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步骤和方法教案
《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
《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素养。
2.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的观察与记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有机化学实验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介绍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和鉴定等。
2.实验仪器的使用:介绍实验室常用的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如试管、烧杯、蒸馏器等,并演示其正确使用方法。
3.实验操作步骤:讲解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如加热、冷却、搅拌等,并演示其正确操作方法。
4.实验结果的观察与记录: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准确记录,包括实验数据、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等。
5.实验设计与实验分析: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演示实验仪器的使用:现场演示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讲解实验操作步骤:详细讲解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并进行示范操作。
5.实验结果的观察与记录: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准确记录,强调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6.实验设计与实验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7.总结与反思:总结实验课的重点内容,并进行反思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评估其掌握程度。
2.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记录的规范性: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评估其准确性和规范性。
3.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的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方面的表现,包括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的深度等。
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案高中化学教案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课标要求]1.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初步学会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常规方法。
3.初步了解测定元素种类、含量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4.了解确定分子式的一般方法与过程以及根据特征结构和现代物理技术确定物质结构的方法。
1.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基本步骤:分离、提纯→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2.采用蒸馏法可将沸点差大于30 ℃热稳定性强的有机混合物提纯。
3.利用萃取剂将有机物从另一种溶剂中提取出来的过程叫萃取。
4.质谱图中最大质荷比即为相对分子质量。
5.红外光谱测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
6.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峰数即氢原子种类数,面积之比为各类氢原子个数之比。
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2.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1)蒸馏①用途: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
③装置和主要仪器:(2)重结晶①用途:分离提纯固态有机物。
②原理:利用两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相差较大,采用冷却或蒸发将物质分离提纯。
③适用条件a.杂质在所选溶剂中溶解度很小或很大,易于除去。
b.被提纯的有机化合物在所选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该有机化合物在热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大,冷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冷却后易于结晶析出。
④实验仪器与操作步骤:(3)萃取①原理:液-液萃取是利用有机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将有机化合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固-液萃取是用有机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②适用条件:有机化合物与杂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有较大差异。
③实验装置:④实验操作:加萃取剂后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从下口将下层液体放出,并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特别提醒] 选用萃取剂的三原则(1)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高中化学教案:有机化合物实验探究
高中化学教案:有机化合物实验探究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1.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特点2. 实验中常用的鉴别方法——红色试剂、溴水试剂等三、实验器材和试剂四、实验步骤1. 制备透明液体样品:利用活性金属钠与醇类或羧酸反应制得乙烷基钠或苯甲酸钠,并进行后续处理。
2. 制取固体样品:利用芳香化合物苯酚或安息香酸铵进行固态反应制备固体有机化合物。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1. 样品的外观和性质观察2. 离子共存情况下的分辨检验方法探究(示例:甲醛与乙烯二胺反应)六、实验注意事项和安全提示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有机化合物的实际操作,探索其性质特点,并了解常用的鉴别方法,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及其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1.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特点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作为骨架,通过共价键与其他元素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一般来说,有机化合物分为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族化合物等几类,并具有独特的燃烧性质、溶解性质以及一些特殊的官能团。
2. 实验中常用的鉴别方法——红色试剂、溴水试剂等在实验中,需要使用一些常见的试剂进行对有机化合物的鉴别。
比如红色试剂可以用于区分含羟基或羧基的化合物,溴水试剂则可以指示是否存在不饱和键。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实验器材:1. 烧杯2. 温度计3. 密封管4. 反应管5. 隔水槽实验试剂:1. 活性金属钠2. 醇类(比如乙醇)3. 芳香化合物(比如苯酚)4. 安息香酸铵5. 红色试剂(酚酞溶液)6. 溴水试剂四、实验步骤1. 制备透明液体样品:取适量活性金属钠与醇类(比如乙醇)加入反应管中,并在隔水槽中进行反应,产物为透明液体。
2. 制取固体样品:取适量芳香化合物苯酚或安息香酸铵加热反应,直到得到白色固体有机化合物。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1. 样品的外观和性质观察通过对制备的有机化合物样品进行外观和性质的观察,可以初步判断其属于哪一类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高中化学教案
