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 .特殊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_以粤港澳区域为例
港珠澳旅游感悟与收获
港珠澳旅游感悟与收获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从宏伟的设计到繁复的施工,无不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站在大桥上眺望远方,真的可以感受到人类的力量和技术的发展。
这让我更加自豪和敬畏,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的强大和未来的无限可能性。
港珠澳三地之间的交通便利让我有机会更好地体验这三个城市的独特魅力。
在香港,我感受到了现代化大都市的繁华和多元文化的包容,让我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在珠海,我感受到了悠闲的海滨风情和浪漫的港口城市氛围,让我感受到了海洋与城市的和谐共存;在澳门,我感受到了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欧洲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传承。
港珠澳之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悟和收获。
我学会了欣赏不同城市的美丽和独特之处,也学会了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包容。
我更加珍惜家乡的地方文化和传统习俗,也更加向往世界各地的风情和人文底蕴。
这次旅行不仅是一次视觉和感官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升华和人生的启发。
港珠澳之旅让我收获良多,让我感悟人生的无限可能性和丰富多彩的世界。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走进更多的城市,体验更多的文化,收获更多的感悟和成长。
旅行让我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这个世界,让我成为一个更加开阔和包容的人。
感谢港珠澳之旅,让我变得更好,让我更加热爱旅行和探索。
愿我们一起走进更多的城市,体验更多的文化,收获更多的感悟与收获!第二篇示例:港珠澳大桥的壮丽气势令人印象深刻。
从远处望去,这座大桥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海上,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在桥上行驶,风景也是绝美,清澈的海水与蔚蓝的天空相映成趣,让人心旷神怡。
而夜晚的大桥更是灯光璀璨,绚丽多彩,宛如一条巨龙游走在海上,令人陶醉其中。
港珠澳大桥连接了三地,使得旅游更加便利与舒适。
以前去澳门或者香港需要坐船或者飞机,不仅时间长,而且费用较高。
而有了港珠澳大桥,只需乘坐交通工具就能轻松到达目的地,省时省力又省钱。
旅游业区域合作的理论机制与实证研究——以粤港澳地区为例
作用 。微 观上 , 游企业 在 开展旅 游交通 组织 、 旅 线路 设计 、 横 向合作 等方面 会 自觉 不 自觉 地 以 区位 论 作 为 指导 依 据 。宏 观上 , 区域之 间开 展旅游 合作 同样 会选择 最有 利于 本 区域实 现 经济 、 政治 目 的 国家 和地 区作 为 合作 对 象 , 标 同样 满 足 区
、
旅 游业 区域 合作 的理 论机 制分 析
1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理论基础 .
劳 动地域 分工 是人 类 经济 发 展 中的基 本 规 律 和 普遍 现 象 , 劳动 地域分 工 中获 得 区域 利 益 ( 括绝 对 利 益 和 比较 从 包 利 益)是 区域 间开 展旅 游 合 作 的 直接 驱 动 力 。旅 游 资 源 的 ,
区际旅游产业要 素流动 的内容 包括旅游资源、 旅游产
品 、 游 劳动力 、 旅 资金 、 旅游 技 术 、 游 信 息 等 。旅 游 业 区域 旅
个特区、 六个地区荟 萃” 的经济 区域 , 粤港澳旅游 区经历 了
2 多年 的发展 , 今成 为 中国 内地 最重 要 的旅 游 区之 一 , O 如 在 东南 亚和 世界都 具 有一 定 的地位 。中 国特 殊 旅 游 区 的形 成 得益 于其 内部 紧密 的旅 游合 作 , 游业 合作 的模 式 和经 验 其旅 值 得 国 内外许 多 区域借 鉴 , 为重要 的是 总结 这个 区域 旅 游 更
才, 促进社会文化交流与 区域对外关 系的改善等, 从而不断
壮 大 区域 自身 的产 业 发展 空 间 , 约旅 游 业 开 发经 营成 本 , 节
最终提高 自身的实力和竞争位论的 四个 原则和标 准 。
7区域旅游 合作符合 系统论 的思想 . 区域旅游 系统是一 个 由低级 到 高级 、 由混 浊到 有 序 、 由
关于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一种产生感想之后写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种读书和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心得体会【六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心得体会身处广州,虽正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位置,但若是想了解大湾区及改革开放最新成果的话,还是得到深圳去看看。
在此之前,就得对所在地有个大致的了解。
深圳,可以说是中国的南大门,处于世界发展的前沿位置,而更重要的是,深圳是首个经济特区,意义不凡。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所便设立于此,由此可以看出深圳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位置,大有取广州而代之的势头。
世界有四大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前三者是纯粹的资本主义国家湾区,而粤港澳大湾区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法律体系”共存区域,建设难度不是我这种小孩子目前可以想见的,但也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共存区,中国其他地区是无法与之比拟的,建成后将提供丰富的经验,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源泉,更为中华民族重新走上历史舞台的前列提供支撑,就如同深圳这个原先的小渔村长成中国经济支柱一般。
大湾区涉及的东西太多太多,以至于我有点迷茫,不知道该选取哪些东西作为重点来阐述,因为实在是太多比较复杂却包含深意的地方。
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司法、人才交流、科技创新、区域协调、人工智能、大数据、教育资源等等,太过多,不好讲。
大湾区虽然要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义,然而经济发展的好坏与当地的环境有着巨大的关系,其中政府在其中需要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仍旧需要发扬改革开放打造深圳的那种敢打敢拼、不服输的精神,还得有统筹各方的谋略。
不同其他三个湾区自身可以快速发展、高度创新的,其他三个湾区所在地政府并没有发挥多少主导作用,大多都是靠湾区本身进行自动调度,然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复杂情况决定了必须要有政府在这过程中必须要起到积极协调、引领的作用这一现实。
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分析
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分析
秦学;桂拉旦;李秀斌
【期刊名称】《江苏商论》
【年(卷),期】2008(000)009
【摘要】本文从宏观层面的区域利益机制和微观层面的动力机制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内在机制.运用经济学、地理学、社会文化学、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分析区域旅游合作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政府、企业、社会等多角度阐述了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驱动力.
