化。
1.评估职业风险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1⾃我防护意识淡薄⼝腔科医务⼈员对职业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存在重治疗轻防护⼼理。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是⽬前⼤部分⾼职院校尚未单独开设职业防护课程,缺乏系统的职业防护理论知识教育;⼆是临床实践中⼝腔科患者⼤多不需住院,通过门诊就能解决问题,易造成就诊者是“正常⼈”假象,导致操作过程中防护措施不到位,如操作时不能严格执⾏消毒隔离制度、戴⼝罩不规范、喷溅操作时未戴防护镜、诊疗结束未及时洗⼿或戴着⼿套开医嘱等。
口腔科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
1.AIDS在口腔的临床表现 AIDS的口腔病变往往是AIDS的先兆表现或首发症状
AIDS在口腔的临床表现
① 病毒感染症状:常见为毛状粘膜白斑(HL),单纯疱疹、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疣、乳头状瘤 等。HL主要见于舌背和舌腹,以舌缘为最典型,呈白色肋骨状弧形排列,与舌体长轴相垂直, 可以认为是AIDS发病的早期和特殊表现;
二、化学性危害因素 2. 化学性危害因素
在消毒灭菌和患者的诊治中,护理人员经常 接触消毒剂、麻醉剂、汞等有毒物质。
• (1)戊二醛:戊二醛是口腔科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属于高效灭菌剂, 能有效杀灭艾滋病、乙型肝炎病毒。但戊二醛本身也会对皮肤、粘膜有 轻微的刺激性,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哮喘和鼻炎等疾病。
• (2)麻醉剂:会造成不良妊娠、肝肾疾病。
•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1
六步洗手法
1
速干手消毒剂使用方法
1
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双 手相互揉搓覆盖整个双手表面。
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洗手揉搓的步骤 进行揉搓。
双手干燥后,手即达到安全的要求。
锐器的处置
• 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
1
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洗手戴手套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使用后,应立即丢 入尖锐物收集箱
严格工作环境消毒
2
• (1)诊疗室的消毒处理:口腔科诊室的空气中含有多种病原微生物。开诊 前应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每天诊治结束后,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保持室内 清洁,治疗室每天用紫外线灯消毒1小时,地面用消毒液,如0.3%过氧乙酸 或用每升含有效氯1000—2000mg的消毒液湿式拖擦。
口腔专科护士职业风险管理
口腔专科护士职业风险管理摘要:随着生活水平和自我意识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关注。
牙齿虽然是我们身上很细小的器官,但是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所以人们对口腔门诊也越来越关注,这就对口腔专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有较高的护理知识、良好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高超的服务品质。
这样为了保证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避免医患纠纷,研究口腔专科护士所面临的风险和准备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口腔专科护士;职业风险;防护措施医疗护理是关乎我们国民生活和健康的大事。
而“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士作为医疗环节中的重要一员,承担着医生医嘱指导和为患者护理的具体操作功能。
护士不但需要了解医生的医嘱要求和专业技能,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具体细节操作。
口腔门诊就诊患者多,工作强度大,这对门诊护士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也有比较大的风险。
我们通过口腔门诊护理工作的风险分析,尝试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希望能对口腔门诊的完善和发展,护士人员的健康保障做一参考。
1.物理伤害1.锐器伤害相对于其他科室,口腔科经常需要配合较多的器械使用。
口腔门诊护士每天都必须接触镊子、注射针头、根管针、拔髓针等具体有伤害性的锐器。
这些锐器小而锐利很容易刺伤皮肤。
如果患者患有乙肝等易感传染病,护士再接触到就很容易被感染。
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之一,且艾滋病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1].。
而据统计,口腔门诊护士中,被利器刺伤发生率为92.6%;这直接反映了门诊护士的暴露风险极高。
2.紫外线照射根据口腔科的较高的消毒标准,口腔科所有器械每天都需要多次消毒。
每次消毒时,护士都不可避免的接触到了紫外线,这不仅会引发过敏和炎症,还会引起皮肤灼烧等问题。
据统计,口腔科护士中因紫外线消毒而损伤皮肤或眼睛的,发生率达到9.4%;3.噪音污染口腔门诊中经常使用的苏涡轮牙钻和超声结石机等,都有较大的噪音污染。
每天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工作中,听力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干系统等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口腔护士的疲劳、烦躁、听力下降,还会带来较大的精神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经常接触 的化学 消毒 剂和浓 度较 高 的有毒 气体 、 噪音 、 口
腔科特殊器械的使用等多种有 害因子 , 使得 口腔科 护士 的职 业防护 日益受到重 视 。现 就 口腔科护 士常 见 的职业危 害 与
防护进行论述 。 1 口腔 门诊 潜 在 的职 业 危 险 1 1 感 染 的危 险 .
12 物 理 性 损 害的 危 险 .
醛 。长期接触 和吸人 可引起 过敏 、 炎 、 喘和 鼻炎 等。此 皮 哮
外 紫外线照射产生 的臭 氧亦会对人体产生不 良影 响。 1 4 社会 心理 因素造成的危 害 口腔科工作 有着相 当的特 .