有机化合物高中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4. 培养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4.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检验5. 有机化合物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分类、命名、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2. 难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机化合物的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应用。
3. 采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2. 第二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命名3. 第三课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一)4. 第四课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二)5. 第五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检验六、教学内容:6.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6.1 烃类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6.2 醇类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6.3 醚类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6.4 酮类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6.5 羧酸类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七、教学重点与难点:7. 重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8. 难点:有机反应机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八、教学方法:8. 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深入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9. 运用实例讲解法,通过具体案例讲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
10. 利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九、教学安排:9. 第一课时:烃类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10. 第二课时:醇类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11. 第三课时:醚类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12. 第四课时:酮类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13. 第五课时:羧酸类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十、教学评价:14.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期中期末考试。
初中有机化合物概念教案
初中有机化合物概念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3. 能够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4. 了解有机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2.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教学难点:1.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2.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视频或图片;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有机化合物?2. 学生回答: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3. 教师补充: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是化合物中的一大类。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通过课本或PPT课件自主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特点;2. 学生通过课本或PPT课件自主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2.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3. 讲解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四、实例分析(10分钟)1.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如糖类、脂肪、蛋白质等;2.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如水、盐、氧化物等;3. 学生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3. 教师讲解答案。
六、总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特点和组成元素;2. 学生总结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3. 学生总结有机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实例分析、课堂练习和总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特点、组成元素以及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同时,通过生活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了有机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示范教案
本章复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教学目标1.整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分类、同分异构体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2.能依据有机化合物的碳骨架和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研究,依据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共价键类型和共价键极性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分析预测。
3.通过识别和书写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复杂性,通过实验探究、信息整合和解决具体问题初步学会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及分子结构的确定原理。
4.通过进行知识整理、重点知识的迁移应用,帮助学生在应用中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整理(依据碳骨架分类、依据官能团分类和同分异构体),迁移应用◆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本章内容结构【新知讲解】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1.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决定于原子间的连接顺序、成键方式和空间排布2.化学键:共价键的类型和极性影响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基团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共价键的极性。
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与性质的两个视角:碳骨架、官能团1.依据碳骨架分类(在方框中写出代表物的结构简式)2.依据官能团分类(在方框中写出代表物的结构简式)三、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体现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复杂性。
