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共41张 精品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45张)
对于图表类的试题:一般以标栏为切入点,通过相关数字的纵比 (看成绩)和横比(看差距)揭示数字所反映的信息。 作答时,一般是围 绕标题阐述相关现象或问题,同时还需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数字背 后的本质。 对于漫画类的试题:主要是抓住漫画标题、图中的“文字”“图 形”“形体动作”等漫画信息,揭示漫画所蕴含的社会现象。注意虽 然讽刺的居多,但也有褒扬的,不要一概而论,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作答时,联系教材知识阐述即可。
单 元 总 结
有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命题 (1)当前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2)你认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有哪些? (3)结合材料分析他们是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
(1)为什么要这样做? (2)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现实要求+作用+意义 ①思想文化现状(高举火炬、极为重要的任务)。②民族精神的 作用(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之魂)。③弘扬和 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全民族综合素质、国际竞争力、社会主 义道路)。 (2)旗帜+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时代精神+实践 ①“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优良传统(继 承与发扬)。③外来思想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④民族精神与 时代精神相结合(相辅相成、相互支撑)。⑤立足于实践(传播者、 弘扬者和建设者)。
2015 年 9 月 3 日是中国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 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政府决定开展纪念活动,其中,作为中国人 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活动重要组成部 分的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组织实施。这次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阅 兵,目的是彰显我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 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立场,彰显中国人民在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重要历史贡献。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根 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历来 崇尚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 的重要价值观。
高考专题复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 第一部编年体史诗——《左传》 ❖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 《论语》 ❖ 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 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 ❖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文心雕龙》 ❖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诗品》 ❖ 第一部科普作品——《梦溪笔谈》 ❖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 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窦娥冤》 ❖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霞客游记》 ❖ 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 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 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 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 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 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表现在 ( )
A.先有中华民族精神,后有中华文化 B.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 C.二者是相互区别,互不相干的 D.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 上形成的
谐相处;
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 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意义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 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1、《论语》和《老子》分别为儒道两家的经典,对于中华文化的 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论语》主要讲以“仁”为核心的道 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方,而《老子》五千言之主旨在于把握客观 事物变化之常规,从而顺其自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境地。 这说明,中华文化
2018年高考政治(必修3)一轮复习课件:3.7我们的民族精神
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 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②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因此民族精神没有精华 与糟粕之分;不能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是最宝贵的,任何民族 的民族精神都是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民族精神的作用问 题上,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夸大其作用,二是忽视其作 用。
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地位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 神的各个方面 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 作用、意义 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 的精神支柱 特点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新时期主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①错误; 人民
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②错误; “中 国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独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 精深的表现之一,③④正确。
高考实训 命题点 1 中华民族精神 1. [2015· 安徽高考]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 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 )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解析
本题以五公祠的一副对联为载体, 考查中华民族
精神方面的知识,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这副对联歌颂了五 公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风范, 歌颂了五公身处逆境而不坠青 云之志,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无我”精神。由此不难看 出①④正确,应选 C,②③不符合题意。
易错点二:错误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提醒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不能区分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提醒 爱国主义是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在不 同历史时期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团结统一 强调整体意识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爱好和平强调热情好 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勤劳勇敢强调的是吃苦耐劳、勤 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自强不息强调的 是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
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
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A )
政治认同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
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
2015
2卷
39(2)·非选择题·10
说明抗战精神与民族精神 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的时 代性
2016 1 卷 39(2)·非选择题·10 守护英雄,弘扬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018
3卷
40(2)·非选择题·10
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代的 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
2 卷 40(3)·非选择题·4
劳动者为民族精神增添新 中华民族精神的时
1
2
9.(2014·全国2,19,4分,难度★★)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 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 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 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 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舌尖上的中国》 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B )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 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 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1
2
5.(2016·天津,10,4分,难度★)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 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 觉象征。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 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A )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专题十一_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67)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_word版含解析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1、2018年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的主题是“从汉字到文学:中国文化的魅力”,旨在向190多个联合国成员国的外交使节和数万名联合国雇员介绍中国文化。
此活动主题()①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②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③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渗透④表明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在其形成和演变过程中,不断吸取儒家传统文化精髓,同时也丰富了儒家文化的内涵,中秋文化与儒家精神,互为表里,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祈求和谐、团圆等永恒不变的民族精神主旋律,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A.集中表现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力量B.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C.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D.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3、《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
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
这说明( )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B.只要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C.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4、在某地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发挥其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十艺节”之所以强调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①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③因时而进能够促进社会进步④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5、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
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6、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后,有观众提出了“最朴素的美味爱国主义”,即爱国是舔完一碗咸豆腐脑后的满足;是蒜薹肉丝浇在米饭上的期待。
2017_2018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与生活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考点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课件
(4)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 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把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统一于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例 2】 (2015 年 6 月· 广东学考双选)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 线和主题,它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 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图景,必将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 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这表明( A.文化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B.实现中国梦只是为了建设文化强国 C.中国梦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
►单项选择题 1. 《论语》 《孟子》 《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 的《狂人日记》 、茅盾的《白杨礼赞》 、冰心的《寄小读 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 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 )
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B.只要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 神
1.(2014 年 6 月· 广东学考单选Ⅰ)“穷且益坚,不坠 青云之志”,这一名句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 A.团结统一 C.爱国主义 B.自强不息 D.爱好和平 )