【总页数】3页(P86-88)
【作者】秦学;桂拉旦;李秀斌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旅游学院,广东,广州,510320;广东商学院旅游学院,广东,广州,510320;广东商学院旅游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 [J], 朱学霖;张立明
2.区域旅游合作的“核心一边缘”模式及动力机制——以“海西”为例 [J], 陈非;庄伟光;李坚诚
3.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探讨 [J], 朱元秀;伍艳玮
4.也论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兼与靳诚等同志商榷 [J], 宋子千
5.基于中部崛起的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研究 [J], 陈佳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析说明粤港澳三地推进文化交流合作申论
分析说明粤港澳三地推进文化交流合作申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猛,给两岸三地文化交流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粤港澳三地文化交流合作,是中国进一步开放的进程,更是推动两岸三地文化交流沟通的重要桥梁。
一、发挥粤港澳三地的地理优势
三地的地理位置特殊,形成了特殊的文化环境,是粤港澳文化交流和合作的有利渠道。
在这种情况下,三地在文化领域可以打造共同机遇和控制共同挑战,从而实现文化合作的有效推进。
二、强化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是粤港澳三地文化合作的基础,也是实现文化共融的核心所在。
粤港澳三地通过多种文化渠道,进行不断的交流,从而促进彼此的文化融合。
华文文学、新闻传播、图书阅读、动漫艺术、影视作品等都是实现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三、加强文化合作
文化合作是文化交流的延伸,也是粤港澳三地文化协作的重要方式。
这里可以采取三种重要措施加强文化合作:加强文化教育、促进文化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
首先,加强文化教育,立足三地文化,深入开展文化教育计划和课程,提高文化交流的效率。
其次,加强文化保护,突出文化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完善三地文化的多样性。
最后,推动文化创新,利用先进技术和新媒体手段,构建新型文
化传播媒介,促进文化传播和文化输出。
总之,粤港澳三地文化交流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借助文化的力量,才能进一步拉近三地的距离,促进文化的融合,实现“一国两制”的目标。
因此,三地应该携手努力,共同推进文化交流合作,构建新型两岸三地关系,实现中华文化的辉煌复兴。
粤港澳旅游合作的障碍及路径选择
hr nz gdf rn go a dvlp n o cpst fr eu idfre ajsn eamiirt edvs nsu tr t r le amo ii iee te inl eeo met ne t o o t nt c , d t gt d ns a v iio t c e o e i n r c m h e o ui h t i i r u az
2 1 年第 1 00 期
第2卷( 6 总第 17 9 期)
改革 与 战 略
REFORM AT1 0N & S TRATEGY
NO. ,01 12 0
( u uavl,O17 C m ltey . ) i N 9
粤港澳旅游合作的障碍及路径 选择
秦 学, 秀斌 李
( 东商学院旅游学院,广 东 广州 5 02 ) 广 13 0 f 摘要】文章分析 了粤港澳的 区域特殊性 , 析 了该区域 的旅 游合作 中存 在的社会制度差异、 行政 区经济” 剖 “ 制约、 区域旅游发 展不平衡 三大障碍 ; 评述 了该 区域旅 游合作机制 的得 失。文章提 出了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创新的四个方面: 统一 区域发展观 并形成
Ab t c :Ba e n t e a ay i o e p riu a o d t n n Gu n d n — n n — a a , h s p p rf d u a h r r sr t a s d o h n l ss ft atc lrc n i o si a g o g Ho g Ko g M c u t i a e n s o tt tt ee a e h i i h
[ 中图分类号】 F 9 . 5 2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 3 X2 1 )1 0 8 0 2 7 6 (0 0 — 1 r r a g O g o r h s Co p r t r e s i Gu n d n —HO g Ko g Ma a o i n n n - c u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研究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正朝着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文化和旅游融合是大湾区综合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可以促进经济繁荣、文化交流,提升城市形象和人民生活水平。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探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路径和策略。
一、加强粤港澳文化交流与合作粤港澳三地拥有独特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通过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可以进一步挖掘与传承本土文化,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展多样性文化活动,丰富居民和游客的文化体验。
可通过举办文化节、艺术展览、演出等形式,建立文化产业联盟,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此外,还可以加强教育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从而提升整个大湾区的文化软实力。
二、推动旅游资源整合与优化大湾区多元化的旅游资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粤港澳三地各自拥有独有的旅游资源,如广州珠江风光、香港维多利亚港和澳门历史遗产等。
通过旅游资源整合,可以给游客提供更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可以构建大湾区旅游联盟,建立统一的旅游地标和旅游产品评价体系,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打造品牌推广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多样。
通过打造品牌形象来推广大湾区,可以提高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国际文化活动、旅游交流会议等形式,向世界展示大湾区的魅力和优势。
同时要加强宣传力度,运用新媒体手段,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粤港澳三地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加强政策协调,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服务。
企业要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整个大湾区的竞争力。