【学生活动】请举例说明各种异构现象【课堂练习】1.用一个氯原子取代下列物质中甲基上的氢原子,所得产物只有一种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ABCD2.碳原子数不超过10的烷烃,一氯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的有()A.2种B.3种C.4种D.5种参考答案:C3.写出分子式为C8H10、且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参考答案:4.乙酰水杨酸是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丁香酚具有抗菌和降血压等作用,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1)乙酰水杨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碳骨架分类,乙酰水杨酸和丁香酚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教案: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高中化学教案: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一、引言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有机化学研究的基础。
通过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有机反应的原理和方法,并掌握实验操作的技能。
本文将介绍高中化学教案:“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的具体内容和教学设计。
二、背景知识在开始进行有机化合物合成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性质。
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构成的,通常包含氢、氧、氮等元素,具有多样性质和广泛应用领域。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规则、官能团及其在反应中的作用对于理解有机反应过程至关重要。
三、实验目标本次实验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探究不同方法制备对映异构体,并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让学生整理所需器材和试剂,并确保安全操作。
2. 实验设置:(1) 将可溶性草酸钴溶液倒入干净的常压平底烧杯中。
(2) 同时设立两个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的配体溶液,如乙二胺和亚硝酸钠,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 实验观察:(1) 观察溶液色泽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2) 使用红外光谱仪对产物进行表征,得出结果与结论。
4. 实验总结:让学生总结实验所使用的方法和发现。
五、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探究式学习法。
通过设置合成实验环节,让学生参与到实际操作中,并引导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
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与帮助,并加强对实验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的培养。
六、知识点拓展在有机化合物合成过程中,除了了解反应原理和方法外,还要关注相关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的运用。
例如,在该教案中使用了红外光谱仪对产物进行表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扩展其他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应用,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合成方法。
七、教学评价针对本次教案的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情况,包括仪器使用、试剂配制和实验基本操作等。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案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3. 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类别的有机化合物。
二、教学内容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
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碳氢化合物、氧化物、含有氮的化合物、含有硫的化合物等。
3.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和例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方法和各类化合物的特征。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区分不同类别的有机化合物。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特征,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包括碳氢化合物、氧化物、含有氮的化合物、含有硫的化合物等。
3. 案例分析:给出具体例子,让学生区分不同类别的有机化合物。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特征,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归纳总结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和例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定义和分类方法的理解。
2. 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类别的有机化合物。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分类的掌握。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和各类化合物的特征。
2. 实物模型: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帮助学生理解。
3. 化学实验:进行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参考书籍:提供有机化合物分类的相关书籍,供学生课后阅读。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和各类化合物的特征。
2. 教学难点:区分不同类别的有机化合物,以及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
八、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和各类化合物的特征。
2. 准备实物模型,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
3. 准备化学实验器材,进行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实验。
大学化学教案: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机理
大学化学教案: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机理介绍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自然和人工材料中。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等方面的科学。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反应机理。
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理解有机分子结构与命名的基本原则; 2. 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3. 了解主要有机反应类型并能够推断其反应产物。
内容大纲模块一:有机分子结构与命名1.碳的特殊性质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意义;2.有机分子构成单位:官能团与碳链;3.命名体系:取代基、主链和编号规则。
模块二: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1.化学品概述及安全操作;2.合成原料与设备使用;3.酯、醇、醛和酮等常见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模块三:有机反应基础1.亲核取代反应与亲电取代反应;2.酸碱中和反应与水解反应;3.消除反应与加成反应。
模块四:重要有机合成方法1.烷烃的合成方法;2.烯烃的合成方法;3.芳香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模块五:有机化合物的分析与鉴定1.红外光谱法(IR);2.核磁共振谱(NMR);3.质谱法(MS)。