殊性 , 护士 主要进行 椅旁护理 , 每天要 面对 大量 的牙病患者 , 咨询 接诊安排病人 , 时准 确传 递 医生所 需 的器 械材 料 , 及 工
错等现象 。 12 2 辐射 。辐射 包括 电离辐射 和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 .. 可致恶性肿瘤 、 白血病 、 良妊娠及放射 病 , 不 其来源在 口腔科 主要为放射性 检查 和治疗 。非 电离 辐射 源 主要来 源为光 固
化仪 , 其最大的危害是对视 网膜造成不 可逆损伤 。
13 化 学 性 损 害的 危 险 .
作量 大 、 节奏快 、 时间精 神 紧张容 易造成 护理 人员 生理 和 长 心理 疲劳 。科技 的快 速发 展带 动 了牙科材 料 和技术 的快 速
更 新 , 求 护 理 人 员 不 断 学 习 知 识 适 应 变 化 , 此 , 理 人 员 要 因 护
还必 须承受学 习的压力 。
2 口腔 门诊 的 职 业 防 护
维普资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 0 0 7年第 2 0卷第 6 期
JMe er& P a o. 0 No 6J n2 0 dTho reV 12 , . ,u 0 7
73 3
口腔科 护士的职业 危害和防护措施
沈 关键词 口腔科 护士 职业危害 荃 江苏省南 京市 口腔医院 门诊部 20 0 108 防护措施
中 图分 类 号 : 4 3 7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17 8 (0 7 0 —7 30 R 7 .8 B 10 —5 5 20 ) 60 3 —2
在 口腔治疗 中, 由于各 种 医疗 器 械与患 者 的唾液 、 液 血 直接接触并刺破 口腔组 织 , 一些经 血液 传播 的疾 病 , 乙型 如 肝炎 、 丙型 肝炎 、 艾滋病 等 , 通过 沾有病人 血液 、 唾液 的 口腔 器械和医务人员 污染 的手传 播而 造成 医院 感染 。 口腔科使 用的器械锐利 , 局部麻 醉 的情 况也 很 多, 这些 因素使得 口腔 科护士被针刺伤 的机率大为增加 。此外 , 口腔科护 士在工作
1 1 1 血源性感染 的危 险。据统计我 国约有 1 ~ 1 的 .. 0 2 人 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 近年来艾 滋病 在我 国的发病率也 呈倍 增趋 势。艾 滋病患者因缺乏免疫力 , 易患全身各 系统疾 病, 也可波及到 口腔 出现相应 损害而到 口腔科就诊 。一些 医 务人员缺乏严格 的无菌操作观念和个人 防护 意识 , 作 中不 工 戴 口罩、 眼罩 、 手套 , 或在 治疗下 一位 病人时 不更换 手套 , 不 注意洗手 或工作 中不慎因锐器刺伤而导致 医务人 员感染 。 1 12 空气及环境 污染 。口腔治疗 中牙钻 、 .. 手机 、 高速涡轮 机、 超声 洁牙器等器械在使用时产生 的微小 飞沫和气溶 胶悬 浮于空气 中, 经消 毒 的修 复体 打磨 、 治后 的机 械抛光 等 未 沽 形成 的微小碎屑 , 以感染性气雾 的形式 污染 室内空气 和周 围 环境 , 牙源性微 生物气溶胶 的主要危 害对象是 与患者 近距离 接触 的医护人员 。工作 中医护人 员如果 防护不严格 , 给 医 将 护人 员带来很 大 的危 害 。同时 , 口腔科 病人 就诊 时 间长 , 次 数多 , 诊室 内如 通风不 良可致使空气污 浊, 环境污染严重 。 1 1 3 锐 器伤 的危 害 。 口腔科 医 疗器 械 多有 锐利 的尖 或 .. 刃, 并且使用频 繁 , 很容 易损 伤手 指皮 肤 。据 报道 , 2 有 0多 种血源性传播 疾病可通过针刺传染 , 中包括 目前 尚无 特效 其 疗 法的艾 滋病 。8 以上的临床护 士都有 被针刺伤 的经历 ; 0 针刺 伤时 , 只需 0 0 4 带有 乙肝病毒 ( V) . 0 ml HB 的血液 足以使 受伤者感 染 HB , 、[ 。
自我防护意识淡 薄 , 教育 滞后 、 视程 度 以及管理 力度 重
不够 , 防护制度不健全 , 缺乏相应 的支持 系统 , 自我防护 问题
没有摆在 应有 的位置 , 使护士职业防 护工作长期 以来属 于 致 空 白。因此 , 口腔科 护 士 的职 业 防护1 汞 。银 汞合金调 制和充 填过 程产生 的汞蒸 气 , 过 .. 通
呼吸道 和皮肤 进入人体 , 引起 汞吸收 , 致慢性汞 中毒 、 可 过敏 性皮炎 、 牙龈炎 、 口炎 、 发 、 心、 脱 恶 呕吐、 腹痛 、 腹泻 和精 神神
经症状等 。
1 3 2 消毒剂 。作为一 家大 型 口腔 专科 医院 , 院 已全 面 .. 该 实施 了小器 械高 压蒸 汽灭 菌 , 解决 了 口腔科 小器 械 灭菌 难 题, 在提高 灭菌效果 的同时也减少 了化学消 毒剂如戊二 醛等 的使用 。大大 降低 了 因接 触化 学 消毒 剂所致 的皮肤 及 呼吸 道的刺激 以及致 敏作 用。但在 大量 未开 展小 器械 高压 消毒 的综合 医院 口腔 科 门诊 , 在 使用 作 为 高效 灭 菌 剂 的戊 二 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