居民要积极参与,发扬粤港澳的传统美德和文化习惯,以更加友好的姿态欢迎和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总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是一条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道路。
通过加强文化交流合作、推动旅游资源整合优化和打造品牌推广,可以促进大湾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提升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粤港澳大湾区学习心得体会
粤港澳大湾区学习心得体会作为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我也正在经历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的步伐,而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新兴的经济区域,已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我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区,深深感受到粤港澳大湾区带给我们的改变和机遇,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启示和收获。
从我个人的角度看,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优越,更在于其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创新发展的实力。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着无数的优质教育资源和一流的科研能力,这些优势成为了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契机。
在这里,我可以接触到更广阔、更高端的知识体系,学习到前沿科技的最新进展,拓展了视野和思维,在学术和就业上也得到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而本次闯入大湾区的旅程,更是让我深感区域之间优势互补的特点和战略意义。
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不同城市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互相学习的必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深圳的兴起和产业集聚的成功案例,也看到了香港独特的贸易和金融行业。
同时,我也发现澳门在旅游和娱乐产业上的长处和特色。
这些城市都具备自己的独特性和强项,而每个人之所以能接受和了解这些城市,也需要从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出发,多元化地开阔视野。
在大湾区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比如在交通出行上存在较大的压力和难度,需要提前规划和做好准备。
同时,不同城市间的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惯也需要适应和体验。
但是,这些困难和挑战同样都是成长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培养和拓展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和融入这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区域。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而大湾区的发展也将会引领着更加广阔和深远的社会发展。
我们需要与时俱进,随时准备迎接新的变化和挑战,在自己的领域中尽可能地努力和发挥潜力,为这个区域和这个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融入这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区,为自己的未来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区域合作与大湾区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与经验总结
区域合作与大湾区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与经验总结近年来,区域合作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中,大湾区经济一体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实践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本文将在不同方面对大湾区经济一体化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政策和规划的统一在大湾区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中,政策和规划的统一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政府需要协调不同地区的发展目标,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并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推动各地区的合作与协同发展。
例如,在大湾区经济一体化中,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本,加快了区域内产业的融合和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大湾区由多个城市组成,而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是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条件。
在大湾区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中,政府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交通网络的密度和便捷性,优化产业布局,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内各个城市的交流与合作。
例如,大湾区内的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体系的建设,有助于加快商品流通和人员往来,促进了产业的互补和合作。
三、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在大湾区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政府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
同时,政府还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吸引优秀的人才到大湾区发展。
例如,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政府可以提供税收优惠、研发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吸引更多的创新人才和项目落地大湾区。
四、经济合作与互利共赢大湾区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合作与互利共赢。
地区间的经济合作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还需要各个城市和企业之间的积极参与和互动。
政府需要搭建有效的合作平台,推动区域内的企业开展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大湾区的发展。
例如,政府可以组织行业协会和商会举办各类经贸洽谈会、技术交流会等活动,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共赢。