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本教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理论讲授、实验操作、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评估方式将包括课堂测试、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等方面。
参考资源•《有机化学导论》作者:Graham L. Patrick•《有机化学》作者:Paula Yurkanis Bruice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原则,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并且能够推断并预测主要有机反应的产物。
这将为他们在有机化学领域的学习和未来的研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教案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其特点。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3.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合成等方法。
二、教学内容1.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3.有机化学反应的分类和分析方法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现象引入方式,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存在形式,如油、蜡、草地、动物尸体等。
教师可以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有机化合物普遍存在的现象。
2.概念和特点在介绍有机化合物的概念的同时,教师可以阐述其特点,如:具有碳元素,多数为分子化合物,分子式和化学性质常常有关系等。
3.命名方法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教师可以分别介绍阴离子、正离子、非金属官能团和链式烃的命名方法,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律。
4.有机化学反应的分类介绍有机化学反应的分类,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重排反应、劈裂反应等,可以通过实验的展示和课件的形式让学生对有机化学反应分类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5.分析方法介绍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分析、合成等方法,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合成方法等。
可以让学生针对具体化合物进行分析练习。
6.小结在课堂结束前,教师可以对整个课程进行简单的小结,让学生梳理整个知识体系,掌握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1.新授知识结合实例分析和实验展示。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导引-讨论-总结”的教学模式。
3.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相关图像、动画和视频。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各方面进行评估。
可以采取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大作业、课前和课后测试、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
大学化学实验教案: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方法
大学化学实验教案: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方法1. 引言1.1 概述有机化合物是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其广泛应用于药物、农药、染料等众多领域。
在大学化学实验教育中,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方法是非常关键和基础的内容。
通过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可以掌握各种重要有机反应的原理和应用技巧;而通过有机化合物的表征方法,则可以研究分析合成产物的结构和特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系统介绍大学化学实验中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方法。
首先,在第2部分中,我们将详细说明酯、醛和酮以及脂肪酸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合成方法,并阐述其反应路线和实验操作步骤。
接着,在第3部分中,我们将介绍红外光谱分析法、核磁共振谱分析法以及质谱分析法等几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表征方法,并解释其原理和应用场景。
在第4部分,我们将具体说明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包括有关合成和表征方法的操作流程和实验安全事项。
最后,在第5部分,我们将总结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同时展望未来这些方法在更深入研究方向上的应用。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大学化学实验教育提供一份详尽且易懂的有机化合物合成与表征方法的教案。
通过学习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读者可获得对有机化合物合成与表征方法的基本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
此外,本文还将展望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并鼓励读者积极探索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领域。
2.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2.1 酯的合成方法:酯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实验室和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常见的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醇和酸催化下的酯化反应:通过醇与羧酸反应生成酯。
该反应可以使用无水盐(例如硫酸或磷酸)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使用速效催化剂(如苯甲醇)来加速反应速率。
2. 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使用还原剂将羧酸还原为相应的醛或醇,然后通过引入乙基基团或其他适当基团来生成所需的酯。
具体步骤通常由羧酸选择性还原得到相应的中间产物,然后进行进一步官能团转移。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常规方法(蒸馏法与重结晶法)(2)知道如何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学会运用最简式法和直接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并评价方法的特点。
(3)知道现代物理方法在测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体验有机物组成的研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3)在探究中,尝试运用观察、实验与查阅资料等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科学家探索组成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感受现代物理学及计算机技术对有机化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体验严谨、求实的有机化合物研究过程。
(3)体会逻辑严谨的思维美、解题的格式美。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面对种类繁多的有机物,学生应该初步了解怎样研究有机化合物,应该采取什么步骤和常用方法等,从中体验研究一个有机化合物的过程和科学方法。
通过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常用方法以及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分析有机物的方法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一些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而基本实验方法是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学习化学的必需掌握的技能。