解析:“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寓指有志之士, 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 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故 B 符合题意。 答案:B
(2)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 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 精神支 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 民族之魂。
(3)意义: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 的必然要求。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 国际竞 争力的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 社会主义道路的 需要。
高三政治《专题十一_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1)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9
2011年上学期
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提示:(1)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 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 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 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
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9
2011年上学期
5.有人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
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坚持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民族文化,同时又要坚决反对狭隘的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民族主义,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
道路的需要。 5.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
的作用。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9
2011年上学期
[要点提示] 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提示:(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
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和现今所 共同创造的能代表其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的总和。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中华 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文化得以 生生不息、不断创新、发展繁荣的根本。 (3)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而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既有文化精华 ,也有文化糟粕。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华的综合反映。 (4)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弘扬中华 文化,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 强大的精神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 灿烂的中华文化
(1)误认为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 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 ①中华文化是由中国各地区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 的发展程度也不同,因此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 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②不同区域的文化在长期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中, 既渐趋融合,又保持了各自的特色。
呈现多样化
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各民族
民族性
文化的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继续学习
高考帮·政治
专题11
知识全通关 4
考点一 灿烂的中华文化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见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汉字
史书典籍
文学艺术
数千年来,汉字为书 能够将大量的 对于反映人们的
仪之邦”享誉
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
而努力的精神
世界
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
继续学习
高考帮·政治
知识全通关 16
考点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续表)
含义
作用
表现
指中华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
①克勤于邦,克俭
勤劳
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
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不惧艰难的
于家。
勇敢
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精神
②天道酬勤
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立、奋 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 ①天行健,君子以
自强 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和永 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 自强不息。②路
不息 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 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 漫漫其修 远兮,吾
的精神活力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
并蓄 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继续学习
高考帮·政治
知识全通关 7
考点一 灿烂的中华文化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6.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 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 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考试大纲
考点
灿烂的中华文化
①中华文化的两个特征 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时代特征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2016全国Ⅰ,39(2) 2015全国Ⅱ,39(2)
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 形 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汉(发展) 隋唐(全盛)
宋元明(延续) 明清(面临冲击)
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 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
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宋明理学对后 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产生了宋明理学
含义
作用
表现
指中华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 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无论是在国家顺
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 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 团结
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 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发出强大的力 统一
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 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
①九州一统。 ②土尔扈特部 回归祖国
返回目录
知识全通关
高考帮·政治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知识全通关 1
考点一 灿烂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1)古代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
主要文化思想
影响
殷周(发源)
天命神权思想、 “敬德保民”思想 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春秋战国(初步形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成)
秦(促进)
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
作 写中华文化、传承 史实记载下来, 精神生活、展示
用 中华文明发挥了巨 将丰富的史料 人们的精神世界
大作用
积累起来
有独特的作用
中华文化一脉 地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
相传的重要见 位志
证
以其独树一帜的 风格在世界文学 艺术宝库中占有 重要位置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规模之大、存 历史辉煌而悠久,
特 今天为中华各族人 留之丰,为世界 内涵丰富而绚丽,
期封建社会发展影响较大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传入
中华文化走向衰微
继续学习
高考帮·政治
知识全通关 2
考点一 灿烂的中华文化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正确看待中华文化的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是中华文化并非一直都是辉煌的。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 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以及受到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在近代中国, 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
继续学习
高考帮·政治
知识全通关 3
考点一 灿烂的中华文化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1)表现。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我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独特性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 区域性 征,不同区域的文化在交流中保持着各自的特色,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使中华文化
不同 长的重要见证
大精深的见证
继续学习
高考帮·政治
知识全通关 6
考点一 灿烂的中华文化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5.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内涵
意义
地位
求同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
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
存异 处
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
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又
兼收 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 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
考点一 灿烂的中华文化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区别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侧重于从纵向、从动态上,即从中 侧重于从横向、从静态上,即从中华文化
侧重点
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 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
区 不同
的特点
文化内涵丰富、范围广阔
别
见证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 我国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
2.命题预测 以汉字、民族文 化、地方文化为载体,考查中华 文化的两个特征和中华文化的包 容性;结合新时期的民族精神、 具体的爱国事迹、中国梦的实现 等,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 涵和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中华 民族精神的途径。
高考帮·政治
考情精解读 4
考纲解读 命题规律 命题趋势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继续学习
高考帮·政治
知识全通关 12
【特别提醒】
考点一 灿烂的中华文化
(3)误认为具有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 精深的唯一原因 具有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 重要原因。中华民族具有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也是中 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继续学习
高考帮·政治
知识全通关 8
考点一 灿烂的中华文化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7.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和现实中所共同创造的能代表其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的总和。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 体现,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创新、发展繁荣的根本。 (3)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而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既有文化精华,也有文化糟粕。中华民族精 神是中华文化精华的综合反映。 (4)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弘扬中华文化,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 族精神。
高考帮·政治
知识全通关 14
考点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 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
继续学习
高考帮·政治
知识全通关 15
考点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比较。
继续学习
高考帮·政治
知识全通关 9
考点一 灿烂的中华文化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8.中华文化的力量 (1)中华文化力量的体现。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 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 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命题趋势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命题趋势
1.考情分析 (1)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中华 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时代特征、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是考查的重点。 (2)命题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经常设置体现类、 措施类、评析类试题。 (3)常以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为命题背景,如我国少数 民族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以“弘扬民族精神,共 建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