五、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大湾区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中,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心得体会
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学生,能够有机会深入了解、接触大湾区,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这次的学习过程让我对大湾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体会到了这个地区的不同之处和独特之处,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大湾区在经济、文化和人文方面的发展成就。
作为一个集聚了中国多个城市的经济区,大湾区拥有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这为它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经济方面,大湾区已经成为了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同时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在这里蓬勃发展。
在文化方面,虽然大湾区地域较大,但随着交通的便捷和人们对文化共享的认识提高,三地的文化交流也在不断增加,这样的交流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人文方面,香港和澳门的殖民历史以及与海外的联系,让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基础,这也为这个地区的多元文化融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但是,我也发现了在大湾区的学习和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说,在教育方面,虽然大湾区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相对完善,但仍然存在某些学科和领域的比较单一和局限。
同时,大湾区的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也存在一定的压力,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来帮助一些社会群体更好地适应这个城市。
从这次学习经历中,我也得到了很多启示和感悟。
我认识到了未来世界是一个更加开放、多元和复杂的世界,而大湾区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和文化区域,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思考方向。
同时我也体会到了要成为一个全面发展和融合的人,需要有强烈的学习动力和自我拓展的意识,不断地开拓视野、钻研技能和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总之,这次深入了解大湾区的学习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这个地区的重大意义和潜在价值,同时也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未来方向和奋斗目标。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大湾区的发展和融合,会有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实践。
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心得体会
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心得体会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居住在大陆的普通人,当听到“大湾区”这个概念时,我总是充满了向往和好奇,梦想着有一天可以亲身感受这个区域的独特魅力。
机缘巧合下,我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有了一次难得的走进华南大地的机会,亲身体验了这片土地的热情和激情。
在这里,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心得体会验,也有了一些对这个区域的认识和思考。
首先,我要表达的是我对这个区域人文环境的赞叹。
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富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广东,还体会到了充满了创新和活力的香港和澳门。
无论是在广州还是在香港,我都感受到了这里灿烂的文化,这里的人们像是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不断为这片土地注入更多活力和创新的元素。
其次,我想表达的是对这里美食文化的欣赏。
这片土地上食材丰富、口味独特的美食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在广东,我品尝到了本土小吃的美味,像是糯米团、腊肠粉等,都让人流连忘返。
而在香港和澳门,我沉浸在了他们独特的茶餐厅文化中,品尝到了他们的经典美食如菠萝包、蛋挞等,这些都让我心驰神往。
再次,我要表达的是对这里发展前景的肯定。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具备巨大经济和发展潜力的区域,吸引了无数企业和投资者的青睐。
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新兴和前沿的科技产业,像是自动驾驶、芯片制造等,这里的企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壮大和发展。
最后,我要表达的是对这个区域人民的感激之情。
在这片土地上,我遇到了很多和蔼可亲、热情友善的人们,他们带给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我相信,正是这里的人民的辛勤努力和付出,才让这个区域不断壮大、充满生机与活力。
综上所述,学习粤港澳大湾区,让我对这个地区的文化、美食、发展前景和人民表达了我的深厚感激之情。
希望这个区域未来能够持续走向繁荣与昌盛,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们在这里感受到生命的精彩和良善的社会环境。
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发展策略研究在当前全球化的经济大背景下,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也不例外。
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粤港澳大湾区在旅游业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然而,如何制定发展旅游业的策略,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湾区资源,对于湾区的旅游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旅游联动体系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旅游市场竞争,粤港澳大湾区应该通过建立旅游联动体系来弘扬”一体化“思想,促进旅游资源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例如,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建立多个旅游联动服务中心,实现旅游资源的一体化整合,吸引更多外部游客到达该地区,同时也能提升区域内旅游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二、利用科技驱动旅游业如今,科技成为一种改变世界的力量,互联网、移动设备等科技工具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旅游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利用科技优势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来实现旅游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为游客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旅行服务。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也能通过互动演绎、全感官体验等方式为游客带来更为丰富的旅游收益。