现代物理仪器技术是全新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非常陌生,而且也难于理解原理、也难以见到实物,使学生感到接受起来感觉困难。
基于上述分析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下:1、教学重点:①蒸馏、重结晶等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实验操作②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某些物理方法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③确定有机化合物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的有关计算2、教学难点:确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和鉴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物理方法的介绍三、教学内容安排至今,从天然产物中发现及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已逾3000多万种,而新的化合物仍在不断地发现与合成。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说课稿 教案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重点】①蒸馏、重结晶等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实验操作②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某些物理方法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③确定有机化合物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的有关计算【教学难点】确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和鉴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物理方法的介绍第三课时三、分子结构的测定1.红外光谱注:该法不需要学生记忆某些官能团对应的波长范围,主要让学生知道通过红外光谱可以知道有机物含有哪些官能团。
2.核磁共振氢谱注:了解通过该谱图确定了(1)某有机物分子结构中有几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2)有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之比可以确定不同环境的氢原子的个数比。
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1.有机物组成元素的判断一般来说,有机物完全燃烧后,各元素对应产物为:C→CO2,H→H2O,Cl→HCl。
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若产物只有CO2和H2O,则其组成元素可能为C、H或C、H、O。
欲判定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氧元素,首先应求出产物CO2中碳元素的质量及H2O中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将碳、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与原有机物质量比较,若两者相等,则原有机物的组成中不含氧;否则,原有机物的组成含氧。
2.实验式(最简式)和分子式的区别与联系(1)最简式是表示化合物分子所含各元素的原子数目最简单整数比的式子。
不能确切表明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注意:①最简式是一种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用语;②无机物的最简式一般就是化学式;③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简单,种类繁多,具有同一最简式的物质往往不止一种;④最简式相同的物质,所含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相同的,若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其分子式就不同。
例如,苯(C6H6)和乙炔(C2H2)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故它们所含C、H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相同的。
(2)分子式是表示化合物分子所含元素的原子种类及数目的式子。
注意:①分子式是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用语;②无机物的分子式一般就是化学式;③由于有机物中存在同分异构现象,故分子式相同的有机物,其代表的物质可能有多种;④分子式=(最简式)n。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1.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案2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一 )知识教与技术学过程方法目感情态度的价值观1、认识如何研究有机化合物应采纳的步骤和方法2、掌握有机化合物分别提纯的常用方法3、掌握蒸馏、重结晶和萃取实验的基本技术1、经过有机化合物研究方法的学习,认识分别提纯的常有方法经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和愉悦,感觉化学世界的巧妙与和睦重点有机化合物分别提纯的常用方法和分别原理难点有机化合物分别提纯的常用方法和分别原理教课过程引入]我们已经知道,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构成、构造、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
那么,该怎样对有机物进行研究呢?一般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商讨的问题。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讲]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有机物成分,第一获得的是含有有机物的粗品。
在工厂生产、实验室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也不行能直接获得纯净物,获得的常常是混有未参加反响的原料,或反响副产物等的粗品。
所以,必须经过分别、提纯才能获得纯品。
假如要判定和研究未知有机物的构造与性质,一定获得更纯净的有机物。
下边是研究有机化合物一般要经过的几个基本步骤:板书]思虑与沟通]分别、提纯物质的总的原则是什么?1.不引入新杂质 ;2.不减少提纯物质的量;3.成效同样的状况下可用物理方法的不用化学方法;4.可用低反响条件的不用高反响条件讲]第一我们联合高一所学的知识了学习第一步——分别和提纯。
一、分别( separation )、提纯 (purification)讲]提纯混有杂质的有机物的方法好多,基本方法是利用有机物与杂质物理性质的差别而将它们分别。
接下来我们主要学习三种分别、提纯的方法。
1、蒸馏讲]蒸馏是分别、提纯液态有机物的常用方法。
当液态有机物含有少许杂质,并且该有机物热稳固性较强,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时(一般约大于30oC),就能够用蒸馏法提纯此液态有机物。
定义:利用混淆液体或液-固系统中各组分沸点不一样,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别整个组分的操作过程。
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教案优质
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教案优质一、教学目标-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点;-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常见反应类型和机制;-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 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比较;-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命名方法;-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分子式推算。
3.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和机制- 有机化合物的常见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反应机制:电子云位移、共轭体系等。
4. 实验操作和实践应用- 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实验;- 研究有机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医药、材料等领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建立起对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的认识。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建立起对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的认识。
