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一共有多少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法运算。

本节课通过简单的场景和实物,让学生感受到加法运算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图片、卡片、实物等,便于教师进行教学。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多样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数的认识和运算规则还不够熟悉。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形象直观的展示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学习能力和兴趣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法运算的意义,掌握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求两个数的和。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法运算的意义,掌握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求两个数的和,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卡片、实物等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演示、课堂讲解、学生实践等手段,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数出图片中的物品数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加法运算的意义,讲解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用卡片、实物等进行加法运算,求出两个数的和。

4.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加减法》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0-10的加减法运算,本节课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提高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加减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部分学生可能还停留在机械记忆阶段,对加减法的实际意义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计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加减法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提高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2.难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加减法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数学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小棒、计数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3只小鸟和2只小鸟,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引导学生思考加减法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实际情境:小明有5个苹果,妈妈给了他3个苹果,问他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用小棒进行实际操作,体验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系列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用计数器或小棒进行实际操作,如:3 + 2 = ?,4 - 1 = ? 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道加减法题目,用实物道具进行表演,如:3 + 2 = ?,4 - 1 = ? 等。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时《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时《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时《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加法的意义,理解加法算式的构成,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此基础上,他们已经掌握了数的认知,能够认识10以内的数,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理解加法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法算式的构成。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课件。

2.学具:准备小动物卡片、数字卡片等。

3.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方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播放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如小动物们举行运动会,有的小动物已经到达终点,有的小动物还在路上。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小动物数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故事中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已经到达终点的小动物和还在路上的小动物的数量。

提问:“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得出答案。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每组发放小动物卡片和数字卡片。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组成故事中已到达终点的小动物和还在路上的小动物的数量。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加号、了解加法的意义,能够通过数数、点数等方法,正确地进行加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于加法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形象操作来辅助。

他们对数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图片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能够通过数数、点数等方法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法的本质,能够将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苹果、香蕉等水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水果的个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出示一个苹果,问学生“还有一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法的意义。

3.教学展示:教师通过实物、图片等展示,让学生观察并找出相同数量的事物,进行加法运算。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数数、点数等方法,进行加法运算。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并应用加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以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为主线,通过图示、文字等形式,展示加法的意义和步骤。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一共有多少-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一共有多少-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一共有多少-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一共有多少” 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2.培养学生的耐心,能够靠自己完成数学运算;3.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培养其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在一年级的数学课本中,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一共有多少”。

这个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比较简单,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正确的使用数学计算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该问题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1.认识数字中的位数;2.熟练使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符号;3.学习使用类比法和逐步排序法等问题-solving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一些有关“一共有多少”的题目;2.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现有的数学水平;3.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教学步骤第一步:学生复习数字中的位数在让学生使用等式进行计算之前,需要先让学生了解数字中的位数。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快速地认识数字的大小和位数。

第二步:让学生学习加、减、乘和除法在学生了解了数字的位数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加、减、乘和除等基本运算符号的使用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运算题,让学生逐步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

第三步:让学生掌握类比法和逐步排序法在学生了解了加减乘除等运算符号之后,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类比法和逐步排序法来解决“一共有多少”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两种方法的含义,并让他们学会使用这两种方法来解决类似的问题。

第四步:让学生练习解决“一共有多少”的问题在学生掌握了类比法和逐步排序法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练习使用这两种方法来解决“一共有多少”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让学生逐步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

教学评估在学生完成了数学练习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估,看看他们是否掌握了计算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测验来测试学生的能力。

最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通过观察和数数来找出物品的总数。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并理解整数的加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数的概念和加法运算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整数加法的概念,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数数、计算等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学会合作与交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整数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加法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加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物品,如苹果、玩具等,用于展示和操作。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例和动画,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一些物品,如苹果、玩具等,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物品的数量,引出加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课件,呈现实例,如“小猫拿走了3个苹果,小狗拿走了2个苹果,一共拿走了多少个苹果?”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引出加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每组拿一些物品,然后计算出一共拿走了多少个物品。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有关加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可以分为简单和复杂两个层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题目进行解答。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有关加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通过数数来计算物品的总数。

本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数的加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整数的加法运算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

同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能够数数和统计物品的数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数的加法运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整数的加法运算。

2.难点: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物品,如苹果、球等,用于教学演示和小组活动。

2.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实例和板书。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课的主题。