三、发挥旅游基础建设的作用作为旅游业的底层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
要想发展旅游业,就必须有一个完备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
在交通建设方面,应该加强各地之间的海、陆、空路线联通,降低旅行成本;在餐饮住宿方面,应该调整和补充住宿、餐饮资源,满足不同游客的旅游需要。
四、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旅游服务是旅游业的核心经营内容,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能够让游客更好地享受旅游带来的美好体验。
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游客旅游感受极易受到服务的影响。
因此,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从业者应该注重培训,提高自身服务素质。
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旅游标准和流程,促进全湾区旅游服务人员素质的统一,从而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在服务质量上赢得更多的游客口碑和信任。
综上所述,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更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策略研究和规划。
粤港澳大湾区读后感800字
粤港澳大湾区读后感800字大湾区,是指广东、香港、澳门三个地区的一个经济融合区域,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大湾区建设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文件,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阅读该规划纲要,让我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首先,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举措。
大湾区汇聚了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三个地区,拥有世界级的港口、金融中心和先进的科技研发能力,是中国面向世界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增长极。
大湾区的建设,可以形成产业协同发展、要素优化配置、市场融合互通的良好环境,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
同时,大湾区也是中国推进“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平台,可以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澳门的合作交流,推动两制制度下的经济繁荣和民生改善。
其次,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需要加强制度创新。
大湾区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例如不同地区之间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差异、产业结构不均衡、人才流动不畅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规划纲要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举措,包括建立统一的法律制度、推动跨境一体化发展、加强人才交流和培养等等。
这些举措为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为各地区的企业家和创新者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
再次,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纲要强调了加强交通、能源、信息、人文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和改造计划,以满足大湾区发展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
例如,加快建设珠江三角洲国际机场、深广澳港口群等交通枢纽,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的发展,加强教育、文化、医疗等人文社会事业的发展。
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举措,将为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最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需要加强合作共享。
大湾区是一个地域空间范围广阔、经济实力强大的区域,各地区之间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优势互补的特点。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融合:现实需要、发展基础和优化路径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融合:现实需要、发展基础和优化路径周建新王青摘要: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发展与中国动力嫁接的支点,是带动中国社会深化改革的增长极。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实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融合面临三重挑战:“一国两制”背景下区域社会治理差异、文化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经济发展错位、文化价值观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并存。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融合路径的优化可以从三个方面切入:从治理机制、数据平台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完善多层次产业协同治理;推动文化旅游与生态、技术等要素深度融合,宽领域发展文化旅游新业态;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全方位参与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加快文化旅游职业教育、前沿理论和实践研究,促进港澳青年交往活络化。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融合;协同治理;人才培养作者简介:周建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青,深圳大学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21)06-0036-10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旨在推进广东省九个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与香港、澳门两个地区的深度合作,在功能分工、人员流通、产业合作等方面加强联系,促进该区域融合发展,以打造一个协同发展、互联互通的世界一流城市群。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研究”(18ZD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实施路径与协同机制研究”(21ZDA082)。