- 实验法:通过有机合成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有机化合物的一些基本反应和性质。
实验法:通过有机合成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有机化合物的一些基本反应和性质。
-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理解和应用,激发创新思维。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理解和应用,激发创新思维。
四、教学评价- 平时表现:参与讨论、实验操作等;- 考试评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验操作能力等。
五、教学资源- 教科书:有机化学教材;- 实验器材:有机合成实验所需;- 研究资料: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点等资料。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有机化合物基本概念讲授;2. 第二周:有机化合物命名和结构教学;3. 第三周:有机化合物反应类型和机制教学;4. 第四周:有机合成实验操作;5. 第五周:有机化合物实践应用讲解和小组讨论。
以上是本教案的内容和安排,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化合物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首要步骤。
化合物的合成通常基于已有的化合物合成路线,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新的合成路径的设计。
常用的有机合成方法包括:催化反应、导向合成、环化反应、加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2. 结构鉴定:鉴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结构鉴定方法包括:核磁共振波谱(NMR)、红外光谱(FT-IR)、质谱(MS)、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有关分子中原子连接方式和官能团的信息。
3.形态表征:除了结构鉴定外,有机化合物的形态表征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常用的表征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
这些手段可以提供关于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尺寸信息。
4. 性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还包括对其性质的研究。
例如,热稳定性、溶解性、热导率、光学性质等。
这些性质的研究通常通过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循环伏安法(CV)、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方法来完成。
5.反应机理研究: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对于研究其应用有重要意义。
反应机理研究通常通过实验和计算化学手段来实现。
实验方法包括动力学研究、反应中间体的生成和检测等。
计算化学方法包括分子轨道理论、密度泛函理论等。
综上所述,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包括合成化合物、结构鉴定、形态表征、性质研究和反应机理研究。
这些方法的选用根据研究目的和化合物的特性而定,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为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提供全面的信息。
中学化学说课教案:探究有机化合物与生命之间的联系
中学化学说课教案:探究有机化合物与生命之间的联系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分子的基本结构、性质及其与生命之间的联系。
2.通过实验,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并学会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3.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难点分析1.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2.生命中的有机物质。
三.教学过程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性质1.引入1.1学生平时接触到的化合物及其性质。
1.2引入本节课的重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2.知识的传递3.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4.2有机分子的基本结构与性质。
5.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6.4有机分子的官能团和化学反应。
7.实验操作8.1实验一:酯的合成。
9.2实验二:酮的制备。
10.3实验三:芳香烃的制取。
11.总结反思12.1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解释。
13.2对本节课内容的总结。
第二节生命中的有机物质1.引入1.1什么是生命?生命的基本单位组成是什么?1.2为什么生命中的物质被称为有机物?2.知识的传递2.1.认识生命有机体的基本结构与性质。
2.2.生命中的基本有机分子。
2.3.生物体内物质转化和代谢。
3.案例探究4.1人体内的脂肪是如何产生的?3.2 人体内的糖是如何利用的?5.总结反思6.1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
7.2对本节课内容的总结。
四.板书设计1.有机化合物的性质1.1.有机化合物的定义1.2.有机分子的基本结构1.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1.4.有机分子的官能团和化学反应2.生命中的有机物质2.1.生命有机体的基本结构与性质2.2.生命中的基本有机分子2.3.生物体内物质转化和代谢五.练习题1.请问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哪一个是醛?2.图中有一个未知化学物质,请确定它的命名。
3.请简述人体内脂肪是如何产生的。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着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以及生命中的有机物质展开教学,通过实验、案例分析和讨论来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探究精神。
高三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确认与分析教案
高三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确认与分析教案教案:高三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确认与分析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确认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实验分析途径和技术手段;3. 培养学生使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实验分析方法;2.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谱学分析。
三、教学难点:1. 熟练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谱学分析;2. 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实验室设备、有机化合物样品等;2. 学生准备:化学实验报告本、化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和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结合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2. 理论讲解(20分钟)2.1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实验分析方法:- 元素分析法:介绍有机化合物中C、H、N、O等元素的检测方法和原理;- 确定分子式的方法:通过实验结果和其他信息确定分子式;- 功能团分析法:采用化学试剂进行反应,根据反应结果推测有机化合物中的功能团。
2.2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谱学分析:- 红外光谱法:介绍红外光谱的原理和应用,学习如何从红外光谱图中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取代基、键的性质等;- 核磁共振谱:介绍核磁共振谱的原理和应用,学习如何从核磁共振谱图中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取代基等。