故事中,有两个角色,它们分别有一些物品,我们需要帮助它们计算一共有多少物品。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物品,如苹果、球等,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每种物品的数量。

然后,将两种物品放在一起,让学生尝试计算一共有多少物品。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一堆物品,让学生互相数一数和计算一共有多少物品。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可以是图片题,让学生根据图片中的物品数量进行计算。

教师检查学生的答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教室里一共有多少学生。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运算进行计算,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

《一共有多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共有多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共有多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一共有多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一章《认识数字》的第四节《一共有多少》。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加法的概念,能够运用加法计算两个数相加的结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加法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加法的概念,能够运用加法计算两个数相加的结果。

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加法运算的本质,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加法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数字卡片、小棒、计数器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PPT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3只小鸟和2只小鸟,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鸟?”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用自己的小棒或者数字卡片表示3只小鸟和2只小鸟,然后通过加法计算出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3. 讲解加法:通过黑板和粉笔,讲解加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4. 练习加法:让学生通过计数器或者数字卡片,自主进行一些加法运算,如4+3、4+5等,然后将结果告诉老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加法第一个数 + 第二个数 = 和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如第7页的3、4、5题。

2. 自己找一个实际问题,用加法进行计算,并将答案告诉家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了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加法运算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对加法运算的讲解和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回家后,找一些实际问题,用加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在教案中,情景引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时《一共有多少》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时《一共有多少》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时《一共有多少》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加法的意义,学会用加法计算两个数量的总量。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从而理解加法的含义,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加法概念的理解尚处于初级阶段。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够用加法计算两个数量的总量。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学生对于数的认知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充分感知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法的意义,学会用加法计算两个数量的总量。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法的意义,学会用加法计算两个数量的总量。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能够主动运用加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从而理解加法的含义。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图片和实物,用于创设情境和引导学生操作。

2.学具准备:为学生准备一些小卡片或小玩具,用于学生分组操作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可爱的图片,如小动物、水果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图片中的数量关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实际情境,如分水果、分小动物等,让学生观察并操作。

引导学生用加法来表示这些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组操作,每组选择一个情境,用加法来表示数量关系。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一共有多少》学习任务单(作业设计)
学习过程学生活动1:说一说,数一数,有几支铅笔?
学生活动2:数熊猫
(1)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
(2)我能算一算一共有几只熊猫?(摆一摆,画一画)
(3)我能用加法算一算一共有几只熊猫?
☐〇☐=☐
学生活动3: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作业设计1.数学数25页第二题。

2.计算
2+3= 1+2= 3+1= 1+1= 2+2= 1+3= 4+1= 2+1=3.看图列式计算。

()+()=()()+()=()
学后反思1、我理解了加法的意思?把两个部分()
2、我在本节课中表现得最好的是:
(☐观察☐操作☐思考☐倾听☐合作☐提问☐答问☐评价)。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一共有多少》教(学)案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一共有多少》教(学)案

一共有多少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24~26页“一共有多少”。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是加法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的,教材上呈现的一个小朋友两手分别拿着3枝与2枝铅笔的情境,是他们生活中经常玩耍的一个动作,把两部分合起来就是数学加法的雏形,也是学生认识加法意义的基础,由于情景中的操作动作每个学生都可以演示、体验,所以学生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就有了一个体验的机会,同时教材中还呈现了学生所喜欢的小熊猫吃竹子的情景,学生乐于接受并有兴趣进行探究吃竹子的小熊猫和没吃竹子的小熊猫一共有多少。

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图中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好玩、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所以他们喜欢通过操作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从而获得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的不同,学生对加法的理解以及计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学生已经能够快速计算10以内的加法,可是有的学生还没有上过学前班,计算能力会稍差一些。

教学目标: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

2.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及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铅笔情境)。

师:今天老师请到了咱们数学王国里的一位好朋友跟咱们大家一起来上这节数学课,大家想知道她是谁吗?生:想!师: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先出示图1)同学们快看,大家还记得她吗?生:记得,是笑笑!师:恩!同学们真棒!那大家快看看,笑笑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啊?生:铅笔。

师:非常好!再请大家仔细地看一看笑笑是怎样拿铅笔的呀?生1:笑笑一只手拿了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了2支铅笔。

师:说得真好!(接着出示图2)同学们再看,从这幅图中你又知道了什么?生2:笑笑把她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了一起。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