36标志着湾区建设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
文化旅游融合是当前国家有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
自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成为了新的研究命题。
文化旅游融合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有机构成,已有相关研究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文化优势和旅游资源,积极探索文化旅游融合道路。
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总结与展望
作者: 秦学 桂拉旦
作者机构: 广东商学院旅游学院,广州510320
出版物刊名: 经济问题探索
页码: 146-151页
主题词: 区域旅游合作 国内旅游合作 国际旅游合作 中国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制订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方针争政策,形成了多元化的旅游发展模式,广泛开展了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
中国跨国(地区)的旅游合作范围由近及远形成港澳台、亚洲(主要是东亚)和欧美三个空间层次,在旅游企业协作、政府交流、民间交往等方面的合作逐渐深入。
国内区域旅游合作从跨省(区、市)旅游合作到省区内的跨县(市)旅游合作,形成了若干旅游合作区域。
有力地整合了国内旅游资源和产业要素,提升了区域旅游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展望未来,中国区域旅游合作,无论是国内区域旅游合作还是国际区域旅游合作,都将在旅游合作空间结构与范围、合作领域与层次、合作形式与内容、合作机制与成效等方面有质的突破和发展。
国内旅游合作与国际旅游合作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及一体化将成为未来中国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的最终趋势。
粤港澳桥头堡心得体会
粤港澳桥头堡心得体会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自行开展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化进程中一个重要载体,是实施“一国两制”政策的桥头堡。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我有幸亲身体验了一次湾区的游览之旅,深刻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和发展潜力。
以下是我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高效,交通运输便捷,各种公共设施齐全。
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建设,包括高速铁路、跨海大桥、国际机场等,大大提高了区内居民的出行效率,也促进了区内各地经济的互联互通。
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湾区内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各类高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湾区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其次,粤港澳大湾区的多元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区内汇聚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们,各种文化在湾区内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在湾区内,我见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和移民,他们为湾区带来了丰富的多元文化,也为湾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维和创意。
在湾区,不仅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还可以欣赏到高水平的文化表演,这一切使我深深感受到湾区的活力和包容性。
再次,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湾区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开放的市场环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我看到湾区内有许多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那里我看到了中国创新力和实力的集中体现。
同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湾区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这使我深受感动。
湾区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最后,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治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湾区内,我发现社会治理水平相当高效。
无论是公共安全、社会福利还是环境保护,湾区内的相关部门都能够高效地协调和管理,确保了湾区内居民的生活质量。
湾区的社会治理模式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管理经验对我们今后的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香港旅游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及其对内地的启示
香港旅游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及其对内地的启示香港的节庆旅游已逐渐成为全世界节庆旅游成功典范之一,本文通过对香港节庆旅游经济的分析,总结出成功的经验,以期为内地节庆旅游发展提供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香港节庆旅游启示世界范围内,节庆经济作为“眼球经济”风生水起,节庆旅游活动在振兴区域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节庆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我国很多省市正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香港节庆旅游经济的分析,为内地节庆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学习。
节庆旅游经济相关概念节庆是“节日庆典”的简称,是以区域自然、人文、经济、历史等文化特色为基础举办当地传统节庆活动外,再根据系统的规划、开发和营销来举办现代的节庆活动,这种节庆活动可以带动举办地的经济、社会、城市形象等的共同发展。
其形式包括节日、庆典、地方特色、产品展览、交易会、博览会、体育比赛等。
节庆经济通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举办具有特定主题的节日庆典,达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带动经贸、旅游、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提高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以及获得其他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香港节庆旅游经济成功经验概述香港节庆旅游是继购物游、美食游之后的一大旅游主题,已经成为香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魅力香港的一个亮点,不仅对香港市民有巨大吸引力,內地和外国游客也慕名而来。