3. 实验操作(40分钟)3.1 实验一:元素分析- 学生分组进行元素分析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3.2 实验二:红外光谱分析- 学生观察并解读红外光谱图,结合实验室提供的有机化合物样品进行谱图分析。
3.3 实验三:核磁共振谱分析- 学生观察并解读核磁共振谱图,结合实验室提供的有机化合物样品进行谱图分析。
4.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2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解决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确认与分析问题。
5. 拓展应用(10分钟)通过介绍实际工业生产中的有机化合物结构确认与分析案例,拓宽学生的应用视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案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怎样研究有机化合物,应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2、掌握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的一般方法,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讲授的方式,了解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练习,从中体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过程和科学方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方法。
1、蒸馏、重结晶等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实验操作2、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某些物理方法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3、确定有机化合物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的有关计算教学难点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测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分子结构。
确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和鉴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物理方法的介绍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引入】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有机物成分或者是工业生产、实验室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不可能直接得到纯净物,因此,必须对所得到的产品进行分离提纯,如果要鉴定和研究未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必须得到更纯净的有机物。
我们已经知道,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
那么,该怎样对有机物进行研究呢一般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探讨的问题。
【板书】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有机物成分,首先得到的是含有有机物的粗品。
在工厂生产、实验室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也不可能直接得到纯净物,得到的往往是混有未参加反应的原料,或反应副产物等的粗品。
因此,必须经过分离、提纯才能得到纯品。
如果要鉴定和研究未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必须得到更纯净的有机物。
下面是研究有机化合物一般要经过的几个基本步骤:【板书】首先我们结合高一所学的知识了学习第一步——分离和提纯。
【板书】一、分离、提纯提纯混有杂质的有机物的方法很多,基本方法是利用有机物与杂质物理性质的差异而将它们分离。
接下来我们主要学习三种分离、提纯的方法。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性质;⑵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特点;⑶知道食物中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有机物2.过程与方法⑴在收集信息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资源与信息整合的能力;⑵在学习过程中,创设人文环境,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激发学习兴趣;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通力协作的意识并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机化合物发挥的重要作用⑵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正常安排饮食及对人体的重要作用;⑶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4.确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维,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二.教学重点:1.了解什么是有机物及与无机物的区别;2.初步认识生活中的有机物;三.教学难点:1.有机物及与无机物的区别;§8-1 什么是有机物学习目标:1、理解有机物、无机物的概念;2、了解有机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的原因;3、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特点;4、了解食品中的主要有机物;教学重点:理解有机物、无机物的概念与区别;教学难点:有机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的原因;知识整理:一、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1.实验:研究有机物的一些特点1.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即含碳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即不含碳的化合物.有机物这一名称概念在开始确定时,意指“有生机的物质”,即“只有在生物体中才方可能产生的物质”;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首先由无机物氰酸铵NH4CNO溶液制得有机物——尿素CONH22;2.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其次可能还含有氧、氮、氯、硫、磷等;3.有些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和碳的金属化合物等,因它们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仍属于无机化合物;4.由于有机化合物在结构和组成上的特点,使其种类繁多;现在人们知道的有机物有1千万种以上,而无机物的种类还不足10万种;1碳原子之间的连接顺序和方式不同:直链状和环状,单键、双键、叁键等;注: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为甲烷CH42碳原子能与其他元素的原子连接;如CH3Cl,CH3Br等5.不同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很大,如:甲烷CH4,Mr=16乙醇C2H6O,Mr=46维生素B2C17H20O6N4,Mr=376聚乙烯C2H4n,n=1000~10000,Mr=28000~280000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为甲烷CH4,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达到上万的有机化合物;如聚乙烯就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一般很多有机材料都是有机高分子;书写有机物的化学式,元素符号一般是C 、H 、O 、N 、Cl 等顺序; 二、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1.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水、糖类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其中,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为有机物; 2.淀粉糖类主要存在于大米、面粉等面食中; 油脂主要存在于食用油、冰激凌、牛奶等; 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等;蛋白质主要存在于鱼、肉、牛奶、蛋等;纤维素主要存在于青菜中,有利于胃的蠕动,防止便秘;其中淀粉、脂肪、蛋白质、纤维素是有机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典型例题:例1. 下列关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是含碳的化合物B.都是有机物C.碳元素化合价相同D.碳元素质量分数相同分析:该题主要考察的是有机物的概念及化合物、质量分数计算的综合;CO 、CO 2、CH 4都是含碳的化合物,CO 、CO 2为无机物,CH 4为有机物,故B 错;CO 、CO 2、CH 4中碳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4、-4价,故C 错;CO 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1002812⨯,CO 2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1004412⨯,CH 4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1001612⨯,显然不等,D 也不等;故答案为A;例2.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盐酸B.碳酸C.醋酸D.硫酸分析:盐酸,即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碳酸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由于其组成、结构及性质与无机物很相似,我们就把它归为无机物,类似的有CO 、CO 2、碳酸盐等;醋酸,化学式为CH 3COOH,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硫酸,化学式为H 2SO 4,不含有碳元素,属于无机物化合物;故答案C;例3.酚酞是实验室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一种有机物;结构式如右图所示,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分析:由结构式改写成化学式的关键是找出原子的种类及每一种原子的个数;短线只是为了表现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对,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无关;有三种原子C 、H 、O;C 原子的个数为20个,氢原子的个数为14个,氧原子的个数为4个;相对分子质量为20×12+14×1+4×16=318 答案为:C 20H 14O 4,相对分子质量为318例4.有一种橡胶样品在空气中灼烧时有刺激性的二氧化硫气体生成,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混有硝酸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你能推断出这种橡胶中含有什么元素吗分析:橡胶是一种有机物,所以一定含有碳元素;根据生成的气体中除了二氧化硫,还有一种气体能在硝酸酸化过的硝酸银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AgCl,此气体是氯化氢HCl 气体;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反应为: 橡胶+O 2→SO 2+CO 2+HCl显然,生成物中有碳、硫、氧、氢和铝几种元素,而反应物中氧气中只有氧元素,所以这种橡胶中肯定含有碳、硫、氢、氯几种元素,氧元素可能有;例5.血红蛋白Hb 中含有%的铁,经测定它的分子中含有4个铁原子;通过计算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确定血红蛋白是否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分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就是通过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来考虑的,当相对分子质量高达上万后,就能归为有机高分子;我们可以设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根据化学式的计算:%33.0%100564%100)()(4=⨯⨯=⨯xHb Mr Fe Ar x ≈6787967879>10000,故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第8章 第一节 什么是有机物一、选择题:1、“西气东输”中的“气”是指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 A 、CO B 、CH 4 C 、H 2S D 、 H 22、下列人体必需营养成份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 、糖类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矿物质3、葡萄糖、淀粉在空气中遇火会烧焦,这是因为它们的组成中都含有 A 、氢元素 B 、氧元素 C 、碳元素 D 、炭黑4、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A 、CO B 、CO 2 C 、CaCO 3 D 、CONH 225、可以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A 、碳 B 、氢 C 、氧 D 、氮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元素是组成有机物的唯一元素 B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有机物 C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D 、有机物中不含硫元素7、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最简单的有机物的是A、甲烷B、醋酸C、维生素B2D、淀粉8、检验某可燃化合物是否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将该物质在氧气中或空气中燃烧后还必须进行的实验有:①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②用无水硫酸铜检验③用澄清石灰水检验④对反应物、生成物进行称量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9、已知纤维素的化学式可用C6H10O5n表示,其n值在几千,则对纤维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纤维素不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B、纤维素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纤维素中碳、氢、氧质量比为6:10:5D、碳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几千10、下列关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是含碳的化合物B、都是有机物C、碳元素化合价相同D、碳元素质量分数相同二、填空题:11、组成有机物的元素除____外,还可能有___、___、___、氯、___、___等;12、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油脂填空:大米、面粉中主要成份是________,食用油中含有_______,鱼、肉、牛奶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水果、蔬菜中含有_______,青菜还中含有帮助消化的重要物质_________;13、在用含淀粉〔C6H10O5n〕的谷物、甘薯条酿酒,在酶的作用下,淀粉先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再发酵变成酒精,写出上述转化中第一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14、酒精的化学式是C2H5OH,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在46%的酒精溶液中碳、氢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质量比是________;15、某有机物A完全燃烧,生成 CO2和 H2O,小李认为A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小张认为A中只含有碳、氢元素,没有氧元素;小王认为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你认为______的观点是正确的,并通过计算帮助他说服另外两位同学;写出你的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1、碳,氢、氧、氮、磷、硫; 12、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13、C6H10O5n+nH2O nC6H12O6三、计算题:1、46,%,1:6,2:12、小王、mC=×1244=, mH=×218=,mO=-+=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