以2009年为例,尽管遭受全球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与传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香港全年访港客仍达到2959万人次,较2008年微升0.3%,消费近1100亿元,这个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其中节庆旅游产生的经济贡献不容小觑。
香港的节庆旅游已逐渐成为全世界节庆旅游成功典范之一,这里既有东方特色的传统佳节,又有充满异国风情的西方文化庆典,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建立了“亚洲盛事之都”的品牌形象。
香港节庆旅游的经验包括以下内容:(一)鲜明的节庆主题香港旅游发展局策划节庆活动,将一年中每两个月确定一个主题节庆,随后推出隆重而丰富的节庆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0-8462(2010)04-0697-07特殊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以粤港澳区域为例秦学(广东商学院旅游学院,中国广东广州510320)摘要:粤港澳大珠江三角洲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造就了丰富多样、互补性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经历了30年的旅游合作,探索出了三种旅游合作模式,形成了五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次级旅游区域。
粤港澳区域旅游合作是其内部特性、层次、结构、水平不同的各次区域之间形成的层次有别、关系密切、结构复杂、内涵丰富的旅游空间体系的过程。
其旅游合作的形式和内容包括了旅游资源—产品—市场联合开发、旅游交通—设施—信息系统合作兴建、旅游政策—制度—管理协作交流、旅游人才—技术—资本流动与融合等方面。
粤港澳区域旅游合作的成功经验所提供的启示主要有:粤港澳区域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其旅游合作成效显著;市场机制和政府协调缺一不可;提升、优化与完善是区域旅游合作高级化的必然途径,即发展目标上提升、空间结构上优化和区域功能上完善。
关键词:旅游合作;区域关系;合作形式;协调机制;粤港澳区域中图分类号:F592.3;F592.7文献标识码:A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印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同时是中国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历史[1-5]。
经过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区域旅游合作、调整、提升,我国旅游业“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初步形成,国内各具特色、规模有别、层次不同的旅游区域业已形成。
我国是一个区域差异极为显著的国家,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区经济”对我国区域旅游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17-21]。
因此我国区域合作与发展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全面回顾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践,特别是总结区域旅游合作的成功案例,对于促进未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提升我国旅游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粤港澳大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粤港澳区域)的旅游合作与发展,既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相随,又总是引领中国区域旅游发展的方向。
其所走过的改革、合作与发展之路及经验和教训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和研究[8-17]。
粤港澳区域旅游合作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粤港澳区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大旅游区与国内外其他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二是其内部各次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本文的主旨放在后者。
30多年来,粤港澳区域旅游合作探索出了三种模式:多极化、多层次、圈层式的区域旅游合作模式;主体多元化、行业综合性、区域联动式旅游合作模式;多种机制综合协调、政府力量积极主导的旅游合作模式[2-15]。
在我国业已成型的旅游区域中,粤港澳大珠江三角洲区域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其特殊性、复杂性的区域结构及其旅游合作中所探索的成功模式、机制及取得的成效成为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最佳典范,对于中国其它正在蓬勃开展的区域旅游合作实践以及中国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将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1粤港澳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结构及关系粤港澳区域位于中国大陆的南部,三地地理区位相同,地理沿革一致。
从考古发现的曲江马坝人算起,广东在10多万年前便已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了。
从地理环境各要素及整体特征看,珠江流域将粤港澳紧紧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南中国一个独立、完整的地理单元,在整体性地理环境下又形成了相似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
粤港澳“同饮一江珠水,共铸三颗明珠”,多年来,粤港澳都是“一家亲,万事兴”,谁也离不开谁。
粤港澳地区具有丰富多彩、种类齐全、差异显著、互补性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经过30多年的合作、发展、提升,形成了五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收稿时间:2010-01-18;修回时间:2010-03-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0973029)、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基金和广东省高校重点学科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基金联合资助。
第30卷第4期经济地理Vol.30,No.42010年4月ECONOM IC GEOGRAPHY Apr.,2010联系的次级旅游区域,各次区域间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图1)。
图1粤港澳旅游资源与产品分区示意图Fig.1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products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u area粤港澳区域内部结构相当复杂,它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国、两制、三地、四种文化、五个特区、六梯度次区域”荟萃的特殊区域。
自然地理方面,粤港澳区域由珠江三角洲平原、粤东山区、潮汕平原、粤北山区、粤西山区、粤西南的雷州半岛等自然地理单元组成。
从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及政治制度方面看,它包含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由中国经济最发达、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广东省和被西方统治百年的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中国独有的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共同组成;该区域跨越了岭南文化、西方文化、都市文化、历史文化四种文化;拥有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和深圳、珠海、汕头3个特区;从地理区位,经济水平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看,该区域包括了三个层次不同、相差较大的六个次区域:经济相当发达的港澳地区,经济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9市的28个县级区域),经济欠发达的粤西、粤北和粤东地区。
因此粤港澳区域是一个自然区域分异明显、区域经济差异悬殊、行政区域结构最为复杂的国内最为特殊的自然—经济—行政区域。
粤港澳区域旅游合作就是其内部特性、层次、结构、水平不同的各个区域之间通过特定方式形成的层次有别、关系密切、结构复杂、内涵丰富的旅游空间体系的过程。
最高层次的粤港澳三个省级行政区之间的旅游业合作,形成粤港、粤澳、港澳两两合作及粤港澳三地合作的多边关系。
粤港澳之间最高层次的合作为次级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大背景和基本框架,决定了次层次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内容。
最高层次的旅游合作以政府间的合作交流为主,包括(广东)省(特)区政府最高领导人省长和行政长官开展对话交流、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形成的合作关系等。
在粤港澳三地最高层次的区域合作框架内,次区域的旅游合作开展得广泛、深入、持久。
首先地理位置紧邻的地区之间,旅游业关系最为密切,珠江三角洲各市(区)之间业已形成了“广深珠”、“广惠”、“广深港”、“深港”、“广佛”、“珠澳”等多个旅游合作组织,整个珠三角地区构成了一个“珠江三角洲旅游合作圈”。
粤东地区的梅(州)(河)源、潮(州)汕(头)两个小旅游圈构成了“粤东文化旅游圈”,各市互为目的地和客源地,合作关系极为密切。
粤北韶关各县(市)之间在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上互相补充,共同形成“粤北生态旅游区域”。
粤西西江沿线各县市和雷州半岛各地区之间,在旅游合作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湛江、茂名是粤西的旅游中心。
在此区域合作关系下,广东省旅游形成了粤东、粤北、粤西和珠江三角洲“四大美人”。
粤东、粤西、粤北三个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及港澳之间也形成了较为密切的旅游业关系,港澳珠三角与其外围的粤东、西、北地区在旅游资源与产品类型上具有极大的互补性,文化上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经济上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因此,它们在旅游业上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高度关联的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图2)。
在各次级区域合作中,不仅有各区域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多地表现为市场机制下的企业间的联合协作,也有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之间的友好往来。
图2粤港澳旅游业区域合作关系示意图Fig.2The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among Guangdong-Hong Kong-Macau area2粤港澳区域旅游合作的形式与内容698经济地理第30卷第4期秦学:特殊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6992.1旅游资源—产品—市场联合开发粤港澳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区域旅游资源和产品的联合开发与生产。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市与港澳资金及外商从1980年代开始就在主题公园、游乐园等观光、度假、娱乐旅游产品方面共同开发、生产,并于1990年代形成合作兴建主题旅游产品的高潮。
在粤东、粤北、粤西地区,港澳珠三角资金与当地有关部门合作,联合开发山区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其中山、水、海岸、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农业生态资源、宗教和文化旅游资源是重点合作开发的内容。
形成了一大批有特色的、国内外知名的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探险健身旅游产品等。
在合作开发广东山区旅游资源、生产旅游产品方面,省政府每年拨3000万元旅游扶贫专项资金用于山区旅游开发,粤港澳上百家旅行社与旅游扶贫重点项目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
在粤港澳大区域,广东省旅游“四大美人”珠三角、粤东、粤北、粤西互为市场,客源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之间双向流动,形成三条往返的旅游流。
通过“四大美人”的联手,已形成了以珠三角为中心,向东、北、西三翼辐射的三条黄金旅游轴带(表1)。
在珠江三角洲区域,9大城市亦采取“对内互为市场,对外联合促销”方式开展旅游产品—市场的合作推广,“活力广东,精彩广深珠”以整体形象向外推广,成为粤港澳游客的首选旅游线路和旅游目的地。
在粤东地区,各市彼此成为对方的一级市场,在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凝聚下,粤东旅游早已融为一体,内部形成了客家文化圈、潮汕文化圈和粤东文化旅游圈。
表1广东省旅游线路与产品一览Tab.1Tourist routes and products in Guangdong Province旅游轴带旅游线路旅游主题特色旅游产品类型珠江三角洲①广州—东莞—深圳都市景观和都市文化旅都市景观、休闲购物、商务会展、主题公(乐)园、海②广州—中山—珠海游、商务会展旅游滨度假、科教修学、文体艺术③广州—佛山—江门珠三角—粤东旅游带①广州—惠州—河源—梅州生态旅游、客家文化和潮山水风光、乡村野趣、生态旅游、农业观光、休闲度②广州—潮汕汕文化旅游假、客家文化、潮汕文化、海滨风光珠三角—粤北旅游带广州—清远—韶关康体度假旅游、宗教文化丹霞景观、温泉度假、岩溶风光、宗教文化、漂流探旅游、自然文化遗产旅游险、瑶族风情珠三角—粤西旅游带①广州—肇庆—云浮自然观光、休闲度假、生态岩溶地貌、山水秀景、海滨度假、热带农业、②广州—阳江—茂名—湛江农业旅游西江风情资料来源:根据金苹等《广东之旅》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版,潘燕等《珠江旅游图册》,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1版,及近年的活力广东网(www. )、《南方都市报》等有关资料整理而成。
区域联合进行旅游形象和产品的对外宣传推广,已成为粤港澳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方式和主要内容。
在1993年成立“粤港澳珠江三角洲旅游推广机构”以来,联合进行市场推广促销成为大至粤港澳三地、小到镇与镇之间旅游合作的常见内容。